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心理&教養角度解讀“小孩大人”
- 2017 / 01 / 09 09:11 AM
從心理&教養角度解讀"小孩大人"
採訪撰文/李怡萱
採訪/黃偉俐身心診所臨床心理師 陳品皓
攝影/2026兒童拍拍
梳化/Amber
麻豆/爸爸:Jerry;媽媽:Jasmine;漂亮寶貝:Javier
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當我們觀察到孩子的言行、思考或是所關注的事物,與一般同年齡的孩子相較之下,所產生的反應與聚焦重點不大相似,甚至整體比較偏向成人的對話與思考模式時,他們的思考型態、說話語調(語氣),甚至是表現出來的行為,可能都會不自覺地讓人在與他們相處時產生一種錯覺,彷彿像是與成人相處時的狀態,此時我們便會將這樣的孩子歸類為具有「小大人」特質。
從心理角度剖析常見的「小孩大人」類型
無法模仿的天真及單純,是孩子與生俱來的獨有特質。不過當他們提早褪去屬於自己的天真與單純,轉而戴上超齡思考的面具,無論說話談吐甚至是舉手投足間,儼然就像一個「小大人」時,您會不會好奇孩子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特質呢?黃偉俐身心診所臨床心理師陳品皓表示,沒有一個孩子天生下來就像個大人,而讓孩子提早褪去原有的純真色彩,改而披上「小大人」的外衣,背後的原因其實都不太一樣,對此他更依據自己常年在校園工作的經驗及觀察,指出造成孩子過於早熟的原因,可能有以下3種:
1. 親職功能不健全的小孩大人
這類型的孩子因為家庭功能不佳,以至於必須由他們來處理家中事務、像是料理三餐、金錢上的支出及運用,甚至需要由成人出面協調的事,卻都苦無辦法尋求到支援及幫助,都必須要依靠孩子自己來解決,如此家庭功能不健全的狀態,孩子便有極大的可能被迫出現小大人的特質。陳品皓臨床心理師表示,這樣類型的孩子我們又可稱作「親職化的孩子」,意思就是當雙親沒有盡到應該要做的職責時,這些責任及義務就會因而落到孩子身上,取代原本爸媽應該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及義務,而他們也就在無形當中被迫承擔及長大。陳品皓臨床心理師更進一步指出,由於孩子從小成長的環境及現實狀況,總是讓他們處於一種「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如此」的狀態,久而久之下孩子漸漸被迫褪去純真的色彩,提早體驗大人的世界。因此在如此狀態下成長的孩子,他們思考及關注事物的層面均偏向於務實,甚至會出現較現實的早熟性格。
2. 擁有完美性格傾向的小孩大人
根據陳品皓臨床心理師觀察大部分孩子對於勝敗及結果,並不會太過度在意及要求,但擁有完美性格傾向的孩子則不同,他們對於自己的表現、一言一行除了有較高的自我要求外,他們更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及眼光,因此有較大的可能出現小大人的特質。陳品皓臨床心理師更進一步補充,目前雖無任何具體原因能說明孩子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性格特質,但比較可以確定的是當孩子越早出現這樣的特質及表現時,絕大多數都是與他們天生所具備的氣質有關。而擁有完美性格氣質的孩子,大多時候所思考、關注的重點,總是聚焦在自己是否表現得完美、或是遊戲或比賽間的勝負,此時他們對於結果所展現出來的樣貌及言行舉止,便與一般孩子所表現出的大而化之性格略有不同,且很容易會為了想要得到更好的表現及結果,而出現如同大人般的思慮及反應。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考:【育兒生活】2016年12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
*【育兒生活】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
- 腦中風殘障風險達7成
- 2017 / 01 / 06 04:48 PM
腦中風殘障風險達7成
文/鍾碧芳
冬天正是腦中風的好發季節,而腦中風發病急、致殘率及致死率都很高,對中老年人及合併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壓患者是極大的威脅,因此,如何快速判斷、緊急就醫,是遏止嚴重後果發生的關鍵。
無論是從國內的調查報告或是全球的統計數據來看,腦血管疾病無疑是死亡率及殘疾率高居前3名的疾病。根據衛生福利部的資料顯示,國人平均每45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僅低於癌症與心臟疾病,對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威脅甚鉅。
更可怕的是,約有7成的腦中風患者會留下程度不等的後遺症,例如半身不遂、長期臥床或是口齒不清、口眼歪斜等,且往往無法在短期間內恢復或完全痊癒,或是需要長期復健,對個人與家庭,甚至社會的影響極大。因此,了解中風原因、認識中風的警訊,並避免製造中風的危險因子等的預防措施,顯得非常重要。
中風多為腦部供血量不足
醫學上稱腦中風為「腦血管意外」,是指腦部供氧(供血)量不足而導致中樞神經的損害。大腦是個精密的組織,時時刻刻都需要血液來供應養分,當腦內缺乏氧氣與能量的時候,就會立刻當機。一般認為,只要血流停止3∼5秒,腦細胞就會因為缺氧而受損,這時會出現眩暈、昏厥等現象,一旦超過3∼5分鐘,則會出現不可逆的損傷,讓腦細胞相繼死亡。
大多數腦中風都是因為血管長期退化造成阻塞,讓血液及氧氣無法供應到腦部的各個區域,但也有少數情況是因為先天腦血管構造異常所造成,當腦部的某一處血管受到阻塞或爆裂時,負責該區域相對應的功能就會隨之喪失,包括運動、感覺(情緒)、語言等功能,也因此會導致身體出現肢體癱瘓、麻木、失語症等各種障礙。一般來說,如果是位於腦幹組織的中風,影響了心跳、呼吸等生命現象時,最容易導致死亡。
由於腦細胞不會再生,因此,一旦出現實際的傷害之後,就會造成許多不可逆的後遺症,不僅後續復健辛苦,也會造成家庭沉重的經濟負擔。
中風7大後遺症
中風最令人害怕與擔心的是後遺症,會造成患者及家屬身心與經濟上的壓力。根據腦中風流行病學研究顯示,腦中風患者中只有1/10的人可以恢復到正常健康的狀態,4/10的人會有輕度殘障,另有4/10的人有嚴重的後遺症需人照料,其餘1/10的患者可能需要終生住院。因為每位患者腦部受損的位置都不一樣,發生的後遺症也都不同,比較常見中風後遺症如下:
1昏迷:
這種情況比較常發生在嚴重中風(例如腦幹或是大範圍腦中風)的患者身上,可能會昏迷不醒,但也可能隨著生理狀況逐漸穩定,意識隨之逐漸清醒。
2半身不遂:
這是腦中風最常見,也是影響範圍最大的症狀,多是因為控制運動部分的腦細胞發生障礙,經常造成半身不遂,必須靠積極復健來恢復健康。
3感覺麻木、異常:
感覺系統發生障礙,導致同一邊的手腳發生感覺麻木或是感覺異常,嚴重的話,甚至完全喪失感覺功能。
4語言障礙:
當控制語言系統的腦細胞受到損傷,就會發生語言障礙,有些患者是聽得懂,但無法表達出想法;有些患者則是聽不懂或是說不出名詞的部分,每一位患者失去的語言功能都不一樣。
5方向感、判斷力、記憶力等異常:
中風傷害到大腦皮質主導智力的部分,就會發生智力障礙,導致平時需要靠智力控制的功能喪失,甚至有可能發生失智症。
6嘴歪眼斜:
腦神經系統發生障礙而造成神經麻痺,因此,會出現嘴歪眼斜的現象。
7大小便失禁:
腦中風患者因為控制大小便的神經系統受損,就會有大小便失禁的狀況發生。
腦中風分為2大類
振興醫院中風中心主任尹居浩指出,腦中風就是腦部的血液供應突然間中斷或血管破裂,而造成突然或陣發性的大腦局部或全部功能的失調,可以粗分為兩大類:一為缺血性腦中風,另一則為出血性腦中風。
【缺血性腦中風】缺血性腦中風約占所有中風比例的7成,可說是國內最常見的腦中風型態,有時候會在睡眠中或剛睡醒時發生。發生的原因多是腦血管本身出現病變,例如脂肪堆積在血管內壁,造成血管變窄而產生栓塞,使得腦部出現缺氧性壞死,也就是所謂的腦梗塞;或者是在腦部以外的地方出現栓子回堵到腦血管(最常見為心臟),導致腦部缺血壞死,就是腦栓塞。
【出血性腦中風】出血性腦中風是因為腦血管破裂所造成,也就是常聽到的「爆血管」,通常是因為腦血管硬化導致血管壁脆弱,或者有先天性的動靜脈異常等,所造成的破裂而引起出血現象。尹居浩說,出血性中風對身體的危害性遠高於缺血性腦中風,而且若出血量過大的話,就容易發生昏迷及死亡,因此,死亡率比缺血性腦中風來得高,約3成以上。
還有一種顱內出血為蜘蛛膜下腔出血,是發生在腦部一個特殊組織:蜘蛛膜中,這類型中風雖然很少見,卻可能造成嚴重的高死亡率。因為蜘蛛膜下腔出血來就醫的患者主訴為有「爆炸性的頭痛」,據統計,約有2成左右的患者,會在出血的霎那間就死亡,但剩下的8成當中,也會有50%的患者在2週內再度破裂而死亡。
引爆腦中風5危險因子
如果以可改變的危險因子與不可改變的危險來做區分,不可改變的危險因子包括年齡、性別及有家族史或有先天性心臟病的人;其餘則是屬於可以自己控制的因子,包括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壓力、抽菸、喝酒和不運動等。
1年齡:
血管老化與腦中風密切相關,尹居浩說,一般人約55歲後血管開始出現硬化,之後每多10歲,腦中風的機率就會增加1倍。
2性別:
男性的腦中風機率比女性高,而且多以出血性腦中風較多。
3家族史或有遺傳因素:
父母、祖父母或兄弟姊妹間有中風病史,或家人親友曾經發生心肌梗塞的人,腦中風的機率高於沒有家族史的人。
4慢性疾病:
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族群是腦中風的高危險族群,其中又以高血壓、高血脂的影響最為大;糖尿病因為容易使血管壁增厚及硬化而形成血栓剝落,腦中風的風險相對也比較高。其他如有先天性心臟病、心房顫動、心臟瓣膜性疾病、心衰竭者,日後罹患腦中風的機率也會比平常人來得高。
5不良生活習慣:
還有一些生活中的壞習慣,長期累積下來也會提高日後腦中風的機率,包括抽菸、喝酒、不愛運動等。
有這些徵兆,可能是腦中風,趕緊就醫!
大部分的腦中風是沒有警訊的,因為腦中風就是腦部血管突然發生障礙,導致部分腦部細胞受損,立即影響細胞所支配的各種功能表現出來的症狀,輕微的可能只是頭暈、頭痛、視線突然模糊或一隻眼睛看不清楚、嘴歪眼斜、一隻手臂、腳或半邊臉突然發生短暫的衰竭或麻痺、肢體無力等,嚴重的則可能會有意識模糊、言語不清或說話出現困難、身體平衡出現問題,甚至是突然昏厥。
什麼是小中風?
小中風的正式名稱是「短暫性腦缺血」,發生時間少於24小時的血管阻塞,可能僅是短短幾秒鐘或是長達幾小時的中風症狀,但之後一切又恢復正常。小中風雖只是短暫性腦部缺血,但有可能已經在腦部發生永久性的傷害,不過範圍可能很小,所以,功能很快地被週邊的健康細胞取代而恢復正常運作,但是中風的危險性還是存在,因此,小中風成為中風最重要的前兆。
您曾經有過短短幾秒鐘、幾分鐘或是幾個小時,突然間短暫的手腳無力、麻痺,甚至是突然看不見,但之後又恢復正常的經驗嗎?小心!這就是「小中風」,千萬不可輕忽。
一觸即發的腦中風導火線
一般來說,只要是能造成血壓急速波動或腦部供血不足的因素,都可能成為誘發腦中風發作的誘因,因此,包括情緒激動、氣候(或冷或過熱)、體位改變、過度勞累、壓力、激烈運動、過度飽食醉酒等,還有身體脫水或未適當補充水分的情況下,都對高風險族群具有殺傷力,隨時可能一觸即發。
【內容出處:常春月刊 405期】
- 拉梅茲生產呼吸法
- 2017 / 01 / 05 09:11 AM
拉梅茲生產呼吸法
採訪撰文/郁筱惠
諮詢/台北國泰綜合醫院產房護理長 廖蕙玲
拉梅茲生產教學臨床指導/資深臨床護理師&助產士 張秋寬
特別感謝/台北國泰綜合醫院提供場地拍攝
圖解攝影/張明偉
其他攝影/老麥麥叔叔攝影
梳化/蔡琇惠
Model/漂亮孕媽咪 呂萱萱、帥氣準爸比 翁瑞鴻
分娩的過程,對每一位準媽咪而言,真是既期待又害怕。然而,正確的放鬆及呼吸,在產程中,可幫助產婦更順利的分娩。本篇特邀產房護理長,帶領準媽咪了解拉梅茲呼吸法的應用時機,以及操作方法與訣竅,教媽咪輕鬆面對產程!
『拉梅茲生產法』的緣起
台北國泰綜合醫院產房護理長廖蕙玲表示,大約從西元1952年起,拉梅茲生產放鬆技巧,是由當時一名法國婦產科醫師,特地從蘇聯當地習得專業並帶回法國推廣應用,亦即教導產婦以「條件反射」訓練,並且在待產時,能夠使產婦更從容應對產痛,是一種利用呼吸及肌肉放鬆技巧,來加速產程順利進展的一種方法。
廖蕙玲產房護理長表示,女性從待產至生產分娩的過程,其實是相當耗費體能與氧氣的;所以,孕婦在產前事先透過學習『拉梅茲生產放鬆技巧』,能令產婦面對產程,更有技巧的使肌肉放鬆,降低分娩時的緊張情緒,並減少耗氧量,甚至寶寶因此也可以獲得充分的氧氣,因此對產程的進展相當具有幫助。
在練習身體肌肉的放鬆技巧後,產程才更易順暢開展。拉梅茲生產放鬆的原理,簡言之,就是透過刺激學習肌肉放鬆,並轉移產婦的注意力,以此提高對於分娩疼痛的耐受性。因為當肌肉緊繃,產程的進展就會變慢,所以拉梅茲生產放鬆練習,對於產婦來說是很實用的。因此,總結拉梅茲的練習,約可包含如下內容:
(1)漸近式達到放鬆技巧:教導產婦從頭到身體四肢局部,練習自我控制漸近式的達到慢慢放鬆肌肉的技巧。
(2)神經肌肉的協調技巧:假想子宮收縮肌肉緊繃狀態,教導產婦身體其餘部位自我檢視有否放鬆。與先生合作練習,達到肌肉協調放鬆。
(3)觸碰內診時放鬆技巧:面對觸診或內診、會陰傷口縫合時,當被碰觸緊張時,可練習的放鬆技巧。
影響產程的因素
廖蕙玲護理長說,有鑑於影響產程的三大順產因素,可包含:子宮收縮頻率、骨盆的大小、胎兒頭圍大小。因此,學會拉梅茲放鬆技巧,能有助產程更順利進展。產兆發生時,產婦通常有明顯輕便感(胎頭下降,胃部減輕負擔的感覺)、子宮規則收縮(有效的宮縮)、見紅(俗稱的落紅),以及破水(羊水不自主從陰道流出)。
拉梅茲生產法的優點
除了讓產程順利以外,如果放鬆技巧做得越好,越不抵抗,反而在內診的過程,也比較不會讓媽咪感覺那麼不舒服。因為在內診時,產婦可做慢速呼吸練習,肌肉放鬆時,這樣內診起來,也就比較不會感覺那麼痛。另外,分娩的過程,緊繃呼吸急促不規則,也會影響造成肌肉耗氧,氧氣的需求量不足,也會連帶影響胎兒所需的氧氣。因此,簡單說,從待產、陣痛、分娩、產後縫合時,整個分娩生產的過程,全都是拉梅茲可應用的範圍喔!
一般說來,產後在進行局部縫合時,雖會注射局部麻醉,但產婦也並非全然無感,通常仍然可覺知被碰觸之感,雖然不會感到很痛,但對於女性敏感部位來說,有些媽媽就容易緊張使肌肉收縮起來,但如果應用呼吸放鬆的練習,一來不那麼緊張,二來在醫師縫合的過程,傷口也會較完善些。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2016年12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
*【嬰兒與母親】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
- 孕期調養 5大體質比一比
- 2017 / 01 / 04 04:40 PM
孕期調養 5大體質比一比
採訪撰文/戴筠
諮詢/大里仁愛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 董育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婦科主治醫師 沈俐伶
攝影/謝文創攝影工作室
梳化/彭彥菱
Model/漂亮孕媽咪 賴心潔(※人物與文章主題無關)
插畫/日光路
俗話說一樣米養百樣人。根據中醫理論,人的體質分為平和、氣虛、陽虛、陰虛、痰濕、濕熱、血瘀、氣鬱、特稟等9大類型。懷孕女性的體質則大略可以分為寒性、虛性、熱性、痰濕、血瘀等5種類型。在孕期,不同體質有其對應的症狀,調養方式也大不相同。
孕期5大體質
1、寒性體質
外在特徵
寒性體質的人普遍較肥胖且下肢容易水腫,很容易掉頭髮。雖然膚色偏白但臉色大多暗沉沒有光澤,眼白也灰灰暗暗的,鼻頭甚至會發青、發涼。這種人嘴唇和舌頭的顏色通常比較淺,舌頭上方還會看到一層水滑苔。
內在特徵
此種體質的人多半較內向,通常有鼻炎、氣喘、咳嗽等過敏症狀。由於容易手腳冰冷、常感冒(感冒時會流清鼻水),普遍比較怕冷,喜歡吃溫熱的食物;手腳關節也常感到痠痛,容易腹瀉、脹氣、頻尿。月經週期常超過35天,很容易遲來,經血顏色較暗,因為血塊多,往往會有嚴重的痛經。經期以外的時間常會分泌白帶,不易受孕。
孕期常見問題
大里仁愛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董育瑞表示,寒性體質的人在孕期主要有3種常見症狀,分別是頻尿、水腫和胃痛/脹氣。首先是頻尿。一般來說,懷孕初期因為子宮變大壓迫到膀胱,孕婦會開始頻尿,不過這種現象到了懷孕中期會暫時獲得緩解,然而寒性體質的人由於脾、肺、腎、三焦等主管水分代謝的臟腑溫度偏低、身體氣化功能不佳,水氣直入膀胱,整個孕期都會持續頻尿。再來是水腫。雖然孕婦本來就容易因為荷爾蒙變化和循環變差而水腫,但寒性體質的人因為先天水分吸收與代謝不良,會更容易在肌膚表面和關節處形成水腫。此外,由於脾胃消化功能差,孕期也很有可能胃痛或脹氣。
孕期調養方式
由於體質偏寒,代謝功能又比較差,寒性體質的孕媽咪最好少吹冷氣,平常也儘量不要待在寒冷潮濕的環境。冬天應做好保暖準備,多到戶外曬太陽、多用溫水泡腳(泡腳水以37℃~38℃接近體溫的溫度為主,不要太燙)或用溫熱不燙皮膚的毛巾熱敷腰部。散步、健走都是鍛鍊陽氣的好方法。平常不要吃低於體溫的食物,譬如冰淇淋、冷飲料、生魚片、生菜沙拉等;筍子、白菜、蘿蔔、西瓜、哈密瓜、水蜜桃等寒涼屬性的蔬果也最好不要碰。秋冬季節可以多攝取韭菜、薑、核桃、荔枝等熱性食物讓身體暖起來。在準備冬令進補的藥膳包時,則可以考慮添加肉桂、杜仲、冬蟲夏草或巴戟天。
2、虛性體質
外在特徵
有別於寒性體質的人大多較肥胖,虛性體質的人因為分為氣虛和血虛兩種類型,因此在體型上也有區別;氣虛的人以瘦子居多,血虛的人則肥瘦不一。而在其他外在特徵上,董育瑞醫師分析,氣虛的人多半皮膚萎黃、頭髮粗糙無光澤,眼睛無神、鼻頭發黃、唇色暗淡,舌頭一側(單邊)有齒痕。血虛的人則是臉色蒼白偏淡、頭髮稀疏,下眼瞼及指甲顏色都比較淡,唇舌顏色較淺。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2016年12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
*【嬰兒與母親】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
- 關鍵540天!寶寶4階段學語引導法
- 2017 / 01 / 03 04:27 PM
關鍵540天!寶寶4階段學語引導法
採訪撰文/李怡萱
採訪/兒童語言開發師 柯佩岑
攝影/潘朵拉兒童攝影
造型/Erin's Stylish
麻豆/帥氣爸爸:林伯峰;漂亮媽咪:劉欣宜;可愛女寶:林冠汝;淘氣男寶:林冠霖
近年來「與人溝通」的特質,已成為全球頂尖企業徵才的重要指標,而爸媽要如何才能讓孩子具備這項特質呢?從把握孩子的語言黃金關鍵期開始!研究指出語言發展較快的孩子,在未來與人互動的關係及學習狀況上,都能夠有較好的表現。不過語言能力並非是種本能,除了需要透過開發、引導,才能夠逐漸累積養成外,更與爸媽育兒時的一舉一動息息相關⋯⋯
5大NG教養 難怪孩子不開口!
從期待孩子開口叫「爸爸」、「媽媽」,孩子的語言發展便成為大人關注孩子成長的焦點,但卻遲遲等不到孩子開口。這也讓許多爸媽在育兒的過程中,時常在內心冒出「幾歲才是訓練孩子說話的時機?」、「何時學會說話才是正常發展的表現?」⋯⋯等疑慮,其原因就在於他們無法確定自己的孩子是「大雞晚啼」或是陷於「語言遲緩」的困境中。儘管孩子的語言發展有一定的脈絡可循,但實際上每個孩子在發展語言的過程、快慢都不一致,然而造成孩子語言發展緩慢的原因究竟是為何呢?就兒童語言開發師柯佩岑的觀察,先不論病理性所導致的語言遲緩問題(如:自閉症、唐氏症⋯⋯等),造成孩子語言發展緩慢的原因,絕大部分都與爸媽育兒時的教養息息相關。
NG 1. 超人父母太多導致孩子動手不動口
當孩子尚未有語言溝通能力前,大多都是以哭聲、吵鬧表達自己的需求,像是肚子餓時就大哭、想睡覺時就不斷地吵鬧⋯⋯等,此時爸媽便會透過孩子的生理作息及情緒反應,臆測孩子可能需要被滿足的需求為何。柯佩岑老師表示適度地暸解自己的孩子,對於親子關係發展是有益處的,但若是成為凡事都幫孩子想得太周到的超人父母,反而會阻礙孩子的「再進化」!這是由於孩子的能力會隨著時間成長,而逐漸具備並且慢慢累積起來,此時他們的溝通模式也會漸漸轉換,像是從聲音(哭、吵鬧)、肢體(比手畫腳)轉變為簡單的口語溝通方式表達。因此若孩子到了必須轉換溝通模式的階段,但凡事還是以簡單的肢體、哭鬧就能夠被滿足時,他們便不會想要轉變溝通模式(如口語表達),此時便會陷入不開口說話的窘境。建議爸媽在育兒的過程中,要隨著孩子的成長變化適度調整溝通模式。像是當孩子明明能以口語溝通的方式說明需求,但卻習慣以肢體或哭鬧作為主要表達的手段時,爸媽可暫時假裝不理解並反問孩子:「可以告訴我,你需要什麼嗎?」或是「你需要的是水還是蘋果?」的選擇式問句,讓孩子學習並嘗試以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
NG 2. 物質滿足過多當心孩子不求人
現代父母對於孩子的需求通常是有求必應,並且會盡全力地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因此家中的地板總是佈滿著玩不玩的玩具,而孩子總是獨自埋首在玩具堆中玩樂,只要覺得小汽車不好玩,便自行更換機器人,但爸媽或許該留意這樣的玩樂模式,長期下來則有很大的可能,使孩子失去與人相處互動的能力。柯佩岑老師表示在疼愛及滿足孩子的過程中勢必要衡量一個界限,完全的滿足並不見得對孩子是最好的,這是由於當孩子的物質與需求,總是無須透過表達而被滿足時,他們便喪失了開口表達及互動相處的機會。建議爸媽尤其以物質需求來說,別一次滿足孩子太多的訴求。以玩具過多的例子來說,在玩樂時我們只需給予孩子一種玩具,剩下的就將它們擺置高處或是收納進安全的櫥櫃中,當孩子玩膩了手中的玩具時,他們內心就會萌生出換另一個玩具的想法及需求,此時便會激發孩子以不同的表達方式,設法告訴爸媽他們內心的渴求是什麼,而有需求就會有溝通,進而讓孩子與人產生互動相處的機會。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考:【育兒生活】2016年12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
*【育兒生活】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