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孕媽咪需要接受『產前胎兒心臟超音波檢查』?
採訪撰文╱林嬪嬙
諮詢/長庚醫院婦產科臨床副教授 謝景璋
胎兒先天畸形當中,最常見就是心臟方面的問題,要篩檢出心臟異常的胎兒,最好的方式就是進行產前胎兒心臟超音波檢查,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讓傷害降到最少。
哪些孕媽咪需要接受
長庚醫院婦產科臨床副教授謝景璋醫師表示,現代人因為生的少,所以特別擔心是否會生出先天畸形寶寶,胎兒先天畸形當中,以心臟問題最為常見,大約佔1%,有些問題嚴重,有些比較輕微。而產前心臟超音波掃瞄,最主要就是在檢查是否有重大缺陷。
產前胎兒心臟超音波檢查既然如此重要,那麼是否所有孕婦都應該做這項檢查?謝景璋醫師表示,目前要做到全面篩檢恐怕能力不夠,畢竟能做的醫師有限,而且必須自費,並非每個孕婦都能負擔。不過有以下情形的孕媽咪,最好能接受這項檢查:
*孕婦本身有心臟病、家族有先天性心臟病。
*孕期於懷孕期間曾生過病,例如受到病毒感染等。
*產檢接受唐氏症篩檢,若發現頸部透明帶偏厚,會考量是否為唐氏症或先天性心臟病,也需要進一步做心臟超音波檢查。
*媽咪本身有免疫方面疾病(如紅斑性狼瘡)、腎臟病等,或因為疾病持續在用藥(例如因紅斑性狼瘡使用類固醇,或有風濕性關節炎、癲癇等疾病正在服藥)。
*媽媽有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
*胎盤有腫瘤或發育異常、前置胎盤等。
*胎兒本身發育上特別大或特別小。
*胎兒已發現有任何異常,也要懷疑是否有心臟方面的問題。
胎兒心臟超音波主要檢查什麼?
產前胎兒心臟超音波檢查和一般超音波檢查有什麼差別?謝景璋醫師指出,一般超音波檢查多只檢查胎位、胎兒大小,而產前胎兒心臟超音波檢查則針對心臟的構造進行掃瞄,包括檢查左心房心室、右心房心室、主動脈及肺動脈的血液循環、二尖瓣、三尖瓣等是否異常,以及有無血流異常或阻塞問題,另外也要看心臟功能是否正常,有沒有心律不整問題。由於這項檢查屬於特殊檢查,所以並沒有健保給付。
最好等胎兒發育好再檢查
孕媽咪應該在什麼時候接受產前胎兒心臟超音波檢查?謝景璋醫師表示,通常會等胎兒發育好再做,以便同時看胎兒其他構造是否有異常,包括:兔唇、腦部病變、四肢異常等等,所以大約在懷孕20~24週進行可以看的最清楚,並且萬一有嚴重問題,能配合法規來得及在24週前做終止妊娠。不過如果上一胎發生先天畸形,這一胎建議提早在18~20做檢查。
至於檢查所需時間,正常狀況下大約需要15分鐘至半小時,如果有異常時,會長達1~2小時。
檢查有異常,後續該怎麼做?
一旦檢查發現有異常該進行那些處理?謝景璋醫師表示,這類心臟異常有分等級,如果只是心室中隔有小缺損,可能長大會自動癒合,只需持續追蹤至生產後;假如有嚴重問題,建議先做羊膜穿刺(包含染色體、基因晶片檢查以及微小缺失的檢查);若檢查正常,但心臟還是有問題,建議尋求小兒心臟科或小兒心臟外科醫師的第二意見,讓孕婦了解將來可能需要接受那些治療,以及可能有那些後遺症。
必要時會診小兒心臟科醫師
如果檢查結果發現有幾個器官異常,會多檢查是否有先天病毒感染,等所有檢查報告出來,再會診小兒心臟科醫師,評估下一步要怎麼做。
胎兒有嚴重心臟問題,如果孕媽咪決定要生下來,除了每一兩個月追蹤之外,也會通知新生兒科醫師,在生產前先做準備,寶寶一出生立刻進行必要的治療及檢查。
結語
心臟擔負著其他器官健全發育的關鍵角色,也因此,胎兒心臟超音波檢查已成為先天性心臟病篩檢的重要項目,藉由遺傳諮詢以及產前胎兒心臟超音波檢查,可以早期找出有先天性心臟病或有遺傳方面問題的寶寶,以便及早擬定治療計畫,並且讓家長能夠做進一步的抉擇,至於其他病情輕微的寶寶,可以及早規劃未來的治療計畫,並定期回診進行追蹤,才能讓寶寶能夠健康、正常的成長。
謝景璋
學歷:台北醫學院
經歷:
台北長庚婦產科系主任
美國南加大婦產科胎兒學研究員
現任:
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醫學會理事長
長庚紀念醫院婦產科臨床副教授
長庚紀念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轉載自2012.05 嬰兒與母親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