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調理促進血液循環


文/吳佩芬

中醫常用的中藥材及藥方中,有不少具有促進血液循環功效的處方及藥材,若擔心吃錯藥,可以請中醫師依據個人體質開具處方。


時序近冬,所謂「東野風寒人先知」,這裡所指的「人」,就是比一般人更容易感受到天氣變冷的族群,也就是比一般人更早出現手腳冰冷者。容易手腳冰冷者,通常末梢血液循環較差,即使在夏天或待在冷氣房中,也會有手腳冰冷的現象。

6大族群易手腳冰冷

1  體型瘦弱、具虛寒體質者
董中醫小診所院長董崇敏表示,這類族群因為本身末梢血液循環較差、新陳代謝不良、肢體週邊自主神經調節功能不佳。每當氣溫下降時,手指尖、腳趾尖的末梢血管會變得更細,以減少體熱的散失,但卻造成血液循環更加不順暢,就會出現手腳冰冷的現象了。

2  減肥過度者
因為減肥,攝取的食物熱量不足,身體產熱不夠、熱能不足,以應付每天的活動力,全身自然比較容易感覺冰冷。董崇敏就曾碰過一名連續流產2次的孕婦,該名孕婦懷孕前就怕胖、吃得少,懷孕後也擔心生產後瘦不下來,即使懷孕,也不吃澱粉類食物,只補充蛋白質和維他命。

董崇敏表示,含醣類、脂肪、蛋白質成分的食物,是可以產熱、供應人體每日所需的能量,維生素是不具有產熱效用的營養素。因此,懷孕後光吃蛋白質及維生素,熱量攝取不夠,當然血液循環不佳,容易手腳冰冷。

3  喜歡吃冰者
喜歡吃冰者,大多是因為本身體質感覺較熱,也會常有想吃冰的念頭,吃冰過多、全身變冷,也會出現身體產熱不足的現象,導致身體內外寒熱交雜,形成內熱外寒的濕熱體質。這類族群夏天吃冰等生冷食物吃太多,動不動就會感覺到肚子痛、常抱怨肚子冷冷的,等過了夏天、到了冬天,總覺得該年的冬天特別冷,比往年要多穿幾件衣物。也有許多人,夏天吃冰之餘、又愛吃麻辣火鍋,或是習慣吃完火鍋後,又吃冰淇淋,身體一會兒冷、一會兒熱,典型的寒熱交雜現象,次數多了,體質並不會寒與熱產生中和,反而會變成濕熱體質。

4  身體疲勞、虛弱者
身體疲勞或虛弱時,因為自主神經的作用,引起血液灌流不好,血管內血流量不足,容易手腳冰冷。

5  壓力大者
工作過於忙碌或是被時間追著跑的工作如營業員,也很容易出現手腳冰冷,在中醫上,稱為「肝鬱」,也就是陽氣散不出,又稱「陽鬱於內」,病患的手腳冰冷現象只侷限於手指或腳趾尖處,愈近心臟部位就不那麼冷,除手腳外,身體的其他部位也不會明顯感覺到冰冷。發病族群不限男性或女性,但女性多於男性。

6  疾病引起的末梢血液循環不佳者
像雷諾氏症,會因為末梢血管過度收縮嚴重,導致血液循環不佳,病人常會感覺到手指或腳趾冰冷、麻木、刺痛,摸起來就像冰棒一樣,因為血液循環欠佳,隨著罹病時間愈久,膚色會變得蒼白,然後變紫、變黑,有的還會合併有指尖組織潰瘍、壞死,有的病人擔心不雅觀,終年用紗布將手指包起來,罹病族群以年輕女性較常見。

另外,低血壓、心臟較衰弱的族群,心臟心肌肌力不夠,將血液由心臟推動到大動脈的能力較差,相對的,心臟灌流到週邊小動脈的血流量減少,也會手腳冰冷;甲狀腺功能低下,身體基礎代謝率降低,產熱不足,一樣容易手腳冰冷。

中醫開藥方,暖暖度過寒冬

以中醫來說,夏天是陽氣外達,冬天是陽氣內伏、陽氣內守的時節,手腳相對於軀幹,屬於身體的末梢,有兩類族群即使身穿保暖衣、使用暖暖包,都無法讓手腳暖和。這兩類族群分別是體型瘦弱的虛寒體質者,以及腳手冰冷、軀幹卻溫暖,屬於「陽鬱於內」類型的忙碌工作者。

董崇敏表示,中醫常用的中藥材及藥方中,有不少具有促進血液循環功效的處方及藥材,市面上中藥材或超商也有不少相關商品,如果擔心吃錯藥,也可以請中醫師依據個人體質開具處方。可以緩解手腳冰冷現象的藥方,包括十全大補湯、八珍湯、四君子湯、四物湯、理中湯、歸耆建中湯、附子理中湯、桂枝湯、當歸四逆湯、腎氣丸、右歸丸。促進血液循環的藥材如薑、大棗、當歸、山椒、辣椒、大蒜、芝麻、人參、紅棗、枸杞等。

藥膳加上茶飲,從體質調整開始

手腳冰冷者可以從藥膳和茶飲來改善體質,但要提醒的是高脂、高糖飲食方式,是會讓血管壁產生沈積物,血管管徑變狹窄,有三高問題(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人食用藥膳時,要適量即可。

十全大補雞湯
◆食材:雞1隻、黨參10克、白朮15克、炙甘草5克、當歸10克、川芎6克、熟地15克、白芍15克、黃耆10克、肉桂2克、小布袋1個。

◆作法:雞洗淨,去油脂,熱水汆燙去血水,放進電鍋內鍋中。將十全藥材略沖水,放入棉布包中紮好,再放進內鍋中,加水淹過雞及藥材,就可將內鍋放入電鍋中,外鍋加半杯水,待開關跳起,就可取食。

◆說明:十全大補湯可養血補氣,雞能補肝血、填腎精,適合短氣懶言、四肢無力、頭暈目眩、手腳冰冷者。感冒者停服。

紅棗桂圓茶
◆食材:紅棗5顆、桂圓3錢(去殼)。

◆作法:取600c.c.的熱水和紅棗、桂圓一起沖泡,不加糖。

◆說明:紅棗可以益氣生津,調補脾胃;桂圓補血、補脾養血,此方茶飲可以調失眠、手腳冰冷,但感冒、咳嗽者避免喝。

洋參枸杞茶
◆食材:西洋參3錢、桂圓3錢、枸杞3錢。

◆作法:所有藥材可以加600c.c.熱水浸泡後飲用。

◆說明:此方茶飲可以滋補養陰、調和陽氣,但感冒者不宜喝。

當歸生薑羊肉湯
◆食材:當歸30克、生薑25克、羊肉(或牛肉、牛骨)250克、鹽適量。

◆作法:薑、羊肉洗淨,生薑切片、羊肉切塊,和當歸一起放鍋中,加適量水,燉熟加鹽調味即可。

◆說明:當歸補血活血,羊肉溫補,可增進體力、改善新陳代謝、滋補腎氣。感冒者不適合。

蓯蓉羊肉湯
◆食材:羊肉200克、肉蓯蓉12克、續斷12克、綠豆5克,醬料、生薑、鹽適量。

◆作法:羊肉先和綠豆煮幾分鐘,可去除羊腥味。取出綠豆後,羊肉和所有中藥材、醬料、佐料一起燉煮,等到羊肉煮熟、變軟即可。

◆說明:肉蓯蓉補腎陽、益精血、通大便;續斷補肝腎、治腰痠背痛、足膝無力,羊肉促進血液循環。感冒者不適合。

當歸紅棗茶
◆食材:當歸2錢、桂枝1錢、白芍2錢、川芎1錢、紅棗5顆。

◆作法:將所有藥材加水600c.c.,全部一起煮沸後飲用。

◆說明:此方茶飲可以補氣、促進血液循環,但感冒喉嚨痛者不適合飲用。

穴位按摩加上泡澡,舒適過冬

除了藥膳茶飲外,中醫也重視經絡按摩及泡澡,可促進血液循環。

《 小穴位按摩部位 》
◆膏肓穴:背部第4胸椎棘突下,左右兩側4指寬處。對手足冰冷,效果特佳。

◆膻中穴:膻中在兩乳頭連線間,又稱「氣海」,中醫稱「氣會膻中」。多指壓、按摩,可以加強氣的流動。

◆陽池穴:位於手背腕部中央。能促進血液循環,消除手腳冰冷。

◆三陰交穴:腳內側,內踝骨上方4指處。具調節全身機能的功能。

◆足三里穴:位於膝蓋外側凹處(外膝眼)下4指,脛骨外側1指處凹陷。與三陰交穴相配對,為人體強壯的要穴,中醫想讓病人變強壯,會兩腳共4穴一起針。

◆巨闕穴:位於肚臍任脈,為陽氣根源所在,與12經脈相連,內又與臟腑相通。可在肚臍部位施灸,一般稱為「臍療」。體質虛寒者,臉色蒼白、經常四肢冰冷、腹痛、腰痛、腰痠,利用臍療,可以調節內臟機能、增進體力、恢復健康。薰臍時可以選擇生薑、川芎、艾葉等活血理氣藥材,先攪拌為末,置於臍上,藉由施灸的熱氣,將藥效滲透到經絡內,以達到保健養生的功效。

◆期門穴:肝之墓穴,可以疏肝,適合工作疲累而手足冰冷者。

《 泡腳、膝浴、半身浴、全身浴 》
泡腳使用的藥方1
中藥材可用威靈仙30克、伸筋草30克、桑寄生20克、當歸20克、雞血藤20克、丹參20克、秦艽15克、蘇木15克、羌活15克、獨活15克。

泡腳使用的藥方2
大醫孫思邈也提到:「冬月洗足而臥,則無冷病。」孫思邈所提供的洗腳藥方如下:以熱水和續斷1比1,加上老薑3片,每天泡腳1到2次,每次20到30分鐘,可活血通絡、改善睡眠。

泡腳、膝浴、半身浴、全身浴的藥方3
當歸5錢、川芎5錢、懷牛膝5錢、桂枝3錢,加水1000c.c.,加熱煮沸,然後轉小火煮5分,關火,靜置到溫度下降到40℃,可以泡腳、膝浴、半身浴、全身浴。




【完整內容請見常春月刊 35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