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眼‧護齒大作戰【寶貝護眼篇】
- 2016 / 02 / 01 04:40 PM
護眼‧護齒大作戰【寶貝護眼篇】
文/李藹芬
採訪諮詢/黎明眼科診所主治醫師李嘉宏‧品潔牙醫診所主治醫師黃條維
攝影‧梳化/賓果邦尼攝影
演出/李宥徵‧李宥瑩‧李柔葳
眼睛是「靈魂之窗」,透過雙眼,讓我們可見萬事萬物,也讓我們的內心深處被看到,因此,守護靈魂之窗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視力發展黃金期
剛出生的寶寶,因為視神經尚未發育成熟,只能看到約30公分距離的物品,大約就是寶寶依偎在媽媽胸前喝奶,與媽媽目光交會的距離。黎明眼科診所主治醫師李嘉宏表示,「嬰幼兒的視力發展如同語言發展一樣,需要隨著外界的刺激,讓各種視覺機能逐步發育成熟。正常狀況下,遠近的立體感是在3歲定型,視力則在8歲定型,所以,出生後一直到8歲,可說是視覺發育的黃金期」。
李嘉宏醫師指出,「3歲起,每半年至少要做一次視力與眼位檢查,確認孩子的視覺狀況是否達到『最佳矯正視力』,也就是說,透過視力表檢查,3歲要達到視力0.5,4歲要達到0.6,5歲要達到0.7,6歲要達到0.8,如果未達此一標準,就可能有弱視的問題」。
幼兒視力不良問題
透過視力表檢查,若是達不到「最佳矯正視力」,就是大家熟知的「弱視」,李嘉宏醫師解釋其定義,「由於外來視覺刺激受到遮蓋,無法正確投射在視網膜中心窩,引起視力發育不完全」, 弱視的原因很多,依形成原因可分3種類型:
類型1‧斜視性弱視:斜視的形式可能是外斜視、內斜視、上斜視或下斜視。
類型2‧屈光異常性弱視:包括遠視、近視、散光與兩眼不等視(兩眼之屈光度數相差過大)
類型3‧遮蔽性弱視:如先天眼皮下垂、先天性白內障、視網膜玻璃體病變等。
他指出,「不同類型的弱視,處置方式不同,但是若能把握8歲前的黃金治療期,及早治療,進步效果明顯」。否則任由發育中的大腦長期失去視覺的刺激,將會喪失部分的視力功能,不只影響外觀,還會造成學業、人際關係等層面的影響,實在無法輕忽。
有些父母會好奇,寶寶的鬥雞眼是怎麼回事?李嘉宏醫師表示,「東方人種容易有假性內斜視問題,這是因小孩的顏面骨骼和肌肉發育不完全,造成兩隻眼睛中間部分,也就是鼻根部分的皮膚特別寬,遮住了一部分的眼白,使得黑眼珠好像特別靠近,通常在1至2歲間可自行痊癒」。若父母無法分辨孩子的內斜視是否該處理,不妨帶孩子至眼科檢查。
另外,李嘉宏醫師提醒,「早產兒容易有視網膜病變或弱視的問題, 定期至眼科追蹤檢查更是成長中的重要大事,避免錯失治療機會」。
※原文刊載於2016年0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教養方程式:寶貝牙齒‧寶護眼睛 幼兒牙齒與視力保健
文/新楊梅診所督導臨床心理師車先蕙
「唉,宭宭才一歲,就上牙科了!」宭媽無奈地說。這句話讓從小就對牙科驚懼萬分的我,聽得心驚膽跳!忍不住心想,為什麼窘窘年紀這麼小,就要去看牙齒?1歲幼兒不是連牙齒都還沒長好嗎?仔細一問,宭媽才自責地說,自己太粗心,沒有注意到餵奶也要像一般成人用餐飲食後一樣清理口腔,才會讓孩子早早蛀牙。
口腔清潔應儘早開始
如前言所說,宭宭很習慣邊喝牛奶邊睡覺,雖然一看到她睡著,宭媽就會趁機抽出奶瓶,但沒想到宭宭此時就會醒來,哭著要奶瓶,宭媽實在無可奈何,只好讓她邊喝邊睡,或是含著奶嘴睡覺;直到等到睡醒了,才幫宭宭清理口腔和牙齒。像宭宭這樣因為長時間含著奶瓶入睡,導致新生乳牙蛀蝕,便稱為「奶瓶性蛀牙」,大多受害範圍為上顎門齒和上下顎乳臼齒,這是因為接觸牛奶的乳醣最多、最久,才容易被侵犯蛀蝕,基本上是由不當的餵食習慣所造成。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餵食完畢後,用紗布、手帕或牙刷沾水清潔牙齒的表面,如此一來才可減少蛀牙發生的機率;或是餵完牛乳之後,再餵食適量白開水,協助清潔口中剩餘的乳汁。
了解引起奶瓶性蛀牙的原因後,父母就必須重視「嬰幼兒牙齒保健要儘早開始」的原則。在寶寶乳牙尚未長出前,餵乳後要用紗布沾水輕輕擦拭牙床、舌頭,減少奶渣殘留,避免口腔成為細菌的溫床造成口臭,還可避免口水所含的細菌感染臉部與手部肌膚,進而引起過敏反應。在寶寶約6個月大的時候,第一顆乳牙就會長出來了,此時父母可以開始用手指頭捲紗布,以溫水輕輕擦拭寶寶的牙齒和牙齦、舌頭等部位;隨著年齡漸長,大約在2歲時,寶寶所有的乳牙都會長完,這時候就可以教孩子使用牙刷,並以不含氟的牙膏,來練習刷牙。寶寶5歲時,父母不妨鼓勵孩子使用「貝氏刷牙法」來清潔牙齒,並維持每半年定期塗氟的頻率,就可讓寶寶的牙齒保持健康。
從生活輕鬆保健視力
平時父母有時間可以多陪伴孩子玩,增加一些戶外活動,讓孩子有機會常常看向遠方,接觸大自然。營養方面,可以讓寶貝吃些有助於視力健康的食物,例如最基本的蛋白質、維生素A、B1、B2、C、E等營養素,可以幫助視神經細胞生長、修復,這些營養物質存在於肉類與動物內臟、全穀類、豆類、蛋奶類食品、綠葉蔬菜、堅果類、深黃色蔬果類等,像是牛奶、蛋、橘子、草莓、南瓜、地瓜葉等。此外,視網膜的照顧也非常重要,所以應攝取花青素、葉黃素、DHA等營養素,中醫常用的枸杞、決明子,也能幫助防止視力減退。特別是DHA,是幼兒視網膜發育最重要的營養素,除了可增加視覺敏銳度,更是腦部神經發育的重要物質;因此,父母在照顧寶貝時,營養調配的技巧也相當重要。至於是否要另外補充這些營養錠劑,則需要與醫師討論後決定,千萬不要自行購買,只要平衡性的飲食,涵蓋上述營養素來源的食物都是很好的!
※原文刊載於2016年0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寶寶哭鬧常見10大原因‧給予合適安撫方法
- 2016 / 01 / 28 11:50 AM
寶寶哭鬧常見10大原因‧給予合適安撫方法
文/郭盈秀
採訪諮詢/耕莘醫院兒童發展中心主任陳培濤
照片提供/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
一歲內寶寶,還不懂得以清晰的語言表達,因此如有身心需求或不適等狀況,大多會採用哭鬧等方式表示。如果父母能了解寶寶的狀況,並適時給予安撫,相信將能為寶寶帶來安心感,對於親子關係也有幫助。
先排除生病因素‧父母應主動探察訊息
一般來說,當寶寶哭鬧時,首先會檢視是否為生病所致(如發燒、腸胃症狀等);陳培濤醫師表示,寶寶生病不舒服的哭聲和平日的哭聲通常不太一樣,父母或主要照顧者能夠輕易察覺兩者差異。
一旦排除上述因素後,接下來,父母必須儘可能去釐清、了解哭鬧行為背後想傳達的「訊息」,如尿布濕、肚子餓、想抱抱等等;畢竟對寶寶來說,他們只是想藉由「哭鬧」尋求協助、解決問題,只要被滿足了,自然就能減少哭鬧的頻率。
狀況1:肚子餓
陳培濤醫師表示,寶寶因為肚子餓而哭鬧的機率很高;但事實上,在哭鬧前,寶寶早就已經透過某些微小或不尋常的動作,傳達出想吃東西的欲望,例如脖子或身體扭動、手指碰嘴巴、嘴巴微張甚至吐舌等。如果父母仍未察覺到這些跡象,等寶寶忍受飢餓太久、受不了,就會情緒爆炸而大哭。
【建議安撫法】父母平日須密切觀察寶寶喝奶或吃副食品前後的狀態,進而掌握其行為模式,慢慢地就能在適合時間滿足寶寶飲食需求。他提醒,應避免讓寶寶習慣在大哭後吃東西,長期下來,可能會讓他跳過前面的小動作、直接養成用哭泣來要東西吃的模式,這對於未來飲食習慣的養成毫無幫助。
狀況2:尿布濕
寶寶長時間穿著尿布,小屁屁處於潮濕悶熱的半密閉空間中,更別說還反覆接觸排泄物,這些刺激都會對寶寶嬌嫩、脆弱的肌膚造成不適,自然會引發哭鬧的情緒。
【建議安撫法】每個寶寶的忍受程度不同,更換時間頻率稍有差異。但原則上,建議家長隨時主動檢查,只要察覺尿布濕或寶寶不太舒服的樣子,就可以更換乾淨尿布;除了減輕不適,也有助於預防尿布疹的發生。
狀況3:需要陪伴
有的寶寶會哭、大叫,可能只是單純地想要或喜歡家人的陪伴。陳培濤醫師說明,只要有家人在身旁,聽聽聲音、嗅聞氣味等,都能讓寶寶產生安心的感覺。另外,有的寶寶自己玩到很無聊時,也可能哭鬧,只為了吸引家人的注意。
【建議安撫法】建議每天抽出時間,固定陪著寶寶玩耍、說說話;但提醒,別把這項責任只放在媽媽或爸爸身上,最好是父母輪流照顧,分擔壓力,寶寶也能同時和父母培養親密關係。
※原文刊載於2016年0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黃瑽寧醫師專欄】
有關性早熟-家長們別畫錯重點
黃瑽寧 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 主治醫師
《以下內容為 veryWed 非常婚禮版權所有, 非經書面授權, 請勿轉載》
我已經不只一次,受邀在電視上聊「性早熟」這個話題。隨著此話題越吵越熱,家長也逐漸緊張了起來,三不五時就摸摸女兒的胸部,看看是否提早開始發育。然而,如果更進一步問父母焦慮的根源什麼,大部分的人卻答不上來;最常聽到的答案是「怕長不高」,但這跟性早熟似乎沒有直接的關聯。總而言之,我們是被媒體嚇傻了,卻始終沒有搞清楚問題的重點在哪裡。
幾乎所有性早熟的孩子都是正常的
首先,家長要知道一般性早熟的定義是:女孩未滿八歲,男孩未滿九歲之前,提早出現第二性徵。所以,如果您的女兒剛好小學三年級,或兒子已經升四年級,開始出現第二性徵,包括長出陰毛、腋毛、腋下有異味、或是臉上開始出現青春痘等等,不要懷疑,他們並沒有「早熟」,是正常的發育!真正性早熟的孩子,是比上述的年齡更早出現第二性徵。
在最新一期的《兒科學》期刊中,剛好有一篇文章探討性早熟的問題,結論應該出乎家長的意料之外。研究發現:雖然現代兒童的第二性徵,確實比古時候的人提早,但是長期追蹤下來,幾乎「所有」的孩子,最後都正常長大,不但沒有任何生理上的問題,也沒有特別比別人高、矮、胖、瘦,只是在身體發育的馬拉松比賽,稍微提前起跑而已。
既然這些孩子未來發育會是正常的,因此除了在特殊的情形之下(後述),實在沒有任何理由,把這些無辜的孩子抓來抽血、打針,或是緊張兮兮的開始吃轉骨方,強迫孩子每天跳繩一百下等等。這些庸人自擾的舉動,根本就是畫錯了重點!
心理影響更勝於生理問題
事實上,面對性早熟的孩子,真正最需要關心的根本不是生理問題,反而是心理上的調適。
當提早發育的孩子,對著鏡子意識到自己的身體產生變化,開始無法掌控自己的肢體動作、像貌、與聲音,心理上的擔心與恐懼其實是很巨大的。當鼓起勇氣告訴父母之後,家長卻是以驚恐、苦惱的表情來回應,大家可以想像他們是多麼的尷尬與難受。到了學校之後,調皮的同學有意無意的嘲笑你的胸部,指著你臉上的痘子說三道四,或是因為體味的改變遭別人排擠,這些人際關係的困境,才是性早熟孩子所需要面對的壓力。
因此,如果您的孩子在八、九歲前後,開始出現第二性徵,請務必按捺情緒,千萬不要大驚小怪,造成他們的困擾。回想一下自己的青春期,是否也比當時的同學來的早?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表示那就是遺傳基因在作怪,沒什麼好擔心的。
另外,如果發現孩子因為身體的改變導致自卑,開始不想上學,成績退步,或時常躲在房間裡,趕緊找個時間和他聊聊,給予家人的支持與溫暖;可以告訴他這只是個過渡期,因為不久之後,班上每一個人都會經歷這段尷尬的歲月。如果家長勸說失敗,請儘速找兒童心智科醫師進行專業諮詢。
三個危險跡象需要就醫
如果您的孩子性早熟的速度來的太快,有下列三個危險跡象,才真正需要趕快就醫:
1. 半年之內,女孩胸部突然極速成長,或是男孩生殖器快速長大,若加上身高也在半年內突然抽高,更是要小心。
2. 有合併腦部病變徵兆,比如說頭痛、莫名嘔吐、看東西變模糊等等。
3. 發生性早熟後,才開始懷疑孩子長期吃的藥品可能含有雌激素(比如:誤食避孕藥)。
上述列出三個危險跡象,是因為有少數的性早熟案例,是源於腦部腫瘤,卵巢腹腔腫瘤,或是誤食雌激素所造成的,必需接受積極的治療。若孩子已經給醫師檢查過,也排除了這些可能的疾病,那麼就表示孩子「完全正常」,每半年追蹤一次身高和骨齡,剩下的時間,維持原來的作息就好,什麼事情都不用做。
針劑藥物乃治療心病而非身體疾病
除非真的有病理性的性早熟,否則一般性早熟的孩子,並不會因此而長不高。有些家長可能聽過醫生使用一種GnRH針劑藥物來延緩生長,其最主要的目的還是治療「心病」,比如說怕女孩月經來的太早造成困擾,或是男孩性慾來的太早等等,此藥物對於成年後的最終身高,根本沒有任何幫助(疾病造成的性早熟除外)。
也有些家長會在這段時間強迫孩子跳繩,拼命吃補,但實質效果有限,反而造成親子關係緊繃,以及孩子自信心的打擊。萬一她的基因真的就是長不高,那麼豈不是讓從停止發育的那一天,就開始感到自卑嗎?別忘了,愉快的心情也是長高所需要的因子!所以家長還是讓孩子睡飽一點,加上適量的運動,均衡的營養,以及心理上的支持,真的,這樣就足夠了。
專家開講:黃瑽寧 醫師
現職:馬偕兒童醫院 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研究員、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
- 孩童成長黃金期 把握長高好時機
- 2016 / 01 / 21 05:37 PM
孩童成長黃金期 把握長高好時機
許多家長都會擔心,小朋友是不是長不高,還是發育比別人慢?看著鄰居的小孩每年都長高不少,心裡越來越慌,日安親子診所院長范揚灝醫師說明,生長板到一定年齡後就會密合,小朋友應把握黃金期,若有身材矮小的狀況,應盡速治療。健談圖文整理,帶大家瞭解身材矮小與成長黃金期。
正常以平均來說,女生骨齡到14歲、男生骨齡到16歲後,生長板就會密合,不太容易再長高。
而生長激素在晚上10點到凌晨2點的熟睡時,會分泌最多,因此小朋友應該提早睡覺,不要熬夜,以免影響發育。
怎樣才算是身材矮小,應該注意呢?小朋友若低於同年齡標準成長曲線兩個標準差以上、小於第3個百分位,或每年成長小於4公分,即為身材矮小。
若發現小朋友成長緩慢,家長們應盡快與醫師討論,及早在國小或國中前這段黃金成長期,接受生長激素治療效果較佳。
專家諮詢:日安親子診所院長 范揚灝醫師
延伸閱讀:
【想長高,這樣吃!】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2766
【把握治療黃金期 助孩童身高逆轉勝】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