【黃瑽寧醫師專欄】
拉近親子關係,從共進晚餐開始
   《以下內容為 veryWed 非常婚禮版權所有, 非經書面授權, 請勿轉載》   

「大圓桌子,一家人圍繞著坐下吃晚飯,孩子邊吃邊笑開懷,媽媽忙著替家人夾菜。」這美好的畫面時常在小學課本,或者童書繪本中出現,然而我相信很多孩子,看著這超寫實的情境,內心一定感到很陌生。

三十年前左右,大概正值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許多爸爸因為工作忙碌無法兼顧家庭,當時全台灣曾發起「爸爸回家吃晚飯」的運動,認為無論父母事業再辛苦,也要撥出時間回家吃晚飯,認為全家一起吃晚餐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基礎。怎奈如今台灣充斥著金錢主義,雙薪家庭比比皆是,別說爸爸回家吃晚飯了,連媽媽恐怕都從飯桌上缺席。

在我《身教》一書中,曾經提及我父親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堅持,就是每天回家吃一起晚飯。雖然當時不是很確定這樣的陪伴,對我的人格有沒有甚麼特別的幫助,但最近一篇加拿大的研究中,倒是發現另一個「家人一起吃飯」的好處,竟然是可以減少孩子的霸凌事件!

每週全家共進晚餐,減少霸凌事件

根據加拿大的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研究發現,隨著「家長陪伴孩子吃晚餐」的頻率越高,家中孩子發生霸凌事件的頻率就越低,甚至各種心理疾病的發生率,包括憂鬱症,焦慮症,暴力傾向等等問題,也隨之減少!

現代的家長,或許不見得在乎孩子的成績好壞,反而比較擔心兩件事情:第一、希望孩子在學校有沒有被壞同學欺負或霸凌;第二、希望孩子叛逆期間不要闖禍。然而,在這兩件事情上,很多家長覺得使不上力,也不知道該如何預防。因此上述的研究結果,至少是一項可以被「量化」的預防措施:只要每週全家共進晚餐的時間越頻繁,孩子發生霸凌事件,或情緒問題的機率就越低。

當然,陪孩子吃晚餐絕對不是多一個「訓話時間」,而是有機會傾聽孩子的心聲,了解孩子在學校發生的故事,以察覺是否有一些潛在的危機。很多爸爸媽媽說:「我很想跟孩子吃飯,但他都關在房間打電腦不肯出來。」這時候不見得是孩子的問題,反而要自我省思,是否過去親子關係中家長太囉嗦,時常搬出長篇大道理,卻沒讓孩子說到話?在飯桌上和樂融融的秘訣就是:打開耳朵傾聽,用力的點頭,嘴巴呢,拿來吃東西就好。

關心事件,而非答案

然而親子關係冰凍三尺,絕非一日之寒,如果餐桌上孩子不吭一聲,父母該如何破冰呢?我發現TED網站上的一篇溝通技巧文章,剛好可以應用在這個場合。關鍵的訣竅很簡單:關心孩子的生活故事,而不是只關心答案。

就像我們問孩子:今天還好嗎?得到答案也許只有:還好。功課寫了嗎?還沒。考試念完沒?不知道。這些問句只能問出一個答案,卻很難讓孩子說出一則故事,而沒有故事,父母就很難一窺孩子的內心世界。

換個角度問:今天在學校有甚麼好玩的事?老師有沒有說甚麼令你印象深刻的故事?今天跟同學玩些甚麼?週末有沒有甚麼計畫?你覺得爸爸今天有甚麼不一樣?如果你今天放假,你最想做的事情是甚麼?這些問題沒辦法用「好、不好」來回答,而是必須說出一段故事,表達自己的意見或者想法。耐心的傾聽,而且父母可以真正認識「此時此刻」孩子的內心,而不是老停留在過去的刻板印象之中。 

家長的支持還是比同儕重要

有些人會跟你分享經驗,說孩子到了青春期就不理你了,他們都找同儕取暖去,根本不需要爸爸媽媽的支持。雖然這些家長只是闡述事實,但不表示他們的經驗都是正確的。事實上,對於兒童與青少年而言,家長的心理支持還是最重要的,除非他們已經對父母徹底失望,才會尋求同儕的慰藉。因此,千萬別小看每天的晚餐聚會,如果我們能觸摸到孩子的內心需求,當他們遇到人際關係上的困難時,第一個想到的人,還是最親愛的父母。

新加坡有一個「好爸爸中心」,近年來推行一個全國運動,叫「Eat with Your Family Day」,動員全國數以百計的企業、機構及學校,在這天提早放工放學,鼓勵爸爸回家與家人吃飯。真棒。誠如我在《身教》一書所下的副標:「天天回家吃晚飯,是父親對家庭的堅持」。想想看,如果只是每天回家陪孩子吃飯,聽他說話,就可以避免將來為了孩子的問題跑訓導處,跑派出所,甚至跟為孩子犯錯向別人鞠躬道歉,這豈不是一件最值得,也是報酬率最高的親情投資?

 

 


專家開講:黃瑽寧 醫師 

現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研究員、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
專科醫師資格:小兒科專科醫師 、感染症專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