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回 veryWed 部落格首頁 | 管理介面
最新文章



睡前老是肚子餓 可能消化性潰瘍

 

文/丁彥伶

 

吃過晚餐到睡覺前,肚子餓到睡不著,有可能是胃酸分泌過多導致,食物快速消化讓肚子容易餓,通常這種情形,可能是有胃發炎或十二指腸潰瘍的問題。

 

都要睡覺了,卻老是覺得肚子餓得無法睡,明明大家都說睡前吃消夜會胖,可是沒吃飽就是睡不著,到底怎麼回事?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邱展賢說,如果是發育中的青少年,因為還在發育需要營養,吃消夜比較沒問題,但如果是成人,吃消夜恐怕容易發胖,如果已經有體重的問題,建議可以吃制酸劑來解決。

 

吃制酸劑止睡前飢餓?邱展賢說明,其實每到睡前就非吃消夜才能睡的人,要特別注意是否有消化性潰瘍,因為通常到晚上會感覺餓,排除當天吃得太少的因素外,通常是發育中的孩子容易餓;而成年人吃過晚餐,睡前卻餓到睡不著,通常是胃酸分泌過多導致,因為食物快速消化讓肚子容易餓,通常這種情形,可能有胃發炎或十二指腸潰瘍的問題。

 

由於胃酸過多讓人餓得慌,所以,很多人睡前非得吃消夜不可,靠著食物中和掉胃酸之後,才會覺得舒服。邱展賢提醒,很多消化性潰瘍的人,靠著吃東西中和胃酸,減緩症狀掩蓋問題,但是,胃酸持續不正常造成的消化性潰瘍仍持續進行。一直存在的潰瘍可能因天氣或壓力等問題,突然發生胃出血、腸胃穿孔等危險,所以,如果總是在晚上餓醒或睡前不吃就無法入睡,最好要先排除消化性潰瘍的問題。

 

 

吃鹹的食物中和胃酸

如果體重已經變成健康問題,因為「餓了就痛」是消化性潰瘍的症狀,邱展賢建議,可以吃能控制胃酸的藥物調整胃酸,就不會餓到睡不著。

 

在食物的選擇上,最好選「鹹」的食物,盡量少吃甜口味的食物,尤其是有胃食道逆流的人。邱展賢說,像市面上有一種很小碗的小泡麵,少少一點熱量不高又能解嚵,只要注意不要加油包,調味粉也加少一點,是不錯的選擇,而鹹餅乾也可以。

 

不建議吃甜口味,是因為甜食容易溢胃酸,有的人晚上吃完蛋糕或是紅豆湯等甜食,半夜2、3點就起來吐酸水,不只甜食,像湯圓等糯米類不易消化的食物也不建議。如果沒有乳糖不耐症,牛奶也是不錯的選擇,不過,不要選擇加糖的調味乳,否則也會促進胃酸,誘發腸子脹氣。而且消夜最多只能吃到6分飽,睡前1小時要吃完,吃完也不要馬上躺下來。

 

消夜熱量約占早餐的2/3

每天都想吃消夜,肚子飽飽再睡的人,劉純君建議,每天可以抓一個量,把大約300~400大卡的熱量留在消夜時吃。300~400大卡的熱量,大概是早餐的2∕3的量。例如平常早餐是三明治加牛奶,300~400大卡的消夜,大約是1片吐司加上一些鮪魚肉醬或是起司,或是煎蛋、花生醬、果醬等的配料。

 

不過,令人煩惱的是,想吃消夜的時候,通常滿腦子想的都是鹹酥雞、麻辣鍋等熱量高的重口味食物。劉純君說,有一位接受飲食指導的香港太太,每天晚上都要吃一種名為「雞煲」的食物,雞煲類似台灣的花雕雞,先用酒和重口味調味料炒好,把肉和料吃完,再加上水和青菜等當成火鍋吃掉,結果因為熱量高又重口味,她的體重直線上升,而且第2天也容易水腫。

 

後來劉純君建議她吃雞煲的時候,盡量選擇新鮮的肉和青菜,比較不會吸收過多含鈉和高熱量的湯汁,而且跟店家要1碗水,把食物先過水再入口,盡量把上面含鈉的調味鹽、醬油洗掉,這樣熱量不容易超過,而且也可以減少鈉攝取量。鈉攝取過多會讓水滯留體內不容易排掉,所以,第2天早上起來很容易水腫,很多女生常抱怨早上起來眼皮和臉腫脹,通常就是睡前吃太鹹所致。

 

 

健康消夜怎麼吃?

◎少吃高熱量食物

很多人消夜的最愛──油炸鹹酥雞,一份的熱量相當高,最好找家人和朋友合吃分享;要不然就是要把鹹酥雞先分好分量,消夜只吃1∕3,其他的分到第2天的早餐或午餐吃。

 

◎可吃些水煮食物

像台灣傳統小吃「黑白切」就是屬於水煮,味道主要是沾醬油,熱量和含鈉量都可以控制,不過,要注意的是某些食物吃起來不鹹,但是含鈉量卻很高,例如麵線,麵線製作的過程中就會加鹽,含鈉量很高,台灣人吃麵線羹又很愛加烏醋,吃完一碗麵線含鈉量鐵定爆表。

 

◎食物不要加胡椒

台灣人吃陽春麵或一些食物,很喜歡加胡椒的風味,劉純君提醒,胡椒粉會刺激胃酸分泌,而且容易脹氣,尤其是有胃食道逆流的人,一定要注意,同時也要避免太辣過度刺激。

 

◎吃消夜要細嚼慢嚥

因為食物嚼得越細,食物停留在胃的時間不會那麼長,可以減少因食物停留時間太長,而引起的胃食道逆流。

 

◎選擇易脹食物能避免吃太多

雖然一般都建議不要吃容易產氣的食物,不過如果怕胖或喜歡吃很飽的人,擔心熱量攝取過多的話,建議可以反向操作,選擇易產氣增加飽脹感的食物,例如利用濃縮果汁加上蘇打水、自製橘子汽水,或是用維生素C沖蘇打水,都可以增加飽腹感又不發胖。

 

◎別忽略醬料的熱量

消夜的烹調選擇重點在於鹽分,大家都知道油炸的不好,但是,有很多烤肉,店家為了減少火烤時間,通常會先油炸後再烤,所以,同時會有高油還有濃縮調味醬的雙重熱量,這也是常被忽略的。

 

◎小心滷味、蛋糕的鈉陷阱

現在的熱滷味,用熱滷汁煮滷味雖然熱量比較低,但是鈉含量偏高,建議愛吃熱滷味的人選擇滷青菜,新鮮食材比較不易吸附湯汁,而且蔬菜熱量低,即使蔬菜吃到飽,熱量也可以比一般滷味降低一半,但要注意附送的酸菜不要加太多,因為酸菜都是鹽醃的,含鈉量很高。而很多蛋糕製作會加蘇打粉和鹽,還有中式菜的糖醋類食物等會加糖烹煮的,因為糖可降低鹹味,常讓人忽略它含鈉量高,第2天就有水腫的風險。

 

 

自製低熱量健康消夜

◆沙茶寬粉

材料:高麗菜絲90公克、肉絲60公克、蒟蒻寬冬粉30公克、沙茶醬10公克。

作法:寬冬粉泡水備用、高麗菜洗淨切絲,取一鍋放入寬冬粉、肉絲,寬冬粉熟後,再加入高麗菜絲跟沙茶醬,待高麗菜絲軟熟即可。

 

熱量290.5(g)   蛋白質16.0(g)   脂肪9.3(g) 碳水化合物35.5(g)  膳食纖維3.8(g)

 

◆獨享披薩

材料:全麥吐司1片、茄汁肉醬快餐包半包、起司1片。

作法:全麥吐司進烤箱略烤定型,將半包茄汁肉醬炒至略乾,將茄汁肉醬鋪平在吐司上,放起司再進烤箱,待起司烤融化即可。

 

熱量285.0(g)   蛋白質14.5(g)   脂肪14.4(g) 碳水化合物24.1(g)   膳食纖維1.5(g)

 

◆野菇吐司

材料:雜糧吐司1片、什錦菇(秀珍菇、雪白菇)150公克、雞蛋1個。

作法:雜糧吐司進烤箱略烤定型,什錦菇洗淨瀝乾切碎,起油鍋炒熟什錦菇後加入雞蛋拌炒,灑上鹽及胡椒炒至蛋熟即可盛出,放到雜糧吐司上面即可。

 

熱量246.5(g)   蛋白質15.5(g)   脂肪8.2(g) 碳水化合物29.6(g)     膳食纖維5.6(g)

 

◆高纖鍋

材料:罐頭高湯1罐、娃娃菜300公克、肉片90公克。

作法:娃娃菜洗淨切大塊,罐頭高湯加一倍開水稀釋,煮滾後放入肉片,肉片熟後再加入娃娃菜煮滾即可。

 

 

 

熱量234.3(g)    蛋白質23.4(g)   脂肪13.1(g) 碳水化合物5.9(g)    膳食纖維3.3(g)

 

◆低熱量汽水

材料:濃縮柳橙汁(或蘋果...喜歡的果汁)30c.c.、冰塊適量、 蘇打水1罐350c.c.。

作法:濃縮果汁與冰塊在杯中混合均勻後,倒入蘇打水即可。

 

熱量25.0(g)    蛋白質0.1(g)   脂肪0.1(g) 碳水化合物6.2(g)    膳食纖維0(g)

 

◆護胃秋葵

材料:秋葵200公克、柚子醬油30c.c.。

作法:取1鍋煮滾水,秋葵整根入鍋燙熟,撈出擺盤淋上柚子醬油即可。

PS:柚子醬油可以在日系百貨公司買到。

 

熱量73.6(g)    蛋白質4.4(g)   脂肪0.4(g) 碳水化合物15.3(g)    膳食纖維7.5(g)

 

熱量沒過一天總量,吃消夜別怕

「肚子好餓,可是怕胖不敢吃消夜,忍到睡不著,才起來吃點東西yy」很多怕胖的女性都有這種經驗。不過,營養師劉純君說,以前大家都說吃消夜特別容易胖,其實以熱量總量的原理來說,吃消夜唯一的壞處是吃完沒辦法再多消耗熱量,否則,如果一整天的總熱量攝取在建議範圍之內,吃消夜並不會變胖,所以,如果睡前沒吃東西就無法安心睡,而且也排除消化性潰瘍的問題,也不要覺得吃消夜是十惡不赦。

 

 

【內容出處:常春月刊 400期】

 

中西醫開處方
子宮養得好產後脫垂&痛經OUT



採訪撰文/戴筠
諮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鄒頡龍

大里仁愛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董育瑞
攝影/老麥麥叔叔攝影
梳化/彭彥菱

model/漂亮媽咪楊怡甄、可愛寶寶謝有翔

 

 

「奇怪,聽長輩說生完小孩就不會再經痛,為什麼每次月經來還是痛得受不了?」許多人以為只要月子坐得好就可以和經痛說Bye-bye,但其實經痛分為不同類型,如果是繼發性痛經,就必須徹底根除子宮內病灶才能改善痛經症狀。此外,產後若沒有妥善護理,頻頻久站、彎腰、下蹲或搬提重物,就可能在老化前提早出現骨盆底器官脫垂。

 

產後脫垂

★☆什麼是產後脫垂?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鄒頡龍表示,脫垂的正確名詞應該是「骨盆底器官脫垂」。所謂骨盆底器官脫垂,是指一個或一個以上的骨盆腔臟器脫垂並突出在陰道內/外側。許多人誤以為產後脫垂就是子宮脫垂,但其實從陰道脫垂的不一定是子宮,也不一定只有一個,有可能是膀胱加子宮或膀胱加直腸。也就是說,膀胱、子宮和直腸都有可能脫垂。
骨盆底器官脫垂以中老年婦女為主要族群,所以只要在生育年齡生產,產後立即發生脫垂的機率並不高;即使脫垂,症狀也不會太嚴重,大多落在第2等級。鄒頡龍醫師指出,年輕女性產後器官脫垂多和體質與結締組織的強韌度有關。有些30幾歲的女性身體狀態不錯,但結締組織鬆弛,不僅器官脫垂還會嚴重漏尿。而以中醫角度分析,產後氣血大虛、營養不良會讓子宮周圍的軟組織失去支撐子宮的力量,不僅會導致子宮脫垂,其他骨盆底的臟器也可能往下脫垂。
 

子宮最容易脫垂?錯,是膀胱!
一般人聽到「脫垂」二個字會直覺想到子宮脫垂,但最容易脫垂的骨盆底器官其實是膀胱。子宮、直腸則分居23名。


★☆
脫垂的危險因子

1.      生產(中標)
根據一項研究統計,生過一胎的婦女需要做骨盆底器官脫垂手術的機率是沒有生產經驗婦女的4倍;生過兩胎的婦女需要接受手術的機率則高達8倍,顯示生產的確會增加器官脫垂的風險,生產次數愈多,脫垂機率也就愈高。其中,自然產須經由陰道分娩,日後發生器官脫垂的機率又比剖腹產來得高。
2.      高齡(中標)
根據統計,每增加10歲,骨盆底器官脫垂機率就增加40%。也就是說,年紀愈大,脫垂機率就愈高。
3.      肥胖(中標)
站立時腹部臟器和脂肪會往下壓,導致膀胱和子宮承受較大壓力(腹壓增加)。肥胖的人脂肪較多,骨盆底器官所承受的壓力自然也較大。有報告指出BMI值>25(過重)的人脫垂機率是正常人的兩倍。
4.      切除子宮(中標)
切除子宮時,子宮週遭的組織會連帶受到破壞,在陰道截斷的斷端形成weakpoint(弱點),容易導致膀胱脫垂。
5.      腹壓增加(中標)
過度勞動、搬提重物會讓腹壓增加,進而提高器官脫垂的機率。
6.      便祕(中標)
產後便秘會讓腹壓增加,提高骨盆底器官脫垂的機率。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201607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article.aspx?sno=0004980

*【嬰兒與母親】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 

【黃瑽寧醫師專欄】
維生素D拯救反覆的中耳炎和鼻竇炎? 

 

 

黃瑽寧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 主治醫師 

 

 

《以下內容為 veryWed 非常婚禮版權所有, 非經書面授權, 請勿轉載》 

 

 

  經過兒科醫師的努力宣導,很多家長現在已經知道抗生素不能濫用,平常能忍則忍,能等則等;但是一旦醫生決定非使用抗生素不可,就必須乖乖的聽話吃好吃滿,不可以中途停藥。

  兒童使用抗生素的時機,不外乎中耳炎、鼻竇炎等粘膜性細菌感染,然而現實生活中,的確有孩子的抵抗力真的不佳,反反覆覆的細菌感染,吃了抗生素就改善,停藥不久疾病又復發,讓家長和醫生都不好過。面對這些需要反覆使用抗生素的孩子,用了心裡難過,不用身體難受,究竟該怎麼辦才好呢?

 

提昇自我抵抗力,老生常談
  當然如果能提昇自我抵抗力,細菌就不容易入侵,這基本上是老生常談了。坊間宣傳廣告很多,但各位千萬不要相信只需「服用一帖藥」、「吃一種食物」就可以改變體質,或增強抵抗力。免疫力的調整一定是全面性的,歸納起來就這四項:睡眠充足、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愉快心情除此之外,把呼吸道過敏體質控制好,也是減少感冒的重要因素,在我《從現在開始,帶孩子遠離過敏》(親子天下)一書中已經詳細說明,這裡就不贅述了。

  規律的運動,絕對能夠提昇人的免疫力;然而在人類原始的健康生活型態中,運動大多是在陽光之下的。因此,我們可以這樣假設:運動之所以讓人健康,除了促進血液循環之外,應該還加上「曬太陽」這個因素。皮膚經由紫外線照射之後,會轉化為對人體有眾多功能的維生素D,維生素D不只幫助鈣質吸收,還可以對抗身體的發炎反應,提高免疫力。

  話雖如此,現代雙薪家庭的都市小孩,陽光曝曬不足的比例普遍提高,能帶孩子出門運動的時間,常常已經是天色昏暗的傍晚。在沒有能力改變生活型態的前提下,孩子抵抗力下降,時常感冒不癒,這時候給予額外補充維生素D,是否可以減少反覆中耳炎與鼻竇炎的困擾呢?

 

維生素D可減少呼吸道感染
  在肺結核無藥可醫的十九世紀,如果病人罹患肺結核,比如說著名的音樂家蕭邦,醫生就曾經建議他去個陽光普照的地方日光浴,心情放輕鬆,也許就能痊癒。當時並不是說醫生治不好疾病,死馬當活馬醫隨便瞎掰,而是那些有曬太陽日光浴的病人,最終肺結核痊癒的機率,的確是相對較高。

  一百年後,科學家發現體內的維生素D,果然是人類重要的免疫激素之一。當細菌感染呼吸道粘膜時,維生素D會促進兩種可以殺細菌的蛋白質,分別為防禦素(defensin)與抗菌肽(cathelicidin),這兩種所謂的「制菌胜」,可以在細菌的細胞膜上戳一個大洞,讓牠們開腸剖肚而死,想到那個血淋淋的畫面,真是不亦快哉。

  接著科學家也發現,成年人血清中維生素D若不足,每下降四個單位(ng/mL),就增加百分之七的呼吸道感染機率。至於而兒童方面,如果血清中維生素D低於20個單位,中耳炎的機率就高出其他人兩倍以上。其他與血清維生素D不足相關的感染症還包括了陰道炎,C型肝炎等等。

 

口服維生素D來減少反覆中耳炎?
  除了努力曬太陽這個方法之外,多吃魚、蛋黃、豬肝、香菇等等,都是最天然提昇血清維生素D的方法。然而隨著都市空氣污染日趨嚴重,加上現代人不健康的生活型態,想靠天然的方法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對某些家庭而言似乎是難解的題。於是專家就想著,如果用額外口服維生素D的方式,是否能改善這些反覆中耳炎、鼻竇炎孩子的生活品質,進一步減少抗生素的使用呢?答案似乎是可行的。

      英國的學者經過綜合型研究統計後發現,口服維生素D的成年人,可以減少百分之三十六的感冒機率。2013年義大利的小型雙盲試驗也發現,每天補充維生素D一千單位(IU)的孩子,經過大約四個月之後,可以顯著地減少中耳炎的復發。還有很多小型試驗也有類似的結果,不過每個研究使用的維生素D劑量不同,時間點也不同,所以目前醫生還很難做出結論,告訴那些反覆中耳炎、鼻竇炎的孩子,到底要用多少劑量的維生素D來預防。

 

先戒煙再說
  維生素D在安全的劑量之內(2000IU),理論上是有益無害,所以針對那些飽受反覆感冒、中耳炎、鼻竇炎的孩子,似乎是值得一試的方法。但千萬不要矯枉過正,迷信口服維生素D可以治百病,世界上沒那麼好康的事。

  其實,如果您的孩子時常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第一步,還是趕快請家中的老菸槍把菸給戒了,以及把燒香的空氣污染給徹底隔絕。家庭中沒做到菸害控制,吃再多維生素D,我看效果也只是杯水車薪。

 

 

 


  


  

專家開講:黃瑽寧 醫師 

現職:馬偕兒童醫院 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研究員、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

  

 



如何計算早產兒的矯正年齡?

 

早產兒是指未達37週出生的嬰兒,由於早產兒在媽媽體內生長的時間不足,胎兒的生理機能、腦神經發展都尚未完成,因此,寶寶照護需要家長多一份的用心。禾欣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一般而言,早產兒2歲前會使用矯正年齡來觀察其生長狀況,2歲後即可恢復使用實際年齡;但是,預防注射則須以寶寶實際年齡來接種疫苗喔!

 

 

 

孕期中,胎兒的體重與出生時間與健康狀況息息相關,然而,無論初生寶寶的體重多少,只要早於37週出生就算是「早產兒」。

 

早產兒因在媽媽體內的時間不足,身體機能可能尚未完全成熟,因此,早產兒2歲前的身高、體重、頭圍等生長指標、認知發展或添加副食品等,建議都要採用「矯正年齡」的方式來進行評量,2歲後即可恢復使用實際年齡。

 

矯正年齡的計算方式:早產兒矯正年齡 = 「現在日期」-「預產日期」

 

然而,吳書毅醫師提醒,雖然早產兒是使用矯正年齡來觀察生長發展指標,但是預防注射則須依照寶寶的實際年齡來計算,家長宜留心兩者差異。

 

 

專家諮詢:禾欣診所 吳書毅醫師


在家玩遊戲 ㄅㄆㄇ輕鬆學

 

作者:吳碧芳
圖片來源:徐榕志攝影

 

小一新鮮人入學後的前十週,「注音符號」是孩子將面對的第一個闖關挑戰。擔心孩子之前沒學過或不熟悉注音的家長,該如何利用暑假期間,玩出注音符號的學習好胃口?

 

在家長的期待之下,的確有許多幼稚園提早教注音符號。不過,若孩子沒學過,或即使學過但對注音符號仍不熟悉,家長也別太擔心。台北市健康國小老師謝秀芬表示,小一開學後前十週課程,「國語手冊」全都在教注音符號,這是教育部在課程綱要中所明定的課程,所以小一老師會上,不會跳過不教。
 

讓注音與生活有連結

其實,在教學領域推廣注音符號教學多年,謝秀芬並不建議太早讓孩子學注音符號,她說:「孩子上了小一卻還不會注音符號,並不表示孩子的語言能力比較弱,這是必須打破的迷思。」她進一步說明,注音符號只是一項輔助工具,目的是為了幫助孩子學習國語文和自我表達,讓孩子在不會寫很多國字之前,可以藉由簡單的符號做到我手寫我口。所以,小一課程需要安排十週的時間,讓孩子能夠學會應用和書寫。

但是,家長難免擔心孩子會輸在起跑點,如果可以趁著暑假期間做一些準備,或許對孩子適應小一新生活會有所幫助。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謝秀芬並不反對家長有彈性的讓孩子提早接觸注音符號,但要特別留意的是,雖然注音符號只有三十七個,卻比國字還不容易記牢。因為符號對孩子而言是很抽象的概念,若孩子沒有接觸就直接進入認知階段(要求孩子死背、抄寫),反而會給孩子帶來學習壓力,讓孩子從學習中逃走。

 

接觸注音符號的第一步,必須讓孩子能將注音符號和生活產生連結。謝秀芬表示,注音符號是一種標音工具,家長就是孩子最棒的老師。所以,在日常生活對話中,家長就得要求自己先說得字正腔圓,發音正確,孩子耳濡目染,自然就會跟著這樣說。

如何解音、拼音,是學習注音符號最困難的地方,這是因為孩子還未能掌握聲音的基本構成元素。《注音符號 E-Z Teach》(蒙特梭利出版)作者、台北市嘟嘟托兒所所長王川華以多年從事幼兒教育的觀察發現,這是因為大人說話的速度都很快,所以從日常的對話中,孩子根本無從察覺出不同的音節怎樣能組成一個字,自然無法憑空想像注音符號和口語表達有什麼關聯。

王川華認為,注音符號之於幼兒的意義就如同形狀、顏色,是幼兒認識生活、成長學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嬰幼兒與生俱來的敏銳聽覺,能幫助他從六、七個月大開始就能分辨家人常說的語言和其他語言的差異。藉由蒙特梭利教育理念中強調的學習敏感期,把握幼兒語言爆發的關鍵期,其實在親子互動的過程中,家長就能在自然、輕鬆的狀態下,幫助幼兒掌握國語發音的基本元素。
 

三個小遊戲,注音拼讀輕鬆學

王川華提供三種遊戲活動,在嬰兒期就可以開始進行,把握嬰幼兒用感官學習的模式,輕鬆幫助他們建構解音、拼音的基礎能力。

 

遊戲一:看嘴型‧慢慢說

跟嬰兒說話時,家長必須放慢說話的速度,讓嬰兒看著家長的嘴型,慢慢的把字的基本音素,放慢語速說出來。舉例:ㄇㄚ~˙ㄇㄚ(媽媽)、ㄅㄟ~ ˙ㄗ(杯子)。
 

遊戲二:貼壁紙,玩配對

當孩子已經掌握許多實物的名字,就可以玩指物命名配對遊戲。將注音符號寫在紙卡上(或使用市售的注音聲符卡),將聲符卡與相對應的實物圖卡配對,可當壁紙貼在牆上、冰箱門上或任何孩子日常活動的地方。經常有意無意的用遊戲的方式說給孩子聽,一段時間之後,親子一起玩扮家家酒遊戲,告訴孩子:媽媽要買ㄅㄟ~˙ㄗ(放慢發音的語速),請給我ㄅㄟ~˙ㄗ;以此類推。
 

遊戲三:聽到相同音調,拍拍手

如何讓孩子掌握字音聲調的抑揚頓挫?

家長可以跟孩子玩「聽到相同音調就拍手,不同就打叉」遊戲,這是一種能訓練孩子辨識國音中四聲的遊戲。

將相同音調的字組成一串反覆唸給孩子聽,偶爾穿插不同的音調。好比家長這樣說:鼓母鼓祖乳(都是三聲),唸完問孩子,音調一樣嗎?再示範一次:鼓冬鼓冬棒(有三聲、一聲、四聲),唸完問孩子,音調都一樣嗎?重複遊戲數次,讓孩子慢慢察覺其中差異。

幼兒發音不正確,該如何糾正?謝秀芬表示,幼兒的構音器官尚未發展成熟,無法正確的發出某些音是正常的。

 

從第一次開口看構音能力

不過,要如何確認孩子有沒有構音的問題,可以從小嬰兒開口說的第一個字來判斷。

大部分嬰兒會先說ㄅㄚ或ㄇㄚ,但有些嬰兒卻是說ㄇㄟ。其實ㄅ、ㄆ、ㄇ都是雙唇音,是語言中最早自然發展出來的音,不需要特別教,嬰兒也能自然開口說出來。所以,如果嬰兒第一次開口說的是ㄇㄟ,家長可以放心,這表示孩子的構音能力沒有問題。

由於孩子的構音器官發育大約在五、六歲才逐漸發展完成,因此對四歲以下的幼兒來說,要正確的發出ㄓ、ㄔ、ㄕ、ㄩ、ㄣ、ㄥ這些音是困難的,這也是謝秀芬不建議太早要求孩子精熟注音符號的原因。

 

但是,如果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從沒聽過父母示範如何用正確的拼音說話,即使是五、六歲的學齡兒,也沒辦法正確的發出這些音。所以,孩子會把圈(ㄑㄩㄢ)念成千(ㄑㄧㄢ),把蜘(ㄓ)蛛(ㄓㄨ)念成ㄗ ㄗㄨ都是很常見的。建議家長必須在孩子面前做正確的示範,讓孩子看著家長的嘴型,將字音用拆解的方式,慢慢的說出來給孩子聽,讓孩子能用耳朵聽、用眼睛看著家長的嘴型,並鼓勵孩子開口說,經過反覆練習,且當孩子的構音器官發育成熟,學習自然水到渠成。






【更多豐富內容請見《親子天下》網站 http://bit.ly/29HQfp7  

 


延伸閱讀:
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小雨麻分享私房祕訣! http://bit.ly/29IbjYC 
全台特搜!玩具免費隨你玩 http://bit.ly/29IFCwW 
超有同感!六七年級爸媽必看的玩具演進史 http://bit.ly/29JewZ9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親子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親子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