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回 veryWed 部落格首頁 | 管理介面
最新文章

人見人愛人氣王:嬰幼兒時期開始培養社交互動

 

文/彰化基督教醫院職能治療組組長、彰化縣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長陳宜男職能治療師

妝髮攝影/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蘇俊億 

 

人類是群居的生物,無論在家庭、學校或社會上都不可能與其他人完全隔絕。而社交互動能力從嬰幼兒時期就可以開始培養,正確的教養與親子互動將可以讓寶寶長大後成為人見人愛的人氣王唷!

 

互動是孩子的生存本能

絕大部分的寶寶都喜歡跟父母、手足或熟識的人互動,相較於獨自玩耍,在互動的過程中顯得格外投入與專注,也樂在其中。其實嬰幼兒在出生後的2個月內,即會因為生存本能而與這世界產生簡單的互動性反應,例如肚子餓或身體不舒服時會哭泣,吃飽時會微笑等。此外,1歲之前就會對於不同情境而有不一樣的反應,例如被爸媽逗會笑,被責罵會哭,找不到媽媽會感到不安等。

1歲至2歲的寶寶,因認知能力已經大幅提升,所以更會主動與他人互動。不過,這個階段寶寶的邏輯概念與口語表達能力尚不足,因此仰賴較多的肢體互動,例如擁抱、親吻、揮手、點頭或搖頭等,寶寶高興時即會親吻他人的臉頰,難過時會向父母索討安慰的擁抱等;父母也會利用肢體動作來表示讚賞或鼓勵,如寶寶表現良好時賞以愛的抱抱、摸頭或擊掌等。

 

0歲~2歲嬰幼兒社交互動發展

03個月

  • 1.5個月時,寶寶能認出主要照顧者的聲音。

  • 2個月時,能對熟悉的聲音產生反應。

  • 3個月時,能將頭轉向聲音來源處,並利用簡單的動作來表示開心(如揮手、踢腿等)。

46個月

  • 4個月開始,寶寶的眼睛逐漸會注視與他互動的人。

  • 開始對有善(如微笑)與不友善(如臉部糾結怒視)有不同的反應。

  • 對於熟悉的兒歌、音樂或玩具的聲響有特定的反應。

712個月

  • 喜歡模仿大人的動作。

  • 以肢體動作來表示社交禮儀,如揮手再見等。

  • 喜歡與大人玩遊戲,如躲貓貓(大人以手遮臉後打開並發出聲音)、搔癢等。

  • 與主要照顧者的依附關係之建立越來越密切,會主動要求抱抱、臉靠近大人撒嬌等。

  • 能以肢體動作進行簡單的溝通,如用手指著想要的物品、揮揮手表示不要等。

  • 逐漸能理解簡單的詞彙,如喝奶、抱抱等。

1318個月

  • 會因大人的認同或答應請求而感到高興,如果得不到認同則會感到難過。

  • 雖然不擅口語表達,會的詞彙不多,但仍儘量用自己的方式表達需求。

194個月

  • 會與玩偶互動、對話與玩遊戲。

  • 會玩簡單的扮家家酒遊戲,如拿著積木當做蛋糕餵娃娃吃等。

  • 可以在照片中找出熟悉的家人和自己。

 

人際互動重要關鍵

外在環境與教養方式是影響寶寶人際互動的重要關鍵,其中如果父母長期對寶寶施以語言暴力(責罵、威脅等),或是給予過多的負向回饋(經常以言語數落寶寶表現不好),寶寶可能因此產生負向的互動行為,例如對於他人缺乏信任感而逃避互動或產生負向情緒(如哭鬧)、獨自玩耍不喜歡跟別人打交道等。此外,父母如果跟寶寶之間缺乏良好的互動,在陪伴學習的過程中,寶寶也可能顯得興趣缺缺,而無法投入其中。

 

與寶寶互動大原則

★應多給予正向回饋與鼓勵,切勿隨意嚇唬、責罵或嘲笑寶寶,讓他們對你有好印象是良性互動最重要的開端。

★以輕鬆、愉快的心情與寶寶互動,有時照顧者緊張與不安的情緒也會影響到寶寶。

★應隨時留意與謹記寶寶的語氣、表情與一舉一動之間的關聯性,並適時給予正確的回應,以免讓寶寶誤會我們不理會他。

★無論寶寶聽不聽得懂,都應該多跟寶寶聊天;做任何事情時,也可以試著向寶寶說明清楚。

★每天都要有固定的親子時間,全家人同一時間做同類型的事,過程中充滿互動。

★除了家人互動之外,也應該帶著寶寶多接觸外面的環境與人。

★鼓勵互動,但不是逼迫,寶寶也有心情不好、不想理人、打招呼、說再見的時候。

 

幼兒園階段‧善用遊戲培養社交互動

幼兒園階段的孩童已逐漸脫離家庭並融入團體生活之中,因此這個階段的孩童將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團體性質的遊戲。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後,逐漸脫離「單獨遊戲」與「平行遊戲」的階段,開始參與「聯合遊戲」與「合作性遊戲」。

在強調互動性的團體遊戲中,家長、老師等遊戲帶領者應營造正向支持的環境,適時引導同儕間的互動,善用同儕的力量相互鼓勵與扶持,最重要的是應依照孩童的能力設計出讓他們可順利達成的任務,在遊戲中也可適時調整任務的難度,讓孩童可以在同儕面前順利完成任務,藉此獲得同儕的認同,讓他們更願意在團體之中展現自我。

在團體遊戲過程中,我們也可以試著融入角色扮演或虛擬情境的遊戲方式來增加有趣性與驚奇感,並適時融入團隊合作的元素,當大家一起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時,激發出來的鬥志和熱情是單獨遊戲所無法比擬的,例如玩大型平衡板時,可以讓數個孩童站在上面,每個人想像自己是水手,搖晃的平衡板有如浪濤之中航行的船,而部分的孩童則扮演海中的鯊魚,水手們可相互提醒對方要保持身體的重心並相互扶持,不要讓自己和夥伴掉到海裡被鯊魚抓走。

再次提醒,在團體遊戲的過程中務必留意幾個要領,包括:

1.應依照孩子的能力隨時調整遊戲難度,讓他們可從中獲得成就感。

2.營造正向的情境,不偏袒也不針對團體中的任何一個孩子,並且引導同儕間的相互鼓勵與扶持。

3.營造有趣的情境,並鼓勵同儕間的合作。

4.對於適應較慢的孩子,可以先觀察團體的進行,過程中適時鼓勵他們參與或利用他們感興趣的元素,以吸引進入團體之中。

5.當孩子在團體遊戲中產生衝突時,不應當眾歸咎責任或處罰,可暫停活動或轉換遊戲情境來減緩衝突。

 

 

※原文刊載於2017年3月號361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出生開始學教養

給寶寶無限的歡樂 誘發孩子對遊戲的想像力

 

文/彰化基督教醫院職能治療組組長、彰化縣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長陳宜男職能治療師

妝髮攝影/Bingo Bunny 賓果邦尼攝影

 

「遊戲」在寶寶的成長旅途上,扮演著良師益友的角色,透過遊戲,不僅可以帶給寶寶無限的歡樂,亦可以促進寶寶學習、培養人際關係和增進感覺統合發展。

 

「遊戲」是孩子最主要的學習方式,建立在「有趣」、「自由」與「想像力」之上,當感覺統合活動失去上述的本質,孩子感受到的不是快樂的遊戲時間,而是沉重的訓練課程。

 

遊戲的要素

Neumann曾在1971年於《遊戲的要素The elements of play》一文中提出,孩子在遊戲過程中應該是快樂的、無拘無束盡情享受、沒有壓力與充滿想像力,因此遊戲必須具備三個基本要素:

1.內在動機

對遊戲的內容感到興趣,並且是自己心甘情願從事,而不是被逼迫的。

2.控制核心

在遊戲過程中能自我掌控,包括決定與選擇遊戲的內容等。

3.現實自主決定

在遊戲過程中,可以自我決定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虛擬的,換句話說,就是孩子在遊戲中富含想像空間。

 

如何誘發孩子的內在動機

將孩子「感興趣的事物」融入遊戲之中在與許多家長會談的過中,發現這對於家長而言是最困難的部分之一。原因在於許多大人總是自以為了解孩子的想法與需求,並用自己的角度來看孩子的世界,將「自己認為孩子會喜歡的事物」直接套用在孩子身上,例如普遍認為的孩子都喜歡迪士尼卡通人物,就幫孩子買了一大堆迪士尼的服飾。家長們應該多與孩子聊天、談心,真誠地傾聽孩子們說出內心真正的想法與需求。

 

主動找出孩子喜歡的物品,誘發參與動機父母應主動探索孩子感興趣的學習或遊戲題材(例如孩子最近喜歡什麼卡通、玩具,試著了解在遊戲中喃喃自語時,是否正在與「想像的玩伴」一起玩等),運用這些題材提升孩子參與的動機。

 

時時刻刻動腦筋讓學習或遊戲方式更加活潑用心的父母,會記住孩子每一個重要的日子;用心的父母,會想盡辦法逗孩子開心;用心的父母,會竭盡所能了解孩子的想法與需求;用心的父母,永遠會把「家庭」擺在第一位!

 

排除孩子不喜歡的物品有效排除會在遊戲中,令他們感到不安或威脅而退縮或抗拒活動的物品,如氣球或大型動物模型等。

觀看一部好片:推薦一部適合家長觀賞的電影「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可以幫助家長們去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如何讓孩子在遊戲中具有主導權

讓孩子感到安全感遊戲時充滿自主權,而且遊戲的環境充滿正向支持,周遭的人、事、物令孩子感受到安全感,遊戲前應先給孩子足夠的時間熟悉遊戲的環境與夥伴,並儘可能排除會令人感到威脅的物品。

遊戲的內容與規則,是由孩子自己決定或選擇的。

營造安全、友善的環境,陪伴的大人和夥伴不隨意干涉遊戲進行,參與遊戲也需經過孩子的同意或邀請,切勿貿然進入孩子的遊戲世界。

 

增加孩子自信心儘可能增加孩子成功與快樂的經驗,讓他們有自信可以決定如何進行遊戲,不用過度擔心失敗後會發生什麼事情。以孩子玩積木為例:積木是富含自由創作與想像空間的玩具之一,尤其是隨時可以重新拆開再組裝的特性,讓孩子自由的玩、不斷嘗試與實驗,做錯了還可以隨時重來,減少因失敗而產生的挫折感。

除此之外,孩子可以隨心所欲組裝成任何造型,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總能賦予它們不同的意義,只要他覺得像什麼就是什麼,儘管今天孩子只是簡單的在桌面上將積木排成長條狀,此時家長可以問問孩子覺得像什麼,如果孩子說不出來,家長則可以引導命名(如毛毛蟲),或者可以拿台車子在上面開,引導孩子說出馬路。家長應該對於孩子的想像力給予熱烈的正向回饋。千萬不要在孩子一頭熱時潑上一桶冷水,這將會澆熄孩子對於創作的熱情與玩遊戲的興致。

 

如何讓孩子在想像中玩遊戲

在遊戲的過程中,孩子可以將自己、環境、夥伴或是整個活動都融入自己的想像之中,例如玩盪鞦韆時,可以想像自己坐在海盜船上隨風浪擺盪;玩溜滑梯時,可以想像自己正從陡高的山坡上驅車狂飆而下。即便是稀鬆平常的桌底或被窩,孩子都可以當做是祕密堡壘唷!

★多與孩子玩扮家家酒、角色扮演等互動性較高的想像性遊戲(可結合繪本故事、玩具與生活用品),可以多培養孩子的人際互動與問題解決能力,並累積相關的日常生活經驗。

★想像力與平時的生活經驗有關,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多閱讀繪本、接受多媒體刺激、外出旅遊或玩富含創造性的玩具(如積木、黏土等),這些活動都可以促進孩子想像力的發展。

 

結語

最後,提醒家長們,雖然玩遊戲對於孩子有正向助益,但遊戲不能做為「訓練」的手段,遊戲應出自於自願與樂趣,千萬不認為玩遊戲好處多多就成天要求孩子玩。

 

 

原文刊載於2017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做家事‧營造親密時光  

從孩子自身動手做起‧專注且樂在其中

 

文/彰化基督教醫院職能治療組組長陳宜男職能治療師

妝髮攝影/Bingo Bunny 賓果邦尼攝影 

 

 

做家事主要目的,在於「服務家庭生活,使每個人日常活動能具有次序性和流暢性」。因此,首先就應該建立正確觀念:家事並非苦差事,而是一件值得全家人參與的愉悅之事!

 

「家事,意指家庭之事,多半為環境清潔事務為主」。康寧大學嬰幼兒保育系講師楊琳表示,透過上述對於家事的定義,可了解到家事並非只是父母需承擔的部分,而是身為家庭每一分子,都有責任參與和協助。

 

家事‧親子互動時刻

除了最基礎的定義外,家事女巫林素芬更加入新的觀點來說明「何謂家事」。她認為,「『做家事』是親子間很重要的相處時間」;藉由這段時間,進行親子間的交流、磨合、互動,進而建立更深厚的關係。



 

別當成無趣例行公事

早期人與人之間相處比較直接,面對面的方式居多。然而,隨著時代演變,3C生活用品盛行,時至今日,就算兩人共桌用餐,卻往往只是低頭盯著手機螢幕,僅透過傳送Line訊息來對話,人際關係疏離許多。

林素芬老師認為,21世紀出生的孩子,成長過程中必定少不了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3C用品,連帶會影響這一代的思維模式。因此,以往那套「做家事=完成家中事務」的線性思考,對孩子來說可能太過單調、無趣,甚至過於沉重。



 

交誼‧家事新功能

因此,她認為今日的「做家事」不只是分擔家務,更應該提升功能,增加「交誼」部分。簡單來說,「做家事」是家庭每一分子都應參與之事,但不是父母在心情不佳時不得不做的事情,更不是他們單方面強迫、命令孩子的作為,而應該是一件「主動做了會讓自己心情好、大家開心的事情」。

 

1歲起‧從丟尿布開始

楊琳老師認為,大約孩子1歲半開始訓練大小便之際,就可學著參與家事。舉例來說,讓孩子自己丟棄換下來的紙尿褲、把尿濕的褲子丟入水盆泡水、用抹布將尿濕的地板擦乾淨,都能算是協助家事。不妨善用生活周邊的小事物,「用孩子已聽得懂的指令或常見物品名稱,引導他,使其拿取擺放歸位,營造家人互助合作的機會,就是一種簡易的家事協助」。

  

最佳時機:會玩3C產品時

隨著孩子的大、小肌肉動作發展趨於成熟,手眼協調有一定程度,父母就可嘗試慢慢讓孩子接觸家中事務。林素芬老師表示,「當孩子何時開始玩平板電腦,就可以同時學習做家事」,例如簡單地幫媽媽收毛巾、小衣服,或是將不玩的小車子、小積木放到收納箱內等。自然而然,就像平日吃飯、睡覺,是每天固定且習慣的動作,而且是不帶壓力的。

 

心甘情願‧自然投入家事

在讓孩子學習做家事的過程中,家事做得到位與否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心甘情願」。

林素芬老師認為,家事不該與壓力劃上等號,而是應懷抱「快樂和專注的心」去做,才不會讓孩子對家事產生苦差事、懲罰等印象。也因為樂在其中,所以能夠引起興趣去積極學習相關方法、努力精進,往「做好家事」的階段邁進。

 

 

※原文刊載於2017年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感覺統合‧認知學習的根基

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前庭覺本體覺

 

文‧整理/彭曉薇

採訪諮詢/社團法人新北市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長暨陽光天使職能治療兒童發展關懷聯盟執行長呂忠益

(現任/新北市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長、陽光天使職能治療兒童發展關懷聯盟執行長德霖醫療事業集團職能治療部主任治療師、經歷/創立台灣陽光天使職能治療兒童發展關懷協會,積極推廣社區早期療育及兒童發展篩檢活動,榮獲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優良職能治療師菁英獎的殊榮。學歷/成功大學職能治療學系)

遊戲資料/呂忠益職能治療師提供

妝髮‧攝影/Bingo Bunny賓果邦尼攝影

演出/爸比黃子凡&媽咪陳嬿如&bobo黃培喬‧爸比洪宇成&媽咪廖湘玲&bobo洪筱晴&bobo洪筱妮


 感覺統合是指個體將自己身體和周遭環境接觸的訊息,透過感覺系統的視覺(Visual)、聽覺(Auditory)、嗅覺(Olfactory)、味覺(Taste)、觸覺(Tactile)、前庭平衡覺(Vestibular)及本體覺(Proprioceptive),當各神經系統接受到這些感覺刺激後,即會送達腦部做統合與分析,進而在腦中進行組織整合,再命令運動系統做出適當的反應行為。

 

概論篇

從出生開始感覺統合訓練 加強孩子學習情況‧促進正常發展能力

02歲是感覺統合發展最蓬勃的時期,因此家長務必把握時間加緊訓練孩子的感官,將感覺統合中的7大感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前庭覺、本體覺),個別逐一鍛鍊,以免等到48歲時,幫助孩子感覺統合的發展。

 

從胎教培訓胎兒

社團法人新北市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長暨陽光天使職能治療兒童發展關懷聯盟執行長呂忠益指出,懷孕期間就能訓練胎兒感覺統合的能力,4個月大的胎兒聽神經元細胞開始發展,等到懷孕56個月大,對於外界就會開始產生胎動,例如使用手電筒來照射肚皮,胎兒由於有畏光性或及感光性,會將臉朝著光源移動,藉此訓練頭頸部肌肉張力,胎兒會對外界光線感到好奇或閃躲,讓胎兒活動力增強;而放輕柔音樂及重節拍的搖滾音樂時,胎動也會呈現不同的反應,所以透過胎教音樂的聲音刺激,動作就會被誘發出來。平時建議孕婦要多走路,主要也是由於散步時,胎兒在腹中會上下左右擺動,有利於感覺統合的刺激與誘發。

聽覺發展比視覺快速

聽覺刺激發展比視覺還要快!呂忠益職能治療師說明,大人誇獎寶寶好可愛唷!這時寶寶轉頭過來,其實是聽到聲音而不是看到大人,因為寶寶在腹中就已經習慣聽聲音,所以出生後會開始做影像及關係的連結。出生後的寶寶看東西都是模糊的,所以滿月就可以讓孩子看黑白布書或黑白幾何圖形,因為黑色與白色可以誘發視神經顏色的分化能力變好,系統性的視覺引導系統,可以激發孩子想像力,加強視覺認知。寶寶的分離焦慮從78個月開始,因為這時才可以清楚認出大家的臉,所以5個月大前的寶寶多半是不怕生的,等到78個月開始不讓人家抱,則是因為寶寶開始會把味道、聲音及人臉做連結。

要促進孩子聽覺發展,在帶領孩子做任何動作時都可搭配語言,舉例來說,換尿布時會步驟式說話,「媽咪要把褲子脫掉,換尿布了唷!」或是,洗澡時告知孩子現在要洗頭、洗臉、洗手、洗腳等,透過互動讓孩子感受聲音的刺激,未來語言發展與認知理解也能進步。

 

剖腹產較易有觸覺敏感

國外研究統計顯示,剖腹產孩子較容易有觸覺敏感的狀況,主要是因為沒有經過產道的擠壓,產道的擠壓本身就是觸覺刺激,會促使大腦分泌激素,加強感覺系統,所以自然產及水中分娩的孩子是比較有安全感的。呂忠益職能治療師指出,觸覺敏感的孩子在人際互動上會比較緊張、膽小、畏縮,甚至害怕別人靠近,因而推倒別人或產生人際互動上的問題。

 

培養孩子的平衡感

當孩子進行爬行階段時,是不同手、不同腳才能前進,如此一來,就能讓孩子培養手腳併用動作整合的經驗,未來手腳也會比較協調,如果小時候未經過爬行階段的孩子,沒有雙手雙腳同時運用的經驗,反而不是好事,因為爬行時頭要抬起來,四肢也要協調,若做不好可能會被同儕取笑,所以感覺統合差的孩子通常都比較自卑、沒自信,做什麼事情都會推托給別人,害怕身先士卒。呂忠益職能治療師建議,若孩子不會坐可以把孩子放在大腿上,但呈現高低不平的狀態,感官正常的小朋友會想要改變姿勢而撐一下,提升軀幹肌肉張力,這是感覺統合平衡中樞很重要的一環。

 

幫助孩子放手走路

在醫學正常發展中,孩子1歲多就要會扶著牆壁走,1歲半就要可以放手走,若要鍛鍊孩子,可以多玩溜滑梯、盪鞦韆,牽著孩子的腋下練習走S型,溜滑梯、盪鞦韆可以讓平衡系統及本體運動覺系統交互作用,多玩就能誘發孩子學習控制自己的身體,幫助孩子嘗試放手走路,讓孩子學習走S型,可以教導孩子轉彎,腳和膝蓋都會有動作,使腳的力氣變得較大,進階版甚至可以走幾步直線後,帶領孩子轉一圈,再走幾步路後又轉一圈,再繼續S型前進。

 

呂忠益職能治療師強調,只要家長覺得孩子粗動作、細動作、語言、人際互動發展有問題時,就可以找小兒神經科醫師、復健科醫師、職能治療師或物理治療師評估,平時建議要認真填寫兒童健康手冊內的衛教記錄表及健康檢查記錄,協助醫師注意是否有問題。

 

 

 

※原文刊載於20161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大腦發展情緒連結 數學好好玩

 

文/車先蕙臨床心理師

妝髮攝影/BingoBunny賓果邦尼攝影

 

 

一提到數學,對很多媽媽來講可能是從小學習過程中的夢魘!記憶中學習數學就是在課堂上,講一堆宇宙語,黑板上的符號都看得懂,但是理解起來就像從沒看過的宇宙文,搞得大腦都快燒起來了,還是不了解他們是什麼關係?奇妙的是,對於那些有數理頭腦的人來說,數學很簡單啊!就是這樣這樣、那樣那樣啊!



數學好不好,和大腦發展有關

其實,數學好不好跟我們天生的大腦結構有關。因為我們大腦皮質層區分為不同的區域,每個區域負責很多不同的功能。而大腦正上方(解剖上稱為頂葉皮質;parietal cortex)這個區域,就和數字認知息息相關。最近發表的科學證據是由三名腦科學教授:Joonkoo ParkDenise C. Park,Thad A. Polk,針對27位年齡介於1839歲之男女受試者所進行的腦功能觀測,所得到的結果。這個實驗請受試者計算簡單的加減乘除問題,然後進行fMRI(功能性核磁共振攝影)檢查,觀察腦部活躍情形。結果發現:大腦頂葉區的右邊與計算數量有關,但是左邊則與加減乘除運算有關。

 

特別的是,如果要進行複雜的數學邏輯思考,則需要左右兩邊的頂葉皮質區相互溝通交流。而且兩側皮質交流越明顯,受試者答題速度越快且越正確。這個研究確切地告訴我們:數學好不好,真的是與大腦功能有關係,特別是左右頂葉皮質區的交流溝通。這個研究結果給我們很好的啟發:訓練頂葉皮質區很可能會讓人的數學能力變好。另外,有個研究(Davis C.L.等,2011)對兒童進行3個月的逆向眼動實驗,結果發現兒童的數學成績隨著訓練次數增加而提升。多訓練逆向眼動的孩童,其數學成績變高。可見,孩子的數學金頭腦是可以從小培養的呢!

 

數學好不好,和情緒連結有關

數學不好的家長可能自己都有這樣的經驗:想到數學,心中自然地湧上一股厭惡感、挫折感、恐懼感交織而成的某種不知名感受!如此五感交雜的感受是一種對數學的制約反應,一個不斷累積失敗經驗糾纏而成的結。想到數學頭就暈了!

 

事實上,這種對數學的厭惡感,會降低學習數學的動機和興趣。當小學生開始「考試」,有關數學的情緒性記憶就會漸漸被扭轉。導致原本好玩有趣的數數,變成考試的分數。「數字」從「中性的符號」變成帶有高低、好壞的評價。分數高低代表著孩子的能力高低、成就高低、認真努力的程度等等,更糟的是有些人還拿數字高低來評價一個孩子的「好」與「壞」。所以,數學成績可能就會被嵌入個人自我概念裡面,高分等於「好學生、好孩子」、低分等於「壞學生、壞孩子」。

 

久而久之,數學成績扭曲了一個孩子的自我評價,「數學不好」也跟「我不好」連結在一起。這樣一來,學習數學就會跟某種情緒性的自我評價聯結在一起。如果數學成績不好,漸漸地就會產生「我不好」的失敗感,也因此為了逃避這種「我不好」的感覺,逃避學習數學的機會漸漸會變成一種無意識的習慣,並連帶引起厭惡數學的情緒感受。所以,要讓孩子對數學產生好感,千萬不要以數學成績的好壞來回饋他們。

 

讓數學變好玩

從前面談到的大腦功能和情緒制約兩個層面,家長們不難理解「數學好不好」是生理與心理兩個因素交互運作而結成的果實。我們可以幫助孩子的是促進他們的大腦發展,並且讓他們對數學產生好感。

 

家長們要如何刺激寶貝們的頂葉皮質發展呢?其中一個簡單的方式就是運動,因為運動原本就可以活化腦部。另外,還可以玩一個好玩的遊戲(逆向眼動作業antisaccade task)。逆向眼動遊戲的做法是:請寶貝看一個固定的點(如直視前方),然後利用布偶或玩具,在眼睛左方或右方跳動以引起寶貝的注意,如果寶貝的眼睛看了跳動的物品,就算輸了;假如可以成功地看向另外一方,就算得分。

 

有趣的生活數學訓練

生活中,其實隨處都可以進行有趣的數學訓練。有些孩子家裡做生意,賣東西找客人錢都用心算,這樣的孩子對數學比較熟悉,算數很有成就感。培養「數感」是幼兒數學教育的重點。「數感」是要讓幼兒能念出數字,進而產生數量概念。大約2歲開始,可以讓他們聽兒歌唱數數,歌唱的過程中會產生愉悅感,很好玩。45歲幼稚園的幼兒可用數字10以下的加減,讓他們玩買賣遊戲,扮家家酒當老闆或客人,或是利用自製的格子遊戲,可以設計前進後退等變化,擲骰子來玩。不僅可以學習數數,增加數感,還能訓練數字運算,培養數理邏輯概念。

小學一年級開始,去商場買東西就可以讓他們結帳、找錢,提升加減法的訓練機會。現在坊間有些遊戲很適合拿來玩數學。例如:大富翁、撲克牌、桌遊、數獨等。這些遊戲都包含數字概念、數字邏輯推理以及算數速度等內涵,玩這些遊戲的過程中,家長的參與很重要,可以從遊戲中引導孩子做數學思考、協助計算。家長的陪玩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教導孩子,寓教於樂;一方面可以找出孩子的思考邏輯,矯正錯誤的部分,引導他們做更正確的數學思維。

 

結語

數學好好玩,透過生活中的學習,不給予好壞評價的回饋,讓孩子培養數感,產生數學興趣,進而提升他們學習數學的動機,造就數學金頭腦。數學對人生很重要,我們需要很多的數理邏輯來經營生活。舉凡收支開銷的計算、投資理財、時間管理,無一不是數學的世界。為了讓孩子生活經營能力更好,現在開始,讓孩子從小玩數學吧!

 

 

 

※原文刊載於201610月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