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瑽寧醫師專欄】
教養遇上挫折,卻是求助無門
黃瑽寧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 主治醫師
《以下內容為 veryWed 非常婚禮版權所有, 非經書面授權, 請勿轉載》
我因為主持【愛+好醫生】節目,出訪了一個家庭,這位母親的孩子,今年已經六年級。訪談的內容大略是孩子不聽話,為了許多生活上的規矩反抗母親,甚至說謊連連等等。現場轉換到愛家顧問團,熱心的專家們紛紛的拋出「同理心」、「親子溝通」、「溫柔而堅定」等等建議,也幫孩子從兒童發展的角度,解讀心理的困擾。節目錄製到一半,導演卻喊了暫停,他說:「我們不斷的同理孩子,這角度當然是很不錯,但誰來替媽媽說句話呢?這位媽媽在教養遇上了極大的挫折,我們能怎麼幫助她?」
是啊,當孩子生病了,我們都知道可以找醫生幫忙,但是當教養出現困境,父母感到挫折的時候,我們能找誰幫忙呢?
親職教育是門學問
跟各行各業一樣,父親母親這個職份,是需要學習的。現代社會變遷這麼快速,孩子的成長環境跟以前早已不同,很多新手父母等孩子出生之後,才慌了手腳,發現做父母原來不是「愛孩子」三個字,就可以游刃有餘的。面對教養的挫折感,許多父母都承認,親職這檔事兒,有時候真的可望有一位老師或專家,來幫助解決困境,以維繫良好的親子關係。
台灣有許多很棒的親職教育專家,有人寫書,有人寫專欄,也有人辦講座演講等等。經由這麼多專家的努力,很多的父母可以藉由媒體的管道,學習到基本的親職常識,將育兒的大方向掌握住。但只認識「教養常識」並不足夠,看著雜誌專欄文章,父母心理可能想著:「我的孩子跟你寫的好像有點不一樣,而且這招我使用過,似乎不太管用,另一招則是根本做不到,那我現在又該怎麼辦呢?」
我身為兒科醫師,同時對親職教育有濃厚興趣,因此時常在門診扮演這種「理論與實際演練」的橋樑,試圖給予爸媽「客製化」的親職建議,幫助他們化解挫折與無助感。但正規的親職教育,更需要的是一個團隊,長期的追蹤,不斷提供「適性適人」的彈性調整,這些都不是我一人之力所能提供的。而這樣的團隊在台灣有沒有呢?當然有,但是非常的少,而且如果我不告訴您,大部分的人也都不知道去那兒找。
美國兒科醫學會正視親職教育資源缺乏問題
美國兒科醫學會在最新一期的雜誌,也一樣點出了美國父母在教養上遇到挫折,也時常求助無門的困境。各種家庭與親子關係的研究,都已經明白顯示:兒童情緒、親子關係、外在行為,是三個密不可分的教養因子;而美國將近十分之一的孩子,因為兒童期沒有受到良好的情緒教養,以及處於緊張的親子關係,導致一輩子的心理陰影,並且誘發出外在的過動行為、衝動行為、暴力行為、憂鬱或自殘傾向等等。
研究也顯示,如果家長有得到良好親職教育,尤其是有「實證醫學」的正確親職教育(不是自己發明要嬰兒爬天堂路那種),長期下來對孩子的心智發展,是有正向的幫助。這些正統的親職教育課程,大致上都有三個共通方向:一、正向鼓勵;二、忽視無傷大雅的調皮搗蛋;三、溫柔而堅定的規勸少數嚴重犯規行為。親職教育越早開始,父母在孩子年齡越小的時候可以學會,對孩子幫助就會越大,而且可以大幅減少某些精神藥物的使用機率,反之大腦傷害已經造成之後,就很難再改變了。
講了那麼多,最重要的問題還是:家長要去哪裡找這類的資源呢?在美國,有幾個經過實證醫學認可的親職教養課程,比如說PCIT、Triple P、NFP、HNC等等(全名都很長就不贅述了)。在這些網站上都有資源分布地圖,讓父母輸入自己住的地方,然後尋找鄰近的親職教育機構尋求幫助,就好像在找診所醫生地址是一樣的道理。
然而即便在美國,這些資源還是非常缺乏。有需求的孩子這麼多,能提供服務的專業人士卻是這麼少,美國兒科醫學會因此呼籲,期待更多的有志之士,包括兒科醫師,一同加入親職教育的行列,來填補這個極大的空缺。
台灣更是迫切需要有實證醫學的親職協助
在台灣,我所認識的親職協助包含友緣基金會、楊俐容老師的協會、莫茲婷老師的協會、以及一些私人的幼兒教育機構等等,他們都有提供一對一的專業親職諮詢。但是這些單位能服務的人數,肯定是供不應求,加上沒有本土實證數據的資料支持,導致當台灣父母當教養遇上挫折的時候,依然是求助無門。我深深期望未來十年,能有更多的專業人士投入親職教育這個領域,讓每一對父母從寶寶零歲開始,就能擁有與孩子相處的美好時光。
現職:馬偕兒童醫院 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研究員、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