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瑽寧醫師專欄】
十招幫助兒童遠離肥胖
 

  黃瑽寧  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以下內容為 veryWed 非常婚禮版權所有, 非經書面授權, 請勿轉載》 

 

    小時候胖,真的是胖!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團隊花費十年,研究國內近兩千名國小兒童,追蹤到十九歲過青春期,結果發現:兒童如果從小學一年級就落入肥胖定義,也就是BMI值超過二十七,長大過後就幾乎無法逆轉,會一路胖到成年。

 

肥胖男孩「回不去了」

    隨著營養過剩,垃圾食物的文化盛行,以及戶外運動的時間減少等等因素,肥胖的兒童問題,真的是越來越普遍了。根據教育部民國一百年學生健康檢查資料結果顯示,台灣國小學童過重和肥胖比率為29.4%,男童、女童分別占33.2%、25.1%,相當於每三個國小男童、每四個國小女童,就有一個過重或肥胖。而不論是「肥胖」或是「過重」,這些小男生長大之後回復正常體重的機率都不高,意味著家長認為男孩「將來抽高就會瘦下來」的概念,似乎是個不切實際的想法。

 只是勸說「少吃、多動」是無效的做法

    當家長或醫師發現過重的孩子時,通常只是口頭道德勸說「少吃一些、多動一些」等等老生常談,雖然邏輯並無錯誤,但事實上是一點效果也沒有。歐美國家兒童肥胖的問題比我們更早發生,這數十年來有各式各樣的研究報告,再再顯示對抗兒童肥胖,必須要「媒體,家庭,學校,醫療院所」通力合作,才有可能逆轉肥胖的體質不再惡化。尤其是孩子最長時間相處的家人,必須全員配合,一起改善環境,一起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絕不能只是出一張嘴。

 丹麥研究:對抗肥胖二十招,可幫助七成的孩子遠離肥胖

    丹麥的研究團隊曾經在2014年,發表一篇文獻,擬定了二十項生活守則,只要能嚴格執行其中大部分原則,可以幫助七成的孩子遠離肥胖。我將這些原則修改為在台灣可行的做法,並且濃縮為十個法則,給家長們參考:

1.      早餐吃真正的糙米粥、燕麥、全麥麵包、雞蛋、或魚,不吃假的「玉米片」、或白吐司。

2.      每一餐先給孩子「配給」固定的食物量在合適的餐盤上,不讓孩子無限制的盛飯或添肉。餐盤上應該要有:半盤的蔬菜,四分之一盤的糙米,四分之一盤的魚、或瘦肉。

3.      如果孩子吃完餐盤,還覺得飢餓,必須等二十分鐘才能取得進一步的食物,以避免飽足感還沒產生而吃過量。但最終還是以孩子覺得吃飽為目標,不然孩子私底下跑去吃零食果腹更糟。

4.      每天最多吃兩份水果。

5.      速食最多一個月一次。

6.      甜食,餅乾,飲料,最多一個禮拜一次。

7.      電視加電腦加平板時間,控制在一天兩小時以內。而且每天(包括周末)下午五點鐘之前不准使用,讓孩子在太陽下山之前,必須出門玩耍或運動。

8.      盡量走路上下學,並且讓孩子多跑腿買東西、遛狗、送東西給鄰居

9.      規律的運動課程,如跳舞,體操,游泳。不需規定特殊的某種運動,只要孩子喜歡,開心就可以。

10.  規律的就寢時間,每天睡滿十小時(小學生)。

 知易行難

      再多的招數,再多的秘訣,只要不去執行,就沒有效果。如果您的孩子已經有肥胖的傾向,先從這十招中挑一項開始嚴格執行,循序漸進加入第二項,第三項總有一天會成功的!



專家開講:黃瑽寧 醫師 

現職:馬偕兒童醫院 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研究員、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
專科醫師資格:小兒科專科醫師 、感染症專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