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白迷思大解析
文/衛允琳
炎炎夏日,太陽高掛,紫外線高得嚇人,對愛美的女性來說,最怕曬黑,加上「一白遮三醜」的傳統觀念,美白便成為在夏天最重要的事。網路上很多人把美白親身經驗貼在社群網站上分享,也會轉寄一些看似有道理的美白理論,但這些美白的方法都是對的嗎?一旦錯信使用,可能會對嬌嫩的肌膚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另外,也有一些人天生「白肉底」,就算曬黑了,很快就會白回來,所以,做不做防曬,都沒有關係嗎?
1迷思
天天敷面膜,美白比較快?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皮膚部主任邱品齊表示,天天敷面膜,不一定會白得比較快,面膜算是一種密封療法,主要藉著面膜形成阻隔,能讓更多的成分滲入皮膚以加強效果。但是,皮膚常常不想吸收這些成分,敷面膜的頻率愈高,反而愈容易引起皮膚敏感或症狀,像是紅腫、刺癢或起疹子等。建議每兩週敷面膜1次即可。
事實上,大部分的面膜裡所含的「精華液」,主要的成分仍然是水,所以敷完面膜後,幾乎都可以讓皮膚含水量上升,跟沒敷面膜之前的狀況相比,皮膚因為含水量增加關係,看起來就會比較明亮,所以,如果敷完面膜後沒有塗上其他可以鎖住水分的保養品,這些被加進皮膚裡的水分,很快地就會散失掉。
雖然有些面膜都標榜美白,但要注意,其美白的作用成分並不相同,有些美白成分作用主要在於防止黑色素的形成,有些美白成分作用則在於加速黑色素代謝,要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麼,才能選擇到合適的產品,並不是所有寫上「美白」的面膜產品,作用都是一樣。
另外,要提醒的是,面膜像是兩面刃,由於其主要藉由密封以讓更多的保養品滲入,當然也可以讓對肌膚敏感的有害成分滲入更多,門診中常常見到病患使用面膜後造成臉部紅、腫、刺、癢的不適症狀前來求診,其中有些病患是對產品裡的某些成分過敏,有些是選到來路不明的產品。
使用保養品,首重安全,如果沒有了安全,這個產品再有效也是枉然,許多民眾會因為團購、價格便宜,在未經試用下就整箱整箱大量購入面膜,不但自用也分送親友,這樣做是有風險的。
事實上,面膜類保養品大部分都是免經審查就可以製造販賣,因此,品質完全是廠商自己控管,如果是沒使用過也沒聽過的面膜品牌,最好還是先試用就好,並且打聽使用過的人的意見,不要因為價格便宜,就貿然一窩蜂買進,貪了便宜卻賠了美麗。
2迷思
美白保養品愈便宜,效果愈差?
雖然俗語說「便宜沒好貨」,而這樣子的觀念亦普遍深植在民眾的心中。其實,有時候這只是市場的價格心理行銷戰,不一定代表便宜的東西就一定差。
前一陣子國內發生修飾澱粉事件時,許多廠商因為使用有問題的修飾澱粉,都中箭落馬,但經進一步瞭解後,有些廠商並不是因為貪小便宜而選用了低價的產品,相反地,這些廠商因為覺得貴的比較好,所以花了錢進了比較貴的原料,沒想到卻買到了修飾澱粉。
由此可知,有些廠商熟知民眾「貴就是好」的心態,以此做為行銷手法,以高訂價來塑造出民眾「這個產品那麼貴,所以一定很有效」的心理假象。事實上,產品的效果好不好,跟價格是沒有關係的,而是跟廠商的配方能力比較有關係。
規模大的保養品集團幾乎都會有多條產品線或品牌,分別瞄準不同價位區段的市場、客戶及通路,不同價格的產品,一定會在產品包裝、形象、成分上有所區隔,但是就像好吃的菜,不一定要在大飯店或六星級餐廳才有,高價餐廳的擺盤、服務及氣氛比較好,重視這些面向又負擔得起的客人,自然會傾向選擇這樣的餐廳。
但話又說回來,便宜實惠的餐廳,雖然沒有擺盤、服務及氣氛這些附加價值,但也會有許多美味兼顧營養的美食,好東西的選擇,有時候反而取決於消費者是否用心做了功課,是否花了時間多比較,下了功夫,自然就能擺脫價格的心理支配了。
3迷思
美白保養品濃度越高,效果越好?
保養品濃度愈高,效果不一定就愈好,因為皮膚對於相關成分的吸收能力有一定的程度,過高的濃度皮膚無法吸收也是枉然,尤其有些成分的濃度如果過高,反而會對皮膚造成傷害,所以濃度與效果之間,不一定是成正比。此外,產品的配方設計以及成分劑型搭配也會影響到效果,並非只是看濃度就可以決定。
市面上保養品上所標示的美白成分濃度,大多指的是在製造過程中加入了多少量的美白成分,即便在產品標示真實的情況下,這些製造時被加入的美白成分,有可能在配方、製造、包裝、運送、儲存及開封的使用過程中,因為種種因素被抵消、中和、破壞及散失了,因此加入的量跟最後產品中含有的量,不能直接劃上等號。
在產品美白成分真實標示的情況下都已是如此了,更何況是標示不實的產品,如果購買的是標示不實的美白產品,在其效果上,可信度更不高。
4迷思
為加速美白,用美白洗面乳洗臉,一天洗5~6次?
洗面乳一般停留在皮膚上的時間是很短的,就算加上按摩等手法刻意加長洗面乳在臉上肌膚停留的時間,但最終仍然還是要沖掉,所以,洗面乳裡即使含有美白的成分,也很難在洗臉過程中,能夠順利滲入皮膚。因此,為了美白,使用美白洗面乳加強洗臉,意義並不是很大。
洗臉的根本目的還是在於清除皮膚表面的油脂及髒污,一些標榜含有高機能成分例如抗皺、美白及抗老等成分加入清潔產品中,大多還是一些行銷上的需求,讓產品系列訴求一致。
消費者有沒有必要為了高機能的成分被加入洗臉產品中,而付出高價買單,雖然是消費者個人的選擇,但是對於這樣的產品效果,不應該有太高的期待。
5迷思
美白保養品擦厚一點,白得快?
許多想要貪快、求速效的民眾,會為了讓美白效果快一點見效,而增加用量,或增加使用的次數,但其實這樣的行為是沒有效的。
因為保養品在塗上皮膚後,可以經由汗孔與皮膚細胞間的間隙滲入,但這些滲入途徑就像一扇扇的門,平常主要的功用其實在於防止外來物質(如病菌)長驅直入入侵皮膚,所以要滲入是有難度的。
經由保養品的配方,有時可以想辦法把這些門打開變大一點,讓滲入效果好一點,但是再怎麼開,門就是只有那麼寬,滲入的量最多就是只能那麼多,所以多塗的保養品常常也是進不了門而被浪費掉。
產品建議的用量與使用方式,通常是經過事先設計及設想的,也就是最理想的使用狀態,刻意增加用量或是次數,可能會讓產品的使用風險增加,實在大可不必。
很多人喜歡長時間敷用美白面膜或晚安凍膜,甚至用化妝棉濕敷美白化妝水,但因為現在常見的面膜(凍膜)及化妝水,很多都含有香料、酒精、色素、多元醇、乳化劑及一堆植萃成分,一旦使用或濕敷過久,皮膚反而容易敏感變乾。而且長時間讓角質層含水量過高,反而容易造成角質細胞腫脹及代謝異常,如同你把手泡在水中一段時間後的改變一樣。
6迷思
去角質好處多多,可以去角質層的色素,臉也比較嫩,可以常常去角質?
以皮膚生理學來看,角質層是皮膚最外層擔負著保護內在組織與器官的重要職責,無論是皮膚的觸感、平滑感、亮度及透明度等,均與角質層有關。
皮膚的角質有一定代謝時程,角質層中的角質細胞,本來就是老廢的,這是皮膚角質細胞生理代謝中很重要的過程,雖然老廢但並非無用,反而對皮膚來說,角質層是很重要的,過度去角質很像是揠苗助長,容易讓皮膚受傷造成敏感發紅的不適症狀。
雖然剛用完磨砂產品或去角質後,會發現皮膚比較滑順,就很像是工藝品使用砂紙或研磨拋光使表面平整光滑,但因為皮膚本身並非木頭或金屬做的,而是活的組織,用物理方法去角質,一旦過度包括摩擦用力過度、使用頻率過度及顆粒過度粗糙等,均會對皮膚造成傷害。
事實上,如果是健康的皮膚,每天固定清潔洗臉,就可以讓角質持續更新,而且,只要維護好角質本身的保濕功能,角質就會自行更替脫落。也就是說,把皮膚照顧好,不需額外去角質,尤其角質自行代謝及皮膚經人為去角質後,是比較脆弱的時候,雖然經皮吸收會比較快,但水分散失也會大大增加。
很多人只想到去角質可以讓後續保養成分吸收快一點、多一點,但沒想到這是犧牲角質層原本的保濕功能換來的,後續保養產品一旦沒有慎選,不良成分的保養品就會長驅直入進到皮膚內,過度不當去角質的皮膚,不但會變乾還會變敏感,所以建議,只要做一般的皮膚基本保養程序即可,不需要特別去角質。
7迷思
因為天生就容易白回來,所以不用美白,外出也不必撐傘?
不少人仗著自己皮膚天生比較白,怎麼都曬不黑,所以不用美白,豔陽下外出也不撐傘遮陽,尤其男性壓根就不重視美白,平時對於防曬也完全不重視。
事實上,陽光中紫外線照射,不但會促進黑色素細胞分裂,更會活化其中的酪氨酸.而產生較多的黑色素至皮膚表層,經過長期慢性的陽光曝曬後,這些過多的黑色素就很容易產生分布不均勻的情形,而導致膚色暗沉及斑點。
尤其像是雀斑、黑斑、曬斑、脂漏性角化斑、發炎後色素沉著的形成與惡化,跟紫外線的關係更是密不可分,不僅如此,皮膚一旦曬傷,還會改變膚質,容易老化,甚至罹患皮膚癌。
8迷思
常見夜市雷射打斑,可以試試看?
人皮膚的表皮層中含有一種黑色素細胞,它會製造並分布黑色素以影響我們的膚色,當黑色素的生成平衡遭到破壞,而導致過度製造及分布的時候,就可能造成「斑點」的產生。
一般來說,臉上的斑點簡單可以分成可預防性及不可預防性兩種,像是胎記、咖啡牛奶斑、貝克氏母斑、顴骨母斑、太田母斑等斑痣等,跟先天遺傳比較有關係,就很難靠著後天的預防措施而讓它不要產生或消失淡去。
比較可以預防的斑點就像是雀斑、黑斑、曬斑、脂漏性角化斑及發炎後色素沉著等問題。
而斑點依黑色素分布的位置不同還可以分成表皮性、真皮性及混合性3種,其治療癒後及處理方式都不盡相同,這部分就需要皮膚科醫師的經驗及專業來做鑑別診斷及處理,所以民眾不要小看打斑這件事,要先「知斑」之後才能談「淡斑」或是「打斑」。
臨床上很多人花了很多時間和金錢想要打斑,除了事倍功半,又對皮膚造成傷害,美國即有一位女主播為了打斑,結果造成皮膚燒傷。隨著醫美儀器的進步,雷射的種類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訴求的療效五花八門,舉凡除斑、除痣、除皺等都能找到合適的雷射治療,令消費者趨之若鶩,有些民眾甚至因友人介紹或貪便宜,跑到夜市打斑或是找上經驗不足的美容沙龍,結果因使用一些來路不明偏方、成分不清的藥物,花了大錢得不到效果,反而造成皮膚更嚴重的傷害,尤其執行這些業務一旦使用到藥物,往往需要由醫師來操刀,其亦涉及到違法的問題,應該要特別留意,以維護自身的權益。
想要美白,一定要先做好防曬,但防曬不只是為了要美白而已,選擇適當的防曬用品,適時適度正確足量的使用,出門前在臉部、手臂、後頸等曝曬處擦防曬產品,玩水或戶外活動時選擇高抗水性的防曬產品,隨時補擦。避免上午10時至下午2時外出,騎車時要戴口罩,在戶外戴帽、撐傘、著薄長袖以及戴太陽眼鏡,減少皮膚及眼睛曝曬於紫外線下的機會,是防曬最基本的功夫。
【完整內容請見常春月刊 36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