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回 veryWed 部落格首頁 | 管理介面
最新文章


精選!孕婦最關心的自費產檢



文/郭盈秀
採訪諮詢/馬偕
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簡宏如
參考資料/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透過產檢,除了能掌握母胎狀況,更有機會及時發現異狀,對症診治。隨著醫療領域的進步,近年陸續推出許多自費產檢項目。對於孕婦來說,應該深入了解並選擇適合項目,才能真正落實產檢的意義及幫助。

 

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測

時間:滿10週後。

目的:檢測胎兒是否可能罹患染色體異常疾病。

目前坊間常簡稱的NIPSNIPTNIFTY,指的都是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測。簡宏如醫師表示,此檢查需要先抽取孕婦的少量靜脈血液,再送至實驗室檢驗;方式為從血液中採集胎兒的游離DNA片段,篩檢是否有染色體異常狀況。


第一期母血唐氏症篩檢+胎兒頸部透明帶檢查;
第二期母血唐氏症篩檢

時間:前者1113+6週,後者1618週。

目的:檢測並評估胎兒罹患唐氏症的機率。

第一期唐氏症相關篩檢的內容為「先抽血檢測(free β-hCGPAPPA值),再搭配超音波檢查胎兒頸部後側脊椎與表皮間的透明空間厚度、靜脈導管逆流、三尖瓣逆流、鼻骨、臉部角度等狀況」,綜合計算出胎兒患有唐氏症的機率。

第二期唐氏症篩檢也是透過抽血篩檢的方式,檢驗四項指標:胎兒蛋白(AFP)、人類絨毛性腺激素(β-hCG)、非結合型雌三醇(uE3)、抑制素-Ainhibin-A),並透過數值來評估唐氏症的風險高低。


羊膜穿刺染色體檢查;羊水基因晶片檢測

時間:1620週。

目的:檢測胎兒染色體是否有異常狀況。

簡宏如醫師表示,34歲以上、母血唐氏症篩檢相關數值偏高、前胎曾有染色體異常、家族遺傳病史等孕婦,建議可優先考量羊水穿刺檢查;方法為以超音波機器引導和確認位置,醫師再用細長針穿入羊膜腔內抽取適量羊水,送去檢驗。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基因檢測

時間:10週以前。

目的:了解父母和胎兒是否為此症的帶因者。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是隱性遺傳疾病;相關研究顯示,每2,500對夫妻中,可能有一對同時有其隱性基因,但本來卻不一定得知。


X
染色體脆折症檢查

時間:約第12週。

目的:了解胎兒是否為X染色體脆折症患者。

X染色體脆折症為X染色體上FMR1基因突變所致,其染色體較脆弱、易斷裂,屬於遺傳性的智能遲緩疾病。


高層次超音波檢查

時間:2024週。

目的:觀察胎兒的生理結構,從外觀、中樞系統、心、肺、軀體、手腳等部位的發展是否異常。

除了國民健康署所給付一次的「一般超音波檢查(20週)」之外,還有更高層級的高層次超音波檢查,需要更精密儀器,可以觀察的範圍更廣;除了胎兒外觀,就連身體內的生理構造(頭部、胸腔、腹腔、四肢等等),幾乎可以看到其發育狀態(但內在功能、智力等無法確定),通常不少孕婦會主動諮詢和有意願接受檢查。


妊娠糖尿病篩檢

時間:2428週。

目的:確認孕婦罹患妊娠糖尿病的可能性。

一般來說,多會建議孕婦接受此項篩檢,了解體內的血糖數值。目前最常見的方式為「50公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若檢驗不合格,會再做「75公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或者是直接做75公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兩種方式均可。


乙型鏈球菌培養篩檢

時間:3537週。

目的:確認孕婦是否為乙型鏈球菌的帶菌者。

透過內診,採集陰道和肛門的分泌物並送至實驗室培養菌種、檢測;若結果為陽性,即代表孕婦是乙型鏈球菌(GBS,又稱B型鏈球菌)帶菌者,連帶會導致自然產的胎兒在分娩過程中產道內垂直感染。針對此,醫師會在待產過程中給予「預防性抗生素」,降低新生兒感染機率。


 





※原文刊載於201605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我該選擇哪一種生產方式?自然產VS剖腹產



文/陳珮瑜
採訪諮詢/許世賓婦產科診所院長許世賓
  
攝影/班尼頓廣告風格攝影




從得知懷孕起,孕媽咪就開始思考要以什麼樣的方式迎接寶寶,自然產與剖腹產各有支持者,但哪個方式才是最適合自己跟寶寶呢?

 

認識自然產與剖腹產

自然生產即為胎兒經由子宮收縮與產道擠壓而娩出,包含輔助性的醫療行為,例如:使用真空吸引、產鉗等,而剖腹產則是從下腹部進行手術將寶寶娩出。許世賓婦產科診所院長許世賓表示,自然生產是最順應人體的生產方式,不須經過麻醉與手術,雖然會陰可能會有撕裂傷,但復原較快,很快就能下床活動與進食。而剖腹產要將腹部肌肉切開八、九層再縫合住,會有麻醉與手術的風險,目前不論手術的技術和材料都比過去進步很多,以前完成手術可能需要一、兩個小時,現在可能三、四十分鐘就可以結束,也降低了併發症的風險。
 

不同生產方式的風險

自然產

雖然自然分娩有許多好處,但在過程中也可能發生許多不可預測的情況,例如:產程遲滯、胎兒心跳不穩要緊急剖腹,甚至在子宮收縮時發生胎盤剝離等。若胎兒較大,而媽咪的骨盆較小,即使勉強將胎兒娩出,也容易造成嚴重的撕裂傷。最嚴重的4度裂傷傷口會從陰道裂至肛門,可能由以下幾項原因所致:胎頭過大、媽咪用力過猛、產婦陰道到肛門的距離過短等。因而,傷口會受到糞便的汙染易增加傷口癒合不良的機率。因此,許世賓院長建議,若真的發生4度撕裂傷,一定要注意傷口照護。
 

剖腹產

在待產過程中,子宮會慢慢收縮擠壓,原本胎兒是泡在羊水中,仰賴胎盤和臍帶輸送血液和氧氣、養分,出生後必須將殘留的羊水吐乾淨,才能進行自主呼吸與氣體交換。許世賓院長表示,經過產道壓迫與產程進展,自然產寶寶的羊水會吐得較乾淨,而剖腹產必須迅速地將胎兒取出,可能會殘留較多的水在其肺部。因此,剖腹生產時要注意將寶寶的羊水吸乾淨,避免產生呼吸較喘的情況。

過去剖腹產手術可能會有出血多、腸沾黏等問題,如今因為手術時間短,出血量減少,也有更好的醫療器材出現,如防沾黏片等。雖然醫學進步,但手術及麻醉仍有不可預測的風險。若媽咪經歷過多次的剖腹產,子宮壁會變薄,手術也會相對困難,風險更高,但目前在台灣已經很少人會生育56胎以上,因此發生機率並不高。

 





 

※原文刊載於201604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看準時機.
6
招讓寶寶輕鬆戒夜奶
 

 

文/林奕如
採訪諮詢/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黃俊斌
攝影/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
演出/
bobo安南



 

相信所有媽咪都有半夜起床餵奶的經驗,起初或許還能適應,但日子一久,可能會出現白天精神不佳、無法準時起床等情形,尤其是重回工作崗位的上班族媽咪,還得專注精神投入公事,更是一大考驗。究竟要不要儘快幫寶寶戒夜奶?最佳的戒夜奶時機又是何時呢?

 

戒夜奶應挑對時機

太早或太晚戒夜奶,對寶寶來說都不見得是好事,黃俊斌醫師指出:「待寶寶體重超過5公斤,或出生已滿1個月,就是最好的戒夜奶時機;不過,或許是鼓勵媽咪親餵等因素,以往曾有國外文獻建議寶寶只要在出生後3個月內戒掉即可,但台灣目前有很高的比例為雙薪家庭,上班族媽咪為了要擁有更好的工作品質,就會傾向早一點讓寶寶戒掉夜奶。」
 

如何訓練寶寶戒夜奶?

爸爸媽媽在訓練寶寶戒夜奶時,最好是利用較溫和的方式,而不是放任寶寶哭過幾天之後,就能獲得良好的效果,有時反而會適得其反,不可不慎。

1、給予舒適的熟睡環境

為了讓寶寶擁有好夢一場,父母不妨於睡覺時間前幫他洗個溫暖的熱水澡,或是陪他玩一些睡前遊戲,藉此消耗精力,必要時再讓寶寶含著奶嘴入睡,都是能幫助寶寶一覺到天亮的好方法。

2、夜奶逐次減量

黃俊斌醫師表示,爸爸媽媽不妨逐次將夜間餵的奶量減少,假設原本習慣餵50c.c.,可先改為餵40c.c.,持續一週後,再減少至30c.c.;如此一來,可技巧性減少夜間奶量,最後便直接戒掉夜奶。

3、縮短睡前倒數兩餐的間隔

許多長輩也會在寶寶睡覺之前,多餵一點母奶,藉此幫助寶寶睡得更沉,但不管白天或夜晚,都應維持固定比例的奶量,雖然傳統社會的家長會認為孩子「吃得飽才會睡得好」,但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觀念,因為寶寶的消化道已經習慣處理固定的奶量,如果突然在睡前增加分量,除了會造成腸胃負擔,睡覺時也不能完全放鬆,反而會讓寶寶睡得不好;因此,媽咪不妨嘗試折衷方式,將寶寶睡前的倒數兩餐間隔縮短,餵乳量則不改變,就比較不易引起寶寶腸胃不適,也能讓寶寶睡得舒服。

4、讓寶寶立即獲得安全感

有些年紀大一點的長輩看到寶寶在哭,就覺得寶寶一定是想喝奶,便會叫媽咪趕快餵寶寶喝奶,但寶寶不見得是肚子餓,或許是想對父母撒嬌或做惡夢,若碰到寶寶不想喝奶的情形,家長應把握原則與長輩溝通,先抱抱他,再給予他喜歡的玩具或奶嘴,讓寶寶能立即獲得安全感,並觀察有無其他生理方面的病痛;父母也要注意,在寶寶睡前應先幫他換好乾淨的紙尿褲,因為半夜尿濕褲子也是讓寶寶感到不適而醒來的因素之一。




 

※原文刊載於201604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流感來勢洶洶!孕婦、嬰幼兒要小心!

 

文/郭盈秀
採訪諮詢/
萬芳醫院小兒科急診專任主治醫師王聖儒.萬芳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沈思佑
參考資料/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化妝髮型.攝影/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
演出/侯佳伶&洪瑀晞


 

從冬季到初春,「流感」的強襲力道,讓許多大人小孩深受其害。為什麼這波流感季會大流行?面對此,民眾應該如何因應?

 

在台灣,每年的冬季與春季交替之際,就是令許多大人小孩害怕的流感高峰期。由於流感的部分症狀與感冒有些相像,仍有父母搞不清楚兩者的差異,甚至錯認流感為感冒,延誤就醫最佳時間。
 

流感VS.感冒

萬芳醫院小兒科急診專任主治醫師王聖儒說明,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所造成,而會引起一般感冒的病毒有很多種,常見的如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等。基本上,可透過「一燒、二痛、三疲倦」特徵來迅速辨別是否有罹患流感的可能。

萬芳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沈思佑也表示,由於流感和感冒都可能會出現呼吸道症狀,因此一開始容易讓人分不清。然而,若罹患流感,患者會有很多症狀同時且突然發生的感覺,就算到了隔天也不會即刻變好;但感冒的症狀則大多漸進式出現,可能多休息、多喝水,不用就診就能自然痊癒。
 

氣溫低.流感病毒活躍

流感的流行期為每年冬季到隔年春季,容易透過飛沫或接觸的途徑來傳播病毒,且分為ABC型三種類型。王聖儒醫師表示,台灣、東南亞等亞洲地區,流感病毒易突變,因此有人戲稱亞洲的流感潮流走在全球最前端,且易造成大流行。以今年來說,正好高峰期在農曆過年前至過年期間,這段時間氣候寒冷,流感病毒會比較活躍,因此抵抗力弱者特別容易受到感染。
 

建議優先諮詢感染科醫師

若察覺寶寶出現疑似流感症狀,王聖儒醫師建議,可至設有「小兒感染科」的醫療院所就醫,且若能直接進行快篩、儘快確診較佳。而確診為流感的病患,他通常會希望往後至少再回診追蹤12次,以確認是否有其他併發症或是重症,直到痊癒。

如果是孕婦有流感徵兆,沈思佑醫師表示,不少人直覺是先找婦產科醫師,其實也沒問題,而通常警覺性高的醫師在察覺孕婦疑似流感時,會即刻轉介至感染科進行快篩、治療。此外,孕婦也可以直接到感染科就診,只要主動告知生理狀態,醫師都會站在患者立場多考量,毋須擔心。






 

 

※原文刊載於201604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8招輕鬆做

簡單做好產後乳房保養

 


文/林奕如 採訪諮詢/京硯聯合診所皮膚專科院長蔡逸姍
攝影‧化妝髮型/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
演出/張詠雅、張雲琪

 


專業皮膚科與乳房外科醫師皆指出,許多媽咪不知道產後乳房保養的方法,所以乳頭裂傷、乳腺炎及乳房下垂的問題在門診中層出不窮,為了要維持乳房健康及美觀,有8招做法是不容媽咪錯過的獨門訣竅!

 

要拯救乳房健康,媽咪不可錯過這8招實用的保養技巧,只要從日常生活一點一滴累積,相信生完孩子的妳也依然能夠擁有美麗的傲人雙峰!

1、避免讓寶寶含著乳頭入睡

不少寶寶喝奶時,經常會喝到睡著,有些媽咪不忍心吵醒他,就讓寶寶含著乳頭繼續睡。不過,高濕度環境是細菌的溫床,如果乳頭長期被寶寶含在嘴中,可能會引發糜爛現象,所以媽咪再怎麼於心不忍,都不應讓寶寶含著乳頭陷入沉睡,最好的做法就是讓寶寶在最短的時間內一次喝完母奶,到了45個月之後,再以副食品做為搭配,讓寶寶逐漸離開母奶,進而減少對乳頭的刺激。

2、穿戴合適的內衣

產後媽咪脹奶與沒脹奶的罩杯差距可能頗大,增加一、兩個罩杯是正常現象,有些媽咪懷孕前和產後脹奶甚至可相差四個罩杯,因此對產後媽咪來說,如何選擇合適的內衣,也是一大難題。蔡逸姍醫師表示,媽咪在選擇胸罩時,應以脹奶後的尺寸為準,且挑選透氣性佳、支撐性優良、包覆性佳、柔軟度適宜及純棉的內衣材質,並避免選購太多蕾絲、縫線及不符合胸型的鋼圈;此外,有些媽咪可能會有左右邊乳房不對稱的困擾,建議請可選擇為消費者量身訂做的商家製做專屬胸罩,或因應較大罩杯的乳房來購買內衣,才不會擠壓到另一側的乳頭。

3、不可快速斷奶
如果快速斷奶,就會讓乳房迅速「消風」,使乳房肌膚變皺。為避免這種狀況發生,媽咪應學會漸進式斷奶,假設原本習慣每5個小時擠奶一次或親餵寶寶,可轉為每6個小時執行一次,持續一週後,再拉長至7個小時;如此一來,就可技巧性延長斷奶的時間,也不會在短時間內對乳房肌膚造成太大的傷害。

4、掌握正確的餵奶姿勢
除了媽咪抵抗力弱、沒有定時排出母奶之外,如果只讓寶寶固定吸吮某一側的乳房,也會造成乳腺炎的發生。建議媽咪可以輪流使用多種哺乳姿勢,不管是普通的抱法、橄欖球抱法、躺著餵或搭配抱枕,其目的是為了讓寶寶吸到不同區域的母奶,藉此讓媽咪乳汁都可順利排空,且利用不同姿勢餵奶也能避免肌肉痠痛。

 



※原文刊載於201603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