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讀繪本,教出全人格的孩子
著:山本直美
譯:王華懋
出門的時候也帶著繪本吧!
帶孩子出門的時候,為了防止孩子吵鬧,不肯乖乖待著,各位會帶什麼法寶呢?零食?還是玩具?
帶孩子出門的時候,如果是年幼的孩子,即使叫他們「乖乖坐著!」「不要吵鬧!」孩子也不會照做。
[本活用祕訣1 在外出時,活用繪本教育孩子]
我建議這時可以準備孩子能自己攜帶的「外出包」,孩子成長到一兩歲的時候,就會萌生出「這是我的東西」的占有欲;在這個年紀,只要在「外出包」裡面裝進孩子喜歡的東西,孩子就會開開心心地帶出門。包包最好是後背式的背包,裡面除了孩子喜歡的玩具,一定也要放進繪本;這麼一來,在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或是在外用餐時,如果孩子先吃飽,就可以讓孩子看著繪本,乖乖等待。
兩歲左右時,孩子就可以自己挑選要帶哪一本繪本出門。尺寸太大的繪本不好攜帶外出,不過最近有許多受歡迎的大型繪本作品,也出版了可攜帶的迷你版。依照孩子當天的心情,讓孩子挑選。外出包裡面,女生可以放進色紙,男生可以放進迷你車,而除了這些玩具以外,也要放進繪本,讓孩子養成自己的東西自己帶的習慣。這是在出門的時候讓孩子可以乖巧等待的訣竅。
[繪本活用祕訣2在外出時,活用繪本教育孩子]
讓出遊變得更有趣的方法
導入繪本,炒熱氣氛吧!
去動物園或水族館,看到平常無法看到的動物,以及在巨大的水槽中悠游的魚類,孩子會有什麼反應呢?一定是興奮極了!光是想像那種歡樂的場景,對家長來說應該就是個快樂時光。
另一方面,出門時的主角是孩子,因為沒有什麼經驗,即使對他們說「星期天要去動物園」、「明天要去水族館哦,很期待吧?」孩子也無法想像會有多好玩。
實際去了以後,孩子一定會對第一次看到的動物或魚類興奮不已;但是覺得好玩也只有一開始,孩子很快就會厭倦,吵著要回家,這是很常聽到父母轉述的情形。這麼一來,應該是歡樂的出遊活動,豈不是頓時失去樂趣了嗎?
既然難得出遊,從出門前和孩子就一起分享興奮,然後把孩子的「第一次」營造得更為動人。其實有一招祕技,可以在出門前就和孩子一起塑造更高的期待感;實際出門,也可以大幅提升孩子的感動程度。這個方法就是利用繪本做為出遊前的導入工具。
做法其實很簡單,只要在平常的繪本時間裡,花點心思挑選作品。例如,若預定要去動物園,就在出發前的日子刻意挑選有動物登場的繪本。不一定要是以動物園為主題的作品,也可以挑選以河馬為主角的繪本,或是故事裡面有熊登場的作品。在看河馬和熊的圖片時,就對孩子說:「不曉得去了動物園,可不可以看到河馬先生呢」、「到時候一起尋找熊哥哥吧」。這麼一來孩子就會心生期待,認為去了動物園,好像就會有河馬先生、或許可以看到熊哥哥。
就像這樣,事先將繪本時間的主題設定為「去動物園」,與孩子到動物園以後,孩子就會拚命尋找在繪本中看到的各種動物。擬定一個讓孩子在外出地點會期待的主題,不僅可以激發孩子的興趣,也是讓孩子不感到厭倦的巧思。
親子之間的對話也會變得更加熱絡,沒有任何預備知識,就要跟孩子一起看動物聊天,意外地是一件難事;可是如果事先與孩子一起看了繪本,有了共通的觀點,就變得容易交談,例如:「你看,有繪本裡面出現的河馬先生!比繪本裡面的還要大呢」、「就跟繪本裡面畫的一樣,打好大的呵欠呢」、「原來熊哥哥不是用兩隻腳走路呀」。孩子也因為先在圖片中看過了河馬與熊,會更容易述說第一次看到實物時的感想。
讓孩子看過圖片以後,再讓他看實物,是提升孩子認知的好方法;利用圖片記住物品的名稱,並且看到實物,認知會變得更加具體。此外,這樣也可以學習到透過圖片難以感受到的大小、不是用兩隻腳走路等實際的特徵。如果純粹只靠繪本進行認知訓練,有可能讓認知與實物之間產生落差。為了使圖片與實物盡可能貼近,請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盡量讓孩子「看繪本記住」並且「看到實物」。
利用繪本在出門前設定好主題,就可以在回家後繼續與孩子同樂。在動物園看過真正的河馬與熊的孩子,回家後多半都會想要再看看繪本裡面的河馬與熊;「動物園裡面有河馬先生」、「我們找到熊哥哥了」,可以像這樣快樂地對話,享受繪本時間。這些活動應該會成為美好的回憶,刻畫在孩子的記憶之中。雖然還不懂事時期的記憶,絕大部分都會在長大之後忘記……即使如此,對家長而言仍然會是一段感動的回憶,一輩子的寶物。
不只是前面舉例的動物園,如果是去水族館,就利用有魚的繪本,搭公車出門的話,就看著畫有巴士的繪本說「我們要去坐巴士哦,真期待呢」。出門之前利用繪本建立親子之間的共同印象,就可以把稀鬆平常的外出活動,變轉為令人印象深刻的特別活動。
[繪本活用祕訣3協助孩子勇於挑戰]
讓繪本中發生的事變成真實!下一點功夫,引導出沉睡的積極態度
在「Little PARUZU」教室裡,即使是平常去公園玩,也不會只對孩子說「我們去散步吧」或「我們去外面玩」。為了讓孩子出門時能有目標意識,我們一定都是說:「我們去找找看有沒有繪本裡面的○○!」把這樣的做法加以應用,就可以有效利用繪本世界,協助孩子勇於挑戰。
例如:和孩子一起登山。我們曾經一起去爬過高尾山(譯註:日本東京都八王子市內的山,標高五九九公尺。)等級的山,即使是四、五歲的孩子,也可以自力爬上一千公尺級的山。能夠達成平常難以想像的挑戰,靠的也都是繪本的力量。
在進行登山活動以前,我經常利用《爸爸的小飛龍》(My Father's Dragon)這本作品。《爸爸的小飛龍》是兒童書等級的作品,篇幅相當長,所以在實際出發登山很久以前,我就會每天唸十頁左右,讓孩子們進入繪本的世界觀。
附帶一提,到了可以讀故事的階段,即使是有點長的作品,只要花點時間,要讓孩子進入故事世界其實並不困難。
等孩子們都進入繪本世界以後,接下來就配合繪本中的場景準備道具。舉例來說,如果作品中有橘子皮掉在地上的場景,就事先準備好橘子皮;如果劇情中有信件登場,我們也配合準備一封信。然後登山當天,當孩子們漸漸出現累了、膩了的模樣,就模仿繪本中的場景說:「啊,這裡有橘子皮!這麼說的話,萬一被龍發現就不好了,大家要安靜地前進!」於是孩子們就會覺得自己成了繪本中的主角,開始照著指令行動。就像這樣,在登向山頂的路上準備幾個場景演出,孩子們便會迫不及待地前進,完全不會鬧脾氣,或賴著不肯走。結果就連一千公尺級的高山,也能夠順利攻頂。
這個方法也可以運用在平時的散步活動。安排一些可以重現繪本世界場景的小道具,然後表演得彷彿剛剛才發現一樣,就可以讓孩子興奮無比。只要讓孩子感到興奮,無論是坡道還是階梯,他們都會努力地爬上去。
只是安排一點小機關,住家附近的公園也能變得宛如主題樂園的遊樂場;只是決定一個主題,到超市尋找繪本中的物品,對孩子而言,超級市場就成了不折不扣的大博物館。
能否在每一天的生活中帶給孩子一點滋潤,全看各位家長的創意。而繪本裡面隱藏了許多可以刺激創意的靈感,不只是單純唸故事給孩子聽,多多活用繪本,做為與孩子同樂、引導出孩子幹勁的工具。
[繪本活用祕訣4盡情享受節慶活動]
元宵節、端午節、七夕、中秋賞月……
讓流於形式的節日變身為多彩多姿的活動!
從新年開始,元宵節、端午節、七夕、中秋賞月等節日,我認為傳統節日不但可以讓人體會到季節的變化,也可以豐富心靈,所以非常重要。因此希望各位家長也能好好地重視傳統節慶活動,與孩子一起同樂。
直接感受傳統節慶氣氛也可以,不過如果利用繪本,就可以讓樂趣倍增。有一些繪本是以節日歷史或由來為題材,例如七夕的牛郎織女故事;如果在七夕前讀給孩子聽,孩子一定會迫不及待在當天晚上仰望星空。
不須只著重於節日的由來或背景,只要是相關的繪本都可以,像是過年的時候挑選有年菜或年糕的繪本,七夕賞月的時候挑選有月亮或月餅的繪本。
讀完繪本以後,就和孩子聊聊相關的話題。一起賞月的話,就說:「咦?月亮姊姊藏起來了。月亮姊姊可能會像《月亮晚安》那樣又跑出來,要不要再等一下?」或是:「有沒有看到月亮上面的小白兔?」配合繪本的內容和孩子說話,孩子就會拚命地觀察月亮。如果漫無目的,小朋友根本無法長時間乖乖坐著,但是像這樣給孩子一個主題,就可以看到孩子表現驚人的耐力,專注地觀察。
不管任何事,缺乏經驗的小孩無法只靠自己,快樂過節、參與相關活動;另一方面,無論是過年還是端午,大人理所當然地體驗過,已經不再覺得那些節日有何特別,因此即使聽到要「教孩子快樂過節」,也不曉得該如何是好。繪本在這方面也可以提供協助。不只是讀繪本給孩子聽,家長隨時意識到「可以利用繪本怎麼樣快樂地遊戲」是很重要的。即使一開始想不到什麼遊戲方法,每天刻意地去實行,就能自然而然湧出點子。
讀繪本給孩子聽,不僅可以讓孩子在快樂中培養各種能力,也是讓家長的思考變得軟性、重新鍛鍊想像力的絕佳機會。能讓家長與孩子一同成長,是繪本的美好之處。
[繪本活用祕訣5讓孩子愛上畫圖和美勞!]
只要給孩子圖畫紙和蠟筆,孩子就會自己畫圖,這是迷思
小孩子天生就具有豐富的想像力—似乎許多家長都這麼相信。確實,小孩子的想像力有時候會讓他們做出大人意想不到的天馬行空思考。可是那並非在呱呱落地的瞬間就天生具備的能力,而是身為家長的大人整頓好環境、提供孩子協助,才能夠培養、訓練出來的能力。
我經常在演講會等活動場合把圖畫紙和蠟筆交給家長們,請他們在紙上任意作畫。我看到很多家長即使面對圖畫紙,拿起蠟筆,也無法立刻下筆作畫,猶豫許久。
這個活動是為了讓家長體驗到沒有任何主題或意象而要下筆畫圖,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就連大人聽到「自由畫畫」,都會迷惑而不知從何下手,經驗尚淺的孩子會無法執行,更是理所當然的事。其實突然把圖畫紙塞給小朋友要他們畫圖,對他們來說,完全就是一種壓力;還有,大人不經意的批評,像是「這是在畫什麼?看不出來耶」、「○○應該要這樣畫才對」,更會剝奪孩子的幹勁。
家長所認為的形象,與孩子眼中看到的形象不一定相同;儘管如此,自己的圖畫卻遭到否定,孩子有可能會因此變得討厭畫圖。此外,大人說「應該這樣畫」,做出示範,孩子就會想要跟著模仿。可是憑孩子生澀的技巧,不
可能正確地模仿,結果就會陷入「畫不出來 à我不會畫畫」的消極心態。
對孩子說話的內容必須是肯定他「畫圖的行為」,並稱讚他:「你畫得好努力」、「你畫得好開心」、「畫得真好」,像這樣無條件地肯定並稱讚孩子。
總而言之,對孩子而言,不給他一個具體的主題或形象,要他自由發揮,其實是門檻非常高的挑戰。因此給孩子一個畫圖的主題很重要,這時候一樣可以活用繪本。「以繪本為主題畫畫圖吧!」像這樣敦促孩子,孩子就會積極地想要畫圖;不過要孩子畫的內容,必須配合孩子的發展程度。一般孩子會從畫漩渦開始,然後畫圓,從圓形長出手腳,再更進一步畫頭,然後是身體的其他部位。因此挑選繪本時,要尋找可以找出最單純、最基本的主題的繪本。
美勞也是一樣。以繪本中出現的東西為主題,像是用剪刀剪紙,或是折紙貼在箱子上面等等,一面想像繪本世界,一面從可以由簡單的作業起步的美勞做起,這麼一來,孩子就能漸漸自行發揮巧思。
給孩子素描簿和蠟筆,孩子就會開開心心地畫起圖;給孩子色紙和美勞工具,孩子就會立刻開始動手做美勞,這全是大人一廂情願的迷思。要提升孩子的創造力,環境與大人的支援不可或缺。只要把這一點記在心裡,為孩子唸繪本,結果應該就會大不相同。
作者簡介:山本直美
ISC(Infinite Stage for Children)有限公司代表,兒童家庭顧問。一九六七年出生,日本女子大學研究所家政學研究系碩士課程修畢。曾任幼兒園教師,並參與大型托兒機構的設立。九五年成立ISC有限公司,開設家長與兒童的繪本教室「Little PARUZU」,做為實踐自我教育理念的場域。其後全心投入一歲至小學低年級的幼童教育;同時以「親子溝通與自立」為主題,在企業舉辦「輕鬆媽媽講座」、「成功爸爸講座」,於各地主持演講。
著作有《文字的相簿》(Discover21)、《成功爸爸啟發孩子──現在就可動手執行的13步驟》(東京書籍)。
譯者簡介:王華懋
專職譯者,現居於好山好水之東部,熱愛閱讀與生活。
譯有多本作品,類型包括推理、文學及各種實用書籍。
轉載自 時報出版 【共讀繪本,教出全人格的孩子(子どものココロとアタマを育む毎日7分絵本レッス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