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瑽寧醫師專欄】為什麼被蚊子叮咬會腫一個包?
黃瑽寧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 主治醫師
《以下內容為 veryWed 非常婚禮版權所有, 非經書面授權, 請勿轉載》
「為什麼被蚊子叮之後,皮膚會腫一個包?」兒子問我。
「嗯…因為腫起來我們才會感覺癢啊,感覺癢就知道此地不宜久留,然後人就會趕快跑走吧!」我用能想到最合理的解釋跟他說明。
兒子喔了一聲,就沒再追問,然而我卻覺得這個答案似乎不太完整。畢竟等到感覺癢的時候,人都已經被叮咬好幾個包了,蚊子也已經吸飽血飛走了,這時候跑豈不是太慢了嗎?而且,如果蚊子帶有登革熱病毒、茲卡病毒,等到腫起來的時候,早已經被傳染了,再跑似乎也已經沒有意義。所以到底在被蚊子叮咬之後,為什麼會腫一個包呢?
不只人類在演化,蚊子和病毒也都在演化
所有學生物科學的人,在認識疾病發生,或是研究生理反應時,都知道要先從「演化需求」來思考問題。比如說,為什麼赤道附近的人種皮膚都比較黑?為什麼緯度高的人種皮膚相對比較白?也許是因為太陽少的地方,皮膚要白皙一些,才能吸收多一點紫外線,來製造足夠的維生素D,這就是典型的演化邏輯思維,然後生物學家再去證明這個假說是對的。
但是我們也別忘了,可不只有人類在尋找演化優勢,其他動物、昆蟲,甚至細菌、病毒,任何存在這個地球上的生物,莫不處心積慮的,在想辦法讓自己繁衍下去,以達到目前「恐怖平衡的狀態。所以回到一開始的問題,蚊子叮咬後為什麼會腫一個包呢?我好奇的上網搜尋,才驚訝的發現,背後原因可能比我們想像的還要複雜得許多。
腫一個包是為了人,也是為了蚊子
蚊子為什麼要叮人?因為要吸血;而吸得太慢會被人打死,所以吸血的時間要越快越好。於是乎在蚊子的口水裡,就有很多種會讓人類血管擴張的物質,讓小小的微血管變大變粗,這樣牠就可以大口無限暢飲,早早吸飽血。
很快的,蚊子成功吸完血飛走了,卻把口水留在人體皮膚內。這些口水物質,會讓發炎反應繼續惡化,局部充血越來越劇烈,過了五分鐘後我們才發現,皮膚竟然紅腫了一大包!為時已晚,蚊子早已飛走養胎去也,留下不停發癢搔抓的孩子。
「好可惡啊!下次我們碰到蚊子的口水時,不要再被牠操弄了!」免疫系統如此說。於是隨著一次又一次的被同一種蚊子叮咬,我們的過敏反應就越來越輕微,這就是為什麼嬰幼兒被蚊子叮咬時,會過敏發炎腫脹得很誇張,而成年人被叮咬,卻沒什麼反應的緣故。同樣理由,這也是為什麼成年人在自己家中被蚊子叮,通常沒啥感覺,但是一旦出門旅遊,遇到不同種的「外地」蚊子,又會再一次的經歷搔癢的痛苦。
病毒也來參一腳
造成紅腫的發炎反應,可以讓蚊子吸更多的血,剛好也有利於另一種生物,也就是「蚊媒病毒」。包括登革熱病毒、茲卡病毒、以及許多經由蚊子傳播的病毒,都可以藉著被叮咬處的局部充血,而順利的「溜」進人類的血管,搭上高速鐵路散播到全身上下的器官。所以被叮咬之後腫一個包,除了蚊子吸血吸得很高興,病毒也搭便車搭得很順暢,狼狽為奸,好不可惡。
但這時候,人體的免疫反應又做了一件事,又再度把這不利的因素轉為祝福。研究發現,一個人如果被「沒帶病毒」的蚊子叮咬一百次(很多次的意思,不是真的一百次)之後,如果下一隻蚊子帶著病毒來攻擊我們,身體反而對病毒的抵抗力會更好,生病的機率也會比較低。背後原因,可能是因為局部反應減弱,又或者是身體因此產生強大的抗體,可以抵擋所有跟著蚊子口水帶進來的一切外來物質等等。
謙卑的態度面對大自然
我想我兒子年紀還小,應該還無法理解這麼複雜的「人、蚊、病毒」三角關係,事實上如果深入研究下去,即便專家也都無法完全參透大自然的奧妙。我只能說,當下次孩子被蚊子叮咬而腫脹時,大家可以用更正面的思考,了解一切是人體免疫進化的自然反應。我們可以局部塗抹類固醇藥膏,吃吃抗組織胺藥水,只要別因搔癢而抓破皮就好,反正多被叮幾次(當然前提是蚊子體內沒有致命的病毒),以後反應就不會再如此劇烈啦。
現職:馬偕兒童醫院 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研究員、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