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回 veryWed 部落格首頁 | 管理介面
最新文章

副食品革命:你採用的是現代派?還是傳統法?

 

採訪撰文/陳萱蘋

諮詢/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副院長 葉勝雄、榮新診所營養師 李婉萍

攝影/Super Cute 寶寶/親子寫真專業攝影

梳化/Amber演

出/mommy:許又文、baby:謝睿穎

餐椅提供/奇哥 

 

 

營養對於寶寶的重要性不必再贅述,這是各位爸媽都知道的,而副食品是銜接ㄋㄟㄋㄟ以及固體食物的橋樑,唯有通過這座橋,才能夠順利地進入大人食物階段。本文邀請了專業的小兒科醫師及營養師解析新手爸媽應該知道的5大革命新觀念,趕緊來Update你的副食品觀念吧!

 

認識寶寶的副食品

在進入副食品革命之前,爸比媽咪得先瞭解何謂「副食品」!「Complementary Feeding」(補充性餵食)在臺灣稱為「副食品」,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認為,由於中文翻譯──「副」的緣故,讓有些爸媽以為「副食品」不太重要,日本人稱之為「離乳食品」才是最貼切字義的翻譯──當寶寶隨著成長發育,逐漸離開單純母乳哺餵階段,作為銜接大人食物的就是中文所謂的「副食品」。

 

簡單的說,在嬰兒時期,除了母乳、配方奶、白開水、藥物之外,其他食物都可以叫作「副食品」。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副院長葉勝雄指出,和一般大人食物相比較,副食品會因應寶寶的咀嚼及吞嚥能力,在質地上做漸進性的調整,到1歲後就幾乎跟大人一樣了。


只喝母奶營養會不夠嗎?

相信各位爸比媽咪都知道母乳有多好,在寶寶46個月大以前,母乳的確應該作為最主要的食物來源,母奶中的所有成分都適合寶寶,能夠提供寶寶所需的完整營養。然而,從46個月開始,母奶或是配方奶已經無法完全提供寶寶生長所需,因此,除了喝ㄋㄟㄋㄟ之外,寶寶必須從其他食物之中攝取額外的營養元素,以避免營養不良。

 

純母乳寶寶建議補充維生素D

雖然母乳的營養價值會隨著寶寶的成長而有所改變,但總量還是不夠寶寶使用,李婉萍營養師指出,68個月的寶寶可從母乳獲得70%的熱量,911個月大從母乳取得55%的熱量,到了1223個大只能從母乳獲取40%的熱量。此外,葉勝雄醫師表示,根據臺灣兒科醫學會2016年新修訂的嬰兒哺育建議,配方奶一天喝不到1000ml的寶寶,包括純母乳的寶寶(配方奶為零),從新生兒開始每天給予400 IU口服維生素D

 

純母乳哺育的足月寶寶滿4個月大後,若尚未吃副食品,每天應補充口服鐵劑。雖然說母奶最好,但調查發現臺灣29%一個月大的純母乳哺育寶寶有維生素D不足的問題(血清濃度< 25nmole/L),1015%的46月寶寶的血中血鐵值不足。不過,葉勝雄醫師指出,這是新修訂的建議,所以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形成共識。

 

副食品吃不好,學說話較吃力

另外,吃副食品富有極為重大的意義就是訓練與咀嚼相關的肌肉群,不僅強化臉部肌肉,避免造成偏食習慣,這些肌肉同時也與說話有關,如果訓練不足,寶寶學說話就會比較吃力。副食品也是銜接奶類與大人固體食物的關鍵階段,可為斷奶做準備,包括讓寶寶嘗試新食品、學習使用餐具、與家人一同進餐,而逐漸適應成人食物及飲食模式。

 

革命1、初次嘗試副食品的時間:6個月→4個月

傳統派:6個月再開始接觸副食品

現代派:4個月就可以添加副食品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考:【育兒生活】201609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

*【育兒生活】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 

 

 

15個生活習慣 養出好腦力

 

作者:李宜蓁

 

 

怎麼讓小腦袋健康長智慧?吃好、睡好、多運動; 給他滿滿的愛、陪他玩耍、帶他多接觸探索自然。 這些,用心的父母都做得到。

鍛鍊大腦不必花大錢,其實最好的方法就在平凡不過的生活習慣和教養態度裡。一旦掌握了大腦的基本特性,澆灌以愛與適當養分,每個孩子的腦部都能健康茁壯的成長!以下綜整出專家建議從小就應該養成的十五個生活習慣,不用花大錢買閃字卡和參加大腦潛能開發班,就可以讓孩子的小腦袋健康長智慧。

習慣1  一切從吃得好開始

大腦細胞每五個月更新一次,要讓大腦有機會絕頂聰明,最容易見效的第一個方法,就是給它足夠的好營養。

有心為孩子健腦的家長,魚和魚油,是護腦必備的好食物。丹麥的研究比較了五千多名健康老人的飲食發現,一個人的飲食中魚的成分愈多,他保持記憶力的時間也就愈長。因為魚油中所含的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包括EPA與DHA)對人體有益,DHA是大腦神經細胞傳遞訊息的化學物質之一。由於人體很難透過飲食轉化合成omega-3,因此可透過食用深海大型魚類的眼窩、油脂部位,或魚油膠囊來補其不足。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教授黃士懿建議,若孩子不敢吃魚油,可在烹調過程中剪開魚油,滴入魚湯中,記住不要燜,也別久滾。若吞膠囊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壓力,多吃魚就好。

習慣2  睡得好才記得牢

剝奪嬰幼兒的睡眠,會影響他們的生理成長與認知發展。嬰幼兒特別需要大量而不被打擾的睡眠。睡眠主要有四個功能,一、修補神經元,二、複習白天所學,三、淘汰不需要的記憶,四、調節情緒。因此我們應該從現在起學會重視睡眠,就像重視營養與運動一樣。

孩子到底睡多久才夠?根據研究,新生兒每天可睡十六小時以上,學齡前兒童則至少十二小時。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教授吳嫻指出,人在入睡約九十分鐘後會進入REM期(快速動眼期),此時腦波的活動狀況跟清醒時差不多,甚至更活躍,在這段時間,大腦會把白天學到的神經元凝固下來,具有去蕪存菁的重大意義。小嬰兒睡眠週期中,REM期比例最高,大腦會儲存重組記憶,增補神經傳導物質幫助學習。

睡眠會受到生理時鐘與生活習慣的左右,即使孩子生理上該睡了,若是睡前情緒太高亢、從事激烈運動、習慣跟大人當夜貓子,生活習慣便會擊敗生理時鐘,改變孩子的作息表。為了寶寶的成長,家長要特別用心穩定孩子的睡眠作息,早睡早起才是王道。

習慣3  運動可以增強腦力

吃好、睡好可以讓大腦維持在運轉巔峰,但運動卻能額外增進神經元細胞的快速增長,等於幫大腦多裝了好幾條記憶體。運動可以將新鮮血液帶向腦部細胞,大腦會產生多巴胺、血清素與正腎上腺素等三種神經傳導物質,誘發大腦神經元增生,多巴胺使運動的人心情愉快,血清素與情緒和記憶有直接關聯,正腎上腺素則和提升注意力有直接關係。

日本文部科學省最新研究顯示,律動遊戲課程不但可活化四~六歲幼兒的前額葉皮層,也有助於啟動幼兒的自律神經系統,促進心神安定。任何比走路還複雜的肢體技巧都需要學習,也因此為大腦帶來挑戰,寶寶剛開始會有點手忙腳亂,但隨著神經連上小腦、基底核,前額葉皮質區活躍起來,動作於是愈來愈精確。

台北體育學院運動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周建智則認為,帶孩子多運動對健康好,對大腦也好,但家長卻普遍缺乏從事運動的創意,對運動強度認知也不足。

親子運動是遊戲、而不是比賽,不需要很專業正式,只要達到基本的運動強度就好。

若真受限於場地時間,夜市簡單的籃球機、棒球練習場練揮棒,以及任何想得出來、合理、不違反道德的遊戲,都可以成為鍛鍊腦力的有趣運動。假日在公園玩簡單的互相接球,都比待在家裡玩運動遊戲機的健腦效果強。

習慣4  愛孩子比學英文更要趁早

專研兒童發展的中央大學閱讀研究室研究員周育如指出,早期的安全依附是一切兒童發展的基礎,甚至可以用來預測孩子將來的成就。因為嬰幼兒的依附和探索行為幾乎可以說是一體的兩面,那些能夠與主要照顧者建立起安全依附的幼兒,通常也比較願意對周遭環境進行探索。

安全依附的孩子有較多的探索行為,愈多的探索意味著與環境有愈多的互動,愈多的互動使孩子的腦神經連結愈複雜愈緊密,孩子當然也就愈聰明優秀。

周育如特別強調,情緒發展有所謂的「情緒窗口(emotional window)」,意思是說嬰兒期和學步期是情緒發展的關鍵期,而這個窗口是人類所有發展中最早關閉的。因此為人父母應對此有所警覺,愛孩子比學英文更要趁早,不要等到來不及了才後悔。

習慣5  遊戲是最好的心智挑戰

過去人們一直以為孩子遊戲時大腦在休息,但最新發現是,遊戲的角色扮演和想像力可以幫助他們建構抽象思考能力,有助於增進學科表現。

《教養大震撼》一書指出,抽象思考能力是掌握現實與抽象符號之間的連結,每個學科都用得上。而孩子在扮演遊戲中把一張書桌和幾把椅子想像成消防車,大腦就學會如何把抽象符號和其他元素串連起來,等於經歷了一場高階抽象思考過程。

腦神經科學家也認為,遊戲是最好的心智挑戰。當一個小男孩專注玩積木,進入了平靜忘我的境界,大腦正在經歷一段與他心智能力相合的挑戰,這也是大腦最活躍、最有創造力的瞬間。

周育如指出,光「玩」並不算真正的心智挑戰,家長或老師應該提供比孩子的能力稍微難一點、但又足以達成的挑戰,大腦會經歷了一段平衡、失衡又平衡的過程,神經元又走出一條以往不曾通過的新路。

周育如強調,其實孩子真正的喜悅不是成為超齡小天才,而是完成他這個年紀所能做的偉大事情,真正的滿足是來自於對手邊的工作盡了最大的努力。

因此,林口長庚復健科職能治療組組長黃恢濤建議,家長該做的是時時觀察陪伴孩子,確切掌握孩子的發展進程與獨特氣質,並且適時適量的給予引導,安排有趣的活動與遊戲,不予勉強或急切想要看到學習效果,否則可能早早壞了學習胃口。

習慣6  動手做過才會留下痕跡

周育如強調,孩子一出生,腦中已具備這一生要用的幾乎所有神經元,決定他智力高低的是這些神經元之間連結的密度與強韌度。

這樣的連結在嬰幼兒時期最為快速,然後到了九~十歲之間腦部開始做的是修剪的工作,把用不到的和連結不強韌的部分修剪掉,只留下最常用、連結得最強韌的部分。

決定孩子腦部神經元之間如何連結、連結的密度和強度,則是與環境互動的經驗。

尤其是那些他主動探索、主動處理過的訊息,在腦中會建立最長最強韌的連結,而被動被灌輸的經驗所建立的連結,往往是脆弱而短暫,將來很容易就被拋棄掉,這就是發展上的「用進廢退」原則。

所以我們拚了命塞給孩子的,最後都難逃被修剪掉的命運,反而是孩子在自發性玩耍、探索、主動閱讀中得來的經驗會被保留下來。

給時間,讓孩子動手做,也是鍛鍊大腦重要的過程。腦神經訓練師王秀園分析,大腦是為生存而存在的器官,外在環境不斷給磨練,大腦才有機會學習諸多生存技能。「一定要親自走過,才會在大腦留下痕跡」,孩子早該自己學坐捷運了,家長還每天接送;永遠匆忙的早晨,總是忙到沒耐心等孩子綁鞋帶,其實都已經剝奪了孩子建構大腦的珍貴歷程。

習慣7  正向管教教出自信的孩子

孩子在遊戲中解決問題,了解因果關係,擁有最初的成功經驗時,家長若能真誠鼓勵與讚美,孩子的臉上會出現一抹滿意的微笑。

此時,孩子的大腦神經細胞,也因為分泌了「多巴胺」這項正向情緒的神經傳導物質而微笑著。

多巴胺在期待與獎勵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滿足是學習的重要刺激,當人們專心、與自我一致、與世界和諧相處,或成功達到任務時,這種美好的感覺會引發成功的學習,並儲存在大腦。

習慣8  好奇心是大腦思考的燃料

幼教大師蒙特梭利相信所有的孩子都是小小科學家,他們熱愛觀察世界,進行「要是這樣……會怎麼樣?」的探索。初生兒和學步兒會從高腳椅上丟玩具,在洗澡時玩水,這股探索的動力隨著年紀繼續增強。

好奇心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學習驅力,像是能讓大腦機器全速運轉的核心燃料,孩子願意去思考,堅持打破砂鍋問到底,是鍛鍊腦力的最好習慣。發展分子生物學家約翰.麥迪納(John Medina),在《大腦當家》一書中強調,對孩子來說,「發現」帶來快樂,就像一種會上癮的毒品,探索創造出更多發現的需求,帶來更多快樂,這是一個直接的回饋系統。

家長可以要孩子先「猜猜看啊!」小腦袋就會進行歸納與推理。「即使猜錯也沒關係,我們的文化太注重要『對』,容易澆熄孩子的探索好奇心,」王秀園說,有時孩子會冒出很無厘頭的問題,父母更應引導孩子想得更深入,而不是阻止發問。

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教授史丹利.葛林斯班,在《優秀孩子的十大關鍵能力》一書中建議,最能引發幼兒好奇心的做法,是帶他去大自然中散步,在訊息豐富的環境中探索。另外,當父母願意聆聽──而非評價孩子的意見時,最能夠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如果你想增進子女的好奇心,拓展他們的智能範圍,就要多多徵求他們的意見,」史丹利提醒。

習慣9  從小學習為自己負責

學步兒經常鬧脾氣,用一個簡單有力的「不」字對抗全世界,常讓家長頭痛不已。其實家長可慢慢放手,開放幾個你可以接受的選擇讓孩子自己決定,讓他從中獲得獨立、自主的權力感,也同時學會為自己負責。

一開始,父母可以提供多個選項,讓孩子從中選擇,如果孩子嘗試後,感受到自己能做決定的成就感,就會慢慢願意嘗試自己選擇。如果孩子自己選擇卻有不好的經驗,家長也不要心急,可以告訴孩子,雖然他的選擇沒有成功,但願意嘗試的勇氣很令人佩服,下次再試試看就好。重要的還是讓孩子慢慢嘗試,用他自己的節奏來發展自我。

習慣10  父母言教不如身教

「父母要以身作則」是一條亙古不變的教養守則,一九九二年義大利帕瑪大學研究團隊的研究發現「鏡像神經元」,解讀了父母的身教那麼的重要,原來跟大腦息息相關。腦中的鏡像神經元是一組可以反映外在世界的神經細胞,只要觀看別人的動作,就會在腦中重現相同動作,彷彿鏡子反射,人類透過鏡像神經元的「模仿」學習,不需透過語言,進而理解他人的行為、意圖與情緒,拉近彼此關係。

模仿是學齡前孩子重要的學習歷程,孩子早期的模仿場域是家庭,這也呼應了身教、言教、學習環境的重要性。鏡像神經元的存在也說明了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品格是長期模仿、觀察、內化的結果,是一個潛移默化的歷程,模仿對象除了父母以外,同時受到環境與經驗的影響。

尤其品格的培養是一種內隱的學習,大腦在孩子不知道的狀況下處理並儲存訊息。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醫師鄭雅薇指出,二~三歲的孩子就能展現「同理心」,但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卻是後天學習而來,若能在成長過程中讓孩子多與人互動,才能逐漸學會設身處地為人設想。

習慣11  不要讓壞習慣坐大

孩子的壞習慣很難改過來是有道理的。大腦資源地圖不時因經驗而修正改變,好習慣和壞習慣的神經迴路在其中互相爭奪地盤,想站穩腳步。

《改變是大腦的天性》指出,大腦有個特性叫「神經可塑性」,每一次做不同的活動,大腦會改變結構與神經迴路,使它更適合手邊的作業,假使某個零件壞了,其他部位還可以接手這項工作。大腦有彈性、知變通,卻也使我們某方面變得更食古不化,我們一些最頑固不能改變的毛病其實也是神經可塑性的產物。

假如我們停止使用某種心智技術,不但會忘記如何運用,連它在大腦的空間也會被其他常用的技術搶走。

當我們學會一個壞習慣,它佔據了大腦地圖的空間,每重複一次壞習慣,它又佔多一點地盤,讓好習慣更難立足,這也是為什麼戒掉一個壞習慣比學它時難上十倍,也是為何童年教育這麼重要,很多事情最好一開始就教對,不要讓壞習慣坐大,有競爭優勢了再去拔除它。

若是壞習慣已經養成,光是禁止於事無補,必須用另一個正確的行為來取代壞習慣,因此當你大聲喝止孩子說「不能做A」之後,切記補充說「應該做B」,並重複讓孩子練習。

習慣12  長期家庭壓力會傷大腦

心理學實驗證實,長期的嚴重壓力會改變行為,讓人放棄學習。一九六○年,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把兩隻狗放進通電的籠子裡,接受同樣程度的電擊,有主控權的狗在通電時用鼻子壓住按鈕把電停掉,另一隻狗則是怎麼做都無效,只能哀鳴。當兩隻狗被放進新籠子裡,壓住按鈕讓電停止已經無效,原來有主控權的狗在情急之下,會跳過不高的柵欄到籠子另一邊,成功逃過電擊;原本哀鳴的狗即使到了新環境也不會想辦法逃脫,只能躺在地板上被電擊。這個極度的悲觀被稱為「習得的無助」。

當孩子長期目睹父母吵架,又無力停止或改變這個令人無助的狀態,這種失去控制權的感受會影響孩子一生很多事情。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說,童年不當的責罵或受虐經驗會永遠傷害神經元的發育,家長對孩子的責罵應該更為謹慎。《大腦當家》指出,壓力太大或太久便開始傷害學習。壓力大的人數學做不好,語言處理不夠快,記憶力差,不會把過去的訊息類化到新的情境,也不會修改舊的訊息適應新的需求,更無法專注。壓力大的人在認知作業上,比壓力小的差了五○%。

習慣13  多跟孩子說話和擁抱

新生嬰兒是個大近視,他們的視力大概只能看清楚三十公分左右的距離,不能自動調整焦距,更遠或更近的物體就會變成一片模糊。造物者似乎是設計好要嬰兒把身邊愛他的人看得更清楚。因此,爸媽應常常抱寶寶,雙手環抱將他貼近胸前,有如回到子宮般安全。

跟孩子說話時記得和他四目相接。洪蘭曾說,如果不是眼睛看著孩子,面對面跟他說話,那些聲音是背景噪音,對孩子神經連結沒有什麼幫助。

美國天普大學嬰兒實驗室主任凱西.赫胥—帕賽克(Kathy Hirsh-Pasek)在《愛因斯坦不玩識字卡》中建議爸媽,談論孩子正在觀察或正在做的事情,根據孩子的談話主題增加對話內容,專家稱此為「拓展」現象。這樣一來,我們示範了剛剛他們所講的內容,還可以有更豐富、清楚的表達方式,可以不著痕跡的增加孩子的新語彙。

有些爸媽常自豪「我家有個不哭不鬧的乖寶寶」,這樣的乖寶寶卻成為幼教專家最擔心的一群,因為無論在自己家、保母家或是幼兒園,他們經常被忽略,被擺在哪裡都沒有意見。

和其他敏感型的寶寶比起來,乖寶寶不哭也不鬧,照顧者會忘記主動去和他們說話、擁抱和互動,長久下來對他們的發展有不良影響。

習慣14  睡前帶孩子回憶一天

卡通裡,愛探險的Dora和Boots每次結束一趟旅程,總會問彼此:「你最喜歡今天旅程的哪一個部分?」讓觀看者仔細回想一遍,分享自己的感想。

爸媽也可以在每天睡覺前,靜下來跟孩子聊聊今天發生了哪些事情,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想法,哪些事讓他開心、哪些事讓他傷心。回憶一天的感受,幫助孩子消化整合,紓解情緒,成為睡前儀式的一環。

諮商心理師楊文麗每天睡前都跟兩個孩子聊,鼓勵孩子今天做對了哪些事情,讚揚他們有善良而美好的性格,讓他們充滿自信而溫暖的進入夢鄉。

習慣15  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

你的孩子是不是出門前一定要做某件事?睡覺前有一定的活動程序?不少父母對幼兒這樣的「無法變通」和「龜毛」感到困擾與不耐煩。

幼兒發展專家李坤珊提醒,固定的生活時間表是幼兒成長過程中,安全感的重要來源。成人的生活很複雜,充滿變化,成人可以隨時應變調整生活程序,但幼兒還不具有時間概念,他們唯一能掌握的就是此時此刻,所以他們要知道下一步要做什麼,依靠生活中的固定事件來掌握未來。

因此李坤珊建議,家長要盡全力使幼兒的生活作息維持一定的規律,讓生活中的大小事情依循一定的程序。這些固定的程序,從開始到結束,一個也不能少,少了一個步驟就會讓他們焦躁不安。讓孩子放心的等待,有信心的期待,這就是安全感。孩子愈能掌握外在世界的互動方式和規律,愈能預測外在世界的變動,就愈覺得自己有能力,因為他們將慢慢的學會如何處世。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個頭好壯壯的腦,但所有權威性的研究都一致指出,培養愛學習的好大腦,家長該做的不是送孩子去全腦補習班,而是吃好、睡好、多運動;好好愛他、陪他玩、讀書給他聽,以及多帶他去接觸探索自然。每一件事,都不需花大錢,用心的父母都做得到。

時時提醒自己「十五個養出好腦力的生活習慣」,爸爸媽媽就能與「腦時代」同步,做個與時俱進的好父母。

 
 
 

【更多豐富內容請見《親子天下》網站http://bit.ly/2cjG6z6  

 

 

  

延伸閱讀: 

吃出好腦力 一週健腦早餐計畫http://bit.ly/2d5rep1 

黃瑽寧:好食物,吃出好腦力http://bit.ly/2chuQOO 

三道寶寶元氣食譜─開心吃出好腦力http://bit.ly/2cjHodz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親子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親子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Baby胎脂大解密  

新生寶寶的肌膚狀況&照護

 

 

採訪撰文/湯佳珮


諮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林明秀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02-87735501


梳化/徐筑芳


ModelArendSusanna(※人物與文章主題無關)

 

 

 

 

什麼是胎脂?胎脂又有哪些作用?可以將胎脂用力洗掉嗎?胎脂與脂漏性皮膚炎有關聯嗎?日常生活該如何照護寶寶的肌膚?新生寶寶有哪些肌膚問題,需要大人多加留意?


 

新生兒的皮膚外觀?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林明秀醫師表示,新生兒剛誕生時,由於長期泡在羊水裡,所以皮膚看起來可能會有一點皺皺的,而且表皮會有一層油油像乳酪的物質,這是因為新生兒仍被胎脂所包覆。通常在稍微清洗以後,多數新生兒就會看起來比較乾淨。

 

 

什麼是胎脂?

 

胎脂是由皮脂、胎毛、羊膜脫落的細胞所組成。胎脂的外觀看起來有一點類似於奶酪狀,白白、黃黃的,黏在寶寶的全身皮膚表層,其中又以頭部或皺摺處比較容易殘留比較多的胎脂。林明秀醫師表示,胎脂的作用是為了保護胎兒的皮膚而存在,有助於預防感染、保溫、保濕等,另外也有潤滑的功能,可幫助胎兒通過產道。

 

胎脂的多重功用不只發揮在母親的子宮裡,當寶寶誕生以後,胎脂會逐漸被寶寶的皮膚吸收,可以視作為嬰兒的天然保養霜,可以發揮保濕、預防感染、抗氧化功能,不需要特地完全清潔;而胎脂也會因為日常照護清潔而逐漸消失,如果爸媽想要寶寶看起來比較清爽乾淨,稍微清潔即可。

 

 

不可用力洗胎脂

 

雖然可以稍微清潔胎脂,但林明秀醫師提醒,不能為了將胎脂清洗掉而用力擦洗胎脂,大力擦洗的動作可能會使新生兒嬌嫩的肌膚受到傷害。如果覺得某些部位胎脂過黏膩,不妨可以使用嬰兒油或嬰兒專用乳液來幫助去除過多胎脂。做法為先取適量嬰兒油等產品塗抹到寶寶留有胎脂的皮膚部位,靜置大約1小時以後,再做後續的清洗(等待的1小時為讓胎脂軟化的過程),這樣做有助於減少使用過多清潔用品刺激新生兒的肌膚。

 

林明秀醫師表示,最好的方式是讓胎脂隨著逐天清洗,自然而然慢慢消失,胎脂通常不會存在超過一週,爸媽千萬別抱持「想要一次就將胎脂洗乾淨」的想法,因為這樣的想法容易使大人下手清洗的力道加重,用力清洗可能會不自覺地傷害到寶寶的肌膚。

 

此外,建議爸媽不要拿大人平常所使用的清潔用品來替寶寶清潔肌膚,因為寶寶的肌膚相當細嫩,大人使用的清潔用品可能含有皂鹼或清潔力較強,可能會刺激寶寶的肌膚,建議還是選用寶寶專用的清潔用品為主。

 

 

胎脂通常多久會消失?

剛出生的寶寶雖然都被胎脂所包覆,根據國外研究,胎脂包覆範圍與生產方式、人種、性別有相關性,通常剖腹產、淺膚色人種、女嬰胎脂全身分布範圍較多。至於胎脂什麼時候會完全消失則不一定,依據個別寶寶的胎脂多寡、厚度而定,多數寶寶出生一至三天後胎脂就會消失,通常一週後的寶寶身上已看不到胎脂。如果經過一至二次清洗,身上或頭上仍殘留一點胎脂,不會對寶寶有不好的影響,而且隨著每次的洗頭與洗澡,胎脂會逐漸消失。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201609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

*【嬰兒與母親】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


避免養出黏TT的孩子  化解寶貝分離焦慮

 

採訪撰文/林靜莉

諮詢/懷仁全人發展中心諮商心理師吳嘉瑜

模特兒/溫柔媽咪宜瑾、活潑弟弟新穎

梳化/萬紫雲

攝影/檸檬巷館

 

 

由於小寶寶出生後,對外在環境不熟悉,需要大人細心的呵護,因此,家長會經常陪伴他,甚至不時抱抱他。然而,隨著年紀增長,孩子依舊喜歡整日黏在父母身旁,一離開就哭鬧不已,造成不少家長的困擾,開始擔心長大後是否會依賴成性?如何才能避免養出黏TT的寶寶,已成為現代父母最關心的議題。

 

有些孩子天生的個性就比較活潑,見到陌生人可以輕鬆的打招呼,也可以和同齡的伙伴玩得很開心;有些孩子則較為內向,第一次見到陌生人時,可能會緊緊黏在父母身上,或是乾脆躲起來,盡量讓他人看不到自己。為什麼孩子會有這樣的狀況出現呢?其實這與父母如何照顧孩子,以及有無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具相當大的關聯,若父母在孩子年幼時,建立起良好的依附關係,並且提供足夠的安全感,將來孩子長大便不會養成依賴的個性,能建立成熟的獨立人格。

 

與孩子建立良好依附關係

懷仁全人發展中心諮商心理師吳嘉瑜表示,寶寶出生後,除了吃、喝、睡覺等生理作息,亦會開始認識外在環境,大約6、7個月大至1歲半之間會開始與主要照顧者建立依附關係,並且在熟悉的環境裡建立「安全堡壘」,孩子於此階段學習認識周遭人群,分辨主要的照顧者是哪些人?與他人有什麼不同?主要照顧者的照顧方式為何?與他人又有何不同?當孩子區辨出主要照顧者和照顧方式後,便會與主要照顧者產生依附關係,對熟悉的環境與人事物產生安全感,他會較願意且希望主要照顧者抱他、陪他玩、陪他吃飯、幫助他移動,例如:躺、坐、爬行、走路等。

 

不過,當孩子在發展依附關係時,身為父母的主要照顧者必須要有心理準備,包括如何與孩子建立良好的依附關係,提供安全感,並且適當的訓練孩子獨立,才能讓孩子在將來成長的道路上,好好探索外面的環境,養成獨立的性格,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吳嘉瑜心理師指出,若父母沒有與孩子建立良好的依附關係,將來孩子在面對與父母分開的時刻,就容易產生分離焦慮、無法獨立自主的情況。

 

易導致分離焦慮

所謂分離焦慮,意指孩子離開家裡或離開依附對象時,所產生過度焦慮的情形,症狀包括哭鬧不休、緊張等。容易產生分離焦慮的孩子大致上可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受先天氣質所影響,有些孩子天生對各種人、事、物的反應強度較低,情緒起伏較不明顯,即使遇到與父母分離也不致於大哭大鬧;有些孩子則本身容易感到焦慮,只要父母一不在身邊就容易感到傷心難過,甚至哭天喊地,讓父母不得不伴隨其左右。第二種是受後天環境所影響,常見原因包括照顧者經常更換與作息不規律,寶寶出生後,因為不熟悉外在環境,相當需要固定的照顧者給予陪伴,並且建立規律的作息,才能夠穩定的成長,若外在環境不穩定,孩子無法預測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當面對與爸媽分離時,自然就容易產生焦慮,孩子可能認為自己被拋棄或時常煩惱父母是不是會離開自己。至於第三種,則是與孩子的認知發展有關,寶寶在2歲前,由於年紀還小,尚未發展出「物體恆存」的概念,他們會認為只要是周遭的事物不在眼前就是代表消失,因此,只要父母離開他們的視線範圍,便認為「父母不見了」,並且開始到處尋找,當父母回來時,又會緊黏著不放,這類情形通常隨著孩子成長了解到有些事物會永遠存在而逐漸消失。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考:【媽咪寶貝】201609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

*【媽咪寶貝】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

【黃瑽寧醫師專欄】

打疫苗怎樣才不痛?速戰速決最無感!

 

黃瑽寧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 主治醫師 

 

 

《以下內容為 veryWed 非常婚禮版權所有, 非經書面授權, 請勿轉載》 

 

  又是到了接種流感疫苗的季節,我小孩很給我面子,只要問起打針,逢人便提「我把拔打針最不痛」。每年的流感疫苗,他總是指定我出手,別人都不可以。您可能以為我是往自己臉上貼金,或者是兒子喜歡拍馬屁,但其實我從他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研究過各種方法,來幫助他們在接種疫苗的時候減少疼痛。

  事實上,美國兒科醫學會從很早以前,就已經根據許多的研究成果,歸納出有效的減痛方法,一步一步達成友善醫療的目的。然而在台灣,許多作法卻滯礙難行,主要的因素是大家覺得小孩痛一下沒什麼大不了的,反正長大後也不記得。另一方面,健保的基本精神是「維持最低花費拯救最多條性命」,所以對於這種比較形而上的友善醫療概念,自然而然地不被重視。

 

寶寶會痛,只是寶寶不能說

  每個嬰兒打針其實都會痛,只是他說不出口,而且這個不好的回憶會被隱藏在潛意識中,然後在之後每一次打針的經驗中被喚醒。如果您現在看到這些文字,就開始感覺到不舒服,或者手心冒汗,基本上就是兒時的陰影正在被喚醒,導致您對針頭產生莫名的恐懼。根據美國的心理學研究顯示,有將近百分之二十五的成年人害怕打針,大部分是肇因於上述的潛意識作祟,以台灣的醫療風氣,加上父母言語上的威脅恫嚇,成年人怕打針的比例恐怕更為驚人。

  要知道現在的孩子在上小學之前,大大小小的疫苗全部加起來,要挨大約二十到三十針!而人類大腦面對這些反覆疼痛的事件,有些人是漸漸增加恐懼與陰影,尤其是對於大腦尚未成熟的兒童。因此,有研究發現,如果第一次打針有使用減痛措施,那麼到了第二次打針,即便什麼都沒做,孩子也會「感覺」比較不痛。反之,第一次如果沒有使用減痛措施,第二次打針小孩會哭的更大聲,感覺比第一次還要來的更痛,其實這都是潛意識的心理作祟。

 

讓打針比較不痛的方法

  醫學上有數百篇關於打針減痛的研究,其中被證明有效的方法,包括:打針同時親餵母乳(一歲以下嬰兒)、讀故事書或看卡通轉移注意力、在接種的部位搓揉或冰敷降低敏感度、先打不痛的疫苗再打比較痛的疫苗、或同時左右腳(手)接種兩種疫苗、給予局部的麻醉藥物,以及快進快出速戰速決的打針技巧等等。

  這些方法可能對某些孩子有效,對某些孩子卻無效;有些孩子需要兩三種法寶一起上,有些孩子則一招就搞定,都是因人而異。我的孩子曾經使用過局部麻醉藥物,後來長大後改用事前冰敷,加上看平板電腦的卡通轉移注意力,並且同時接種兩三種疫苗,以及速戰速決的打針技巧,逐漸讓他們被我「洗腦」,崇拜爸爸打針「都不會痛」。其實怎麼可能完全不痛,只是沒那麼可怕而已。

 

打疫苗不需回抽,速戰速決最無感

  這裡特別提到速戰速決,這是一般護理師不敢做的事,因為傳統上學姊都教導打肌肉針或皮下針,都要先「回抽」一下,確定沒有不小心戳到血管,然後才「慢慢推藥」。這對於大部分的藥物而言,尤其是麻醉藥,肯定是必須回抽和慢推的。但對於接種疫苗,真的有必要如此做嗎?

  回抽這個動作,本來是為了避免藥物不小心直接送入血管,會引起不必要的副作用,慢慢推藥背後的理由也差不多。然而美國兒科醫學會,以及疫苗諮詢委員會,早已在十年之前,就已經不斷宣導「打疫苗不需回抽,不需慢推」,因為沒有任何研究證明這樣做有什麼好處,而增加的壞處就是「痛」!

  不論是大腿,或者是手臂三角肌這些部位,針頭可及的血管其實都很細小,所以疫苗不小心直接打入血管的機率,根本是微乎其微。就算真的如此不幸,不小心打入血管,只要用力快推,小血管一定會脹破,結果依然是變成合理的肌肉注射,不需擔心有任何風險產生。最重要的是,少了回抽與慢推這兩個動作,快速進針,快速推藥,快速抽針,一氣呵成的動作,是接種疫苗「最有效減少疼痛的作法。

  如果您剛好認識兒科的護理人員,請分享這篇文章給她,讓打疫苗減痛的友善醫療,從速戰速決免回抽開始。

 


  

  


  

專家開講:黃瑽寧 醫師 

現職:馬偕兒童醫院 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研究員、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