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瑽寧醫師專欄】
讓孩子感受無條件的愛
黃瑽寧 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 主治醫師
《以下內容為 veryWed 非常婚禮版權所有, 非經書面授權, 請勿轉載》
「如果你不哭的話,我才抱你。」這是對小嬰兒說的。
「如果你有聽話乖乖練鋼琴的話,我才讓你看卡通。」這是對學齡前兒童說的。
「這次考試如果有前三名的話,我才帶你去迪士尼玩。」這是對更大的孩子說的。
幾乎所有家長都曾經使用過這樣的句型來「操控」孩子,包括我自己在內。「如果你怎樣怎樣…我才會如何如何…」這樣的說話術真的很好用,就好像在驢子前面掛了一串蘿蔔,會讓孩子為了追逐前方的「好東西」,進而轉化為驅使自己往前的動機。然而這種威脅利誘的作法,在專家的眼中看來,對孩子的心智發展會有什麼影響嗎?
小小的心理測驗
荷蘭烏特勒支大學最近做了一項研究:他們邀請了247位十一到十五歲的兒童(青少年),來進行一個「心理測驗」。這項心理測驗非常簡單,只需要十五分鐘。這些孩子被分成三組,發下一張紙和一支筆,請他們寫下印象最深刻的一個人,以及這個人對他的影響。
第一組孩子被規定要寫出一位,肯「無條件接納他」的朋友,也就是不管他做了什麼蠢事、錯事、丟臉的事,這位朋友都還是會像從前一樣愛他、珍惜他。比如說有一位孩子就寫道:「我有一個同學,常常跟我同一組寫報告,雖然我總是犯錯,但是他都沒有生氣,還是一直對我很好。」
第二組孩子必須寫一位「有條件接納他」的朋友,也就是只有當他表現好的時候,朋友才正眼看他,但若是做錯事出了糗,朋友就不太搭理的那種。第三組孩子則寫下一位跟他完全不熟的同學,跟他之間的互動故事,想當然耳應該是十分平淡無奇。寫完這段文字之後,讓這些孩子自己把故事再念一遍,加深他們的印象,然後測驗就結束了。
被無條件接納的孩子,考試考壞了也不自卑
三周之後,剛好是學校的期末考;這些加入研究的孩子們,有的考得好,也有人考的差。就在這個時候,老師邀請同學上網,填寫一份心情的評量表,比如說你感覺到沮喪嗎?憤怒嗎?或是高興,得意嗎等等。這些資料最後再經過整理,進行數學分析。
結果發現,在之前的心理測驗中,那些被分發到「感受自己曾經被無條件包容與接納」組別的孩子,即便考試考差了,也不會感到太過於沮喪或自卑。反之,另外兩組孩子若成績不理想,比較容易有沮喪憂鬱的情緒,且需要更長的時間恢復自信。
從挫折中站起來的能力,決定孩子的人生觀
「失敗為成功之母」這句老生常談,幾乎每個人都琅琅上口。然而在人生中很多階段,比如說學校頻繁的考試環境下,失敗的經驗可能會一而再、再而三,不斷的發生。有些孩子的自信心因此被打擊過度,很難從谷底翻身,畢竟他們的心智仍未茁壯成熟。心理學家Tamar Chansky曾經把這些孩子的心裡傷害,歸納為三個P,簡單的說,就是被負面的事件或言語影響,讓孩子覺得我很糟糕(personalize),甚麼事情都做不好(pervasive),而且永遠無法站起來(permanent)。如果孩子進展到三個P的慘境,還有人會認為下一個失敗,仍會是成功之母嗎?
荷蘭的這個實驗,至少給我們一個盼望,那就是:經歷失敗挫折的孩子,只要心裡明白「不管我的表現有多糟糕,這世界上至少還有一個人,能夠無條件的接納我、包容我」,就這樣一個卑微、單純的信念,便能支撐他度過情緒的低谷,並且再次站起來。這個能夠無條件接納他、包容他的人,可以是朋友,老師,當然最理想的對象,是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或家人。
人心最大的渴望
心理學家,也是小兒科醫師的羅傑斯(Carl Rogers)認為,人心最大的需求,就是能夠被他人「無條件的接納與包容」。當然我們都知道,這個需求是不可能百分之百被滿足,但既然它是如此的重要,也不應當被全盤的忽視或否定。
我反省自己每天跟孩子說了這麼多話,這些日常的用詞中,是否有讓他感受到父母的心,是可以無條件的接納他,與愛他呢?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如果你怎樣怎樣…我才會如何如何…」這樣的說話術雖然很好用,但是如果我們對孩子每一天的每件事,都這樣用言語威脅利誘,是否會讓孩子誤以為父母的包容,是必須用條件交換而來?當孩子開始覺得「唯有表現良好,乖乖聽話,我才能得到父母的愛」的時候,恐怕不但阻礙了他努力上進,還會使孩子挫折忍受度更低,更容易失去自信,或者自暴自棄。
別小看愛與包容的威力,在上述荷蘭的實驗中,同學一個溫暖包容的舉動,就可以帶給孩子提昇至少三周的挫折忍受度。想想看,我隨便舉個例子,如果父母每周一次和孩子組隊玩桌遊,然後不管他犯甚麼錯,我都百分之百給予支持與鼓勵,這樣豈不是更能帶給孩子自信的能量呢!
現職:馬偕兒童醫院 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研究員、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