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離乳行不行
採訪撰文/許家寧
諮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醫師簡穎瑄
模特兒/淘氣寶貝樂樂
攝影/米果攝影
寶寶甫出生時,營養來源全都仰賴乳汁提供,但隨著寶寶越來越大,可能因為本身或外在因素,使其必須中斷對乳汁的依賴,在面對這樣的轉捩點,媽咪們該把握哪些原則,才能讓寶寶在離乳過程平和順利,同時又不匱乏營養呢?
離乳原則&營養指南
所有的媽咪都希望在寶寶剛出生時提供最豐富的營養乳汁,替寶貝的身體紮穩基礎,但若是遇到寶寶開始厭奶,或媽咪們必須重返職場、與寶寶分開,離乳似乎成為不得不的選項,而讓寶寶欣然接受離乳並做好離乳後的營養補充,就成為媽咪們的重要課題。
寶貝們的必經過程
無論是母乳或是配方奶,只要是嬰幼兒停止依賴乳奶,轉以藉由攝取其他食物作為主要營養來源,即為「離乳」。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醫師簡穎瑄指出,一般而言,1歲以下幼兒主要的營養來源是奶類,1歲之後的飲食模式與成人一天攝取3~5餐的固體食物雷同,所以1歲以下的幼兒,不適合強制離乳。
隨著寶寶開始獲取乳汁以外的營養來源,對乳汁的依賴也會逐漸降低,不同寶寶在降低對乳奶的依賴時間點也會有差異,有些寶寶2、3歲就自然離乳,有些則到6、7歲才會完全離乳。
評估寶貝的需求
多數寶寶在4~6個月左右開始接觸副食品,乳汁逐漸轉變成輔佐營養的角色,基本上只要寶寶對乳汁仍有需求,父母就應該持續給予,但隨著寶寶越來越大,媽咪們也應評估寶貝對乳汁是需要還是想要?
這是因為在吸吮的過程中,寶貝除了獲得生理上的飽足感,心理層面也能感受到親密與依賴,簡醫師提到,曾有孩子已經9歲了仍要求媽媽哺餵乳汁的案例,其實9歲兒童的飲食起居已經和成人非常相似,索取乳汁純粹是為了滿足心理上的依賴,因此在恰當的時間點,就應以正確的方式,與孩子共同度過哺乳期,完成離乳任務。
3 Step,離乳漸進式
離乳又分為自然離乳與強制離乳,自然離乳即為媽咪以自然而然的方式減少寶寶對乳汁的依賴,強制離乳則為較強烈的手段,例如媽咪乾脆直接不提供乳汁給寶寶,讓寶寶自己習慣,過程中可能會傷害到親子的情感。建議媽咪們採取漸進式的正確方式,才能讓寶寶安然度過離乳期。
1.降低哺餵頻率
一般寶寶每天大約需餵奶4~6次,簡穎瑄醫師建議,若想漸進式的降低寶寶對乳汁的需求,可以從減少寶寶攝取乳汁的頻率開始。
2.延遲哺餵需求
嘗試過第一階段後,寶寶可能會出現2種反應,其一為透過食物獲得滿足,而遺忘了少攝取一頓乳汁這回事,直到下次肚子餓時才向媽咪索取乳汁(約3~4小時以後),減少哺餵頻率就算是成功了,媽咪們可維持一段時間,等寶寶習慣後,再增加以副食品為主的用餐頻率。
而若寶寶在吃完副食品數分鐘內就向媽咪討著要喝ㄋㄟㄋㄟ,則表示寶寶還沒準備好要離乳,但媽咪們也毋須太灰心,因為透過先吃副食品再哺餵乳汁的過程中,已經成功延遲了寶寶喝奶的需求,只要再接再厲,相信寶貝很快就能習慣乳汁給予頻率的改變。
3.縮短哺餵時間
若媽咪們平時有觀察寶貝的喝奶習慣,應該會發現,寶寶剛開始喝奶的時候會比較認真吸吮,但大約持續5~10分鐘後,就開始會含著奶瓶頭或乳頭,既不吸吮、又不打算結束哺餵。
簡穎瑄醫師指出,當寶寶不積極吸吮時,可能已經獲得相當的飽足感,若媽咪們有離乳計畫,可以縮短哺餵時間,讓寶寶減少含著奶瓶頭或乳頭的時間,也有助於降低寶貝對其依賴性。
寶貝離乳哭不停怎麼辦?
在離乳的過程中,寶貝可能會出現一些反彈,當沒有獲得足夠的哺育滿足,有些孩子會哭鬧不休,家長經常不忍心,使離乳計畫遙遙無期,簡醫師建議,可以透過提供對寶貝有吸引力的新鮮食物,使其轉移注意力,且有機會認識更多新的食物。
另外,離乳過程最艱辛的即為戒夜奶,有些寶寶在半夜會想喝奶,可能並非飢餓感使然,媽咪們若發現寶寶喝夜奶時只喝一點點,則可透過小技巧延宕寶寶的滿足,例如媽咪以穿著正常胸罩取代哺乳胸罩,在媽咪更換衣物的過程中,寶貝可能翻個身就又睡著了。
離乳期,營養補充不NG
缺少了乳汁所提供的營養素,寶貝的營養更要全面補充,若飲食供給不恰當,寶寶很可能發生營養缺乏症,導致體重下降,因此媽咪們千萬不能馬虎。而這時期的寶寶正在努力適應新食物,對許多初嘗試的食材也較敏感,把握逐樣添加的原則,相信寶貝仍舊能頭好壯壯。
不同階段的營養需求
若寶寶在6個月左右就必須離乳,建議還是要補充配方奶,才能獲得豐富的蛋白質;1歲以上的兒童,也仍需要奶類補充,只是主食已改為一般固體食物,家長可別因為兒童討奶喝而加以責罵。
而在副食品的準備上,因為1歲以上寶寶與成人所攝取的食物已無太大差異,僅要避免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在食物的烹調過程中,也盡量避免使用調味料,讓寶寶習慣食物的原味,才不會養成日後挑食的習慣。
食材給予應評估生理發展
依照寶寶的咀嚼發展,離乳階段可分為4~6個月/7~8個月/9~11個月/1歲以上,簡穎瑄醫師指出,寶寶大約於6個月左右開始長牙,但少少的牙齒並無太大咀嚼作用,基本上要等到臼齒都生長完成後,才真正開始有磨碎食物的功能。
因此在長牙之前的寶寶,都是藉牙床作為咀嚼工具,而寶寶牙床不如成人的口腔來得有力,且腸道消化功能也較弱,在食材的給予上應以細、軟、爛為原則。
而提到副食品添加,許多媽咪腦中的第一個念頭即為添加米、麥精,簡醫師特別指出,麥精中含麩質,可能引起寶寶過敏,而市售的米精中也可能有添加一些麥的成份,因此即使只給予米精,仍可能引起寶寶過敏,爸比媽咪在選購副食品時應特別注意,若想避免寶寶過敏,則可以考慮自己烹調十倍粥,讓寶寶吃得更安心。
澱粉、蔬果、肉類,怎麼吃才對?
簡穎瑄醫師指出,寶寶剛開始接觸副食品時,建議以澱粉類的食材為優先選項,因為澱粉類的食材經過烹煮後,質地較容易變得軟爛,讓寶寶能順利入口。
一般會先建議家長煮十倍粥,一開始寶寶還不習慣進食方式由吸吮改為咀嚼、吞嚥,因此可能會「一半內、一半外」,但再多嘗試幾次過後,寶寶便能吃得很順利,這時再漸漸將十倍粥更改為七倍粥、五倍粥,或以地瓜、芋頭、馬鈴薯等澱粉類食材磨成泥狀,讓寶寶練習用牙床咀嚼。
而水果部分則可以將蘋果磨成泥狀,一開始先讓寶寶嘗試稀釋過後的果汁,之後再嘗試攝取蘋果泥,攝取的份量不必太多,約小於半瓣蘋果。蔬菜部分不容易煮得軟爛,應選擇可以烹煮得很軟的食材,如紅蘿蔔等需花長時間烹煮,才能讓寶寶容易入口,應於寶寶6個月以後再嘗試。
而肉類更是因為咀嚼不便及難消化,應評估寶寶已經很習慣吃澱粉後再嘗試,並把握一次提供一種食材的原則,才能清楚分辨哪種食物會引起食物過敏。
離乳期小叮嚀
許多人以為,6個月過後的母乳就失去營養價值,但其實並不然,建議媽咪們若情況許可,應持續提供乳汁到寶寶2歲以上,除了營養供給,更能提供寶寶安全及親密感。
離乳的過程寶寶可能感到媽咪刻意不提供乳汁而引起反彈,相對的媽咪們心理上可能也會有些不適應,但只要找到自己與寶寶之間的平衡點,離乳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當寶寶過度執著於乳汁哺餵時,媽咪可以試著以食物、玩具、遊戲轉移寶貝的注意力,離乳計畫就會容易得多喔。
簡穎瑄
學歷:臺大生醫電資所博士班
經歷:臺大醫院兼任主治醫師、中華民國部定講師、中華民國小兒科專科醫師、中華民華小兒科神經科專科醫師、史丹佛附設兒童醫院臨床研究員、史丹佛醫學院整合性腦科學中心研究員、美國小兒科醫學會醫師
現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醫師
*更多內容請參考:【媽咪寶貝】2014年12月號。http://www.mabab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