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談性說愛很禁忌?
10件事搞懂性教育是怎麼一回事
採訪撰文/李怡萱
採訪/臺北市萬華親子館 副館長兼諮商心理師 陳彥琪
攝影/潘朵拉兒童攝影
演出麻豆/漂亮媽咪:黃芷寧;帥氣男寶:李樂駒
梳化/Erin's Stylish
每當面對親子間的性教育議題時,爸媽的臉上總會顯露出十分難為情的模樣?有時更處於一種「說也不是、不說也不對」的尷尬狀況裡。與幼兒談性真有那麼難嗎?其實讓幼兒瞭解性就像讓他們在認識眼睛、嘴巴、鼻子⋯⋯等身體部位時一樣自然簡單,而我們應該先將有色眼鏡拿下,從下列10件事中重新認識性是怎麼一回事!
1. 談性的關鍵不在開口而是如何看待
在面對性教育的親子課題之前,爸媽最需要聚焦的重點並不在如何與孩子開口,反而是了解自己究竟對性是否抱持正確的認知?當家長對於性的理解是有所偏頗及誤解時,那麼帶給孩子對於性的認識及價值觀也會有所偏差。台北市萬華親子館副館長兼諮商心理師 陳彥琪依據觀察表示,大多數家長總以為性就是泛指那些自己也不太懂,但學校會教導孩子的艱深性知識(如:性健康、性的生理反應、現象)。但事實上如此對於性的理解實在太過狹隘,我們應該透過更全面的角度看待性,除了性知識外還包含了所謂的性教育,更確切地說若要釐清性到底是什麼,我們或許可從生理及心理兩大面向中,來重新定義及看待性的真正含義及價值。
由於性不光只是談性行為、懷孕、避孕的教育,而是要讓孩子也能夠藉由性教育在人際關係、兩性相處上能夠做得更好。因此在如此多元化價值觀的世代中,更要從小就引導孩子對於性的正確認知,如此才能夠讓孩子在未來的人生中做出正確的決定,並學習保護自己與尊重他人,而非只是以命令教條的方式讓孩子認識性。
2. 別單從人類的生殖及慾望來認識性
從生理角度來探討,一般大眾對於性的認知,經常只停留在性慾需求以及性器官交合的印象中。雖然性的含義中包含著性慾,而追求性乃是出於動物的原始本能,但人類的性與其他動物最大的不同在於,人的性是由愛、慾兩種需求所構成,因此性慾的滿足不單只是性器官的交合與慾望而已,同時還要依據我們對愛的渴慕及與他人建立親密長久關係的需求。陳彥琪心理師表示從生理角度看性,我們別只聚焦在性行為之上,更應該帶領孩子對自己的身體部位有基本認識,還必須教導他們以正確的方式進行照護,以維持身心健康的態度看待性(如:性生理、性衛生、性疾病防治⋯⋯等),此外更要避免錯誤的認知及偏見導致不幸事件發生,像是學會如何保護自己的身體,並且防範暴力性侵等意外。
3. 性不是種罪惡而是負責與尊重的態度
從心理層面來看,我們更可以剖析出不同關於性的層面,從基本的個人心性發展到性別間的平等、交往互動,甚至是社會互動及文化層面⋯⋯等,性不僅只是生理上的需求外,其實更與情感及心理健康的發展息息相關,像是孩子日後的情感處理、對戀愛婚姻的抉擇,甚至過及至家庭或社會間人際關係的溝通。陳彥琪心理師進一步表示,以健康正確的心態看待性的本質,毫無疑問它確實是美好並成熟的,且非是一種罪惡或羞恥之事。因此在面對或與孩子進行性教育時,我們應當先調整自己看待性的角度,建議可保持彈性及開明的態度面對,但還是要有限度、負責地進行選擇,並且對於不同性別的差異,都應該給予平等的尊重及包容。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考:【育兒生活】2017年2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
*【育兒生活】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
出生開始學教養
給寶寶無限的歡樂 誘發孩子對遊戲的想像力
文/彰化基督教醫院職能治療組組長、彰化縣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長陳宜男職能治療師
妝髮‧攝影/Bingo Bunny 賓果邦尼攝影
「遊戲」在寶寶的成長旅途上,扮演著良師益友的角色,透過遊戲,不僅可以帶給寶寶無限的歡樂,亦可以促進寶寶學習、培養人際關係和增進感覺統合發展。
「遊戲」是孩子最主要的學習方式,建立在「有趣」、「自由」與「想像力」之上,當感覺統合活動失去上述的本質,孩子感受到的不是快樂的遊戲時間,而是沉重的訓練課程。
遊戲的要素
Neumann曾在1971年於《遊戲的要素The elements of play》一文中提出,孩子在遊戲過程中應該是快樂的、無拘無束盡情享受、沒有壓力與充滿想像力,因此遊戲必須具備三個基本要素:
1.內在動機
對遊戲的內容感到興趣,並且是自己心甘情願從事,而不是被逼迫的。
2.控制核心
在遊戲過程中能自我掌控,包括決定與選擇遊戲的內容等。
3.現實自主決定
在遊戲過程中,可以自我決定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虛擬的,換句話說,就是孩子在遊戲中富含想像空間。
如何誘發孩子的內在動機?
將孩子「感興趣的事物」融入遊戲之中:在與許多家長會談的過中,發現這對於家長而言是最困難的部分之一。原因在於許多大人總是自以為了解孩子的想法與需求,並用自己的角度來看孩子的世界,將「自己認為孩子會喜歡的事物」直接套用在孩子身上,例如普遍認為的孩子都喜歡迪士尼卡通人物,就幫孩子買了一大堆迪士尼的服飾。家長們應該多與孩子聊天、談心,真誠地傾聽孩子們說出內心真正的想法與需求。
主動找出孩子喜歡的物品,誘發參與動機:父母應主動探索孩子感興趣的學習或遊戲題材(例如孩子最近喜歡什麼卡通、玩具,試著了解在遊戲中喃喃自語時,是否正在與「想像的玩伴」一起玩等),運用這些題材提升孩子參與的動機。
時時刻刻動腦筋讓學習或遊戲方式更加活潑:用心的父母,會記住孩子每一個重要的日子;用心的父母,會想盡辦法逗孩子開心;用心的父母,會竭盡所能了解孩子的想法與需求;用心的父母,永遠會把「家庭」擺在第一位!
排除孩子不喜歡的物品:有效排除會在遊戲中,令他們感到不安或威脅而退縮或抗拒活動的物品,如氣球或大型動物模型等。
★觀看一部好片:推薦一部適合家長觀賞的電影「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可以幫助家長們去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如何讓孩子在遊戲中具有主導權?
★讓孩子感到安全感:遊戲時充滿自主權,而且遊戲的環境充滿正向支持,周遭的人、事、物令孩子感受到安全感,遊戲前應先給孩子足夠的時間熟悉遊戲的環境與夥伴,並儘可能排除會令人感到威脅的物品。
‧遊戲的內容與規則,是由孩子自己決定或選擇的。
‧營造安全、友善的環境,陪伴的大人和夥伴不隨意干涉遊戲進行,參與遊戲也需經過孩子的同意或邀請,切勿貿然進入孩子的遊戲世界。
★增加孩子自信心:儘可能增加孩子成功與快樂的經驗,讓他們有自信可以決定如何進行遊戲,不用過度擔心失敗後會發生什麼事情。以孩子玩積木為例:積木是富含自由創作與想像空間的玩具之一,尤其是隨時可以重新拆開再組裝的特性,讓孩子自由的玩、不斷地嘗試與實驗,做錯了還可以隨時重來,減少因失敗而產生的挫折感。
除此之外,孩子可以隨心所欲組裝成任何造型,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總能賦予它們不同的意義,只要他覺得像什麼就是什麼,儘管今天孩子只是簡單的在桌面上將積木排成長條狀,此時家長可以問問孩子覺得像什麼,如果孩子說不出來,家長則可以引導命名(如毛毛蟲),或者可以拿台車子在上面開,引導孩子說出馬路。家長應該對於孩子的想像力給予熱烈的正向回饋。千萬不要在孩子一頭熱時,潑上一桶冷水,這將會澆熄孩子對於創作的熱情與玩遊戲的興致。
如何讓孩子在想像中玩遊戲?
★在遊戲的過程中,孩子可以將自己、環境、夥伴或是整個活動都融入自己的想像之中,例如玩盪鞦韆時,可以想像自己坐在海盜船上隨風浪擺盪;玩溜滑梯時,可以想像自己正從陡高的山坡上驅車狂飆而下。即便是稀鬆平常的桌底或被窩,孩子都可以當做是祕密堡壘唷!
★多與孩子玩扮家家酒、角色扮演等互動性較高的想像性遊戲(可結合繪本故事、玩具與生活用品),可以多培養孩子的人際互動與問題解決能力,並累積相關的日常生活經驗。
★想像力與平時的生活經驗有關,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多閱讀繪本、接受多媒體刺激、外出旅遊或玩富含創造性的玩具(如積木、黏土等),這些活動都可以促進孩子想像力的發展。
結語
最後,提醒家長們,雖然玩遊戲對於孩子有正向助益,但遊戲不能做為「訓練」的手段,遊戲應出自於自願與樂趣,千萬不能認為玩遊戲好處多多就成天要求孩子玩。
※原文刊載於2017年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我會有奶嗎? 了解原理‧不怕產後沒奶
- 2017 / 02 / 16 09:35 AM
我會有奶嗎?
了解原理‧不怕產後沒奶
文/洪郁鈞
採訪諮詢/青年診所小兒科醫師暨國際認證泌乳顧問楊靖瑩
妝髮‧攝影/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
了解大自然為母體安排的泌乳機制,可以讓媽咪對哺乳比較有信心,不再因為不了解而在哺乳過程中出現不必要的焦慮與擔憂。
乳房變大即有奶徵兆
一般而言,如果懷孕期間,媽咪有觀察到自己的乳房變大,並且在產後有脹奶的情況,基本上都代表乳房有能力製造奶水。臨床上,雖然觀察到第2胎的奶水比第1胎的奶水來得快(因為第2胎以上的媽媽乳腺之前已有増生過,因此奶水會來得比較快);自然產的媽媽比剖腹產的媽媽更快有奶水,但只要在產後儘快讓寶寶頻繁吸吮,不管是自然產還是剖腹產,通常奶量很快就可以上來。
如果產後奶水來得較慢,請媽咪不要心急,應尋求專業協助來找出原因,並嘗試放鬆心情面對與解決困難,避免更多的壓力與沮喪造成泌乳不順利的惡性循環。
孕期至產後的泌乳機制
為了孕育新生命,大自然對人體的巧妙設計,可從母體的泌乳機制中窺探出究竟,產後新生兒雖然已離開母體,但生理機制與需求卻仍與母親有所相連,並能夠互相呼應,例如:媽媽聽到寶寶的哭聲會引發奶陣
滴奶,或是寶寶餓的時候,母親就脹奶等。針對泌乳的生理機制,詳細說明如下:
第1期
約從懷孕中期(第15~20周)至產後第2天
第一階段的荷爾蒙調控期,從孕期第15周至產後40個小時,母體的泌乳機制由身體的內分泌系統自主控制,無論母親日後有沒有哺餵母乳的計畫,懷孕期間身體都會自行啟動一連串的泌乳準備,例如:乳腺增生。
懷孕到了中期,泌乳激素刺激乳腺增生,乳房會變大,此時身體會開始製造又濃又稠的初乳,但同時胎盤分泌的黃體素會抑制奶水的分泌量,直到寶寶出生、胎盤娩出的那一刻,黃體素急速下降,血液中的泌乳激素濃度達到高峰,母體的奶水製造不再被抑制,奶水才會開始大量分泌。
第2期
約從產後第30~40個小時開始
產後30~40個小時,在母體高濃度的泌乳激素刺激下,乳腺細胞分泌大量乳糖,並吸收大量水分,奶水開始充沛,通常在產後第3天,媽媽開始會有脹奶的感覺。
以上的生理變化主要受到母親孕期與產後初期的荷爾蒙變化所調控,接下來的泌乳機制將逐漸由荷爾蒙控制轉為腺體自我控制,也就是乳腺會根據奶水被移出去的量與速度來製造奶水,當乳房受到吸吮或擠乳的刺激愈頻繁,奶水被移出的量愈多,奶水製造的速度就愈快愈多。
第3期
約於產後3~4天開始至整個哺乳期
當寶寶吸吮乳房時,母親的大腦會接受到訊息,釋出泌乳激素刺激乳腺細胞分泌奶水,也會釋出催產素引起噴乳反射,此即所謂的「奶陣」,可讓奶水流出。如果寶寶沒有吸吮乳房,媽媽也沒有擠乳刺激乳房,奶水沒有移出而是脹在乳房中,母親身體感受到的是寶寶不需要那麼多奶水,乳腺會自我調控,讓奶水的製造變少、變慢。
適時尋求專業協助
泌乳機制的巧妙設計在於,雖然寶寶已經離開母親的身體,但是藉由哺乳,兩者的神經荷爾蒙系統仍然密切相連,寶寶的吸吮刺激啟動奶水的製造,奶水量與成分會依循寶寶的需求量身打造,因此若希望奶水的供需恰好符合寶寶的需求(不多也不少),全親餵、依寶寶尋乳需求哺餵的方式會比較容易達成目標。
無論是手擠奶或使用擠乳器擠奶,對於前六個月大的寶寶,媽媽的奶水產量一整天若有600~800c.c.,大多足以滿足母奶寶寶的需求,4~6個月大的寶寶可以開始添加富含鐵質的副食品。此外,如果有哺乳或集乳困難,建議尋求專業的國際認證泌乳顧問協助,儘快解決問題,方能讓哺乳之路更順利。
※原文刊載於2017年0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黃瑽寧醫師專欄】
抽龍骨水做檢查?腰椎穿刺其實沒那麼可怕
黃瑽寧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 主治醫師
《以下內容為 veryWed 非常婚禮版權所有, 非經書面授權, 請勿轉載》
一般人對於不了解的事情而感到恐懼,是十分正常的反應。比如說當醫師跟父母說明「您的孩子需要做腰椎穿刺檢查」的時候,通常家長第一時間都是排斥而不願意接受,這樣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當兒科醫師,為了替嬰兒不明發燒做出正確診斷,必須短時間內跟家長解釋「腰椎穿刺檢查」的必要性時,這廂醫生求好心切,另一廂家長卻一頭霧水,雞同鴨講之下,溝通氛圍通常會不太融洽。
希望今天看完此文,大家對於所謂「抽龍骨水」能略之一二,等真正碰到需要執行的時候,醫病溝通起來才不會太辛苦。
什麼時候需要做到腰椎穿刺?
腦脊髓液,好啦你要說龍骨水也可以,它灌流著人類的大腦與脊髓組織,就好像一條漂漂河般捧著大腦,提供防震防摔的保護功能。成年人每天可以分泌平均五百毫升的腦脊髓液,相當於每天幫大腦換三次乾淨的水,是不可能會乾涸的。即便是初生嬰兒,每天也可以分泌五十毫升以上的腦脊髓液,對於小小的腦袋瓜已經很夠用了。
想像如果有一天,我們的大腦受到病菌感染,這時候醫生總不能把腦袋挖開來採檢(也太恐怖),因此上帝特別留了一扇窗戶給醫生做檢查,這扇窗就是今天的主角腦脊髓液。隨著龍骨水的快速流動,引起我們腦膜炎或腦炎的壞細菌,也會跟著漂啊漂的,隨著腦脊髓液四處流竄,這時候醫生就可藉由「腰椎穿刺檢查」,把兩毫升的腦脊髓液送去化驗,來確認感染兇手究竟是誰!
在台灣,三個月內不明原因發高燒的嬰兒,由於抵抗力尚未成熟,腦膜炎發病機率較高,通常醫生會建議做這項「腰椎穿刺檢查」,以免錯失治療時機。對醫生來說,寶寶的大腦要用一輩子,萬一真的是腦膜炎或腦炎未診斷出,是會遺憾終身的;反之,腰椎穿刺跟其實抽血一樣,副作用極低,實在不值得保留並延遲執行。
至於其他年齡較大的孩子生病,如果有腦膜炎或腦炎的跡象時,比如說發燒加昏睡、頭痛、嘔吐等症狀時,醫生也會建議做腰椎穿刺檢查。
腰椎穿刺會不會傷到脊髓?
說到副作用極低,很多家長可能還是很難理解,一根針戳入脊髓,怎麼可能沒有副作用呢?讓我們藉由附圖(如下圖),來讓大家了解醫生穿刺檢查時下針的位置,真的是很安全的。
曾經無痛分娩的媽媽最清楚,麻醉醫生打無痛的下針位置,根腰椎穿刺差不多,就在一般低腰牛仔褲的上緣,距離屁股不遠處的下背部。為什麼從這裡下針最安全呢?從圖片可知,我們人類的脊髓從大腦往下延伸,最遠只會到達L1的高度,就算是小嬰兒,最遠也只能到L3的位置。在這L3以下,基本上已經沒有脊髓存在,只剩下腦脊髓液。因此,醫生在L4、L5這個地方下針,然後抽腦脊髓液,是絕對不可能會傷到脊髓的!更遑論江湖上謠言,說抽完龍骨水會出現「半身不遂」,更是行醫多年來聞所未聞,一點也不科學。比較大的孩子做完檢查,偶而隔天會喊頭痛腰酸,但都是在可以忍受的範圍內,一週內會自行緩解。
在執行腰椎穿刺時,為了避免病人亂動,影響下針精準度,有時候醫生會使用鎮靜類的藥物,幫助孩子止痛,讓他們無感的做完檢查。
仍然有顧慮?
經過我詳細的解釋之後,家長通常會立刻同意執行腰椎穿刺檢查,接著送檢後,初步報告很快會出來,若結果不像是腦炎或腦膜炎,父母就可以暫時鬆一口氣,回家好好休息。三天之後,腦脊髓液細菌培養結果出爐,若也是乾淨無菌,基本上就完全排除腦部的細菌感染,孩子也可以出院回家,皆大歡喜。
反之,有些家長仍堅持己見,不願寶寶接受腰椎穿刺檢查,醫生也只能尊重其意願,把孩子當做腦部感染「嫌疑犯」來治療,畢竟不怕一萬,只怕萬一。腦膜炎總治療時間較長,病童大約要住院用靜脈抗生素三週以上,中間要反覆的拔針、換針、拔針、換針,過程中還要提心吊膽,祈禱細菌對抗生素沒有抗藥性,治療才會成功。以醫學倫理來說,這是雙輸的局面,所以拜託大家,千萬別輕率的做如此選擇。
專家開講:黃瑽寧 醫師
現職:馬偕兒童醫院 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研究員、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
- 麻辣人妻 宅女小紅:第二胎之幸福金鑰
- 2017 / 02 / 14 09:17 AM
採訪撰文/郁筱惠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
梳化/萬紫雲
造型/Cindy
服裝/myDress、YECCA VECCA
向來戴著大鼻子眼鏡,自稱「一天不講垃圾話會暴斃」的麻辣部落客-宅女小紅(台語諧音名羞昂),習慣用詼諧又犀利的筆觸,道盡人生辛酸笑料的她,恭喜再懷第二胎寶寶了!且讓我們向她好好取經,關注她笑看人生的療癒文字,找出她如何在婚姻經營及育兒生活的兩端,取得蹺蹺板平衡的修煉秘訣吧!
第二胎又男丁,懷女寶美夢碎
本來就打算生一胎以上的小紅,這次的懷孕不算意外,但也沒刻意計畫,因此是順其自然報到的第二胎。目前孕肚約七個多月的她,笑說自己這次孕吐得厲害,最初開始,她曾一度以為自己懷的是女兒,喜孜孜地煞是期待。小紅說:「因為江湖傳言,懷女生會比較容易孕吐。」因為第一胎,當年只有害喜,但第二胎每兩天就吐一次很嚴重,所以讓她誤以為「胎兒性別應該也不太一樣」。結果沒想到,就在第四個月照超音波後,從醫生口中證實這次懷的是弟弟,立刻讓她美夢破碎。好在工程師(宅女小紅的先生),喜歡兩胎都是男孩,因為兩個小男孩會自己玩在一起了。
拼生女兒?比喻像等公車
小紅自己其實也期待女兒,於是懷第二胎的感想是,希望大家不要笑她一直生男孩。大約寶寶在三個月產檢時,醫生就知道小紅想要女兒,就對她說疑似是女孩,於是對她說要等下個月看才知道,當下小紅就覺得不妙,果真四個月大時,證實是男寶寶,小紅竟用「崩潰」二字形容,外加朋友生兩個男孩的都說,小男孩天天都在家裡打架,讓她只好低頭認命!她說,萬一拼第三胎又是個男的,還不是一樣都要認命?小紅說,這種情形就好比等公車,如果妳已經等了15分鐘,公車還沒來,妳也不會想改搭計程車,因為妳都等下去了,所以如果沒生到女兒,結果妳甚至還會再拼第四胎的!然後第四胎又是個男的,結果就跟五個男的住在一起,妳想想這個家裡的廁所會有多臭?
小紅說,感覺現在這年頭,大家反而比較期待生女兒,一方面,女兒可愛、好打扮、又貼心,加上自己也是女兒,就覺得現在這個社會生女兒比較好。小紅更不忘自己補第二槍的說,因為現在很多生兒子的,長大以後都跟媳婦跑了,然後小紅笑自己也拐了別人的兒子;反觀很多女兒結婚後,反而變得更顧家了。尤其長輩慶生什麼的,大多也是女兒負責張羅或提醒家中的男兒呀!
不識小紅!網友眼尖,認兒子就對了
習慣戴大鼻子眼鏡,因此成為宅女小紅的專屬特徵,私下沒帶眼鏡走在路上,居然仍可被眼尖的網友看出識破。小紅說:「理由是,我兒子真的很好認!我每次帶我兒子出門,幾乎都會被認出來!」原來有持續關注宅女小紅的網友,都曾看過小紅將兒子照片曬在社群媒體上,因此一眼就能認出她的大兒子,然後接著認出宅女小紅。話說私下的小紅,如果不小心被識破,會馬上教兒子禮貌地打招呼,然後就飛快的轉身閃人啦。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2017年2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
*【嬰兒與母親】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