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回 veryWed 部落格首頁 | 管理介面
最新文章


疼痛跑來跑去? 可能得了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文/林俐人

 

疼痛會轉移?當你下巴疼時,可能是因為尾椎的舊傷,將疼痛轉移過來;當你後腳跟痛,可能是小腿肚上緊繃肌束的「激痛點」造成。這種因「激痛點」出現的轉移痛,就是「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李小姐是新手媽媽,沒想到才幾個月,她雙手大拇指靠近手腕肌腱就出現腫脹、疼痛,甚至無法出力。她以為是「媽媽手」上身,就醫後才發現,原來是罹患了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長期肌肉緊繃,易引起遠端肌肉轉移痛 

收治李小姐的復健醫學會理事、復健專科醫師周適偉說,李小姐的症狀跟媽媽手很像,但經檢查診斷發現,她因要餵母乳,每天都要擠奶,她是用右手擠右邊的乳房,左手擠左邊。擠奶時,她的手掌向下,手臂不僅不舒服,肩膀上二頭肌的長頭,也會隨之向內扭轉,久而久之,肩膀肌肉受傷,出現一個激痛點,結果將疼痛轉移到手腕橈側的肌腱上。

 

因此,李小姐不是治療手腕的肌腱就好,而是要從造成疼痛的源頭「激痛點」下手,還有要改變擠奶的姿勢,避免二頭肌長頭的激痛點一再被誘發,疼痛才會獲得改善。 

 

深受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所苦的人相當多,但什麼是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呢?這是肌肉長期處在緊繃狀態引起的肌肉疼痛。此症候群會出現一條緊繃的肌束,最特別的是,肌束上有激痛點,但疼痛卻會轉移到遠端的肌肉。激痛點平時不會有疼痛感,但按壓後會痛,而原來在遠端會疼痛的肌肉反而會減輕。轉移現象不止「痛」而已,有時是以起雞皮疙瘩、酸、麻、脹等來表現。

 

周適偉舉例說,激痛點出現在小腿後內側(蘿蔔腿處)時,轉移痛可以往下傳,在後腳跟或足底產生疼痛;也可能往上跑,造成大腿或屁股溝旁的薦椎疼痛。再以頸部前斜角肌上的激痛點來說,轉移痛可能後面傳,造成後上背的肩胛骨內側(膏肓)痛,或是往前面走發生前胸痛。

 

6種可能發生原因 

周適偉指出,通常患者是抱怨某個部位疼痛,不會想這個疼痛,可能是從其他地方轉移過來。因此,診斷時需確認,疼痛是疼痛處造成,或是從其他地方轉移過來。若是因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引起的轉移痛,只治療轉移處的疼痛,「就變成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無法徹底解決問題。

 

書田診所復健科主任潘筱萍指出,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真正病因、機轉還不是很清楚,目前認為只要找到1個或數個激痛點、摸到緊繃肌束、出現轉移痛、疼痛時間超過6週以上等,就可以稱為「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和以下原因有關:

肌肉扭傷、挫傷、拉傷後,肌肉不斷收縮引起。

姿勢不良或久滯不動,血液循環差,導致肌肉緊繃。

 

關節受傷或老化等造成。

 

缺乏代謝肌肉的維生素B、C、D,以及微量元素鈣、鎂、鋅、錳、鉀等。

 

甲狀腺功能失調、貧血、代謝異常、肝功能異常、高血脂症等疾病有關。

 

有焦慮、憂鬱、緊張等個性的人,較易肌肉緊繃,因而發生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常發生部位:肩、頸、四肢、上背、下背、腰、臀

 

只要有肌肉的地方,就有可能發生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好發的部位有:肩、頸、四肢、上背、下背、腰、臀等。30、40歲的女性較易發生此症候群,潘筱萍認為,可能是女性的體力較差,加上此階段的女性要面臨工作、家庭等多重壓力有關;還有女性對疼痛比男性敏感,疼痛時就會來就醫。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痛感,大多是悶悶的痛,通常不會劇痛,但嚴重時,可能會出現失眠、打嗝、便秘、腹瀉等自律神經失調症狀。

 

潘筱萍說,有1/3的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患者可以找到原因,治療後可以獲得改善。2/3則是找不到原因,無法根治,症狀會時好時壞,要是碰到感冒、疲憊、天氣轉為濕冷、緊張壓力大等時,症狀就會惡化。

 

針對激痛點治療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治療,是在激痛點注射局部麻醉劑,或是用乾針針刺激痛點。周適偉解釋,肌肉有學習能力,例如不小心跌倒扭傷,肌肉會收縮,產生保護作用,但若是沒人告訴肌肉不需再收縮,即使扭傷好了,肌肉會永遠的收縮下去,結果造成肌肉緊繃,產生激痛點。這時,只要刺激一下激痛點,也就是告訴肌肉不需要再收縮,肌肉就會放鬆,轉移痛就消失了。

 

單純因肌肉緊繃引起的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約治療1、2次就可見效;比較棘手的是,因關節退化或是關節受傷產生的疤痕組織等造成的問題,若無法直接處理關節或疤痕組織,光是靠復健,效果不彰,疼痛可能會反覆發生。至於其他像姿勢不良引起,就應矯治不良姿勢,要是因甲狀腺功能失調等疾病引起,就得先控制病情才行。

 

泡澡、針灸、刮痧   有助改善疼痛

對於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潘筱萍認為,可以用一些方法來減緩疼痛,譬如說,可泡熱水澡或泡湯,因為38~40℃的水溫可以放鬆肌肉,每次約泡20分鐘。要是肌肉疼痛劇烈時,可以將水溫加熱到40~42℃,有助改善疼痛。

 

另外,針灸、刮痧、拔罐,補充維生素B、C、D等也有幫助。不過,有人用其中任一種方法,像是泡熱水澡就明顯改善,但有人則是一口氣試了多種,像是針灸、拔罐、刮痧樣樣來,也沒用。潘筱萍建議,每種方法通常要2週,才可看出效果,要是一種沒效,可再試其他的,直到找到適合的方法為止。

 

 

按摩「減敏療法」遠離疼痛

台北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提供一套按摩的「減敏療法」。雖然激痛點一碰就痛,不過,可以在這個點上按壓,然後用揉,或是捏、抓、搓等的手法按摩,有點痛沒關係,但動作要輕柔。每次約按20~30秒,一天可做數回。「減敏療法」可讓激痛點適應疼痛,不再那麼敏感,約按摩一週就可以感受到疼痛降低。

 

簡文仁說,患者還要學會放鬆心情及肌肉,像部分人就是因為憂鬱、焦慮等引起肌筋膜疼痛症候群,若是能有正面陽光的態度,保持心情開朗,也可以減輕疼痛。疼痛處可以多做伸展,更重要的是,養成運動的習慣,強化肌力、強化健康,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就會遠離你。 

 

 

【完整內容請見常春月刊 399期】


孩童過動症自我檢測

 

孩子老是動來動去,一刻都靜不下來?到底是怎麼了?若是懷疑孩子是不是有過動症的問題,家長可運用自我檢測表來輔助評估孩子的狀況喔!然而,新田心理治療所高正德臨床心理師提醒,年幼的孩童大多是精力充沛且注意力短暫,家長毋須過度擔憂,但若孩子已6歲以上,且過動的症狀持續超過半年之久,建議可諮詢醫師評估診斷。

 

孩子的問題往往需仰賴家長長期、仔細的觀察,患有「注意力不足」或「過動與衝動」的孩子經常會出現以下症狀:

 

【注意力不足】下列9項問題中符合6項以上的孩童,可能患有注意力不足的問題:

1. 孩子無法專注於細節,或經常粗心犯錯。

2. 玩遊戲或寫作業時,無法持續專注。

3. 常常充耳不聞,好像都沒聽到他人說的話。

4. 經常不聽從指示完成事項。

5. 對於需要按順序或多重步驟的事項感到難以達成。

6. 對於需要持續專注的事項,會出現逃避的行為。

7. 經常丟三落四,常常把自己的東西弄丟。

8. 容易被其他事物影響而分心。

9. 健忘,經常忘東忘西的。

 

 

【過動與衝動】下列9項問題中符合6項以上的孩童,可能患有過動與衝動的問題:

 

【過動】

1. 無法靜靜坐著,會一直動來動去或扭動身體。

2. 坐不住,總是想起來走動。

3. 經常過度的跑來跑去,或爬上爬下。

4. 無法好好的玩耍,也無法靜靜上課聽講。

5. 無法持續做一件事情,總是換來換去的。

6. 話很多,一直講個不停。

 

【易衝動】

1. 還沒聽完問題就急著回答。

2. 很難好好排隊等候。

3. 常常打斷別人的談話,或干擾進行中的活動。

 

 

然而,高正德心理師提醒,年幼的孩子大多是活力充沛且注意力短暫,這仍是正常的發展階段,家長毋須過度擔心;但若孩子已6歲以上、未患有精神疾病,超過半年以上的時間其行為表現符合上述「注意力不足」或「過動與衝動」9項症狀中的6項以上,且同時出現於家庭、學校等兩個以上的場合者,則有可能是患有過動症問題,建議諮詢醫師的專業診斷以確診喔。

 

ADHD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兒童心智科、兒童復健科」

 

 

專家諮詢:新田心理治療所 高正德臨床心理師

 

 

延伸閱讀:

 

【認識過動症 (ADHD)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053 



孩子長高,你吃對了嗎?


 

作者:李宇欣

 

「我家孩子每次都坐最前面,看著其他同學一個長得比一個高,該怎麼辦?」,擔心孩子長不高,多攝取鈣質就會長高嗎?其實長高的關鍵飲食是蛋白質及胺基酸,例如核果、豆類、魚或蛋黃,睡前三十分鐘吃一些核果,效果最好。長高的三大關鍵為飲食、運動及睡眠,缺一不可,根據臨床研究,若正確達到三管齊下,男孩身高是父母平均身高再加7.5公分,女生則是5.5公分,倘若孩子飲食不均衡、不愛運動又習慣晚睡,恐怕會「越長越回去」,等到生長板閉合之後,身高卻比父母還矮。
 

睡前三十分鐘吃,效果較好

榮新診所副院長丁綺文說,為了讓孩子長高,許多家長會從飲食下手,拼命喝牛奶、補充鈣質,但鈣質只會讓骨骼變硬,不會直接促進長高,應該給孩子補充蛋白質及胺基酸,才能有效長高,植物蛋白質以核果類和豆類最好,例如南瓜子、花生、葵瓜子、黑豆、白芝麻及松子;動物蛋白質則以蝦、豬瘦肉、雞胸肉、魚及蛋黃。

 

丁綺文提醒,孩子的飲食「均衡最重要」,不能為了長高而猛吃,一小把核果類或一片肉類即可,蛋白質及胺基酸在吃完三十分鐘後,開始轉化生長激素,吃完六十分鐘後達到生長激素最高值,由於體內生長激素的分泌高峰期是晚上十點至凌晨兩點,因此,她建議孩子最晚十點半就要睡覺,並且在睡前三十分鐘補充適量蛋白質及胺基酸,長高效果最好。
 

晚睡是身高的殺手

但根據丁綺文的門診經驗,一般來掛「長高門診」的孩子,男生多半是晚睡,女生則是不愛運動,台灣學生的課業壓力繁重,拖到十二點才睡的孩子比比皆是,如果家長還是不放心孩子的身高,建議家長在女生九歲、男生十歲的時候,帶著孩子到兒科門診照X光,瞭解孩子當下的骨齡,由於現代環境中有太多環境賀爾蒙,造成孩子性早熟的情況,例如女生平均初經年齡不斷下修,倘若等到女生開始有月經、男生開始長喉結,意謂著骨骼生長板即將閉合,就是最後的長高機會。

 

另外,許多媽媽為了讓女兒長大有傲人的身材,平時會燉青木瓜排骨湯或山藥,這也會讓女孩長不高,因為上述食物含女性賀爾蒙,會加速生長板閉合,建議女生在月經來之前,每天適量增加蛋白質及胺基酸食物;月經來之後,再補充青木瓜或山藥,讓生長激素確實發揮最大作用。

 

 

【更多豐富內容請見《親子天下》網站 http://bit.ly/1TxHhaC  

 

 

延伸閱讀:
幫助孩子長高的4個方法http://bit.ly/1sxfVbr
孩子喊骨痛,成長痛還是關節炎?http://bit.ly/1XqUdl9
寶寶飲食的四大分齡照護重點http://bit.ly/1TtxZtY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親子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親子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多元化使用
‧正確認知功能

聰明用3C

 

 

文/新楊梅診所督導臨床心理師車先蕙
妝髮‧攝影/
Bingo Bunny賓果邦尼攝影


 

聰明使用3C的原則

其實只要把握幾個原則,通常可以避免前述家庭困境的產生。筆者介紹幾個實務上比較有效的原則與方法,讓大家參考。
 

原則一‧3C產品不能取代父母的陪伴

千萬不要以為孩子還小,就讓他們接觸3C產品,代替父母或其他成人的陪伴。嬰幼兒因為視力發展不全,使用3C產品將阻礙視力發展,形成後患。其次,從小養成習慣,之後就很難改變。建議孩子3歲之前避免接觸3C產品,以文字圖畫等刺激為主。35歲則每日以1小時為限,每次使用1520分鐘,搭配手作活動與圖畫書籍等文字刺激,儘量以多元化的活動來安排孩子的生活。父母切忌讓3C產品當保母,給孩子看手機或電視,自己則在一旁聊天或滑手機。
 

原則二‧勿用3C產品做為教養酬賞物

當管教孩子時,請不要讓「使用3C產品」變成你的籌碼來控制小孩。根據心理學的學習理論,行為養成和學習都是受長期性的賞罰機制所塑造,如果父母經常使用3C產品來獎勵孩子,或是用剝奪使用3C產品的時間來處罰孩子,無形中反而會讓孩子養成依賴3C產品的習慣;如果孩子習慣透過3C產品來擺脫負面情緒,將使「3C產品」與「去除負面情緒」形成連結,後果就可能是讓孩子對3C產品成癮,沒它就不行。反之,如果可以彈性運用其他的賞罰技巧,如:讚美、出遊或購物搭配變化賞罰方法,必定可以讓孩子朝正向發展,變成懂事、自律的成熟個體。
 

原則三‧多元化使用3C產品

先前提到3C產品的類型頗多,如果能適當使用3C產品,可豐富親子互動時光,增添生活樂趣。例如:有些教學圖書工具搭配多媒體使用,可提升學習動機。數位攝影器材可以記錄家庭生活點滴,讓家人共享美好幸福的時刻。電腦繪圖軟體,讓孩子的想法和心情都化為圖像,呈現在家人眼前,用3D列印轉換成實體作品,孩子就會有成就感。電子化樂器,也能讓孩子成為小小音樂創作家!另外,也可以透過3C創造健康生活型態,譬如XBox等運動型產品,可讓孩子活動筋骨、鍛鍊體魄,又不需受限於場地和天氣。

這些3C產品不僅可以紓解壓力,還能激發創造力和想像力,讓孩子的心情穩定,學習力增強,創意無限發揮。因此,3C產品的使用不要只是侷限於看電視、看影片、玩網路遊戲或社群網站。善用各類3C產品,不僅可以增加樂趣,還能開發孩子的潛能!


原則四正確認知3C產品的功能

其實,大部分的孩子並不了解真正3C產品的功能與效用,都是要靠家長引導,才能讓孩子對這些產品有正確的認知。3C產品可以是工具,也可以是玩具。根據臨床經驗來看,大部分兒童與青少年都將3C產品視為玩具,並不理解它們所具備的工具功能。例如許多孩子多年使用電腦,但不會文書處理軟體或繪圖軟體的功能,有些甚至還不會打字,或是打字速度很慢。

 

 

 

 




 

※原文刊載於201605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美國研究:太多作業、太早入學 造成更多過動兒


 

作者:田育瑄
圖片來源:Creativa Images/Shutterstock.com

 

 

《美國醫學會小兒科期刊》指出,導致孩童發生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現象,或許與逐年加重的學業成績標準與負擔壓力有關。

 

經美國邁阿密大學米勒醫學院臨床小兒科教授傑弗瑞‧柏斯柯(Jeffrey P. Brosco)的研究推測,自1970年代起,日益加重的課業負擔導致孩童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比例逐年增加。


「當我們著手研究從1970年代至今的教育和公共政策等相關文獻時,讓我們相當訝異的是,上頭載明孩童花在課業上的時間變化,竟勾勒出教育界在這段期間內所發生的劇烈變革」柏斯柯教授接著表示,「從孩子花費更多時間在讀書,乃至於學齡前兒入學率的顯著提升,我們發現過去40年來,孩子被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比例整整多出一倍」。


擔任柏斯柯教授的計畫共同研究員,同時也是邁阿密大學米勒醫學院的畢業生安娜‧波娜(Anna Bona)發現,自1981年至1997年這段期間,教師們必須花多三成的時間,來教3到5歲孩童學習字母與數字;研究團隊更發現,幼兒園全天課程的註冊率,從1970年的17%,到2005年已提升至58%;1987年6到8歲的孩童平均每周只花不到一小時做作業,到了1997年時,每周花費在作業上的時間則已超過兩個小時。


因此,家長和老師到底要如何與孩子一起對症下藥,「管理」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發生?以下提供兩個建議:

 

1. 保有玩樂與休閒的充電時刻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種跟腦神經相關的症候群,診斷是依據「年紀」與「外在環境的要求)」所展現的行為為基準;當孩童課業負擔加重,花在玩樂與休閒的時間減少,導致一些表現不太一樣的孩子的孩子,最終容易被診斷出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雖然研究並未證明因此被診斷為過動症的孩子有多少,但卻點出應該有更多研究投入探討,課業加重對孩子身心發展的影響。


2. 增加遊戲與互動的創意時間

柏斯柯教授認為,這項研究不應該被視為在批評現有的全天候的學前教育制度,而是應該讓孩子根據不同年紀參與符合其年齡發展的學習活動,在學前時期,最重要的是自由的遊戲、增加社會互動和發揮想像力。

而希望孩子提早扎根學業成就的家長們,柏斯柯教授建議先將閃字卡和學習單放到一邊,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桌遊、煮一道菜或是一起共讀,這將使孩子的學習更有幫助。

「在美國,我們只想到加強學業能力,對孩童未來發展有益」柏斯柯教授慎重地表示,「但是,我們卻忽略了這也將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造成潛在的負面影響」。 





【更多豐富內容請見《親子天下》網站 http://bit.ly/1XqU7dl 

 

問ADHD藥物有無風險,不如問「不治療和治療的風險哪一個高」http://bit.ly/1Wbx1Ix
打破過動兒的5大迷思http://bit.ly/1YQhV92
特殊兒上小學關鍵8問http://bit.ly/1U6SUlP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親子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親子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