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膽小鬼…

 

6原因7方法,幫助孩子克服害怕

 

編訪撰文/陳映潔

諮詢/台北馬偕紀念醫院臨床心理師王加恩

參考資料/《解開孩子的心靈密碼》蒙特梭利文化公司

插畫/伊萊莎

 

 

怕黑、怕高、怕小狗…,甚至會怕紅火蟻!媽咪家中是否也有超級膽小的寶寶?孩子為什麼會害怕?不同年齡層的孩子,怕的東西有什麼不一樣?該怎麼做,才能幫助寶貝走出畏懼的陰霾、安心快樂的長大呢?

 

 

認識孩子心中的怕

案例分享1:怕雞的小敏〜

   “今年5歲的小敏,不知道為什麼特別怕雞,連剛出生不久的小雞她也害怕,爸爸媽媽為此感到非常困擾,因為小敏的關係,他們已經很久不敢去逛夜市了,只要不小心被小敏看見攤販販賣的寵物雞,她就會在夜市口放聲尖叫,甚至還會緊張到抓傷父母的手臂…”

 

案例分享2:紅火蟻別咬我!

   “就讀中班的小亨,從來沒有看過紅火蟻,更沒有被叮咬過的經驗,但自從某次從電視上聽見紅火蟻可能致命的消息之後,他連續2個月不敢睡覺、也不敢自己去上廁所,甚至無法自己走在路面上,一定要爸爸抱著才行,最令爸爸媽媽擔心的是,小亨不肯去上學,因為他覺得學校草皮上會有紅火蟻,如果去上學他就會死掉…”

 

    上述這些莫名且過度的害怕,究竟是怎麼回事?在探究其原因之前,先讓我們一起了解「害怕」這種情緒的發展歷程吧!

 

「害怕」的發展歷程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臨床心理師王加恩表示,害怕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而且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打從孩子一出生起就會存在,因為它與維繫生存有關。不過,隨著孩子的發展與認知能力的複雜化,孩子害怕的事物也會有所改變。

 

    一般來說,06個月的寶寶害怕突然間的強烈刺激,特別是在聽覺與觸覺方面,因為這兩種感官都是嬰兒最早發展的出來部分,所以他們特別害怕巨大的聲響,以及「換人抱」的過程中,突然失去肌膚接觸的感覺,此外,他們也怕被大人高舉而懸空、失去支撐的感受,或是被舉高又放下來的墜落感。

    6個月大以後,寶寶進一步發展出一些天生就會有、但是本質上更複雜的害怕情緒,如分離焦慮、怕黑、怕受傷、怕陌生人及陌生動物…等。

 

    一直要到4歲以後,孩子才會漸漸發展出一些經由後天學習而來、比較帶有「文化意涵」的恐懼,如怕壞人、怕爸爸媽媽死掉、怕鬼…等等,小腦袋瓜會開始想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來害怕。王加恩心理師指出,這與孩子認知能力的提升息息相關,因為認知能力的增進,他們對環境的解讀與了解也跟著變多,所以在似懂非懂的發展階段中,會開始害怕一些他們以前不知道的事物。

 

孩子害怕些什麼?

    《解開孩子的心靈密碼》一書中,王加恩心理師引用發展心理學者KleinLast的研究,為父母整理出孩子最常見的害怕事物類型,從這個表格中,我們也可以很清楚的發現,不同成長階段的孩子,害怕的事物也不一樣,爸爸媽媽若能了解每個階段裡,寶貝可能產生的恐懼,在面對時就不會感到那麼慌張了!

 

發展年齡

害怕的事物

06個月

巨大聲響、失去身體的支持與接觸

712個月

陌生人、突然出現的東西、不可預期的事物

1

與父母分離、受傷、上廁所、陌生人           

2

巨大聲音、動物、黑暗房間、與父母分離、大型物品或機器、環境的改變

3

面具、怕黑、動物、與父母分離

4

怕黑、動物、與父母分離、不同的聲音

5

怕黑、怕壞人、動物、與父母分離、身體受傷

6

超自然事物(如巫婆、鬼怪)、身體受傷、打雷閃電、與父母分離、怕黑、怕自己獨處或自己睡覺

78

超自然事物、身體受傷、怕黑、怕獨處、媒體上的事物

912

學校考試、學校表現、身體受傷、外表長相、打雷閃電、死亡

青少年期

個人團體關係、外表長相、政治狀況、未來、動物、超自然事物、自然災害、安全性

 

害怕與畏懼的差別

    當孩子有上述的害怕情緒時,爸爸媽媽該如何區分孩子的恐懼究竟只是無傷大雅的可愛行徑,還是需要爸爸媽媽積極介入處理的嚴重問題,亦或是只能尋求專家協助的心理疾病呢?

 

    王加恩心理師認為,害怕的情緒並非全然不好,適度的害怕是孩子發展過程中的必須要件,它能幫助孩子認識環境、辨識危險、與人建立關係,甚至還能提升自己的表現。

 

    多數的害怕與擔心都能隨著年齡的增長與足夠的學習經驗而自然減輕或消失,然而,當爸爸媽媽發現孩子的恐懼感已經嚴重到影響他的日常生活作息、學習及社交行為,或是造成全家人主觀上的痛苦,而且情況已經持續6個月以上都未見好轉,就不能只用害怕或膽小來解釋孩子的問題。

 

    王加恩心理師指出,過去對於孩子恐懼程度的判斷只有「二分法」,一種是不需要到醫院治療的害怕情緒(會自行好轉,且不影響生活),另一種是需要到醫院治療的兒童畏懼症或焦慮症(情況持續6個月以上,且嚴重影響生活)。

 

    不過,近年來的研究及臨床診斷發現,在二分法的中間,有一群孩子處於灰色地帶,王加恩心理師稱他們為「邊緣的孩子」,他們的情況還沒有嚴重到疾病的程度,但說實在也沒有那麼好處理,如分離焦慮太嚴重、或是很難與同儕玩在一塊的孩子,他們通常先天上都具有著「高焦慮」、「神經質」的氣質特色,關鍵在於,如果父母提供他們適切的引導及健康成長的環境,帶他們度過這一關,他們就沒事了,相反的,如果處理不當,他們很可能朝向疾病的方向發展。

 

孩子為何變成膽小鬼?

    當孩子為了莫名的原因而怕東怕西時,想必爸爸媽媽一定感到很無力也很困惑,一方面不懂那些東西到底有什麼好怕的,另一方面也想知道,孩子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才變成這樣!

 

容易畏懼的原因

孩子天生的氣質

    容易畏懼和先天的氣質有關,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可以看得出來,最明顯的是,這些孩子的分離焦慮通常都很高,對環境也比較敏感,需要花較長時間才能適應,舉例來說,換個地方睡覺就難以入眠。

 

    王加恩心理師表示,天生氣質退縮、敏感、情緒負面且適應力差的孩子,是容易產生畏懼心理的高危險群,這些孩子需要爸爸媽媽更多的接納和足夠的教養技巧,才能快樂長大。

 

來自父母的因素

    王加恩心理師認為,有高焦慮特質的孩子,通常他們的父母也具有高焦慮的傾向(因為氣質是由基因遺傳而來),經常採取一種高情感涉入(High EE)的教養方式,簡單來說,就是什麼都要管,從孩子學走路就開始了:「小心啊寶寶!不要跌倒啊!走太快了…」,等孩子發展到23歲以後,往往也會因為父母的過度保護而缺乏接觸新事物的機會(如較少帶他出門、限制他和同儕間的互動…等),新刺激一旦少,孩子在封閉的環境下成長,自然也就變得容易畏懼了。

 

    事實上,幼兒的發展必須透過對周遭事物的探索、觸摸、觀察與互動,來獲得成功、愉悅的經驗,以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心和對他人的信任。因此,父母若是經常將每件事都視為是危險、困難的,事事都幫孩子出主意或代勞,容易讓孩子缺乏信心,同時也認為環境中的大小事物都是危險的,自然容易有適應不良、畏懼的心理產生。

 

    高焦慮特質父母對生活的憂慮、擔心,經常不自覺的感染給孩子,讓孩子也跟著莫名的擔憂起來,有些爸爸媽甚至會直接跟孩子吐苦水,將自己的煩惱、害怕與不如意一股腦的向孩子傾訴,忽略孩子幼小的心智是否足以承受,無形中也不斷將這種容易焦慮的特質傳遞到孩子身上。

 

旁人的渲染與誇大

    孩子為什麼會怕黑、怕鬼?雖然根據心理學的說法,人類的視覺若失去作用,就會對環境中不可預知的危險產生恐懼。然而,在黑暗的環境裡,孩子如果有爸爸媽媽在旁陪伴,給予擁抱及安慰,讓他有足夠的安全感,他們是不至於太過恐懼的。反之,如果媽媽本身也很怕黑,一停電就大聲尖叫,孩子見到大人如此激烈的反應,就會做出負面模仿,加深對黑暗的畏懼感。就如同怕水的父母,其孩子多半也不會游泳一般,孩子對事物的畏懼感與周遭人的態度息息相關!

 

    同樣的,年幼的孩子怕鬼也是受到成人世界的渲染所致,當電視媒體或身邊的大人談論到鬼怪時,其嚴肅、驚恐的表情和動作,及當時詭異的氣氛,這些畫面都會深深烙印在孩子的腦海裡,所以很多人到了成年都還會怕鬼,由此可見幼兒時期的知覺經驗影響有多大。

 

害怕環境失控

    幼兒無法像成人一樣區分幻想與現實的不同,當他們看見某種自己無法解釋的現象時,可能會聯想到另一件可怕的事情上,並且確信自己的聯想為真,例如:第一次接觸電梯的孩子,看見進電梯的人和出來的人不一樣,就會認為電梯會把自己變不見,因而不敢搭乘。

 

    王加恩心理師解釋,當孩子的能力不足以因應環境的需要,就會因為害怕失去掌控感而感到畏懼,因為他們沒有接觸過電梯,不知道那是什麼、該如何使用,又見到了奇怪的現象,可是受限於語言表達及理解能力的不足,無法把整件事情弄清楚,就會因此而感到害怕。

 

為了引起注意

    很多特別聰明的孩子會發覺,當自己表明心中的害怕時,往往會倍受成人的關愛和呵護,甚至可以藉機逃避他們不想做的事情。王加恩心理師認為,如果類似的經驗一再發生,很可能無形中增強孩子的畏懼表現,他們會因為感受到害怕的好處而一直這樣下去。

 

過去創傷經驗導致

    若孩子的身體曾經承受過痛苦,或是精神上有過明顯的負面情緒經驗,其自我保護機制就會不斷提醒他,這個東西不能碰、最好馬上躲開它,畏懼感就會因此產生,例如:原本很喜歡狗狗的孩子,一旦被狗咬了,從此看見狗就會躲得遠遠的,不敢靠近。

 

    這時,爸爸媽媽若沒有做適當的處理,反而以威脅(如:不乖一點下次再叫狗狗咬你!)、忽視(如:膽小鬼,狗有什麼好怕的?)或是不當的過度保護方式(如:看吧,以後不要跟狗玩!)來加深孩子的畏懼感,在相同的負面情緒不斷累積下,孩子就可能越來越退縮、膽小且缺乏自信。

 

聰明處理,寶貝不怕!

    王加恩心理師表示,孩子會有害怕的事情是很正常的情緒反應,但是否一定會衍伸出更強烈的恐懼或是焦慮呢?並不見得,如果在害怕的當下,孩子能夠懂得自我安撫,或是得到爸爸媽媽的安慰和適當協助,這種害怕的感覺是會過去的。

 

    對於不善於表達的幼兒來說,開口說出心中的怕或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爸爸媽媽可以從哪些地方瞧出端倪呢?

 

掌握孩子的情緒

    孩子心中的畏懼不論多麼微小,都是有跡可循的,爸爸媽媽若能及早發覺,就能第一時間尋求解決之道,避免情況惡化。害怕時,孩子會有哪些行為出現?王加恩心理師和小編一同整理出幾個幼兒常見的反應,提供爸爸媽媽作為參考!

 

1.      生理作息發生大變化

特別是對很小的孩子來說,其害怕的反應最常表現在飲食、睡眠情況的變化上,如食慾不振、失眠,甚至是尿床。

 

2.      逃避

躲避是孩子害怕時最直接的反應,孩子碰到害怕的人、事、物時,可能會馬上躲起來、臉上露出害怕的表情,或肢體有閃避的動作。

 

3.      哭鬧

當孩子面對躲避不了的情況,又無法用語言來說明心中的害怕時,就會以哭鬧的方式來表達。

 

4.      不安的小動作

反應強度較低的孩子,害怕時可能出現一些不易察覺的小動作,如咬手指甲、不停眨眼、坐立不安、手掌緊握、絞手、緊抓著某個人或某樣東西、全身僵

 

5.      退化行為

當孩子不能對外宣洩自己的感覺時,負面情緒就會漸漸沉澱為心理上的問題,可能出現一些退化的行為,如突然又開始尿床、吃奶嘴、吵著要人抱或要媽咪陪他睡覺,好像回到小BABY的身分一樣。

 

6.      不聽話

平常乖巧的孩子如果突然變得不聽話、無理取鬧,甚至有攻擊或破壞的行為出現,亦有可能是心裡感到害怕的一種訊號。

 

化解孩子的畏懼

    當爸爸媽媽發現家中寶貝正為了某件事情而感到害怕、焦慮時,該如何處理才能幫助孩子克服畏懼,變得更勇敢?

 

  1. 讓害怕、喜歡的事物一起出現

    根據古典制約法則,倘若每次看見狗狗,孩子就想起狗狗咬人的痛而跑掉,爸爸媽媽就應該設法打破這樣的制約反應,也就是讓狗狗的出現同時伴隨一件愉快的事情發生。

    舉例來說,在狗狗出現時,媽咪可以用很開心的語氣對孩子說:「好可愛的狗狗喔!我們去買冰淇淋和狗狗一起吃好不好?」,進而重新制約孩子對狗狗的反應,讓孩子看見狗狗就想起愉快的經驗。

 

  1. 循序漸進的親近害怕事物

    有系統的逐漸遞減孩子對事物的恐懼,最後達到完全不怕的程度,例如:孩子原本很怕蛇,害怕到不敢睡覺,甚至做惡夢驚醒,爸爸媽媽可以先提供小張的、卡通化的可愛蛇貼紙給孩子玩,並且以蛇為主角為孩子說一些有趣的故事,等孩子接受了,再提供大張一點的貼紙,然後是蛇的圖片、照片、影片,最後帶孩子到動物園看真實的蛇,這就是所謂的系統減敏感法。

 

  1. 觀察模仿勇敢的孩子

    班都拉的社會學習理論認為,人的行為是經由觀察、模仿別人的行為而學來的,所以孩子對事物的畏懼也是因觀察到其他人的畏懼所致,所以,我們若能讓他重新觀察到其他孩子的勇敢行為,他也就不會再感到害怕了。

 

  1. 分享類似的恐懼經驗

    爸爸媽媽一方面可以鼓勵孩子把害怕的事情表達出來,並在旁耐心傾聽、為他解釋,另一方面也可以對孩子坦承自己也曾有過類似的恐懼經驗,讓孩子感覺自己是被爸媽所了解的,而且並不是只有自己會感到害怕,如此一來他就不會覺得自己很沒用,能夠開始建立起自信心。

    不過,王加恩心理師提醒爸爸媽媽,在與孩子分享恐懼經驗時,還是要考量孩子的心智發展來決定說法,盡量說得簡單一些,對於不適當的內容也要有所保留,不要說得太誇張,否則孩子原本沒知道那麼多時還不怎麼怕,知道了反而增強他的畏懼感。

 

  1. 為孩子說明一切細節

    當孩子因為不了解狀況而感到害怕時,爸爸媽媽可以為他解釋一切細節,並具體告訴孩子事情發生時,他可以怎麼做。例如:當孩子害怕媽媽離開他的身邊時,媽媽可以告訴他:「媽咪現在要去買菜,回來才能煮飯給你吃,你乖乖跟奶奶待在家裡,看你最喜歡的巧虎卡通,等巧虎演完以後媽咪就會回來囉,到時候你可以陪媽咪一起煮飯!」。

    當孩子可以預期接下來會發生哪些事,也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比較不會那麼害怕了。

 

  1. 賦予勇氣的儀式化行為

    王加恩心理師表示,像收驚、禱告…等宗教行為都是一種儀式,能夠帶給人們安全感,讓我們心裡有個訊息:「有東西在保護我,所以我一定可以克服困難!」。

    不過,能夠帶給孩子勇氣的儀式並不限於上述宗教行為,爸爸媽媽自己也可以創造一種「魔法噴霧」,當孩子覺得害怕時,就輕輕噴一點在他的身上,並且告訴他,魔法噴霧會帶給他力量,讓痛痛都飛走,也會把壞東西給趕跑,同時也別忘了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發出同情的聲音,讓他知道爸爸媽媽有感覺到他有多痛、多害怕,這對孩子來說會有很大的治癒效果。

 

    王加恩心理師提醒,魔法噴霧之所以有效,重點並非在於魔法噴霧本身,而是爸爸媽媽在噴的時後散發出來的那種「很厲害」的感覺,其中當然也包含了對孩子滿滿的關愛、支持和相信。要是爸爸媽媽在給孩子噴魔法噴霧時心情很差、隨便應付,甚至正眼也沒有瞧孩子一下,魔法噴霧恐怕就失去其魔法效力了!

 

  1. 繪本力量大無窮

    只要是孩子,一定都喜歡聽故事,建議爸爸媽媽平常可以為孩子說一些關於恐懼議題的故事,讓孩子從中獲得一些經驗值,了解、接納自己害怕的事物,並學會自我安撫,未來在面對類似情況時,就不會感到那麼無助了!

 

推薦繪本:

1.      書名:《拉奇和小獅子》

作者、繪者:馬瑞克.薇若妮卡

譯者:蘇懿禎

出版社:阿布拉教育文化

簡介:拉奇是世界上最膽小的膽小鬼。他想當飛行員,但有誰聽說過膽小的飛行員呢?拉奇一看到狗,就會嚇得逃走;黑黑的房間,他也不敢進去。甚至連其他小孩都怕,難怪沒有人想跟他一起玩。有一天,小獅子出現了,好像只要跟小獅子在一起,拉奇就充滿了勇氣。拉奇變得越來越厲害、越來越聰明。直到有一天,他才發現原來就算沒有小獅子,他也可以勇敢又強壯…。

 

2.      書名:《安娜害怕的時候》

作者:海恩茲.亞尼許

繪者:芭芭拉.容格

譯者:李紫蓉

出版社:阿布拉教育文化

簡介:安娜是一個很聰明的小女孩,當她害怕的時候,她會召喚她的巨人朋友、三十三個騎士、綠龍、羽毛仙子、磁鐵山……,還會召喚自己,大聲的說:「安娜一點都不怕!」然後安娜就安心的睡著了,只有巨人還醒著,守護著大家。

 

3. 書名:《吃掉黑暗的怪獸》

作者:喬依絲.唐

繪者:幾米

譯者:彭倩文

出版社:大塊文化

簡介:小男孩在夜裡睡不著。他覺得,黑漆漆的床底下,躲了一隻怪獸.…哇,仔細一看,床底下真的有一隻小怪獸耶。這隻怪獸老是覺得肚子餓,餓得不得了!小怪獸到處找東西吃。你猜,他吃的是什麼?他在吃「黑暗」!他到處吃呀吃,越吃,身體就變得越大。假如他把全世界的黑暗都吃光了,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呢?

 

 

王加恩

現職:台北馬偕紀念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諮詢臨床心理師

學歷:

國立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臨床心理組畢業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班

經歷:

宜蘭聖母醫院暨早療中心臨床心理師與精神治療組組長

蒙特梭利幼兒雙月刊「心理診療室」專欄作者 
元智大學幼保系兼任心理學講師

 

(轉載自育兒生活雜誌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