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寶寶便祕7方法

 

文/周滋靜

採訪諮詢/臺安醫院小兒胃腸科主治醫師陳慧文

 

心疼寶寶總是漲紅著臉、不斷哭鬧卻還是無法順利解便時的困境嗎?專業醫師表示,從奶粉調配比例、副食品內容、多喝水,再搭配腹部按摩、刺激肛門口等物理方式,多能改善及舒緩寶寶便祕的狀況喔!

 

寶寶便祕的症狀

便祕的原因有很多,安醫院小兒胃腸科主治醫師陳慧文指出,寶寶排便是否正常,大部分1天約13次,或是231次,皆屬正常範圍,但每個寶寶的發展速度、生理狀況並不相同,不單僅依據其排便的頻率,也必須視大便的形態來判斷,建議爸爸媽媽應依照寶寶個人的狀態,再去衡量其正常與否。當大便堆積於直肛部一段時間後,便成為又黑又硬的宿便,陳慧文醫師表示,直肛部不正常堆積過多大便,能明顯看出寶寶下腹變大、觸感變硬,而寶寶也會因為腹部的不適感,而容易哭鬧甚至是食欲下降。



有效改善寶寶便祕問題

改善非病理性所引起的便祕問題,需要從飲食調整做起,除此之外,若寶寶受便祕所苦,爸爸媽媽也可以透過簡單的腹部按摩及肛門口刺激,幫助寶寶排便順暢。陳慧文醫師表示,若寶寶因排便時的疼痛,進一步造成不敢大便的習慣,或是硬梆梆的大便致使肛門受傷造成肛裂等惡性循環時,應配合醫囑使用口服藥物等其他治療。

 

1.正確沖泡奶粉

不同廠牌奶粉的用量、量匙大小多少都會有所差異,所以一定要依其標示之沖泡方式、比例調製。

2.添加蔬菜水果

寶寶來說,當攝取奶類以外的食物,腸胃必定會有適應問題,一般而言,富含水分或纖維質的果泥、蔬菜泥,相對可促進腸胃蠕動較不易便祕,但隨寶寶成長所需,最重要的是均衡飲食,當開始給予紅肉類食物,不妨同時添加深綠色蔬菜及各類適合寶寶年齡的水果,能減少便祕的可能性。

3.腹部按摩

透過腹部按摩可促進腸胃蠕動、排便。嬰兒專用乳液或嬰兒油,倒於爸爸或媽媽的手心上並搓熱,再塗抹在寶寶腹部,接著,再用指腹沿著肚臍周圍,順時針畫大圓周或小圓周。陳慧文醫師建議,「隨時想到就可以在寶寶空腹的時候按摩,而且加強下腹部,特別是在肚臍下方的直肛部位。」

4.刺激肛門周圍

排除新生兒階段的排便特性,若寶寶超過3天仍然無排便,可以使用圓頭的肛溫計,或是買乾淨的手套(建議使用醫療手套),沾凡士林潤滑,在肛門皺摺處上、下、左、右刺激排便感,注意施力,以不弄痛寶寶為主, 1天可做23次。

5.聽從醫囑.使用乳果糖(LACTULOSE

乳果糖是一種化學合成的雙糖類,是一種緩劑多用於慢性便祕,陳慧文醫師說明:「乳果糖可分解成有機酸降低腸胃道的酸鹼值,增加大腸水分滯留,使大便膨脹並刺激排便。其效果溫和顯少合併其他副作用,至多僅有腹瀉症狀,需23天才會出現效果,但因為其原理也是刺激腸胃,不建議長期使用,請務必跟專業兒科醫師或小兒腸胃專科醫師討論。

6.聽從醫囑.用軟便劑

醫師會開立軟便劑,往往是因為便祕已經造成寶寶明顯不適或肛門受傷、流血,短時間內不得不採取的方式之一。陳慧文醫師指出,「使用軟便劑的最終目標是,趁這段時間養成良好的飲食及排便習慣,當不再使用藥物時也能正常排便。」

7.灌腸

通常若是便祕情況無法透調整過日常生活飲食、物理治療藥物服用達到改善,才會不得以使用灌腸這個極端方式。灌腸主要也是潤滑效果,能讓硬硬的大便順利排出。陳慧文醫師指出,醫療院所會使用較溫和的生理食鹽水進行灌腸,對小寶寶來說,一次擠1至2c.c.就足夠了,市面上販售的甘油球效果太強不建議2歲大以內的嬰兒使用。 

 

 

 

※原文刊載於20161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