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瑽寧醫師專欄】
有關性早熟-家長們別畫錯重點
黃瑽寧 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 主治醫師
《以下內容為 veryWed 非常婚禮版權所有, 非經書面授權, 請勿轉載》
我已經不只一次,受邀在電視上聊「性早熟」這個話題。隨著此話題越吵越熱,家長也逐漸緊張了起來,三不五時就摸摸女兒的胸部,看看是否提早開始發育。然而,如果更進一步問父母焦慮的根源什麼,大部分的人卻答不上來;最常聽到的答案是「怕長不高」,但這跟性早熟似乎沒有直接的關聯。總而言之,我們是被媒體嚇傻了,卻始終沒有搞清楚問題的重點在哪裡。
幾乎所有性早熟的孩子都是正常的
首先,家長要知道一般性早熟的定義是:女孩未滿八歲,男孩未滿九歲之前,提早出現第二性徵。所以,如果您的女兒剛好小學三年級,或兒子已經升四年級,開始出現第二性徵,包括長出陰毛、腋毛、腋下有異味、或是臉上開始出現青春痘等等,不要懷疑,他們並沒有「早熟」,是正常的發育!真正性早熟的孩子,是比上述的年齡更早出現第二性徵。
在最新一期的《兒科學》期刊中,剛好有一篇文章探討性早熟的問題,結論應該出乎家長的意料之外。研究發現:雖然現代兒童的第二性徵,確實比古時候的人提早,但是長期追蹤下來,幾乎「所有」的孩子,最後都正常長大,不但沒有任何生理上的問題,也沒有特別比別人高、矮、胖、瘦,只是在身體發育的馬拉松比賽,稍微提前起跑而已。
既然這些孩子未來發育會是正常的,因此除了在特殊的情形之下(後述),實在沒有任何理由,把這些無辜的孩子抓來抽血、打針,或是緊張兮兮的開始吃轉骨方,強迫孩子每天跳繩一百下等等。這些庸人自擾的舉動,根本就是畫錯了重點!
心理影響更勝於生理問題
事實上,面對性早熟的孩子,真正最需要關心的根本不是生理問題,反而是心理上的調適。
當提早發育的孩子,對著鏡子意識到自己的身體產生變化,開始無法掌控自己的肢體動作、像貌、與聲音,心理上的擔心與恐懼其實是很巨大的。當鼓起勇氣告訴父母之後,家長卻是以驚恐、苦惱的表情來回應,大家可以想像他們是多麼的尷尬與難受。到了學校之後,調皮的同學有意無意的嘲笑你的胸部,指著你臉上的痘子說三道四,或是因為體味的改變遭別人排擠,這些人際關係的困境,才是性早熟孩子所需要面對的壓力。
因此,如果您的孩子在八、九歲前後,開始出現第二性徵,請務必按捺情緒,千萬不要大驚小怪,造成他們的困擾。回想一下自己的青春期,是否也比當時的同學來的早?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表示那就是遺傳基因在作怪,沒什麼好擔心的。
另外,如果發現孩子因為身體的改變導致自卑,開始不想上學,成績退步,或時常躲在房間裡,趕緊找個時間和他聊聊,給予家人的支持與溫暖;可以告訴他這只是個過渡期,因為不久之後,班上每一個人都會經歷這段尷尬的歲月。如果家長勸說失敗,請儘速找兒童心智科醫師進行專業諮詢。
三個危險跡象需要就醫
如果您的孩子性早熟的速度來的太快,有下列三個危險跡象,才真正需要趕快就醫:
1. 半年之內,女孩胸部突然極速成長,或是男孩生殖器快速長大,若加上身高也在半年內突然抽高,更是要小心。
2. 有合併腦部病變徵兆,比如說頭痛、莫名嘔吐、看東西變模糊等等。
3. 發生性早熟後,才開始懷疑孩子長期吃的藥品可能含有雌激素(比如:誤食避孕藥)。
上述列出三個危險跡象,是因為有少數的性早熟案例,是源於腦部腫瘤,卵巢腹腔腫瘤,或是誤食雌激素所造成的,必需接受積極的治療。若孩子已經給醫師檢查過,也排除了這些可能的疾病,那麼就表示孩子「完全正常」,每半年追蹤一次身高和骨齡,剩下的時間,維持原來的作息就好,什麼事情都不用做。
針劑藥物乃治療心病而非身體疾病
除非真的有病理性的性早熟,否則一般性早熟的孩子,並不會因此而長不高。有些家長可能聽過醫生使用一種GnRH針劑藥物來延緩生長,其最主要的目的還是治療「心病」,比如說怕女孩月經來的太早造成困擾,或是男孩性慾來的太早等等,此藥物對於成年後的最終身高,根本沒有任何幫助(疾病造成的性早熟除外)。
也有些家長會在這段時間強迫孩子跳繩,拼命吃補,但實質效果有限,反而造成親子關係緊繃,以及孩子自信心的打擊。萬一她的基因真的就是長不高,那麼豈不是讓從停止發育的那一天,就開始感到自卑嗎?別忘了,愉快的心情也是長高所需要的因子!所以家長還是讓孩子睡飽一點,加上適量的運動,均衡的營養,以及心理上的支持,真的,這樣就足夠了。
現職:馬偕兒童醫院 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研究員、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