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沁&花花女兒是最美創作 1+1>2的幸福
- 2016 / 05 / 03 06:30 PM
阿沁&花花女兒是最美創作
1+1>2的幸福
採訪撰文/戴筠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
梳化/蔡琇惠
服裝造型/三曜設計,Lezis
服飾品牌/男:VivienneWestwood、AX女:MODA流行製造機、DUTION小孩:Infanlab,造型師提供
F.I.R.飛兒樂團的阿沁(黃漢青)去年和模特兒女友花花(李汶靜)成婚。曾創作無數膾炙人口情歌的他最新力作是可愛的女兒「小花苞」。想看音樂才子身兼新手老爸會擦出什麼火花?阿沁和花花又是如何譜出愛的協奏曲?本期封面人
物邀請沁花夫妻分享他們從婚前到婚後的愛情旅程,以及新手爸媽的甘苦談。
皮膚白皙、氣質沉穩的花苞毫不怕生,一到攝影棚就安靜坐在嬰兒車上等爸比媽咪梳化。阿沁笑說「我有空就會帶她去PlayGround(阿沁創辦的流行藝術學校)看練習生表演,她習慣人多的場地,不太會哭鬧,學校老師都很喜歡她。」拍攝當天花苞穿了一件粉色條紋罩衫,頭戴一頂米色小帽,讓人直呼卡哇伊。服裝設計系畢業的花花說以前念書時就幻想以後可以生個女兒為她打扮,花苞就是她的小小模特兒。平常會給花苞嘗試各種風格的衣服,最常穿的是浪漫的蓬裙,間接滿足自己的公主夢。
大小孩阿沁愛撒嬌和花花沒代溝
回想認識花花的過程,阿沁招認對她「一見鍾情」。當時TPI經紀公司剛成立,正招募新人,剛好花花來面試,兩人互換LINE、每天通話讓感情升溫。雖然年紀差了一輪,童心未泯的阿沁笑稱「我和她完全沒有代溝!」自嘲心智年齡只有18歲,和花花在一起就變成大小孩,甚至會纏著她撒嬌,反倒是花花比較成熟。交往初期,他工作忙碌,常兩岸三地到處跑,懂事貼心的花花不像其他年輕女孩會鬧情緒,給予他穩定的力量;加上兩人同屬基督徒,相同的宗教信仰加深他們對彼此的信任感,因此讓他萌生想婚的念頭。好巧不巧,交往1年多,花花傳來懷孕的消息,他說「那時經紀公司經營的不錯、樂團發展穩定,雙方家人關係也很好,我覺得這是上帝給我最好的timing,所以決定公證結婚。」
懷孕初期,花花因出血就醫,醫師說胎兒不太穩定,要她好好待在家中養胎,但當時她還有模特兒的工作,左右為難之際,阿沁霸氣說「把工作辭了吧,不用擔心,我來負責養家。」一肩扛起經濟重擔的阿沁,讓花花直呼「好man!」工作行程滿檔的他,在花花懷孕期間也堅持陪她產檢,做她最大的後盾。花花甜笑「他真的很有肩膀,給我好大的安全感。」生花苞那天,花花十分緊張,在上手術台麻醉前就開始發抖;在最慌亂無助時,陪在一旁的阿沁握住她的手開始輕聲哼唱他為花苞寫的歌《睡著了》,歌聲蓋過手術器具的聲音,讓花花得以平靜下來。產後恢復那幾天,阿沁一邊工作一邊照顧花花,晚上就睡在病床旁的小沙發上,讓花花既不捨又感動。
新手爸比超上手明年再拚一個娃
做為新手爸爸,阿沁自豪學習能力很強,雖然剛開始包尿布包了半天還黏錯地方,但經過2、3次練習,現在已經很得心應手,每天回家還會幫花苞洗澎澎。他得意地說「一個小孩還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明年計劃和花花再拚一個寶貝。乖巧的花苞很得人緣,一般寶寶第一次到攝影棚不免哭鬧,她卻可以連拍3、4個小時不吵不鬧,淡定性格令人嘖嘖稱奇。花花偷偷爆料,花苞小小年紀就很注重形象管理,出門表現出一副乖巧的模樣,聽到別人稱讚她就會露出得意表情,一回家馬上現出原形,對媽咪、爸比耍任性、撒嬌。她自認對花苞管教嚴格,平常和花苞說話儘量不用疊字,把她當大人溝通。「其實小孩什麼都懂,一鬧就哄反而會讓她坐大,我都和花苞講道理。比如她有時候吃飯吃到一半停下來不吃,我會說現在是吃飯時間,堅持要她把飯吃完。她咿咿叫一下就會自己默默把飯吃完。」如果花苞不停哭鬧怎麼辦?「我會和她說現在沒有什麼需要哭的事,為什麼要哭?久而久之她也逐漸了解,哭鬧的次數愈來愈少。」另外,她也會放手讓花苞自主學習,培養她的獨立性。最近花苞想拿湯匙吃飯,她便讓她自己吃,就算花苞吃得滿臉都是也不以為忤,認為這是學習的一部分。
花花婚前自稱是工作狂,婚後則化身女兒的御用攝影師兼大廚,不時在臉書分享小花苞的萌照和副食品食譜。研究副食品頗有心得的她把花苞養得頭好壯壯,讓許多媽咪都羨慕不已。問花花有什麼獨門秘方?她透露「用開水煮稀飯沒什麼味道,我都自己熬蔬菜高湯加進稀飯裏,這樣稀飯就會有蔬菜的甜味。另外我會在稀飯上加一些青菜和肉類補充營養,每天變化不同菜色,花苞吃得很開心。」由於花苞現在還是喝全母奶,奶量愈來愈少的花花也想出一個讓花苞接受配方奶的方法「我會用配方奶做副食品,比如用蛋黃加配方奶做成蒸蛋,或用水果泥加配方奶煮成燕麥粥,讓她慢慢習慣配方奶的味道。」她把對工作的動力用在製作副食品上,笑稱自己十分享受製作過程,看到花苞一天天長大也讓她很有成就感。
吃貨花苞第一句話是ㄉㄟㄉㄟ
珠圓玉潤的花苞被花花虧是個「十足的吃貨」,第一句說的話不是爸爸或媽媽,而是ㄉㄟㄉㄟ。什麼是ㄉㄟㄉㄟ呢?花花大笑說,ㄉㄟㄉㄟ就是ㄋㄟㄋㄟ的意思。她說,一開始花苞發出「ㄉㄟㄉㄟ」的聲音她還以為花苞在叫「爸爸」,結果ㄉㄟㄉㄟ指的是ㄋㄟㄋㄟ。因為她都會教花苞這是飯飯、這是ㄋㄟㄋㄟ。現在只要花花把奶掏出來,花苞就會瘋狂地叫ㄉㄟㄉㄟ然後衝過來喝奶。「我常拿玩具引誘她和我一起玩,但她都懶懶的敷衍我,但一拿出餅乾,她就立刻爬過來。」對食物執著的程度讓花花又好氣又好笑。除了對吃的東西會主動,花花說花苞其實平常很懶,不用動一根指頭,坐定位就有人拿東西給她,完全是個小公主。最近她讓花苞練習自己走,「我一直引導她,說走、走,試了好久她才走。」她為此還差點喜極而泣。
愛電音瘋律動變身小小HyunA
做為家庭唯一支柱,阿沁把照顧花苞的工作交給老婆,自己則是全力衝刺事業,為的就是讓妻女過更好的生活。身為音樂人的他在創辦流行藝術學校後多了教育家的身份。想不想培養女兒走演藝圈?他笑「學音樂很好,可以刺激創造力,至於未來要往哪個領域發展看她自己,我不會干涉。」話雖如此,因為花苞從娘胎就開始聽大量的音樂,包括阿沁寫的嘻哈、饒舌舞曲,出生後阿沁也常唱歌給她聽。耳濡目染之下,花苞對音樂的敏感度也特別高,每次聽到節奏感強烈的音樂就會開始搖頭晃腦、打拍子,跟著節拍律動,聽到高潮處還會伸出手跟著擺動。阿沁自豪「花苞很有藝術天分,以後應該可以走HyunA或子瑜的路線。」喜歡電音和快節奏的花苞還喜歡彈鋼琴,一彈就是2、3個小時,之前連續彈壞兩台小鋼琴,疼女兒的阿沁又幫她買一台。他說「希望花苞長大被人問到『為什麼鋼琴彈這麼好』的時候,可以說『我的第一台鋼琴是爸爸買給我的』。」曾在花花懷孕期間為女兒寫歌的他,打算在下張專輯為花苞量身打造一首歌,並考慮讓她初試啼聲。他笑說「花苞的臉書按讚數比我多,專輯收錄她的聲音應該會大賣!」
生活白癡阿沁被花花虧「水母」
去年11月才與花花補辦婚宴,同時升格當人夫與爸爸的阿沁直言「家裡只有老婆的時候是歸心似箭,有了孩子則是百米飛奔!」每天一下班就迫不及待衝回家抱花苞,對寶貝女兒疼入心坎裡。雖然阿沁疼女兒到幾近溺愛的程度,但花花說她不會吃女兒的醋,反而會叫阿沁多陪女兒。個性獨立的她家事一把抓,可說是標準的賢妻良母。阿沁下班喊累,她立馬化身泰式按摩師,踩在阿沁背上替他按摩。今年情人節,她別出心裁做了花朵造型蛋糕,一刀切下正好是愛心形狀,甜蜜指數百分百。對於私底下的阿沁,花花透露,容易忘東忘西的阿沁是個生活白癡「有次請他買鮮奶回家,結果他提一瓶豆漿回來,叫他買東西大概10次才會買對1次。」對老公少根筋的舉動,她偷偷說「我都會喊他水母,因為水母沒有腦,哈哈。」不過搞笑歸搞笑,花花坦言和阿沁組成家庭是她最大的幸福「他脾氣很好,從來不會對我生氣,也很願意為我、為家人改變。」原本不送禮物的阿沁,經過花花「愛的教育」後,情人節一口氣準備3個禮物,讓花花感動不已。她感性地說「從小就希望成立自己的家,感謝阿沁老師讓我圓夢。」
雙魚座的阿沁本性浪漫,先前在臉書po文「男人的4大堅持」被網友狂推。4大堅持包括對老婆忠誠、對家庭認真、對小孩負責、男人絕對不該對家人發脾氣或動怒;他特別在第4點下方附註「這是我個人任性堅持」。什麼讓他有感而發?他表示,有了信仰後,他對人生產生更多體悟,認為人生就是要享受每一刻、經營每一個moment,規劃好5年、10年、20年的事,並在每分鐘做好該做的事,不做會讓自己心虛、遺憾的事。也因如此,他創辦流行藝術學校,為的就是打破台灣教育既有框架,建立一個空間,讓大家可以自在玩音樂,不受拘束的去創作、發揮自己的才華,藉此讓音樂教育自然融入社會文化中,為台灣文創產業突破盲點。對於家人,他強調要不斷溝通,「一段關係的開始與結束,關鍵在是否願意和對方溝通。」面對家人不該隱藏自己真實的面貌,吵架也好、拌嘴也罷,總之,要學會敞開心胸告知對方自己的需求、想法,如此才能讓彼此關係更加鞏固。
有別於一般男人,阿沁在人前不吝表現他對妻女的愛,採訪中途還偷偷繞到花花後面唱起「我可以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妳一起慢慢變老...」甜蜜舉動閃瞎眾人。個性互補的兩人看得出來感情如膠似漆、默契十足,一家三口在一起散發的幸福光芒讓人感到溫暖不已。千年之戀有一句歌詞「穿越千年的哀愁,是你在盡頭等我。最美麗的感動,會值得用一生守候。」如同阿沁對妻女許下的誓言,祝福他們可以loveeachotherforever。
給最愛的花苞…
希望妳未來成為一個正直、善良的人,在人生路上碰到問題時,用堅定的信仰度過難關,爸爸媽媽都會陪在妳身邊支持妳。
*更多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2016年04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
*【嬰兒與母親】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
- 【黃瑽寧醫師專欄】小孩牙齒黑黑,不見得是蛀牙
- 2016 / 04 / 29 05:39 PM
【黃瑽寧醫師專欄】
小孩牙齒黑黑,不見得是蛀牙
黃瑽寧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 主治醫師
《以下內容為 veryWed 非常婚禮版權所有, 非經書面授權, 請勿轉載》
我的朋友是一位醫師,她的太太是全職的家庭主婦,每天自己準備食物給孩子吃,不吃零食,餐餐刷牙。然而,只要兩個孩子張口一笑,全世界都看得到他們的牙齒佈滿黑斑,而且不是只有一顆牙,是幾乎每一顆都黑。
這位媽媽困擾極了。她去看了牙醫,牙醫師說沒有蛀牙,說孩子的牙齒很健康,至於為什麼會牙齒黑黑得呢?牙醫師說是體質關係。媽媽自己對著鏡子呲牙咧嘴,心裡暗忖,我跟我老公的牙都很潔白,哪裡來的黑牙體質呢?
口腔內是細菌大本營
每次聽到媒體在討論是馬桶上的細菌多,還是毛巾上的細菌多,我就忍不住想笑。真的要比個高下,那人類口腔中的細菌一定最多!從牙齒,舌頭,口腔內壁,大概住了兩百億隻以上的細菌,總重量高達二百毫克。所以下次在跟家人玩親親的時候,想像一下,你其實已經把幾百萬隻細菌跟對方交流了一下。曾經有一位牙醫師跟我說,其實「蛀牙」是人類最普遍的傳染性疾病,讓我這個感染專科醫師聽了一驚,心想還真是如此!
不過這麼多細菌住在人體的口腔中,還是有分好細菌跟壞細菌的,比如說蛀牙菌,就是屬於壞細菌,但其他的細菌,就不見得那麼的壞。有的時候我們過度的清潔口腔,比如說每天使用「含殺菌成分的漱口水」漱十幾次,反而會破壞口腔的菌生態平衡。但是另一方面,家中如果有成員老是不刷牙,口腔清潔做得很糟糕,造成口腔壞細菌滋生,這不只是影響到個人,也會間接把壞細菌傳播給家中其他成員,讓別人的牙齒也變得不健康,可以說是害己又害人!
小孩的牙齒黑黑,成分是含鐵的化合物
回到我們一開始的故事,為什麼朋友的小孩沒有蛀牙,但是卻有滿口的黑牙呢?
這種不屬於蛀牙的黑黑牙齒,通常存在於牙齦上緣,以線條加上少許斑點為表現,恆齒乳齒都可能發生,但還是比較常見在乳齒。這種黑黑線條,家長怎麼刷也刷不掉,就算給牙醫師洗牙刮乾淨之後,還是有可能會再度染色。
於是有牙醫師將這些黑黑的東西刮下來加以分析,發現主要的成份,是不溶性的含鐵化合物,比如說硫化鐵之類的物質,以及高量的鈣質與磷酸鹽。他們又進一步發現,這些含鐵化合物是經由口腔的某一群細菌,分泌出硫化氫,然後與口水中的鐵質產生化學反應,所製造出來的物質。曾經就在西班牙的一個研究中發現,那些有額外補充鐵劑維他命的小孩,特別容易發生這種黑黑牙齒的情形。
有一群口腔細菌,會釋放較多的硫化氫
當然除了口水中的鐵質較多之外,科學家也好奇口腔中哪些細菌,比較容易讓牙齒黑黑。研究發現,這些孩子口腔的放線菌種特別的多,而放線菌種正是會釋放硫化氫的細菌,整個前因後果應該就非常完整了。
好消息是,這些有黑黑放線菌寄生的牙齒,蛀牙的機率反而比一般孩童更低,可能是因為排擠了蛀牙菌的生長,或是其他未知的因素。但瞭解了這項知識,至少我的媽媽朋友可以鬆一口氣,不需要再整天自責是否沒有把孩子的牙顧好了。
但我還是要特別提醒,大家如果看到孩子的牙齒變黑,還是給兒童牙醫檢查一下比較妥當,千萬別自作聰明,小孩牙兒都蛀光了還渾然不知,那就不太妙囉!
結論
總而言之,小孩如果牙齒黑黑,但有在兒童牙科定期追蹤,那麼就不用擔心,長大會比較好,但家長要避免自做主張給孩子吃鐵劑。如果牙科醫師說有小孩有蛀牙,那麼全家人都要注意口腔清潔,不能只是怪罪小孩。
專家開講:黃瑽寧 醫師
現職:馬偕兒童醫院 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研究員、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
- 父母一定要鬆綁的吃飯規定
- 2016 / 04 / 25 05:11 PM
父母一定要鬆綁的吃飯規定
作者:邱紹雯
圖片來源:徐榕志
孩子不吃飯的理由千奇百怪,大人訂的用餐規矩同樣百百種,家裡的餐桌就這樣變成了談判桌,每一口都是一場交鋒。但這些餐規真的對孩子的健康有助益嗎?還是反而成為破壞孩子胃口的主因?
「怎麼還在玩,不趕快來吃飯?」「怎麼只吃肉,青菜都不吃!」這些話是否聽起來很熟悉?小孩老是要三催四請才願意來吃飯,或總是吃飯慢吞吞,又愛吃不吃的,讓大人氣都氣飽了。
吃飯原本應該是件開心的事,卻始終是家長們育兒的頭號焦慮。試問:「誰想和不停嘮叨的人,一起同桌吃飯呢?」全球暢銷百萬餘冊的德國育兒寶典《每個孩子都能好好吃飯》書中揭櫫重要的原則:用餐時父母的角色,只要負責將營養均衡的食物端上桌,訂好在何時供應,以及用餐的規矩。至於要不要吃、要吃多少、要吃什麼,就將決定權交給孩子吧!
畢竟,吃飯是孩子自己的事。大人要先能自己吃得開心,小孩也才能放鬆心情吃飯。適度的觀念鬆綁,將可讓餐桌不再成戰場,而是家中最輕鬆、舒服的用餐地方。
觀念鬆綁1不必規定怎麼吃
小孩不想吃,大人應該先開動
媽媽很常因為辛苦煮完一桌菜,叫小孩來吃時,沒人理睬而大發雷霆。提供到府育兒諮詢服務、人稱「大樹叔叔」的趙崇甫認為,家長大可不必一直逼孩子吃飯,不想吃有可能是因為手中的玩具還沒有玩夠,或是當下還不餓。
邀請孩子吃飯時,拍拍他的肩膀、看著他的眼睛,確實傳達到開飯的訊息,若孩子還不想吃,大人不如就先坐下來,好好開心的吃頓飯吧,帶頭做出良好的示範。
有時,孩子看你吃得津津有味,自動會靠過來問:「媽媽你在吃什麼?」若還是不來,大樹叔叔建議,不妨就把孩子最愛的菜先吃光。別捨不得要幫孩子留菜,偶爾換個方式告訴他:「好可惜,你喜歡吃的菜都被媽媽吃完了,下次要記得快一點來。」
不強迫孩子坐餐椅上吃完飯
此外,不少家長對於孩子一定得「乖乖坐好」吃飯,有著莫名的堅持。
大樹叔叔認為,兩歲半前的小小孩專注力有限,很容易受其他事情分心,一開始,不用強求非得在椅子上坐好好的吃,可以從提醒他們「要吃就坐著」開始,肯定孩子願意坐下來吃飯的行為,再慢慢拉長坐下來用餐的時間,並允許孩子不想吃可以離開。如此一來,大人、小孩的吃飯壓力都可以大大降低。
職能治療師、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也建議,用餐時應好好把握孩子前十分鐘的「用餐黃金期」,鼓勵儘量多吃一些,當他想要用手抓飯菜,或是搶湯匙、筷子,就讓他們自己吃,不要斥責孩子來搶湯匙或吃得亂七八糟,更不要強迫孩子非得坐在餐椅上把飯吃完,否則,餐椅反而可能成為孩子厭惡吃飯的主因。
用餐氣氛比餐規重要
能不能吃得下飯,輕鬆愉悅的氣氛很重要。王宏哲說,別老在餐桌上訂一堆規矩,例如「吃飯不可以說話」、「吃飯不可以拿下圍兜」、「不可以用手拿食物」、「不可以這樣用筷子」等,這都會破壞孩子飲食的內在動機。因為,「生氣」、「哭」、「難過」只會讓孩子更不想吃飯。
但這並不表示,用餐的禮儀不需要教導,只是「規矩不是用說的。」大樹叔叔舉例,很常聽到家長罵孩子「到底要我講幾次,叫你不吃的東西不要亂丟」,但家長都沒有告訴孩子,不吃的東西要放到哪裡。此時,不如直接提供具體的方法,給一個小盤子,教他們不想吃的就放在裡面,都比一直說「不可以」的方法好。
觀念鬆綁2不必規定吃多少
別擔心孩子餓到
「小孩子餓一餐沒關係的!」每當看到家長為了餵孩子吃完一頓飯,耗上兩、三個小時,沒隔多久下一餐的用餐時間又來了,小孩當然更吃不下,形成惡性循環。此時,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副院長、小兒專科醫生葉勝雄多半會直接建議家長,「不如讓孩子餓個一餐,下餐會吃更多。」
最怕的是,家長怕孩子正餐沒吃飽,中間點心拚命餵,同樣是沒完沒了。大樹叔叔指出,孩子在餐與餐中間喊肚子餓時,「安撫情緒會比急著餵飽他」更重要。先同理孩子餓的心情,為什麼這麼快餓呢?建議試著先喝點水看看。最好能在下一餐前,不再提供任何食物。若真的忍不住,可以提供一點水果;切記,一點就好,千萬不能任由孩子點心吃到飽。
以週或月為單位觀察吃的量
孩子與生俱來是有控制飲食的能力,大人們應該放下每餐一定要吃多少的限制,只需要從旁觀察、記錄,至於該吃多少,交給孩子決定。
大樹叔叔提出「總量管制」的飲食觀點,不需要每天、每餐去限定孩子要吃的量及種類,改以週或月為單位均衡孩子的飲食,因為「大人也有吃不下飯,或是不想吃的時期,孩子也是一樣。」這兩天青菜吃得少,過兩天再鼓勵孩子吃,孩子不想吃一定有原因,在排除那些原因之前,就先記錄和觀察,不需急於一時,把吃飯變成一件很不開心的事。
毋須執著孩子非得把飯吃光
當你開始尊重孩子身體的智慧時,或許會發現,孩子的身體會做調節,有時吃得多,有時吃得少,有時這個不吃,但有時又開始吃了。這不僅是身體必須的平衡機制,也是一種重要的飲食能力。
二○一三年,發表在美國《兒科》(Pediatrics)雜誌上的調查發現,過半數美國父母,會要求家中青少年把盤裡食物吃完,不能有剩菜。有三分之一的父母在孩子表示吃飽後,仍要求他們再多吃點,導致孩子常吃得過飽。
為何父母這麼執著於把飯吃完?「紐約時報」網站新聞曾指出,大人們從小被教育不能浪費食物,主要是因為上一代活在食物資源匱乏、不知道下一餐在哪裡的年代,小孩必須充分把握進食的機會。當父母沒有意識到這樣的時代轉變,仍把焦點放在「吃乾淨的餐盤」,而不是孩子真實的「飽足感」時,孩子會逐步喪失自我控制飲食的能力,為日後的飲食問題埋下因子。
觀念鬆綁3不必規定吃什麼
不刻意挑戰孩子不愛的食物
父母親也應該允許孩子有些食物偏好的彈性。畢竟,捫心自問,就算是大人自己,也有很多食物是不吃的。
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提醒,吃飯給太大的壓力,反而會讓孩子有退縮行為,所以不要刻意去挑戰他不喜歡的食物,更不要疾言厲色或是氣急敗壞。
《每個孩子都能好好吃飯》一書也指出,菜色時時替換和多樣化,是讓飲食又好又均衡的保證。每餐都應該要有些孩子熟悉的菜色,由於孩子總是對不認識的菜餚持保留態度,父母要有耐心繼續重複供應這些菜色。一般不認識的菜大概必須上桌十次、二十次甚至三十次,孩子才會碰它,請保持耐心。
挑食沒關係,營養夠就好
面對挑食的孩子,家長別執著一定要他吃下特定的蔬菜。黃瑽寧說,只要孩子能在澱粉類、蛋白質類、脂肪、纖維和礦物質都各有喜歡吃的食物,那麼就迎其所好,讓他吃喜歡的就好;有吃青菜,水果少吃一點沒有關係,但如果有某一大類食物,孩子沒有任何喜歡的食物,那才要擔心有營養不均衡的問題。
別大鍋炒,一次給一樣食物
大樹叔叔觀察,小小孩在吃副食品時的經驗,也會影響日後對食物的接受度。例如,很多家長在製作副食品時,喜歡多種食材混合,認為比較營養。實際上,因為單一食物的味覺比較強烈,小時候吃慣「綜合口味」的食物,長大後接觸到單一食材的味道,接受度相對低,也較容易偏食。
他建議,從吃副食品時期開始,家長最好就是一次提供一種食物,最多不要超過兩種食材混合。一歲後,孩子跟大人一起吃飯時,給孩子的食物也避免一次全放在一大碗公。可以試試「高級餐廳」的上菜方式,每次一種、每次一點點,確定不吃,就換下一道菜。如此一來,不僅方便家長觀察孩子的飲食喜好,也讓菜色看起來更可口、更容易吃完。
【更多豐富內容請見《親子天下》網站 http://bit.ly/1qIYEMa 】
延伸閱讀:
吃了這些,智商掉一級http://bit.ly/1YoM27b
如何讓孩子不愛看電視?http://bit.ly/1Vhvssr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親子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親子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讀公幼該知道的五個關鍵字
- 2016 / 04 / 22 04:14 PM
讀公幼該知道的五個關鍵字
作者:陳珮雯,李宇欣
圖片來源:徐榕志
每年三月,網路總掀起公幼抽籤討論。除學費考量,想送孩子念公幼, 要掌握抽籤、課後延托、空間與設備、師資與課程、學注音和英語等關鍵字,為進公幼做好準備。
每年的五月公幼開放登記入學,但打從三月起,媽媽網路社群就陸續出現許多「抽公幼」必勝的撇步分享,長長的討論串同時圍繞著「公幼好還是私幼好」的主題。要送小孩念公幼其實也需要一些暖身,透過心理上及實質的準備,小孩開心上學,整個家庭的生活也不致亂了方寸。
占台灣總園所數約三成的公幼,雖然不像私幼那般多元,但是便宜的價格、正常化、開放式的教學型態,吸引著不少家長。但公幼名額的供給存在嚴重的城鄉差距,人口密集的區域,名額用搶的,抽籤候補是常態。幸運抽中了,接著要煩惱的是下午四點之後的托育安排。若小孩念的是國小附幼,家長可能還要有心理準備,因為校舍普遍都過了而立、不惑之年,三、 四十年的老舊空間若剛好搭配年久失修的設備,不乏孩子受傷的案例。
想送孩子念公幼的家長,一定要認識「抽籤」、「課後延托」、「空間與設備」、「師資與課程」、「學注音和英語」這五大關鍵字,了解公幼經營的脈胳,做好心理及實質上的準備。
關鍵字 1 抽籤:十分之一的入學機會
根據《親子天下》二○一三年的六都托育力調查,台灣公幼的涵蓋率低,每十個小孩只有一個有機會進入就讀。即使是公幼涵蓋率最高的台南市,其公幼招生名額與二到六歲人口比率也只有一三.三%。最低的桃園縣更只有八.七%。
但針對六都媽媽的網路民調,卻有高達四八%的媽媽,希望政府提供普及、平價的學齡前托育機構,包括公托與公幼。政府的公幼供給,與家長的需求有很大的落差。
「不能用義務教育的角度看公幼的供給,」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幼兒教育科科長李訓智認為,幼教非義務教育,在公部門有限的資源下,公幼有照顧弱勢的責任,因此六大類不利條件孩子優先入園,包含特教生、低收入戶子女、中低收入戶子女、父母身障、原住民及特殊境遇家庭。
而在幼托整合之後,公幼向下收托至兩歲的孩子,今年起,不利條件優先入園的範圍擴大,由原本五歲優先,擴及到招生名額同時優先開放給二至四歲的小孩。也就是說,一般生要進入公幼的機會愈來愈低。
除了台北市統計,不利條件學生約占一成以外,其餘縣市不利條件學生約占三成,甚至更高,而這批學生從幼幼班一路直升大班,一般生只能搶剩餘名額。
不過,也有學者提出台灣的公幼其實不患「寡」,而是患「不均」。偏鄉招不滿,但人口密集區卻供給不夠,而且一般生的優先入園及抽籤規則也有失公平。 台北市立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邱志鵬直指,在公共名額這麼稀少的資源下,政策卻還讓一般生齊頭式的平等進行抽籤,不分家庭年收入,都可以抽籤,就算家庭年收入超過五百萬元,只要想念,抽到也可以入學。甚至教職員工的家庭條件可能比許多一般生家庭要好,但教職員工子女卻能優先入園,都不符合公平正義原則。 若是政府認為公幼的責任在照顧真正有需要的家庭,那麼應該重新檢視一般生抽籤及教職員子女優先入園的規則。
但在政策遊戲規則不變,又面對公幼城鄉及供需失衡的結構,都會區的小資家庭想送孩子念公幼,除了祈禱自己擁有好手氣,還必須練就一身「會抽籤」的本事。
關鍵字 2 課後延托:有提供,但不保證
現行公幼規定是「視家長需求提供延托服務」,《親子天下》二○一三年的六都托育力調查顯示,六都延托服務開辦率最高的是台北市,達九八.六%,其次為台中市有六一%,新北市第三有四八%,其餘地區皆不超過四○%,最低的桃園縣只有一八%。
在托育力日受重視的氣氛下,這兩年在課後延托落後的縣市,也開始調整做法,例如新北市,更為積極的鼓勵公幼提供課後延托服務,將延托時間延長到晚上七點。
政府也鼓勵公幼寒暑假開設課後托育,不過因為公幼多半運用寒暑假期間進行校舍或設備修膳,因此,寒暑假的開班會受到校方是否有工程整修的影響。
面對公幼「不保證」課後延托服務,家長在選擇前,最好先盤點家庭後援系統。
關鍵字 3 空間與設備:當心園所內的隱形危機
空間大、有操場、幼兒專屬遊戲場,是不少家長喜歡公幼的原因,而年幼的孩子也的確需要充分的大肌肉活動。孩子就讀文山區某國小附幼的Cindy就說,與國小共用操場,老師會安排時間,讓幼兒園的孩子脫掉鞋襪跑操場。而且園內還有幼兒專屬球池,相對私幼「每月」就要一萬五千元的學費,室內空間又狹小,「每學期」約兩萬元的公幼,「空間」的使用堪稱奢侈。
不過,部分公幼的空間也存在「看不見」的危機。台灣的公幼普遍設立的早,尤其是國小附幼,與擁有三、四十年歷史的國小共用空間,並與國小共用行政資源。
Cindy認為,老舊教室沒有甲醛等因建材而生的毒素,但若小學和幼兒園的行政管理沒有順利接軌,幼兒園內的設施就會出現年久失修的狀況,影響孩子的安全。 孩子也讀文山區國小附幼的Cathy指出,小孩念的第一間附幼曾發生孩子坐在椅子上,結果椅子斷裂,小孩就一屁股坐在地上的事件。幼兒難免好動,喜歡在椅子上搖啊搖,加上有些附幼的椅子「很有歷史」,結構不穩就難免會發生危險。
事實上,各縣市教育局處每年都會編列幼兒園的設備修膳費,供公立幼兒園申請。但是Cathy觀察,每間公幼的行政管理風格差異很大,行政管理佳的園所,在設備、空間安全上無虞,而行政管理不佳的園所,可能椅子斷了,就請校工補強一下繼續使用。像是Cindy孩子念的附幼,溜滑梯壞了好幾年,小孩還曾摔傷過,至今都還沒有修復。
面對公幼空間與設備上的隱形危機,家長在選擇前可先多方向曾就讀的親友、鄰里打聽,避開空間設備有安全性疑慮的附幼。不得已進入了,Cindy認為平常就要在家多教孩子如何在校保護自己的安全。
關鍵字 4 師資與課程:少見讀寫算,快樂學習養成能力
多數國小附幼的師資與課程沒有太多的讀寫算,早上走主題或方案課程,十一點半午餐,下午的時間就是午睡加上自由活動、故事及點心時間。小孩在正常化、開放式的教學環境中學習。Cindy說,感覺小孩好像沒在上什麼課,可是一學期下來,她感受到孩子的能力有進步,尤其是體適能較差的大兒子,在老師堅持親師合作下,孩子的體適能有明顯進步。
不過,也有家長對附幼老師有些微詞,普遍的聲音是溝通態度不親和。參觀過私幼的Cathy認為,第一次當媽媽難免會想了解孩子在校的狀況,私幼老師可以體貼到父母的心意,態度親和且委婉的和家長溝通孩子的行為。而第一次走進附幼,常被老師的態度嚇到,連身為大人,心理上都有種對「老師」的權威害怕感。
由於人口密集區的附幼沒有招生壓力,受師培訓練的老師是秉著教育專業的思惟教學,而非服務家長的心態,所以面對附幼老師的溝通,家長需要多一點耐心,少一點成見,站在同為孩子好的立場上,親師才能有良好的溝通與合作。
關鍵字 5 學注音和英語:有接觸,但不強調精熟
選公幼的家長難免擔心,公幼不教注音,孩子上小學會不會跟不上。事實上,公幼並不是不教注音或英語,只是強調用符合幼兒學習的方式,帶孩子「認識」及「接觸」注音、英語。
不少公幼在大班,就會在主題課程或角落教學中,融入注音或簡單英語識讀,也就是不教小小孩寫注音或背單字,但會讓孩子認得三十七個注音符號,看到「ㄨㄛ」會直接發出「我」,並初步了解字面意思;同樣英語也是認得二十六個英文字母,看到簡單蘋果圖片會知道要唸「Apple」。
透過非分科課程的方式,讓孩子認識、熟悉,避免孩子還沒進入小學就因為過度學習而打壞了學習的胃口。
對公幼的入學方式、生態、空間與設備、師資與課程有了基礎的認識,再盤點家庭支援系統,依循著孩子的特質,就能選對幼兒園。
【更多豐富內容請見《親子天下》網站 http://bit.ly/1Ss1k6E 】
延伸閱讀:
四招慎選幼兒園http://bit.ly/1qIYNiH
認識幼兒園──五大幼托體系完全解析http://bit.ly/1Vhvwsc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親子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親子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看準時機.6招讓寶寶輕鬆戒夜奶
- 2016 / 04 / 21 05:56 PM
看準時機.6招讓寶寶輕鬆戒夜奶
文/林奕如
採訪諮詢/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黃俊斌
攝影/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
演出/bobo安南
相信所有媽咪都有半夜起床餵奶的經驗,起初或許還能適應,但日子一久,可能會出現白天精神不佳、無法準時起床等情形,尤其是重回工作崗位的上班族媽咪,還得專注精神投入公事,更是一大考驗。究竟要不要儘快幫寶寶戒夜奶?最佳的戒夜奶時機又是何時呢?
戒夜奶應挑對時機
太早或太晚戒夜奶,對寶寶來說都不見得是好事,黃俊斌醫師指出:「待寶寶體重超過5公斤,或出生已滿1個月,就是最好的戒夜奶時機;不過,或許是鼓勵媽咪親餵等因素,以往曾有國外文獻建議寶寶只要在出生後3個月內戒掉即可,但台灣目前有很高的比例為雙薪家庭,上班族媽咪為了要擁有更好的工作品質,就會傾向早一點讓寶寶戒掉夜奶。」
如何訓練寶寶戒夜奶?
爸爸媽媽在訓練寶寶戒夜奶時,最好是利用較溫和的方式,而不是放任寶寶哭過幾天之後,就能獲得良好的效果,有時反而會適得其反,不可不慎。
1、給予舒適的熟睡環境
為了讓寶寶擁有好夢一場,父母不妨於睡覺時間前幫他洗個溫暖的熱水澡,或是陪他玩一些睡前遊戲,藉此消耗精力,必要時再讓寶寶含著奶嘴入睡,都是能幫助寶寶一覺到天亮的好方法。
2、夜奶逐次減量
黃俊斌醫師表示,爸爸媽媽不妨逐次將夜間餵的奶量減少,假設原本習慣餵50c.c.,可先改為餵40c.c.,持續一週後,再減少至30c.c.;如此一來,可技巧性減少夜間奶量,最後便直接戒掉夜奶。
3、縮短睡前倒數兩餐的間隔
許多長輩也會在寶寶睡覺之前,多餵一點母奶,藉此幫助寶寶睡得更沉,但不管白天或夜晚,都應維持固定比例的奶量,雖然傳統社會的家長會認為孩子「吃得飽才會睡得好」,但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觀念,因為寶寶的消化道已經習慣處理固定的奶量,如果突然在睡前增加分量,除了會造成腸胃負擔,睡覺時也不能完全放鬆,反而會讓寶寶睡得不好;因此,媽咪不妨嘗試折衷方式,將寶寶睡前的倒數兩餐間隔縮短,餵乳量則不改變,就比較不易引起寶寶腸胃不適,也能讓寶寶睡得舒服。
4、讓寶寶立即獲得安全感
有些年紀大一點的長輩看到寶寶在哭,就覺得寶寶一定是想喝奶,便會叫媽咪趕快餵寶寶喝奶,但寶寶不見得是肚子餓,或許是想對父母撒嬌或做惡夢,若碰到寶寶不想喝奶的情形,家長應把握原則與長輩溝通,先抱抱他,再給予他喜歡的玩具或奶嘴,讓寶寶能立即獲得安全感,並觀察有無其他生理方面的病痛;父母也要注意,在寶寶睡前應先幫他換好乾淨的紙尿褲,因為半夜尿濕褲子也是讓寶寶感到不適而醒來的因素之一。
※原文刊載於2016年04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