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見人愛人氣王:嬰幼兒時期開始培養社交互動
文/彰化基督教醫院職能治療組組長、彰化縣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長陳宜男職能治療師
妝髮‧攝影/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蘇俊億
人類是群居的生物,無論在家庭、學校或社會上都不可能與其他人完全隔絕。而社交互動能力從嬰幼兒時期就可以開始培養,正確的教養與親子互動將可以讓寶寶長大後成為人見人愛的人氣王唷!
互動是孩子的生存本能
絕大部分的寶寶都喜歡跟父母、手足或熟識的人互動,相較於獨自玩耍,在互動的過程中顯得格外投入與專注,也樂在其中。其實嬰幼兒在出生後的2個月內,即會因為生存本能而與這世界產生簡單的互動性反應,例如肚子餓或身體不舒服時會哭泣,吃飽時會微笑等。此外,1歲之前就會對於不同情境而有不一樣的反應,例如被爸媽逗會笑,被責罵會哭,找不到媽媽會感到不安等。
1歲至2歲的寶寶,因認知能力已經大幅提升,所以更會主動與他人互動。不過,這個階段寶寶的邏輯概念與口語表達能力尚不足,因此仰賴較多的肢體互動,例如擁抱、親吻、揮手、點頭或搖頭等,寶寶高興時即會親吻他人的臉頰,難過時會向父母索討安慰的擁抱等;父母也會利用肢體動作來表示讚賞或鼓勵,如寶寶表現良好時賞以愛的抱抱、摸頭或擊掌等。
0歲~2歲嬰幼兒社交互動發展
0~3個月 |
|
4~6個月 |
|
7~12個月 |
|
13~18個月 |
|
19~4個月 |
|
人際互動重要關鍵
外在環境與教養方式是影響寶寶人際互動的重要關鍵,其中如果父母長期對寶寶施以語言暴力(責罵、威脅等),或是給予過多的負向回饋(經常以言語數落寶寶表現不好),寶寶可能因此產生負向的互動行為,例如對於他人缺乏信任感而逃避互動或產生負向情緒(如哭鬧)、獨自玩耍不喜歡跟別人打交道等。此外,父母如果跟寶寶之間缺乏良好的互動,在陪伴學習的過程中,寶寶也可能顯得興趣缺缺,而無法投入其中。
與寶寶互動大原則
★應多給予正向回饋與鼓勵,切勿隨意嚇唬、責罵或嘲笑寶寶,讓他們對你有好印象是良性互動最重要的開端。
★以輕鬆、愉快的心情與寶寶互動,有時照顧者緊張與不安的情緒也會影響到寶寶。
★應隨時留意與謹記寶寶的語氣、表情與一舉一動之間的關聯性,並適時給予正確的回應,以免讓寶寶誤會我們不理會他。
★無論寶寶聽不聽得懂,都應該多跟寶寶聊天;做任何事情時,也可以試著向寶寶說明清楚。
★每天都要有固定的親子時間,全家人同一時間做同類型的事,過程中充滿互動。
★除了家人互動之外,也應該帶著寶寶多接觸外面的環境與人。
★鼓勵互動,但不是逼迫,寶寶也有心情不好、不想理人、打招呼、說再見的時候。
幼兒園階段‧善用遊戲培養社交互動
幼兒園階段的孩童已逐漸脫離家庭並融入團體生活之中,因此這個階段的孩童將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團體性質的遊戲。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後,逐漸脫離「單獨遊戲」與「平行遊戲」的階段,開始參與「聯合遊戲」與「合作性遊戲」。
在強調互動性的團體遊戲中,家長、老師等遊戲帶領者應營造正向支持的環境,適時引導同儕間的互動,善用同儕的力量相互鼓勵與扶持,最重要的是應依照孩童的能力設計出讓他們可順利達成的任務,在遊戲中也可適時調整任務的難度,讓孩童可以在同儕面前順利完成任務,藉此獲得同儕的認同,讓他們更願意在團體之中展現自我。
在團體遊戲過程中,我們也可以試著融入角色扮演或虛擬情境的遊戲方式來增加有趣性與驚奇感,並適時融入團隊合作的元素,當大家一起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時,激發出來的鬥志和熱情是單獨遊戲所無法比擬的,例如玩大型平衡板時,可以讓數個孩童站在上面,每個人想像自己是水手,搖晃的平衡板有如浪濤之中航行的船,而部分的孩童則扮演海中的鯊魚,水手們可相互提醒對方要保持身體的重心並相互扶持,不要讓自己和夥伴掉到海裡被鯊魚抓走。
再次提醒,在團體遊戲的過程中務必留意幾個要領,包括:
1.應依照孩子的能力隨時調整遊戲難度,讓他們可從中獲得成就感。
2.營造正向的情境,不偏袒也不針對團體中的任何一個孩子,並且引導同儕間的相互鼓勵與扶持。
3.營造有趣的情境,並鼓勵同儕間的合作。
4.對於適應較慢的孩子,可以先觀察團體的進行,過程中適時鼓勵他們參與或利用他們感興趣的元素,以吸引進入團體之中。
5.當孩子在團體遊戲中產生衝突時,不應當眾歸咎責任或處罰,可暫停活動或轉換遊戲情境來減緩衝突。
※原文刊載於2017年3月號361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