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瑽寧醫師專欄 】
洗手乳比手還髒?    

 《以下內容為 veryWed 非常婚禮版權所有, 非經書面授權, 請勿轉載》

前一陣子一則新聞「公廁洗手乳含菌,超標3.2萬倍」,嚇壞了許多家長。報導中的記者在全台二十個據點公廁抽驗,發現許多洗手乳的生菌數超標,甚至高達上萬倍。這下可好了,我們每天教導大家要洗手保健康,沒想到好像會越洗越髒的感覺,該怎麼辦呢?

    話說回來,身為男生,如果只是為了自己的健康而言,小便完似乎是不太需要洗手的。什麼?嚇到您了嗎?是啊,是很顛覆沒有錯。然而仔細想想,男生如果使用的是感應式小便斗,解開褲頭,拉下拉鍊,聽完雨軒,電動沖水,其實我們的手什麼地方也沒摸,只摸到自己的身體。自己身體的細菌本來就與我和平共處,沒有致病力,所以對自身的健康而言,應該是沒有洗手的必要。但對別人的健康而言,如果你身上帶有「病菌」而不洗手,到時候摸在門把上,甚至與人握手言歡把病菌傳給他人,的確是很不衛生,且沒有公德心的舉動。所以簡單來說,男生使用小便斗之後,是為了別人而洗手,不是為了自己。

 

    但對女生而言,上廁所的過程中幾乎一定會用手觸摸到衛生設備,增加了許多沾染病菌的風險,因此如廁後洗手變成必要的選項。然而此時我們就要仔細想想,使用廁所後洗手這個動作,究竟要消滅的是「細菌」,抑或是「病毒」呢?(有關病毒與細菌的分別,請見唉唷!這些惱人的小麻煩:輕鬆搞懂疫苗、流感、細菌與病毒

 

    很多腸胃道的病毒必須靠肥皂洗手,或者洗手乳洗手,才能去除乾淨的。這些病毒因為無法用酒精殺死,所以必須靠去脂的皂性物質,把手上的皮脂洗淨,進而讓病毒無處可躲藏,嗚咽地流向下水道。但是細菌就不一樣了,大部分的細菌都可以用酒精殺死,因此使用乾洗手液在手上噴一噴,除非有明顯的髒污在手上,否則細菌們都可以順利的壽終不正寢。

 

    由上面的敘述可知:濕洗手的必要性在於清除某些腸胃道病毒,除此之外,乾洗手幾乎可以取代濕洗手,消毒所有的細菌與呼吸道病毒。

 

    根據新聞報導,這些洗手乳因為被髒手觸摸後,乳液出口早已聚集了許多細菌滋生,卻從來沒有人清理更換過。因此雖然補充的洗手液是乾淨的(假設如此),經過了骯髒的出口,沾染了各種生菌之後,才到你的手上,接下來就是搓洗的過程。這樣的動作真的會讓別人的細菌,傳播到自己的手掌心嗎?

 

    我的答案是:「濕搓沖捧擦」,如果洗手最後有按照規矩「擦乾」,理論上殘菌量就會非常的少;相反地如果沒有擦乾,那麼的確有可能會殘留在手上,進而成為潛在的健康危害。這就是為什麼前年疾管署積極宣導「沒有正確洗手,洗了等於白洗;肥皂勤洗手,擦乾後再走」的口號。研究顯示,「洗手後未擦乾」會因此受環境細菌沾染,竟比洗手前還髒,對應這則新聞所披露的洗手乳生菌數超標事實,更顯得其邏輯性。

 

    然而,用肥皂洗手可降低44%腹瀉罹病率,依然是最有效的介入措施,且能有效預防腸道及呼吸道傳染病。因此對爸爸媽媽來講呢,帶孩子出外使用公廁,我能想到最保險的做法,就是使用兩階段式洗手。所謂兩階段式洗手就是說:先用濕洗手,肥皂洗手乳搓洗乾淨後,紙巾擦乾,然後再噴兩下酒精乾洗手。這樣做先是利用第一步驟的濕洗手把腸胃道病毒清除,接著若有漏網之魚的細菌沒有被擦乾的話,管它是自己的還是別人污染你的細菌,都在第二步驟的乾洗手一併殺光,雙管齊下,簡直萬無一失。

 

    嫌麻煩?不會啦!藥房酒精一瓶才一百元出頭,分裝為小瓶裝帶在身上,大人小孩都能消毒洗手,很方便的!遇到歹徒還可充當防狼器,一舉兩用,真好。到公共場合想不生病一定得靠自己,畢竟要定期消毒全台每個公廁洗手乳架,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任務,大家也沒什麼好期待的了。

 

 

 

 

專家開講:黃瑽寧 醫師 

現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研究員、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
專科醫師資格:小兒科專科醫師 、感染症專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