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流鼻血食療藥膳來防範
- 2016 / 03 / 30 02:53 PM
兒童流鼻血食療藥膳來防範
文/吳明珠中醫師
可愛寶寶/Annie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
為何流鼻血?
寒冷的氣候,很多孩子在睡夢中常常莫名奇妙的出現流鼻血!媽媽常在一早起床才發現枕頭上都是血跡!
其實小朋友鼻腔黏膜中的微細血管分佈很密,是很敏感且脆弱的,容易破裂而致出血,所以幼兒鼻出血是常見的現象。
流鼻血的原因很多,可由外傷引起,也可由鼻病引起,如鼻中膈彎曲、鼻竇炎、腫瘤等;有些全身疾病也是誘因,如高熱、高血壓、營養不良等;婦女內分泌失調,在經期易鼻出血,稱為「倒經」;天氣乾燥、氣溫高也可引起鼻出血。
臨床症狀鼻出血多見一側發生,少數在鼻涕中帶有血絲,多數則從一側鼻孔流出鮮血,甚至從口中和另一側鼻孔同時流出鮮血。鼻出血易引起患者緊張,但越緊張,出血越嚴重。
小兒容易鼻出血的體質
小兒鼻出血一般分為肺熱型和胃熱型兩種體質:
1.肺熱型:症狀包括鼻出血呈點滴滲出,血色鮮紅,伴有鼻塞、口鼻乾燥、咳嗽,或有發熱。
2.胃熱型:症狀包括鼻中出血量多,血色深紅,身熱煩躁,口渴口臭,牙齒出血,大便秘結。
用「食療藥膳」防範鼻出血
◎蓮藕黑豆湯
蓮藕1兩、生地3錢、黑豆1兩。水煎,飲湯食黑豆,每日食用2次
◎山藥大棗粥
山藥一兩、大棗10枚(去核)、糯米100克。同煮粥,每日食用1〜2次。
◎玉竹粥
玉竹5錢、仙鶴草3錢、胚芽米100克,同煮粥服用。
◎花生紅棗湯
花生連皮15克、紅棗10枚(去核),適量水煎,分2次服用。
流鼻血時的正確處理方法
遇到鼻出血時,家長可以按以下步驟止血:
1.保持正確姿勢:頭部應該保持正常直立或稍向前傾的姿勢,使已流出的血液向鼻孔外排出,以免留在鼻腔內干擾到呼吸的氣流。
2.壓迫止血:兒童最常見(約90%以上)流鼻血的位置是在鼻孔內側約1、2公分處的鼻中膈黏膜上,因為靠近前鼻孔,所以鼻出血時可先行使用最方便的局部壓迫止血,其方法是:用手指由鼻子外面壓迫出血側的鼻前部(軟鼻子處),似一般以手夾鼻子的做法,直接壓迫約5〜10分鐘。大部份病人都可以此種方法簡單地來止血。而另一側未流血的鼻孔仍可通暢地呼吸著。
3.冰敷:可直接將冰凍過的毛巾或冰袋敷在鼻根及鼻頭(即整個鼻子)上面。如果局部壓迫、冰敷超過了10分鐘後仍未止血,則可能代表著嚴重的出血,或有其他問題存在,此時就須要送醫做進一步的處置及做相關檢查了。
做好日常保健,防範流鼻血
1.日常生活宜忌:避免鼻部外傷,如擤鼻子或挖鼻孔、碰撞;天氣乾燥時可用加濕霧化器,及多喝水。
2.少吃煎炸、辛辣、油膩食物,多吃含維生素C、E的蔬菜、水果。
3.調理身體,減少呼吸道及鼻過敏感染。
*【育兒生活】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
*更多內容請參考:【育兒生活】2016年02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
讓寶貝愛上副食品
副食品這樣吃baby健康100分!
採訪撰文/邱平
諮詢/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黃俊斌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
梳化/Mika
演出/可愛女寶:酥皮、漂亮媽咪:阿諾
為長大的寶寶添加副食品,應該只要選擇營養的食材,盡量不加調味料就可以了吧?然而只要牽涉到寶貝的健康,爸媽總難免神經小緊張,究竟副食品要何時開始吃?萬一過敏怎麼辦?偏挑食又該怎麼辦?就讓專業的小兒科醫師來為爸媽解惑,提供副食品添加正解,讓Baby營養吃夠夠,健康100分!
副食品要從何時開始吃?
關於副食品要從寶寶多大開始吃,聽到的說法通常是在寶寶4到6個月大左右,但有人說4個月就餵會比較好,也有人說等到6個月再餵更理想。雖然2個月的時間差距不大,但對於爸媽來說,總是希望給寶寶最完善、最正確的做法,到底怎樣才對寶貝最好呢?
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黃俊斌表示,寶寶確實在4個月就可以開始吃副食品了,至於有些爸媽想延後時間,應該是擔心寶寶出現過敏的問題,其實越早吃越不容易過敏,若是太晚吃(指超過6個月),反而容易增加過敏的機會。
而寶寶在滿4至6個月以後,其消化道機能逐漸發育成熟,此時的活動量與營養需求均日益增加,加上可能有厭奶的現象,故除了母奶或配方奶之外,還需要更多的營養素及熱量,來提供寶寶重要的營養來源,同時還可逐步建立健康腸胃道的消化功能,並訓練寶寶吞嚥及咀嚼食物的能力,讓寶寶慢慢適應各種食物。
怎樣算太晚吃副食品?
但若添加副食品晚於7、8個月才開始,除了前面提到的反而容易過敏外,也會讓寶寶對於固體食物的接受度較差,並可能出現過於依賴母奶或配方奶的情形,不願意嘗試其他食物。更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寶寶缺乏鐵質等各種營養素,影響生理與智能發展。
黃俊斌醫師談到,曾經遇過急診的寶寶,大概已經快1歲了,卻還是只有喝母奶,完全沒有添加任何副食品,因此導致極度營養不良送醫緊急治療,相信這絕對不是爸媽樂見的事情。因此時間到了,就可以給寶寶吃副食品,不用過於擔心過敏或是寶寶只有幾顆牙齒,這只是成長必經,自然而然的飲食習慣,若違反自然,後果反而不堪設想。
副食品和母奶的餵食順序?
既然叫做「副食品」,表示母奶或配方奶其實仍有持續哺餵,那麼副食品要選擇在什麼時間點餵寶寶會比較好呢?黃俊斌醫師建議,由於副食品可幫助寶寶吞嚥和咀嚼功能的訓練,所以應該是在餵奶前先給寶寶吃,大約是平常喝奶的半小時至1小時之前,因為這時候寶寶已略有飢餓感,接受副食品的機會便較高。可以選擇每次喝奶前餵食,慢慢的增量,並觀察寶寶食用完的狀況,如果出現任何過敏反應,或是排便異常,便需先停止餵食該食材,等寶寶較大後再嘗試。當然若症狀較嚴重時,也需請醫師進行診治。
副食品分齡建議
至於副食品要如何循序漸進,食材又該如何挑選呢?黃俊斌醫師提供以下的分齡建議:
4至6個月,米麥精+蔬果泥
黃俊斌醫師表示,寶寶副食品最初可先從米精(粉)、米湯等米食,或泥狀的食物開始。此階段給寶寶吃副食的目的並非吃飽,而是在於適應和嘗鮮,因此首先建議由低敏且易消化的食物開始,並且天然的最好,可讓寶寶慢慢的多方嘗試。而若考慮有些小朋友的體質可能會過敏,麥精可以晚一點再添加。其他就是以澱粉類食物及蔬菜水果打成泥狀來餵給寶寶,尤其6個月以上的寶寶,可多補充富含鐵質及醣類的泥狀食物,如地瓜泥、馬鈴薯泥等;水果則可選擇當季、低敏、纖維較少的種類,如蘋果、梨子、木瓜等。
7至8個月,添加半固體及肉泥
寶寶在這個階段,可能會開始有想要咬東西的意識,此時副食品便可由流質、糊狀、泥狀等轉為半固體。而這時候的寶寶也喜歡用手東抓西抓,亦可提供寶寶能自己用手拿著吃的食物,或是大人吃給寶寶看,提高他們對不同食物的興趣,也想要自己試著嚐一口。
此外,在寶寶7個月大時,除了每天給寶寶吃蔬果類的食物外,也可多提供富含鐵質和蛋白質的食物。譬如肉泥,將有助於寶寶消化道內蛋白酶的產生與活化,進而對魚類食物較容易吸收。接著寶寶8個月大,即可選用新鮮的魚肉做成魚泥餵給寶寶吃,其中富含DHA與EPA,將有助於寶寶的腦部及神經發育。
9至12個月
所謂「7坐8爬9長牙」,寶寶9個月大時,已經開始長出下門牙,副食品的形態和份量也可以再稍多一些。這個階段的寶寶已經有能力,甚至有慾望想要自己進食,爸比媽咪也可以趁此機會多鼓勵寶寶,並且開始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
在食材方面,若8個月前寶寶已食用過蛋白與蛋黃無過敏反應,那麼此階段的寶寶便可嘗試少量全蛋的食品,比如蒸蛋或布丁,食材也可由泥狀、半固體、逐漸變為小丁狀,如碎肉、碎魚等,均可讓寶寶嘗試。
在習慣養成方面,除了已可讓寶寶自己練習使用餐具,也不妨慢慢調整為和大人的三餐一起進食的作息。當然三餐之外,寶寶還是需要額外的點心,如副食品可在大人的早、午、晚餐時食用,早上10點左右及下午3、4點,則可再提供寶寶其他的點心。
1歲以下寶寶不適合食用蜂蜜
黃俊斌醫師特別提醒爸媽,蜂蜜需等到寶寶1歲以上才建議食用,因為蜂蜜中含有肉毒桿菌,會產生神經毒素,而1歲以下寶寶體內的免疫細胞,不見得能阻擋這些毒素進入,便可能因抵抗力弱而有致命風險。若等寶寶1歲之後,免疫力增強,腸胃道也調適得更好,對於這類食物便不需太過擔心囉。
副食品5大正解觀念
了解了副食品的分齡建議後,另外還有些很重要卻常被誤解的觀念需要釐清喔!黃俊斌醫師特別提醒爸媽以下幾點:
1.不用刻意不加鹽巴
許多新手爸媽對於製作副食品,很可能會「聞鹽色變」,覺得既然大人都強調「少油少鹽」才健康了,對於消化系統尚未發育成熟的寶寶來說,當然更是通通不加調味料最好,免得寶寶的口味養成重鹹,對於幼嫩的腎臟器官也會造成負擔…,但其實,鹽巴可是屬於必要攝取的營養成分之一呢!
黃俊斌醫師指出,由於鹽巴中含有碘的成份,而碘是身體必須的微量元素之一,所以適量的食用鹽巴,事實上對寶寶是有好處的,不但可增加食物的美味、增進寶寶的食慾,也可以讓寶寶獲取身體所需的營養素。
黃俊斌醫師並提到,另外像是橄欖油等健康的油脂類,也是可以適量添加到寶寶的副食品中,因為舉凡DHA或必須脂肪酸等,也都是寶寶需要攝取的營養成分喔。
2.過敏的食物長大後仍可嘗試
不少爸媽如果發現寶寶對某種食物過敏,通常就是立馬封殺,永不食用。其實不一定要做得這麼絕,等停止食用一段時間之後,或是等寶寶更大一點,都還是可以再次嘗試的喔!
黃俊斌醫師指出,若寶寶食用了某種食材,而出現了起疹子或拉肚子等身體不適的過敏現象,首先就是停止食用一段時間,並視情況嚴重程度就醫。但等到寶寶成長了幾個月之後,身體的免疫力調整好了,便可再次嘗試看看。因為通常嬰兒在1歲前的免疫系統是一個臨界點,所以在1歲之前的過敏,不見得在長大後也會過敏。
此外,若爸媽本身或家族遺傳有過敏體質,比如吃蝦類或海鮮會過敏,可以延後一點再給寶寶嘗試,並且初期酌量淺嚐即可,試試小朋友的接受程度和反應。若真的發生過敏現象,便先停止幾個月不吃,等寶寶較大時再考慮繼續試吃。另外還有一個重點是食材務必要新鮮,也不要擺了一段時間才餵給寶寶吃,因為有時候寶寶過敏其實並非體質因素,亦可能是食材不新鮮所致。
3.寶寶不吃就是偏挑食嗎?
有時候寶寶也許會把食物吐掉,或是不肯吃進嘴裡,這樣就表示寶寶有偏挑食的行為嗎?黃俊斌醫師表示,寶寶不想吃的原因其實很多,有可能是生病、喉嚨覺得不舒服,或是對於用湯匙進食不習慣,也可能是不喜歡泥狀或固體食物的口感,另外當然覺得味道不佳(或缺乏調味)也是有可能,或者單純因為喜好的因素。
所以寶寶不吃,不見得就是不喜歡,也不能馬上歸咎是偏挑食的問題,爸媽應該更有耐心的找出原因,並且過一段時間再讓寶寶嘗試,說不定多試幾次,寶寶就願意吃了。但重點是千萬不要強迫寶寶一定要吃下去,如此很可能造成寶寶心理上的陰影,便再也不肯吃這一類食物。
黃俊斌醫師亦談到,有些較大的寶寶可能會有偏挑食的問題,因此建議副食品在適合的年紀便一定要讓寶寶食用,並且多方嘗試,便可預防長大後出現偏挑食的狀況。
吸吮奶嘴和湯匙餵食很不一樣喔
對於寶寶來說,吸吮奶嘴和使用湯匙被餵食,是完全不同的體驗,因為吞嚥動作是不太一樣的,所以寶寶在初次嘗試副食品時,很可能會用舌頭把食物往外推,這不一定表示寶寶不喜歡吃,只是可能還沒習慣用湯匙進食並吞嚥。因此爸媽千萬別急著責怪寶寶挑食,而是應該陪著寶寶慢慢練習,大約一兩週之後,寶寶就能吃得很好了唷!
4.1歲前副食品並不能取代母奶
有些爸媽可能會誤以為,只要開始吃副食品,就幾乎不用再喝母奶或配方奶了,其實在滿周歲前,副食品依然扮演著「補充營養」的輔助角色,主要的正餐還是奶類。不過由於寶寶4個月大之後,體內儲存的鐵質和鈣質會逐漸流失,所以需要從食物額外補充營養。然而等到寶寶1歲以後,攝取的食物份量會越來越多,便可以逐漸將副食品當做正餐囉。
5.避免將副食品加入奶類中餵食
對於寶寶滿4個月,初期食用米精、麥精等副食品時,有些長輩可能會直接加入奶瓶中和奶類混合,一起給寶寶吸吮,雖然方便,但這樣的做法將讓寶寶無法練習咀嚼與吞嚥的能力。而且若將米精、麥精和奶粉一起沖泡,會讓牛奶變得比平常濃稠,寶寶可能不好吸吮,也相對減少了水量的攝取,有可能會產生便秘的情形,或是對腸胃與腎臟造成負擔。因此,副食品還是建議使用湯匙餵食寶寶較佳喔!
關於營養品的補充
至於營養品,小朋友需要補充嗎?所謂營養品,是針對某些營養素或具有生物活性物質所合成的製劑,用來補充人體因飲食中攝取不足而缺乏的營養。而黃俊斌醫師表示,如果寶寶副食品吃得很好,各類營養素的攝取都均衡足夠,原則上是不太需要額外補充營養品的。不過對於一些早產兒,或有慢性肺病和心臟疾病的小朋友來說,就會需要特別補充一些營養品。
此外,若有缺乏特定營養素的情形,比如皮膚乾燥角化(缺乏維生素A)、血鈣濃度偏低以致骨骼鈣化異常(缺乏鈣、維生素D)、貧血(缺乏維生素E、維生素B12、葉酸、鐵)、凝血異常(缺乏維生素K、鈣)、壞血病(缺乏維生素C)、神經炎(缺乏維生素B1、菸鹼酸)、口角炎(缺乏維生素B2)等,或是腸胃功能失調、便祕、過敏等狀況,可嘗試補充益生菌;而若經由檢驗發現含鐵量不足,可經由醫師處方補充鐵劑。
營養品可加入飲品中嗎?
一般來說,大部分的營養品都可以混合在常溫開水或果汁中餵食。如果想提高營養品的吸收率,也可以考慮將鈣粉加入果汁中餵給寶寶,因為果汁的維生素C有助於鈣質吸收,但要注意鈣片不建議和牛奶一起攝取,因為人體對於一次的鈣吸收量是有限的。至於乳鐵蛋白可添加在配方奶裡,增加乳汁中鐵的吸收利用。另外若要將益生菌混入配方奶中,也要注意溫度需在50℃以下較為適合,以免破壞活性成分。
添加營養品的注意事項
給小朋友添加營養品需特別謹慎,關於服用的劑量與次數,應按照包裝上的說明指示,尤其維生素A、D、E、K屬於脂溶性維生素,不可服用過量,以免囤積在肝臟內不易代謝。若是B群、維生素C等水溶性維生素,則會比較容易代謝。
維生素主要是有機化合物,大多數人體是沒有辦法自行合成的,必須從飲食中攝取。但以維生素D來說較為特別,是經由曬太陽會自行合成,因此維生素D也稱作「太陽維他命」。此外,有少數寶寶在某些情況下,不建議額外補充維生素,譬如患有高血鈣、腎臟疾病的寶寶,如果補充過量的維生素D及鈣片或鈣粉,可能會讓高血鈣更為惡化或有結石出現。
黃俊斌醫師最後建議,對於需要服用營養品的小朋友,爸媽可詢問醫師或營養師,依建議量使用。如果症狀沒有改善,則需由小兒科醫師再做進一步評估。
黃俊斌
現職: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
經歷:國泰綜合醫院兒科住院醫師、台大醫院兒童醫學部代訓醫師、第四屆台北市醫師公會青年杏林獎
*【育兒生活】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
*更多內容請參考:【育兒生活】2016年02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
- 常規VS.自費,父母怎麼選? 一次看懂新生兒篩檢
- 2016 / 03 / 21 11:47 AM
常規VS.自費,父母怎麼選?
一次看懂新生兒篩檢
採訪撰文/陳怡均
諮詢/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黃俊斌
模特兒/漂亮妹妹沄萱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
歷經40週的孕期,媽咪總算順利卸貨,迎接可愛的新生命。不過,對於寶寶接踵而至的健康檢查──新生兒篩檢,感到萬分疑惑,檢查項目不僅繁多、複雜,還分成政府指定與自費選擇兩種。到底父母應該如何怎麼選擇?他們分別具備哪些優點?本月份就要帶領爸比媽咪來看懂新生兒健康檢查!
新手爸媽最常遇到的問題,便是在寶寶出生後,決定給寶寶做哪些新生兒篩檢?所謂新生兒篩檢,目的在於及早發現一些先天性代謝異常的疾病,並且透過治療或飲食規劃,改善或避免對於孩子發育上的傷害,因此,寶寶出生後會用血液檢驗或超音波方式找出異常處,是一種安全又方便的檢測。
何謂新生兒篩檢?
新生兒篩檢全名為「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篩檢」,旨在檢查新生兒是否有新陳代謝異常問題。當某些物質無法代謝時,會堆積體內而形成有損健康的毒素,造成永久性的身體機能損壞,嚴重者更可能導致死亡。透過新生兒篩檢,貫徹「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宗旨,以治療或照護方式減緩、消除疾病,使病童能正常發育、健康成長。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黃俊斌表示,通常新生兒在沒有特殊理由的狀況下,都必須接受新生兒篩檢。寶寶一出生後,透過先進檢測提早發現疾病的存在,無論後續治療是否可以根治,能確定的是爸媽在知道寶寶身體狀況下,給予更加完善的照護,並且避免傷害寶寶健康的行為或食物。
黃俊斌醫師更舉例,若新生兒患有先天性甲狀腺低能症,代表促進寶寶腦部與身體生長發育及新陳代謝必須的荷爾蒙缺乏,會產生嚴重的生長發育與代謝遲緩狀況,甚至造成腦部受損,變成所謂的「智障」。但只要透過新生兒篩檢及時發現,後續即可透過給予甲狀腺素進行治療,避免該症狀影響未來智力發展;相反的,若待寶寶5、6個月大才發現,就已經來不及。因此,新生兒篩檢所提供的服務,是寶寶健康成長的一個重要關鍵檢驗,讓病童未來有機會像正常人般生活。
至於新生兒篩檢的時機?當寶寶在醫療院所出生後,嬰兒室醫護人員會在他滿48小時左右,確定已有開始進食且沒有做過其他特別檢查或輸血行為,便可採集腳跟血於濾紙血片上做檢驗,同時也會驗黃疸、血型等,因此,只要採集1次血液即能檢測許多項目。
新生兒篩檢機構
在臺灣,有三家專門進行新生兒篩檢的機構,包括臺大醫院新生兒篩檢中心、財團法人臺北病理中心新生兒篩檢室與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衛生保健基金會附設醫事檢驗所。也就是說無論寶寶在哪間醫療院所出生,最後都會由這三家機構進行新生兒檢驗工作。
認識新生兒篩檢項目
新生兒篩檢可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國民健康署指定的11種項目,另一類為選擇性自費項目。這些項目多半在檢驗寶寶身體代謝狀況,以下為爸比媽咪進行簡單解說。(資料來源:臺大醫院新生兒篩檢中心、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衛生保健基金會附設醫事檢驗所、財團法人臺北病理中心新生兒篩檢室)
國民健康署指定11種項目
這部分是由政府提供部分補助,11種項目包括:
先天性甲狀腺低能症(CHT)
機率:3千分之一機率
甲狀腺素是促進腦部和身體生長發育與新陳代謝所不可或缺的一種荷爾蒙,發育中的嬰兒若缺少甲狀腺素,會產生嚴重的代謝緩慢與生長發育遲緩現象,尤其是腦部發育受損而產生嚴重的智障。
苯酮尿症(PKU)
機率:3.5萬分之一機率
因病童體內的必需胺基酸──苯丙胺酸無法代謝為酪胺酸,使其大量堆積於體內後,產生有毒物質,之後尿液與身上會出現霉臭味,若不及早治療,會造成嚴重的生長發育遲緩、腦部傷害與智力障礙。
高胱胺酸尿症(HCU)
機率:10~20萬分之一機率
此為罕見的體染色體隱性遺傳之胺基酸代謝異常疾病,主因為寶寶無法代謝食物中的蛋白質,使其堆積在血液中,引起毒性反應,若未能及時治療,將可能出現畸形、智能缺乏、血栓等問題。
半乳糖血症(GAL)
機率:100萬分之一機率
此為一種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的醣類代謝異常疾病。因寶寶無法代謝攝入的半乳糖,使其轉變為葡萄糖,故堆積於體內後可能出現吐奶、昏睡、腦部、眼睛與肝臟損害。
葡萄糖-6-磷酸鹽去氫酶缺乏症(G6PD)
機率:100萬分之3機率
此為十分常見的遺傳性疾病,俗稱蠶豆症,主要為寶寶體內的紅血球中葡萄糖新陳代謝發生異常,因缺乏代謝酵素,導致紅血球遭受破壞,嚴重者會出現急性溶血性貧血、智能障礙與生命危險。
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CAH)
機率:1.5萬分之一機率
此為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主要是缺乏參與合成腎上腺皮質激素的酵素──腎上腺21-羥化酵素。依照缺乏程度而將導致不同程度的影響,可簡單分為失鈉型、單純型與晚發作型,這三類都可透過早期治療來避免生命危險。
中鏈醯輔酶A去氫酶缺乏症(MCAD)
機率:尚在評估中,歐美地區則為1.5萬分之一機率
此為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因脂肪酸為人類能量來源,以脂肪形式存在於身體內,當體內的醣類與碳水化合物不足時,便會分解脂肪來轉換成能量以供需求,而中鏈醯輔酶A去氫酶便是分解脂肪進行代謝時重要的酵素之一。如缺乏此酵素,致使脂肪推積在體內產生毒害,使大腦與神經系統受損,嚴重者在第一次發作時即可導致死亡,機率約為25%。
甲基丙二酸血症(MMA)
機率:尚在評估中
此為常見之有機酸血症,為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的疾病。主因為甲基丙二酸輔酶A變位酶之功能異常或鈷胺素代謝異常,致使有機酸堆積於體內而損害神經系統,可能引發酸血症、高血氨、進食不良、嘔吐、呼吸急促及昏迷,嚴重者可導致死亡,特別是在新生兒及嬰幼兒時期。
戊二酸血症第一型(GA-1)
機率:尚在評估中,美洲地區為2萬分之一機率
此為胺基酸代謝異常的的罕見疾病,屬於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起因為戊二基輔酶A去氫酶缺乏,導致無法完全代謝離胺酸與色胺酸,產生有毒物質堆積,進而造成代謝異常與神經問題,常見影響有腦性麻痺、腦部萎縮與腦病變。
楓糖尿症(MSUD)
機率:尚在評估中,歐洲地區約12萬分之一,美洲地區約25萬分之一
此為染色體隱性遺傳的特殊支鏈胺基酸代謝異常疾病,因體內缺乏代謝支鏈胺基酸(纈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之支鏈甲型酮酸脫氫酶,致使該物質堆積體內產生毒性,進而傷害腦細胞。由於患者尿液中有楓糖的味道,因此得名,常見影響為腦部損傷、意識不清、昏迷。
異戊酸血症(IVA)
機率:尚在評估中,國外約5萬分之一
此為胺基酸代謝異常的的罕見疾病,屬於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因胺基酸代謝系統中的白胺酸代謝分解過程中,負責分解異戊酸的酵素──異戊醯輔酶A去氫酶缺乏而造成。因無法代謝之有毒異戊酸堆積體內,進而損害神經與造血系統,常見影響為運動失調、發育遲緩,嚴重者可能導致死亡。
選擇性自費項目
究竟選擇性自費項目有哪些?以下為爸比媽咪做說明:
串聯質譜儀先驅篩檢疾病
透過串聯質譜儀可篩檢出以下15種先天胺基酸、有機酸與脂肪酸代謝異常疾病,包括短鏈脂肪酸代謝異常、長鏈脂肪酸代謝異常、卡尼丁(肉鹼)吸收障礙、卡尼丁結合酵素缺乏、卡尼丁穿透障礙、丙酸血症、C5-OH上升相關疾病、瓜胺酸血症(第一、二型)、酪胺酸血症(第二、三型)、精胺丁二酸酶缺乏症、精胺酸血症、高鳥氨酸-高血氨-高瓜胺酸綜合症候群(HHH症候群)、其他疾病、極長鏈醯輔酶A去氫酶缺乏症、戊二酸血症第二型。由於多半為十分罕見之疾病,故僅列出項目供參考。
龐貝氏症
機率:全球4萬分之一
此為一種罕見的遺傳疾病,因為缺乏負責分解肝醣的酵素,進而使堆積的肝醣傷害細胞與肌肉功能,因此,龐貝氏症患者常有肌肉萎縮等肌肉方面疾病。在嬰兒時期患有此症,將是最危險且最嚴重的狀況,很可能導致寶寶畢生無法行走,甚至心臟衰竭而死亡。
法布瑞氏症
機率:全球男性4萬分之一
此症乃是因為酵素的基因缺陷,導致部分脂質無法被代謝,進而堆積於血管內皮細胞上,傷害神經系統,造成心臟、腎臟等部位病變。此症患者常有四肢劇烈疼痛症狀,在嬰幼兒時期還可能出現視力混濁不清、血管角質瘤等狀況。
嚴重複合型免疫缺乏症
機率:尚在評估中。
此為免疫系統有缺陷,導致無法抵抗外在的細菌與病毒,患有此症的寶寶容易感染各種細菌、病毒與黴菌,常伴隨慢性腹瀉與生長問題。若延遲治療,嚴重者可能導致死亡,但若及早發現,75~90%以上的嬰兒可以存活。
其他非串聯質譜儀篩檢代謝疾病
這部分包括SMA脊髓性肌肉萎縮症、GD高雪氏症、MPSI黏多醣症第一型、BD生物素酵素缺乏症等。
新生兒檢驗流程
新生兒出生48小時且確定開始進食後才會進行檢驗,因進食後才能夠檢測出體內酵素與胺基酸代謝路徑是否正常,因此,若還沒開始吃東西,檢驗就會失去意義。檢驗方式乃由醫護人員在寶寶腳跟兩側部位採集少量血液,首先會在腳跟穿刺部位進行消毒,接著以非常細的穿刺針垂直方式刺入皮膚,第一滴滲出的血不會使用,接下來滲出的血才會再以毛細管吸取,滴在畫有6個圓圈的濾紙上,待陰乾後送交篩檢中心進行檢驗。這種採集寶寶血液的方式十分安全,且血量不會過多,爸比媽咪可以安心。
為確保個人資料安全,醫護人員不會在電話中告知檢驗結果,家長可在7~10天後上網查詢。基本上,若檢驗結果正常,醫護人員不會另行通知,而檢驗結果可分為三類(以臺大新生兒篩檢中心為例),包括:
‧高疑陽性:到院確診,至指定醫院或住院檢查。
‧疑陽性:複檢。
‧陰性:無異常。
因檢驗試紙的敏感性很高,可能會出現偽陽性狀況,因此,黃俊斌醫師提醒爸比媽咪看到檢驗報告有出現疑陽性反應時,無須太過緊張,耐心等待第2次複檢即可。相同的,雖然此刻檢查無異狀,但未來仍有發生機率,這部分也要請父母理解。
常規、自選,費用差很大?
國健署針對指定的11種新生兒篩檢項目會補助200元費用給每位寶寶,只要在出生30天內進行檢驗、父母其中任何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就能獲得補助。至於各項檢查費用,以臺北病理中心為例(僅供參考):
‧國民健康署規定之11項指定項目:700元。
‧串聯質譜儀篩檢項目:400元。
‧龐貝氏症&法布瑞氏症:200元。
‧嚴重複合型免疫缺乏症:250元。
‧其他項目單獨檢驗各100元。
黃俊斌醫師表示,無論是政府補助項目或自費自選,都像在餐廳點餐般,家長可以針對需求進行選擇。不過,面對少子化問題,加上為了讓孩子未來可以健康成長,這些新生兒篩檢項目的確有存在的必要性。由於費用不會過高,加上採集一次血液便可檢查完所有項目,對於多數疾病而言,只要提早驗出,就能透過治療改善症狀。至於某些罕見疾病,雖不一定可以完全治癒,但卻能減輕傷害,故若無特殊狀況,仍建議進行完整的新生兒篩檢。
黃俊斌
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
經歷:臺北榮民總醫院實習、高雄榮民總醫院實習、國泰綜合醫院兒科住院醫師、臺大醫院兒童醫學部代訓醫師、兒科專科醫師考試合格、第4屆臺北市醫師公會青年杏林獎
現職: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更多內容請參考:【媽咪寶貝】2016年02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
*【媽咪寶貝】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
- 父母必知養成策略 教會孩子「分享」的喜樂
- 2016 / 03 / 17 06:28 PM
父母必知養成策略
教會孩子「分享」的喜樂
採訪撰文/魏婕綝
諮詢/友緣基金會執行長廖清碧
模特兒/溫柔媽咪韋廷、漂亮姐姐意媞、可愛妹妹凡恩
攝影/檸檬巷館
「你好小氣哦!這麼多玩具為什麼不分一個給客人玩?」、「你不把餅乾分給哥哥吃,我就把餅乾收起來」……現在多為小家庭型態,加上孩子生得少,令父母擔心孩子養成自私的心理,因此,希望能培養孩子樂於分享的好行為。然而,父母一味強迫孩子分享,容易造成他的反感,究竟該如何聰明教養,使孩子在玩樂中學會分享?
5歲的小斌是家中獨生子,某天4歲的表弟到家裡玩,兩個小傢伙為了一台小汽車吵得不可開交,小斌說:「這是爸爸買給我的。」表弟不甘示弱回他:「給我玩嘛,我要玩。」由於誰也不肯讓,最後媽媽出面處理,小斌不僅被媽媽指責,還被處罰不准玩玩具……。
對於孩子不願意分享,友緣基金會執行長廖清碧指出:「這是正常現象,但有些孩子樂於分享一部分玩具,有些玩具則不願與人分享,像是他很寶貝、喜歡或覺得特別的玩具。」倘若家長站在「面子」的角度思考,例如:孩子願意分享,代表小孩教得好;孩子不願分享,代表沒教好,如此即為父母帶來壓力,並採取強迫孩子分享的教養方式。此時,建議父母不妨從自身朋友來思考,即使再好的朋友也不見得會與他分享所有的物品,這會讓父母較能認同孩子願意分享的舉動,以及不想分享的行為。
另外,當親友的孩子到家裡玩時,也可先與孩子溝通和詢問意見,「哪些玩具不想借朋友玩?」、「如果不想借的玩具先收起來,願意分享再拿出來。」除此,有些幼兒園會舉辦「玩具分享日」活動,孩子帶玩具去學校與同學分享,父母亦能事先告知孩子,不想借同學的玩具不要帶,使孩子清楚了解自己可以分享及不分享的玩具。
父母必須釐清4大觀念
養成孩子樂於分享的行為時,父母觀念應先理解以下觀念:
觀念1:分享≠慷慨,不分享≠小氣
若輕易以不願分享是小氣、樂於分享是慷慨來定義孩子,容易產生孩子的情緒,廖清碧執行長說:「孩子的情緒來自於父母的教育方式,而非『分享』這件事。」再者,與其說分享代表「慷慨」,更實際來看,其實分享是符合大人希望的行為,令大人覺得高興、有面子,也會讓孩子做出「分享」的行為時,也許帶著「討好」的心態,但孩子心裡卻不想這麼做。
另外,當父母習慣要求孩子與人分享,久而久之,小孩可能會覺得「為什麼別人不跟我分享?」內心產生不平。甚至父母若經常強迫孩子分享,漸漸孩子也學到以強迫方式要求同儕分享,衍生人際問題。
觀念2:讓≠分享
有兄弟姊妹的家庭,經常見到父母要求哥哥或姊姊將玩具讓給弟弟、妹妹,事實上,這也是一種勉強,此教養方式並不會讓兄姊學到「分享」的能力。再者,也許哥哥或姊姊為了討父母歡心,熱情與弟弟、妹妹分享玩具或零食,當爸媽不在家時,就趁機欺負弟弟、妹妹。
不過,也有些兄姊樂於與弟弟、妹妹分享,但若得到弟弟、妹妹不願與自己分享的結果,因而對弟弟、妹妹產生微詞,此時被父母指責「小氣」、「愛計較」,長期下來,兄姊可能會覺得父母不公平,偏袒弟弟、妹妹,形成人格扭曲。廖清碧執行經過長期觀察,此狀況不僅影響現在,還可能影響孩子將來的人生,出社會工作覺得主管不公平、婚後抱怨公婆不公平,父母不可不慎。而且經常犧牲自己意願而分享的孩子,也會失去自我及人生方向,成為沒有主見的人。
觀念3:尊重孩子的物品支配權
父母應學習尊重孩子擁有自己物品的支配權。不過,當兄弟為一個玩具起爭執時,有些父母會跳出來說:「那是我買的,大家一起玩。」這樣的做法並不恰當,例如:媳婦送1條圍巾給婆婆,但婆婆送給小姑,媳婦沒有權利向小姑要回圍巾或質詢婆婆為何將圍巾送給小姑,因為那條圍巾屬於婆婆的。同理,當爸爸買小汽車給哥哥,小汽車即屬於哥哥的,他有權利借或不借給弟弟玩。
當孩子不願彼此分享玩具時,孩子的行為背後有其理由,父母應先瞭解,例如:先問哥哥為何不借小汽車給弟弟玩。此時哥哥可能會說:「我上次借弟弟玩具,結果他玩壞了」或「弟弟上一次也不借我玩積木」等,這時大人再帶著孩子討論:「弟弟若願意借哥哥積木,哥哥就借弟弟小汽車」,或詢問弟弟:「下次哥哥跟你借玩具時,是否願意借他?」當兩人找到協商方式,就會願意互借。倘若弟弟仍不願借哥哥積木,或下一次也不願借哥哥玩具,家長可以同意哥哥不借小汽車給弟弟,如此弟弟才會學到分享,不致於被寵壞。
觀念4:鼓勵孩子發展自我
學齡前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乃在於他正在發展自我。廖清碧執行長進一步解釋:「孩子原來的自我還不明確,自我是發展而來的。」因此,如果孩子所做的事對自己沒有傷害,也不會傷害別人,不妨尊重他的堅持,盡量少勉強他。例如:孩子不想與同儕分享玩具,大人卻經常要求他借別人玩,忽略孩子不願做這件事的原因,長久下來也壓抑孩子的自我發展。此時父母應幫助孩子找出原因,釐清他的情緒,由孩子決定自己的喜怒哀樂,而不是以「分享」、「大方」概括要求孩子所有的做為。
哪類孩子較不樂於分享?
‧被寵壞:通常被寵壞的孩子較不願與人分享,因習慣要什麼有什麼,或都由哥哥、姊姊讓給他,故無法學到分享的能力,甚至認為他應得的。
‧被疏忽、被拒絕:孩子經常被父母疏忽或拒絕,不受重視。當孩子想抱抱時,父母將他揮走;孩子講話時,爸媽叫他閉嘴等,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小孩由於沒被愛夠,所以沒有能力,也不容易與人分享。
Do it,孩子開心學分享
如何讓孩子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下,體驗並學習分享呢?以下為親子專家提供的好方法。
讓孩子感受分享的快樂與滿足
當一群孩子正在玩玩具時,若孩子借積木給其他孩子玩,爸媽可以鼓勵孩子:「還好你有借他玩,大家合作堆積木,玩得很開心喔!」準備回家時,也要請那位孩子謝謝自己的孩子,並一起將玩具收拾整齊。
不過,廖清碧執行長不建議稱讚孩子:「哇!你好棒,願意跟朋友分享。」這會讓孩子知道大人的喜好,因此,不妨這樣問孩子:「你今天借朋友玩具,自己愉快嗎?為什麼?」幫助孩子瞭解自己比大人讚美他更重要。如果平常孩子不太願意借玩具,今天竟然願意借,爸媽可以問他:「我好佩服你願意借玩具給朋友,為什麼你願意?」引導孩子瞭解心情及原因。
藉用繪本或故事引導
透過故事或繪本來引導孩子。講故事時詢問孩子:「為何這個男生願意跟朋友分享他的傘?為什麼那個女生不願意?」然而,在教養的過程並不是貫徹思想,而是培養孩子的自我概念,對事情有所認知與理解,知道自己的主張,進一步關心別人、同情別人,如此亦能慈悲對待自己與他人,這才是孩子需要學習的,而不是盲目聽從父母的話。
生活中養成分享的習慣
日常生活中應培養孩子分享的習慣,例如:晚餐後將一盤水果放在桌子上,對孩子說:「我們一起吃水果,這是你的,這是我的,我們一起分享。」而不是將水果直接放在孩子前面;或者爸媽陪孩子玩玩具時,對孩子說:「我也想玩,我們一起玩好嗎?」甚至問他:「你一直玩黏土,什麼時候輪到我?」
廖清碧執行長發現多數家長對待小孩的方式,有時會寵壞他,像是把孩子喜歡吃的食物整盤放在他前面,或只買孩子愛吃的水果等。事實上,在教養孩子時,應考慮孩子將來要成為一個大人,必須思考孩子的權利與必須學習的事物。
Don’t,當心孩子反感
培養孩子分享行為時,哪些做法應該避免?以免非但沒有養成孩子的分享態度,反而讓他覺得爸媽不公平?
強迫孩子分享
避免強迫孩子分享,或直接拿走孩子手裡的物品給另一個孩子,這種做法不僅無法讓孩子體驗分享的滿足、學到分享,反而讓他以同樣方式強迫同儕分享。
年紀大應該讓年紀小
哥哥、姊姊不願意借弟弟、妹妹玩具或物品時,不宜採取「哥哥、姊姊比較大,比較懂事,要讓給弟弟、妹妹」的做法。廖清碧執行長指出,父母可以詢問:「怎麼樣你才願意借?」若姊姊回答:「弟弟也不借我玩具。」這時趁機教育弟弟:「當你想借姊姊玩玩具時,再來找媽媽,我再跟姊姊說。」讓弟弟、妹妹有學習分享的機會。
此外,父母先別急著評論他們的問題,所有事情皆應考慮孩子與兄姊的自我發展、與朋友的自我發展。當哥哥、姊姊和弟弟、妹妹相處時,一旦年紀小的哭了,通常爸媽會緊張趕來護著年紀小的,沒有看見多是弟弟、妹妹先「出招」惹哥哥、姊姊生氣。
責備或處罰
當孩子不願借同儕玩具時,有些家長會對孩子撂話:「你不借,下一次就不要來阿姨家玩」,或「你不借妹妹玩,就去罰站。」刻意處罰孩子給別人看,讓孩子覺得沒面子,這都可能引起孩子覺得家長不公平、偏袒的心理。甚至有些爸媽會和孩子談條件,例如:「你要借弟弟玩黏土,我才買給你。」在此提醒家長,買給孩子的東西,即是屬於他的,他有權利支配自己的物品。
尊重孩子如同尊重一個大人
其實孩子大多是仁慈的,通常有原因才不願與人分享,除非被寵壞了。廖清碧執行長認為,大人不妨先聽聽孩子的說法,同時尊重孩子擁有所有權的能力,尊重孩子的喜好如同尊重一個大人。孩子可以做喜歡的事,只要不影響別人、不傷害自己。
給少許零用錢,學習惜物與算數學
廖清碧執行長很贊成給小孩少許零用錢,例如:一個月200元。她以自己的小孩為例,從孩子3歲便開始給零用錢,就她的經驗,學齡前孩子較好學習。若待孩子到了國小,再教育金錢使用會比較困難。當孩子使用零用錢時,大人也能教他算錢、學數學,像是付給老闆的錢夠不夠?找零對不對?不過,學齡前的孩子通常會有點心時間,父母應先告知孩子零用錢的用途並不是買點心,例如:布丁、飲料、零食等,而是買他想要的玩具或文具。
當孩子擁有零用錢買東西時,他會特別珍惜。假設孩子1個月有200元,他會發現買了玩具後錢會變少,漸漸懂得如何使用金錢。如同剛出社會的上班族,第1個月領到薪水可能會花很多,待發現錢不太夠用,第2個月就漸漸收斂。此外,若孩子想用零用錢買一個400元的玩具,但他只有200元,即想到要存錢,此時爸媽可以與孩子討論、規劃,這個月不花、下個月不花,就能存到錢。如果孩子看到其他玩具也想買,爸媽可以與他討論適合的方法,例如:花一半、存一半,存久一點再來買,但前提是父母絕不借錢給孩子。孩子學習了延宕滿足的能力,長大後較不會刷爆信用卡,會珍惜使用零用錢買的玩具,對玩具的選擇也會變得越來越好。
以大人角度教育孩子,建立價值觀
孩子用慢慢存來的錢買到玩具時,對自己的物品會很有概念。如果朋友玩壞他的玩具,他會很心疼處理這件事,不會單純想玩具是媽媽給的而不介意,建立了惜物的概念。當然,孩子可能會要求朋友要買全新的玩具賠他,亦學習權利的訴求。廖清碧執行長說:「當爸媽用大人的角度對待孩子,其實也在從小幫他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廖清碧
學歷:日本明治學院大學社工碩士
經歷:輔仁大學社會工作系講師
現職:友緣基金會執行長、東吳社工系所副教授
*更多內容請參考:【媽咪寶貝】2016年01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
*【媽咪寶貝】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
- 蜜桃媽咪再升級 兒女相伴 幸福如此簡單!
- 2016 / 03 / 16 06:29 PM
蜜桃媽咪再升級
兒女相伴 幸福如此簡單!
採訪撰文/郁筱惠
梳化/林諭靖
造型/Lezis
服裝提供/媽媽:Young Lady韓國服飾精品、私人提供
小孩:mothercare、私人提供
攝影/潘朵拉兒童專業攝影
2011年嫁給上海企業家李慎言,並成為甜蜜人妻的小蜜桃姐姐(朱安禹),曾是兒童節目主持界的叱吒紅人。婚後的她卻專心相夫教子,在2012年五月順利誕育大公子「桃太郎」Ray,並2015年八月甫迎接剛誕生的小公主「RINA」後,再升級成兩個寶貝的蜜桃媽咪!喜歡小孩的她,如今有一雙可愛兒女相伴,羨煞旁人,而她最愛的,仍是這一分如此簡單的幸福!
好幸『孕』!許願成真
小蜜桃姐曾說,小朋友是純真的天使,偶爾也是可愛的小惡魔!因為孩子的天真是她的最愛;一雙兒女,更是上天賜予她最美妙的禮物。蜜桃媽咪曾經是兒童節目主持界的閃亮紅星。她笑言,自從2011年婚後,她就專心在家帶孩子,讓她成了大兒子「桃太郎」Ray的保母及為他專屬服務的教唱老師呢!
蜜桃媽咪說,自己真的很感恩老天爺特別眷顧,她和老公本就計劃婚後生個一男一女,沒想到果真讓夫妻倆如願。話說2014年,蜜桃媽咪就因朋友機緣,讓他有機會走訪觀音普陀山(註: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觀音道場),回台灣時,還去松山慈惠堂參拜,當時的小蜜桃就許願,希望接下來能生個女兒一滿心願。不久,小蜜桃果真懷孕,實現她在2015年「有兒有女」的幸福心願。
女兒誕生,小蜜桃再升級!
如今隨著RINA的誕生,她再度升級成兩個孩子的媽,也讓蜜桃媽咪非常感恩,謝謝女兒RINA來到她身邊,做為她的女兒。尤其蜜桃媽咪讚美女兒RINA真的是非常好帶,因此讓她深感欣慰。但是讓蜜桃媽咪感動的,其實不只女兒很好帶這一件事,她還發現兒子Ray居然私下會主動照顧妹妹!話說到這,蜜桃媽咪甚至感動的哽咽一下,原來在蜜桃媽咪坐月子期間,保母阿姨用手機拍到Ray哥哥,竟然主動幫忙看顧妹妹,並推搖床哄妹妹睡覺的乖巧模樣喔!
然後,可愛的桃太郎哥哥,每次一遇到不認識的人,就會用很真誠的口吻來介紹妹妹說:「你看,她是我妹妹,很可愛吧!」然後,一向視蜜桃媽咪為偶像的他,甚至每當跟媽咪外出,要是看見周圍不認識的朋友,就主動介紹媽咪:「你知不知道她是誰呢?她可是水蜜桃姐姐喔!」像這類愛的展示,竟然話說也不止一次,甚至連一早起床,桃太郎哥哥就會以童音向蜜桃媽咪耍寶說:「哈囉!Good morning~早安!知不知道我是誰啊?我可是水蜜桃姐姐,你的媽咪喔!」逗得真正的蜜桃媽咪,也跟著他哈哈大笑呢!
妹妹比哥哥小時候更好帶
蜜桃媽咪說,哥哥和妹妹小時候,其實外表都很像爸比。蜜桃媽咪解釋,可能是因為孩子五官還小,不那麼明顯,但Ray(桃太郎)長大後,外人都說卻越來越像自己,不僅大家都稱讚自己兒子帥,實際上小編也覺得哥哥超可愛。不過,蜜桃媽咪擔心地說,也有很多朋友認為,目前四個月大的女兒RINA(當時採訪的月齡),長得較像小蜜桃,那會不會長大以後像爸比呢?話說到這,蜜桃媽咪也笑了出來。
在孩子的個性方面,蜜桃媽咪說,Ray個性其實與她相像。也許因為桃太郎和蜜桃媽咪都是雙子座。但有趣的是,女兒RINA卻跟爸比同樣是處女座。於是蜜桃媽咪猜,不知日後女兒個性會不會比較像爸爸哩!但是蜜桃媽咪還是盛讚女兒RINA,是那種好吃、好睡,不愛哭鬧又好帶的小嬰兒。正因為RINA經常在喝完奶後,就啟動睡眠模式,乖乖入睡呢!
相反的,蜜桃媽咪說,兒子Ray還在小嬰兒階段時,是喝奶很急的寶寶,所以常常突然嗆到吐奶,而且據蜜桃媽咪形容,兒子吐奶就像噴泉一樣,時不時讓她緊張萬分。因此後來就改變方式,必須讓兒子慢慢喝奶才行。另外,桃太郎容易夜醒,喝奶後通常習慣鬧一下才睡,但女兒RINA相反,會乖乖睡到天明哩!
桃太郎孝順,母親節獻唱超感動!
小蜜桃媽咪說,三歲多的桃太郎哥哥,個性十分活潑外向,而且是個音樂控。他通常一聽到音樂,就會手舞足蹈起來。因此,蜜桃媽咪想等哥哥理解力更好,滿四歲多時,再去讓哥哥學音樂。當然,可愛的桃太郎哥哥,除了表演欲較強外,對媽咪其實也很體貼,並且他孝順媽咪的程度,還不只是看電視時主動幫媽咪倒茶、搥背而已喔!
蜜桃媽咪說,可能因為有些不錯的兒童教育節目,會灌輸孩子好的觀念,也影響兒子有正面學習,但自己平時就很注重小孩的禮貌,要哥哥學會常說「請、謝謝、對不起」等良好行為。有一次,蜜桃媽咪為了哄哥哥睡覺,只好自己故意先假睡,但沒想到,桃太郎哥哥竟認真以為媽咪睡著了,竟開始替媽咪蓋被子,小嘴還一邊嘟噥說:「哎呀!媽咪妳都沒蓋好被子耶,我來幫妳。」
在妹妹RINA出生後的一百天,蜜桃媽咪及爸比,一起幫妹妹在上海辦了一場百日宴,當主持人在舞台上介紹:「今天是慶祝小蜜桃姐姐的女兒誕生百日宴,我們祝福妹妹生日快樂!」當主持人話語一落,台下的桃太郎哥哥,竟迫不及待的高聲大喊:「小蜜桃姐姐是我媽媽!」惹得蜜桃媽咪既開心又害羞,兒子竟如此的崇拜自己呀!
前年(2014年)蜜桃媽咪和孩子共度母親節時,桃太郎哥哥甚至在學校學了一首歌獻唱給蜜桃媽咪聽,蜜桃媽咪還用手機錄影存起來,桃太郎用可愛的童音這樣唱給媽咪聽:「我最喜歡我媽媽,送給媽媽康乃馨,我幫媽媽搥搥背,媽咪~媽咪~I love you~」。讓蜜桃媽咪真的超級感動!
生兩個孩子,才知道的事!
蜜桃媽咪認為小孩大約兩歲起,慢慢就能理解大人所講得道理,因此,盡可能跟他溝通,讓他了解,絕對比打罵或命令小孩的方式更恰當;也難怪,桃太郎哥哥之所以能在人前人後都那麼地愛護妹妹,同時又非常崇拜蜜桃媽咪,更顯見蜜桃媽咪,有一套愛的教育智慧呢!
蜜桃媽咪說,其實自己也是當上媽咪以後,才知道怎麼學當媽咪的。譬如說,從新手媽咪變成有經驗的媽咪;有了小的,還要開始學當兩個小孩的媽,因此又是一個全新的學習。又譬如,照顧這個,同時還要顧及另一個;當這個生病,就要避免另一個生病等;甚至包括如何分配時間給兩個寶寶,如此種種育兒經,也都是當上兩個孩子的媽以後,自己才逐漸學習的!
曉以大義!桃太郎哥不爭寵
妹妹現在還小,只要照顧好她的睡眠、飲食,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但是,蜜桃媽咪說,桃太郎哥哥現在剛好是感覺認知期,如果說,自從有了妹妹,就讓哥哥覺得媽咪好像對他開始有那麼一點點的不同,也就越容易讓哥哥排斥妹妹。因此,媽咪越是愛妹妹,相對也就越對哥哥好,才不會使兩個小孩有爭寵的心。
正因為蜜桃媽咪特別用心,分配給哥哥與妹妹的時間,幾乎無差別。也因此,哥哥沒有明顯嫉妒妹妹的情況發生。但每當假日保母休假,蜜桃媽咪必須花時間多顧及妹妹,並陪妹妹睡覺時,桃太郎哥哥剛開始也有難以接受的表現,並且說:「不行啊!媽媽妳今天,還是要陪我的呀!」蜜桃媽咪於是對他說:「Ray,妳看喔!媽咪平時六天都一直在陪你喔,只有這一天保母阿姨休息,那媽媽就必須要陪妹妹啊,這樣是不是很公平,你說對不對?」Ray馬上就點頭說:「好像是耶!」蜜桃媽再解釋講:「那如果保母休假,妹妹沒人顧,那她是不是很可憐,誰來顧才好呢?」哥哥於是懂事的回答說:「對耶!沒人照顧耶,那好吧!媽咪妳就去照顧妹妹吧!」
唱蜜桃晚安曲,貝多芬伴入眠
蜜桃媽咪帶孩子,其實也很有一套。當孩子還在襁褓中,就習慣聽著音樂進入夢鄉。而且還是精選莫扎特、貝多芬等優美名曲,甚至也包括蜜桃媽咪親口錄唱的寶寶晚安曲喔!而且哥哥從小就看過蜜桃媽咪電視教唱的帶子,因此也讓桃太郎大為崇拜。
通常假日週末,桃太郎睜開雙眼就會問:「媽咪,我們今天要去哪裡?」而蜜桃媽咪還真的沒閒著,隔週就精心安排孩子的假日活動,包括帶桃太郎在上海看迪士尼精彩的冰上表演,乃至一系列國際化的寶寶表演秀及音樂劇場,或是帶哥哥去遊樂園玩耍一番喔!至於妹妹,因為還小,但是個女孩,也因此讓愛美的蜜桃媽咪,終於有機會幫女兒玩裝扮,穿澎裙、戴頭飾,給寶貝拍一些珍貴的成長紀念照喔!
雖然跟孩子在家天天相處,比以前少了很多與朋友見面的時間,但是,愛孩子的蜜桃媽咪,其實非常樂於在家中和孩子相伴左右。因為對她而言,這種平淡、簡單的幸福,就像蜜桃媽咪說的,和小孩在一起,心情也是可以達到放鬆的,當然也能夠超越在外娛樂等享受喔!
一邊帶孩子,一邊考EMBA
婚後陪孩子的生活其實非常忙碌,但進取心不斷,小蜜桃姐竟在帶孩子期間,默默考取瑞士某間大學的EMBA商學院,讓小編聽了簡直佩服萬分,根本是媽咪界的楷模!問她怎麼辦到的?蜜桃媽咪說,隨兒女陸續報到後,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越來越多,但除了平均分配給兩個孩子的時間外,就要利用所剩無幾的零碎時間來唸書,後來竟就順利考上了!也難怪,桃太郎那麼聰明乖巧懂事,原來是有個模範生媽咪在教育的緣故啦!
揪感心!老公兩次都進產房
雖然生過兩個孩子,但蜜桃媽咪回想起來,最辛苦卻也最甜蜜的階段,就是生產的前一刻,即使生第二胎,仍因為知曉每個生產過程,更讓她緊張到雙手發抖。不過,蜜桃媽咪的先生,連續兩胎,都勇敢堅持陪她進產房生孩子,當倆人共同迎接嬰兒出生的瞬間,更是她人生中最感動的回憶,當然也是最辛苦的了!
由於之前小蜜桃姐在台灣的友人陸續結婚,並邀她回台參加婚禮,因此使蜜桃媽咪常常返台,以致媒體猜測夫妻感情生變。蜜桃媽咪還說,先生平時要專心事業非常忙,真的很難同時回來,但後來媒體捕風捉影後,先生反而對嬌妻神回覆說:「妳看看,台灣連這麼小的事,都要拿來說,那這樣下次我和妳一起回去,好證明我們沒事。」而本刊採訪當天正好冬至,雖然蜜桃媽咪的先生還是在內地忙,但確實特別熱線致電關心妻小有否安好,且語帶玩笑告訴她:「呀~老婆妳今天又帶著兒女拋頭露面了啊!」
正能量,讓女人變美,使男人更帥!
對蜜桃媽咪來說,每個階段的自己,都有自己最美的樣子;但是,女人真正的美,在她來說,就是一種陽光般的心態。不管經歷什麼挫折,或哪個階段,心態就是必須開朗,即使面對不如意,也應該練習輕鬆以對,如此一來,女人的面容會自然散發陽光。相反的,負面想法,反而讓人黯淡無光。因此,蜜桃媽咪說,正能量會讓女人變美,會使男人變帥!當然,女人即使婚後忙帶孩子,但也不能忽視打扮;即便不愛化妝,也要打扮乾淨,才不會變成蓬頭垢面的黃臉婆喔!
You make me happy!
小蜜桃媽咪說:「完成生兒育女的人生階段,就是自己目前心中最大的滿足感」。因此她除了感謝兒女走進生命,也感謝老公愛護支持,她期望孩子只要開心且健康成長,人品健全,並不排除延續自己與兒童教育的所有連結,包括計劃未來可能成立大型親子館!而今適逢農曆新春,蜜桃媽咪也獻上祝福,期望所有讀者「新年快樂,闔家團圓,幸福平安」!
*更多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2016年02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
*【嬰兒與母親】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