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回 veryWed 部落格首頁 | 管理介面
最新文章



面對頂撞兒,將發球權還給孩子

 

 

作者:王韻齡
圖片來源:插畫│陳沛珛 


 

孩子能夠表達意見很好,但有時故意唱反調、頂嘴,總是讓父母血壓爆表!而孩子覺得大人為什麼不能聽他好好說話?面對這樣的教養困擾,提供常見的5個教養問答。 

 

教養狀況題

早上出門前,打開車門,後座擺著一盒面紙,我提醒要兩個小孩要注意,已是小學高年級的哥哥卻一屁股坐下去,我指著爆開的紙盒,他聳聳肩說:「你說不要坐到面紙盒,我沒坐到,只有書包壓到而已。」我努力克制發火的情緒說:「那沒關係,把紙盒修好就好了。」哥哥望著破裂變型的紙盒,臉色變得比剛才的我還要綠。

一段日子以來,類似的狀況一天要上演數次:叫哥哥快一點時,他不是不動如山,就是刻意放慢動作;叫他往東,他會往西北南任一方向,獨獨不會往東;即便是隨意閒聊,哥哥也是句句針鋒相對,力行著他的「唱反調」方針。

 

剛開始,我常被層出不窮的「唱反調」弄得非常火大,忍不住會教訓他,母子都有得理不饒人的特質,也一樣言語犀利,最後演變成兩方對峙、脣槍舌戰,比以前辯論時攻擊對手還累,很多時候我非但無法壓制他,還會被他的詭辯搞到血壓爆表。經過一段時間的混戰,我體認到發怒無濟於事,開始試著釐清現況。哥哥已逐漸脫離兒童期,慢慢向少年靠攏,他重視獨立與自我掌控權,對於不順己意的事情,反應明顯。雖然,他的態度不一定很差,言語也還不太激烈,大部分的時間,他呈現「懶得理人」的消極反叛,剩下的時間,差不多都是他興致好的時候,則充分運用自己反應迅速、口齒伶俐的長才,跟你挑語病、耍嘴皮、然後積極唱反調。

我決定把這些時不時就出現的唱反調,直接放水流,盡量左耳進右耳出,不要去理他。有時被惹火,實在忍不住,我會跟他一起耍嘴皮子,再催眠自己:「我跟一個頑強對手在詭辯,不能動怒、不能動怒,要伺機回擊……」

當我不再管哥哥的事,給他全部的信任,也把他的「唱反調」直接無視後,他反而轉變了態度。

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特質,無法以單一標準來看待與要求。「理解他」和「信任他」比「導正他」更重要,對我來說,這麼做還能有效降低血壓爆表的機率,一舉兩得。(文│Sama 摘自「Sama記事本」,全文見此


孩子心底話

國小生:我漸漸覺得爸媽不是什麼都懂,且大人說的事我都懂,也大多做得到,但說出來的話,常常被說成是頂嘴。

我最不喜歡爸媽一副怪我的樣子說:「你怎麼這樣?」或是拿我跟別人比較,要不然就明明講這件事卻又翻舊帳。這些話總讓我覺得很難堪,讓我覺得好像常做得不夠好,把我貶到很低的感覺。

我很想說:「很多事你們又不懂;事實也未必是你們想得那樣,我其實是個懂不少也很棒的孩子,我也長大了,也懂很多了,我希望我的想法有機會被聽到。」

國中生:我不懂,為什麼爸媽的態度,常讓我覺得聽他們的才是對的,我就是永遠長不大的感覺。一下子說要訓練我獨立,要我自己把事情完成,一下子又要我照他們規定的時間、建議的方式去做;好不容易整理好房間,又要挑剔我書要擺整齊才好拿。

是的,你們是我的爸媽,但是當我感覺你們又要決定我、評價我,對我說「你怎麼不……」時,我真的很想告訴你們:「不要當我的老大,因為我想當自己的老大。」


專家來解惑

當孩子對你說:「我為什麼一定要……」「跟你講也沒什麼用」時,其實只是想告訴大人:「我跟你們的想法不一樣,不要想著要改變我。」當孩子說:「煩耶」「最好是哦」時,或許只是想給自己一些時間冷靜一下。

比起教他或告訴他怎樣才好,孩子更希望大人聽他說,這樣孩子才會覺得在你們面前也可以擁有自己的想法,以及自己的生活方式。

當孩子不想說時,給他一些時間,當他想找人商量時,孩子會主動告訴你;但請別說:「你不是不要我們管你嗎?」那會把孩子好不容易找你們的勇氣削弱許多;即使沒有辦法,聽孩子說就好,這會讓他覺得還有你們的愛。(楊淑芬 友緣基金會社工師)


QA實戰對策

Q1:孩子的行為一旦被指正,就會立刻回「我哪有」。試過溫和的溝通,但總被他的態度激怒,該怎麼辦?

容易激怒大人的孩子,其實內心最渴望的是得到關注。每個孩子都希望爭取到父母、師長的肯定,不管是課業表現好,或是競賽成績優,這些都能得到關注。但如果都做不到的孩子呢?他只好用看似叛逆的方法,來引起大人的注意。

此時身邊的大人一旦被激怒,正好印證了孩子心中「果然我不被愛」的假設,建議父母不要隨著孩子的情緒起舞,也不要以更大、更強烈的情緒做回應。先試著冷靜下來,回頭想想過去和孩子相處的模式,是否出了些問題?

 

當孩子經驗到,父母的指正就等於責罰,便趕緊否認犯錯,但這個否認的行為又繼續被指正,只好用「我討厭你」來回應。試著換個方式說話,就能改變這樣的惡性循環。

Q2:每次和孩子溝通,他就會說「好啦!我知道啦!」但最後還是沒改變,該如何讓孩子把話聽進去?

很多孩子對父母的叮嚀,習慣左耳進右耳出,這表示叮嚀太多了。家長要學會把生活中的大小事分級,如果屬於小事等級(像是有沒有吃青菜、喝水等等),提醒一次就夠了,不要一直嘮叨;屬於大事等級(像是念什麼學校、選什麼組)此時家長站出來表達關心,孩子就比較聽得進去。

如果大人們能在小事上,盡量給予孩子信任與自由的空間,有助於養成他對自己行為負責的能力;遇到具決定性影響力的大事,家長當然要關心和理解,但不是直接下指令要孩子聽話,或是成天碎碎唸。

當你準備叼唸小孩時,想像一下,如果你的配偶在旁邊一直唸你:「垃圾什麼時候要倒?」「馬桶怎麼都不沖?」……會不會很煩?

如果事不分大小輕重,家長都要一再交代與提點,就要去檢視自己是不是出於自身的焦慮及不安全感,想要凡事一把抓,但這樣的關心對孩子而言太多了,小孩會不知如何去遵守這麼多的規定,最後演變成充耳不聞,一聽到父母下的指令就先敷衍一下,或是直接頂回去,大人覺得受傷、不被尊重,就很容易基於父母的權威維護,而採取更高壓的方式,這對親子關係反而是不利的。

Q3:小孩會故意唱反調,愈是教他,他就講得愈過分。此時該忽略他,還是馬上糾正他呢?

小孩有段時間喜歡故意說反話,例如媽媽叫他來吃飯,他偏偏說「我要吃麵」,這種口頭上的反抗,大約出現在5歲,是孩子想要爭奪權力欲望的表現。因為小孩知道他不能決定大人煮什麼給他吃,但還是要表達一下不同意見才行。

另外有一種情形是孩子刻意要吸引注意,像是有些小孩很少有時間和爸媽相處,內心渴望被關注;但他發現:「我每次做好事都沒人注意到,不如說些不一樣的話。」這樣的小孩也會容易在父母面前一直唱反調,他其實是在用自己的方法,爭取目光。

此時大人要能洞察小孩真正的需求,盡量多撥些時間陪孩子,聽到反話也不必一再糾正他,只要輕描淡寫的說,媽媽不想聽到這種話,這樣就夠了。

Q4:關心青春期的兒子,孩子卻說:「你很煩!」讓我覺得好傷心,以前那個貼心可愛的小男孩去哪裡了?

大一點的孩子不是不需要關心,他只是沒辦法消化像兒童時的那樣,父母殷切的叮嚀。此時父母要認知到,自己的角色該轉換了,該從負責約束、管教的教練,轉型成顧問,在重要時刻傾聽並給出意見,不該再當嘮叨的教練。

如果媽媽還想一直當教練,小孩心裡卻有一種聲音:「從小到大被唸了這麼久,也夠了吧!」於是親子間就經常出現這樣不耐煩的對話。

母當然不可能放任不管,但對青少年的有效溝通,要把握以下原則:

1.採條列式說明,盡量簡明易懂。

2.多讚美與接納,讓他曉得你會跟他站在同一邊。

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父母要了解,自己不再是小孩心中最重要的人物,不需要過度感傷,其實父母自己當年不也是這樣長大?重要的是家長的角色不能停滯,也要跟著孩子一起前進才行。

Q5:女兒因追星認識了一些網友,新聞中常上演女生被網友拐走,很擔心女兒安全,該怎麼跟孩子溝通?

追星這件事,父母可以有條件的同意,在與孩子訂條件時,也審視一下自己內在的擔憂有哪些。

1.怕太花錢:追星族為了買演唱會門票、周邊商品等,的確會花不少錢,如果孩子執意要去,父母可以和她談好,如何支付這筆費用?是要先存下過年可領到的壓歲錢,還是從每月零用錢中慢慢扣?甚至自己去打工,讓孩子有機會藉由自己的努力,來達成夢想。

2.怕過度沉迷而影響成績:可以和孩子約定好,在下次考試前的每一個假日,至少待在家讓父母陪讀一天,只要做到就同意她去追星。這樣的過程可以拉近距離,讓父母有機會知道小孩心裡在想些什麼。但不要訂出小孩無法達到的標準,像是一下子要考進前三名,這等於不給孩子機會,萬一瞞著家長偷偷跑去,更令人擔心。

3.怕小孩被網友拐走:如果一定要約網友,就先請對方來家裡玩,讓父母也認識;假使對方百般推拖不來,就可以合理推測有問題,提醒孩子要小心了。

 

【更多豐富內容請見《親子天下》網站 http://bit.ly/1ru7GwS 


延伸閱讀:
洪蘭:趁早把這個道理教給孩子http://bit.ly/1SEHw3c
30秒速測你是哪一類型的媽媽http://bit.ly/26o2L04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親子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親子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犀利俏媽咪──朱芯儀

讓孩子在愛裡學會堅強
 

 

採訪撰文/陳怡均
髮型/80's Amber
化妝/咪咪
造型/三曜設計、Jezy Yang
服裝與飾品品牌/MAMAGIRL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

 

 

還記得「不被愛的那個才是第三者!」這句經典的電視劇台詞嗎?在《犀利人妻》劇裡,以飾演黎薇恩一角而勇奪2011年「第46屆金鐘獎戲劇節目女配角獎」的朱芯儀,搭上了百年婚潮與先生衛斯理結婚,同時升格成人妻與媽咪,無論是事業或家庭生活,都相當美滿。上天似乎特別眷顧朱芯儀,已經擁有疼愛她的老公與貼心的兒子,更讓她於去年又懷上寶貝第二胎。

  

談起懷第二胎時的心情,朱芯儀笑說:「原本希望等到迪寶念小學後,再生第二個寶寶,沒想到突然又懷孕。」預計32歲才要再幫迪寶生個弟弟或妹妹,但人生總是充滿意外,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朱芯儀與老公衛斯理還是非常開心,因為弟弟也可以和迪寶作伴,不致於太孤單。她表示,到了某個年紀後,就會發現身邊開始有許多人想要懷孕,但天不從人願,有些媽咪即使名利雙收,卻一子難求,所以能懷孕讓我相當感恩。不過,對於家中只有自己一個女生,甚至連三隻貓咪都是公的,朱芯儀感到有點寂寞,不料老公卻玩笑式回她:「這樣妳就像個女王,多好呀!」逗得她笑得開懷。

 

好辛苦!孕期狀況連連
朱芯儀對自己的家庭相當滿意,談起老公和兒子,難掩喜悅之情,「老公與迪寶都非常愛我、疼我,常常可以感受到他們對我的重視與關心」。回憶起第一次告知迪寶懷上第二胎的消息時,不同於其他孩子可能擔心爸媽的愛被搶走,迪寶反而是開心的歡呼,甚至還在學校大肆宣傳自己即將要有個弟弟來作伴。事實上,她與老公都很疼愛迪寶,一直希望把他帶大後,再好好的撫養另一個孩子,因此迪寶可說是在無微不至的照顧下健全的成長,現今也可以用很成熟的心態面對家中的新成員。

不過,懷第二胎初期正巧新戲拍到一半,敬業的她並未因此怠惰,無論是淋雨、跑步或跌倒的戲,都從未想過用懷孕的理由以逃避這些辛苦的戲份,仍紮紮實實的投入拍攝中,所幸導演與工作人員皆十分保護她,沒讓她再進行更多危險的動作;腹中寶寶也相當爭氣,即使日夜勞累拍戲,也沒有出現太大的問題。

在整個孕期過程中,原本不吃零食的她,突然胃口大變,「不管是甜的或鹹的,只要是零食,都會想吃,而且越不健康的越喜歡!」最嚴重的狀況莫過於一年吃不到一次鹹酥雞的朱芯儀,時常在半夜突然想吃,一週內甚至要吃上三次,讓老公衛斯理好生擔心。「老公知道這樣很不健康,但他很清楚我無法克制自己的食慾,因此,仍會在晚上11點開車載我去買回來吃。」這是第一胎未曾出現過的狀況,加上這胎的孕吐情形很嚴重,食慾相對降低,只好靠營養品補充基本所需。

不僅如此,幽閉恐懼症也在此刻找上她,「某次我們要去看電影,車子才剛駛進地下室,我突然就有種被掐住、快窒息的感覺,四面八方的牆壁與地板、天花板彷彿都往我身上擠壓過來,當時我痛苦得歇斯底里地尖叫,要求老公放我下車透氣,有種差點死掉的感覺。」經過專業諮詢後,發現原來自己是因為焦慮過度,靜下來反思才驚覺原來孕婦其實有很多隱藏的壓力,無論是生產或對孩子未來的教養問題,無形中使自己處於緊繃狀態,故朱芯儀想提醒孕媽咪在孕期不要想太多,盡量讓自己好好放鬆,擔心越多只會越加緊繃,對自己或孩子都絕非好事。

 

家人的鼓勵,使她產生勇氣
在懷孕過程中,芯儀非常感謝老公與婆婆的照顧與支持。朱芯儀時常因為工作忙碌而忘記休息,婆婆就像照顧女兒般,為她燉補品、呵護倍至,「以前曾聽過一些例子,例如:某些長輩會怕麻煩而不願協助,但我的婆婆盡其所能的照顧我、付出許多心力,絲毫不吝嗇。」老公也不時會叮嚀迪寶,要他好好照顧懷孕的我,千萬不可以傷害到媽咪。迪寶相當乖巧,非常擔心朱芯儀會受傷,她分享兒子及老公的貼心故事,「前幾天我幫迪寶穿衣服時,不小心踩到小凳子而跌倒,沒想到他和老公立刻衝到我身邊,像是在演連續劇般的崩潰大喊:『老婆,你現在不能受傷啊!』、『媽咪,我要抱我的媽咪,我要給我的媽咪呼呼!』,看見他們這麼愛我的模樣,再痛、再苦都不算什麼。」因為芯儀意外跌倒受傷的關係,洗澡變得不方便,雖然老公衛斯理無法幫忙,但仍一直守在門外,只要水聲一停,便立刻問:「還好嘛?需要我幫妳嗎?」此外,老公衛斯理平時還會和她搶著洗碗,總是說:「我最喜歡洗碗!」這貼心的模樣讓芯儀好生感動。

進入懷孕尾聲,芯儀的身體狀況並沒有倒吃甘蔗,反而不斷出血與感冒,使她身心俱疲,前陣子意外發燒到40.6度,嚇壞身邊的所有人,加上常咳嗽的關係,更引發氣喘,使腹腔壓力增加而導致出血。雖然對寶寶沒有造成太大影響,但仍必須趕緊康復,否則生產時若無法痊癒,寶寶出生後不僅無法哺乳,更不能抱孩子,這對芯儀來說,是比任何事情都要來得痛苦。面對接踵而至的擔憂、壓力與身體上的負擔,她不免偶爾心情低落,此刻家人的支持顯得相當重要,老公與親人都給予她許多力量,特別是老公的貼心,不讓自己拿重物,更盡量開車接送,這些溫暖的關懷都讓她更加有動力。

 

因材施教比任何事都重要
對於孩子的教養理念,朱芯儀與老公衛斯理有志一同,他們都認為孩子最重要的是因材施教,迪寶的個性與其他孩子相比之下,比較好動、活潑,她擔心若把孩子送去一般的幼稚園,可能會影響到其他文靜乖巧的孩子而讓老師或其他家長困擾,故與老公討論過後,將迪寶送至美語教育的幼稚園,透過國外較為開放的教育風氣,使迪寶有充分發揮的空間,結果迪寶非常喜愛這樣的教學環境,與老師同學相處都十分融洽,甚至週末還會吵著要去上課。

朱芯儀認為,雖然父母親都希望孩子能成龍、成鳳,但每個人的天賦不同,唯有依照孩子的個性來安排教育環境與學習項目,引導他往適合的方向前進,才能夠讓孩子的專長得以發揮,一味強迫學習只會揠苗助長。對芯儀來說,孩子不需要聰明,但希望可以找到自己的興趣與專長,更期望孩子能夠自我肯定、學會從挫折中爬起來,這些能力都比實質上的金錢還要來得珍貴,這也是芯儀與老公衛斯理最希望送給兩個孩子的禮物。

在她與老公衛斯理開明的教育方式下,迪寶成了相當有自己想法的孩子,除此,他還懂得謙虛與自省。朱芯儀談起迪寶大約在23歲左右起,很常在晚上睡前自我反省,不時就會跑來跟我懺悔說:「媽咪,我今天不乖,我做錯了!」此時芯儀與老公便會給迪寶一個大大的擁抱,並且安慰他,告訴他改進的方式。當然,伶牙俐齒的迪寶偶爾也會激怒她,「有一次我在拖地,迪寶把玩具丟得滿地都是,我只不過說:『寶貝,媽咪在拖地,快來把玩具收走,不然我就要拿去丟掉。』沒想到迪寶卻說:『那沒有關係,我來幫妳拖地,妳也把東西丟地上,我要拿去丟掉!』」這些話令她哭笑不得。老公衛斯理也補充,迪寶很常會對自己說:「爸爸好辛苦,我愛你!以後我要買禮物給你」,衛斯理笑著回:「所以日後你會買大房子給我住嗎?」迪寶便說:「那你要先買禮物給我,我以後也會買給你!」有時候在逛街時,看到爸爸、媽媽喜歡的東西,也會說:「這個好適合爸爸,爸爸穿起來一定很好看,以後我長大就要買給你!」迪寶真是個嘴巴很甜,時常把愛掛在嘴邊的孩子。

對於即將到來的四人家庭,朱芯儀與老公充滿著期待,相信在如此開明又充滿愛的家庭中,兩個孩子一定都能成為有自己想法且堅強、勇敢的人。

 

 

*更多內容請參考:【媽咪寶貝】201604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
*【媽咪寶貝】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
 


兒童配鏡守則

 

當小朋友視力不良,配戴眼鏡是常見的矯正方式,但怎麼替孩子選擇合適的眼鏡,常使爸爸媽媽們很傷腦筋。澄清眼科胡家豪醫師提醒,影響孩子視力不良原因很多,矯正前應由眼科醫師診斷找出原因,且驗光時需依眼科醫師及專業驗光人員評估為主,以確保孩子的視力健康。

 

兒童配鏡怎麼選?主要可由「鏡框」和「鏡片」的選擇進行考量。

 

鏡框建議選用幼兒專用的適齡鏡框,以符合臉型為首要考量。而鼻墊的位置也須挑整到鏡片能與眼睛維持適當距離,才能確保最好的矯正品質,也可避免因配戴眼鏡不舒服使小朋友產生抗拒心理。

 

由於小朋友運動量較大、也容易流汗,因此,鏡框亦須考量到堅固的安全性,並以受過安全檢驗的鏡框為主。材質則建議以纖維材質為主,金屬鏡框容易引起過敏,汗水也可能腐蝕鏡架。

 

鏡片部分則建議選用PC防爆鏡片。目前市售的樹脂鏡片安全係數較低,若撞擊力道超過安全值,仍有破裂的危險性,PC防爆鏡片則較安全,若小朋友不慎跌倒、撞擊也較不易產生危險。

 

鏡片度數則依眼科醫師及專業驗光人員評估為主。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驗光人員法上路後,15歲以下的兒童及青少年驗光都須由眼科醫師指導,6歲以下的兒童尤其須透過眼科醫師執行驗光,以保障孩童的視力健康。驗光前,建議最好先經散瞳檢查,扣除假性近視的度數,以正確的度數去驗配鏡片。如果小朋友常在戶外活動,可考慮加配抗紫外線的鏡片減低紫外線傷害。

 

孩子視力不良原因很多,除了常見的近視以外,也可能是其他如斜視、弱勢或過敏性結膜炎等眼疾引起,因此在矯正前的第一步,應先經由眼科醫師判斷視力不良的原因。

 

視力不良相關問題,建議諮詢「眼科」

 

 

專家諮詢:澄清眼科 胡家豪醫師

 

延伸閱讀:

【近視一定要戴眼鏡嗎?】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995

【不看電視就不會近視?】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007 


撲鼻香!蔥油烹調吃出美味健康

 

文/黃筱珮

 

炒菜總覺得少一味?品味美食,比味覺更加讓人有感的70%關鍵在嗅覺,香氣對了,食慾就大開!讓菜餚更加美味的秘訣在於油品的選擇,油選對了,食材的香氣就容易被突顯出來,但如何在提香增味的同時兼具健康呢?

 

為了增添菜餚的香氣,很多主婦習慣烹調時加入香氣濃郁的紅蔥頭提味,只是市售油蔥與紅蔥酥多半是動物油脂提煉而成,美味的背後,其實多了膽固醇與高溫爆香的潛在危機,既不營養又破壞了原有食材的風味,讓專業營養師教你如何調味,成為烹飪大師,兼顧全家健康。

 

傳統蔥油香氣逼人 潛在油脂危機

東方人習慣以爆香來增加食材的風味,營養師包容說,很多香氣只溶解在油脂或醇類中,所以爆香時產生出來的風味較佳。尤其是在拌麵、拌菜、拌飯、拌炒時,只要加上一匙紅蔥酥(油蔥酥)或紅蔥醬,都可以讓簡單的料理變得美味,使菜餚更色香味俱全。

 

只是「紅蔥油酥」多半是利用動物脂肪高溫爆香製成,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酸,食用過多會使膽固醇囤積在體內,容易產生心臟血管疾病。除了炒菜前的熱油鍋用油,又多加這一匙油,油香撲鼻的背後,多了二倍的用油量,高熱量、高油脂,吃多了反而對身體造成負擔。

 

坊間有業者推出健康又兼具香氣的「蔥風味油」,嚴選新鮮、緊實飽滿的台灣在地紅蔥頭,皆由紅蔥仁完整萃取,融合100%純芥花油,採用獨特低溫爆香機制,減少油脂破壞,保留紅蔥頭獨特濃厚的蔥香風味。芥花油是植物性的油脂,為不飽和性脂肪,其單元不飽和脂肪含量相對較高,且不含任何反式脂肪酸或膽固醇。此外,芥花油發煙點高(約242℃),油質穩定不易氧化,在起鍋前淋灑或涼拌都是很好的方式。

 

善用好蔥油 聰明新「煮」張

市售蔥油琳琅滿目,製程中爆香的基底油應好好審視,包容強調,如果想要吃的健康,用對烹調方式是影響營養素的重要關鍵,建議可採行「低溫烹調」的「地中海」飲食法,這是目前公認最健康的飲食方式,強調每餐以植物為基礎,並搭配穀類、豆類、魚類等食材,再以清蒸、水煮、涼拌、烘烤等清淡烹調,減少了油脂的攝取,並運用天然辛香料調味,可以讓家人吃得美味又健康!

 

和風鮪魚蔥味沙拉 / 4人份

材料:

水漬鮪魚罐頭1罐、洋蔥絲2粒、牛番茄1∕2顆、去籽黑橄欖4顆。

 

醬汁材料:

蔥風味油60c.c.、七味唐辛子10g、味醂10c.c.、白芝麻5g、檸檬汁10c.c.。

 

作法:

1. 將洋蔥切絲,以水抓洗三次(同洗米方式)後,泡冰水冰鎮,再瀝乾水分備用。

2. 蔥風味油倒入碗中,再加入味醂、檸檬汁拌勻,最後加入七味唐辛子及白芝麻拌勻,醬汁即成。

3. 鮪魚罐頭壓乾汁,放入洋蔥絲、對切番茄、去籽黑橄欖即可食用。

 

營養小叮嚀:

洋蔥所含的微量元素硒,是一種抗氧化劑,運用蔥風味油調味,能增加洋蔥的潤滑與爽脆度,也能中和洋蔥的辛嗆味,尤其以涼拌能發揮出有機硫化合物的健康功效,搭配高蛋白低熱量的鮪魚,營養均衡又健康。

 

 

 

【完整內容請見常春月刊 397期】


孩子為何輸不起?
提升受挫力7技巧


採訪撰文/許家寧
諮詢/可言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徐泰國
模特兒/溫柔媽咪怡親、可愛妹妹苡融

攝影/UNICO
參考書籍/誰讓孩子變成失控小惡魔(寶瓶文化出版)
 

 


「我們來和爸爸比賽,看誰先把飯吃光光。」諸如此類的對話充斥在許多家庭中,但您知道嗎?若過度讓孩子處在競爭的狀態中,可能激發起孩子無法收拾的好勝心,使他們開始迷失在輸不起、無法受挫的窘境中。

 

隨著寶貝的年紀越來越大,個性特質也會越來越明顯,因而有些家長注意到孩子與同儕相處不太順利,原因並非不願意分享、不懂得合作,而是因為基於太「好勝」,故選擇遠離同儕。

 

檢視好勝心從何而來
性格的形成與許多因素有關,舉凡父母的教育方式、環境影響等,或多或少都會左右孩子的個性,可言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徐泰國說:「父母經常鼓勵,孩子就會勇於嘗試。」由此可見,家長在孩子的個性形成演化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孩子為何好勝心如此之強?徐泰國心理師提出幾個可能的因子供參考。

家長過度讚美
我們都知道讚美的言語可以增加孩子自信心,適當的讚美也有助於親子關係,但若父母事事都讚美、不分青紅皂白,則可能適得其反。例如:父母可以在孩子完成一項成就時給予具體讚美,而不是一直無謂的告訴他「你好棒、好聰明,你是最厲害的!」,如此一來,孩子的自尊與自信心過高,在遇到挫折時,便無法接受「自己不是最棒的」這個結果。

特殊的個人特質
若您的孩子為獨生子女,更要在教養上謹慎,許多研究結果顯示,獨生子女的受挫力更低,這是由於父母處處忍讓、妥協的結果。當孩子與同儕一起進行遊戲時,同儕並不會給予相同程度的「禮遇」,因此,讓孩子感受挫折,使其選擇與年齡較大的團體互動。

另外,一般家庭中父母對「男女生」的教養態度也有差異,例如:希望女生能安於室、文靜、內向就好,但對男孩子卻會鼓勵他們競賽、期待他們嘗試,因而造就更多小男生好強、不服輸的心態。

未建立輸贏的正確觀念
許多家長都會用「比賽」的方式來「鼓勵」孩子,例如:和爸爸比賽誰吃飯較快、與兄弟姊妹比誰穿衣服快等,贏的那方經常得到鼓勵與獎賞,因而使孩子對輸贏意義的理解太過簡化,任何事情都覺得「無論如何贏了就是比較棒」、「輸了表示我做不好」。另一方面輸贏所帶來的內心感受,也是讓孩子執著自己表現的原因之一,像是孩子渴望贏得競賽後獲得他人的讚賞及重視,且不懂得處理輸掉競賽的失落感,覺得自己是輸家、能力差、很丟臉,因此,家長應該替孩子建立正確的輸贏觀念,讓孩子知道「輸贏」所代表的意義並非他們所認知的如此極端。

對自己的能力不理解
3
歲前的幼兒由於身體各方面發展尚未成熟,動作協調能力也還在發展,當孩子想練習自己吃飯,卻吃得亂七八糟而遭受父母責罵,一方面覺得自己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心理也倍感壓力,於是出現負面情緒。徐泰國心理師指出,明白自己能力在哪裡的孩子,擁有較佳的受挫力,例如:知道自己投球不可能像其他大哥哥般投得那麼高、遠,即使投球的拋物線不如預期,亦不會感到挫敗,但若不清楚自己能力的孩子,就會因為表現不如其他年紀較長的大哥哥們而覺得灰心。

 

陪伴孩子度過反應風暴
挫折帶給每個人的心情感受不太一樣,包括有些人在挫折的當下,選擇放棄或逃避;有些人在挫折後,會突然平靜而沒有感覺;有些人會痛哭、大聲咆哮;有些人會垂頭喪氣、不發一語;有些人的挫折回復力比較快,選擇繼續面對挑戰。

尊重隨之而來的情緒
當孩子受到挫折,即他們的需要不能被滿足時,可能會出現焦慮、憤怒等情緒,甚至伴隨行為或言語的攻擊,在這樣的狀況下,許多父母都會立刻出面安撫或協助處理他們的情緒與行為,但其實爸媽可以試著不要太快介入孩子受挫折的狀況,讓他們感受一下失敗的滋味。

另外,也常見家長安撫時,脫口而出與孩子背道而馳的觀點,例如:家長可能會說「不過是積木倒了,又不會怎麼樣,幹嘛這麼愛哭」或「玩具壞掉了,就別去玩、不要理它就好」,如此以大人的觀點來反映孩子的挫折,雖然本意是希望將他們拉出失敗的情境,但卻牴觸孩子的反應與意願,徐泰國心理師釐清:「受挫時出現的行為反應,對小朋友來說只是第一時間的直接情緒反應,很多小朋友其實是願意繼續嘗試。」因此,學習尊重孩子的挫折是父母應該學習的課題之一。

支持、安撫、同理
當失敗事件發生時,家長可能會依照不同事件而祭出不同的處理方式。然而,與其著墨於「使孩子失敗的事情是否太困難?」不如花些時間同理孩子的感受,如前文中提到,爸媽護子心切,在看到孩子受挫時,可能會以不適當的言語做為安慰的手段。舉例而言,孩子在公園和其他小朋友玩猜拳,贏的人可以先玩盪鞦韆,結果孩子猜輸,父母卻告訴他們:「沒關係,盪鞦韆又不好玩,以後我們都不要玩就好了!」如此一來,孩子不但沒有機會感受自己的情緒,而且當下次發生類似的事件,他們仍然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徐泰國心理師認為,讓孩子理解父母是明白自己的情緒很難過且為何而難過,當情緒被支持,會更有助於他們安然度過每次的挫折。

 

7Tips,培養孩子受挫力
爸媽或許仍對自己該採取何種應對方式感到茫然,為了讓孩子能夠放下得失心、學習當輸家,以下提供7個小祕訣供父母參考,將生活中每次的突發小事件,昇華成孩子的受挫力培養皿,並且持續鼓勵、陪伴孩子嘗試新事物。

Tip1:辨識壓力源
孩子為何輸不起?是否與父母或自己的期許所造成的壓力有關?抑或只是害怕成為輸家後的失落感襲來?抗壓性與受挫力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因此,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壓力是相當關鍵的事,帶領他們思考並說出壓力的來源,找出會影響自己情緒與行為的壓力,才能夠更一針見血的解決當下的情緒,找到紓解的方式及處理問題的策略。

Tip2:少比較、降低得失心
父母經常不知不覺在孩子面前進行比較,諸如「你看其他小朋友都會數110的英文」、「哥哥都能自己吃飯,你為什麼還要人家餵?」,其實孩子並非不能被比較,甚至在他們成長與學習的過程中,比較往往不請自來,但當父母經常不自覺談論起他人與孩子之間能力的差異時,就很容易讓孩子過度聚焦於這些高低比較的結果中,感到患得患失,甚至忽略自己的努力與能力,再加上父母的態度若未適當表達,會讓孩子產生錯誤的聯想,即使父母沒有要求孩子獲勝,若成功時大力讚賞、失敗時卻未給予鼓勵或安慰,甚至表現出可惜的模樣,便可能加重孩子的得失心。

Tip3:預防「多做多錯」
父母可能會發現有些孩子在面對挑戰時,會刻意將達成目標降低,好讓自己能輕易達標,不受挫折所苦。徐泰國心理師指出,很多家長會搶著替孩子處理周遭大小事,但這樣的結果不僅使其失去練習打理自己的機會,也缺乏體驗成功及失敗的經驗,長久下來,有些孩子會認為「反正我就是做不到」,出現故意將事情搞砸的行為,期許父母能接手去做,此行為會導致幼兒行事退縮、缺乏嘗試的勇氣,

並且失去自信。

Tip4:引導接受自然結果
有些家長注意到孩子缺乏輸家風度時,可能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只好過度模糊競爭失敗這件事情或不去戳破孩子輸的事實,以扯開話題或提供不適當的安慰(例如:買禮物給孩子,讓他們好過些)等方式來迴避難熬的時刻,但這樣的方式反而讓孩子在面對失敗時,缺乏處理、反省與糾正自己的機會。

事實上,失敗是很好的機會教育,家長應從小培養孩子承擔後果的能力,強調在過程中的付出,是否呈現積極努力、有無進步、是否享受樂趣等,如果一味順著孩子逃避失敗而總是放水,只會讓他們缺乏體會成為輸家的滋味。

Tip5:父母的合理期待
幼兒的言語表達行為尚不成熟,甚至有些孩子的發展比起年齡相仿的幼兒們來得慢些,若父母不理解或期待過高,對孩子來說,這樣的挫折是很無辜的。徐泰國心理師提醒,許多發展跟不上進度的孩子,通常在56歲後都能順利跟上其他孩子,多對孩子的情況做一些理解,才能給予合理的期待範圍,不必急著以比較或其他方式激勵,讓孩子感受多餘的挫折。

Tip6:體驗鎂光燈外的世界
多數孩子喜歡被注意、肯定、讚美,並盡可能展現自己好的那一面,若自己不完美的一面也被看見,會是什麼心情?尤其是現在少子化,每個孩子打從出生起,都是家裡的最大焦點,當他們不特別受注意時,該如何展現風度?家長可以試著試探孩子是否願意擔任不被注意的角色,例如:故事中的配角等,使孩子知道每個角色都有要詮釋的特色,即使自己不是主角或贏家,也能用正確的感受來接納。

Tip7:扮演輸家大學問
從好的角度來看,孩子在乎輸贏、好勝心強,其實某種程度上可以達到激勵自己的目的,但除了喜歡擔任贏家,也同時要具備輸得起的胸襟。家長平時除了多演練未來遇到挫折的情境與策略,也可以透過繪本故事或日常生活,讓孩子理解他人遇到挫敗時的感受及紓解方法,透過不同方式認知「輸贏」輪流發生在生活上是很正常的事,帶領孩子採取正確的態度看待成功、挫折、失敗等各種挑戰,從中獲取得以轉換成正向的力量,進而聰明因應。

 
 

 

徐泰國
學歷: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
經歷:真理大學諮商輔導組組長、真理大學諮商輔導組專任心理師、淡江大學學生學習發展組兼任輔導員、輔仁大學學生輔導中心實習心理師
現職:可言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宇宙光關懷輔導中心特約心理師、國立海洋大學諮商輔導組兼任心理師、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諮商輔導組兼任講師級專家、基隆市學生諮商中心兼任心理師、醒吾高中特約心理師

 

*更多內容請參考:【媽咪寶貝】201604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
*【媽咪寶貝】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