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回 veryWed 部落格首頁 | 管理介面
最新文章


美國研究:太多作業、太早入學 造成更多過動兒


 

作者:田育瑄
圖片來源:Creativa Images/Shutterstock.com

 

 

《美國醫學會小兒科期刊》指出,導致孩童發生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現象,或許與逐年加重的學業成績標準與負擔壓力有關。

 

經美國邁阿密大學米勒醫學院臨床小兒科教授傑弗瑞‧柏斯柯(Jeffrey P. Brosco)的研究推測,自1970年代起,日益加重的課業負擔導致孩童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比例逐年增加。


「當我們著手研究從1970年代至今的教育和公共政策等相關文獻時,讓我們相當訝異的是,上頭載明孩童花在課業上的時間變化,竟勾勒出教育界在這段期間內所發生的劇烈變革」柏斯柯教授接著表示,「從孩子花費更多時間在讀書,乃至於學齡前兒入學率的顯著提升,我們發現過去40年來,孩子被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比例整整多出一倍」。


擔任柏斯柯教授的計畫共同研究員,同時也是邁阿密大學米勒醫學院的畢業生安娜‧波娜(Anna Bona)發現,自1981年至1997年這段期間,教師們必須花多三成的時間,來教3到5歲孩童學習字母與數字;研究團隊更發現,幼兒園全天課程的註冊率,從1970年的17%,到2005年已提升至58%;1987年6到8歲的孩童平均每周只花不到一小時做作業,到了1997年時,每周花費在作業上的時間則已超過兩個小時。


因此,家長和老師到底要如何與孩子一起對症下藥,「管理」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發生?以下提供兩個建議:

 

1. 保有玩樂與休閒的充電時刻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種跟腦神經相關的症候群,診斷是依據「年紀」與「外在環境的要求)」所展現的行為為基準;當孩童課業負擔加重,花在玩樂與休閒的時間減少,導致一些表現不太一樣的孩子的孩子,最終容易被診斷出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雖然研究並未證明因此被診斷為過動症的孩子有多少,但卻點出應該有更多研究投入探討,課業加重對孩子身心發展的影響。


2. 增加遊戲與互動的創意時間

柏斯柯教授認為,這項研究不應該被視為在批評現有的全天候的學前教育制度,而是應該讓孩子根據不同年紀參與符合其年齡發展的學習活動,在學前時期,最重要的是自由的遊戲、增加社會互動和發揮想像力。

而希望孩子提早扎根學業成就的家長們,柏斯柯教授建議先將閃字卡和學習單放到一邊,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桌遊、煮一道菜或是一起共讀,這將使孩子的學習更有幫助。

「在美國,我們只想到加強學業能力,對孩童未來發展有益」柏斯柯教授慎重地表示,「但是,我們卻忽略了這也將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造成潛在的負面影響」。 





【更多豐富內容請見《親子天下》網站 http://bit.ly/1XqU7dl 

 

問ADHD藥物有無風險,不如問「不治療和治療的風險哪一個高」http://bit.ly/1Wbx1Ix
打破過動兒的5大迷思http://bit.ly/1YQhV92
特殊兒上小學關鍵8問http://bit.ly/1U6SUlP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親子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親子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家長給零用錢常犯的5大錯誤


 

作者:曾多聞
圖片來源:parinyabinsuk/shutterstock.com 

 


調查指出,美國多數家長會給孩子零用錢,美國兒童平均每人每月得到約合台幣2211元的零用錢。專家提醒,爸爸媽媽在給零用錢時常犯5大錯誤,為人父母者值得引以為戒。

 

美國《市場觀察》雜誌報導,每10個家長,有7個會給孩子零用錢;且零用錢金額逐年升高,2012年美國孩子平均每月得到65美元(約合台幣2119元)零用錢,去年美國孩子平均每月得到67.8美元(約合台幣2211元)。1/4的孩子每月零用錢超過100美元(約合台幣3260元)。


專家指出,父母在給零用錢時有5個常犯的錯誤:

 

 

錯誤一:只注意給孩子多少錢,不注意孩子怎麼花錢。

理財暢銷書《聰明媽媽,有錢媽媽》作者金柏莉•帕爾默(Kimberly Palmer)指出:「太多家長只在乎他們給了孩子多少零用錢,卻不在乎孩子怎麼花這些錢。」理財暢銷書《白馬王子不白馬》作者凱瑟琳•葛麗絲(Kathleen Grace)也說:「給零用錢是教孩子理財最基本的第一步,但是,父母必須在給孩子零用錢的同時,跟他們討論要怎麼花費或儲蓄這些錢,才能達到理財教育的目的。」

但這並不代表爸爸媽媽完全不用注意給了孩子多少零用錢。理財顧問公司Falco Wealth Management總裁麥克•法爾科(Mike Falco)建議,以孩子的年紀為基準,5歲孩子每週可以得到5美元(約合台幣163元)的零用錢,16歲的孩子每週可得到16美元(約合台幣522元)零用錢。 

 

錯誤二:太晚開始給孩子零用錢。

大約半數的家長在孩子8歲以後才開始給零用錢。專家說這太晚了。帕爾默建議在孩子開始有金錢觀念、大約5歲時,開始給零用錢。法爾科則建議,孩子一學會數數,大約4歲時,就開始給零用錢。讓理財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變成他們生活的一部份。如此也容易建立孩子儲蓄以及合理花費的觀念。
 

錯誤三:給兒子和女兒的零用錢數目不一。

美國註冊會計師學會(AICPA)調查指出,2/3的男人在成長過程中有拿到零用錢,但只有一半的女人在成長過程中拿到零用錢。專家指出,這種現象在今天仍然存在。但他們一致認為這是不對的。法爾科說:「給男孩和女孩的零用錢應該要公平」。
 

錯誤四:沒有制定花費零用錢的相關規定。

理財顧問公司OXYGen Financial副總裁艾瑞克•普西萊利(Eric Pucciarelli)說,給孩子零用錢時,應該要求他們至少存起來一部份。葛麗絲也說,要教孩子「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存錢」,不能今朝有酒今朝醉。普西萊利補充說,這樣可以幫孩子養成儲蓄的習慣。他建議勸說孩子將1/3的零用錢存起來。

 

錯誤五:將零用錢和幫忙做家事綁在一起。

很多父母讓孩子幫忙做家事來賺取零用錢,《市場觀察》報導,美國孩子平均每星期做6小時家事來「賺錢」。但部分專家認為這不是給零用錢最好的方法。帕爾默說:「孩子本來就應該幫忙做家事,因為這是他們身為家庭一份子的責任,家裡每個人都應該分攤家事。」







【更多豐富內容請見《親子天下》網站 http://bit.ly/1TxHomm   

 

延伸閱讀:
教孩子好好花自己的錢http://bit.ly/1sxfSfI
孩子吵著買東西,怎麼辦?
http://bit.ly/1U8l7M6
洪蘭:「想要」與「必要」的界限http://bit.ly/1WLTVa7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親子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親子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安親班老師的真心話



作者:陳雅慧
圖片來源:蔡宗昇、何忠誠攝



Winnie,北縣美語補習班負責人,有七年經營補習和安親班的經驗。Winnie在美國念完大學和工作過,個性非常直爽。問她:「這麼坦白,不怕得罪家長嗎?」她說:「大部分的家長都很好,但有些家長真的忘記了自己對小孩的影響更大。我很喜歡小孩,希望可以改變那些家長。」

 

學生在安親班做功課的影響是:到了國中,這些學生不會念書了!因為在安親班時,樣樣作業都有老師幫忙盯,做完一樣功課交出來,老師會吩咐繼續做其他事情。每天應先做什麼功課,都由老師規劃順序。

每天小朋友一進門(安親班),安親班老師先把全部學生聯絡簿收齊,先了解學生今天有沒有少抄功課。有的學生會偷偷把功課擦掉,五樣功課變成三樣。少寫功課,第二天,老師寫紅字後,家長會來責問,為什麼功課沒有寫完?因此我們會規定,四年級以上小朋友,要用原子筆抄功課。
 

不只做功課,還要逼成績

大部分家長期望孩子來安親班不只完成功課,還要逼成績。我們有自己的功課(評量卷),所以老師要排每一週的時間表,才能在段考前,把該寫完的評量和考卷寫完。安親班有自己的聯絡簿(拿出一本安親班的聯絡本),你看,這個學生昨天在安親班完成的功課有:訂正國評、寫數評、聽寫。

現在雙薪家庭的家長,上完一整天的班都很累,但是,很多功課是需要親子一起完成,安親班老師有的時候就變成媽媽。部分家長只負責簽名,認為所有事情安親班都弄好,因此,只要老師在聯絡簿上,寫下任何紅字,都不能接受,第一個就來責怪安親班。 

教育真的有問題,為什麼小朋友念得這麼辛苦。我也覺得不需要寫這麼多評量,但是家長要看成績。每次到了段考發考卷時,安親班老師都緊張死了,家長下午就會打電話來安親班問分數,學生反而不緊張。分數不理想,家長還來不及分析學生錯在哪?就立刻跳過學生,來罵安親班老師。

上學期有個學生期末考有一科考了九十二分,家長立刻打電話來,劈頭就說:「為什麼考這麼爛?」我跟家長說:「九十二分,沒有很爛!」有一題選擇題,沒有念過相關資料的話,連大人都不會。家長不分析錯在哪裡?為什麼?平均考得如何?只會看到分數就發飆。

後來我也只好把評量拿出來,告訴家長,我們全部都教過,每一題都寫過,評量、考卷都有類似題目。但是,這樣考到高分就真的好嗎?
 

創意功課是我們的麻煩

當然不是每個家長都這麼可怕,也有很關心小孩的家長。

小孩子要讀好書,除了天生頭腦好,就是要陪伴。不少家長匆匆丟一句話說:「我沒有辦法!管不動!」我覺得不是管不動,而是沒有陪伴,家長看電視,小朋友怎麼可能去念書?曾經我忍不住脫口跟家長說:「他是你的小孩,他不跟我姓耶!」

學校出的創意功課,對我們來說,實在是很大的麻煩,因為安親班都在趕進度。這樣的功課非常好,可以刺激學生的學習和思考,但是安親班時間太緊湊,只能上網,幫學生找好答案。譬如,要查台北縣的古蹟,或是要查地方有什麼名產,全部都由我們來查,印好、給學生貼,學生可能根本沒看過內容。當然答案不會都一樣,有十個人要,我們會找十個不同答案。我深深的感觸是「父母才是最好的安親班老師」,雙薪家庭的父母應該要把安親班老師當作合作的夥伴,一起協助小朋友學習,而不是給錢了事。

 

 

 




【更多豐富內容請見《親子天下》網站 http://bit.ly/1rcebUt  


延伸閱讀:
不做家事的孩子,長大也難找到工作http://bit.ly/1ru7AFq
柚子醫師:孩子調皮父母要教!http://bit.ly/1SHTUT7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親子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親子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面對頂撞兒,將發球權還給孩子

 

 

作者:王韻齡
圖片來源:插畫│陳沛珛 


 

孩子能夠表達意見很好,但有時故意唱反調、頂嘴,總是讓父母血壓爆表!而孩子覺得大人為什麼不能聽他好好說話?面對這樣的教養困擾,提供常見的5個教養問答。 

 

教養狀況題

早上出門前,打開車門,後座擺著一盒面紙,我提醒要兩個小孩要注意,已是小學高年級的哥哥卻一屁股坐下去,我指著爆開的紙盒,他聳聳肩說:「你說不要坐到面紙盒,我沒坐到,只有書包壓到而已。」我努力克制發火的情緒說:「那沒關係,把紙盒修好就好了。」哥哥望著破裂變型的紙盒,臉色變得比剛才的我還要綠。

一段日子以來,類似的狀況一天要上演數次:叫哥哥快一點時,他不是不動如山,就是刻意放慢動作;叫他往東,他會往西北南任一方向,獨獨不會往東;即便是隨意閒聊,哥哥也是句句針鋒相對,力行著他的「唱反調」方針。

 

剛開始,我常被層出不窮的「唱反調」弄得非常火大,忍不住會教訓他,母子都有得理不饒人的特質,也一樣言語犀利,最後演變成兩方對峙、脣槍舌戰,比以前辯論時攻擊對手還累,很多時候我非但無法壓制他,還會被他的詭辯搞到血壓爆表。經過一段時間的混戰,我體認到發怒無濟於事,開始試著釐清現況。哥哥已逐漸脫離兒童期,慢慢向少年靠攏,他重視獨立與自我掌控權,對於不順己意的事情,反應明顯。雖然,他的態度不一定很差,言語也還不太激烈,大部分的時間,他呈現「懶得理人」的消極反叛,剩下的時間,差不多都是他興致好的時候,則充分運用自己反應迅速、口齒伶俐的長才,跟你挑語病、耍嘴皮、然後積極唱反調。

我決定把這些時不時就出現的唱反調,直接放水流,盡量左耳進右耳出,不要去理他。有時被惹火,實在忍不住,我會跟他一起耍嘴皮子,再催眠自己:「我跟一個頑強對手在詭辯,不能動怒、不能動怒,要伺機回擊……」

當我不再管哥哥的事,給他全部的信任,也把他的「唱反調」直接無視後,他反而轉變了態度。

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特質,無法以單一標準來看待與要求。「理解他」和「信任他」比「導正他」更重要,對我來說,這麼做還能有效降低血壓爆表的機率,一舉兩得。(文│Sama 摘自「Sama記事本」,全文見此


孩子心底話

國小生:我漸漸覺得爸媽不是什麼都懂,且大人說的事我都懂,也大多做得到,但說出來的話,常常被說成是頂嘴。

我最不喜歡爸媽一副怪我的樣子說:「你怎麼這樣?」或是拿我跟別人比較,要不然就明明講這件事卻又翻舊帳。這些話總讓我覺得很難堪,讓我覺得好像常做得不夠好,把我貶到很低的感覺。

我很想說:「很多事你們又不懂;事實也未必是你們想得那樣,我其實是個懂不少也很棒的孩子,我也長大了,也懂很多了,我希望我的想法有機會被聽到。」

國中生:我不懂,為什麼爸媽的態度,常讓我覺得聽他們的才是對的,我就是永遠長不大的感覺。一下子說要訓練我獨立,要我自己把事情完成,一下子又要我照他們規定的時間、建議的方式去做;好不容易整理好房間,又要挑剔我書要擺整齊才好拿。

是的,你們是我的爸媽,但是當我感覺你們又要決定我、評價我,對我說「你怎麼不……」時,我真的很想告訴你們:「不要當我的老大,因為我想當自己的老大。」


專家來解惑

當孩子對你說:「我為什麼一定要……」「跟你講也沒什麼用」時,其實只是想告訴大人:「我跟你們的想法不一樣,不要想著要改變我。」當孩子說:「煩耶」「最好是哦」時,或許只是想給自己一些時間冷靜一下。

比起教他或告訴他怎樣才好,孩子更希望大人聽他說,這樣孩子才會覺得在你們面前也可以擁有自己的想法,以及自己的生活方式。

當孩子不想說時,給他一些時間,當他想找人商量時,孩子會主動告訴你;但請別說:「你不是不要我們管你嗎?」那會把孩子好不容易找你們的勇氣削弱許多;即使沒有辦法,聽孩子說就好,這會讓他覺得還有你們的愛。(楊淑芬 友緣基金會社工師)


QA實戰對策

Q1:孩子的行為一旦被指正,就會立刻回「我哪有」。試過溫和的溝通,但總被他的態度激怒,該怎麼辦?

容易激怒大人的孩子,其實內心最渴望的是得到關注。每個孩子都希望爭取到父母、師長的肯定,不管是課業表現好,或是競賽成績優,這些都能得到關注。但如果都做不到的孩子呢?他只好用看似叛逆的方法,來引起大人的注意。

此時身邊的大人一旦被激怒,正好印證了孩子心中「果然我不被愛」的假設,建議父母不要隨著孩子的情緒起舞,也不要以更大、更強烈的情緒做回應。先試著冷靜下來,回頭想想過去和孩子相處的模式,是否出了些問題?

 

當孩子經驗到,父母的指正就等於責罰,便趕緊否認犯錯,但這個否認的行為又繼續被指正,只好用「我討厭你」來回應。試著換個方式說話,就能改變這樣的惡性循環。

Q2:每次和孩子溝通,他就會說「好啦!我知道啦!」但最後還是沒改變,該如何讓孩子把話聽進去?

很多孩子對父母的叮嚀,習慣左耳進右耳出,這表示叮嚀太多了。家長要學會把生活中的大小事分級,如果屬於小事等級(像是有沒有吃青菜、喝水等等),提醒一次就夠了,不要一直嘮叨;屬於大事等級(像是念什麼學校、選什麼組)此時家長站出來表達關心,孩子就比較聽得進去。

如果大人們能在小事上,盡量給予孩子信任與自由的空間,有助於養成他對自己行為負責的能力;遇到具決定性影響力的大事,家長當然要關心和理解,但不是直接下指令要孩子聽話,或是成天碎碎唸。

當你準備叼唸小孩時,想像一下,如果你的配偶在旁邊一直唸你:「垃圾什麼時候要倒?」「馬桶怎麼都不沖?」……會不會很煩?

如果事不分大小輕重,家長都要一再交代與提點,就要去檢視自己是不是出於自身的焦慮及不安全感,想要凡事一把抓,但這樣的關心對孩子而言太多了,小孩會不知如何去遵守這麼多的規定,最後演變成充耳不聞,一聽到父母下的指令就先敷衍一下,或是直接頂回去,大人覺得受傷、不被尊重,就很容易基於父母的權威維護,而採取更高壓的方式,這對親子關係反而是不利的。

Q3:小孩會故意唱反調,愈是教他,他就講得愈過分。此時該忽略他,還是馬上糾正他呢?

小孩有段時間喜歡故意說反話,例如媽媽叫他來吃飯,他偏偏說「我要吃麵」,這種口頭上的反抗,大約出現在5歲,是孩子想要爭奪權力欲望的表現。因為小孩知道他不能決定大人煮什麼給他吃,但還是要表達一下不同意見才行。

另外有一種情形是孩子刻意要吸引注意,像是有些小孩很少有時間和爸媽相處,內心渴望被關注;但他發現:「我每次做好事都沒人注意到,不如說些不一樣的話。」這樣的小孩也會容易在父母面前一直唱反調,他其實是在用自己的方法,爭取目光。

此時大人要能洞察小孩真正的需求,盡量多撥些時間陪孩子,聽到反話也不必一再糾正他,只要輕描淡寫的說,媽媽不想聽到這種話,這樣就夠了。

Q4:關心青春期的兒子,孩子卻說:「你很煩!」讓我覺得好傷心,以前那個貼心可愛的小男孩去哪裡了?

大一點的孩子不是不需要關心,他只是沒辦法消化像兒童時的那樣,父母殷切的叮嚀。此時父母要認知到,自己的角色該轉換了,該從負責約束、管教的教練,轉型成顧問,在重要時刻傾聽並給出意見,不該再當嘮叨的教練。

如果媽媽還想一直當教練,小孩心裡卻有一種聲音:「從小到大被唸了這麼久,也夠了吧!」於是親子間就經常出現這樣不耐煩的對話。

母當然不可能放任不管,但對青少年的有效溝通,要把握以下原則:

1.採條列式說明,盡量簡明易懂。

2.多讚美與接納,讓他曉得你會跟他站在同一邊。

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父母要了解,自己不再是小孩心中最重要的人物,不需要過度感傷,其實父母自己當年不也是這樣長大?重要的是家長的角色不能停滯,也要跟著孩子一起前進才行。

Q5:女兒因追星認識了一些網友,新聞中常上演女生被網友拐走,很擔心女兒安全,該怎麼跟孩子溝通?

追星這件事,父母可以有條件的同意,在與孩子訂條件時,也審視一下自己內在的擔憂有哪些。

1.怕太花錢:追星族為了買演唱會門票、周邊商品等,的確會花不少錢,如果孩子執意要去,父母可以和她談好,如何支付這筆費用?是要先存下過年可領到的壓歲錢,還是從每月零用錢中慢慢扣?甚至自己去打工,讓孩子有機會藉由自己的努力,來達成夢想。

2.怕過度沉迷而影響成績:可以和孩子約定好,在下次考試前的每一個假日,至少待在家讓父母陪讀一天,只要做到就同意她去追星。這樣的過程可以拉近距離,讓父母有機會知道小孩心裡在想些什麼。但不要訂出小孩無法達到的標準,像是一下子要考進前三名,這等於不給孩子機會,萬一瞞著家長偷偷跑去,更令人擔心。

3.怕小孩被網友拐走:如果一定要約網友,就先請對方來家裡玩,讓父母也認識;假使對方百般推拖不來,就可以合理推測有問題,提醒孩子要小心了。

 

【更多豐富內容請見《親子天下》網站 http://bit.ly/1ru7GwS 


延伸閱讀:
洪蘭:趁早把這個道理教給孩子http://bit.ly/1SEHw3c
30秒速測你是哪一類型的媽媽http://bit.ly/26o2L04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親子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親子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父母一定要鬆綁的吃飯規定

 

作者:邱紹雯

圖片來源:徐榕志

 

孩子不吃飯的理由千奇百怪,大人訂的用餐規矩同樣百百種,家裡的餐桌就這樣變成了談判桌,每一口都是一場交鋒。但這些餐規真的對孩子的健康有助益嗎?還是反而成為破壞孩子胃口的主因?

 

「怎麼還在玩,不趕快來吃飯?」「怎麼只吃肉,青菜都不吃!」這些話是否聽起來很熟悉?小孩老是要三催四請才願意來吃飯,或總是吃飯慢吞吞,又愛吃不吃的,讓大人氣都氣飽了。

吃飯原本應該是件開心的事,卻始終是家長們育兒的頭號焦慮。試問:「誰想和不停嘮叨的人,一起同桌吃飯呢?」全球暢銷百萬餘冊的德國育兒寶典《每個孩子都能好好吃飯》書中揭櫫重要的原則:用餐時父母的角色,只要負責將營養均衡的食物端上桌,訂好在何時供應,以及用餐的規矩。至於要不要吃、要吃多少、要吃什麼,就將決定權交給孩子吧!

畢竟,吃飯是孩子自己的事。大人要先能自己吃得開心,小孩也才能放鬆心情吃飯。適度的觀念鬆綁,將可讓餐桌不再成戰場,而是家中最輕鬆、舒服的用餐地方。
 

觀念鬆綁1不必規定怎麼吃

小孩不想吃,大人應該先開動

媽媽很常因為辛苦煮完一桌菜,叫小孩來吃時,沒人理睬而大發雷霆。提供到府育兒諮詢服務、人稱「大樹叔叔」的趙崇甫認為,家長大可不必一直逼孩子吃飯,不想吃有可能是因為手中的玩具還沒有玩夠,或是當下還不餓。

邀請孩子吃飯時,拍拍他的肩膀、看著他的眼睛,確實傳達到開飯的訊息,若孩子還不想吃,大人不如就先坐下來,好好開心的吃頓飯吧,帶頭做出良好的示範。

有時,孩子看你吃得津津有味,自動會靠過來問:「媽媽你在吃什麼?」若還是不來,大樹叔叔建議,不妨就把孩子最愛的菜先吃光。別捨不得要幫孩子留菜,偶爾換個方式告訴他:「好可惜,你喜歡吃的菜都被媽媽吃完了,下次要記得快一點來。」

 

不強迫孩子坐餐椅上吃完飯

此外,不少家長對於孩子一定得「乖乖坐好」吃飯,有著莫名的堅持。

大樹叔叔認為,兩歲半前的小小孩專注力有限,很容易受其他事情分心,一開始,不用強求非得在椅子上坐好好的吃,可以從提醒他們「要吃就坐著」開始,肯定孩子願意坐下來吃飯的行為,再慢慢拉長坐下來用餐的時間,並允許孩子不想吃可以離開。如此一來,大人、小孩的吃飯壓力都可以大大降低。

職能治療師、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也建議,用餐時應好好把握孩子前十分鐘的「用餐黃金期」,鼓勵儘量多吃一些,當他想要用手抓飯菜,或是搶湯匙、筷子,就讓他們自己吃,不要斥責孩子來搶湯匙或吃得亂七八糟,更不要強迫孩子非得坐在餐椅上把飯吃完,否則,餐椅反而可能成為孩子厭惡吃飯的主因。
 

用餐氣氛比餐規重要

能不能吃得下飯,輕鬆愉悅的氣氛很重要。王宏哲說,別老在餐桌上訂一堆規矩,例如「吃飯不可以說話」、「吃飯不可以拿下圍兜」、「不可以用手拿食物」、「不可以這樣用筷子」等,這都會破壞孩子飲食的內在動機。因為,「生氣」、「哭」、「難過」只會讓孩子更不想吃飯。

但這並不表示,用餐的禮儀不需要教導,只是「規矩不是用說的。」大樹叔叔舉例,很常聽到家長罵孩子「到底要我講幾次,叫你不吃的東西不要亂丟」,但家長都沒有告訴孩子,不吃的東西要放到哪裡。此時,不如直接提供具體的方法,給一個小盤子,教他們不想吃的就放在裡面,都比一直說「不可以」的方法好。
 

觀念鬆綁2不必規定吃多少

別擔心孩子餓到

「小孩子餓一餐沒關係的!」每當看到家長為了餵孩子吃完一頓飯,耗上兩、三個小時,沒隔多久下一餐的用餐時間又來了,小孩當然更吃不下,形成惡性循環。此時,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副院長、小兒專科醫生葉勝雄多半會直接建議家長,「不如讓孩子餓個一餐,下餐會吃更多。」

最怕的是,家長怕孩子正餐沒吃飽,中間點心拚命餵,同樣是沒完沒了。大樹叔叔指出,孩子在餐與餐中間喊肚子餓時,「安撫情緒會比急著餵飽他」更重要。先同理孩子餓的心情,為什麼這麼快餓呢?建議試著先喝點水看看。最好能在下一餐前,不再提供任何食物。若真的忍不住,可以提供一點水果;切記,一點就好,千萬不能任由孩子點心吃到飽。

 

以週或月為單位觀察吃的量

孩子與生俱來是有控制飲食的能力,大人們應該放下每餐一定要吃多少的限制,只需要從旁觀察、記錄,至於該吃多少,交給孩子決定。

大樹叔叔提出「總量管制」的飲食觀點,不需要每天、每餐去限定孩子要吃的量及種類,改以週或月為單位均衡孩子的飲食,因為「大人也有吃不下飯,或是不想吃的時期,孩子也是一樣。」這兩天青菜吃得少,過兩天再鼓勵孩子吃,孩子不想吃一定有原因,在排除那些原因之前,就先記錄和觀察,不需急於一時,把吃飯變成一件很不開心的事。
 

毋須執著孩子非得把飯吃光

當你開始尊重孩子身體的智慧時,或許會發現,孩子的身體會做調節,有時吃得多,有時吃得少,有時這個不吃,但有時又開始吃了。這不僅是身體必須的平衡機制,也是一種重要的飲食能力。

二○一三年,發表在美國《兒科》(Pediatrics)雜誌上的調查發現,過半數美國父母,會要求家中青少年把盤裡食物吃完,不能有剩菜。有三分之一的父母在孩子表示吃飽後,仍要求他們再多吃點,導致孩子常吃得過飽。

為何父母這麼執著於把飯吃完?「紐約時報」網站新聞曾指出,大人們從小被教育不能浪費食物,主要是因為上一代活在食物資源匱乏、不知道下一餐在哪裡的年代,小孩必須充分把握進食的機會。當父母沒有意識到這樣的時代轉變,仍把焦點放在「吃乾淨的餐盤」,而不是孩子真實的「飽足感」時,孩子會逐步喪失自我控制飲食的能力,為日後的飲食問題埋下因子。
 

觀念鬆綁3不必規定吃什麼

不刻意挑戰孩子不愛的食物

父母親也應該允許孩子有些食物偏好的彈性。畢竟,捫心自問,就算是大人自己,也有很多食物是不吃的。

 

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提醒,吃飯給太大的壓力,反而會讓孩子有退縮行為,所以不要刻意去挑戰他不喜歡的食物,更不要疾言厲色或是氣急敗壞。

《每個孩子都能好好吃飯》一書也指出,菜色時時替換和多樣化,是讓飲食又好又均衡的保證。每餐都應該要有些孩子熟悉的菜色,由於孩子總是對不認識的菜餚持保留態度,父母要有耐心繼續重複供應這些菜色。一般不認識的菜大概必須上桌十次、二十次甚至三十次,孩子才會碰它,請保持耐心。
 

挑食沒關係,營養夠就好

面對挑食的孩子,家長別執著一定要他吃下特定的蔬菜。黃瑽寧說,只要孩子能在澱粉類、蛋白質類、脂肪、纖維和礦物質都各有喜歡吃的食物,那麼就迎其所好,讓他吃喜歡的就好;有吃青菜,水果少吃一點沒有關係,但如果有某一大類食物,孩子沒有任何喜歡的食物,那才要擔心有營養不均衡的問題。
 

別大鍋炒,一次給一樣食物

大樹叔叔觀察,小小孩在吃副食品時的經驗,也會影響日後對食物的接受度。例如,很多家長在製作副食品時,喜歡多種食材混合,認為比較營養。實際上,因為單一食物的味覺比較強烈,小時候吃慣「綜合口味」的食物,長大後接觸到單一食材的味道,接受度相對低,也較容易偏食。

他建議,從吃副食品時期開始,家長最好就是一次提供一種食物,最多不要超過兩種食材混合。一歲後,孩子跟大人一起吃飯時,給孩子的食物也避免一次全放在一大碗公。可以試試「高級餐廳」的上菜方式,每次一種、每次一點點,確定不吃,就換下一道菜。如此一來,不僅方便家長觀察孩子的飲食喜好,也讓菜色看起來更可口、更容易吃完。

 

 



【更多豐富內容請見《親子天下》網站 http://bit.ly/1qIYEMa 


延伸閱讀:
吃了這些,智商掉一級http://bit.ly/1YoM27b
如何讓孩子不愛看電視?http://bit.ly/1Vhvssr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親子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親子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