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瑽寧醫師專欄 】
什麼時候需要放中耳通氣管?


孩子得了中耳炎,去看醫生。醫生治療幾天,跟媽媽說:「孩子要手術放中耳通氣管,不然會老是復發。」

   
聽到「手術」二字,大部分的媽媽都會震驚一陣子,然而經過四處打聽之後,發現身邊的朋友小孩有些也是反覆的中耳炎,卻只是吃藥控制,沒有放中耳通氣管。媽媽不禁困擾了起來:究竟什麼樣的情形孩子要手術?又什麼的狀況不需要呢?



目前以藥物治療中耳炎有兩個重要的武器,那就是:「抗生素」,以及「疫苗」。是的,疫苗,別忘記我們剛擁有的新武器!這幾年來造成中耳炎的細菌,其抗藥性越來越強,抗生素劑量越用越高,對兒童中耳炎來說的確是個壞消息。然而新的十價,十三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卻可以跳過抗藥性的困擾,直接減少孩子呼吸道的帶菌,預防30%甚至50%的中耳炎發生率(預估值)。

   
除此之外,過敏性鼻炎的孩子可能反覆發作中耳炎,但經過良好藥物控制,環境控制等等,也可以進而減少中耳炎的發作機率。這些武器都是在手術放置中耳通氣管之前,可以先考慮使用的。

   
中耳通氣管手術,是美國是兒童麻醉手術的第一名;在三歲以下的兒童甚至每十五位孩子,就有一位接受這樣的手術。中耳通氣管很小,口徑大約才1.2毫米,裝在耳膜上之後,內外的空氣就互通了,當然如果有中耳積水的話,也就會從這個通氣管流出。如無意外,這管子一兩年後就會脫落,並且掉出來。

   
今年美國耳鼻喉科醫學會(AAO-HNSF)發表了新的兒童放置中耳通氣管準則,適用於六個月到12歲的兒童。我幫各位家長做個整理,將來與醫師溝通會更加順暢。


1.     
大部分的中耳積水都會自行痊癒,因此中耳積水未滿三個月之前,不適合進行中耳通氣管手術。


2.     
若中耳積水超過三個月,安排手術之前,必須做聽力的檢查,確定聽力受到中耳積水影響,有受損的情形。


3.     
當兩側中耳積水皆超過三個月,並且已經影響聽力,則應該接受中耳通氣管手術,以改善兒童的生活品質。


4.     
若兒童只是反覆中耳炎發作,治療後卻沒有造成中耳積水,則不需要放置中耳通氣管。


5.     
在聽力受損的高風險孩童,若有單側或雙側久不癒之中耳積水,應該積極放置中耳通氣管,以保存永久聽力。聽力受損的高風險兒童包括:先天或後天永久聽力障礙,語言發展遲緩,自閉相關症候群,唐氏症,顱顏先天異常,以及上顎裂等等。


6.     
如果已經接受中耳通氣管手術後,日後若有中耳感染,則盡量使用耳滴式抗生素,少用口服抗生素。我認為這個建議非常重要:既然已經放置中耳通氣管,若還反覆使用口服抗生素,豈不是白白接受了手術?


7.     
放了中耳通氣管的孩子,依然可以游泳或泡澡,不需要戴耳塞,或其他防護。

   
雖然中耳通氣管只是個小手術,但如果藉由環境控制,過敏控制,以及疫苗接種等等,改善根本的體質,大部分的中耳積水都可以痊癒,也就不用擔心麻醉等等的併發症了。

 

 

 

AAO-HNSF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tympanostomy tubes in children-- executive summary.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13;149:8-16.


專家開講:黃瑽寧 醫師 

現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研究員、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
專科醫師資格:小兒科專科醫師 、感染症專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