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回 veryWed 部落格首頁 | 管理介面
最新文章


GI值飲食,遠離妊娠糖尿病

 

 

採訪撰文/湯佳珮
諮詢/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營養課營養師 夏子雯
攝影/小江

 

為了避免得到妊娠糖尿病,醫師大多會請孕媽咪們「控制體重、少吃甜食」,不過除了少吃甜食之外,飲食方面還可以注意哪些細節?近年來很夯的低GI值飲食究竟是什麼?萬一得到妊娠糖尿病,如何改善飲食與生活習慣?

 

妊娠糖尿病的定義?
妊娠糖尿病指的是懷孕前沒有糖尿病病史,而在懷孕期間發現患有糖尿病,產後血糖又恢復到正常的範圍。患有妊娠糖尿病的負面影響很多,例如:巨嬰症、寶寶出生後低血糖(由於在母體內已習慣高血糖的環境,寶寶會產生胰島素來吸收血糖,但出生後媽咪不再供應血糖,寶寶體內的胰島素會使本身血糖迅速下降,反而形成低血糖)、先天畸形、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新生兒黃疸、紅血球過多,甚至是新生兒死亡等情況產生。

而且根據研究顯示,懷孕時曾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在產後510年內會有大約4060%的機率發展成糖尿病,因此孕媽咪不可不慎。

 

肥胖的危險因子?
*懷孕前肥胖或過重的人
夏子雯營養師表示,懷孕前過重(BMI大於24)或肥胖(BMI大於27)的人、高齡產婦、家族有糖尿病病史等,比較容易得到妊娠糖尿病,因為過胖或肥胖的人胰島素抗性較高,血糖容易控制不好,再加上懷孕荷爾蒙變化,所以血糖容易偏高;其實即使體重正常,也可能會患有妊娠糖尿病,不過機率相較於體重過重或肥胖者較低一點。

*有家族史的人
如果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懷孕時患有妊娠糖尿病的機率會比較高。不過如果是上一胎懷孕時患有妊娠糖尿病,下一胎則不一定會有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篩檢的小提醒
懷孕2428週時應做妊娠糖尿病篩檢,孕婦必須喝糖水來篩檢。有些孕婦覺得糖水很甜,想加水稀釋、或是加檸檬汁來中和甜味,夏子雯營養師表示,其實這些做法皆不恰當,因為加水可能會稀釋濃度,而加檸檬汁更是不建議,因為檸檬是水果含有果糖,可能會影響糖份總量。

 

什麼是GI值?
所謂的GI值,是指升糖指數(GlycemicIndex),也就是血糖上升的幅度。食物的GI值皆為經由實驗室所檢測出的數值。食物的GI愈低,表示食物消化後愈不容易造成血糖上升,反之則是愈容易造成血糖上升。低GI值飲食一般來說適合普羅大眾,即使生完小孩後也可以繼續這樣吃,想要減重的人也特別適合低GI值的飲食,因為低GI值飲食方式使血糖的波動幅度不會太大,比較不會增加一直想吃食物的欲望(如果血糖波動的幅度大,就會容易餓)。

 

GI值一定準確嗎?
一般來說,食物的膳食纖維愈高,GI值就愈低,這也符合醫學界總是提倡多吃蔬菜的原則。此外,食物的顆粒愈完整,GI值也會比較低,例如:大燕麥比穀粉的GI值低。吃比較完整的天然食物,會比吃已經磨成粉的食物來得更理想(這裡指的是對大人而言,嬰兒副食品當然是例外)。

但是GI值不能完全相信,因為油脂也會影響GI值,食物的油脂含量愈高,GI值愈低,例如:冰淇淋的油脂含量高,GI值就比較低,所以GI值高低並非100%準確。不過除了油脂影響外,仍具有一定程度的可信度,還是可以用來參考。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201605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article.aspx?sno=0004916
*【嬰兒與母親】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 


【黃瑽寧醫師專欄】

別讓尿床傷了心

  

黃瑽寧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 主治醫師 


 

《以下內容為 veryWed 非常婚禮版權所有, 非經書面授權, 請勿轉載》 

 

 

五月二十四日是個特別的日子,叫做「世界尿床日」。這個日子是由國際兒童尿控協會(International Childrens Continence Society, ICCS)以及歐洲兒科泌尿科學會(European Society for Paediatric Urology, ESPU)於去年開始所共同推廣的活動。聽起來這個日子有點搞笑,尿床日?這不是每個孩子都曾發生過的經驗嗎?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呢?

事實上,正在閱讀此文章的家長,一定有人家中孩子已經上了小學,卻時常還在尿床的。尿床並不是學齡前兒童才有的毛病,三歲時有百分之四十的孩子會尿床,六歲時仍有百分之十,而十二歲已經要上國中了,還有百­­­分之三的少年,偶而還是會尿床呢! 所以說,其實很多家庭有這樣的小困擾,只是沒有大肆宣揚而已。

 

尿床不是訓練就有成效  

我必須承認,在我自己過去的觀念中,也認為尿床問題只要「多加訓練」就可以達標,直到我門診來了一位已經十六歲尿床的大女孩。十六歲了,想想看,不論你曾經聽說過、閱讀過、或嘗試過什麼訓練方法,她媽媽一定都使用過,卻沒有一種是有效的。什麼睡前不喝水啦、白天灌水訓練膀胱啦、冥想練習啦、半夜調鬧鐘啦、打啊、罵啊,通通都用上一輪又一輪。這位大女孩靜靜的坐在看診椅上,聽母親細數這麼多年來的無奈,她的頭越來越低,一句話都不吭聲。

尿床如果光靠訓練就能控制,今天這個女孩就不會如此辛酸了。事實上,尿床的原因大致分為兩大因素:一、半夜腎臟製造尿液太多;二、大腦喚醒中樞尚未成熟。

人類的腦下垂體,會分泌一種物質,叫做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顧名思義,就是可以讓腎臟「對抗」利尿,減少尿液的製造。成熟大人的夜間抗利尿激素會提高分泌量,所以半夜的尿量就會減少,讓我們一夜好眠。但是兒童因為大腦尚未發育成熟,因此半夜分泌的尿量並沒有減少,膀胱不夠裝,再加上喚醒中樞失能的情形下,自然而然就會尿床了。

 

尿床孩子睡眠品質不佳

雖然的確是在「睡太熟」的情形下無法爬來尿尿,但其實尿床的孩子的睡眠品質並不好。想想看,如果媽媽每天嘮叨,灌輸孩子尿床是「羞羞臉」,千叮嚀萬叮嚀半夜要記得起來尿尿,其實會造成孩子害怕入睡,增加心理壓力。根據睡眠監測研究發現,這些尿床孩子半夜一直睡睡醒醒,一直想說「我要起來尿尿」,卻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醒的時候沒尿,睡的時候卻嘩啦尿了一床單。

有些人會以為尿床是跟白天的心理壓力有關,其實也沒有。白天頻尿可能是跟壓力相關,但是夜尿則否,單純就是大腦還沒成熟,時間未到而已。大腦成熟每個人有快有慢,你知道嗎?其實有七成的尿床兒童,可以追溯到父親或母親小時候,也是大腦慢熟的尿床一族。

 

父母不要大驚小怪,六歲以上可以適度用藥

從上述的介紹,大家現在應該了解,父母千萬不要再為了孩子尿床的事件,搞得全家烏煙瘴氣。尿床雖然與白天的心理壓力無關,但是當睡眠品質不佳,加上被父母罵到自信心低落,也是會導致白天情緒障礙的。另外,最大的問題還有來自同儕壓力,尤其當同學相約參加四天三夜的夏令營,或畢業旅行的時候,孩子卻因為尿床問題而不敢參加,這是多麼令人難堪的經驗。

面對六歲以上尿床的孩子,實務上的建議如下:

1. 父母睡前提醒孩子半夜起來上廁所無可厚非,但千萬記得以微笑鼓勵,代替皺眉恐嚇。

2. 如果孩子想穿尿布睡個好覺,我覺得沒關係,總比整天洗床單好多了。

3. 不想穿尿布,或者想跟朋友外出過夜?睡前吃顆抗利尿激素藥物就搞定了,保證晚上不夜尿。不過吃藥之前,要先請兒童腎臟科醫師詳細評估,確定沒有器質性的疾病,才可以使用。

 

尿床本身不是病,別讓尿床傷了心。

 

 

 

 

 

  


 

專家開講:黃瑽寧 醫師 

現職:馬偕兒童醫院 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研究員、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



家長給零用錢常犯的5大錯誤


 

作者:曾多聞
圖片來源:parinyabinsuk/shutterstock.com 

 


調查指出,美國多數家長會給孩子零用錢,美國兒童平均每人每月得到約合台幣2211元的零用錢。專家提醒,爸爸媽媽在給零用錢時常犯5大錯誤,為人父母者值得引以為戒。

 

美國《市場觀察》雜誌報導,每10個家長,有7個會給孩子零用錢;且零用錢金額逐年升高,2012年美國孩子平均每月得到65美元(約合台幣2119元)零用錢,去年美國孩子平均每月得到67.8美元(約合台幣2211元)。1/4的孩子每月零用錢超過100美元(約合台幣3260元)。


專家指出,父母在給零用錢時有5個常犯的錯誤:

 

 

錯誤一:只注意給孩子多少錢,不注意孩子怎麼花錢。

理財暢銷書《聰明媽媽,有錢媽媽》作者金柏莉•帕爾默(Kimberly Palmer)指出:「太多家長只在乎他們給了孩子多少零用錢,卻不在乎孩子怎麼花這些錢。」理財暢銷書《白馬王子不白馬》作者凱瑟琳•葛麗絲(Kathleen Grace)也說:「給零用錢是教孩子理財最基本的第一步,但是,父母必須在給孩子零用錢的同時,跟他們討論要怎麼花費或儲蓄這些錢,才能達到理財教育的目的。」

但這並不代表爸爸媽媽完全不用注意給了孩子多少零用錢。理財顧問公司Falco Wealth Management總裁麥克•法爾科(Mike Falco)建議,以孩子的年紀為基準,5歲孩子每週可以得到5美元(約合台幣163元)的零用錢,16歲的孩子每週可得到16美元(約合台幣522元)零用錢。 

 

錯誤二:太晚開始給孩子零用錢。

大約半數的家長在孩子8歲以後才開始給零用錢。專家說這太晚了。帕爾默建議在孩子開始有金錢觀念、大約5歲時,開始給零用錢。法爾科則建議,孩子一學會數數,大約4歲時,就開始給零用錢。讓理財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變成他們生活的一部份。如此也容易建立孩子儲蓄以及合理花費的觀念。
 

錯誤三:給兒子和女兒的零用錢數目不一。

美國註冊會計師學會(AICPA)調查指出,2/3的男人在成長過程中有拿到零用錢,但只有一半的女人在成長過程中拿到零用錢。專家指出,這種現象在今天仍然存在。但他們一致認為這是不對的。法爾科說:「給男孩和女孩的零用錢應該要公平」。
 

錯誤四:沒有制定花費零用錢的相關規定。

理財顧問公司OXYGen Financial副總裁艾瑞克•普西萊利(Eric Pucciarelli)說,給孩子零用錢時,應該要求他們至少存起來一部份。葛麗絲也說,要教孩子「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存錢」,不能今朝有酒今朝醉。普西萊利補充說,這樣可以幫孩子養成儲蓄的習慣。他建議勸說孩子將1/3的零用錢存起來。

 

錯誤五:將零用錢和幫忙做家事綁在一起。

很多父母讓孩子幫忙做家事來賺取零用錢,《市場觀察》報導,美國孩子平均每星期做6小時家事來「賺錢」。但部分專家認為這不是給零用錢最好的方法。帕爾默說:「孩子本來就應該幫忙做家事,因為這是他們身為家庭一份子的責任,家裡每個人都應該分攤家事。」







【更多豐富內容請見《親子天下》網站 http://bit.ly/1TxHomm   

 

延伸閱讀:
教孩子好好花自己的錢http://bit.ly/1sxfSfI
孩子吵著買東西,怎麼辦?
http://bit.ly/1U8l7M6
洪蘭:「想要」與「必要」的界限http://bit.ly/1WLTVa7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親子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親子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茲卡病毒是否會侵襲台灣?

 

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感染科主治醫師暨台灣兒科醫學會副祕書長李秉穎

 

在中南美洲快速蔓延的茲卡(Zika)病毒疫情,已飄洋過海到亞洲,因應越南出現茲卡病毒本土疫情,衛福部疾管署於48日宣布,提升越南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二級「警示(Alert)」,前往當地必須加強防護。目前亞洲還有泰國、馬爾地夫、菲律賓列為「警示」;而柬埔寨、印尼、馬來西亞、寮國、孟加拉等國的茲卡病毒旅遊疫情則列為第一級「注意(Watch)」。相信不少人會問:茲卡病毒會來台灣嗎?

20162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茲卡病毒(Zika virus)感染為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疾病管制署隔天馬上成立指揮中心,並將之列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許多人開始擔心,台灣是否也會出現茲卡病毒感染。事實上,茲卡病毒對台灣並無立即威脅。目前,只需要注意去疫區得到感染的可能性,但數年或數十年後或許可能出現本土疫情。
 

1947年‧非洲首度現蹤

茲卡病毒是一種RNA病毒,1947年首度在非洲烏干達的茲卡森林(Zika Forest)被發現,所以定名為茲卡病毒。它主要藉由斑蚊類蟲媒傳播,包括非洲地區的非洲斑蚊,與我們熟知的埃及斑蚊、白線斑蚊。最近發現性行為與輸血偶爾也可導致傳染,而且病毒在生殖道的存活時間極長,對此,疾病管制署建議,自疫區歸來後28天內避免捐血,並需注意安全性行為。

除了茲卡病毒以外,最近有愈來愈多新的病毒攻擊人類,包括SARS病毒、伊波拉病毒、中東呼吸症候群(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冠狀病毒與禽流感病毒等。世界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學者認為,自然界的野生動物本就保有一些不太會攻擊人類的病毒。隨著人類居住地區不斷擴大,人類跟野生動物之間的接觸日漸頻繁。所以原先的動物病毒有較多機會跑到人類身上致病,甚至像SARS一樣,從原先是蝙蝠的冠狀病毒,搖身一變,突變成人類冠狀病毒,造成全球大流行的威脅。所以可預期的是:新的病毒愈來愈多,這正是人類無止境擴展居住範圍的後果之一。
 

症狀‧等於輕微的登革熱

茲卡病毒感染的症狀十分類似名氣更大的登革熱,根據2007年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雅蒲島(Yap Islands)爆發疫情時的研究,其症狀最常見的是發燒與皮疹,其他常見症狀包括關節炎、結膜發紅、肌肉痛、頭痛、眼窩痛、水腫、嘔吐等。前述症狀與登革熱幾乎完全一樣,至於登革熱偶爾會引起的登革出血熱、休克症候群,則尚無類似報告。茲卡病毒感染也幾乎沒有死亡病例,因此,一般將之視為比較輕微的登革熱。因為臨床症狀太類似,所以無法從病患臨床表現分辨茲卡病毒感染與登革熱,其確診需要抗體或病毒核酸的檢驗證實。
 

注意‧小頭症與神經併發症

茲卡病毒感染原先侷限於區域性小規模流行,並沒有引起關注。2015年,茲卡病毒登陸南美洲以後,因為病例數大增,才發現這種被認為很良性的感染,竟可能導致嚴重併發症。

根據巴西等地的資料顯示,孕婦感染茲卡病毒以後,會使胎兒出現小頭症。這可能是因為胎兒發育時期,腦部的發育對外界傷害極為敏感,再加上茲卡病毒具有攻擊神經細胞的能力,因而會使胎兒的腦部發育不全。小頭症兒童出生之後,將造成家庭長期負擔,也會導致社會問題,進而被高度重視。

此外,茲卡病毒也會引起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é syndrome)等神經併發症。格林-巴利症候群是一種跟自體免疫反應有關的多發性神經炎,有時候會完全恢復,有時則會留下神經麻痺等後遺症。

 

 



※原文刊載於201605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胎位不正=難產?

矯正胎位4方法 

 

採訪撰文/陳怡均
諮詢/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婦產科醫師蘇聖淵
模特兒/溫柔媽咪明鈺
梳化/蔡琇惠
攝影/小木偶親子攝影

 

 

40週的懷孕過程中,想自然產的媽咪最害怕聽到胎兒有狀況,像是胎位不正,這代表必須採取剖腹產才能生下孩子。究竟什麼是胎位不正?對於寶寶會造成哪些後遺症?是否有矯正的機會?

 

正常胎位,意指胎兒在媽咪肚子裡的姿勢為「頭下腳上」,只要胎兒不是以這個姿勢待在媽咪腹中,便稱做「胎位不正」,但又因位置不同,分成好幾種類型,例如:臀位、斜位、橫位與顏面位等。懷孕初期被檢查出胎位不正的機率高達25%,隨著週數的增加,其比例會逐漸下降,根據調查資料顯示,第32週時的胎位不正機率為7%,第37週以上則降低至34%。由於胎兒位置在早期可能會隨時改變,孕媽咪無須太過擔心。

 

胎位不正,順產不易
胎位,意指胎兒在子宮內的位置。胎兒出生前在子宮內的姿勢十分重要,將攸關到孕媽咪會順產或難產,正常狀態來說,胎兒浸泡於羊水中,因頭重腳輕的關係,自然會呈現頭下腳上的狀態,這在生產時最為順利,只要胎兒並非「頭下腳上」,即為胎位不正。

由於懷孕早期時,胎兒很可能會在媽咪的肚子裡轉來轉去,必須等到30周以上才逐漸固定下來,因此,早期的胎位不正無須太過擔憂;胎位不正的類型是依照胎兒最靠近媽咪子宮頸的部分做區分,可略分為以下幾種:

臀位:胎兒臀部靠近媽咪的子宮頸,為頭上腳下的姿勢,也是胎位不正最常見的一種,其中又分為單臀位、混合臀位、全膝位、不全膝位、全足位、不全足位。

橫位:橫躺於媽咪子宮中,面部朝上。

斜位:與橫位意思相近,僅為角度的差異。

顏面位:胎兒應保持頭下腳上,且面向媽咪的背後。若面向媽咪子宮頸口,則為顏面位的胎位不正。

枕後後位:當胎兒頭下腳上,但面部朝向媽咪的腹部者,稱為枕後後位。

額位:胎兒的頭頂應朝向媽咪的子宮頸,若面對子宮頸的是胎兒的額頭,稱為額位。

原則上,只要孕媽咪按時進行產檢,胎位不正的狀況可以透過超音波來察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婦產科醫師蘇聖淵表示,也許部分媽咪曾聽過老一輩說過醫生會利用觸診方式判斷胎位是否為正,這是因為胎兒頭部較硬,用觸摸方式判斷頭部位於子宮的哪個部位,然而,隨著醫學的發達,只需透過簡單的超音波,便可清楚知道胎兒的位置是否處於正常的頭位。此外,即使在第32週前偵測出胎位不正,孕媽咪也無須太過擔心,此刻的胎兒仍可能不斷旋轉,通常超過32週以上,才能確認胎兒是否為胎位不正。雖然胎位不正的胎兒多半會採取剖腹產,但卻不會對母體或胎兒造成健康上的危害。

 

造成胎位不正5成因
胎兒32週前在媽咪的肚子裡任意翻轉,隨著年齡與體型的增加,加上孕期中、後期的子宮被撐大而時常收縮,由上而下施力,同時將胎兒的頭部往下擠壓,形成正常的頭位。蘇聖淵醫師表示,幾乎90%以上的孕媽咪都是正常的胎位,僅有少數的胎兒會呈現不正狀況,而胎位不正多半屬於自然機率問題,較無預防方式,根據調查資料顯示,胎位不正較常出現於孕媽咪羊水過多或過少、子宮異常等狀況,例如:雙子宮、雙角子宮或子宮中隔。此外,媽咪若患有子宮肌瘤等疾病,也可能導致胎位不正,多胞胎孕婦、前胎為胎位不正而剖腹產者也同樣會提高胎位不正的機率。

成因1:羊水過多或過少
當媽咪子宮內的羊水過多時,胎兒的活動空間相對變大,即使到了32週左右,也很可能因為空間過大而可任意翻轉。反之,但當胎兒位置並非處於正常的頭位,又因為羊水過少、活動空間窄,翻轉成正常頭位的機率就會相對減少。

成因2:子宮異常
雙子宮、雙角子宮或子宮中隔這類子宮發育異常的狀況,統稱子宮異常引起之胎位不正。由於女胎兒在媽咪肚子裡時,子宮為兩個組織融合後所形成,隨著懷孕周數的增加,兩個組織會融合成一個完整的子宮,若融合不完全,依照程度可分為近似愛心形狀的雙角子宮、子宮中間有個分隔的子宮中隔或雙子宮。由於子宮形狀異常,造成裡面空間較為狹小,易使胎兒胎位不正,同時也會增加子宮早期收縮、早產及早期破水的風險。

成因3:子宮肌瘤
由於肌瘤與胎兒同時位於媽咪子宮內,當胎兒在活動時,很可能因為肌瘤過大而影響胎兒的活動空間,導致胎位不正的狀況產生。

成因4:胎兒患疾
若胎兒患有水腦症、無腦症等疾病,也會增加胎位不正機率,水腦症胎兒的胎頭過大,姿勢較無法調整為正常的頭位;無腦症的胎兒由於缺乏頭蓋骨,為嚴重的胎兒畸形。然而,早產兒由於發育遲緩,胎兒體積過小,胎頭無法被固定於子宮內。

成因5:第二胎以上之經產婦
媽咪生過許多胎後,子宮的肌肉相較於從前會較為鬆弛、失去彈性,因此,在子宮被撐大後的收縮力道不足以將胎頭往下擠壓,形成正常的頭位。

 

矯正胎位4方法
通常媽咪有胎位不正時,大多數醫師會建議採取剖腹產方式來迎接寶寶,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避免難產。胎兒多半頭大、肩膀與身體小,在生產時,依照頭、肩膀、腳的順序很快就能順利分娩,但胎位不正的寶寶,例如:頭上腳下的臀位,當寶寶的腳與身體已經產出,但頭部仍卡在媽咪的恥骨處,此時由於連接肚臍與胎盤的臍帶會被擠壓,導致臍血供應不足,胎兒出現生命危險,故臀位的寶寶採取自然產時,頭部若未能在68分鐘內產出,醫師就必須立刻進行手術協助生產,可能利用緊急剖腹產、子宮頸切開術、採用臀位產鉗等方法,但因困難度相當高,媽咪與胎兒的生命危險也會增加。雖然並非所有的胎位不正都會採取剖腹產,但醫師會考量到胎兒胎位不正的類型與狀況,與媽咪進行討論,一切以媽咪與胎兒的生命安全為優先。

蘇聖淵醫師補充,醫師會告知產檢正常的媽咪,一旦出現破水,應立即就醫,若為陣痛或落紅則可稍微觀察一下,但胎位不正的媽咪只要出現破水、落紅或陣痛產兆現象,特別是胎兒為橫位、臀位的胎位不正時,必須立刻就醫,主要是因為橫位與臀位的胎兒,可能會在媽咪破水時,使臍帶隨著羊水流到子宮頸與陰道處,造成臍帶脫垂(prolapse of cord)狀況;由於臍帶受到壓迫,血液供應受阻,未能緊急處理,可能幾分鐘內便導致胎兒缺氧、死亡,因此,媽咪不可不慎。又胎位不正的寶寶,有時會伴隨體重過輕、早產等情況,與胎位不正並非因果關係,因此,媽咪應定期進行產檢,了解自己的寶寶有哪些狀況,並且與醫師密切保持討論,觀察胎兒狀況,才能評估對媽咪與胎兒最有利的生產方式。

不過,胎兒在子宮內前32週,由於體積小、羊水充足、活動空間大,會時常變換姿勢,32週以上則胎兒體積已較大、活動空間相對狹小,又因為被撐大的子宮會陸續開始進行收縮,將頭重腳輕的胎兒由上往下擠壓,形成「頭位」,故若在32週以上檢查出胎兒在子宮內並非為頭下腳上的姿勢,才是真正的胎位不正。胎位不正是否能夠轉正?蘇聖淵醫師對此問題持保留態度,雖然目前有幾種方式曾經幫助孕媽咪矯正胎位,但這屬於機率問題,目前無法保證有任何方式能有效將胎位轉正。以下為幾種常見的矯正胎位方式,供您做參考。

1膝胸卧式
膝胸卧式是目前最多醫師建議媽咪做的矯正活動,由於寶寶頭重腳輕,希望透過媽咪的一些姿勢,藉由重力的作用讓寶寶的頭部往下垂,適用於30週後、胎位為臀位或橫位的媽咪。孕媽咪先將褲帶解開,雙膝與肩同寬跪於地板上(鋪設瑜珈墊),在膝蓋處放置毛巾或軟墊、頭處放置枕頭,會讓動作較為舒適;將胸與肩膀緊貼於地面,頭部可側向外,兩手貼於床面、雙膝彎曲、大腿與地面垂直,臀部、大腿至小腿盡量呈90度,此姿勢維持510分鐘,適應後再逐漸拉長到15分鐘,早、晚各做一次,若能使頭低、臀部高的差距拉大,效果更佳。

特別要注意的是執行前應排尿,並且要考量自身體能狀況,若感到不適,應立刻停止,與醫師討論;開始執行的期間應按時產檢,確認胎兒是否有改變胎位。

2外倒轉術
簡單來說,外倒轉術是以外力調整胎兒的位置,為較早期的矯正方式。部分婦產科醫師會用手推胎兒的頭與肚子,但由於不知道胎兒在子宮內部臍帶纏繞與胎盤剝離等狀況,因此,不太建議使用此方式進行矯正,除非萬不得已的狀況下,必須透過監視器輔助才能進行。此外,懷孕期間曾有出血狀況或羊水過少的孕媽咪,皆不適合進行這類矯正術。

3側臥位轉位法
孕媽咪在晚間睡覺時,身體臥於胎兒身體肢側,透過重力使胎頭進入骨盆;又或者過往習慣左側臥睡者,可換至右側,而原本習慣右側臥睡者,則改為左側。

4適度活動
孕媽咪適度活動可以刺激寶寶的活動量增加,使其有機會轉正胎位,因此,胎位不正的孕媽咪千萬別以為要多休息、多養胎才是對,越不活動就越沒有機會轉正。運動部分可採取散步或上樓梯,每天至少進行一次,時間長短則依自身體力為主,無須勉強。

 

 

 

 

蘇聖淵
學歷: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經歷: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住院醫師、總醫師、產科研究員
現職: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產科主治醫師

 

*更多內容請參考:【媽咪寶貝】201604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
*【媽咪寶貝】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