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回 veryWed 部落格首頁 | 管理介面
最新文章

 

母胎健康的關鍵 盤點5大礦物質

 

 

文/郭盈秀

採訪諮詢/亞東醫院營養科營養師施淑梅

參考資料/衛生福利部‧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修訂第七版

 

 

 

懷孕期間,母體和胎兒都需要豐富的營養,其中的「礦物質」即是重要來源之一。然而,就算想攝取礦物質,也要有「正確方法」,才能真正對健康有益。

亞東醫院營養科營養師施淑梅表示,現代人容易有「營養不均衡」的問題,即「部分營養素攝取過多或過少」,其主因大多為偏食(例如:喜歡的吃得特別多,不喜歡的則極少量)。

以礦物質為例,施淑梅營養師引述台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教授蕭寧馨的歷年相關研究,其指出「孕婦營養狀況有鈣鐵等營養素攝取不足的情形」;根據國民健康署「20102013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之尿液碘濃度分析計畫」結果,我國1944歲的育齡女性,有39.5%的人碘營養不足。

 

此外,懷孕期間鐵鋅的需求量皆增加,所以懷孕期應攝取充足的營養,以滿足胎兒的生長及母體的需要。若成年女性營養不均衡的問題延續至懷孕期間,除了母體健康,難保不會影響胎兒發育。



Calcium

建議攝取量:一般成年女性(1950歲)至整個孕期,每天需要攝取1,000mg

上限攝取量:一般成年女性(1950歲)至整個孕期,每日上限值為2,500mg

對母的影響若缺鈣,最常發生的症狀為抽筋;此外,還會影響孕婦血壓、肌肉等狀態,甚至可能提早宮縮。如果長期缺鈣,母體甚至有骨質疏鬆的可能。

對胎兒的影響:充足的鈣質,對於胎兒的骨骼、牙齒等發展大有幫助。然而,當母體缺鈣而提早宮縮,早產機率將偏高。

主要營養來源牛奶、起司等乳製品、豆腐、豆干、小魚乾、芝麻、杏仁等。

注意事項:由於鈣和鐵會互相拮抗(抑制彼此在體內的吸收),建議孕婦最好錯開食用含這兩類營養素的食物,例如正餐吃富含鐵的食物、牛奶做為餐間點心,如此才能讓身體充分獲得兩種營養素。

 

Ferrum

建議攝取量:一般成年女性(1950歲)至第一、二孕期,建議每天攝取15mg;第三孕期,建議每天攝取45mg

上限攝取量:一般成年女性(1950歲)至整個孕期,強化食品與補充劑等之總鐵量,每日上限值為40mg

對母的影響若缺鐵,孕婦容易貧血,較嚴重者則易暈眩、疲倦。

對胎兒的影響:當母體有嚴重貧血時,將影響胎兒腦部神經發育,甚至可能有低智能症狀;還容易增加早產和低出生體重兒的機率。

主要營養來源紅(瘦)肉類、內臟類(肝臟、腰子)豬血、鴨血、蛋黃、深綠色蔬菜、全穀類、海藻類等。

注意事項:1.咖啡和茶皆含單寧酸,會影響鐵在人體內的吸收,建議與含鐵食物錯開食用。

2.維生素C可以幫助鐵在體內的吸收,建議可於餐後補充水果。

3.動物性食物的鐵質含量較多,在人體的吸收率較佳,建議可做為主要來源;若是素食者,則可選擇海藻類全穀類和深綠色蔬菜。

 

Iodine

建議攝取量:一般成年女性建議每天攝取140μg;整個孕期建議每天攝取200μg

上限攝取量:一般成年女性(1950歲)至整個孕期,每日上限值為1,000μg

對母的影響若長期缺碘,容易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進而影響新陳代謝。

對胎兒的影響:母體缺碘,將可能影響胎兒腦部發育(例如神經發育不全、智力),造成生長遲緩,嚴重者甚至會流產或死產。

主要營養來源海藻、海帶、紫菜、海鮮類(貝類等)、深綠色蔬菜、含碘的食鹽等。

注意事項:1.部分國外進口食鹽可能不含碘,酌量使用即可;建議平日仍以一般國內含碘食鹽佐料為主。

2.食鹽中含有「鈉」,懷孕期間若有高血壓或水腫等症狀,則應限制鈉的攝取量。平日在飲食方面,最好少用調味料、少食用加工食品。

 

 

 

※原文刊載於20161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皮蛇」好了還很痛是怎麼了?

 文/王淺淺

 

帶狀皰疹不是皮膚症狀好了,就代表已經完全康復,有高達7、8成的患者,即使皮膚症狀已恢復,但患部仍然感到疼痛,這就是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也是帶狀皰疹在治療上最麻煩的地方。

 

時序入秋,天氣越來越不穩定,尤其免疫力一旦變差,皮膚疾病就容易上身,帶狀皰疹就是其中之一,所幸這個俗稱「皮蛇」的帶狀皰疹,並不如一般想像的那麼難治療。不過,今年78歲的王伯伯發病的時候,嚇了好大一跳,不但痛到影響正常作息,脖子上還起了許多的水泡,去皮膚科就醫才知道是罹患了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就是老一輩說的「皮蛇」,由於王伯伯有聽過,如果讓脖子皮膚上的這些水泡繞成一圈,恐怕會致命的民間傳說,嚇得他趕緊去找民俗療法專家來幫他斬皮蛇。果然在完成斬皮蛇的儀式之後,帶狀皰疹的水泡慢慢消失了,但痛苦的是,疼痛還是沒有改善,尤其到了夜晚,會痛到睡不著,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後遺神經痛影響生活品質

 

為何王伯伯脖子上的帶狀皰疹明明已經消失了,疼痛卻還是沒有好轉,痛不欲生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皮膚科主任潘企岳分析,不是皮膚症狀好了,就代表帶狀皰疹已經完全康復,這也是帶狀皰疹在治療上最麻煩的地方。王伯伯這種情況叫做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根據醫師多年來的觀察,恐怕有高達7、8成的患者,即使帶狀皰疹的皮膚症狀已經恢復,但患部卻仍然感到疼痛。

 

由於帶狀皰疹的病毒特性就是噬食神經,所以,會造成神經受損發炎,並導致起疹子、水泡等的皮膚症狀,然而當免疫系統發動攻勢戰勝了病毒之後,或許水泡的皮膚症狀已經消失,但是神經受損的部分還需要更長的時間修復,因此,才會出現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的情況。

 

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的時間,有的人可能會持續痛個1、2週,也有人痛到1個月以上的時間。疼痛的強度還算在人體可以接受的範圍內,但是,長期下來也是相當惱人,嚴重影響心情與生活品質,所幸一般是會康復的,潘企岳至今還沒有聽過有人會因此痛一輩子的情況。

 

不典型帶狀皰疹患者較易神經痛

 

帶狀皰疹主要是受到濾過性病毒引起的一種感染症,與引起幼童水痘的病毒是同一種,一旦感染過這種病毒,它就會長期潛伏在身體的神經細胞裡伺機而動,包括脊髓神經、三叉神經節、膝狀神經結等,只要當哪一天宿主的免疫力下降,病毒就會沿著神經跑出來到處作怪,一般就是在皮膚上出現簇集型的水泡,沿著一邊的神經以帶狀形態分布,並且會出現抽痛感。

 

不過,臨床上也不是所有的患者一開始就會出疹子,讓人容易明確判斷是罹患了帶狀皰疹,有些患者發病初期並沒有先發疹,而是先出現疼痛的感受,當疼痛感出現在背部,就可能誤診為背痛,疼痛感來自腹部的話,也有可能誤認為是腎結石或闌尾炎等其他毛病。因此,比較不典型的帶狀皰疹患者,容易因此延誤用藥治療的黃金時機,增加了出現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的機率。

 

哪些人是高危險群?

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好發的對象是年紀大的老人家,因為年長者的神經系統比年輕人的神經系統較為老化,遇到損傷的時候,復原的速度當然就會比較慢。

 

另外一個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的好發族群,則是當發生帶狀皰疹的時候,皮膚症狀所出現的水泡範圍很大的患者,就容易出現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主要是因為水泡面積長得越廣,代表濾過性病毒侵犯的神經系統越多,所造成的神經發炎區域就可能比較大,因為要等到每一處神經發炎的部位全部恢復健康,當然就需要更長的時間,就成了容易受到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困擾的族群。

 

藥物治療加速神經修復

 

潘企岳表示,一般在治療上就是給止痛藥或是神經痛藥物,止痛藥強度要達到中強度以上,才止得住患者的疼痛感;至於神經痛相關的藥物,則是希望幫助疼痛根源的神經發炎、加速修復的時間,就能減輕患者的不適感,也有醫師會開維生素B??的保健食品,因為維生素B??具有加速神經修復的作用。

 

有的醫師甚至會開立抗抑鬱、抗痙攣的藥物,不是患者有憂鬱症或癲癇的情況,而是這一類的藥物通常是作用在中樞神經上面,就可藉此阻斷因為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所產生的疼痛感受。只是對於這些治療帶狀皰疹所使用到的藥物,並不是每一種都有健保全額給付,通常健保有給付的部位是三叉神經第一對分支、生殖排泄系統附近部位的帶狀皰疹。

 

多休息、睡好睡,不讓神經痛上身

 

想要對抗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醫師給患者最大的建議就是要多休息,因為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情緒及睡眠,導致患者沒有充足的睡眠,當然就不會有好脾氣。根據醫師門診觀察指出,帶狀皰疹遺留下的神經痛,會造成患者的血壓升高,因此,如果沒有保持良好的情緒,恐怕容易引發心臟病、腦中風等病,更容易造成猝死,尤其是年紀大一點的患者來說更要注意。

 

心情不好又加上睡不飽,免疫系統也不會有良好的戰鬥力,由於影響帶狀皰疹發作的關鍵就是免疫力的情況,因此,患者一定要想辦法提升自己的免疫力,一旦免疫力上升,身體就有能力壓下病毒,修復受損的神經。所以,除了充足的睡眠與好心情,包括規律的運動習慣與均衡飲食,都是提升免疫力的不二法門,至於在飲食方面,潘企岳認為沒有任何禁忌,什麼都可以吃,但最好還是盡量避免吃刺激性、辛辣食物。

 

 

【內容出處:常春月刊 404期】

輕鬆餵養寶寶 打擊厭食7狀況

 

採訪撰文/林靜莉

諮詢/成大醫院營養師徐瑋婷

模特兒/漂亮媽咪喬琪、可愛弟弟勝翔(人物與文章內容無關)

攝影/新竹Doris愛寶貝攝影工作室(03-5223513)

 

 

許多父母常反映:「寶寶不喝奶,長不大怎麼辦?」「孩子一看到食物就轉頭,怕他營養不良。」當孩子對「吃」這件事興趣缺缺時,父母必須找出孩子厭食的原因,再根據症狀給予適當的餵食方式,讓孩子重拾對吃的興趣。

厭食意指沒有食慾,對任何食物都提不起興趣。大多數有厭食症狀的孩子是因為不喜歡吃,因此,看到食物就會躲開,即使父母勉強餵食,也必須花很多時間才能達成,有時甚至會吐了出來,常讓父母非常傷腦筋,成大醫院營養師徐瑋婷表示,當出現這類情形時,父母可以先觀察孩子的每日進食量,若發現不到原來的一半,並且已經持續1個月以上,便要開始追蹤檢查,以揪出厭食的原因。

基本上,厭食常見的原因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由厭奶期、便祕、胃食道逆流等狀況所引起的生理性厭食,另一種則由感冒、腸胃炎等疾病所造成的病理性厭食,以下分別做說明。

 

生理性厭食》常見於生長發育期


孩子會出現生理性厭食的原因與生長發育過程有關,當孩子剛出生時,由於對外在環境不熟悉,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滿足生理需求,包括飲食與睡眠。但隨著年齡增長,便會開始對外在充滿好奇,此時對孩子來說,一成不變的飲食沒有新意,容易產生厭食的狀況。

狀況1:厭奶期
出生後的寶寶在前3個月左右,由於認知系統尚未發展完全,通常會專心的喝奶,不太會有厭食問題。到了4個月時,因為開始發展出好奇心,對外在事物都感到新鮮,餵奶時便容易分心,寶寶不再會一口氣將奶喝完,可能喝一會兒就停下來觀看周遭事物,甚至周遭出現聲響時就會停止吸奶,這種狀況正是俗稱的「厭奶期」。

改善對策


當寶寶出現厭奶的狀況時,父母可以選擇較安靜且不容易受到干擾的環境餵奶,避免寶寶分心,但如果仍出現拒絕喝奶和哭鬧,則應先暫緩,待寶飽肚子餓的時候再餵食。原則上,只要一天的總奶量足夠即可,不必要求每餐都要攝取到足夠的分量。

4個月大的寶寶,已到了可以添加副食品的年齡,父母不妨開始逐步補充副食品,以彌補奶量不足而缺少的熱量和營養。初期可於餵奶前嘗試給予副食品,此時寶寶會因為肚子餓,對食物的接受度較高,隨著進食量增加,再漸進式取代一餐母奶或配方奶餵食。若寶寶適應副食品的狀況良好,可將食用時間訂為早、中、晚的正餐時段,母奶或配方奶則於早晨或睡前再餵食,為用完正餐的2小時後,讓胃有多餘的空間進行消化。

父母準備副食品時,應先以全穀根莖類為主,包括米湯、米精、麥精等澱粉類食物,當孩子反應良好,再添加水果泥,之後就加入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例如:雞蛋、肉類等;質地部分也要以流質、糊狀、泥狀食物為主,再慢慢給予小塊到大塊固體狀的食物,訓練孩子的咀嚼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孩子對於還沒有食用過的食物可能會產生抗拒的心理,因此,分量必須逐步增加,初期先以小湯匙一口一口慢慢餵食,若孩子出現轉頭不吃或用舌頭將湯匙推出來時,父母不要氣餒,這只是孩子的反射動作,並非代表對該食物完全沒興趣,可以於下一餐再進行嘗試。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考:【媽咪寶貝】201610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

*【媽咪寶貝】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

 

生完大寶,該間隔多久生第二胎

 

作者:張益勤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生完第一胎,你是否迫不及待生第二胎,要為小寶貝找個玩伴?但是婦產科醫生提醒,生產間隔儘量在18個月以上,才能避免併發症。

內政部統計,2015年台灣女性生育第一胎的年齡為30.58歲。晚生小孩,讓許多人眼看就要面對35歲的高齡大關,也讓生完一胎,還想生第二胎的媽媽,趕著要生第二胎。但是婦產科醫師提醒,生產間隔必儘量在18個月以上,才能避免併發症。

不論自然產或剖腹產,最好都要間隔一年半

馬偕醫院婦產科醫師王亮凱表示,不論是剖腹產或是自然產,配合媽媽身體恢復的情形,診間也多會建議媽媽生完第一胎後,至少等一年至一年半的時間再懷孕。雖然在一般情形下,自然產對子宮不會造成嚴重的傷害,產後恢復快,剖腹產後的子宮則約需至少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才能完全復原,但是不論何種生產方式,都要等子宮復原及惡露排出,母體也需要補充鈣質等營養素調養身體。間隔一年半以上再懷孕,可以減少併發症,像是早產、流產、胎死腹中、子宮破裂、前置胎盤或是其他新生兒的疾病。

至於有些媽媽會擔心,如果第一胎剖腹產,是否第二胎就沒有自然產的機會。王亮凱則說,即使第一胎剖腹,但是如果第二胎胎位正常,經醫師評估後還是有可能可以自然產。至於懷孕期間的各種不舒服,像是孕吐等,第二胎的狀況也可能和第一胎有所不同,媽媽不用過度擔心。

生第二胎,也要考量大寶的生長

此外,王亮凱也建議,懷第二胎也必須考慮「大寶」的生長情形。「一歲以後的小孩比較獨立,不需完全依靠哺餵母乳」,王亮凱建議,避免一次照顧兩個孩子身心俱疲,生完第一胎後一年半再生第二胎,不但降低風險,也減輕家長的心理壓力。

林口長庚醫院婦產科醫生蕭勝文提醒,第二胎通常會生的比第一胎快,門診也有不少媽媽生在計程車上的案例,建議生第二胎的媽媽一旦有產兆要趕緊到醫院待產。

蕭勝文表示,有些大寶面對弟弟妹妹的誕生,會需要一段時適應。譬如媽媽在餵奶時,也搶著要喝奶。「讓他幫忙也讓他明白弟弟妹妹需要比較多的奶水」,蕭勝文建議,除了在懷孕時「預告」大寶將有一個弟弟妹妹,也要保留跟大寶的相處時間,將大寶視為助手,提早培養手足感情。

 

【更多豐富內容請見《親子天下》網站 http://bit.ly/2dEDl7s  

 

 

延伸閱讀 
別把要看牙的小孩當笨蛋  http://bit.ly/2dX3LFK 
書卡合一,裝備孩子的情緒百寶袋  http://bit.ly/2dNeljs 
6~15個月大的嬰兒閱讀指南 http://bit.ly/2dp1wct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親子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親子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黃瑽寧醫師專欄】

別為早餐跟孩子傷和氣

 

 黃瑽寧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 主治醫師 

 

 

《以下內容為 veryWed 非常婚禮版權所有, 非經書面授權, 請勿轉載》 

 

  「我的孩子早餐吃很慢,每天早上都在催促聲中匆匆忙忙出門,該怎麼辦?」媽媽苦惱的向我抱怨。「我也不想當大吼媽,但是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我除了大吼之外,真的沒有別的辦法。醫生你不是說早餐很重要嗎?我已經把早餐份量減少到只有一顆蛋,一杯牛奶,一小口飯糰,還是吃不完,真是氣死人了!」

  這是門診中一位媽媽跟我訴苦的內容。

  不只是家長重視孩子的早餐,連學校老師也格外重視。一位爸爸在臉書上訴苦,說因為孩子早上出門總是拖拖拉拉,所以連續兩天讓他們不吃早餐,餓肚子上學,結果被老師「警告」、「督促」,還熱心的提供讓孩子在家吃早餐的「教戰守則」,搞的這位家長尷尬至極,彷彿再給孩子餓一天,就要被通報113專線似的。

 

早餐不吃會影響學習?

  早餐對孩子的健康重要嗎?當然重要。但是有重要到必須使盡「洪荒之力」來逼迫孩子,讓他每個早晨都淚眼汪汪,哭哭啼啼的上學嗎?那倒未必。

  上個月的《美國臨床心理學》期刊,刊登了一篇德州兒童醫院的研究,就是在探討「早餐與孩童學習專助力之關連性」。他們找來了一百二十八位,小學三到五年級的孩子(八歲到十歲),男生女生各半,白人黑人西班牙裔各三分之一,然後呢,分別給他們吃三種不同的早餐。

  第一種早餐是「沒有早餐」,餓肚子喝西北風;

  第二種早餐是「榛果醬土司、牛奶、蘋果」;

  第三種早餐是「楓糖鬆餅、牛奶、蘋果」。

  這些孩子隨機分配三種早餐模式,比如說第一週不吃早餐,第二週吃套餐二,第三週吃套餐三,類似這樣的安排。八點半是早餐時間,十點半開始進行約一個小時的測驗, 包括血糖、心跳、記憶力、專注力、學習力、語言能力等考試,看看孩子的分數是否與早餐內容有顯著的相關性。

 

出乎意料之外的結果

  經過反覆的測試,結果令人驚訝的發現,不論是吃早餐,不吃早餐,吃土司,還是吃鬆餅,基本上所有的早餐因子,都不影響十點半到十一點半這段時間的血糖高低。不只如此,剛才提到的那些短期記憶能力、專注力、過動行為、語言學習等等,也全部與吃不吃早餐無關。換句話說,門診那位不想整天大吼的媽,應該可以稍微鬆一口氣,不用再為了早餐和孩子每天對峙,可以回歸優雅氣質路線了。

  當然,並不是說這一篇德州兒童醫院的研究結果,就可以代表明天起大家都不需要吃早餐了。我想強調的是,過去二十年,有數十篇關於早餐影響學習力的研究,有一半說早餐很重要,有一半則認為沒那麼嚴重,也就是說兩者之間的關係,並不像「太陽明天會從東邊起」這麼的非黑即白,其實是頗有爭議的。但是各位家長在電視上、網路上、各種媒體上,卻只會看到專家大聲疾呼「早餐很重要」的政治正確語言,很少人像我現在一樣敢言「吃不吃也還好」的怪異論點。

 

教養有比早餐更重要的事

  早餐當然很重要,但是沒有重要到值得用親子感情來威脅與交換。養兒育女是一場馬拉松賽跑,不需在起跑的時候就氣力放盡,多留一些溫暖,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一些比早餐更重要的事,比如說家庭凝聚力、同理心、創造力、表達能力等等,這些都比早餐吃不吃、鋼琴練不練、英文學不學來的重要。

  當然,每個家庭的價值觀不同,這些教養的內容排位順序也會不一樣,家長之間也別把自己的家庭價值套用在別人身上,然後對他人指指點點。每一位家長替孩子選擇的路,自己負責就好,身為衛教人員的我,只是盡我所能,分享人生其實有比較輕鬆自在,相對健康的選項,如此而已。至於接不接受,其實也沒關係啦。

 
 
 



  

  


  

專家開講:黃瑽寧 醫師 

現職:馬偕兒童醫院 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研究員、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