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腸腸出狀況? 搞懂寶寶的胃腸問題
- 2016 / 07 / 13 11:19 AM
腸腸出狀況?
搞懂寶寶的胃腸問題
採訪撰文/陳萱蘋
責任編輯/湯佳珮
諮詢/亞東紀念醫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 林裕誠
攝影/BabyPure寶寶專業攝影
梳化/徐筑芳
model/彭韻霖、張家榛(※人物與文章主題無關)
從出生那一刻起,寶寶努力地吃和睡,為了就是成長發育。而寶寶吃下肚的ㄋㄟㄋㄟ或食物通通都得經由腸胃的消化吸收才能獲取養分,因此,寶寶的腸胃身負重責大任。然而,發育尚未成熟的腸胃卻時常有些小狀況,請一起看看下文,讓你對寶寶腸胃有進一步的瞭解!
2歲前腸胃功能影響一輩子!
寶寶的腸胃結構雖然與大人差不多,但在功能上,其消化吸收能力較不成熟。4~6個月大的寶寶開始接觸副食品,也等於是訓練寶寶腸胃適應固體食物。到了1歲以上,寶寶的腸胃功能與大人較為接近,就可以吃一些大人的食物。倘若寶寶的腸胃功能不佳,最直接影響的是生長發育狀況,可能導致體重不增、身高也不長,更嚴重者對於神經系統發育也會有不良影響。亞東醫院小兒腸胃科醫師林裕誠表示,神經系統的發展是有時間性的,如果2歲之前發育受限,即便將來再怎麼補救也是無法彌補。因此,2歲前的腸胃功能可是會影響一輩子的唷!
接下來,針對寶寶常見的5個腸胃問題,邀請小兒腸胃科醫師進行詳細解說!
Q1、寶寶喝完奶也打了嗝,準備換尿布時,一躺下來就把喝下肚的ㄋㄟㄋㄟ又吐出來?
小嬰兒,尤其是新生兒的賁門(位於食道和胃交接處)功能不成熟,胃裡面的東西很容易回流到食道因而產生溢奶情形,這很常見的。曾有研究指出,兩個月大寶寶八成有溢奶情況;四個月寶寶六成會溢奶、六個月大寶寶剩下四成會溢奶,到了1歲就只有5~7%會溢奶。林裕誠醫師表示,每個小嬰兒多少都會溢奶,生理性的溢奶會隨著成長而逐漸改善。
觀察溢奶狀況與頻率以評估是否生病
許多爸媽看到寶寶溢吐奶,擔心有其他問題因而看診。通常林裕誠醫師會詢問並觀察幾件事,(1)溢奶狀況:溢奶和吐奶是兩件不同的事情。溢奶是ㄋㄟㄋㄟ從嘴角流出來;吐奶則是ㄋㄟㄋㄟ被很用力地噴射出來,甚至從鼻孔噴出;(2)次數頻率:溢吐奶情況若越頻繁,越可能有問題;(3)生長發育:若寶寶的身高體重都很正常,罹患其他疾病問題的機率比較不高。
喝完奶確實拍打嗝以防止溢奶發生
想要減少寶寶溢吐奶的發生,就應該在寶寶喝完奶後拍打嗝。這是因為寶寶喝奶時,可能會不小心吸進許多空氣,然而,寶寶的胃容量有限,若裝了奶又裝進空氣,ㄋㄟㄋㄟ就容易吐出來,把多餘氣體排出來,自然較不易溢吐奶,這樣的處理對於大部分寶寶來說應該就足夠了。不過,有些逆流狀況較嚴重的寶寶還不夠,林裕誠醫師就會建議喝完奶後不要馬上平躺,而是直立地抱一下。即便躺下來,也可以讓寶寶稍微右側躺或是頭部墊高,促進排空。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2016年06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article.aspx?sno=0004945
*【嬰兒與母親】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
- 妳該怎麼生?危險的前置胎盤
- 2016 / 07 / 11 11:04 AM
妳該怎麼生?
危險的前置胎盤
採訪攝影╱郁筱惠
諮詢╱臺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彭成然
攝影╱張明偉
梳化╱Stacy
麻豆╱漂亮孕媽咪 黃潔茹(文章主題與人物無關)
插畫╱日光路
什麼是『前置胎盤』?假使孕前曾做過人工流產、子宮肌瘤切除術,以及前胎剖腹生產者,均可能提高『前置胎盤』的發生機率。且看本篇專業的婦產科醫師,告訴妳前置胎盤是怎麼回事,該如何才能讓母胎生產變得更安全。
什麼是前置胎盤呢?
臺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彭成然表示,子宮是一個立體結構,因此從構造上來看,包括:前壁、後壁、頂部、底部。按常理說,受精胚胎在子宮著床後,胎盤會慢慢生成,而胎盤最理想的位置,通常是在子宮腔靠頂端的前壁或後壁,並不會蓋到子宮頸口。但如果懷孕超過20週以上並且持續到32週以後,胎盤位置過低,亦即位在子宮頸口的周圍或邊緣,甚至直接蓋住整個子宮頸口,就屬於前置胎盤。
前置胎盤,為何比較危險?
由於正常的胎盤位置,通常是會隨著胎兒逐漸長大,因此胎盤也跟著上移至較近子宮壁上端的位置。然而有些孕婦即使懷胎20週以上甚至持續到32週以後,胎盤位置卻仍然過低,不僅稍微蓋住子宮頸口,甚至有的則是全部蓋住,還有偶爾可能合併胎盤組織侵犯子宮肌肉(即植入性胎盤),這種情形風險更大。而前述的這幾種前置胎盤,其實都會對產婦的分娩造成相當大的危險。
為什麼很危險?彭成然醫師說,因為前置胎盤的危險程度,與胎盤位置有正相關。若從輕至重的危險度來說,前置胎盤可分為以下四級:『低位性前置胎盤』、『邊緣性前置胎盤』、『部份性前置胎盤』、『完全性前置胎盤』。低位性的前置胎盤,是指胎盤位置靠近子宮底部,雖然沒有蓋住子宮頸口,但距離子宮頸口僅約2公分以內的距離。邊緣性的前置胎盤,是胎盤位於子宮頸口上端邊緣,雖然也還沒蓋住子宮頸,卻已緊鄰子宮頸口。部份性的前置胎盤,則是胎盤已經有部份蓋住子宮頸口。而最危險的完全性前置胎盤,即是胎盤完全蓋住了子宮頸口。
哪些孕婦是高危險群?
通常具有前置胎盤的孕婦,多半在懷孕5個月(滿20週)後,陰道可能會有無痛性異常出血情形,因此,在懷孕中後期(28週起),一旦孕媽咪發現會有無痛性的出血及見紅情形的話,建議孕媽咪先經婦產科醫師評估檢查,就孕婦的出血量多寡,如果見紅的範圍僅約硬幣大小的量,通常還好,但有些出血量如果真的很多,也可能會造成孕媽咪急性出血性休克、低血壓的問題,而這種情況就是必須要立即處理的。
另外,孕前曾做過人工流產、引產、子宮內膜採樣、子宮內膜曾受過傷,或是前胎剖腹生產的孕媽咪,前置胎盤的機率就會稍高一些。而雙胞胎的胎盤面積較大,也有很大的機會去蓋到一部分子宮頸口,有些則是除了本身的胎盤之外,還有多出一葉的副胎盤,這些情形也都會提高前置胎盤的發生機率。
其次,有抽菸習慣,以及居住於高海拔地區的孕婦,部份學理認為,因為這些孕婦血氧濃度可能較低,故胎盤可能為獲得較高的氧氣濃度,也就會較往子宮頸口靠近些,因此較易發生前置胎盤的問題。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2016年06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article.aspx?sno=0004944
*【嬰兒與母親】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
- 妊娠期不適3狀況,孕媽咪怎麼吃最營養?
- 2016 / 06 / 24 04:08 PM
妊娠期不適3狀況,孕媽咪怎麼吃最營養?
採訪撰文:林靜莉
諮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林郁茹
模特兒:氣質媽咪孟潔
攝影:米果攝影
「我懷孕了!但吐不停怎麼辦?」相信這是許多孕媽咪的心聲,懷孕後雖然開心,但卻什麼也吃不下,甚至出現體重下降的情形。究竟妊娠期可能會流失哪些營養素?又該如何補充?本文特別針對常見孕吐、便祕、貧血三種不適症狀做介紹,讓孕媽咪能夠順利攝取足夠營養,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孕吐》攝取維生素B6
孕吐又稱為害喜,顧名思義就是懷孕期間造成的噁心、嘔吐等現象,好發於懷孕初期,發生比例約50~80%,但程度輕重不一,有些孕媽咪可能只是感到噁心、食慾不振,有些孕媽咪則會大量嘔吐,甚至導致電解質不平衡、體重下降等。不過,大多數孕吐情形通常進入懷孕中期後便逐漸緩解,只有少數的孕媽咪會持續至懷孕第7~8個月。
孕吐發生的原因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生理因素,大多數的孕媽咪剛懷孕時,身體為了要穩定子宮內的環境、減少子宮平滑肌的收縮,會分泌大量的黃體素,使胚胎可以順利成長。但在分泌黃體素的同時,也會影響腸胃道平滑肌的蠕動,造成消化不良,進而出現反胃、嘔吐的現象;另一種心理因素則是因為部分孕媽咪心理壓力過大,包括擔心胎兒發育不全或尚未適應懷孕等,導致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等情形。除了上述原因外,若孕媽咪本身為甲狀腺機能亢進、產多胞胎或葡萄胎、前一胎有孕吐病史或有胃腸肝膽、生殖泌尿或其他相關疾病等問題,也可能導致孕吐。
想改善孕吐,就必須先克服食慾不振和嘔吐的狀況,不少孕媽咪因為孕吐緣故,雖然常將大多數吃進去的食物全部吐出來,卻反而對某些特定食物免疫。林郁茹營養師表示,孕媽咪應以補充體力為優先,選擇自己吃得下的食物,待孕吐症狀改善,再開始逐步攝取其他食物,達到均衡飲食的目的。
‧少量多餐,避免空腹:
懷孕初期由於腸胃道的平滑肌蠕動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建議孕媽咪以少量多餐的方式進食,讓身體慢慢消化食物,減輕腸胃負荷。即使胃口不佳,仍應進食,持續補充營養,避免胃酸分泌過多,導致腸胃不適。
‧清淡飲食:
孕媽咪應以簡單調味的清淡食物為主,包括低鹽、低油、低糖等,避免過於刺激、高油脂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容易導致胃脹、消化混亂、增加噁心感,加劇孕吐情形。
‧開胃食物:
多選擇清爽、略帶酸味的食物,包括酸黃瓜、酸梅汁等,幫助進食。
‧補充水分:
若孕吐情形過於嚴重,可能會出現脫水的狀況,甚至出現鈉離子、鉀離子吸收異常,建議孕媽咪每天應至少補充2000c.c.的水分,亦可適時在水裡加一點點的鹽或喝運動飲料,補充足夠的礦物質與電解質。
‧攝取維生素B6:
維生素B6具有預防嘔吐的效果,多存在於動物性肉類,包括牛肉、豬肉等,全穀類與蔬果類食物也含有維生素B6,例如:糙米、燕麥、菠菜、青花菜、花椰菜、香蕉、芒果、奇異果和小番茄等,若孕媽咪暫時吃不下任何食物,不妨先服用維生素B6的補充劑來緩解孕吐。
妊娠劇吐
一般的害喜症狀稱為妊娠孕吐,但若症狀過於嚴重,甚至會引起暈眩、體重明顯下降等,就稱為「妊娠劇吐」,症狀包括體重減輕5%以上、發生嚴重脫水現象、出現酮尿情形、抽血時發現血液為鹼性或酸性等。孕媽咪若發現有劇吐症狀,應立即就醫治療,必要時需住院觀察。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考:【媽咪寶貝】2016年05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article.aspx?sno=0004927
*【媽咪寶貝】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
- 新生兒的臍帶護理及肚臍疾病
- 2016 / 06 / 22 04:07 PM
新生兒的臍帶護理及肚臍疾病
採訪撰文/陳萱蘋
諮詢/博愛蕙馨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馮文彬
馨蕙馨醫院嬰兒室護理長林美君
參考/衛生福利部
攝影/JoeChenPhotography
演出/daddy:駿紘、mommy:心彤、baby:靖婕、為然
當寶寶呱呱墜地,婦產科醫師一刀剪斷臍帶,小生命正式脫離母體,開啟人生的旅程!而新生兒的肚臍與體內血管仍有關連,倘若清潔不當,容易引起發炎感染。到底爸媽應該如何做好臍帶護理呢?以及常見的肚臍疾病有哪些?
肚臍.生命的見證者
當胎兒出生、臍帶乾燥脫落後,留下的痕跡可能是一個小突出或凹陷,這就是「肚臍」。肚臍的存在就像是一段生命開啟的見證者,然而,從西醫觀點來看,肚臍並無實際功能。
臍帶剛掉,仍需清潔消毒
新生兒的臍帶剛掉落時,皮膚尚未覆蓋完全之前,肚臍上還有著很小的小傷口,也可能會些微滲出血水或組織液,這是正常情況,不必過度擔心,此時應繼續肚臍的清潔消毒程序,也就是直到肚臍完全乾燥前,仍需以酒精消毒,保持清潔乾燥。
乾淨肚臍,需每星期清洗
當肚臍不再出現分泌物,雖然就不需要天天消毒,但肚臍是身體皮膚的一部分,還是可能藏污納垢、滋生細菌,因此,每星期應該以棉花棒沾取清水清潔肚臍。不過,有些媽咪求好心切,使用棉花棒的力道太大了,反而使肚臍破皮受傷,馮醫師提醒,動作一定要輕柔,當然也不能用指甲亂摳。
也有些長輩會告訴爸媽不要清洗寶寶的肚臍,以免寶寶肚子痛,馮醫師表示,這是沒有根據的說法,肚臍應該保持清潔,必要時以溫水、肥皂或沐浴乳清洗。
4大常見肚臍異常疾病
只要做好臍帶護理,通常寶寶的肚臍不會有太大問題。然而,什麼情況要回醫院處理呢?常見肚臍異常疾病有哪些?
異常1、肚臍紅腫發炎?臍帶炎
出生1~2週的新生兒,肚臍周圍看起來紅腫、臍帶又有濕濕的分泌物,甚至聞起來有異味,寶寶可能會感到疼痛或是發燒。這可能是平時臍帶消毒不完全,導致細菌(常見於金黃色葡萄球菌或大腸桿菌)感染發炎的現象。倘若因肚臍發炎住院會以抗生素治療;如於發炎處出現膿包,則須手術清除。馮醫師提醒爸媽,勿輕忽肚臍發炎症狀,應立即積極就醫治療,否則嚴重者可能經腹膜內血管造成全身性感染或敗血症,危及生命。
異常2、多了一塊肉芽?臍息肉
有些臍帶脫落不完全,仍留一些在肚臍上,或是在根部產生肉芽組織,導致肚臍滲出分泌物及惡臭味,容易引起慢性發炎。小兒科醫師會使用硝酸銀局部燒灼或是綁線乾脫,以破壞肉芽,幾天後就會逐漸掉落。
異常3、肚臍凸凸腫腫?臍疝氣
臍疝氣算是相當常見的肚臍問題,尤其是早產兒。因腹壁並未完全密合,有一小缺損,在寶寶腹部用力或哭鬧時,腸子脫出,有可能把肚臍網外頂出來,因而使肚臍特別容易凸出,但只要輕輕一壓,就可以把鼓出部份推回腹腔內。若是較小的腹壁缺損,大部分寶寶不會感覺不適、也無併發症,不需要特別處理。隨著成長發育,在1歲以前自行縮小而關閉。但若為較大的缺損,就得以手術進行修補治療。
異常4、罕見先天畸型?臍膨出
發生機率約萬分之一的臍膨出是罕見新生兒先天畸形疾病,發生原因至今仍不明,僅可知懷孕第10~12週胚胎發育過程中出錯導致的異常現象。臍膨出的囊袋大小從幾公分到如嬰兒頭部般大都有可能,從此未受皮膚覆蓋的透明囊包可清楚看到胃、肝、腸等臟器。常同時可能合併有消化道、心血管、泌尿道及染色體異常的疾病,且死亡率高達二、三成。所幸現今的臍膨出可於產前超音波檢查發現,因此馮醫師也提醒孕媽咪產檢的重要性。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考:【育兒生活】2016年05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article.aspx?sno=0004934
*【育兒生活】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
- 寶寶鼻塞 6個護理原則X 3大禁忌
- 2016 / 06 / 20 03:23 PM
寶寶鼻塞 6個護理原則X 3大禁忌
採訪撰文/戴筠
諮詢/大里仁愛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江明儒
照片/本刊資料庫
寶寶鼻塞常被歸咎於感冒或過敏,但其實先天性鼻道狹窄、軟喉症及異物阻塞也有可能是寶寶鼻塞的元凶。想知道寶寶鼻子滴滴答答到底是著涼還是疾病?寶寶鼻塞時又該如何護理?本文幫你一次解決所有關於鼻塞的疑難雜症。
Q嬰幼兒鼻塞的原因有哪些?
A:大里仁愛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江明儒表示,寶寶鼻塞的原因可概略分為6種;分別是先天性鼻道狹窄、軟喉症、感冒、過敏性鼻炎、鼻竇炎及異物阻塞。以下分別就不同鼻塞原因說明其成因和治療方式:
1.先天性鼻道狹窄
成因:先天性鼻道狹窄多見於6個月以下的寶寶。這個年紀的寶寶鼻道較狹窄,鼻竇也尚未發育完成,一旦氣溫變化或接觸到空氣中的灰塵,鼻子的分泌物增加,便容易出現鼻音,但對健康無礙。
治療:先天性鼻道狹窄不是疾病,一般不需要特別處理,隨著寶寶年紀增加就會改善。媽咪可以善用空氣清淨機減少空氣中的灰塵與塵螨。如果寶寶鼻中出現分泌物,可以在鼻孔外圍滴1、2滴生理食鹽水再用吸球將分泌物吸淨。
2.軟喉症
成因:軟喉症是1歲以下寶寶發出鼻音最常見的原因之一。這個年紀的寶寶支氣管軟骨還不夠強壯,容易在呼吸時塌陷導致呼吸道出現雜音,通常會在出生後1~2週開始出現鼻音,2個月~4個月愈來愈明顯,尤其在感冒、喝奶、哭鬧、仰躺的時候聲音會特別大,不過只要喝完奶、翻個身鼻音就會消失。
治療:這種因支氣管軟骨未成熟而導致的鼻音大多會在軟骨逐漸成熟後自行緩解。但如果寶寶出現頻繁嗆奶而體重下降,或合併呼吸急促、呼吸費力等症狀,就需要以雷射治療。
3.感冒
成因:6個月以後的寶寶體內抗體濃度逐漸下降,一旦感染病毒便容易感冒。感冒病毒感染鼻腔、鼻黏膜腫脹即會鼻塞。由於寶寶此時還不大會用嘴巴呼吸,常會哭鬧不休。
治療:一般來說,普通的感冒鼻塞會用抗組織胺及化痰藥治療。但若寶寶症狀遲遲未緩解,可能就需要使用醫師開立的抗鼻充血劑治療。
4.過敏性鼻炎
成因:有的孩子早上起床會鼻塞、打噴嚏,晚上睡覺會打呼,每逢換季或天氣變化就會流鼻水。江明儒醫師表示,晨起鼻塞、打噴嚏的症狀一週出現4次、連續4週就可以被歸類為典型的過敏性鼻炎。
治療:對於過敏性鼻炎的寶寶,醫師通常會給予第2代口服抗組織胺,並視情況加上類固醇鼻噴劑輔佐治療。媽咪應儘量減少家中的過敏原,讓孩子遠離毛毯、絨毛玩具等容易積聚塵螨的物品。
5.鼻竇炎
成因:如果寶寶感冒超過一週,開始持續出現黃鼻涕或黃鼻涕合併發燒,按壓兩側鼻竇有腫痛的現象,就有可能是鼻竇炎。鼻竇炎會在鼻腔深處產生化膿的黃綠色鼻涕,鼻子充血程度也比感冒嚴重。
治療:除了抗組織胺、化痰藥物,鼻竇炎還須以抗生素治療,療程約1週左右。
6.異物堵塞
成因:寶寶學會爬行後常會在地上爬來爬去,許多孩子看到地上有小玩具、小彈珠就會拿起來往鼻子裡頭塞。這些附著在玩具、彈珠上的細菌幾天後便會開始作用讓寶寶產生黃鼻涕。
治療:江明儒醫師提醒,如果發現寶寶單側鼻塞、流出黃鼻涕,就可能是異物堵塞。最好請耳鼻喉科醫師檢查,將異物取出。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2016年05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article.aspx?sno=0004920
*【嬰兒與母親】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