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瑽寧醫師專欄】
孩子的粗魯個性,來自教養中的敵意指數
 

黃瑽寧  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以下內容為 veryWed 非常婚禮版權所有, 非經書面授權, 請勿轉載》 
 

如果今天在路上隨邊訪問一個小孩,來問這個問題:「今天走在路上,一個人從背後粗魯的撞上了你,導致你失去了平衡往前踉蹌兩步,不幸踩入一灘泥濘,搞得全身髒兮兮。在這樣的情況下,你第一時間會做甚麼反應?是生氣,咆哮?還是先忍住怒氣,回頭確認那位粗魯鬼,究竟是不小心撞上的,還是真的蓄意挑釁?」

美國杜克大學真的做了這麼一項跨國的研究,以類似的情境問券,訪視了一千三百名平均八歲的小學生。他們分別住在世界各地的十二個城市,研究者想知道,這些人種、語言、文化皆不同的孩子,是怎麼看待這些人生中的倒楣事。

 

善念思考與敵意思考

當然,我們知道這樣的情境問句,背後會有許多的可能性;以剛才的例子,如果撞上你的是一台輪椅,上面坐著行動不便的殘疾人士,那麼大部分人應該都會以善念思考,同理對方並非故意害你跌入泥濘。然而如果對方只是一般的人,撞上你之後連一句道歉也沒有,頭也不回地揚長而去,你可能就會覺得對方是故意針對你,是一個充滿敵意的作為。

然而基本上,人性面對衝突時,還是可以大略區分出兩種思維:善念思考,或敵意思考。所謂善念思考,就是把對方與自己的衝突,當作是「不小心的」,「沒有惡意的」,「無法控制的」事件,盡量以非惡意的動機,來解讀對方的行為。而敵意思考則是上述的相反,永遠覺得別人是「針對他的」,「報復性的」,「故意找碴」的動作,也算是有某種程度的被害妄想症。當然,這兩種心態可以在同一人心中交錯而生,並不一定是非黑即白。

為了避免出現刻板印象,杜克大學的這份問卷一共有十個不同的情境,每個情境帶出一些假設性的問題,待家長與孩子回答完之後,用公式算出一個分數,我們姑且稱之為「敵意指數」。一個孩子如果敵意指數越高,表示他對很多在他身邊發生的事情,很容易被他解讀為充滿敵意的動作,比如說別人只是看他一眼,他就以為是挑釁要打架了的意思。反之,敵意指數越低的孩子,大部分時候都還是相信「人性本善」,也可以解讀為神經比較大條的個性。

 
敵意指數與文化有關

問卷做完了,接著經過研究者四年的貼身觀察,結果發現:那些敵意指數較高的孩子們,在這四年當中,因衝動行為而闖禍的機率,非常的高。每當遇到衝突的時候,這些孩子會有高達五倍的機率,以暴力行為來回應之。

研究者也發現,敵意指數的高低,也和這個國家的文化教育有關。比如說,生長在約旦扎爾卡,和義大利那不勒斯這兩個城市的孩子,敵意指數特別高,因此小孩闖禍打架的機率也比較高。研究中敵意指數最低的地區,是瑞典的特羅爾海坦,以及中國的濟南市,結果看來,這兩地孩子在學校也比較能和平共處。當然,這幾個例子只是這次研究十二個城市之中的排名,如果放大為全世界來看,一定還有更具敵意,或者更具善念的文化存在。大家可以猜猜看,如果這項研究放在台灣執行,台灣的孩子會是排名在「善念區」,還是「敵意區」。

 

己所不欲,勿「思」於人

聖經箴言有一句話是這麼說:「要守護你的心,勝過守護一切,因它決定你一生的路途。」這篇研究的重要性,在讓身為家長或教育者的我們了解,孩子的「善念思考」並非完全與天俱來,有很大一部分,其實來自文化與教育。因此,除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行為教育之外,是否我們應該更進一步,讓孩子的善念從內心發出,教導他們[己所不欲,勿「思」於人]

 

因此,每次我在做親職演講的時候,都會開玩笑的希望家長,趕快放棄所謂「自找的被害妄想症」。當孩子犯錯時,如果我們老是出現「他是故意的,他就是要惹我生氣,他就是在報復我懲罰他」等等負面思考,豈不等於像這篇文章中出現的「敵意指數」升高,那麼接下來的教養方式,肯定不會太愉快。更糟糕的是,父母把這種被害妄想的敵意思考,傳遞給孩子的心靈,久而久之,恐怕孩子在外面也會開始闖禍,如此一代又一代惡性循環,恐怕不是我們所樂見的。

 




專家開講:黃瑽寧 醫師 

現職:馬偕兒童醫院 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研究員、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
專科醫師資格:小兒科專科醫師 、感染症專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