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回 veryWed 部落格首頁 | 管理介面
最新文章

寶寶腿不直怎麼辦?

專家諮詢:長庚骨科 高逢駿醫師

 

許多家長都希望孩子從小就有一雙又直又長的腿,但是嬰幼童的腿怎麼看起來都彎彎的?這樣是正常的嗎?需要請醫師治療嗎?長庚骨科高逢駿醫師表示,初生嬰兒的腿大多都是O型腿,但慢慢會拉直,可能會轉變成X型腿,但成長到大約4~6歲時即會慢慢變直,家長毋須過度擔心。

寶寶出生前在媽媽的子宮內逐漸成長,但礙於子宮空間有限,因此胎兒的腿都是呈現彎曲的狀態,小腿向內轉、腳掌往內翻,以致於出生時就會呈現O型腿,尤其7~8個月起,寶寶開始學站、學走,雙腿要支撐整個身體的重量,O型腿的狀況可能會更為明顯,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大約到1.5~2歲時腿型就會開始慢慢拉直。

 

然而,隨著孩子逐漸發育成長,髖關節附近的股骨頸會逐漸後傾,這個過程有助於腿部的拉直,但部分幼童可能會出現過度矯正的狀況,導致從O型腿慢慢演變成X型腿,在孩子大約4~6歲時會再逐漸拉直。

孩子的腿型變化是正常的發育過程,家長毋須過度擔憂;然而,若孩子孩子雙腳腿型明顯不對稱、腿型至8歲仍未拉直,合併有骨骼疾病或受傷病史者,建議主動諮詢醫師診斷治療。高逢駿醫師提醒,學齡前是骨骼矯正的黃金時期,8歲後骨骼即會慢慢定型,不易矯正,因此,建議若有任何疑問,最好及早就醫診斷。

嬰幼兒腿型相關問題,建議諮詢「骨科、小兒科」

 

勤「做人」卻難達陣 小心DOR阻好孕!

專家諮詢:林口長庚醫院 生殖與遺傳醫學中心 

 

許多夫妻為了求得一子,用盡各種方法,卻遲遲無法懷孕,看著親戚朋友們喜訊連連,心裡總不斷著急,為何一直無法懷孕呢?其實女性的卵巢就像是蘊含珍貴資源的礦產,隨著經年累月不斷地開採,資源總有竭盡之時。保握黃金生育期,並在卵子品質及庫存量良好時,進行生育規劃,有助於大幅增加懷孕率。 

卵子在女性出生的當下,就已決定了總卵子存量,從生理期開始後,卵子庫存量就開始減少。35歲以後卵子存量不僅會快速下降,連卵子的品質也會隨之影響,如同人沒有足夠的熱量提供能量,身體會虛弱、無法強壯,年齡越大時,卵丘細胞功能性粒腺體會減少,粒腺體為卵子的能量泉源,當不足時,卵子品質也會越來越差,最後出現卵巢儲備功能下降 (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簡稱DOR)的狀況。也因此女性黃金生育年齡為25-34歲,35歲之後,想懷孕就變得越來越難。 

卵巢儲備功能下降是指由於年齡、遺傳或手術原因等導致卵巢內庫存卵子的品質或數量下降,在女性的不孕因素裡佔10-30%。當卵巢儲備功能下降發生後,卵巢內不管剩下大量的老弱殘兵(質不好),或是剩餘極少數的精兵(量不足),對於促排卵藥物的反應都會降低,統計上超過40歲使用人工生殖技術協助受孕,活產率仍只有10-15%。  

一般來說,不孕症相關檢查會針對卵巢功能相關的荷爾蒙進行檢測,如腦下垂體分泌的濾泡刺激素(FSH);抗穆氏管荷爾蒙(AMH),反映了女性卵子的庫存量;基礎竇狀卵泡總數(AFC)則是經期2至5天小濾泡顆數,其中抗穆氏管荷爾蒙(AMH)及基礎竇狀卵泡總數(AFC)這兩個指標是卵巢儲備功能最相關的預測因素,根據歐洲人類生殖和胚胎學協會(ESHRE)和美國生殖醫學協會(ASRM)制定的共識,AMH及AFC是卵巢儲備功能相關性最強的獨立預測因素,其界值分別為AMH0.5~1.1μg/L,AFC5~7枚,若低於此標準就應注意卵巢儲備功能低下的問題。 

卵巢儲備的耗竭是自然規律不可逆轉,不孕問題在台灣越來越普遍,壓力、飲食、熬夜等不良生活型態會損害神經內分泌調節功能、加速生殖老化,進而降低懷孕機率。當遇到遲遲無法懷孕的情形時,一定要盡早尋求專業醫師協助,正向面對難孕問題,才能讓自己早早好孕到。  

防蛀新妙招:氟鹽

 

專家諮詢:北台灣牙醫植體醫學會前理事長暨柏登牙醫院長 黃斌洋醫師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孩童的蛀牙率偏高,高達8成的5歲孩童都有齲齒問題。柏登牙醫院長黃斌洋醫師表示,為了提升牙齒保健效果,5歲以下孩童可每半年免費塗氟一次,而自10571日起,衛福部開放家庭使用「氟鹽」,以幫助維持牙齒健康。

為了改善幼童高蛀牙率的問題,衛生福利部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做法,開放家用食鹽添加氟化物,民眾選購時可認明「氟鹽」、「含氟鹽」、「加氟鹽」等字樣。

為了兼顧牙齒保健,而不攝取過多的添加物,目前衛福部僅開放家庭使用一公斤以下的小包裝食鹽,其中,氟化鉀、氟化鈉使用量限制在200ppm以下(以氟離子計),且僅供家庭自用為限,餐廳或小吃業者則不可使用。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食用過多鹽分會造成血壓升高等健康疑慮,因此,使用氟鹽應直接取代平日的食鹽用量,不應過量攝取,以免反致健康問題。此外,若已有服用氟錠者,同時使用氟鹽應先諮詢牙醫專科醫師的建議為佳唷!

牙齒保健相關問題,建議諮詢「牙科」 

 

延伸閱讀:

【蛀牙,常見卻不了解的疾病】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2948

【如何清潔小朋友的乳牙?】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2786

 


如何幫助尿床兒?

 

專家諮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外科 黃建榮醫師


孩童尿床問題總是讓家長困擾不已,過度責備擔心會影響孩子心理,到底該如何才能改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外科黃建榮醫師表示,尿床又可稱為「夜間遺尿」,其成因仍未確知,可能與睡前飲水過多、睡眠時無脹尿感,亦可能是生理尚未成熟(加壓素分泌不足)等原因所致。建議家長可與孩子、醫師共同討論解決方案,幫助孩子尋求改善方法。 

夜間遺尿,也就是俗稱的「尿床」,是指4歲以上孩童在夜間睡眠時無意識的排尿現象。尿床的原因尚未確知,可能與孩子膀胱容量較小、睡眠時無意識的脹尿感有關,亦可能是生理上加壓素不足或是基因遺傳有關。一般而言,隨著孩子年紀漸長會逐漸改善,身為家長又可以如何幫助孩子呢?

 

1. 正視問題:讓孩子明白「只有自己能改善尿床問題」,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才能改善夜間遺尿的困擾。

2. 環境準備:可在孩子的房間角落放置便盆,方便孩子夜間醒來時如廁,或是在廁所旁點個小燈提醒孩子廁所的位置。

3. 自我訓練:藉由行為治療法幫助孩子自我訓練。暗示孩子夜間若想尿尿時,應自己起身前往廁所或便盆尿尿,也可以在就寢前帶著孩子實地演練一次。

4. 半夜如廁:家長可於半夜帶孩子去上廁所,再逐漸減少喚醒孩子的時間。

5. 飲水控制:傍晚後減少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晚上減少食用利尿的食材,睡前勿喝太多水,並養成睡前尿尿的習慣,把膀胱的尿液排空,以減少夜間尿床。

 

若孩子晚上尿床,隔日早晨應讓孩子參與床單換洗的工作,提升孩子的責任感;切勿因擔心孩子尿床而讓孩子把尿布穿回去,以免養成孩子的依賴心理。若孩子前一晚沒有尿床,應給予孩子肯定與稱讚,以鼓勵孩子維持良好的行為。此外,亦可嘗試運用「尿床紀錄表」登記孩子的表現,讓孩子清楚知道自己的表現與努力成果。

 

黃建榮醫師提醒,雖然尿床並非疾病,卻可能造成家長與孩子的緊張關係。若孩子尿床問題嚴重,建議可先諮詢醫師診斷以瞭解是否為生理上的問題,家長也可與醫師、孩子一起討論對策,以找出合理、可行的改善方案。

 

尿床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小兒腎臟科、腎臟科、泌尿科」

 

 

 

 

兒童小睡次數及時間建議

 

 

專家諮詢:台灣心理健康發展協會理事長暨長庚醫院專任臨床心理師 吳家碩

 

幼兒睡眠是讓家長頭疼的問題之一,一天到底應該睡多久才夠?一定要午睡嗎?長庚醫院專任臨床心理師吳家碩表示,年齡越小的孩子需要的睡眠時數越高,因此,隨著孩子逐漸成長,午休的時間可以慢慢縮短,調整到上小學時午休半小時即可,讓晚上保持良好且足夠的睡眠時數,對孩子的健康發育都有很重要的影響。

1. 新生兒(0-3個月)

剛出生新生兒的睡眠需求量大,幾乎一天可有6 ~7次以上的睡眠,且每段睡眠的時間也可能很長,每天睡眠總時數可達15-18小時。此外,新生兒睡眠之變異性很大,目前與新生兒睡眠相關的研究文章數量仍不足夠,較難給予睡眠建議。

 

2. 嬰兒期(4-12個月)

大部分的嬰兒在一歲之前,白天都會有兩段較明顯的睡眠,可以安排在上午小睡1小時,下午的時間睡1-2小時的模式,如果小嬰兒還需要其他時間小睡,則建議時間上要短於半小時,開始慢慢養成主要睡眠還是集中在太陽下山的夜晚時間。

 

睡眠建議:每日小睡2~3次,共計睡眠2~3小時,夜晚連續睡眠10~14小時,總計每日睡眠時數為 12-16小時 (含午睡)

 

3. 幼兒期(1-2歲)

1-2歲的幼兒而言,有些幼兒可能不需要上午的小睡時間,如果需要的話,會建議上午安排半小時左右的小睡,特別是當天早起的幼兒。此外,下午仍建議可以有1-2小睡時間,如果可以的話,時間點也盡量固定下來,提醒一下,千萬別因為午睡睡得很好,而捨不得叫醒幼兒,因為白天如果睡太長的話,是會影響晚上的睡眠品質的,晚上會因白天睡太多而出現睡不著、半夜常醒來等睡眠狀況。

 

睡眠建議:每日小睡1~2次,共計睡眠1~2.5小時,夜晚連續睡眠9~13小時,總計每日睡眠時數為 11-14小時 (含午睡)

 

4. 學齡前兒童(3-5歲)

兒童在3-5歲這個階段已不需要上午的小睡,但都還是需要下午1-1.5小時的午睡時間,建議最好是在下午3點以前,不少研究也指出這個學齡前階段的兒童如果有合適的午睡時間,對於記憶鞏固及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像是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學院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2013的研究報告就指出,學齡前兒童有睡午覺(平均睡77分鐘)的孩子所記得的圖像記憶,比沒睡午覺的孩子多了1成,所以對於學齡前兒童而言,1-1.5小時的午睡是建議的,除了睡眠時數外,建議午睡時間點也儘可能固定下來喲。

 

睡眠建議:每日小睡1次、睡1~1.5小時,夜晚連續睡眠9~12小時,總計每日睡眠時數為 10-13小時 (含午睡)

 

5. 學齡兒童(6-12歲)

針對6-12歲學齡兒童而言,白天與夜晚的睡眠已經穩定區分清楚了,白天午睡的模式其實和青少年或是成人都差不多,會建議在飯後的下午時間,有半小時的午睡習慣,讓身體充電一下,好迎接下午到晚上需要醒著的較長時間。吳家碩心理師提醒,學齡兒童不要在白天出現過多的午睡眠時間,建議不要超過1小時(成人則建議不要超過半小時),特別是假日,臨床上常有兒童在假日的白天睡太多了,到了晚上就睡不著囉!

 

睡眠建議:每日小睡1次、睡0.5小時,夜晚連續睡眠9~11小時,總計每日睡眠時數為 9-12小時 (含午睡)

 

睡眠相關問題,建議諮詢「睡眠中心、身心科、精神科」

 

更多資訊請上睡眠職人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craftsleeper 

 

 

延伸閱讀:

【一天睡多久才夠?】 http://havemary.com/article.php?id=3532

【兒童睡多久才夠?】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082

【寶寶該睡而不想睡怎麼辦?】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