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回 veryWed 部落格首頁 | 管理介面
最新文章



中醫調理 5大婦女病排行榜

 

文/陳詩婷

 

不屬於病理性的疾病問題,都適合透過中醫來調理,比如月經不順、白帶多、經前症候群、不孕症、安胎、產後調理、坐月子以及更年期不適等,都屬於中醫調理的範疇。

若說到中醫醫治婦女疾病的歷史,肯定要舉出宋朝的《婦人大全良方》,裡頭記載著如何醫治或調理婦女病。

中醫師林佩蓁就說,其實中醫調理婦女病的歷史早從漢朝就開始,漢朝皇宮裡甚至專門設置女醫這個官職,主要的工作就是調理嬪妃們的身體,所以,只要了解這些歷史,就能知道中醫在治療婦女疾病已經有很長的一段經驗了。

至於哪些婦女疾病適合看中醫呢?假使不是病理性的疾病問題,都很適合以中醫來調理身體,比如月經不順、白帶多、經前症候群、不孕症、安胎、產後調理、坐月子以及更年期不適等等,都屬於中醫調理的範疇。





凍齡始祖慈禧太后4個飲食習慣  

 

文/陳詩婷

 

古書紀載,慈禧太后非常愛美,也保養得很好。據傳,29歲的外國軍官曾戀上已年近7旬的慈禧,可見其駐顏有方,絲毫沒有老態。到底慈禧太后是怎麼辦到的?

年紀輕輕就取代亡夫執政,極盡奢華之道,帶領清朝走向滅亡的女性:慈禧太后,她殘虐、忌妒心強、權力慾望強烈,這些都是後代世人對慈禧太后的印象。的確,她的生活是處於現代的我們難以想像的,不過她對於美容、養生的關心及執行程度,可是留給後代世人學習的榜樣。

在《慈禧光緒醫方選議》一書中,說明著慈禧太后從40多歲起,就開始出現更年期的症狀,也曾為失眠與消化不良等問題所苦腦。擔起整個清朝的責任與壓力,更讓慈禧太后累積了不少壓力,讓她開始有養生的念頭,同時以漢方和藥膳料理調養身體,才能在當時平均年齡僅有45歲的時代裡,活到74歲的高齡,而造就慈禧美麗不老的秘訣,就藏在4個飲食習慣裡。然而,這些習慣到底對不對?身為現代人的我們,可以從她身上學到什麼?





吃高纖食物又不配水  便秘更嚴重

 

文/丁彥伶

 

很多排便不順的人,總是認為缺乏高纖食物,所以拼命補纖維,但糞便要在大腸內形成體積,除了纖維外,還要有水分幫助膨脹,對腸道產生刺激的訊號。

「你是便秘型肥胖嗎?」對於台灣數百萬想要減肥的人來說,便秘型肥胖這個名詞早已耳熟能詳。許多人認為自己的肥胖,可能有3~5公斤是來自於肚子裡沒有排掉的宿便,所以,拼命買各種纖維粉、號稱能增加排便的酵素粉來食用,沒想到便秘反而更嚴重。





動一動、肌肉多 成為健康老人 

 

文/龔善美

 

要活就要動!印證在老年人「肌少症」的問題上更有道理。正確的動一動,有助於「逆轉」老年人肌肉質量減少的困擾,進而擁有更健康的生活品質。

台灣老年人的肌少症人口有增多之虞!調查發現,50歲以上國人有1∕5(近138萬人)蛋白質攝取不足,1∕10中壯族群也有相同問題,再加上國人仍只有33%的人培養規律運動的習慣,令人擔憂老年人肌少症困擾恐「提前」上身。

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最新發現,「肌肉量」(skeletal muscle mass)才是影響老人死亡風險的重要關鍵之一。根據分組研究結果顯示,肌肉量最低的25%老人相較於其他老人,會增加1倍的死亡風險。 






顧好你的胃

胃不舒服是怎麼了?

 

文/龔善美

 

當胃有傷口時會有疼痛感,但是,胃沒有明顯的痛神經,因此,病人的感覺是隱約覺得上腹部模糊一塊區域悶痛,胃不舒服可能是哪些疾病呢?

「胃病」在國人的 概念就是「胃不舒服」,習慣上只要和上腹部相關的疼痛不適,尤其是肚臍上方這個範圍,病人覺得和飲食、消化相關,往往被歸類於「胃」。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邱展賢指出,國人認知的「胃痛」,其實除了胃疾病之外,或多或少也可能涉及相鄰的臟器如膽、胰臟、肝與大腸、小腸疾病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