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回 veryWed 部落格首頁 | 管理介面
最新文章

「皮蛇」好了還很痛是怎麼了?

 文/王淺淺

 

帶狀皰疹不是皮膚症狀好了,就代表已經完全康復,有高達7、8成的患者,即使皮膚症狀已恢復,但患部仍然感到疼痛,這就是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也是帶狀皰疹在治療上最麻煩的地方。

 

時序入秋,天氣越來越不穩定,尤其免疫力一旦變差,皮膚疾病就容易上身,帶狀皰疹就是其中之一,所幸這個俗稱「皮蛇」的帶狀皰疹,並不如一般想像的那麼難治療。不過,今年78歲的王伯伯發病的時候,嚇了好大一跳,不但痛到影響正常作息,脖子上還起了許多的水泡,去皮膚科就醫才知道是罹患了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就是老一輩說的「皮蛇」,由於王伯伯有聽過,如果讓脖子皮膚上的這些水泡繞成一圈,恐怕會致命的民間傳說,嚇得他趕緊去找民俗療法專家來幫他斬皮蛇。果然在完成斬皮蛇的儀式之後,帶狀皰疹的水泡慢慢消失了,但痛苦的是,疼痛還是沒有改善,尤其到了夜晚,會痛到睡不著,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後遺神經痛影響生活品質

 

為何王伯伯脖子上的帶狀皰疹明明已經消失了,疼痛卻還是沒有好轉,痛不欲生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皮膚科主任潘企岳分析,不是皮膚症狀好了,就代表帶狀皰疹已經完全康復,這也是帶狀皰疹在治療上最麻煩的地方。王伯伯這種情況叫做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根據醫師多年來的觀察,恐怕有高達7、8成的患者,即使帶狀皰疹的皮膚症狀已經恢復,但患部卻仍然感到疼痛。

 

由於帶狀皰疹的病毒特性就是噬食神經,所以,會造成神經受損發炎,並導致起疹子、水泡等的皮膚症狀,然而當免疫系統發動攻勢戰勝了病毒之後,或許水泡的皮膚症狀已經消失,但是神經受損的部分還需要更長的時間修復,因此,才會出現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的情況。

 

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的時間,有的人可能會持續痛個1、2週,也有人痛到1個月以上的時間。疼痛的強度還算在人體可以接受的範圍內,但是,長期下來也是相當惱人,嚴重影響心情與生活品質,所幸一般是會康復的,潘企岳至今還沒有聽過有人會因此痛一輩子的情況。

 

不典型帶狀皰疹患者較易神經痛

 

帶狀皰疹主要是受到濾過性病毒引起的一種感染症,與引起幼童水痘的病毒是同一種,一旦感染過這種病毒,它就會長期潛伏在身體的神經細胞裡伺機而動,包括脊髓神經、三叉神經節、膝狀神經結等,只要當哪一天宿主的免疫力下降,病毒就會沿著神經跑出來到處作怪,一般就是在皮膚上出現簇集型的水泡,沿著一邊的神經以帶狀形態分布,並且會出現抽痛感。

 

不過,臨床上也不是所有的患者一開始就會出疹子,讓人容易明確判斷是罹患了帶狀皰疹,有些患者發病初期並沒有先發疹,而是先出現疼痛的感受,當疼痛感出現在背部,就可能誤診為背痛,疼痛感來自腹部的話,也有可能誤認為是腎結石或闌尾炎等其他毛病。因此,比較不典型的帶狀皰疹患者,容易因此延誤用藥治療的黃金時機,增加了出現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的機率。

 

哪些人是高危險群?

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好發的對象是年紀大的老人家,因為年長者的神經系統比年輕人的神經系統較為老化,遇到損傷的時候,復原的速度當然就會比較慢。

 

另外一個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的好發族群,則是當發生帶狀皰疹的時候,皮膚症狀所出現的水泡範圍很大的患者,就容易出現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主要是因為水泡面積長得越廣,代表濾過性病毒侵犯的神經系統越多,所造成的神經發炎區域就可能比較大,因為要等到每一處神經發炎的部位全部恢復健康,當然就需要更長的時間,就成了容易受到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困擾的族群。

 

藥物治療加速神經修復

 

潘企岳表示,一般在治療上就是給止痛藥或是神經痛藥物,止痛藥強度要達到中強度以上,才止得住患者的疼痛感;至於神經痛相關的藥物,則是希望幫助疼痛根源的神經發炎、加速修復的時間,就能減輕患者的不適感,也有醫師會開維生素B??的保健食品,因為維生素B??具有加速神經修復的作用。

 

有的醫師甚至會開立抗抑鬱、抗痙攣的藥物,不是患者有憂鬱症或癲癇的情況,而是這一類的藥物通常是作用在中樞神經上面,就可藉此阻斷因為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所產生的疼痛感受。只是對於這些治療帶狀皰疹所使用到的藥物,並不是每一種都有健保全額給付,通常健保有給付的部位是三叉神經第一對分支、生殖排泄系統附近部位的帶狀皰疹。

 

多休息、睡好睡,不讓神經痛上身

 

想要對抗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醫師給患者最大的建議就是要多休息,因為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情緒及睡眠,導致患者沒有充足的睡眠,當然就不會有好脾氣。根據醫師門診觀察指出,帶狀皰疹遺留下的神經痛,會造成患者的血壓升高,因此,如果沒有保持良好的情緒,恐怕容易引發心臟病、腦中風等病,更容易造成猝死,尤其是年紀大一點的患者來說更要注意。

 

心情不好又加上睡不飽,免疫系統也不會有良好的戰鬥力,由於影響帶狀皰疹發作的關鍵就是免疫力的情況,因此,患者一定要想辦法提升自己的免疫力,一旦免疫力上升,身體就有能力壓下病毒,修復受損的神經。所以,除了充足的睡眠與好心情,包括規律的運動習慣與均衡飲食,都是提升免疫力的不二法門,至於在飲食方面,潘企岳認為沒有任何禁忌,什麼都可以吃,但最好還是盡量避免吃刺激性、辛辣食物。

 

 

【內容出處:常春月刊 404期】

吃水果有禁忌!飯前或飯後 哪種較健康?

 

文/劉海倫 

 

吃水果美容又養顏,似乎百益而無害。但事實上,不少水果在食用時,仍有一些禁忌不可不知,否則犯忌就會吃出問題。

近年來台灣農業極為發達,各式各樣水果豐收盛產,使得國人一年四季都有味美價廉的水果可吃,再加上水果為身體營養素的來源之一,國人對吃水果就更加重視了。

雖然吃水果很重要,但在吃的時候也不是百無禁忌,還是有許多「眉角」要注意!到底水果是要在飯前還是飯後吃?哪些疾病患者千萬不要食用哪些水果?不同體質者適合吃哪些水果?民眾若多加認知,相信對自我健康一定有相當大的助益。


無關飯前飯後,適量較重要

水果是非常重要的營養素來源,是人們每天必吃的食物種類,對健康的人而言,中醫師張家蓓、居家營養師宋明樺皆認為,「飯前或飯後都可以吃水果」,唯有消化性潰瘍或胃食道逆流患者,盡量不要在飯前吃水果。

有些人以為:「飯前吃水果較易有飽足感而不易發胖!」但其實錯了。張家蓓強調,因為水果所含的糖分也很豐富,因此,飯前與飯後吃,份量都不宜過量,尤其是糖尿病人,無論飯前或飯後食用,水果份量一定要好好掌握,記得要和米飯份量一起計算,否則糖分會攝取過多,反而會變肥胖。

宋明樺建議,水果最好在餐與餐中間吃,以取代零嘴當成點心吃。而對於正餐食用過多,以至造成消化不良、腸胃道不舒服者,飯後則可吃富含水果酵素的木瓜、鳳梨或奇異果等水果,可幫助蛋白質如魚類、肉類的消化吸收,降低腸胃道的負擔,至於其他水果則無特別進食時間的限制。


胃腸不適者  不宜空腹吃太酸或太甜

網路流傳:「番茄、柿子、香蕉、桔子、甘蔗、鮮荔枝、山楂等7種水果不能空腹吃......」,宋明樺解釋,原因在於吃了這些水果可能會加速血糖升高,例如柿子不好消化,較容易產生糞石黏在腸壁上,因此,空腹吃確實不利於身體健康。

時下有很多人一早起床就吃水果當早餐,是否適當?宋明樺認為,如果空腹吃時,不會覺得腸胃道不適、胃糟糟的感覺,即可食用;但有些腸胃道比較敏感或患有慢性胃部發炎者,如果空腹吃太酸的檸檬、番茄、綠色奇異果等,或是吃太甜的甘蔗、荔枝等,會有明顯不適反應的話,就不要空腹吃水果。

至於酸、甜類水果不宜一起食用,則是無此一說,畢竟有些水果本身就酸甜味兼具。張家蓓指出,吃水果時主要著重種類的多樣性,原則上每人每天必須吃2∼3種水果,份量控制在每餐1份之內(1份水果量約為家中飯碗大小)。


感冒咳嗽 不宜吃寒涼性水果

坊間謠傳:「部分海鮮不宜與水果同食。」很多人既有印象都是來自農民曆封底的圖示,其實是無根據的。宋明樺表示,現今很多人喜歡到吃到飽海鮮自助餐廳用餐,由於海鮮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易消化吸收,此時可吃些鳳梨、奇異果,可幫助分解蛋白質,減少腸胃道負擔。

張家蓓提醒,像螃蟹、蝦子等寒性食物與寒涼水果一起食用,對身體會產生加倍的寒性影響,但若是針對柿子與螃蟹不能一起吃之說,研究顯示並無太大的關聯性。

當感冒咳嗽時,吃西瓜、橘子、番茄、香蕉等水果會加重病情?張家蓓說,感冒可分為熱性及涼性,若是鼻涕或痰較濃、較黃,屬於熱性感冒,可吃偏涼性的瓜果類,能中和熱性感冒,像是吃點西瓜,可以降溫;但若是鼻涕和痰比較稀,屬於偏白或透明,則屬涼性感冒,此時就要避免吃偏涼性的水果,避免病情雪上加霜。至於伴隨感冒的咳嗽,柑橘類寒涼性水果盡量不要食用,因咳嗽吐泡沫痰屬於寒痰,此時若再吃橘子、柳丁等水果,寒痰則會更嚴重。

水果是不可或缺的營養來源,感冒時不是都不能吃,還是可適量吃一些當季當令的水果,藉由其所含之養分,加速感冒痊癒。


體質不同  慎選水果

吃哪些水果有益健康?則需視個人體質而定。一般來說,火氣比較大、容易上火、口乾舌燥的燥熱體質者,應盡量少吃榴槤、芒果、荔枝等屬熱性水果,若真是無法抵擋這些水果的美味,可搭配喝竹筍湯,中和食物的寒熱性;而手腳冰冷、血液循環不好的寒涼體質者,盡量避免吃瓜果類食物,若想解饞,建議中午吃時機比較適宜,太陽下山傍晚時分就需忌口了。

張家蓓指出,現在時常看到因吃錯水果或過量,引起虛寒性水腫症狀的人就醫,尤其是女性朋友月經前更是常見。她曾收治過一名35歲輕熟女患者,平常就容易水腫,經前症狀更厲害,到了夏天,因貪涼吃西瓜配啤酒,隔天早上睡醒,除腳部水腫外,雙手也腫脹嚴重到無法彎曲,彷若變成「麵包超人」。經中醫診治,建議其每天早上喝一碗熱薑湯發汗,水腫症狀就自然消除了。


影響藥物代謝  不可輕忽

真正要注意的是,有些水果對藥物的代謝會有影響,如葡萄柚不利於部分心血管疾病用藥的代謝,因葡萄柚汁中的部分類黃酮與香豆素(Coumarin)成分,會破壞藥物肝臟代謝?氧化分解的功能,導致大量藥物未經氧化分解就進入體內,使得血液中藥物濃度大幅增加產生副作用,輕可誘發不良反應,重則可能造成中毒。

宋明樺進一步解釋,像是降血壓藥物中,有些成分跟葡萄柚成分作用雷同,會加強藥物作用,病患即使服藥後2個小時再吃葡萄柚,影響性還是存在的,建議服用降血壓藥患者,若想吃葡萄柚,最好諮詢醫師意見。

另外,患有腎臟疾病者是絕對不能吃楊桃、楊桃汁及其他相關產品,因楊桃鉀離子含量高,腎功能不佳者多吃恐致神經中毒;而香蕉、茭白筍等鉀離子含量高的食物,也要盡量少吃。


三高患者把握適時適量原則

目前台灣有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問題的人很多,學會正確吃對水果方法就相當重要。以西醫觀點來看,慢性病患者是屬血管慢性發炎,對中醫來說,則是脾虛造成內化問題,此類患者食用水果的份量需比標準再更少一點,米飯份量也要配合,避免因糖類攝取過量,反而會促使血管發炎更嚴重,讓脾虛嚴重而生痰。

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一天以2份水果為宜。甜度高者如榴槤、荔枝、芒果、西瓜、櫻桃等水果,建議1份是2/3碗;若是甜度較低者如蘋果、小番茄、芭樂等水果,1份就是1碗,且最好在餐與餐中間吃。若飯後馬上吃水果,容易讓血糖居高不下,正確吃水果時間,則是在吃完正餐後半小時至1個小時,如此可減少血糖的波動。



 

【內容出處:常春月刊 403期】


五穀雜糧很營養 但要正確吃 

 

文/陳詩婷 

 

全穀類食物近年來被營養專家推崇,因其具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及多種營養素,被譽為養生之寶,不過,可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五穀雜糧,尤其是胃及腎功能不好的人,特別要注意。

早在古代,五穀雜糧就是東方人的主食,《黃帝內經》也明確指出「五穀為養」,說的是五穀可以養五臟,而這五穀就是小米、大米、小麥、大豆及高粱,以中醫的角度來看,五穀雜糧不僅可以裹腹,還是五臟食療養生的好食材,例如小米被視為可以養脾,大豆則能養腎,大米重潤肺,小麥可養心,高粱則可以養肝等。

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張斯蘭說,以現代的角度來看,五穀雜糧可視為全穀類食物,多項現代研究都證實,經常食用未精製過的全穀類,可以攝取相對較均衡的營養素,達到調節健康的作用,因為五穀雜糧富含的各種礦物質、微量元素及植化素,是營養價值極高的優良食材。

 

五穀雜糧,健康5把罩

全穀根莖類是國民每日飲食指南的重要營養素,張斯蘭說,全穀類(五穀雜糧)不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碳水化合物、礦物質,還有少量的微量元素,是主導健康的重要關鍵。以健康的成人來說,每日應該攝取1.5至4碗的量(一碗為200克),才符合營養均衡的標準,那麼五穀雜糧對我們有哪些好處呢?

 

穩定血糖

張斯蘭說,比起精製過的白米、白麵條,五穀雜糧的膳食纖維含量相當豐富,以糙米而言,每100公克就具有3.53克的膳食纖維,但白米卻只有0.42克,整整差了8.4倍。膳食纖維在人體中扮演極重大的角色,比如減緩醣類吸收就是一個例子,當我們攝取澱粉類食物時,血糖會隨之上升,這時若同時攝取膳食纖維,便可以延緩醣類的吸收,對糖尿病患者有極大的幫助。

 

降低心血管疾病

膳食纖維的好處不是只有降低血糖,多項研究更證明,膳食纖維增加膽固醇的排出,藉以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效果;此外,五穀雜糧含有豐富的鎂、鉀等礦物質,而這些礦物質正有助維持血壓,所以,有三高問題的民眾,特別是高血壓、高血脂的患者,建議天天以五穀雜糧取代精緻過的白米,達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維持腸道機能

膳食纖維可分為水溶性及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其中,五穀雜糧的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在腸道內不會被消化,反而成為吸附腸道水分子,可增加糞便體積,促進腸道蠕動,除了能夠減少糞便在腸道停留的時間,也能減少糞便與腸道接觸的面積,可以幫助減緩便秘、排毒,以及預防大腸癌等好處。

 

張斯蘭提醒,若想藉由攝取五穀雜糧來增加糞便體積,改善便秘,很重要的關鍵要多喝水,才能提供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吸附腸道水分子的機會,幫助改善便秘。

 

延緩老化

五穀雜糧為未精製過的主食類,所以能夠保留最完整的營養素。張斯蘭說,比如糙米就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可以保持皮膚及黏膜的健康;而胚芽的維生素E及穀類外層麩皮B群能夠預防衰老,減少皮膚乾燥的機會,可滋潤皮膚,延緩老化。

 

抗癌

五穀雜糧含有豐富的植化素,比如黃玉米含有胡蘿蔔素及玉米黃素,對於維持視力有極大好處,紫玉米則多了花青素,具有抗氧化及防衰老的功效,大豆(黃豆)中的大豆異黃酮能預防婦女癌症等。張斯蘭說,植化素多藏於蔬果與五穀中,尤其是皮的含量最多,許多研究均提到,植化素具有增加自癒力及身體酵素活性,甚至能達到抑制腫瘤血管新生的功能。

 

腎病及胃病患者應少吃五穀雜糧

雖然五穀雜糧營養完整,好處多多,但仍然有族群不適合攝取,張斯蘭說,腎病跟胃病患者都不建議多吃,因為五穀雜糧含有較多的磷與鉀離子,對於腎臟是一個負擔,建議腎功能不佳的民眾,應適量攝取。

 

張斯蘭補充,因為腎病患者每個人的腎功能狀況不同,洗腎患者有些是血液透析,有些則是腹膜透析,營養素具體攝取量也隨之不同,所以,建議腎病患者在進食五穀雜糧前,應與你的醫師或營養師討論。

 

另外,患有胃病者也不宜多吃五穀雜糧,因為五穀雜糧帶有麩皮,較硬,假使有胃酸分泌不足,或是胃潰瘍等毛病時,攝取難以消化的食物,反而會加重胃病的嚴重度。當然,若想要吃五穀雜糧,建議可吃相對好消化的小米,或與白米以1比3∼5的比例搭配,或是煮成稀飯糊化、經過冷凍破壞澱粉結構,或是攪成泥漿,都有助減輕腸胃的負擔。 

 

五穀雜糧可減肥?營養師:過量仍會胖

五穀雜糧熱量較低,可用來減肥?張斯蘭說,這是臨床上民眾經常有的錯誤迷思,其實五穀雜糧熱量並沒有比較低,像是燕麥及薏仁,熱量反而比白米略高,過量食用仍然會肥胖,而熱量較低的五穀雜糧為玉米,每100克熱量為111大卡,對於減肥的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張斯蘭接著說,之所以民眾認為五穀雜糧有助減肥的原因,應該是五穀雜糧膳食纖維含量多,比起容易消化的白米或白麵條比較有飽足感。再者,因為五穀雜糧的抗性澱粉含量高,難以被小腸消化,所以容易被民眾誤認為熱量低的原因,但想要減肥,最重要還是回歸飲食份量的拿捏,加上運動才是減肥的根本法門。

 

這樣搭,營養價值更高

◆穀類+豆類

穀類雖然營養價值高,但仍然少了一些身體需要的蛋白質,其中,穀類含有豐富的甲硫胺酸,可是卻缺乏離胺酸,而豆類則剛好缺少了甲硫胺酸,所以,建議可將五穀雜糧加上黃豆或黑豆一起烹煮,因為豆類的離胺酸可以彌補穀類離胺酸的不足,而穀類則能彌補豆類甲硫胺酸的不足,進而提高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尤其素食者更應該這樣吃。

◆穀類+根莖類

穀類若能與根莖類一起搭配,比如白米加上山藥,因為山藥富含黏液蛋白,在中醫的角度有助健脾益胃,與白米搭配可助消化;糙米搭配南瓜,因南瓜富含的胡蘿蔔素,能補強糙米植化素的不足,且南瓜的葉酸也能與糙米的鐵質結合,有助改善疲勞與消除貧血。

 

此外,張斯蘭指出,五穀雜糧類因保留完整麩皮,富含粗纖維質,所以在烹煮前,應該事先浸泡,使穀類有充分時間吸收水分,如此煮才會又Q又香,口感不僅好,也能降低腸胃的負擔。

 

五穀雜糧放冰箱冷藏最好

台灣氣候潮濕炎熱,很容易因為食物運輸或保存過程不當,滋生黴菌或是致癌的黃麴毒素,尤其黃麴毒素經常在花生、玉米、黃豆、小麥等穀類出現,選購時務必選擇新鮮的食材,若發現食材有發霉現象,表示菌絲已深入食材,剩餘部分不可再食用,應整袋丟棄。選購部分,張斯蘭建議應選有真空包裝的產品,如此就不容易有黴菌或黃麴毒素的感染;同時應挑有相關食品檢驗核可的食品,以及無農藥及重金屬殘留的食材。

 

此外,五穀雜糧最忌諱潮濕及陽光直射,所以,陰涼通風處是最理想的存放地點,拆封後應放入密封罐中,蓋緊擺在陰涼乾燥或直接放入冰箱冷藏是最好,並一定要在期限內食用完畢,以免發霉或變質。

 

最後,張斯蘭提醒,現代人飲食過於精緻,導致代謝症候群等疾病的發生,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都是因為飲食不當所引起的,而五穀雜糧因營養豐富,富含膳食纖維及多種礦物質及微量元素,能幫助身體排毒,預防疾病,避免肥胖等好處,相當適合民眾每天的飲食。

 

抗性澱粉是膳食纖維的一種

大部分的澱粉及醣類會在小腸快速消化吸收,以提供體內快速的能量來源,但抗性澱粉不會在小腸被吸收,而是進入到大腸被腸道細菌所發酵,與膳食纖維的代謝途徑類似,很多人減肥的時候會吃抗性澱粉。

 

 

 

【內容出處:常春月刊 402期】


中暑或心肌梗塞猝死?別傻傻分不清楚

 
 
 
文/洪文嵐
 
 
 
冬天因氣溫驟降,對於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是個嚴重的不利因素,但別以為炎炎夏日就不會有心肌梗塞的風險!長時間處於酷熱高溫下,若大量流汗,又未補充足夠的水分,容易提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栓形成的機率,以致發生心肌梗塞意外。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103年台灣有19,400人因心臟疾病死亡,平均每27分5秒就有一人因心臟病發作而死亡。
 
高溫脫水 夏天也會心肌梗塞
 
美國心臟學院、歐洲心臟學院與亞太心臟學院院士、新光醫院急診科主任王宗倫指出,心肌梗塞容易發生在氣溫快速下降的時候,氣溫下降幅度越大,心肌梗塞的發生率相對增加。就趨勢上來看,冬天發生心肌梗塞的機率仍較夏天來得高。
 
溫度變化對心肌梗塞的發生是個不利條件,但脫水的影響也不容忽略,因此,心肌梗塞就容易在炎熱夏天發生了。尤其高溫之下,會加速人體新陳代謝,加重心臟負荷,心率也會加快,容易出現血管供血量不足的情況,因此,若長時間處於高溫下,大量流汗,但水分又攝取不足,還會出現脫水的狀態,進一步使得血液濃縮,易形成血栓,提高血管阻塞的風險。
 
由於高溫與脫水對心臟是個危機,王宗倫提醒民眾,即使在炎炎夏日,也千萬不要輕忽心肌梗塞的威脅。一旦有不適症狀,務必盡速就醫。
 
胸痛是心肌梗塞發作典型症狀
 
王宗倫表示,胸痛是心肌梗塞發生時的典型症狀,病人如同被大石頭壓住胸口般,出現呼吸不順、冒冷汗、臉色蒼白,且出現轉移性疼痛。疼痛感會延伸到下巴,有些人會誤以為是牙痛,也可能延伸到左肩、脖子,誤以為是關節方面的問題,或是出現上腹部疼痛,被誤以為是腸胃不適。
 
值得提醒的是,即使胸悶是心肌梗塞的典型症狀,卻只有不到半數的患者會出現此表現,亦即有半數以上的病人發生心肌梗塞時,並未出現自覺症狀。
 
尤其糖尿病人、年長者,因神經功能病變或退化,也或許是女性因習慣忍耐,對症狀的表現相對不敏感等,都可能讓病人在心肌梗塞發作時,全然沒有感受到明顯的不適症狀。
 
中暑與心肌梗塞大不同
 
心肌梗塞發作時,會出現冒冷汗、臉色蒼白等表現,在炎炎夏日是否可能被誤以為是中暑?對於這一點,王宗倫倒不擔心。即使民眾認知的疾病與醫學的定義並不相同,但病人送醫後,醫師還是可以清楚辨別。
 
中暑是指病人因體溫調控機制失常,導致昏迷,與心肌梗塞大不相同。王宗倫指出,雖然中暑嚴重脫水時,病人會出現心臟不舒服的現象,例如心跳加速、心悸等,但多半不會出現胸悶這類心肌梗塞的典型症狀。
 
急性冠心病分3大類
 
心肌梗塞是冠狀動脈心臟病(簡稱冠心病)之一。冠心病是指心臟血管管徑狹窄程度至少一條達70%以上,可能造成心肌缺血,平常處於穩定狀態。一旦出現急性症狀則為急性冠心症,包括不穩定型心絞痛、心電圖判斷ST段上升的心肌梗塞與非ST段上升的心肌梗塞3大類。
 
不穩定型心絞痛
不穩定型心絞痛,也就是血管狹窄會出現不穩定性的變化,是指新發生的心絞痛症狀(例如過去未曾出現的胸悶症狀)、程度加重的心絞痛(以前爬兩層樓會感到胸悶,現在爬一層樓就會胸悶)、休息狀態下的心絞痛(一般是運動量大時,血流供需失調才會出現心絞痛)、心肌梗塞後的心絞痛等。
 
ST段上升的心肌梗塞
若病人出現急性冠心症的表現,死亡風險高,需盡速就醫。尤其是ST段上升的心肌梗塞病人,更需與時間賽跑,及時打通血管。ST段上升的病人,從症狀到就醫若控制在6小時內,死亡率約6%,但若超過12小時,死亡率則上升到16%以上。
 
非ST段上升的心肌梗塞
非ST段上升的心肌梗塞病人,絕大多數即使血管嚴重狹窄,但仍有血流可以通過。這類病人通常年紀較長、有三高等慢性疾病,甚至曾被檢出有心血管狹窄的問題。病人的血管因多處狹窄,血管之間發展出側枝血管,以相互支援,病人常有胸悶等不適症狀。雖然病人整體的血管健康並不理想,但一處堵住後,因血管間可以支援,不致於出現即刻性的死亡威脅。
 
勿輕忽不穩定型心絞痛
 
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發生,意指血管狹窄出現了不確定性的變化。病人多半是症狀出現2天至2週間求診,其實不穩定症狀出現的前幾天,危險性最高,若病人2週後才求診,通常已安然度過危險階段,但因病人心肌已出現一定程度的缺血情形,血管出現不穩定性的變化,建議要盡速就醫,並經由心電圖判斷ST段上升與否,評估心導管手術介入的時間點。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前理事長黃瑞仁警告,一旦出現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症狀,意味病人已接近心肌梗塞的發生,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心肌梗塞診斷3要件
 
心肌梗塞的診斷要件有三大項,第一是臨床症狀、第二是心電圖、第三則是心肌酵素。黃瑞仁表示,心肌梗塞需符合三項診斷中的兩項,其中心肌酵素是必要的診斷條件。若心肌酵素診斷確定,可知病人的心肌已經開始壞死。
 
國外的研究指出,病人從症狀發生到給予治療,每延誤30分鐘,即會增加7.5%的一年內死亡相對風險。現今臨床上,已可藉由高敏感度的心肌鈣蛋白的檢測,一小時即可知道結果。
 
診斷ST段上升,盡速心導管打通血管
 
在心電圖的診斷上,則可從ST段的變化,區分為ST段上升的病人與非ST段上升的病人。王宗倫表示,ST段上升的患者會依標準流程,力求盡速以心導管打通血管。至於非ST段上升的患者,亦需接受心導管治療,只是時間上沒有那麼迫切。
 
ST段上升的病人,三條冠狀動脈血管中有一條被堵住,其中約7成的病人血管可是百分之百被塞住,以致下流血管完全受到影響,需盡速接受心導管介入治療,經由氣球擴張術打通血管,恢復血流。若無法於1小時送達可執行心導管手術的醫院,則可先施以血栓溶解劑,但有0.5%併發腦出血的風險。
 
若確診太晚,需採藥物治療
 
若被診斷出的時間較晚,則需採藥物治療。選用的藥物包括:抗血栓藥物(併用抗血小板藥物與抗凝血劑)、交感神經抑制劑(血壓穩定較不易併發心律不整)、血管強力素轉化?抑制劑或是血管張力素受體拮抗劑(心肌壞死會結疤,可延緩左心室擴大的速度,延緩心臟衰竭的時間)、降膽固醇藥物(斯達汀類,讓斑塊穩定不再破裂)。
 
王宗倫表示,ST段上升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只要堵住的血管被打通,即可恢復正常血流,但需要搶時間。
 
心肌梗塞的死亡風險有多高?
 
◆ST段上升面臨「鯨吞型」死亡威脅
ST段上升的病人所面臨的是「鯨吞型」的死亡威脅,由於大範圍的心臟肌肉受到影響,甚至可能出現嚴重心律不整,短時間內死亡的風險極高。一旦救回來,病人只需戒菸及服藥配合,即可大幅降低死亡的風險。
 
◆非ST段上升屬「蠶食型」死亡威脅
非ST段上升的病人面臨的死亡威脅則屬於「蠶食型」。短期死亡率不像ST段上升的病人那麼高,但因問題血管很多,1~10年的長期死亡率反較前者來得高。
 
王宗倫強調,一旦出現不穩定型心絞痛或是心肌梗塞,以台灣現有的醫療便利性,病人最好第一時間即送醫。至於穩定型的冠心症病人,即使沒有立即的死亡威脅,但務必控制危險因子,並依醫矚服藥,尤其一定要戒菸。
 
在不增加病人心臟負荷的情況下,可採取適度運動,對心臟功能有所助益,但切勿進行過度激烈的運動,以免發生猝死。
 
哪些人容易得冠心病?
 
 
三高病史與抽菸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子。若有三高、抽菸、曾被檢出有冠狀動脈疾病者,一旦出現疑似心臟疾病的表現時,一定要盡速就醫,爭取搶救時間,降低心肌壞死的機率。
 
冠心病與心肌梗塞的發生,男性比女性來得高,男女比例約是3:1至4:1。但女性停經後,心肌梗塞的發生率即與男性不相上下,更年期後的女性得特別注意心血管疾病的威脅。
 
 
 
 
 
 
【內容出處:常春月刊 401期】
 

水果吃錯份量,血糖直直飆

 

 

文/蘇逸晴

 

 

把高糖分水果照三餐吃,雖然可以吃到很多纖維質和營養素,但吃下肚的糖分也不少,飲食中長期攝取高糖分食物,容易造成體內代謝出問題,久了就會引發糖尿病。

 

很多人都會認為,水果沒有脂肪、沒有澱粉又有豐富的纖維質,甚至大部分的水果熱量都很低,所以,不管是要減肥或是要控制血糖的人,多會以吃水果來取代大魚大肉的正餐。但是,日前卻有幾個案例是想要瘦身的人,利用水果來取代三餐,結果吃到身體虛弱緊急就診,檢查之後居然罹患了糖尿病。

 

馬偕醫院營養師許碧惠表示,糖尿病是現代人的文明病,當體內的血糖值一直處在不正常的數值範圍,造成代謝出問題,身體就會出現三多反應:「喝多、吃多、尿多」。一般提到的糖尿病大多屬於第2型糖尿病,起因主要是肥胖而引起的代謝症候群,目前糖尿病比例中,有9成以上都是第2型糖尿病,少部分為第1型糖尿病(先天自體免疫疾病)和妊娠糖尿病。那麼為什麼吃健康又高纖的新鮮水果,會跟糖尿病有關係呢?

 

水果糖分多,吃過量代謝出問題

 

台灣的農業技術改良之後,每種水果幾乎都是甜滋滋的,夏天盛產的鳳梨、西瓜、芒果......,每一種都又甜又香,看在營養師眼裡,水果裡面含的糖分還真的是不低,因此,如果把高糖分的水果照著三餐吃,雖然可以吃到很多纖維質和營養素,但吃下肚的糖分也不少。

 

長期這樣吃下來,糖分的攝取量一定會爆表,即便沒有家族遺傳史,也沒有肥胖、心臟病、高血壓、高血脂或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等危險因子,但是,因為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飲食中長期攝取高糖分的食物,就容易造成體內代謝出問題,久了就會引發糖尿病。

 

健康成人:1天2份水果 糖尿病患:1天1份水果

 

營養師陳韻帆提醒,不用擔心吃下甜分太高的水果會讓血糖破表,而應該是要有一個飲食總醣分的概念,在天然食物中所含有的醣類(澱粉類如米飯、麵包、麵條等)、葡萄糖、果糖、乳糖等,所有加總起來一整天的總醣量到底要吃多少,才是大家應該要學習的。

 

不管是糖尿病患或血糖值比較高的人,其實任何種類的水果都可以吃,重點是吃下肚的水果份量,才是要嚴格限制的。一般來說,健康成年人1天吃2份水果,糖尿病患者1天只能吃1份就足夠了,至於1份水果的量是多少呢?以大家最常吃的蘋果來說,大約是半顆或是16顆聖女番茄。

 

但是別忘記,水果也是有熱量的,而且越甜的水果通常熱量越高,因為3大營養素當中,水果不含脂肪與蛋白質,所以,水果的含糖量正是影響熱量多寡的主要因素。另外,有些人以為水果的含水量多,熱量就會比較低,不過,營養師說,這兩者之間並沒有關聯性,所以,含水量多的水果例如西瓜,熱量並不會比較低,這點是要特別注意的。

 

因為沒有甜度計來做精準的測量,所以,一般人很難知道水果的含糖量究竟是多少,因此,當吃到嚐起來比較甜的水果時,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或是慢性病患,就要自我提醒,在份量攝取方面要更節制些,才不會吃下多餘的糖分。

 

選吃低GI水果,血糖升得比較慢

 

除了控制吃水果的量之外,通常會建議糖尿病患或血糖值較高的人,想吃水果時,可以選擇GI值比較低的水果,當作食用優先順序的參考。所謂的低GI飲食理論,是指吃了低GI值的食物後,血糖不會快速升高,胰島素就不會急著把太高的血糖儲存成脂肪,也就不會變胖。常見的低GI值水果有蘋果、香蕉、葡萄柚、火龍果、小番茄、水梨、櫻桃、奇異果等,都是纖維比較多的水果。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糖尿病患常以為芭樂的甜度低,很適合糖尿病患者吃,但每次都吃一整顆。許碧惠說,其實芭樂的糖分也很高,1顆芭樂約有3湯匙的糖,糖尿病患者1次吃1顆,早已超過1天水果的攝取總額,難怪血糖會迅速飆升。

 

聰明吃水果4訣竅

 

1天吃2份水果:健康成人1天的水果份量約為2個女生拳頭的大小,但女生的拳頭有大有小,所以,建議可以拿出一般大小的飯碗,把瓜類水果切成塊狀裝碗,平平的1碗算1份,1天可以吃2份水果。

 

不要集中在同一餐食用:建議要分餐食用,不要把水果集中在同一餐來吃,因為1份水果的含糖量換算起來差不多是1湯匙的糖量,不能在同一餐或同一時段把一天的2份水果量全部吃完,否則會讓身體的血糖在該餐後迅速上升太多。最佳的吃法是把2份水果分開至早餐、午餐的飯後吃。

 

白天吃完,一整天有效利用:水果建議在白天吃完,因為一天的能量利用多在白天的時段,就像是建議在白天吃維生素一樣,如此營養素在一整天當中都可以被利用,同時也能保持血糖的穩定。

 

當成餐間點心:糖尿病患者可以把水果當成正餐與正餐之間的點心,例如早餐飯後到中午吃飯前肚子餓了,且測得的血糖是偏低的,可先拿出中餐飯後要吃的1份水果當成點心。這時身體因為吃了水果止飢,又可以增加糖分進入體內,讓原本飢餓狀況下的血糖濃度稍微提升;接下來12點要吃中餐時,也不會因為飢餓太久而暴飲暴食,大口咀嚼吃下太多食物。另一份水果可以在晚餐前的下午茶時段當點心吃,也能避免晚餐食用份量太多,就不會增加身體的負擔。

 

水果打成果汁,糖分最容易過量

 

既然水果的份量不能多吃,一般成人1天2份,糖尿病患者1天只能吃1份,那就把水果加上冰塊打成鮮果汁冰沙,清涼消暑又健康,總比喝其他飲料來得好,但站在營養師觀點,這可是整杯滿滿超過份量的糖分啊!

 

許碧惠說,以糖尿病患者建議的1份水果的量確實不多,要用這1份水果的量打成1杯果汁有點困難,所以,一定會在不知不覺中,又加了許多水果份量或是搭配的養樂多、牛奶、糖水等飲料,這樣一杯果汁喝下來,糖分更是大爆表。

 

如果還是想喝果汁的話,有兩個重點要注意,第一是不要去渣,保留水果的纖維質,連渣一起喝下去,第二就是要控制份量,就以最常見的柳橙汁來說,市售1杯現榨柳橙汁約350c.c.,平均1顆柳丁只能榨出70c.c.左右的果汁,也就是說,1杯柳橙汁要使用至少5顆柳丁,1杯柳橙汁的含糖量就等於5湯匙的糖,身體瞬間吸收了這麼多的糖分,難怪血糖會不穩定了。所以,建議還是吃新鮮的固態水果比較好。

 

 

如何知道得了糖尿病?

糖尿病初期多數是沒有症狀的,要知道自己有沒有糖尿病,需要靠抽血檢查,正常人空腹8小時血糖值為70~100毫克/百毫升,如果高於126毫克/百毫升就是有糖尿病;或是喝75克葡萄糖水做葡萄糖耐受試驗,2小時後血糖若超過200毫克/百毫升,或是有高血糖症狀同時加上任一時間測血糖超過200毫克/百毫升,就有糖尿病。

 

1份水果的量

蘋果:1/2顆,切片約8分碗量。

櫻桃:9顆。

葡萄:10顆。

鳳梨:1/8顆,約8小片。

甘蔗鳳梨:比一般鳳梨甜,差不多是6小片。

釋迦鳳梨:是鳳梨中甜度最高者,1份量大約只能有4小片。

芒果:1/3顆,切片約8分碗量。

黃金聖女小番茄:約10顆。

聖女番茄:約16顆。

芭樂:1/3顆。

西瓜:差不多約6小片,同樣是切塊約1平碗量。(屬於高升糖指數食物,糖尿病患者在食用時,要控制好食用量)

 

水果乾可取代新鮮水果?

風乾或醃漬水果在製造過程中會因為光、熱,使得水果中的營養素被破壞,例如水果中的植化素遇到光和熱就會減損,而且風乾過的水果體積變小,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吃過量。以新鮮葡萄和葡萄乾來說,10顆葡萄和10顆葡萄乾,都是1份水果的量,但吃下10顆葡萄因為有水分,所以會感覺有點飽足,但吃10顆葡萄乾卻往往會停不下來,可能一抓一把就是20顆,一把一把的往嘴裡送,再加上果乾都會添加梅粉或糖霜等調味料,糖分早已超過一天所需的量。所以,非常不建議用果乾來取代新鮮水果。

 

 

 

 

【內容出處:常春月刊 4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