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性別教養法

兩性平權第二課:跨越性別看見孩子優勢

採訪整理/黃名瑄

諮詢/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兼家庭教育中心主任 林淑玲

拍攝/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

可愛寶寶/李侑辰、史慕舲

 

 

 

性別平等意識濃厚的瑞典,最近成立的一所公立學校,名為:「兩性平等」(Egalia)。在這所學校中,所有的孩子都不被刻意分作男孩或女孩,教室中的玩具與書也都盡量移除了性別刻板印象的元素。究竟這樣的教養下對孩子有什麼幫助?對他們未來的生活又可能會有什麼影響?

 



 

理論篇

在各位爸比媽咪的心目中,男孩和女孩有什麼樣的差別?你會不會提供小汽車/芭比娃娃給你的女兒/兒子玩呢?在瑞典的這所學校中,老師準備了各式各樣沒有性別分化的玩具及書籍(我們常聽到的白雪公主、睡美人是不會出現在教室的!)讓孩子遊戲。在接觸「無性別教養法」之前,許多父母一定會有類似的疑問:「這樣的教養有什麼依據?不會讓孩子男女不分嗎?」事實上,關於孩子對於性別的認知與認同,各學派都有不同的說法,先用簡單的方式了解每個學派的理論說明,將可以幫助爸比媽咪們對孩子的性別教養,不致遇上太多困惑。

 

 

認知學派:先認識性別,再實踐性別

在以學習為主要任務的認知學派看法中,發展心理學家柯博格引用瑞士著名教育心理學家皮亞傑的理論來解釋孩子的性別認知歷程。柯博格認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會先認知到自己的性別為何,之後再依性別找出模仿的對象;也就是說,在認知學派的看法中,每個性別所呈現的樣貌與行為都是藉由學習同性別人的行為而來。

 

 

行為學派:大人對孩子的規範,成就了孩子的行為

行為學派,最廣為人知的大概就是他們發現了「懲罰、獎賞及增強、削弱」在孩子教養中所扮演的關鍵工具;同樣的,在這個學派當中,也認為孩子的性別行為習得,是按照大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根據對於他們行為所作出的反應。當一個女孩在公園中的遊戲器材上粗魯的爬上爬下,甚至露出裙下的小內褲時,可能會被媽媽喝斥:「小女生不可以這樣!」另一方面,當一個男孩認出了許多汽車型號時,可能會被爸爸稱讚:「我的兒子最棒了,男生就是這樣喜歡車子!」久而久之,孩子便了解了身為男孩/女孩應該表現的行為是什麼。

 

 

心理學派:想突出自己,所以模仿

奧地利心理分析學家佛洛依德是「性心理學」研究的權威,他認為孩子從出生之後會有不同階段的性心理發展,父母的照顧方式將會影響著孩子將來對性慾的感覺及處理方式。佛洛依德認為,在孩子36歲時,處於「性蕾期」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孩子亦處在著名的「伊底怕斯情結」底下,他們對於與自己不同性別的父親或母親產生愛戀的情愫,卻無法與自己同性別的父親或母親抗衡,為了能夠得到異性親屬的關注,孩子便會開始模仿同性別家人的行為。

 

 

社會學派:環境影響人的性別認知

社會學派,顧名思義就是探究「社會環境」對一個人的衝擊。在這個學派當中,認為一個人所表現出來的對於性別的認知,與社會環境給予的識別有很大的關係,而這個大環境隨著科技進步,已不僅僅限於孩子周圍生活的人,影響他們的還包括了社會中的各種媒體包括卡通、書籍等等,一本本公主與王子的故事或是卡通,可能就間接的讓「女生要美麗、嬌弱、穿裙子」的想法植入到孩子的腦中,加上其傳遞快速與簡便,強大的程度不容家長們忽視。

 

 

生理角度:孩子的性取向在出生前便決定

前面各項理論學派,都是從孩子的「心理」著手,但現代科學認為,性別最大的決定因素──身體,仍佔了孩子成長過程中性別識別最大的比例。根據八零到九零年代對於大腦的科學研究發現,在每個人的大腦中,有一些物質能決定每個孩子的性取向,特別是最近較熱門的研究顯示,雖然基因已決定了孩子生理上的性別特徵,但婦女懷孕第六到第八週之間,胎兒受到睪固酮(也就是性荷爾蒙)量的多寡,將會影響到孩子出生之後所表現的性取向。例如當一個男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時,接受到較少男性特徵需要的睪固酮時,雖然剛出生時看不出來,但會在其成長過程中,漸漸出現較多細膩、嬌柔的傳統刻板印象的女性特質。

 

 

英國國家廣播電台BBC曾製作「兩性奧秘」的節目,節目的一開頭先了解男女所認為自己的特質為何,再與其身上的睪固酮多寡作比較。他們發現到,當女性擁有較好的空間能力或體能時,她身上的睪固酮含量相對也是比較高的,睪固酮甚至也影響到了每個人的手指比值.……伸出你食指與無名指作比較,當無名指較長時,就代表你身上有較多的睪固酮!

 

 

現代科學看性取向──光譜概念

除了生理上的性別特徵之外,現代科學已經不再用「二分法」看待每一種性別的所表現的行為,而改用具有一定範圍、各種不同顏色的「光譜」,了解每個人的人格特質。從光譜來看,男人們可以具有女性的特質,而女人們也可以具有男性的特質。

 

 

性別鑽石,許多因素造就性別認知

從性別鑽石的關點來看,在孩子剛出生時,兩性其實不會有太大的差別,透過父母的教養及環境的影響,孩子的性別認同會開始漸漸拉開差距;直到青春期時,由於需要受到同儕的認同,孩子們便會開始模仿,以符合性別所受到的期待,最後老年時,兩性的荷爾蒙消退、微量異性別荷爾蒙仍存在,兩性便出現逆轉的現象──女人變得比較男性化,而男性會變得比較婆婆媽媽。現代對於一個「人」的性別發展歷程觀點,較偏重於從小就受到大腦發展、教養、社會環境、媒體等等影響,而不是僅僅針對單一的因素來探討。

 

 

教養篇

從腦科學的角度我們可以知道,每個人雖然性別基因是固定的,卻可能出現各種不一樣的性格特性,而這也是今日社會多元、有各種不同的人存在的有趣之處;針對瑞典的無性別教養法,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兼家庭教育中心主任林淑玲表示,這是一個沒有所謂「好」、也沒有所謂「不好」的教養方式,這樣的特殊教育方法,是提醒父母看見孩子的優勢,而不是著重於孩子的「性別特徵」。

 

 

看見孩子性別中的優勢

古代的女人,被規定著要裹小腳、穿著優雅的服飾,社會進步的今天,女人出可以穿著平底鞋、牛仔褲於大街上行走著,這麼多年來的進步,不只是女權的解放,更代表的是女人可以用更自在的方式表現自己。隨著社會的改變,兩性的界線也越加顯得模糊,在這個社會上有著在運動項目表現亮眼的女人、還有在服裝設計界有卓越表現的男人──像是吳季剛,從小就常受到異樣眼光的玩著紙娃娃、芭比娃娃,長大之後卻設計出受到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青睞的驚豔晚禮服。當孩子出現於不同於其性別期望的行為或傾向時,父母是否可以接受這樣的行為、並且為孩子的「不同」找出更美好的出路?

 

 

從教養看性別認同

如果從「教養」的角度看性別認同,就必須先回到「社會學派」的觀點,孩子小的時候對於性別的認知,其實大都來自於環境中的「重要他人」的告知,例如對一個幼小的孩子說:「你是弟弟還是妹妹?是妹妹對不對?」那麼不管孩子是什麼性別,他都會順著大人的話回應:「我是妹妹!」隨著年齡增長,這樣的「客體我」就漸漸成為自我越來越大孩子的「主體我」,也就是他會認定自己是男生/女生,但這樣的認定卻沒有意義,因為做不到某些事,孩子有時甚至會要自己成為另一種性別,等逐漸長大,才會漸漸接受自己「不會再改變」的事實。林淑玲主任認為,爸媽在其成長過程中鼓勵他改變/不變自己的性別都是沒有意義的,反而是從功能性的角度看待孩子的優勢,才會是更好的教養。

 

 

一視平等的功能性教養

現在閱讀這本雜誌的爸比和媽咪們,相信與本刊剛成立時閱讀的讀者,不管是環境背景與思考方式已經有很大的不同,雖然大部分可能仍處在較保守的態度中,但性別的差異性也已然悄然改變。林淑玲主任表示,現代的媽咪們會發現,當女人沒有自己生涯規劃時,生活會很辛苦,也需要跟社會接觸的機會;相同的教養觀念也可以用在自己的女兒身上,一個同時具有女性溫柔特質、卻也懷抱著男性對工作的野心的女孩,長大之後是否也比別人多了更多讓自己生活更加豐富優異的機會?同樣的,若一個男孩有空間感,更具有對人細緻的觀察力及和別人能良好溝通的語言能力,可能讓他成為一位優秀的「室內設計師」。

 

 

於是,當教養打破了性別加諸在人身上的迷思時,家長們更可以利用「功能」看待孩子們的表現。例如家中的男孩活動力強、力氣大,那麼需要搬重物時,媽咪自然可以優先請他幫忙,若女生喜歡或想幫忙也可以,「就像是孩子出社會後的環境一樣,未來將不會出現『只有某種性別可以做的工作』,」林淑玲主任表示。

 

 

孩子愛哭,是個性特質

如果一個男孩小時候就很愛哭,那是不是表示他將來可能會成為個性非常細膩的女性傾向男孩?林淑玲主任說明,「愛哭」是與生俱來的氣質特徵,表示這個孩子只要受到一點刺激就能引發情緒(反應閾低),與他的性別傾向沒有關係。這樣的孩子要不哭很難,家長要給予更多的適應及了解,不是一時之間可以改變的。

 

 

依照自己可以接受的範圍給予尊重

吳季剛小時候就愛在家中玩裝扮娃娃的遊戲,到家來訪的親友都不能接受男孩玩這些「女孩才玩的遊戲」,於是吳季剛的父母便把家中的地下室清理出來,成為他不被打擾的「個人工作室」。

 

 

如果父母採用如此不同的教養方式,雖然大部分的孩子會按照自己的性別特徵來表現性格,但仍會有少數較特別的孩子會讓整個家庭受到別人的異樣眼光困擾。林淑玲主任提醒家長,若想順應孩子的天性,會發生問題的通常是來自外人的眼光,但如果媽咪們已經決定要尊重孩子,那麼也就不必在乎他人的看法;「重要的是你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就像結婚前總是會有人問你什麼時候結婚、什麼時候生小孩一樣,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計劃與步調,如果真的無法承擔,那就多看點書籍、參加與自己有志一同的團體來支持自己的決定。

 

 

幫助孩子順應環境

林淑玲主任分享,自己的兩個孩子也屬於比較「中性」的個性,即使家長可以在家中幫助孩子順應天性成長,他們還是需要面對別人的眼光、及成長過程中可能必須面對的困境,父母在此時除了引導他們找出個性上的優勢之外,也應該試著幫助他們適應社會環境,學習「扮演社會上的角色」。如果父母硬要改變孩子的個性或性取向,有時可能會讓孩子更加偏向他們天性的道路、孩子的生活也會變得痛苦。

 

 

現代的台灣社會氣氛傾向將人推向極端的「一方」,由社會決定男孩或女孩應該「要有什麼樣子」,父母親透過示範,能讓孩子看見他除了自己的性別以外,還可以擁有各種不同能讓自己感到的舒適的個性特質,不讓他們輕易踏入抉擇的困境。如同我們現在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衣服型式、顏色,也讓孩子穿著他們最舒適的衣服探索世界吧!

 

 

 

 

 

林淑玲

現職: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兼家庭教育中心主任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

經歷:國立嘉義大學教務長

國立嘉義大學進修推廣部主任

國立嘉義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主任

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長兼家庭教育中心主任

 

 

轉載自2012.03「育兒生活」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