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瑽寧醫師專欄】黃瑽寧:疫苗新知總整理
- 2016 / 07 / 15 09:50 AM
【黃瑽寧醫師專欄】
黃瑽寧:疫苗新知總整理
黃瑽寧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 主治醫師
百日咳疫苗、日本腦炎疫苗、四價流感疫苗、子宮頸癌疫苗,你認識這四種疫苗嗎?這些疫苗在過去與未來一年當中,有許多政策上的新變革。
去年與今年,突然之間有許多疫苗政策的變革,第一個是上小學一年級前的百日咳疫苗,改成與美國相同的「全量」百日咳疫苗;第二個是日本腦炎疫苗,改成新的活性減毒疫苗,這個世代的孩子只需要打兩針就可以了;第三個是2018年秋冬,四價流感疫苗很可能變成公費接種,然而三歲以下孩童能否接種四價流感疫苗,恐怕還是未知數;最後一個是2018年九月升上國中的一年級女生,將可全面公費施打子宮頸癌疫苗,隔半年後施打第二劑。
百日咳疫苗劑量增加
小學入學前的百日咳疫苗,其實不只是預防一種疾病而已,而是四合一的「百日咳、白喉、破傷風、小兒痲痺混合疫苗」。以前我們國家選用的,是跟孕婦接種相同的疫苗劑量,濃度約為四分之一的「減量」百日咳疫苗。
然而這幾年,全球百日咳疫情有死灰復燃的趨勢,根據其他國家的經驗看來,接種「減量」的疫苗,抗體濃度維持不到四年就跌落谷底,似乎不是很令人放心。因此,去年開始小學入學前改用「正常劑量」的百日咳疫苗,希望這樣一來,疫苗的效果能持續久一點。不過根據美國的經驗,保護力大概多個一、兩年而已,是否在青少年時期還需要再補強,就看日後的疾病監測的結果來決定了。
日本腦炎疫苗換新款
小知識:過去這五十年,台灣使用的日本腦炎疫苗,是怎麼做出來的呢?首先,把日本腦炎病毒種在老鼠的腦組織中,讓病毒大量繁殖之後,殺死病毒,純化疫苗,就大功告成了。這種疫苗叫做「鼠腦疫苗」,就是台灣從1968 年開始全面接種至今的「日本腦炎死菌疫苗」。
……老鼠的腦組織?是的,您沒有看錯,現在不只您會皺起眉頭,那些連青蛙都不敢吃的外國人更是想到就隱隱作嘔。雖然這支老疫苗的安全性已經無庸置疑,但科學家總覺得時代這麼進步,應該有比用鼠腦更人道、更標準化的方式,來培養日本腦炎病毒吧!
雖然鼠腦疫苗「便宜又大碗」,但是每次製作疫苗,要犧牲這麼多大鼠,已經不符合實驗動物倫理的潮流了。今年改用的新疫苗,是所謂活性減毒嵌合型日本腦炎疫苗(IMOJEV)。它使用黃熱病疫苗的骨架,新合成一種會表現日本腦炎抗原的疫苗病毒,可以比喻為黃熱病疫苗和日本腦炎疫苗的結合。
IMOJEV疫苗的發展非常快速,從第一篇文獻1999年發表,很快的就進入臨床試驗,2012年就拿到澳洲的許可證,接著身處於日本腦炎流行帶的韓國、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台灣等國,也都紛紛發給這支後起之秀的疫苗許可證。光是2015年,就有超過一百萬劑的疫苗接種,至今並沒有發現安全性的問題。
不僅是沒有安全性的顧慮,此疫苗在成年人光接種一劑的效果就很不錯,而且局部疼痛等等副作用都比死菌疫苗少。研究證實雖然是活疫苗,但它在動物身上不會繁殖,在蚊子體內也不會繁殖,在臨床試驗的過程中,每一項評估都是模範生等級,所以才會這麼快成為許多國家核准的疫苗。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5年的日本腦炎的預防建議中,也認為活性減毒疫苗只需打一劑到兩劑,就可以達到良好的保護力,是比較有效率的防疫措施。今年出生的孩子很幸運,新的日本腦炎疫苗只需要在一歲三個月打一劑,相隔一年之後打第二劑,就大功告成了,小學前不需要再接種。
四價流感疫苗變公費
三價流感疫苗已經打了幾十年,未來的世界勢必會走向四價流感疫苗的時代,在我的《發燒免驚》(親子天下)書中,已經說明的很清楚。然而因為四價流感疫苗的價格較高,因此暫時還無法進入公費計畫,到去年為止,都還是以自費的方式提供給民眾,我自己也是掏腰包買疫苗,幫自己與家人接種。
過去這個流感季節,大家應該都知道一件尷尬的事:台灣所流行的B型流感病毒,剛好就是三價疫苗的漏網之魚,卻是受到四價疫苗的保護。衛福部見機不可失,順水推舟公布2018年冬天全面改成公費四價流感疫苗。這是好事一樁,但至於經費從哪裡來,這就不關我們小老百姓的事兒了。
四價流感疫苗目前只能接種三歲以上的兒童與成人,雖然臨床試驗已經初步驗證三歲以下也是安全的,但這些研究的正式報告還沒出爐,所以今年很有可能最後變成三歲以下打三價,三歲以上打四價流感疫苗的一國兩制。
讓子宮頸癌成為歷史名詞
2018年九月升上國中的一年級女生,將可全面公費施打子宮頸癌疫苗,隔半年後施打第二劑。
子宮頸癌全國免費接種,台灣其實已經落後其他國家好幾年了。早在2007年,澳洲就開始讓國一女生接種子宮頸癌疫苗(2013年男生也要接種),經過十年的追蹤,這些女性身上人類乳突病毒的帶原率,從22.7%一路下滑到1.1%,幾乎快要歸零了。
要知道,子宮頸癌的成因,一開始就是人類乳突病毒的入侵與寄生。因此,當人類乳突病毒帶原率只剩下 區區1.1%時,意味著皆下來這10年,很有可能子宮頸癌數目會持續下降,甚至終有一天,這疾病可成為歷史名詞呢!
《以下內容為 veryWed 非常婚禮版權所有, 非經書面授權, 請勿轉載》
專家開講:黃瑽寧 醫師
現職:馬偕兒童醫院 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研究員、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
- 打造良好專注力的秘訣
- 2016 / 06 / 28 02:33 PM
【黃瑽寧醫師專欄】
打造良好專注力的秘訣
黃瑽寧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 主治醫師
《以下內容為 veryWed 非常婚禮版權所有, 非經書面授權, 請勿轉載》
我想大家都同意,孩子若能擁有良好的專注力,對任何新事物能維持探索與好奇心,將來在學習的路上,應該是比較不需要家長操心煩惱。但是想要孩子對某件事有良好的專注力,除了孩子本身的性格之外,帶領者的角色也十分重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孩子的帶領者除了老師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家長。
專注力到底能不能被訓練?許多心理學家認為是可以的,尤其在嬰幼兒時期的親子互動,更是訓練孩子專注力的關鍵時期。當然,我們必須承認,專注力很大部分也是一種遺傳而來的氣質,但除了基因的因素之外,家長應該還是有某些方法與訣竅,來幫助孩子專注在某件事上。究竟該怎麼做呢?今天讓我來告訴大家其中一個答案。
嬰兒專注力的研究:見微知著
最近在《當代生物學》雜誌有一篇研究,是在探討如何幫助一歲嬰兒,增加對某個遊戲的專注時間。
首先,研究者設立一個場景,讓家長與一歲寶寶,在一張桌子上玩玩具。不同的是,他們用可偵測瞳孔動作的攝影機,來記錄遊戲的過程當中寶寶的專注力。當寶寶的眼球離開玩具,開始看天花板的時候,基本上就表示他已經失去對此玩具的興趣,也可以說他就「分心」了。
於是乎,在沒有刻意安排解說的前提之下,家長自然而然的分成了三種模式:
l 家長先按兵不動,等到寶寶伸手玩玩具,她才引導孩子怎麼玩,或是教孩子玩具的名稱。
l 家長急急忙忙的拿起第一種玩具,然後忙不迭的告訴孩子該怎麼玩,並且把玩具推到寶寶眼前,要他注意看。
l 家長完全沒有動作,寶寶在玩,他就在旁邊發呆。
這三種模式之下,各位猜猜看,哪一位寶寶對玩具的專注時間最長久呢?答案應該已經呼之欲出了。
等待孩子出現興趣再出手幫助
附帶一提,這項印第安那大學研究所計算的「專注時間」,是指媽媽將眼神離開玩具之後,寶寶的眼光還可以停留在玩具上的時間,而不是親子一起玩玩具的時間,這可就厲害了。現代家長最常許下的願望之一,是「媽媽離開書房之後,孩子還能專心的把功課寫完」,剛好就是這篇研究所想要達成的目標。
不意外地,那些耐心等待寶寶出手之後,才出招引導的媽媽,可以成功的在媽媽視線離開之後,讓寶寶在同一樣玩具上,持續專注多玩好幾秒鐘(是的,幾秒鐘,別對一歲嬰兒太苛求了)。第二名呢,則是那些把玩具堆在孩子面前,不斷示範該怎麼玩的家長,雖然一開始成功吸引了寶寶的目光,但媽媽一離開,很快的寶寶就把眼神轉向天花板了。專注力最短的,就是那些家長沒有參與遊戲的寶寶,他們玩兩下玩具,就不玩了。
正確親子互動模式可幫助專注力提升
雖然這只是嬰兒的專注力研究,但是作者強調,從小如果家長用正確的方是與孩子互動,長久下來,的確是可能提升孩子的專注時間。所以如果依據這項研究結果,出個應用題:請問父母需不需要陪孩子寫功課呢?我想最好的方法是:先陪伴孩子,一起投入功課的內容,等孩子開始上軌道時,就可以暫時離開,讓他繼續完成剩下的作業。而緊迫盯人式的「直升機父母」,或是放牛吃草式的父母,都不是最理想的處理方式,反而會縮短孩子個人的專注力時間。
專家開講:黃瑽寧 醫師
現職:馬偕兒童醫院 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研究員、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
- 【黃瑽寧醫師專欄】健康兒童有必要吃這麼清淡嗎?
- 2016 / 06 / 17 06:17 PM
【黃瑽寧醫師專欄】
健康兒童有必要吃這麼清淡嗎?
黃瑽寧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 主治醫師
《以下內容為 veryWed 非常婚禮版權所有, 非經書面授權, 請勿轉載》
我在門診時常面對兒童偏挑食的問題,從小嬰兒到小學生都有。在問診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偏挑食孩子的父母,準備食物比一般家庭都還用心,了解四大類均衡營養,遵循健康的少油、少鹽、少糖原則,結果呢?口味實在太清淡了,小孩根本不買帳。
除此之外,在教導嬰幼兒吃副食品的時候,我也都建議少量多樣化,大人吃什麼,寶寶就吃什麼。很多爸爸媽媽雖然聽了,卻不敢嘗試,屢屢詢問「大人的食物不會太鹹了嗎?小孩能吃嗎?」似乎大家對兒童的飲食,有很多健康上的顧慮。
高血壓患者才需要少吃點鹽
專家們時常在媒體上強調不能吃太多鹽,看醫生的時候也會被提醒「別吃太鹹」,因此一般人總是把「鹽」和「不健康」畫上等號。然而,這其實是個天大的迷思。
首先大家要知道,低鹽飲食的建議,是針對高血壓的患者所制定的。最近《刺絡針》醫學期刊才做了一項十三萬人、四十九個國家的綜合統計,證明對於「無高血壓的健康成年人」,不論吃多少鹽,都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中風、或死亡的機率。至於高血壓的患者,吃太多鹽會讓血壓飆高很不好,但完全不吃鹽也一樣容易中風死亡,必須吃的剛剛好。至於吃多少是剛剛好,我在這就不越俎代庖,還請內科醫師與營養師來建議了。
雖然健康無高血壓的人可以吃鹽,但也許也有人會擔心,如果小時候吃太鹹,長大以後是否會增加高血壓的機率呢?
灑點鹽巴恐變成未來的高血壓?
關於這個問題,目前現有的醫學知識,恐怕暫時還無法回答。然而成年人高血壓的原因有數十種,包括遺傳、抽煙、肥胖、反式脂肪、缺乏運動等等,單純的認為兒童期吃一點鹽巴,長大就會變成高血壓,似乎只是憑空想像出來的恐懼。
二〇一三年在英國營養學期刊,有一篇德國小型的研究,他們發現青春期之前的兒童(四歲以上),即便一天多吃了一公克的鹽巴,也不會影響血壓高低。青春期之後的青少年,多吃一公克的鹽巴,也僅僅讓收縮壓上升零點二毫米汞柱,並未達統計上的意義。
有進廚房的媽媽們應該都知道,食物中額外添加一公克的鹽巴已經很誇張了,我並非建議大家都吃得這麼重鹹,只是希望讓家長能輕鬆看待一般正常食物中的鹽份,尤其燙青菜時灑一咪咪的鹽巴,根本是無傷大雅的。
增加對健康食物的接受度
說到鹽份攝取,餅乾零食中的鹽份才是多到嚇人。家長把正餐弄的很清淡,搞的孩子健康食物都不吃,正餐以外才來跟大人討零食,根本是本末倒置。法國就曾經有一項研究,利用在青菜中加一點點鹽巴,來鼓勵孩子多吃青菜,結果僅僅添加青菜重量百分之零點五的鹽,就可幫助孩子多吃二十三克的蔬菜,效果持續六個月。所以如果希望孩子多吃正餐,少吃餅乾零食,似乎反而應該在正餐中多加點鹽巴才是。
兒童腎臟功能好得很
也許還有人會擔心,兒童腎臟功能不佳,吃太多鹽巴會不會傷腎呢?事實上,這樣的擔憂也是子虛烏有。如果以成年人的腎臟功能(腎絲球過濾率)當做指標,三個月嬰兒的功能就已經達到成年人的一半以上,六個月則接近八成,一歲之後基本上就差不多成熟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對嬰幼兒副食品的建議,是少量多樣化,放心跟著成年人一起吃的緣故。
總而言之,從今天開始,希望家長別再把高血壓患者的「少油、少鹽、少糖」建議,無緣無故的應用在健康兒童身上了。兒童應該吃正常的鹽,正常的油脂,正常的糖分,只要是天然的調味,都是好的飲食,別過度擔心了!
專家開講:黃瑽寧 醫師
現職:馬偕兒童醫院 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研究員、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
- 【黃瑽寧醫師專欄】別讓尿床傷了心
- 2016 / 05 / 30 01:42 PM
【黃瑽寧醫師專欄】
別讓尿床傷了心
黃瑽寧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 主治醫師
《以下內容為 veryWed 非常婚禮版權所有, 非經書面授權, 請勿轉載》
五月二十四日是個特別的日子,叫做「世界尿床日」。這個日子是由國際兒童尿控協會(International Children’s Continence Society, ICCS)以及歐洲兒科泌尿科學會(European Society for Paediatric Urology, ESPU)於去年開始所共同推廣的活動。聽起來這個日子有點搞笑,尿床日?這不是每個孩子都曾發生過的經驗嗎?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呢?
事實上,正在閱讀此文章的家長,一定有人家中孩子已經上了小學,卻時常還在尿床的。尿床並不是學齡前兒童才有的毛病,三歲時有百分之四十的孩子會尿床,六歲時仍有百分之十,而十二歲已經要上國中了,還有百分之三的少年,偶而還是會尿床呢! 所以說,其實很多家庭有這樣的小困擾,只是沒有大肆宣揚而已。
尿床不是訓練就有成效
我必須承認,在我自己過去的觀念中,也認為尿床問題只要「多加訓練」就可以達標,直到我門診來了一位已經十六歲尿床的大女孩。十六歲了,想想看,不論你曾經聽說過、閱讀過、或嘗試過什麼訓練方法,她媽媽一定都使用過,卻沒有一種是有效的。什麼睡前不喝水啦、白天灌水訓練膀胱啦、冥想練習啦、半夜調鬧鐘啦、打啊、罵啊,通通都用上一輪又一輪。這位大女孩靜靜的坐在看診椅上,聽母親細數這麼多年來的無奈,她的頭越來越低,一句話都不吭聲。
尿床如果光靠訓練就能控制,今天這個女孩就不會如此辛酸了。事實上,尿床的原因大致分為兩大因素:一、半夜腎臟製造尿液太多;二、大腦喚醒中樞尚未成熟。
人類的腦下垂體,會分泌一種物質,叫做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顧名思義,就是可以讓腎臟「對抗」利尿,減少尿液的製造。成熟大人的夜間抗利尿激素會提高分泌量,所以半夜的尿量就會減少,讓我們一夜好眠。但是兒童因為大腦尚未發育成熟,因此半夜分泌的尿量並沒有減少,膀胱不夠裝,再加上喚醒中樞失能的情形下,自然而然就會尿床了。
尿床孩子睡眠品質不佳
雖然的確是在「睡太熟」的情形下無法爬來尿尿,但其實尿床的孩子的睡眠品質並不好。想想看,如果媽媽每天嘮叨,灌輸孩子尿床是「羞羞臉」,千叮嚀萬叮嚀半夜要記得起來尿尿,其實會造成孩子害怕入睡,增加心理壓力。根據睡眠監測研究發現,這些尿床孩子半夜一直睡睡醒醒,一直想說「我要起來尿尿」,卻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醒的時候沒尿,睡的時候卻嘩啦尿了一床單。
有些人會以為尿床是跟白天的心理壓力有關,其實也沒有。白天頻尿可能是跟壓力相關,但是夜尿則否,單純就是大腦還沒成熟,時間未到而已。大腦成熟每個人有快有慢,你知道嗎?其實有七成的尿床兒童,可以追溯到父親或母親小時候,也是大腦慢熟的尿床一族。
父母不要大驚小怪,六歲以上可以適度用藥
從上述的介紹,大家現在應該了解,父母千萬不要再為了孩子尿床的事件,搞得全家烏煙瘴氣。尿床雖然與白天的心理壓力無關,但是當睡眠品質不佳,加上被父母罵到自信心低落,也是會導致白天情緒障礙的。另外,最大的問題還有來自同儕壓力,尤其當同學相約參加四天三夜的夏令營,或畢業旅行的時候,孩子卻因為尿床問題而不敢參加,這是多麼令人難堪的經驗。
面對六歲以上尿床的孩子,實務上的建議如下:
1. 父母睡前提醒孩子半夜起來上廁所無可厚非,但千萬記得以微笑鼓勵,代替皺眉恐嚇。
2. 如果孩子想穿尿布睡個好覺,我覺得沒關係,總比整天洗床單好多了。
3. 不想穿尿布,或者想跟朋友外出過夜?睡前吃顆抗利尿激素藥物就搞定了,保證晚上不夜尿。不過吃藥之前,要先請兒童腎臟科醫師詳細評估,確定沒有器質性的疾病,才可以使用。
尿床本身不是病,別讓尿床傷了心。
專家開講:黃瑽寧 醫師
現職:馬偕兒童醫院 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研究員、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
- 【黃瑽寧醫師專欄】媽媽界的偶像
- 2016 / 05 / 20 10:27 AM
【黃瑽寧醫師專欄】
媽媽界的偶像
黃瑽寧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 主治醫師
《以下內容為 veryWed 非常婚禮版權所有, 非經書面授權, 請勿轉載》
上個月我主持的新節目《愛+好醫生》於GOOD TV好消息電視頻道開播,熱心的工作人員在我不知情的狀態下,舉辦粉絲留言「我愛兒科界劉德華」於新節目的臉書專頁,可以抽到獎品之類的活動。隔天我打開網頁大吃一驚,覺得這實在是太尷尬了,趕緊叫他們改一句通關密語,別再稱我什麼劉德華、金城武,帥度真的差遠了。
不過說到媽媽界的偶像,有一位小兒科醫師真的是實至名歸,他是班傑明‧史巴克(Benjamin Spock, 1903~1998),二十世紀最受歡迎的育兒專家,也是撰寫育兒寶典的開山始祖。
教條式的教養文化
史巴克醫師文武雙全,在進入醫學院之前,他修過歷史,修過文學,甚至還得過一面奧運金牌,最後才選擇成為一位兒科醫師。史醫師於紐約執業後不久,一九四五年出版了第一本育兒書《嬰幼兒照護指南》(The Common Sense Book of Baby and Child Care),沒想到因此一炮而紅。這本書至今估計全球熱賣了五千萬本,被翻譯成四十二種不同的語言,在當時幾乎是每個媽媽人手一本,「史巴克醫師」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成為當代的媽媽界男神。
在史巴克醫師的暢銷書成名之前,美國最流行的教養文化,就是「守規矩」。工業革命之後,制式化的職業訓練,帶動制式化的學校制度,接著延伸到制式化的育兒觀念;醫生會建議媽媽讓嬰兒自己睡嬰兒床,哭了不要馬上抱起來,不要親吻小孩,不要抱著搖晃,定時定量的哺乳與餵食…這些老規矩即便到了現在,我相信許多媽媽都還耳熟能詳。
在這種教條式的育兒氛圍之下,教養孩子變成一件非常有壓力的苦差事,只要孩子沒有照表操課,隨時都會有親朋好友說上一兩句話,有意無意的指責媽媽「這樣做不對,那樣做不對,專家說應該這樣,專家說應該那樣」,把家庭氣氛弄得烏雲籠罩,媽媽小孩都不開心,。
「媽媽們,相信妳的直覺!」
史巴克醫師的育兒寶典之所以如此暢銷並造成轟動,從書本開宗明義的第一句話,就可嗅出端倪,他說:「媽媽們,相信妳的直覺!(Trust yourself. You know more than you think you do.)」史醫師強調,對於街坊鄰居的風言風語,父母真的是「聽聽就好不需要太在意」,媽媽應該勇敢的相信自己的直覺(common sence),因為母性的直覺,往往最後都是對的。
這顛覆性的理論,席捲了當代許多悶到不行的家庭主婦,她們被文化禁錮已久,終於心情得以被釋放開來。史巴克醫師的魅力不是在於他「說」了多少知識,而是他停止發表教條式言論,願意坐下來「聽」媽媽說話,並且相信與尊重主要照顧者的直覺與感受。然而史巴克醫師也並不是鼓吹「放任孩子不教養」,他在書中也提到類似「溫柔而堅定」的概念, 希望家長能勇於承擔教養的責任,扮演著孩子心中可依靠的安全港灣。
終身學習的典範
史巴克醫師當時雖然已經名滿天下,但是他仍不斷的汲取新知,將《嬰幼兒照護指南》一書不斷的再版翻修,邀請兒童心理學專家進入編輯群,並虛心接受時代的改變,比如說從傳統文化上忽略父親在教養上的責任,到後來更正版本,將父親的重要角色性加入書中內容等等,都讓人見證了史巴克醫師「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的榜樣。
史巴克醫師已經於一九九八年去世,但他的育兒照護觀念,持續影響著二十一世紀的父母,也成為了我個人的學習典範。他從不與人針鋒相對,盡力廣納各個不同學派,並尊重父母的想法,期望取得「專業知識、輕鬆父母、保護兒童」的三贏策略,不讓任何一方過度被強調,進而去傷害另外兩個也同樣重要的支持角色。他的理念支持我寫下《輕鬆當爸媽,孩子更健康》的育兒書,也啟發我邀請各種不同領域的專家,來共同組成《愛+好醫生》節目顧問,解決兒童的各種疑難雜症。
我並不想扮演媽媽界的劉德華,真要說的話,我想成為的是「媽媽界的偶像」----史巴克醫師。
專家開講:黃瑽寧 醫師
現職:馬偕兒童醫院 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研究員、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