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回 veryWed 部落格首頁 | 管理介面
最新文章



爸媽不用寸步不離!
8招輕鬆擺脫分離焦慮

 

採訪撰文/湯佳珮
諮詢/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暨臨床心理師王意中
攝影/檸檬巷館
梳化/徐筑芳
model/簡珮涵、何芝彤(※人物與文章主題無關)

 

 

有些寶寶的先天氣質比較容易畏縮焦慮,有些則是後天環境與帶養方式所影響。寶寶如果比較容易分離焦慮,媽咪要更有耐心,漸進式讓寶寶養成安全型依附關係。本文教你正確認識分離焦慮的優、缺點,並分享該如何改善這種情況。

 

分離焦慮的表現
當寶寶和主要照顧者分離、或是主要照顧者離開視線,他就會焦慮不安、哭鬧不休;年紀大一點的寶寶可能會咬手指。寶寶所認定的主要照顧者,大多是媽咪,有時候也可能是保母,或其他照顧寶寶時間最多的人。寶寶都會留意「當我有需要時,誰最常照顧我、陪我玩」。

 

分離焦慮出現的常見關鍵期
分離焦慮的出現,與親子依附關係的建立有關。王意中心理師表示,當親子依附關係的發展不甚理想時,寶寶的分離焦慮會更加明顯。雖然,當媽咪突然離開寶寶的視線,或臨時委請保母照顧寶寶時,這時分離焦慮的出現是很自然的反應。媽咪通常會覺得既貼心又無奈,寶寶黏自己固然很窩心,不過也會增加媽咪做事的困難度。只要媽咪一離開視線,有些寶寶就會哭鬧不休。

一般來說,雖然02歲的寶寶可能有分離焦慮的表現,不過通常是在上幼兒園時,爸媽會更加正視分離焦慮所衍生的問題。

 

建立好依附關係,可改善分離焦慮
02歲的重點,還是在於依附關係的建立。如果太早把寶寶給別人帶,寶寶容易與媽咪比較不親近,經常發生的情況是:「寶寶一開始想要媽咪過來,但是媽咪過來了寶寶卻又不自在,不要媽咪了」,這種表現大多是因為太早讓別人(保母或長輩)接手照顧寶寶所造成。其實在這種情況下,寶寶的依附關係是跟保母或長輩所建立的,使寶寶很矛盾,也成為對媽咪的挑戰。

安全型依附關係的表現為:「雖然媽咪離開視線,但是寶寶仍然很安心,比方知道媽咪在陽台曬衣服或其他地方,不會拋下自己。」

 

分離焦慮的發展階段
寶寶大約67個月開始,會更加留意照顧者有沒有在身邊。這個年齡對「分離」這件事會開始有一些反應,例如:不安、哭泣、左顧右盼想找一下照顧者。不過這個年齡的分離焦慮大多還不會表現得很明顯。到了1歲半左右,則是分離焦慮的高峰期。寶寶的情感依附、信任感,都在持續發展與建立中,尤其如果媽咪不告而別,寶寶的反應會更加強烈,例如:緊黏在媽咪的身上不肯下來、或是媽咪到哪裡都跟著。

 

分離焦慮什麼時候會結束
王意中心理師指出,分離焦慮結束的年齡並不一定。有些寶寶與大人依附關係建立得很順利,即使大人離開也不擔心,就會較早脫離分離焦慮的時期;有些則需要花比較長的時間。依附關係建立得是否理想,最直接的驗收階段就是上幼兒園時,倘若寶寶很快就能接受與大人分離並融入環境,表示分離焦慮不明顯;反之則要再多花一些時間來使寶寶適應。

媽咪適時留意寶寶的分離焦慮現象,與彼此的依附關係發展情況。有些寶寶哭鬧久了,大人卻忽略了孩子的需求而置之不理,導致寶寶逐漸對大人產生疏離感,分離焦慮則更加明顯。長期遭受疏忽會影響到寶寶長大以後,比較無法信任別人、沒有安全感、對他人較為疏離。

 

分離焦慮,其實也有優點
分離焦慮也不一定只會帶來負面的影響,其實它亦有正面的功能,畢竟適度的分離焦慮也是自我保護的機制,仍有其必要性(當照顧者不見了,會想找照顧者)。

再者,即使大人照顧寶寶一切正常,寶寶仍然可能有適度的分離焦慮,大多皆屬於正常的發展狀況。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分離焦慮的出現,代表至少寶寶的發展順利,自閉症等病症發生的機率比較低。因此,分離焦慮雖然可能導致照顧者生活的一些不便利,卻也不是完全沒有優點。

寶寶可能有自閉症嗎?
假如寶寶完全沒有分離焦慮的問題,對大人離開全然沒有反應,而且平常也不要大人抱、不笑、說話速度也非常慢、總是不理人或回應他人、對他人沒什麼興趣、與大人沒有情感交流,那麼表示寶寶有自閉症的可能性。有些自閉症1歲半至2歲即可被診斷出來,如有疑問應請兒童心智科醫師、小兒科醫師或心理師確認。除了自閉症的可能性之外,有些寶寶本身的認知發展較慢、發展較為遲緩,無法意識到照顧者離開,也是一種可能性。

 

陌生人焦慮
所謂的陌生人焦慮,是指陌生人一靠近就害怕,不過玩在一起久了就會逐漸熟悉。當寶寶覺得陌生人沒有威脅性,自己安全了,就會慢慢靠近。王意中心理師舉例,有些人看見親友的寶寶很可愛,第一次見面就想抱抱寶寶、捏捏他的臉頰,其實這些舉動都會引起寶寶的不安,容易出現陌生人焦慮。陌生人焦慮是正常的反應,也是重要的保護機制。遇到陌生人,寶寶適時表現出陌生人焦慮很重要,否則萬一被陌生人抱走也沒有反應,才是父母最擔心的問題。

 

親子常見的依附關係有哪些

*安全型依附關係:當爸媽離開,寶寶知道爸媽會回來、或自己可以找到爸媽,所以不會感到焦慮。通常1歲多以上比較容易做到。
*疏離型依附關係:爸媽無論如何都不肯抱寶寶、長期忽略寶寶的需求,久而久之,即使要抱他,寶寶也不會再讓爸媽抱了。
*矛盾型依附關係:照顧者經常更換,寶寶會不知道該如何與爸媽相處,因此呈現「想接近卻抗拒」的矛盾行為;有時候照顧者的情緒不穩定,也會使寶寶感到矛盾。

 

如何緩解寶寶的分離焦慮
由發展安全型的依附關係來著手。所謂安全型的依附關係,也就是既不會太黏、亦不會太疏離的中庸之道:

1.當寶寶要抱抱時,媽咪可以用溫柔的聲音跟他說話,幫助他的情緒穩定,不一定每次都要立刻就去抱他。

2.可以先讓寶寶專心自己玩玩具,媽咪在附近走動,寶寶的注意力會逐漸從「媽咪離開」這件事轉移到「玩玩具」上。媽咪在附近走動,是製造一個離開的經驗,但是還是要確定寶寶待在安全的環境裡;有些寶寶會自己爬來爬去玩耍,玩一玩再回來找媽咪。如果都找得到媽咪,次數累積多了,寶寶會愈來愈安心,更有把握:「我一回去,媽咪都會在。」

3.適時讓主要照顧者休息一下,不要都只有媽咪一個人照顧寶寶。有時候也可以請爸爸幫忙照顧一下,可以轉移一些寶寶的注意力,讓寶寶的情感可以往其他人身上分散建立。

4.媽咪可以把要離開的原因告訴寶寶,寶寶的情緒會比較穩定,例如:「媽咪要去洗衣服囉!等一下就會回來這裡了。」就像講故事一樣跟寶寶說,只是加入生活經驗。

5.當媽咪跟寶寶說自己要離開時,要笑笑地說,別用緊張的語氣說,否則寶寶也會被這種情緒所感染而更緊張。

6.其實寶寶是否會分離焦慮,與寶寶覺得「自己能夠控制的程度多寡」有關。當寶寶無法控制時,會更容易焦慮,就像是小寶寶躺在床上還不會走動時,不能自己去找媽咪。因此重點是要讓寶寶理解:「即使媽咪不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我們彼此仍然很安全,等一下也會見到面。」

7.要多觀察寶寶的發展,並且與寶寶多互動。不要威脅寶寶,會讓寶寶更加害怕。只要情感比較成熟、穩定,分離焦慮就不會表現得太明顯。

8.如果寶寶一定要大人抱,可以先把寶寶抱起來後,與寶寶玩一下,就像是飛機般,讓寶寶飛高高,再慢慢降落在沙發上,並且用玩具轉移他的注意力。02歲的小寶寶大多很容易被轉移注意力。倘若大人堅持不抱、而且表情不太開心、很嚴肅,寶寶會不知道大人在生什麼氣,自己也無能為力,因而害怕哭泣。

 

過猶不及,並且要採漸進式處理
有時候是過猶不及。有些媽咪如果連單獨上廁所都沒辦法,就表示寶寶的分離焦慮有點「太超過」,必須提醒自己要調整相處模式:可能先前一直太順著寶寶,隨時都一直抱著他,也都沒有做到適時的轉移注意力,才會使分離焦慮的程度太嚴重。

要處理分離焦慮時,一定要採漸進式,慢慢、漸進地在安全範圍內增加分離的情境。可以告訴寶寶,自己什麼時候會回來,並且要說到做到。

 

不能不告而別,也別一直說再見
如果要將寶寶送到托嬰中心或保母家,記得要慢慢轉移寶寶的注意力,例如:保母與他玩玩具。但是一定不能不告而別,寶寶會不知道能不能再見到媽咪,因此產生不信任感。而且離開時要採漸進式,等到寶寶比較適應了,會與保母玩耍了,媽咪再離開。離開時,注意別一直重複說再見,只要一開始講一次再見就好,否則會一再提醒寶寶「媽咪離開了」這件事。最後離開前揮揮手即可。

 

結論
小寶寶不會表達自己的感受,大人要細心一點,多留意寶寶是否有分離焦慮的表現,並且將依附關係處理好,別不把它當回事,這樣等寶寶長大後,可能會留有負面的影響。

 

王意中
學歷: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兒保育系兼任講師、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復健醫學部臨床心理師、中華民國過動兒協會諮商師
現任: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暨臨床心理師

 

 

*更多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201602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
*【嬰兒與母親】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 



教養方程式:寶寶學理財



文/新楊梅診所督導臨床心理師車先蕙
妝髮‧攝影/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
 

 

在開始分享教育孩子理財的技巧之前,我想先讓大家瞭解一些幼兒數字概念發展的相關知識。根據發展心理學的研究發現,02歲的嬰幼兒是沒有數字概念的。

 

(一)建立數量概念

 23歲幼兒,可以教導量詞的概念。例如:1個鼻子,2個眼睛,1雙襪子等。雖然對他們來說,這只是個語詞,但是等到3歲之後,他們就能理解量詞與數量之間的關係。3歲以上的幼兒,我們可以開始透過遊戲來玩數字。最容易的就是走路的時候數123…,學習110的數數字。用杯子或積木等物品當作教具,來教導數量與數字的配對。讓他們以實體物品看到「1個杯子」、「2個杯子」的樣子。坊間也有些數字拼圖軟墊,可以讓寶貝玩拼圖,認識數字字形,還可以讓他們放相對應數量的物品在上面,加深數字概念的連結。

34歲的幼兒應該都可以認識15的數量概念。5歲以上就可以學習110的數量概念,而且可以練習10以下的加減法。由於35歲幼兒的「視覺系」現象還是相當明顯,眼見為憑才能夠理解和學習。所以建議家長們,善用家裡面常用和熟悉的物品來示範,教導過程中,也務必要讓孩子親自操作,因為此時他們尚無法進行抽象思考,必須透過具體實物來幫助思考與記憶。其實這種利用實體物件與視覺印象的學習,應該延伸到11歲。
 

(二)養成適當的消費習慣

「買東西」這個活動,大人小孩都會覺得很開心!我們可以從平時購物的機會教育,讓23歲的寶貝體驗「瞎拚」的樂趣。4歲開始語言發展比較好了,就可以讓寶貝去付錢。5歲以上幼兒,應灌輸其交易的概念,並且學習如何「量力而為」。譬如說,孩子喜歡一個玩具500元,但是我們給他的額度是300元,那麼他應該如何抉擇?要忍著不買,存到有500元再來買(延宕滿足)?還是要退而求其次,現在買一個300元以下的玩具(替代滿足)?當然,孩子不會這麼理性地去消費,但是耐住性子、堅持原則,不要發脾氣,避免讓孩子情緒綁架,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適當的消費習慣,以及很棒的自我管理能力。

處理孩子因為無法滿足需求而鬧情緒的原則是:越小的孩子使用轉移,越大的孩子則減少抗拒。34歲幼兒可以透過轉移技巧,替代滿足;5歲以上就容易哭鬧,試圖以情緒操弄父母使其妥協。因此,平時就要說之以理,讓寶貝習慣溝通,父母親也要能同理孩子需求為滿足的挫折感,並分享自己的處理方式,教導孩子適切地做出選擇。而父母應及時強化好的選擇行為(延宕滿足),儘量減少立即滿足的機會。

 


※原文刊載於20160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家長最想知道的問題
乳牙保健3重點×4妙方

 

採訪撰文/陳惠玲
責任編輯/湯佳珮
諮詢/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兒童牙科主治醫師謝承祐
攝影/檸檬巷館
梳化/徐筑芳
model/陳玉鈴、詹登傑、詹于忻



寶寶發燒了,是要長牙了嗎?寶寶長牙前後父母該注意什麼?如何幫助寶寶做好

牙齒保健?乳齒是否健全,將對寶寶帶來一輩子的影響,本篇整理了寶寶長牙

時的常見疑惑,以及從懷胎前到長牙後,該如何保健寶寶牙齒的重要觀念。

 

 

乳牙生長知多少?
有句俗諺提到「七坐八爬九長牙」,寶寶的第一顆乳齒大多約在六至九個月中長出,至一歲半時差不多已長十六顆;約至兩歲半時,會長齊後面四顆第二乳臼齒,乳牙一共是二十顆。寶寶乳牙的長出順序為:下顎兩顆會先冒出,再來是門牙旁邊的兩顆側門牙,然後是上顎正中門牙、側門牙,接著就是第一乳臼齒及乳犬齒;通常都會先長下排牙齒,再長出上排牙齒,並且會左右兩側同時長出。

長牙前會流口水、牙齦紅紅的嗎?
萬芳醫院兒童牙科主治醫師謝承祐說明,牙齦紅腫是乳齒撐開牙肉的正常過程,有些寶寶甚至因為旁邊牙肉比較薄會破裂,因而清潔時會有點流血是正常的,牙肉需要調適恢復,爸媽不需太擔心。在口腔期時,不用特別去阻止寶寶咬東西,這個時期的寶寶是用口腔去認識周圍的世界,爸媽只要維持周圍環境跟物品的清潔即可。長牙時,寶寶也特別會想咬含異物,爸爸媽媽可能會買磨牙棒或固齒器給寶寶用,其實有時候我們也可以用天然的食物,例如:將芭樂、蘋果切塊,讓寶寶啃咬,順便品嚐水果的滋味。

長牙前會發燒嗎?
寶寶長牙時會有不適感,長牙的壓力也會刺激唾液而讓口水變多、情緒起伏大,突然不吃喜歡的食物或偏好某些食物。過去認為長牙一定會發燒,但這並不是絕對的,通常是因為長牙時期睡眠品質會變差、或是不想吃東西,導致營養攝取不夠,使寶寶的抵抗力變差,若此時身體本身就有病毒潛伏,就會容易發燒。若寶寶在長牙期間發燒時間較長,而且超過三十八度,可以帶寶寶至兒童牙科就診,確定有無牙齒感染、發炎的症狀,及長牙的情況。若無這些感染風險,就需要再看小兒科確定是否有其他病因。

乳牙長得開開不好看?
寶寶若乳牙間隔較大是沒關係的,恆牙比乳牙大顆,縫隙大表示替換成恆齒時,空間較足夠。相對來說,若乳齒比較密,恆齒排列有問題的可能性也就

比較高。一般狀況下,寶寶三歲前乳齒排列會比較密集,四五歲開始準備換牙時,牙齒開始會有縫隙。

愛吃奶嘴、手指,會影響牙齒排列?
吃奶嘴及手指是否影響寶寶的牙齒排列,要看頻率及方式。倘若寶寶三歲以後還吃手或奶嘴,上顎的發育會因為外力的影響,容易造成暴牙及排列不整。謝承祐醫師建議,不要讓寶寶將奶嘴或手指當成唯一的依賴和安慰的方式,要嘗試利用不同的方式,例如:爸媽的陪伴、擁抱,來安撫寶寶的情緒或是讓寶寶睡著。

 

掌握三大重點,養成牙齒保健好習慣
一出生就養成清潔口腔的習慣
寶寶一出生就要清潔口腔。喝完奶用開水將紗布巾沾濕,幫寶寶清潔牙床、舌頭,讓寶寶開始習慣清潔口腔的感覺,爸媽別輕忽這個動作的重要性,舌頭上的舌垢及奶垢若未清理乾淨,會影響寶寶的味覺,寶寶可能因此變得不愛喝奶及吃東西。理想狀況是喝完奶就要清潔口腔,但寶寶常常喝完奶就睡著了,所以建議父母至少早晚在固定的時段,養成幫寶寶清潔口腔的習慣喔!

長第一顆牙,就看牙醫
當寶寶長第一顆牙齒,就可以去看兒童牙科。此時醫生看診的重點,主要是教導父母怎麼清潔寶寶的牙齒,以及如何照顧寶寶口腔,並為父母解釋蛀牙形成的原因,給予飲食習慣及居家安全的建議。寶寶第一次看兒童牙科,父母可以行前教育,讓寶寶知道看牙齒的過程跟重要性,但寶寶年紀還小,陌生的環境、不熟悉的感覺都會讓寶寶焦慮或緊張,父母的態度其實很重要,媽咪對於看牙很緊張,寶寶也會跟著緊張。但如果媽咪以淡定、穩定的情緒面對,寶寶也會感受到,自然也會比較穩定。定期口腔檢查及塗氟,都能幫助寶寶對於牙醫師有好印象。許多寶寶到蛀牙時才看牙醫,對醫師、父母及寶寶都是很大的挑戰和負擔。

長第一顆牙,就使用牙刷清潔
寶寶長第一顆牙時,爸媽就可以用牙刷開始為寶寶刷牙,可選用兒童牙刷中刷頭比較小、軟毛的牙刷即可。若寶寶會咬牙刷,咬爛就換一隻,口腔清潔是一個習慣,愈早讓寶寶習慣牙刷,慢慢就可以把刷牙習慣建立起來。日常生活中,潔牙保健習慣的培養,爸爸媽媽的身教重於言教,爸爸媽媽平時有好的刷牙習慣,寶寶會看在眼裡。等寶寶大一點時,爸爸媽媽在刷牙也可以邀請寶寶一起刷牙,在輕鬆的氣氛中讓寶寶養成一輩子的好習慣。

 

乳牙保健4妙方
*一歲半開始使用牙線
提醒爸媽,一歲半就可以開始用牙線清潔寶寶的牙齒。這個階段,寶寶的齒列開始比較密,需要用牙線清潔齒縫。牙線的選擇選用原味即可,若用牙線棒要視髒污情況更換,有時會需要多用幾根。

*寶寶潔牙時會哭鬧是正常的
寶寶長到兩歲時,漸漸脫離口腔期,口腔會變得敏感,不喜歡被觸碰。此時若爸媽要幫寶寶刷牙,寶寶一開始一定會哭鬧。謝承祐醫師強調,因為寶寶不會講話,只能以哭鬧表達情緒,爸媽必須先了解這樣的情況是正常的,別就此放棄為寶寶建立良好的潔牙習慣。此時爸媽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寶寶是以事件記憶習慣的方式,所以可以在固定的一件事結束後的時段,例如:每天洗完澡或睡覺前建立一個刷牙的儀式,以唱歌、說故事、模擬情況等各種方式,讓寶寶知道刷牙時間到了。

*關於牙膏使用以及漱口
通常寶寶一歲看牙醫時,牙醫師會以蛀牙風險評估。若蛀牙風險高的寶寶,醫師會建議爸媽使用含氟牙膏;至於蛀牙風險較低的寶寶,牙膏使用與否則較無影響。由於此時寶寶通常不會漱口,一歲的寶寶可在牙刷上塗抹薄薄的一層牙膏,不一定需要漱口,使用含氟牙膏有助於使蛀牙不容易產生。兩歲以後的寶寶若蛀牙風險高,則可增加至碗豆大小。至於牙膏選用,醫師提醒爸媽要慎選,通常大廠牌會相對有保障。即使是國外品牌,也要看清楚標示的相關內容。

*飲食均衡
乳牙在媽咪懷孕三、四個月時就開始生長,發育期很長,營養均衡對於寶寶牙齒的生長很重要。

 

乳齒健康,比你想得更重要!
前面的乳牙六到七歲換成恆齒,後面的乳牙直至四、五年級才會換,使用期很長,所以乳齒是否健康,將為寶寶帶來以下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1.飲食習慣偏差:
若寶寶乳牙齒質不好或蛀牙,會造成不想咀嚼而直接吞食或偏好某些食物,產生營養攝取問題,胃腸道負擔也因而較重,將影響寶寶整體生長。

2.影響恆齒發育:
由於恆齒一出生就開始發育,若因乳齒造成營養攝取問題,不只會影響恆齒發育,若咀嚼不夠,將影響上顎骨及下顎骨的生長速度,或造成骨床及牙床偏小,影響恆齒生長及排列。

3.學習能力降低:
有些日本醫師甚至提到,咀嚼量不夠會影響寶寶腦部的發育。若乳齒問題導致寶寶睡不好,將間接影響寶寶遊戲欲望及學習能力都會一起降低。

4.乳齒蛀牙,恆齒也容易蛀牙:
寶寶乳齒若蛀牙嚴重,因沒有良好的清潔習慣,口腔環境有利於變形鏈球菌生長,造成恆齒也容易蛀牙,所以絕不能有「反正乳齒都會換掉,蛀掉沒有關係」的觀念。

醫師叮嚀
變形鏈球菌會透過照顧者的親吻或餵食傳染給寶寶。若媽咪在預備懷孕前,就能先照顧自己的牙齒,是最理想的情況。口腔的細菌少,沒有蛀牙就不會傳染給孩子。其他主要照顧者也建議做好牙齒保健。這樣一來,就不用擔心親吻寶寶造成傳染。

 

避免早發性兒童齲齒
二三十年前,兒童的蛀牙開始變嚴重,當時的醫師一開始歸咎是奶瓶造成,因而開始有奶瓶型齲齒這樣的說法,現已通稱早發性兒童齲齒。在六歲以前,兒童有第一顆蛀牙,都屬於早發性兒童齲齒,後來研究發現,其實不單是因為寶寶喝奶瓶喝到睡著,還有下列原因:

1.寶寶在三餐之外,吃甜食、糖果、餅乾等含糖零食。醫師建議,六歲前都不要讓寶寶吃這些食品。可以選用比較不會造成蛀牙的食物,如海苔、起司、自製果汁給寶寶當點心,用口頭讚美或貼紙玩具代替糖果來鼓勵寶寶。
2.
吃飯時間過長,造成口腔的酸鹼值偏酸性,食物接觸牙齒太久,容易造成蛀牙,建議吃飯時間控制在半小時內。另外,少量多餐也會造成蛀牙的風險比較高。
3.
喝奶頻率太頻繁、生活型態及清潔習慣,都會影響寶寶的牙齒健康。

 

謝承祐
學歷:臺北醫學大學牙醫學系、中華民國兒童牙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經歷: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兒童牙科總醫師、中華民國兒童牙科醫學會理事
現任: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兒童牙科主治醫師

 

*更多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201601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

*【嬰兒與母親】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 

 



小心影響腦部發展!別用糖果安撫寶寶

 

文/彭曉薇
採訪諮詢/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兒科主治醫師巫漢盟
妝髮‧攝影/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
演出/爸比林國強&媽咪林育萱&
bobo林巧妍&bobo林元甯



甜食的負面影響

許多爸比、媽咪或是家中長輩,只要寶寶哭鬧不休或撒嬌,就習慣性使用甜食來當做安撫寶寶的工具,像是糖果、餅乾、巧克力、軟糖、果凍、布丁、養樂多、果汁、汽水、奶茶等,這可能不知不覺養成寶寶愛吃甜食及愛喝飲料的習慣,巫漢盟醫師指出,這種習慣將對寶寶造成許多負面影響。

 

‧吃不下正餐:在不對的時間讓寶寶吃甜食,只會讓寶寶有飽足感,無法吃下正常三餐或是喝奶,衛生福利部建議,選擇食物首要考慮食物的營養價值,應注重五大營養素─蛋白質、醣類、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均衡吸收,但是若只吃零食而已,等於只吃下了加工精緻後的糖及食用色素等人工添加物,原本需要的脂肪、維生素等反而都沒有吃到,導致營養不均衡。
 

‧過動及情緒不穩定:寶寶和大人最大不一樣是骨骼、肌肉及腦部都處於發育狀態,醣類在人體代謝時,必須仰賴維生素幫忙,一旦體內維生素不夠又過度攝取糖分,就會使醣類代謝時不完全氧化,造成乳酸等其他代謝產物堆積在身體各部位,若堆積在寶寶腦部,便會使得寶寶有過動及情緒不穩的情況。研究也發現許多零食內含有咖啡因,過小的幼童攝取過多,會使中樞神經興奮、容易產生焦慮等症狀。


 

‧注意力不集中:食用少量甜食會讓心情暫時愉悅,但蛋糕、飲料等高糖分食品皆屬於單糖類,進入體內很快就會被吸收,因此維持能量持續力低,當孩子多吃就會影響大腦的續航力,容易變得昏昏沉沉,影響專心度與學習力。

 

1歲以下寶寶為何不能吃蜂蜜?

蜂蜜營養價值高,但在釀造及運輸過程,容易被肉毒桿菌汙染,因為蜜蜂在採花粉過程,可能把已經被肉毒桿菌汙染過的花粉和花蜜帶回,加上肉毒桿菌孢子適應能力很強,攝氏100度的高溫下仍可存活,寶寶由於腸胃道發育不完全,腸道酸性與益生菌叢不足,無法抵抗肉毒桿菌孢子,餵食蜂蜜可能導致寶寶感染肉毒桿菌,肉毒桿菌釋放肉毒桿菌素時,嚴重時會抑制肌肉及腸胃道收縮,造成便祕、呼吸停止、全身癱軟,甚至是死亡的狀況,因此不建議1歲以下寶寶食用蜂蜜。

 

 

 


※原文刊載於20160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9大重點‧預防嬰幼兒摔傷

 

文/彭曉薇
採訪諮詢/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張龍
妝髮‧攝影/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 演出/爸比林國強&媽咪林育萱&
bobo林巧妍&bobo林元甯

 

嬰幼兒在學會翻身、坐好、爬行、走路,每一個階段的成長都讓父母滿心期待,但稍不注意恐會釀成意外,該如何預防嬰幼兒摔傷,以及若真發生摔傷意外又該如何處置呢?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張龍將逐步解說。

 

 

1、遠離危險地方玩耍

不讓寶寶在任何有可能摔傷的地方玩耍,舉例來說,陽台或樓梯旁邊都應該避免,而家中的樓梯必須在樓梯口裝設護欄,並且記得要隨時上鎖,以免寶寶摔下樓。

 

 

2、注意窗戶及陽台高度

每年都有嬰幼兒從窗戶或陽台上跌落,導致死亡或嚴重摔傷的意外,因此窗戶和陽台高度,依照法規規定至少要有110公分以上,並且避免在窗戶旁邊擺設椅子、床墊或床板等可以踩踏上去的物品,以免寶寶可以輕易攀爬碰到窗戶邊緣,並建議加裝隱形鐵窗、兒童防護窗或增設安全開關,窗戶若安裝安全鎖,開口就只能打開10公分,讓寶寶無法攀爬出去。

 

3、不宜使用學步車(螃蟹車)

當寶寶學習走路時,時常有家長會讓寶寶坐上學步車,即為俗稱的「螃蟹車」,但由於學步車所增加的可移動性,遠超出寶寶擁有的能力,學步車有輪子使寶寶不易控制,若是靠近樓梯摔落,可能造成骨折、頭部受傷,甚至是死亡。

 

 

4、坐椅子繫上安全帶

寶寶可能會從任何有高度的地方摔下,因此讓寶寶坐上椅子時,務必繫上安全帶,並且要教育寶寶坐在椅子上時,不可以站起來,必須乖乖坐好。另外,許多家長會讓寶寶坐「幫寶椅」,使用時應該放置於地上,不該將椅子放於高處,抑或是另外一個成人使用的椅子上。

 

 

5、適時調整嬰兒床床欄高度

避免將寶寶單獨放在床上,以免翻身時從床上摔下,最好將寶寶放置於嬰兒床內,但必須依照寶寶年紀大小來調整床欄高度,若寶寶站起來,床欄高度已經不足身高的四分之三,就可能可以直接爬出來,因此家長必須適時調整床墊及床欄高度。

 


 


※原文刊載於20160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