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寶寶優質免疫力,GO!

11招讓免疫力大大提昇,UP!

 

採訪撰文/魏婕綝
諮詢/亞東紀念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陳家駿、彰化基督教醫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易晉

 

受到環境、飲食的影響,加上氣候變遷,讓現代父母更關切寶寶的健康。加上市售的營養食品琳琅滿目,號稱能改善寶寶的免疫力、增加抵抗力,也讓父母更加緊張!在寶寶成長階段,哪些是影響寶寶免疫力的關鍵?如何提升?



11招讓免疫力UP

何為免疫力?

先天免疫系統
「先天免疫系統」包含體內胃酸、皮膚、口水等;除此,還有白血球、自然殺手細胞(亦稱NK細胞)、吞噬細胞、補體系統等皆包含在先天免疫系統,主要是對付外來病原體,具有排除細菌的功能。

後天免疫系統
至於「後天性免疫系統」,例如包含:B細胞、T細胞的細胞免疫系統。後天免疫系統與先天免疫系統的差異,在於後天免疫系統具有免疫記憶機制的功能,受到病毒感染後,體內會產生有效的抗體功能,下次再遇到同樣病毒就不會受到感染。

免疫系統是對抗病毒的堡壘

主動免疫力是指身體自行產生免疫能力。

原則上,免疫系統像一座堡壘,蔡主任說明:「當受到病原體感染,人體會啟動防禦機制,例如:皮膚、胃酸、淚液等打擊病原體。」一旦病原體進到人體,白血球就會增加,並啟動後天免疫系統,讓體內B細胞、T細胞產生有效的抗體。等疾病康復,下次再遇到同樣疾病,後天免疫系統就會對它產生有效的抗體,不會這麼容易被感染。

關於免疫力,亞東紀念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陳家駿也進一步補充,分為「主動免疫力」與「被動免疫力」。主動免疫力是指身體自行產生免疫能力的意思,多起於自然的感染,當人體感染到某種病原菌痊癒後自動產生抵抗力。除了自然方式,也有靠人為後天的方式得到,例如:施打疫苗會產生免疫力以做為疾病防護。而被動免疫力,是指額外供應免疫力的意思,包括母親經胎盤傳給嬰兒的免疫力,甚至某些特殊疾病會使用的「免疫球蛋白」,即為被動的免疫。

免疫細胞
1.吞噬細胞:會吞噬殲滅細菌。
2.B細胞:能產生特異性抗體。
3.T細胞:可對付受病毒感染的細胞。
4.補體:與抗體或協同細胞,分解細菌或不正常的細胞。

寶寶何時才產生免疫力?
出生6個月後,慢慢建立
通常嬰兒在4個月前的免疫力是受到媽媽抗體的保護;4個月後從母體接受抗體會慢慢消失,蔡易晉主任指出:「如果本身的免疫力還未成熟就經常接觸人群,很容易受到病原體感染,引發感冒、發燒。」

陳家駿醫師進一步補充,剛出生3~6個月的嬰兒主要是依賴媽媽從臍帶提供給他們的抗體;之後寶寶才會慢慢建立自己的免疫力,包括第一線防禦即是遇到致病菌所產生的抗體等,隨著年紀增長而建立。

每個寶寶抗體建立的速度不同
然而抗體在每個寶寶的建立速度不同,正常孩子在3-6個月大時抗體會在最低點,之後才會慢慢回升;但有些寶寶自己製造抗體的速度較慢,造成在兩歲以前抗體的量都不足。不過一般這是短暫現象,多半2歲後會慢慢恢復。可是,由於這些幼兒的抗體短暫低落,也會比其他孩子容易出現感染的問題。這一群6個月~2歲幼兒的免疫力低落,有可能屬於先天性免疫球蛋白低下,然而這類病患並不多,不到1/1000。

怎麼才算免疫力差?
頻繁感染、嚴重感染、影響發育
在什麼程度會認為幼兒免疫力差?陳家駿醫師分析:「從學術上來說,免疫力差指的是幼兒的免疫力缺陷。」

評估免疫力是否有缺陷的方式如下:1.感染次數過於頻繁;2.感染比其他孩子嚴重;3.由不尋常的致病菌造成的感染;4.感染已明顯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等。

一個月感冒2~3次+嚴重併發症
陳醫師舉例,小於4歲以下的嬰幼兒一年可能會有6~12次的小感冒,平均一個月發生一次感冒都還屬於正常情況。然而,如果孩子一個月感冒達兩、三次以上,甚至產生嚴重的併發症,像中耳炎、細菌性鼻竇炎、肺炎,甚至更嚴重的敗血症、腦膜炎等,就必須考慮是否他的免疫力過低。

少見的感染
除了感染過於頻繁、嚴重以外,如果是一般孩子少見的感染,也要評估是否免疫力較差。例如:一歲以下的嬰幼兒很常出現「鵝口瘡」,即是口腔黏膜的念珠菌感染。倘若超過1歲以上的孩子仍常有鵝口瘡感染,就得去思考究竟是家屬在照顧上的口腔衛生習慣不好,亦是孩子免疫力出現問題。

考慮是否有結構性問題
再者,陳醫師提醒:「若因為感染而經常出現的併發症,則要觀察是否都出現於單一器官。」例如:每次感冒都會併發鼻竇炎,就得考慮局部因素,包括是否有鼻子過敏。因鼻子過敏會導致鼻黏膜腫大而容易併發鼻竇炎,這時就不是孩子的免疫力不佳,反倒要解決鼻子過敏以減少鼻竇炎的頻率。

又或者皮膚經常出現小膿包或傷口,也許孩子本身有異位性皮膚炎,但有可能是先天有吞噬細胞缺陷的問題等。大致來說,當併發症經常出現在特定、單一的組織器官,先考慮是否有結構性問題,排除掉後這些問題才考慮全身免疫力不全。

影響寶寶免疫力的8關鍵

6個月~4歲的孩童本身免疫力較弱。

對於可能造成寶寶免疫力不佳的因素,蔡易晉主任表示:「包括年齡、生活習慣、健康狀況、體質等。而且,6個月~4歲的孩童本身免疫力較弱。」不過,還有其它原因也可能造成幼童免疫系統低落……

關鍵》1基因缺損造成的先天免疫不全
當先天性的基因缺損而造成先天免疫不全,容易導致反覆的細菌感染,並引發肺炎、腦膜炎的細菌感染。蔡主任分析:「現在的新生兒篩檢多了一項免疫力缺損的篩檢,即是檢查是否得到先天嚴重複合型免疫缺乏症的問題。」

關鍵》2後天得了嚴重的感染
例如:愛滋病(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此人類後天免疫不全的病毒會破壞T細胞免疫系統,造成免疫力不好。

關鍵》3體內產生自體免疫的抗體
最常見的即是紅斑性狼瘡,也會造成免疫功能差,不過寶寶比較少見,大部份是因為懷孕母親是紅斑性狼瘡造成。

關鍵》4早產
早產的嬰兒免疫系統會比較差。

關鍵》5皮膚有缺陷
陳家駿醫師解釋:「完整的皮膚與黏膜即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線,當皮膚有缺陷,自然會導致免疫力較差。」像皮膚被燒燙傷,也會影響免疫系統而容易感染。另外,如有些孩子本身有異位性皮膚炎,由於皮膚容易長溼疹,或因癢而抓出傷口,當皮膚的表層被破壞後自然失去了天然的障壁,會讓致病菌有機可趁,自然地增加了被外界感染的機會。

關鍵》6後天環境影響
以臺灣人而言,通常較少讓小嬰兒外出,由於接觸的人群少,若加上家人有良好的衛生照顧習慣,例如:從外面回到家中會進行洗手或更衣的動作的話,通常很少會有感染。

但也暗示著如果三個月內的小寶寶一有發燒,自然而然可以減少嬰兒產生感染。當寶寶在慢慢失去母體抗體的保護後,可是,像有些孩子比較早送去保母家或托嬰中心,就可能因為接觸而提高感染機會。

關鍵》7生活習慣
陳家駿醫師表示,以大家族與小家庭來說,當生活在大家族,可能經常跟表兄弟姊妹接觸,即會提高被傳染的機會。除此,當寶寶開始會爬、會走,他的活動範圍增加,很容易拿到東西就往嘴巴放,如果他經常玩的玩具沒有定期清潔,也會引發感染。

關鍵》8營養不良
特別是落後地區國家貧童,因為無法攝取足夠的蛋白質,會造成免疫力不佳。

 

常生病是免疫力不好嗎?
釐清是否過敏引起

2~3歲幼兒的一年生病次數約為10次以內。

一般來說,2~3歲幼兒的一年生病次數約為10次以內;隨著年紀愈大,5~6歲孩童的生病則會變少,一年約為1~2次,因為免疫力變強、抗體逐漸成熟。不過,蔡易晉主任說明:「剛上幼稚園的孩童,由於接觸到人群,難免會產生接觸性感染,倒不見得是免疫力出問題。」。若排除接觸性感染,小孩早上容易打噴嚏、流鼻水;晚上容易夜咳等,建議帶至小兒過敏科醫師檢查,也許是過敏引起,並非真的感冒。

陳家駿醫師也解釋,有一些孩童因久咳不癒,令家長覺得孩子經常感冒,但不妨仔細分析,究竟是感冒與感冒接在一起,或者並非感冒而是因過敏疾病所引起。如果是過敏疾病,沒有進行診斷、治療與保養,類似感冒的咳嗽或鼻涕則可能拖了10幾天、兩星期、甚至一個月才好。陳醫師也常在門診看到久咳的小病人來求診,許多病童是因鼻子過敏、鼻水倒流所造成,或是氣管過敏造成的慢性夜咳,當然也有些是因黴漿菌感染所造成。

原則上,孩子的咳嗽若沒有併發高燒或喉嚨痛等典型感冒的症狀,多數都不是因為免疫力差導致或感染所造成的,反而像是過敏問題。

 


陳家駿
學歷:臺大醫學院醫學系
經歷:臺大醫院小兒部總醫師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博士後研究員
現任:亞東紀念醫院小兒部病房主任
亞東技術學院部定講師
臺大醫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兼任主治醫師

 

蔡易晉
學歷:陽明大學臨醫所醫學博士
經歷:三軍總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三軍總醫院風溼免疫科臨床研究醫師
輔仁大學醫學系臨床助理教授
國防醫學院小兒學系臨床講師
現任:彰化基督教醫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

 

 

轉載自 2012.05 媽咪寶貝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