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回 veryWed 部落格首頁 | 管理介面
最新文章

「扮家家酒」比畫畫更能激發創造力

 

作者:田育瑄

圖片:徐榕志攝 

 

「扮家家酒」是每位大小朋友童年必經的遊戲,但你可曾想過「扮家家酒」居然能夠激發孩子心中無限的創意嗎?《每日科學》指出,「角色扮演」能幫助孩子將創意發想融入角色當中,甚至比畫畫更能啟發幼兒們的創造力。

根據英國心理學會(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研究指出,那些時常天馬行空玩著「扮家家酒」遊戲的孩子,他們在創意與想像力上的表現,會明顯高出許多。孩子藉由角色扮演將大腦的情景體現在生活中,他們玩得越多、腦中的想像空間就更多,不但能從遊戲當中獲得樂趣,更因此滋長了孩子的創意。

英國牛津布魯克斯大學(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教授路易斯‧龐斯(Dr Louise Bunce)表示:「我們正在深入調查當孩子進行『扮家家酒』這類涉及『偽裝』的遊戲時,對他們的創造力有什麼影響,理論上來說,透過角色扮演,孩子能將腦中對世界的想像投射在真實情境中,這對於拓展他們的創意思考將有極大幫助」。

首先,龐斯教授的研究團隊先針對70位四到八歲的孩童進行訪談,並將孩子們玩的「扮家家酒」遊戲情境,分門別類為以下三種:

1.真實情境:像是裝扮成老師,或是舉辦茶會等。

2.誇大情境:像是與獅子打架卻毫髮無傷,或是搭乘直升機上學等。

3.虛構情境:像是前往魔法學校,或是與精靈一起玩等。

接著,邀請孩子完成三項創意發想任務,在前兩項任務中,孩子舉出越多特殊的方法,他們得到的分數就越高,而畫圖的創意分數則是根據兩位評審來評分。

1.在時間內舉出所有能想到的紅色事物

2.列出室內從A點到B點的移動方式

3.最後是畫出真實角色和假扮的角色

研究結果證實,那些在扮家家酒中飾演的角色越是脫離真實生活的孩子,在三個任務的創意發想指數越高。在玩樂中,越需要發揮想像與脫離真實情境的元素,越能幫助孩子培養創意與創造力。

「那些喜歡在扮家家酒中擔任不同角色,而且積極融入遊戲中的幼兒,除了擁有豐富的想像力外,透過遊戲的互動,更讓他們的創造力得以發揮,這無疑為家長和老師們提供了一份有力的證據,今後我們更應該鼓勵幼兒們玩扮家家酒這類結合不同情境與角色的遊戲,激盪他們創意思考的能力」龐斯教授說道。

 

【更多豐富內容請見《親子天下》網站 http://bit.ly/2dOlVqs  

 

 

延伸閱讀:

教寶寶學說話,掌握閱讀之鑰   http://bit.ly/2cPpxXi 

跟獼猴媽媽學,帶出有領導力的小孩  http://bit.ly/2dNeHGI 

解決手足的紛爭,爸媽不可忽略「3不1要」http://bit.ly/2cOF7aw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親子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親子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想養出不偏食的寶寶,關鍵在於用餐氣氛

 

作者:田育瑄

照片:徐榕志攝 

 

許多家庭都曾因為孩子偏食、挑食,每天上演親子革命,然而,多數偏食的孩子並非天生如此。《紐約時報》指出,寶寶愛吃什麼其實並不是因為食物本身是否美味,而是......

我們都以為寶寶吃東西的判斷可能來自食物好不好吃,但是其實寶寶是根據觀察別人吃東西時的反應來回應對食物的喜好。康乃爾大學心理及人類發展學系副教授凱瑟琳‧金斯勒(Katherine Kinzler)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最新研究指出:一歲大的嬰兒就能理解人類對食物的選擇,而這也取決於他們的社交或文化環境。

金斯勒教授於《紐約時報》撰文說道:「我們發現寶寶對食物的偏好並非取決於食物本身,而是先觀察吃下食物的人的反應。雖然在寶寶學會說話前,我們無法得知他們內心的真正想法,不過根據發展心理學家的長期實驗觀察,寶寶對眼前事物是否有興趣,會決定他們的目光停留長度,寶寶在感興趣的事物上,眼神會駐足較久,因此我們透過這個方法,讓超過200位1歲大的寶寶先觀看一部關於食物喜好的影片,並從中觀察他們對人與人之間的食物偏好所產生的反應」。

溫馨、健康的用餐環境,是寶寶「學吃」的關鍵

實驗結果發現,寶寶心中似乎對於「社交文化」與「食物」間有種特殊的連結。當寶寶看到兩個人的行為看起來像是朋友,或是說相同的語言,寶寶就會期待看到他們偏好相同的食物,而如果兩個人之間互動冷漠、表現的像是敵人,抑或是說不同的語言,寶寶則會認定這兩人各自偏好不同的食物。

不過,當寶寶看到某人表現出對某種食物的厭惡感,則不論眼前這兩位是否來自相同社交背景,寶寶也會預期下一位品嘗這個食物的人肯定也不喜歡。

由此可見,寶寶不只是吃下被餵食的食物,也同時在觀察大人對食物的反應,並從中找出「誰吃了什麼食物?」、「跟誰一起吃?」之間的線索。

「家庭的用餐氛圍」就是培養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的最佳場所,從孩子一歲開始,可以慢慢讓他們與家人同桌吃飯,親子間的用餐時光能提供孩子模仿與觀察大人吃飯的機會。

「當我們讓幼兒置身於一個大人們會選擇健康食物的社交情境裡,那麼孩子自然而然的就會認為『健康的飲食』是生活的必需,寶寶的偏食習慣也會自然漸漸消失,所以,想養出不會挑食的健康寶寶,得從經營良好的用餐氣氛做起」金斯勒教授微笑說道。

 

【更多豐富內容請見《親子天下》網站http://bit.ly/2cVZy2A  

 

延伸閱讀: 

別再說吃完青菜就能吃零食了http://bit.ly/2cMsnfU 
父母一定要鬆綁的吃飯規定http://bit.ly/2cjHzWe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親子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親子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15個生活習慣 養出好腦力

 

作者:李宜蓁

 

 

怎麼讓小腦袋健康長智慧?吃好、睡好、多運動; 給他滿滿的愛、陪他玩耍、帶他多接觸探索自然。 這些,用心的父母都做得到。

鍛鍊大腦不必花大錢,其實最好的方法就在平凡不過的生活習慣和教養態度裡。一旦掌握了大腦的基本特性,澆灌以愛與適當養分,每個孩子的腦部都能健康茁壯的成長!以下綜整出專家建議從小就應該養成的十五個生活習慣,不用花大錢買閃字卡和參加大腦潛能開發班,就可以讓孩子的小腦袋健康長智慧。

習慣1  一切從吃得好開始

大腦細胞每五個月更新一次,要讓大腦有機會絕頂聰明,最容易見效的第一個方法,就是給它足夠的好營養。

有心為孩子健腦的家長,魚和魚油,是護腦必備的好食物。丹麥的研究比較了五千多名健康老人的飲食發現,一個人的飲食中魚的成分愈多,他保持記憶力的時間也就愈長。因為魚油中所含的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包括EPA與DHA)對人體有益,DHA是大腦神經細胞傳遞訊息的化學物質之一。由於人體很難透過飲食轉化合成omega-3,因此可透過食用深海大型魚類的眼窩、油脂部位,或魚油膠囊來補其不足。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教授黃士懿建議,若孩子不敢吃魚油,可在烹調過程中剪開魚油,滴入魚湯中,記住不要燜,也別久滾。若吞膠囊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壓力,多吃魚就好。

習慣2  睡得好才記得牢

剝奪嬰幼兒的睡眠,會影響他們的生理成長與認知發展。嬰幼兒特別需要大量而不被打擾的睡眠。睡眠主要有四個功能,一、修補神經元,二、複習白天所學,三、淘汰不需要的記憶,四、調節情緒。因此我們應該從現在起學會重視睡眠,就像重視營養與運動一樣。

孩子到底睡多久才夠?根據研究,新生兒每天可睡十六小時以上,學齡前兒童則至少十二小時。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教授吳嫻指出,人在入睡約九十分鐘後會進入REM期(快速動眼期),此時腦波的活動狀況跟清醒時差不多,甚至更活躍,在這段時間,大腦會把白天學到的神經元凝固下來,具有去蕪存菁的重大意義。小嬰兒睡眠週期中,REM期比例最高,大腦會儲存重組記憶,增補神經傳導物質幫助學習。

睡眠會受到生理時鐘與生活習慣的左右,即使孩子生理上該睡了,若是睡前情緒太高亢、從事激烈運動、習慣跟大人當夜貓子,生活習慣便會擊敗生理時鐘,改變孩子的作息表。為了寶寶的成長,家長要特別用心穩定孩子的睡眠作息,早睡早起才是王道。

習慣3  運動可以增強腦力

吃好、睡好可以讓大腦維持在運轉巔峰,但運動卻能額外增進神經元細胞的快速增長,等於幫大腦多裝了好幾條記憶體。運動可以將新鮮血液帶向腦部細胞,大腦會產生多巴胺、血清素與正腎上腺素等三種神經傳導物質,誘發大腦神經元增生,多巴胺使運動的人心情愉快,血清素與情緒和記憶有直接關聯,正腎上腺素則和提升注意力有直接關係。

日本文部科學省最新研究顯示,律動遊戲課程不但可活化四~六歲幼兒的前額葉皮層,也有助於啟動幼兒的自律神經系統,促進心神安定。任何比走路還複雜的肢體技巧都需要學習,也因此為大腦帶來挑戰,寶寶剛開始會有點手忙腳亂,但隨著神經連上小腦、基底核,前額葉皮質區活躍起來,動作於是愈來愈精確。

台北體育學院運動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周建智則認為,帶孩子多運動對健康好,對大腦也好,但家長卻普遍缺乏從事運動的創意,對運動強度認知也不足。

親子運動是遊戲、而不是比賽,不需要很專業正式,只要達到基本的運動強度就好。

若真受限於場地時間,夜市簡單的籃球機、棒球練習場練揮棒,以及任何想得出來、合理、不違反道德的遊戲,都可以成為鍛鍊腦力的有趣運動。假日在公園玩簡單的互相接球,都比待在家裡玩運動遊戲機的健腦效果強。

習慣4  愛孩子比學英文更要趁早

專研兒童發展的中央大學閱讀研究室研究員周育如指出,早期的安全依附是一切兒童發展的基礎,甚至可以用來預測孩子將來的成就。因為嬰幼兒的依附和探索行為幾乎可以說是一體的兩面,那些能夠與主要照顧者建立起安全依附的幼兒,通常也比較願意對周遭環境進行探索。

安全依附的孩子有較多的探索行為,愈多的探索意味著與環境有愈多的互動,愈多的互動使孩子的腦神經連結愈複雜愈緊密,孩子當然也就愈聰明優秀。

周育如特別強調,情緒發展有所謂的「情緒窗口(emotional window)」,意思是說嬰兒期和學步期是情緒發展的關鍵期,而這個窗口是人類所有發展中最早關閉的。因此為人父母應對此有所警覺,愛孩子比學英文更要趁早,不要等到來不及了才後悔。

習慣5  遊戲是最好的心智挑戰

過去人們一直以為孩子遊戲時大腦在休息,但最新發現是,遊戲的角色扮演和想像力可以幫助他們建構抽象思考能力,有助於增進學科表現。

《教養大震撼》一書指出,抽象思考能力是掌握現實與抽象符號之間的連結,每個學科都用得上。而孩子在扮演遊戲中把一張書桌和幾把椅子想像成消防車,大腦就學會如何把抽象符號和其他元素串連起來,等於經歷了一場高階抽象思考過程。

腦神經科學家也認為,遊戲是最好的心智挑戰。當一個小男孩專注玩積木,進入了平靜忘我的境界,大腦正在經歷一段與他心智能力相合的挑戰,這也是大腦最活躍、最有創造力的瞬間。

周育如指出,光「玩」並不算真正的心智挑戰,家長或老師應該提供比孩子的能力稍微難一點、但又足以達成的挑戰,大腦會經歷了一段平衡、失衡又平衡的過程,神經元又走出一條以往不曾通過的新路。

周育如強調,其實孩子真正的喜悅不是成為超齡小天才,而是完成他這個年紀所能做的偉大事情,真正的滿足是來自於對手邊的工作盡了最大的努力。

因此,林口長庚復健科職能治療組組長黃恢濤建議,家長該做的是時時觀察陪伴孩子,確切掌握孩子的發展進程與獨特氣質,並且適時適量的給予引導,安排有趣的活動與遊戲,不予勉強或急切想要看到學習效果,否則可能早早壞了學習胃口。

習慣6  動手做過才會留下痕跡

周育如強調,孩子一出生,腦中已具備這一生要用的幾乎所有神經元,決定他智力高低的是這些神經元之間連結的密度與強韌度。

這樣的連結在嬰幼兒時期最為快速,然後到了九~十歲之間腦部開始做的是修剪的工作,把用不到的和連結不強韌的部分修剪掉,只留下最常用、連結得最強韌的部分。

決定孩子腦部神經元之間如何連結、連結的密度和強度,則是與環境互動的經驗。

尤其是那些他主動探索、主動處理過的訊息,在腦中會建立最長最強韌的連結,而被動被灌輸的經驗所建立的連結,往往是脆弱而短暫,將來很容易就被拋棄掉,這就是發展上的「用進廢退」原則。

所以我們拚了命塞給孩子的,最後都難逃被修剪掉的命運,反而是孩子在自發性玩耍、探索、主動閱讀中得來的經驗會被保留下來。

給時間,讓孩子動手做,也是鍛鍊大腦重要的過程。腦神經訓練師王秀園分析,大腦是為生存而存在的器官,外在環境不斷給磨練,大腦才有機會學習諸多生存技能。「一定要親自走過,才會在大腦留下痕跡」,孩子早該自己學坐捷運了,家長還每天接送;永遠匆忙的早晨,總是忙到沒耐心等孩子綁鞋帶,其實都已經剝奪了孩子建構大腦的珍貴歷程。

習慣7  正向管教教出自信的孩子

孩子在遊戲中解決問題,了解因果關係,擁有最初的成功經驗時,家長若能真誠鼓勵與讚美,孩子的臉上會出現一抹滿意的微笑。

此時,孩子的大腦神經細胞,也因為分泌了「多巴胺」這項正向情緒的神經傳導物質而微笑著。

多巴胺在期待與獎勵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滿足是學習的重要刺激,當人們專心、與自我一致、與世界和諧相處,或成功達到任務時,這種美好的感覺會引發成功的學習,並儲存在大腦。

習慣8  好奇心是大腦思考的燃料

幼教大師蒙特梭利相信所有的孩子都是小小科學家,他們熱愛觀察世界,進行「要是這樣……會怎麼樣?」的探索。初生兒和學步兒會從高腳椅上丟玩具,在洗澡時玩水,這股探索的動力隨著年紀繼續增強。

好奇心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學習驅力,像是能讓大腦機器全速運轉的核心燃料,孩子願意去思考,堅持打破砂鍋問到底,是鍛鍊腦力的最好習慣。發展分子生物學家約翰.麥迪納(John Medina),在《大腦當家》一書中強調,對孩子來說,「發現」帶來快樂,就像一種會上癮的毒品,探索創造出更多發現的需求,帶來更多快樂,這是一個直接的回饋系統。

家長可以要孩子先「猜猜看啊!」小腦袋就會進行歸納與推理。「即使猜錯也沒關係,我們的文化太注重要『對』,容易澆熄孩子的探索好奇心,」王秀園說,有時孩子會冒出很無厘頭的問題,父母更應引導孩子想得更深入,而不是阻止發問。

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教授史丹利.葛林斯班,在《優秀孩子的十大關鍵能力》一書中建議,最能引發幼兒好奇心的做法,是帶他去大自然中散步,在訊息豐富的環境中探索。另外,當父母願意聆聽──而非評價孩子的意見時,最能夠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如果你想增進子女的好奇心,拓展他們的智能範圍,就要多多徵求他們的意見,」史丹利提醒。

習慣9  從小學習為自己負責

學步兒經常鬧脾氣,用一個簡單有力的「不」字對抗全世界,常讓家長頭痛不已。其實家長可慢慢放手,開放幾個你可以接受的選擇讓孩子自己決定,讓他從中獲得獨立、自主的權力感,也同時學會為自己負責。

一開始,父母可以提供多個選項,讓孩子從中選擇,如果孩子嘗試後,感受到自己能做決定的成就感,就會慢慢願意嘗試自己選擇。如果孩子自己選擇卻有不好的經驗,家長也不要心急,可以告訴孩子,雖然他的選擇沒有成功,但願意嘗試的勇氣很令人佩服,下次再試試看就好。重要的還是讓孩子慢慢嘗試,用他自己的節奏來發展自我。

習慣10  父母言教不如身教

「父母要以身作則」是一條亙古不變的教養守則,一九九二年義大利帕瑪大學研究團隊的研究發現「鏡像神經元」,解讀了父母的身教那麼的重要,原來跟大腦息息相關。腦中的鏡像神經元是一組可以反映外在世界的神經細胞,只要觀看別人的動作,就會在腦中重現相同動作,彷彿鏡子反射,人類透過鏡像神經元的「模仿」學習,不需透過語言,進而理解他人的行為、意圖與情緒,拉近彼此關係。

模仿是學齡前孩子重要的學習歷程,孩子早期的模仿場域是家庭,這也呼應了身教、言教、學習環境的重要性。鏡像神經元的存在也說明了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品格是長期模仿、觀察、內化的結果,是一個潛移默化的歷程,模仿對象除了父母以外,同時受到環境與經驗的影響。

尤其品格的培養是一種內隱的學習,大腦在孩子不知道的狀況下處理並儲存訊息。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醫師鄭雅薇指出,二~三歲的孩子就能展現「同理心」,但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卻是後天學習而來,若能在成長過程中讓孩子多與人互動,才能逐漸學會設身處地為人設想。

習慣11  不要讓壞習慣坐大

孩子的壞習慣很難改過來是有道理的。大腦資源地圖不時因經驗而修正改變,好習慣和壞習慣的神經迴路在其中互相爭奪地盤,想站穩腳步。

《改變是大腦的天性》指出,大腦有個特性叫「神經可塑性」,每一次做不同的活動,大腦會改變結構與神經迴路,使它更適合手邊的作業,假使某個零件壞了,其他部位還可以接手這項工作。大腦有彈性、知變通,卻也使我們某方面變得更食古不化,我們一些最頑固不能改變的毛病其實也是神經可塑性的產物。

假如我們停止使用某種心智技術,不但會忘記如何運用,連它在大腦的空間也會被其他常用的技術搶走。

當我們學會一個壞習慣,它佔據了大腦地圖的空間,每重複一次壞習慣,它又佔多一點地盤,讓好習慣更難立足,這也是為什麼戒掉一個壞習慣比學它時難上十倍,也是為何童年教育這麼重要,很多事情最好一開始就教對,不要讓壞習慣坐大,有競爭優勢了再去拔除它。

若是壞習慣已經養成,光是禁止於事無補,必須用另一個正確的行為來取代壞習慣,因此當你大聲喝止孩子說「不能做A」之後,切記補充說「應該做B」,並重複讓孩子練習。

習慣12  長期家庭壓力會傷大腦

心理學實驗證實,長期的嚴重壓力會改變行為,讓人放棄學習。一九六○年,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把兩隻狗放進通電的籠子裡,接受同樣程度的電擊,有主控權的狗在通電時用鼻子壓住按鈕把電停掉,另一隻狗則是怎麼做都無效,只能哀鳴。當兩隻狗被放進新籠子裡,壓住按鈕讓電停止已經無效,原來有主控權的狗在情急之下,會跳過不高的柵欄到籠子另一邊,成功逃過電擊;原本哀鳴的狗即使到了新環境也不會想辦法逃脫,只能躺在地板上被電擊。這個極度的悲觀被稱為「習得的無助」。

當孩子長期目睹父母吵架,又無力停止或改變這個令人無助的狀態,這種失去控制權的感受會影響孩子一生很多事情。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說,童年不當的責罵或受虐經驗會永遠傷害神經元的發育,家長對孩子的責罵應該更為謹慎。《大腦當家》指出,壓力太大或太久便開始傷害學習。壓力大的人數學做不好,語言處理不夠快,記憶力差,不會把過去的訊息類化到新的情境,也不會修改舊的訊息適應新的需求,更無法專注。壓力大的人在認知作業上,比壓力小的差了五○%。

習慣13  多跟孩子說話和擁抱

新生嬰兒是個大近視,他們的視力大概只能看清楚三十公分左右的距離,不能自動調整焦距,更遠或更近的物體就會變成一片模糊。造物者似乎是設計好要嬰兒把身邊愛他的人看得更清楚。因此,爸媽應常常抱寶寶,雙手環抱將他貼近胸前,有如回到子宮般安全。

跟孩子說話時記得和他四目相接。洪蘭曾說,如果不是眼睛看著孩子,面對面跟他說話,那些聲音是背景噪音,對孩子神經連結沒有什麼幫助。

美國天普大學嬰兒實驗室主任凱西.赫胥—帕賽克(Kathy Hirsh-Pasek)在《愛因斯坦不玩識字卡》中建議爸媽,談論孩子正在觀察或正在做的事情,根據孩子的談話主題增加對話內容,專家稱此為「拓展」現象。這樣一來,我們示範了剛剛他們所講的內容,還可以有更豐富、清楚的表達方式,可以不著痕跡的增加孩子的新語彙。

有些爸媽常自豪「我家有個不哭不鬧的乖寶寶」,這樣的乖寶寶卻成為幼教專家最擔心的一群,因為無論在自己家、保母家或是幼兒園,他們經常被忽略,被擺在哪裡都沒有意見。

和其他敏感型的寶寶比起來,乖寶寶不哭也不鬧,照顧者會忘記主動去和他們說話、擁抱和互動,長久下來對他們的發展有不良影響。

習慣14  睡前帶孩子回憶一天

卡通裡,愛探險的Dora和Boots每次結束一趟旅程,總會問彼此:「你最喜歡今天旅程的哪一個部分?」讓觀看者仔細回想一遍,分享自己的感想。

爸媽也可以在每天睡覺前,靜下來跟孩子聊聊今天發生了哪些事情,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想法,哪些事讓他開心、哪些事讓他傷心。回憶一天的感受,幫助孩子消化整合,紓解情緒,成為睡前儀式的一環。

諮商心理師楊文麗每天睡前都跟兩個孩子聊,鼓勵孩子今天做對了哪些事情,讚揚他們有善良而美好的性格,讓他們充滿自信而溫暖的進入夢鄉。

習慣15  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

你的孩子是不是出門前一定要做某件事?睡覺前有一定的活動程序?不少父母對幼兒這樣的「無法變通」和「龜毛」感到困擾與不耐煩。

幼兒發展專家李坤珊提醒,固定的生活時間表是幼兒成長過程中,安全感的重要來源。成人的生活很複雜,充滿變化,成人可以隨時應變調整生活程序,但幼兒還不具有時間概念,他們唯一能掌握的就是此時此刻,所以他們要知道下一步要做什麼,依靠生活中的固定事件來掌握未來。

因此李坤珊建議,家長要盡全力使幼兒的生活作息維持一定的規律,讓生活中的大小事情依循一定的程序。這些固定的程序,從開始到結束,一個也不能少,少了一個步驟就會讓他們焦躁不安。讓孩子放心的等待,有信心的期待,這就是安全感。孩子愈能掌握外在世界的互動方式和規律,愈能預測外在世界的變動,就愈覺得自己有能力,因為他們將慢慢的學會如何處世。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個頭好壯壯的腦,但所有權威性的研究都一致指出,培養愛學習的好大腦,家長該做的不是送孩子去全腦補習班,而是吃好、睡好、多運動;好好愛他、陪他玩、讀書給他聽,以及多帶他去接觸探索自然。每一件事,都不需花大錢,用心的父母都做得到。

時時提醒自己「十五個養出好腦力的生活習慣」,爸爸媽媽就能與「腦時代」同步,做個與時俱進的好父母。

 
 
 

【更多豐富內容請見《親子天下》網站http://bit.ly/2cjG6z6  

 

 

  

延伸閱讀: 

吃出好腦力 一週健腦早餐計畫http://bit.ly/2d5rep1 

黃瑽寧:好食物,吃出好腦力http://bit.ly/2chuQOO 

三道寶寶元氣食譜─開心吃出好腦力http://bit.ly/2cjHodz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親子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親子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Mom&Dad:自嘲育兒辛酸 20萬粉絲共鳴

 

 

作者:邱紹雯

圖片來源:楊煥世攝

 

 

「有小孩前,想買什麼,老公買給你;有小孩後,什麼都貴,什麼都買不起……」因拍攝這支「生小孩前 vs.生小孩後」影片,點閱率破四百萬,「Mom & Dad」這對新手父母爆紅,成為網路紅人、新世代父母名人。

有別於其他親子部落客的萌娃、溫馨路線,呈現當父母的美好幸福。「Mom & Dad」沒有偶像包袱,用影片真實呈現當父母的殘酷現實,苦中作樂的另類自嘲,總讓人會心一笑。他們不介意「家醜外揚」,因為深知教養上的「互相療癒」,比「傳遞知識」更能切中年輕人的需要,因而深獲Y世代父母的認同。

華正群(華爸)、任中鳳(鳥媽)三十歲前步入婚姻,不到一年懷孕,女兒心心目前已經一歲多。

華爸原在唱片圈擔任幕後工作,華媽是生技公司業務。工作之餘共組創作民謠團,婚前最大的夢想是寫歌、出唱片,兩人一度被唱片公司相中發行唱片。原以為夢想就近在眼前,卻在發現鳥媽懷孕後,不僅被迫解約,華爸也面臨接不到音樂工作的雙重打擊。


孩子讓追夢男孩變超級奶爸

「小孩都要生了,我卻連明天要做什麼都不知道!」華爸回憶,當時看著鳥媽一人挺著大肚子工作養家,猶豫是否該轉行,與夢想告別。

夢想與現實的拉扯讓人不得不低頭,為了養家育兒,華爸勇敢跨界嘗試,成為新媒體公司的職場新兵。從頭學起毫不熟悉的影片拍攝與剪接,晚上回家後則變身超級奶爸。

成為新手爸爸後,他放下男性尊嚴,直接跟老闆講明:「對不起,我真的沒辦法加班,因為家裡太太和小孩需要我。」每天上班的終極目標是:「高效能產出,七點準時衝回家接手顧小孩。」

「過去那個只在乎自己夢想的大男孩,終於蛻變成男人了!」看在鳥媽眼中,這是華爸因為孩子帶來的最大轉變。

而產後初期的鳥媽,從職場上的「拚命三娘」,轉換成日復一日的奶媽工作,內心也歷經一番調適。她從不諱言,「結婚生小孩前,我一直是個不愛小孩的人,要我上班絕對比在家帶小孩輕鬆。」

鳥媽覺得,夫妻學習當父母的起跑點是一樣的,沒有誰天生比較會帶孩子。因此,「凡事能交給老公做的,千萬別客氣。」(笑)

多了孩子的全新生活,兩人常被問起:「那麼年輕怎麼會想生小孩?又養不起?」華爸感受到年輕人普遍對家庭的恐懼,但他相信,「儘管育兒過程讓人崩潰,但也有很多珍貴的東西會留在爸媽心中,家庭應該是快樂、有趣、豐富、有創意的地方才對。」

華爸因而提議用最擅長的表達方式──拍影片,來記錄這難以言喻的種種心情,順便一解太太憂鬱的產後生活。

真實呈現當父母會面臨的哭笑不得,是華家獨特的家庭劇本。因此,為阻止小孩摸捷運扶手,華爸自創詠春拳;小孩外出準備功夫多,時間總是參考用……一幕幕所有父母們都曾經歷過的熟悉景象,在一家子的重新演繹下,反而釋放出歡樂的正能量。

所有影片用手機拍攝,初期三十秒的影片要花一個下午拍攝,光搞定「女主角」心心就是一大難題。「影片總監」華爸打趣說,每支影片都不超過一分鐘,因為「小孩沒辦法陪你拍微電影。」

如今,不僅女兒已經很習慣鏡頭,兩人的父母偶爾也客串演出;而每天睡前討論有什麼梗可以拍成影片,成為夫妻倆的另一種生活情趣。

 

給新手爸媽不孤單的勇氣

採訪過程中,心心在身邊新奇的拿便利貼黏了整身,鳥媽讚賞:「哇!請看最新春夏時尚秀。」問起兩人,「最討厭人家說你們是怎樣的爸媽?」鳥媽不假思索回答:「下巴長的爸爸吧!」華爸接著說:「喂!那是你這樣說我才討厭吧!」這樣的搞笑夫妻管教小孩,應該兇不起來吧?他們異口同聲:「沒這回事,該教的規矩一定要教。」

鳥媽說:「我們會把孩子當大人一樣看,很認真的和她溝通,為什麼這樣做不對。」「我也一定會和鳥媽同一陣線,一起溝通,再躲起來偷笑,」華爸補充。

華爸自己的成長歷程,過去自己家中都是媽媽在管教,爸爸從不插手,「等到長大,他想要管的時候,我已經完全不想聽了,」華爸體會到小孩精明得很,父親從小參與管教是不可缺少。

今夏,「Mom & Dad」將展開另一個全新的家庭夢想,帶著心心環島拜訪散布在台灣各角落,一樣用心經營家庭的爸爸媽媽們。

正如同他們在粉絲團上留言:「當爸媽的這條路上,孤軍奮鬥實在太無聊了,如果有一群人陪你一起做,那可就有意思多了!」希望喚起更多年輕人的加入家庭「格鬥魂」,不用再害怕生小孩。

 

 

【更多豐富內容請見《親子天下》網站http://bit.ly/2bbidcr  

 

 

 

延伸閱讀: 

窺探網紅Mom&Dad的育兒法  http://bit.ly/2bfiZSO 

【小紅請問之人妻私房話】千萬別跟歐巴桑作對 http://bit.ly/2bbgMt2 

修杰楷:育兒工作一肩挑 男神變暖爸  http://bit.ly/2bJ714J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親子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親子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幸福夫妻共有的7個秘密

 

 

作者:曾多聞

圖片來源:張緯宇攝

 

 

為什麼有的親密愛人能夠攜手走過人生中的風風雨雨,有的配偶在困難時刻卻再也握不住對方的手?心理諮商師、《今日心理》專欄作家傑佛瑞伯恩斯坦(Jeffery Bernstein)認為,幸福關係並非偶然,快樂配偶必須有智慧的建立並維持他們的愛情。經營婚姻生活就像駕駛飛機,如果太過依賴「自動駕駛」模式,遲早會墜機。在新書《你為什麼不能讀我的心》中,伯恩斯坦歸納出快樂配偶會做的七件事,給天下有情人參考。

1.對親密關係保持務實的態度

快樂的配偶對彼此的關係有實際的期待。他們知道婚姻路上不會永遠陽光普照,蜜月期過後,婚姻路上必有跌宕起伏。了解並接受這一點,才能在人生的死蔭幽谷中,繼續堅定地互相扶持。

2.更聰明而非更努力地經營關係

在進入婚姻關係時,兩人都已經做好要一起成長、一起經營關係的準備,是很重要的。房子,車子,院子⋯⋯事實上在婚姻關係中的每樣東西,柴米油鹽醬醋茶,都需要經營。當發生問題或誤會時,要盡快提出來討論,否則會變成不定時炸彈。如果你忽視親密關係中的小問題,你們的關係就會完蛋。

3.找時間相處為第一優先

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我們每個人同時都要處理好多事情。但兩人單獨獨處的「高品質時間」仍然不能被取代。獨處讓配偶在情緒上重新產生對彼此的依賴感,讓親密關係常保新鮮。在遠距離戀情中,不妨多利用FaceTime、Skype等視訊科技。

4. 在親密關係中保有自我

就算結婚了,每個人仍然需要「自己的時間」,這在一個健康的關係中也是很重要的。在親密關係中保有自我,正是你們關係緊密堅強的徵兆。獨處的時光也提醒你,配偶對你是多麼重要。

5. 接受並愛你的配偶原來的樣子

你的配偶在結婚時是什麼樣子,婚後就會是什麼樣子。不要老想著改變他,請愛他現在的樣子。如果你不能愛他現在的樣子,那麼就不要結婚。

6. 溝通,溝通,溝通

缺乏有效溝通是婚姻失敗的第一大原因。讓配偶緊緊相繫的情緒,是同理心,而非愛情。同理你的配偶,即使在你並不贊成他的時候。這樣可以避免配偶為了自衛而發生的爭吵。當你們不再為了自衛而爭吵時,你們就更容易傾聽對方的想法。

7. 不要把配偶為你做的事當作是理所當然

這是親密關係中的最後一條原則,但是和前六條一樣重要。伯恩斯坦的諮商對象中,很多人後悔沒有經常說出來、或表現出來「我愛你」、「謝謝你」,導致配偶離異。時時關愛、感激另一半,你的另一半也會感激你。

 

 

更多豐富內容請見《親子天下》網站 http://bit.ly/2bbCERr   

 

 


延伸閱讀: 

小測驗:你的「婚姻風險值」有多高?http://bit.ly/2bpulpa 

想成為更快樂的媽媽?學著問自己「爸爸會怎麼做?」  http://bit.ly/2bIoCZw 

 爸爸一定要看 : 7方法,教女兒獨立自信  http://bit.ly/2bfjL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