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小孩的粗魯行為要管嗎?耶魯大學教養專家這樣說
作者:田育瑄 (親子天下)
圖片來源:shutterstoick
管教自己的孩子往往就夠頭痛的了,更不用提是別人的孩子;假設當小朋友們玩在一塊時,其中年紀較大的孩子突然發飆動手,而偏偏他的父母又不見蹤影,此刻在一旁的你該選擇向前喝止?還是該轉過頭去視而不見?
美國教育媒體《Fatherly》訪問來自耶魯大學親子中心的主任,同時也是《親子教育不斷電》(The Everyday Parenting Toolkit)一書的作者艾倫.卡茲汀(Alan Kazdin),針對家長們何時該扮演孩子們的糾察隊,或是袖手旁觀的道德難題,提供以下建議:
1.有危險,就行動
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插手管教別人的孩子是可為人接受的,最明顯的就是當孩子遭遇危險時,你就必須立即採取行動。
卡茲汀說:「不論那個孩子再怎麼頑劣,當危急發生時,也應當拋開成見挺身而出,相信再怎麼嘴硬的人,也不會加以阻撓。」
2.很熟識,就該說
如果你跟孩子相當熟識,那麼,介入管教自然不成問題。
舉例來說,當你們一家人聚在晚餐桌前慶祝感恩節時,你姐姐的孩子卻把豌豆當成玩具用手指彈來彈去,此時,身為長輩的你除了要從旁制止,更該讓他知道,無論他技術再怎麼好、射得再準,食物是不可以這樣浪費的。
出手管教別人家小孩,三思而後行
卡茲汀進一步提到,現在美國的家庭普遍存在一種怪象,許多家長視孩子為「個人財產」的延伸,因此在管教上,家長們通常都是井水不犯河水,當孩子發生不當行為時,大家在管教上的態度都是:這是我的家務事,別人無須插手。
這就是為什麼在美國很少聽到「管教過當」的事件發生,但這不代表著大家都奉行愛的教育,事實上,當他國急著立法嚴懲體罰孩子的行為時,美國仍將體罰視為合法,就算聯合國出馬規勸敦促修法,最後亦是徒勞而返;由此可以看出,美國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思維是:小孩是我的,我愛怎樣管就怎樣管,但如果誰敢動他一根汗毛,我絕對告到底!
在日常生活中傾向使用暴力的孩子,背後往往包含許多因素,孩子遇到事情就發飆,不代表他的父母也一樣,但兩者之間可能是有關聯的,畢竟情緒反應很可能遺傳而來,因此,當你打算插手管教別人的孩子時,記得先思考前因後果,因為導致孩子有暴力傾向的始作俑者,才是真正棘手的難題,」卡茲汀說道。
在人少偏遠的村落裡,養大一個孩子、得靠全村的力量,因此管教孩子人人有責;但反觀都會城市,科技的發達與普及,無形中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因此,除非相當熟識,或是人命關天,插手管教他人子女之前,的確要三思而後行。
【更多豐富內容請見《親子天下》網站 http://bit.ly/2gCb71M 】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親子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親子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寶寶提早學吃飯‧媽咪不傷神
- 2016 / 12 / 13 09:01 AM
寶寶提早學吃飯‧媽咪不傷神
文/洪郁鈞
採訪諮詢/大樹到府育兒諮詢顧問暨《育兒顧問到你家:與孩子和好的幸福》作者趙崇甫(大樹老師)
攝影‧化妝髮型/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
對大人而言,吃飯的行為就像本能般自然,但對初來乍到的嬰兒來說,吃飯的行為卻有著重大意義,除了營養攝取與咀嚼能力的養成(影響口語能力的發展)之外,更是餐桌規矩與熟悉各種食物的重要學習。
從月齡4個月開始
面對寶寶初期的吃飯學習,《育兒顧問到你家:與孩子和好的幸福》作者趙崇甫(大樹老師)認為,其實家長可以及早開始預備,約從月齡4個月開始,一方面讓寶寶可以開始嚐嚐食物的各種味道,另一方面也可以開始引導孩子了解吃飯的規矩。
學吃飯前的預備課程
大樹老師表示,4個月大時的「嚐食物」並非所謂開始吃副食品,而是先讓寶寶開始嚐嚐各種食物的味道,方式為新鮮水果打成汁加水稀釋,或是新鮮的蔬菜棒洗淨讓寶寶啃咬(約5個月後),大樹老師稱為「學吃飯前的預備」,這個預備課程看似簡單,卻包含許多意義,如果進行的好,會為日後寶寶正式開始吃副食品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
預備課程進行方法:
準備兩支小湯匙,一支讓寶寶嘗試餵自己(食物送進口中的手眼協調學習)、一支由媽媽餵食,食物分量少量即可,用小湯匙將稀釋後果汁送至寶寶唇邊,讓他淺嚐味道,過程中,若寶寶有丟湯匙的行為,媽媽不急著撿、不還給他,繼續用手上的湯匙專心餵他,如果他想要再拿媽媽手上的餐具自己餵,就直接給他,但若是又將湯匙丟掉,就平靜的(不責罵、不生氣)將食物與所有餐具收起,讓寶寶下餐桌,繼續他原本接下來時間要進行的遊戲或睡眠。預備課程可以每天進行,直到有天寶寶認知到丟餐具,媽媽會把食物收起來,而知道不要再於餵食時丟餐具,此時就可視為寶寶有能力練習自己吃飯,慢慢不用依賴大人餵食。
目的與好處
1.點心時間沒壓力:因為是點心的提供,所以沒有寶寶吃不吃的壓力,順著寶寶的本能引導,以收餐具的行為讓他了解因(丟餐具)果(沒得吃),間接讓寶寶學會吃飯時間不丟餐具的規矩。
2.熟悉食物味道:從4個月開始,讓寶寶嚐嚐各種食物,一方面讓他習慣各種食物的原本味道,另一方面幫助寶寶的身體因為開始接觸食物而產生消化酶,大樹老師提醒,單一食物須個別提供,不混食,才能讓他認識各種食物的味道。
3.平靜下桌:當寶寶因為丟餐具而必須把食物收起,媽媽必須不帶情緒,接納這是寶寶的學習過程。平靜的讓寶寶下桌,是為了引導寶寶知道丟餐具不是吃飯應該有的行為,但因為這是寶寶的探索期,所以還是必須接納他的丟棄行為,同時,不動怒也可避免讓寶寶對吃飯這件事感到壓力,否則若媽媽在寶寶用餐時生氣,可能會因此讓他感到壓力而變得不愛吃飯。
4.學習前的緩衝:許多家長在讓孩子學習新事物時,常常是突然的轉換,例如:從喝奶到直接餵副食品,這中間的突然轉換很可能讓孩子因為不適應而感到抗拒,但如果透過預備課程,寶寶從嚐味道、認識餐具開始,到準備好後,進行下一階段餵食副食品的學習,過程中就比較不會因為不適應而出現可能的抗拒期。
依據接受度逐次加入副食品
除了預備課程之外,開始吃副食品的時機也可以透過觀察寶寶的行為得知,例如:當寶寶開始對大人的飲食表現興趣或開始看著大人吃東西、嘴巴模仿咀嚼時,通常就代表寶寶已經可以開始接受副食品,從預備期到寶寶開始吃副食品,可觀察寶寶對預備期點心(食物)的接受度,若接受度高,就可以再加入1次正餐(1點心1正餐/天),依據寶寶的接受度與喜愛度,每隔1~2個月後,可再考慮是否將第2次的點心或第2次的正餐從奶水改為食物,循序漸進,讓寶寶漸漸離乳。
※原文刊載於2016年1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改善寶寶便祕7方法
- 2016 / 12 / 09 09:56 AM
改善寶寶便祕7方法
文/周滋靜
採訪諮詢/臺安醫院小兒胃腸科主治醫師陳慧文
心疼寶寶總是漲紅著臉、不斷哭鬧卻還是無法順利解便時的困境嗎?專業醫師表示,從奶粉調配比例、副食品內容、多喝水,再搭配腹部按摩、刺激肛門口等物理方式,多能改善及舒緩寶寶便祕的狀況喔!
寶寶便祕的症狀
便祕的原因有很多,安醫院小兒胃腸科主治醫師陳慧文指出,寶寶排便是否正常,大部分1天約1至3次,或是2至3天1次,皆屬正常範圍,但每個寶寶的發展速度、生理狀況並不相同,不單僅依據其排便的頻率,也必須視大便的形態來判斷,建議爸爸媽媽應依照寶寶個人的狀態,再去衡量其正常與否。當大便堆積於直肛部一段時間後,便成為又黑又硬的宿便,陳慧文醫師表示,直肛部不正常堆積過多大便,能明顯看出寶寶下腹變大、觸感變硬,而寶寶也會因為腹部的不適感,而容易哭鬧甚至是食欲下降。
有效改善寶寶便祕問題
改善非病理性所引起的便祕問題,需要從飲食調整做起,除此之外,若寶寶受便祕所苦,爸爸媽媽也可以透過簡單的腹部按摩及肛門口刺激,幫助寶寶排便順暢。陳慧文醫師表示,若寶寶因排便時的疼痛,進一步造成不敢大便的習慣,或是硬梆梆的大便致使肛門受傷造成肛裂等惡性循環時,應配合醫囑使用口服藥物等其他治療。
1.正確沖泡奶粉
不同廠牌奶粉的用量、量匙大小多少都會有所差異,所以一定要依其標示之沖泡方式、比例調製。
2.添加蔬菜水果
寶寶來說,當攝取奶類以外的食物,腸胃必定會有適應問題,一般而言,富含水分或纖維質的果泥、蔬菜泥,相對可促進腸胃蠕動較不易便祕,但隨寶寶成長所需,最重要的是均衡飲食,當開始給予紅肉類食物,不妨同時添加深綠色蔬菜及各類適合寶寶年齡的水果,能減少便祕的可能性。
3.腹部按摩
透過腹部按摩可促進腸胃蠕動、排便。嬰兒專用乳液或嬰兒油,倒於爸爸或媽媽的手心上並搓熱,再塗抹在寶寶腹部,接著,再用指腹沿著肚臍周圍,順時針畫大圓周或小圓周。陳慧文醫師建議,「隨時想到就可以在寶寶空腹的時候按摩,而且加強下腹部,特別是在肚臍下方的直肛部位。」
4.刺激肛門周圍
排除新生兒階段的排便特性,若寶寶超過3天仍然無排便,可以使用圓頭的肛溫計,或是買乾淨的手套(建議使用醫療手套),沾凡士林潤滑,在肛門皺摺處上、下、左、右刺激排便感,注意施力,以不弄痛寶寶為主, 1天可做2至3次。
5.聽從醫囑.使用乳果糖(LACTULOSE)
乳果糖是一種化學合成的雙糖類,是一種緩瀉劑多用於慢性便祕,陳慧文醫師說明:「乳果糖可分解成有機酸降低腸胃道的酸鹼值,增加大腸水分滯留,使大便膨脹並刺激排便。其效果溫和顯少合併其他副作用,至多僅有腹瀉症狀,需用2至3天才會出現效果,但因為其原理也是刺激腸胃,不建議長期使用,請務必跟專業兒科醫師或小兒腸胃專科醫師討論。
6.聽從醫囑.用軟便劑
醫師會開立軟便劑,往往是因為便祕已經造成寶寶明顯不適或肛門受傷、流血,短時間內不得不採取的方式之一。陳慧文醫師指出,「使用軟便劑的最終目標是,趁這段時間養成良好的飲食及排便習慣,當不再使用藥物時也能正常排便。」
7.灌腸
通常若是便祕情況無法透調整過日常生活飲食、物理治療藥物服用達到改善,才會不得以使用灌腸這個極端方式。灌腸主要也是潤滑效果,能讓硬硬的大便順利排出。陳慧文醫師指出,醫療院所會使用較溫和的生理食鹽水進行灌腸,對小寶寶來說,一次擠1至2c.c.就足夠了,市面上販售的甘油球效果太強不建議2歲大以內的嬰兒使用。
※原文刊載於2016年1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如何幫助尿床兒?
- 2016 / 12 / 08 04:46 PM
如何幫助尿床兒?
專家諮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外科 黃建榮醫師
孩童尿床問題總是讓家長困擾不已,過度責備擔心會影響孩子心理,到底該如何才能改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外科黃建榮醫師表示,尿床又可稱為「夜間遺尿」,其成因仍未確知,可能與睡前飲水過多、睡眠時無脹尿感,亦可能是生理尚未成熟(加壓素分泌不足)等原因所致。建議家長可與孩子、醫師共同討論解決方案,幫助孩子尋求改善方法。
夜間遺尿,也就是俗稱的「尿床」,是指4歲以上孩童在夜間睡眠時無意識的排尿現象。尿床的原因尚未確知,可能與孩子膀胱容量較小、睡眠時無意識的脹尿感有關,亦可能是生理上加壓素不足或是基因遺傳有關。一般而言,隨著孩子年紀漸長會逐漸改善,身為家長又可以如何幫助孩子呢?
1. 正視問題:讓孩子明白「只有自己能改善尿床問題」,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才能改善夜間遺尿的困擾。
2. 環境準備:可在孩子的房間角落放置便盆,方便孩子夜間醒來時如廁,或是在廁所旁點個小燈提醒孩子廁所的位置。
3. 自我訓練:藉由行為治療法幫助孩子自我訓練。暗示孩子夜間若想尿尿時,應自己起身前往廁所或便盆尿尿,也可以在就寢前帶著孩子實地演練一次。
4. 半夜如廁:家長可於半夜帶孩子去上廁所,再逐漸減少喚醒孩子的時間。
5. 飲水控制:傍晚後減少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晚上減少食用利尿的食材,睡前勿喝太多水,並養成睡前尿尿的習慣,把膀胱的尿液排空,以減少夜間尿床。
若孩子晚上尿床,隔日早晨應讓孩子參與床單換洗的工作,提升孩子的責任感;切勿因擔心孩子尿床而讓孩子把尿布穿回去,以免養成孩子的依賴心理。若孩子前一晚沒有尿床,應給予孩子肯定與稱讚,以鼓勵孩子維持良好的行為。此外,亦可嘗試運用「尿床紀錄表」登記孩子的表現,讓孩子清楚知道自己的表現與努力成果。
黃建榮醫師提醒,雖然尿床並非疾病,卻可能造成家長與孩子的緊張關係。若孩子尿床問題嚴重,建議可先諮詢醫師診斷以瞭解是否為生理上的問題,家長也可與醫師、孩子一起討論對策,以找出合理、可行的改善方案。
尿床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小兒腎臟科、腎臟科、泌尿科」
- 感覺統合‧認知學習的根基
- 2016 / 12 / 05 04:35 PM
感覺統合‧認知學習的根基
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前庭覺‧本體覺
文‧整理/彭曉薇
採訪諮詢/社團法人新北市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長暨陽光天使職能治療兒童發展關懷聯盟執行長呂忠益
(現任/新北市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長、陽光天使職能治療兒童發展關懷聯盟執行長、德霖醫療事業集團職能治療部主任治療師、經歷/創立台灣陽光天使職能治療兒童發展關懷協會,積極推廣社區早期療育及兒童發展篩檢活動,榮獲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優良職能治療師菁英獎的殊榮。學歷/成功大學職能治療學系)
遊戲資料/呂忠益職能治療師提供
妝髮‧攝影/Bingo Bunny賓果邦尼攝影
演出/爸比黃子凡&媽咪陳嬿如&bobo黃培喬‧爸比洪宇成&媽咪廖湘玲&bobo洪筱晴&bobo洪筱妮
感覺統合是指個體將自己身體和周遭環境接觸的訊息,透過感覺系統的視覺(Visual)、聽覺(Auditory)、嗅覺(Olfactory)、味覺(Taste)、觸覺(Tactile)、前庭平衡覺(Vestibular)及本體覺(Proprioceptive),當各神經系統接受到這些感覺刺激後,即會送達腦部做統合與分析,進而在腦中進行組織整合,再命令運動系統做出適當的反應行為。
概論篇
從出生開始感覺統合訓練 加強孩子學習情況‧促進正常發展能力
0~2歲是感覺統合發展最蓬勃的時期,因此家長務必把握時間加緊訓練孩子的感官,將感覺統合中的7大感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前庭覺、本體覺),個別逐一鍛鍊,以免等到4~8歲時,幫助孩子感覺統合的發展。
從胎教培訓胎兒
社團法人新北市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長暨陽光天使職能治療兒童發展關懷聯盟執行長呂忠益指出,懷孕期間就能訓練胎兒感覺統合的能力,4個月大的胎兒聽神經元細胞開始發展,等到懷孕5~6個月大,對於外界就會開始產生胎動,例如使用手電筒來照射肚皮,胎兒由於有畏光性或及感光性,會將臉朝著光源移動,藉此訓練頭頸部肌肉張力,胎兒會對外界光線感到好奇或閃躲,讓胎兒活動力增強;而放輕柔音樂及重節拍的搖滾音樂時,胎動也會呈現不同的反應,所以透過胎教音樂的聲音刺激,動作就會被誘發出來。平時建議孕婦要多走路,主要也是由於散步時,胎兒在腹中會上下左右擺動,有利於感覺統合的刺激與誘發。
聽覺發展比視覺快速
聽覺刺激發展比視覺還要快!呂忠益職能治療師說明,大人誇獎寶寶好可愛唷!這時寶寶轉頭過來,其實是聽到聲音而不是看到大人,因為寶寶在腹中就已經習慣聽聲音,所以出生後會開始做影像及關係的連結。出生後的寶寶看東西都是模糊的,所以滿月就可以讓孩子看黑白布書或黑白幾何圖形,因為黑色與白色可以誘發視神經顏色的分化能力變好,系統性的視覺引導系統,可以激發孩子想像力,加強視覺認知。寶寶的分離焦慮從7~8個月開始,因為這時才可以清楚認出大家的臉,所以5個月大前的寶寶多半是不怕生的,等到7~8個月開始不讓人家抱,則是因為寶寶開始會把味道、聲音及人臉做連結。
要促進孩子聽覺發展,在帶領孩子做任何動作時都可搭配語言,舉例來說,換尿布時會步驟式說話,「媽咪要把褲子脫掉,換尿布了唷!」或是,洗澡時告知孩子現在要洗頭、洗臉、洗手、洗腳等,透過互動讓孩子感受聲音的刺激,未來語言發展與認知理解也能進步。
剖腹產較易有觸覺敏感
國外研究統計顯示,剖腹產孩子較容易有觸覺敏感的狀況,主要是因為沒有經過產道的擠壓,產道的擠壓本身就是觸覺刺激,會促使大腦分泌激素,加強感覺系統,所以自然產及水中分娩的孩子是比較有安全感的。呂忠益職能治療師指出,觸覺敏感的孩子在人際互動上會比較緊張、膽小、畏縮,甚至害怕別人靠近,因而推倒別人或產生人際互動上的問題。
培養孩子的平衡感
當孩子進行爬行階段時,是不同手、不同腳才能前進,如此一來,就能讓孩子培養手腳併用動作整合的經驗,未來手腳也會比較協調,如果小時候未經過爬行階段的孩子,沒有雙手雙腳同時運用的經驗,反而不是好事,因為爬行時頭要抬起來,四肢也要協調,若做不好可能會被同儕取笑,所以感覺統合差的孩子通常都比較自卑、沒自信,做什麼事情都會推托給別人,害怕身先士卒。呂忠益職能治療師建議,若孩子不會坐可以把孩子放在大腿上,但呈現高低不平的狀態,感官正常的小朋友會想要改變姿勢而撐一下,提升軀幹肌肉張力,這是感覺統合平衡中樞很重要的一環。
幫助孩子放手走路
在醫學正常發展中,孩子1歲多就要會扶著牆壁走,1歲半就要可以放手走,若要鍛鍊孩子,可以多玩溜滑梯、盪鞦韆,牽著孩子的腋下練習走S型,溜滑梯、盪鞦韆可以讓平衡系統及本體運動覺系統交互作用,多玩就能誘發孩子學習控制自己的身體,幫助孩子嘗試放手走路,讓孩子學習走S型,可以教導孩子轉彎,腳和膝蓋都會有動作,使腳的力氣變得較大,進階版甚至可以走幾步直線後,帶領孩子轉一圈,再走幾步路後又轉一圈,再繼續S型前進。
呂忠益職能治療師強調,只要家長覺得孩子粗動作、細動作、語言、人際互動發展有問題時,就可以找小兒神經科醫師、復健科醫師、職能治療師或物理治療師評估,平時建議要認真填寫兒童健康手冊內的衛教記錄表及健康檢查記錄,協助醫師注意是否有問題。
※原文刊載於2016年1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