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臍帶照護&臍部疾病解析
採訪撰文/陳安琪
諮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林建宏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嬰兒室護理長翟詠晴
肚臍,是媽咪和寶寶曾經緊密相連而留下的深刻印記。可別小看這一丁點大的小孔,其中可是藏有豐富的學問呢!請看專業的護理師教您掌握重點,輕鬆照護新生兒尚未脫落的臍帶,再聽小兒科醫師的解析,進一步了解嬰幼兒常見的臍部疾病!
新生兒臍帶照護6重點
期盼了9個月,終於跟心愛的寶貝見面了!寶寶出生前,臍帶負責輸送養份和廢物,是媽咪和胎兒相互連結的重要管道,寶寶出生後,因為肚臍周遭的肌膚薄且脂肪組織少,是腹部最脆弱的一個區塊,所以更需要照顧者細心又耐心的體貼呵護!
重點1 「臍帶」到「肚臍」的蛻變過程
剛出生,以臍夾幫助止血
寶寶出生後,醫師會在距離肚臍根部約2~3公分的地方夾上臍夾並將臍帶剪斷,之後以75%的酒精消毒、95%的酒精乾燥,再以消毒紗布暫時包覆,保持臍斷面傷口維持無菌狀態(出生第二天洗澡時,醫護人員會將紗布移除幫助傷口乾燥)。
取下臍夾,細心護理靜待臍帶脫落
剛出生時的臍帶似荔枝果肉般,胖胖白白而有些半透明,在出生24~48小時後臍斷面會逐漸乾燥,醫護人員會替寶寶將臍夾拆掉,之後每天仍需擦拭75%與95%的酒精,大約在寶寶出生7至10天左右,餘下這2~3公分的臍帶便會完全脫落。
臍帶脫落後,擁有漂亮的小肚臍
但護理工作可不是到此結束喔,脫落後照顧者還要持續擦拭2至3天的酒精,幫助最後的小傷口的分泌物減少、結痂癒合,之後寶寶就擁有一個乾淨漂亮的小肚臍囉!
重點2寶寶的臍帶何時脫落
短則1至2周,長則2至3周
臍帶脫落的時間短則1~2周、長則2~3周,依寶寶的體質而略有差異。脫落後仍有些微滲血屬正常現象(就像受傷的傷口,痂皮剝落時會滲出少許血水和組織液,不必過度擔心),應繼續以酒精擦拭消毒、保持乾燥,直到傷口完全癒合為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嬰兒室護理長翟詠晴提醒,照顧者不應刻意施力拉扯臍帶幫助脫落,只要平時勤做護理,保持乾燥就不易出現發炎、化膿等感染異狀。
臍帶脫落的時間短則1~2周、長則2~3周
重點3 仔細照顧寶寶臍帶的目的
早日脫落、預防臍部感染
仔細清潔寶寶的臍帶,可以預防細菌入侵受到感染,像最近夏季天氣炎熱,照顧者可以替寶寶勤換衣物或尿布,一方面避免因汗濕、尿液潮濕而引起悶熱不適,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臍部長時間接觸汙穢物造成感染。
保持乾淨與乾燥+避免摩擦與悶熱
新生兒的臍帶脫落前,照顧者應盡量保持臍部乾燥,尤其在洗澡時,除非臍帶嚴重發炎,否則接觸洗澡水並無大礙,但不需在洗澡時刻意搓洗,洗完澡後可以用消毒棉棒拭去殘餘水分,再按照正常程序護理即可。
挑選寶寶的紙尿褲大小要適當,若紙尿褲的腰際剛好接觸到臍帶根部,活動時就容易受到磨擦,可能導致臍部發紅、傷口滲血,建議可將紙尿褲的褲頭向下反折,另外也提醒照顧者,切忌使用面霜、乳液及嬰兒油塗抹臍帶,否則臍帶乾燥不易也可能因此導致感染。
重點4 臍帶護理包的重要工具
消毒棉棒數支
使用消毒過的棉棒護理傷口,可以降低細菌入侵的機會。消毒棉棒的主要功能在於拭去傷口的血水或分泌物,以及沾取酒精進行消毒、維持乾燥,但一般家用的棉花棒多半未經過消毒,不適用於臍帶護理唷。
濃度95%酒精一瓶
濃度95%的酒精因為具有良好的揮發性,可以幫助臍帶保持乾燥。
濃度75%酒精一瓶
市售醫療用的消毒酒精棉片,多半以75%的酒精濃度為主,因為高濃度酒精能深入細胞內部,使細胞質凝固進而喪失功能、達到殺菌的效果。
其他
除了出生後第一天外,消毒紗布原則上不建議使用,因為當寶寶臍部有分泌物滲出,使用紗布包覆反而會讓臍部更悶熱潮濕,因而造成反效果呢!
另外像老一輩愛用的紫藥水和優碘,刺激性高也不建議使用在寶寶稚嫩的肌膚上,而且剛出生會進行新生兒篩檢,優碘中的碘可能會影響篩檢結果。基本上寶寶的臍帶護理不需使用任何藥物,只要使用不同濃度的酒精,就足以幫寶寶清潔消毒、乾燥傷口了。
重點5step by step清潔6訣竅
step 1將所有工具準備好,再把雙手洗淨,連指甲縫都不能放過!(照顧者應保持指甲短而整潔,且盡量避免配戴戒指飾品,一方面減少藏汙納垢,另一方面不會刮傷寶寶稚嫩的肌膚)。
step 2 溫柔輕聲的安撫寶寶,告訴他要準備開始清潔肚臍與臍帶囉!
step 3用食指和中指撥開肚臍周遭皮膚,讓寶寶的臍帶根部露出來。
step 4另一手拿著沾了75%酒精的消毒棉棒,自臍帶的根部由內往外以畫圓的方式清潔臍帶和周圍皮膚。
step 5棉棒擦拭臍帶一圈即丟棄,重複清潔至消毒棉棒不再沾黏分泌物或血絲為止,切勿一根棉棒從頭使用到尾,可減少發炎感染的機會。
step 6最後用消毒棉棒沾取95%的酒精重複進行步驟四以利乾燥,幫寶寶穿上紙尿褲並將褲頭反折,臍帶的清潔護理就大功告成了。
一天清潔幾次才夠
每天清潔的次數端視傷口狀況調整,照顧者在換尿布的時候應留意臍帶有無分泌物,但即便臍帶看來很乾淨,每天一至兩次的清潔是最基本的,如果寶寶的分泌物稍多,在換尿布的同時多護理幾次也沒關係,唯有照顧者不厭其煩的細心護理,才能維持新生寶寶的臍部健康唷!
尿布向下折,不悶住臍部
寶寶的臍帶不需特別包紮,也不必使用特別使用藥物或擦乳液護理,「清潔」和「乾燥」就是護理寶寶臍帶的不二法門,但因為紙尿布的褲頭剛好會蓋住臍帶,可稍稍向下反折,這麼做能減少摩擦也有助保持臍帶乾燥。
反折褲頭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男寶寶排尿時,往往濕的都是尿布前面這一片,也可能寶寶的便便多且稀軟,都容易使臍帶沾染到排泄物呢!翟詠晴護理長建議,這時不妨直接帶寶寶進浴室清洗下半身,再依平常沐浴後的步驟清潔護理臍帶即可。
每天一至兩次的清潔是最基本的
重點6 下列異狀應就醫
滲出大量血水或化膿
黃色分泌物且有異味
肚臍周遭紅腫發熱
上述症狀皆表示臍部有細菌感染發炎的跡象,應立即就醫。
肚臍長出肉芽組織
當寶寶臍帶脫落時,許多父母會感到疑惑──肚臍應該是凹凹的小洞呀,怎麼還有一點紅色腫物,凹凸不平呢?翟詠晴護理長說明,有些嬰兒會因體質關係於臍帶脫落後會有小肉芽腫,有些血性分泌物,建議請醫師確認並治療,同時要加強局部清潔衛生。
嬰幼兒臍部疾病解析
小寶寶的臍帶內含2條臍動脈與1條臍靜脈,一般來說,臍帶的長度約60公分左右,臍帶過長易產生臍帶繞頸現象,過短則可能因為胎兒活動拉扯到胎盤,造成胎盤早期剝離的危險。
新生兒時期
肚臍發炎
肚臍發炎時,外觀看來會又紅又腫、潮濕且有分泌物,甚至聞起來有臭臭的異味。
肚臍滲血
若寶寶的臍帶發炎較為嚴重,卻又未能即時接受治療,就可能導致肚臍滲血。
肚臍肉芽腫
肚臍的肉芽腫和傷口感染有關,表示傷口的癒合不良,要儘快就醫請醫師替寶寶使用藥物或手術治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林建宏提醒,肉芽腫往往是已經發炎好一段時間才會形成,時時注意並且照顧肚臍,才是預防肉芽腫最好的方法。
臍帶太晚脫落
林建宏醫師說明,臍帶遲未脫落可能是白血球異常導致、有免疫系統缺損的問題,臨床上可採取抽血的方式檢驗確認問題,因此,若寶寶的臍帶超過三周仍未脫落,家長就需考慮帶孩子就醫。
什麼是肚臍瘜肉?
肚臍瘜肉必須考慮是否有先天性異常,比方說腸子或泌尿道異常、黏膜或腹部的肌肉異常、肌肉未完全退化等等,務必進行檢查以排除潛在疾病的可能。
發育異常導致的肚臍問題
臍膨出
臍膨出的發生機率不高,約萬分之一左右,成因是胚胎在發育過程中不明原因出錯而導致的異常現象。從外觀上來看,臍膨出比臍疝氣要嚴重許多──這些孩子的肚臍位置帶著一個拳頭大小的囊包出生,這個囊包未受皮膚覆蓋,使得腸子和部份臟器突出體外,還常同時合併有泌尿道、腸道的疾病。
拜醫療科技發達之賜,現今臍膨出可以在產前即透過超音波得知,可安排小而外科醫師在媽媽一產下寶寶即接手進行手術治療、降低感染機率,所以也提醒孕媽咪要按時產檢,保障自己和寶寶的健康。
臍疝氣
臍疝氣好發於寶寶出生後1到 6個月的階段,從外觀可以明顯看出孩子臍部隆起半顆圓圓的小球,未哭鬧時症狀或許不太明顯,但是當寶寶腹部用力(例如哭鬧、咳嗽等),即可明顯看出腹部的異狀。
臍疝氣是因為寶寶腹部筋膜上的開口尚未密合、肌肉組織尚未長好,用力時腹腔內的器官移位突出,但隨著寶寶日漸成長肌肉發育成熟,多半在1歲前會逐漸消失。有別於一般常見的腹股溝疝氣,臍疝氣通常無需開刀,但林建宏醫師提醒,若疝氣部位過大則必須考慮是否為臟器移位卡在肌肉開口上,需要視嚴重程度採取手術方式治療。
不要讓孩子好奇摳挖肚臍
摳挖肚臍可能引起發炎
肚臍皮膚薄而脆弱,常動手摳挖恐造成感染,其實父母平時應教育孩子,肚臍是身體很脆弱、需要保護的部位,摳挖不但會造成疼痛,還可能因此而生病呢!如果覺得肚臍髒髒的,可以在洗澡時用濕潤的毛巾在肚臍輕輕轉個幾下,就會覺得乾淨一點了。
如果肚臍紅紅的怎麼辦
小朋友容易因為好奇而摳挖肚臍,如果肚臍輕微發紅且有少許分泌物,或感覺皮膚紅腫熱痛,就表示已經有發炎的現象,仍建議就醫治療。
林建宏
學歷: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現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
國立陽明大學部定講師
翟詠晴
學歷:國立臺北護理學院護理系畢業
現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婦產兒科護理長
轉載自 2012.08 媽咪寶貝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