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回 veryWed 部落格首頁 | 管理介面
最新文章



犀利俏媽咪──朱芯儀

讓孩子在愛裡學會堅強
 

 

採訪撰文/陳怡均
髮型/80's Amber
化妝/咪咪
造型/三曜設計、Jezy Yang
服裝與飾品品牌/MAMAGIRL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

 

 

還記得「不被愛的那個才是第三者!」這句經典的電視劇台詞嗎?在《犀利人妻》劇裡,以飾演黎薇恩一角而勇奪2011年「第46屆金鐘獎戲劇節目女配角獎」的朱芯儀,搭上了百年婚潮與先生衛斯理結婚,同時升格成人妻與媽咪,無論是事業或家庭生活,都相當美滿。上天似乎特別眷顧朱芯儀,已經擁有疼愛她的老公與貼心的兒子,更讓她於去年又懷上寶貝第二胎。

  

談起懷第二胎時的心情,朱芯儀笑說:「原本希望等到迪寶念小學後,再生第二個寶寶,沒想到突然又懷孕。」預計32歲才要再幫迪寶生個弟弟或妹妹,但人生總是充滿意外,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朱芯儀與老公衛斯理還是非常開心,因為弟弟也可以和迪寶作伴,不致於太孤單。她表示,到了某個年紀後,就會發現身邊開始有許多人想要懷孕,但天不從人願,有些媽咪即使名利雙收,卻一子難求,所以能懷孕讓我相當感恩。不過,對於家中只有自己一個女生,甚至連三隻貓咪都是公的,朱芯儀感到有點寂寞,不料老公卻玩笑式回她:「這樣妳就像個女王,多好呀!」逗得她笑得開懷。

 

好辛苦!孕期狀況連連
朱芯儀對自己的家庭相當滿意,談起老公和兒子,難掩喜悅之情,「老公與迪寶都非常愛我、疼我,常常可以感受到他們對我的重視與關心」。回憶起第一次告知迪寶懷上第二胎的消息時,不同於其他孩子可能擔心爸媽的愛被搶走,迪寶反而是開心的歡呼,甚至還在學校大肆宣傳自己即將要有個弟弟來作伴。事實上,她與老公都很疼愛迪寶,一直希望把他帶大後,再好好的撫養另一個孩子,因此迪寶可說是在無微不至的照顧下健全的成長,現今也可以用很成熟的心態面對家中的新成員。

不過,懷第二胎初期正巧新戲拍到一半,敬業的她並未因此怠惰,無論是淋雨、跑步或跌倒的戲,都從未想過用懷孕的理由以逃避這些辛苦的戲份,仍紮紮實實的投入拍攝中,所幸導演與工作人員皆十分保護她,沒讓她再進行更多危險的動作;腹中寶寶也相當爭氣,即使日夜勞累拍戲,也沒有出現太大的問題。

在整個孕期過程中,原本不吃零食的她,突然胃口大變,「不管是甜的或鹹的,只要是零食,都會想吃,而且越不健康的越喜歡!」最嚴重的狀況莫過於一年吃不到一次鹹酥雞的朱芯儀,時常在半夜突然想吃,一週內甚至要吃上三次,讓老公衛斯理好生擔心。「老公知道這樣很不健康,但他很清楚我無法克制自己的食慾,因此,仍會在晚上11點開車載我去買回來吃。」這是第一胎未曾出現過的狀況,加上這胎的孕吐情形很嚴重,食慾相對降低,只好靠營養品補充基本所需。

不僅如此,幽閉恐懼症也在此刻找上她,「某次我們要去看電影,車子才剛駛進地下室,我突然就有種被掐住、快窒息的感覺,四面八方的牆壁與地板、天花板彷彿都往我身上擠壓過來,當時我痛苦得歇斯底里地尖叫,要求老公放我下車透氣,有種差點死掉的感覺。」經過專業諮詢後,發現原來自己是因為焦慮過度,靜下來反思才驚覺原來孕婦其實有很多隱藏的壓力,無論是生產或對孩子未來的教養問題,無形中使自己處於緊繃狀態,故朱芯儀想提醒孕媽咪在孕期不要想太多,盡量讓自己好好放鬆,擔心越多只會越加緊繃,對自己或孩子都絕非好事。

 

家人的鼓勵,使她產生勇氣
在懷孕過程中,芯儀非常感謝老公與婆婆的照顧與支持。朱芯儀時常因為工作忙碌而忘記休息,婆婆就像照顧女兒般,為她燉補品、呵護倍至,「以前曾聽過一些例子,例如:某些長輩會怕麻煩而不願協助,但我的婆婆盡其所能的照顧我、付出許多心力,絲毫不吝嗇。」老公也不時會叮嚀迪寶,要他好好照顧懷孕的我,千萬不可以傷害到媽咪。迪寶相當乖巧,非常擔心朱芯儀會受傷,她分享兒子及老公的貼心故事,「前幾天我幫迪寶穿衣服時,不小心踩到小凳子而跌倒,沒想到他和老公立刻衝到我身邊,像是在演連續劇般的崩潰大喊:『老婆,你現在不能受傷啊!』、『媽咪,我要抱我的媽咪,我要給我的媽咪呼呼!』,看見他們這麼愛我的模樣,再痛、再苦都不算什麼。」因為芯儀意外跌倒受傷的關係,洗澡變得不方便,雖然老公衛斯理無法幫忙,但仍一直守在門外,只要水聲一停,便立刻問:「還好嘛?需要我幫妳嗎?」此外,老公衛斯理平時還會和她搶著洗碗,總是說:「我最喜歡洗碗!」這貼心的模樣讓芯儀好生感動。

進入懷孕尾聲,芯儀的身體狀況並沒有倒吃甘蔗,反而不斷出血與感冒,使她身心俱疲,前陣子意外發燒到40.6度,嚇壞身邊的所有人,加上常咳嗽的關係,更引發氣喘,使腹腔壓力增加而導致出血。雖然對寶寶沒有造成太大影響,但仍必須趕緊康復,否則生產時若無法痊癒,寶寶出生後不僅無法哺乳,更不能抱孩子,這對芯儀來說,是比任何事情都要來得痛苦。面對接踵而至的擔憂、壓力與身體上的負擔,她不免偶爾心情低落,此刻家人的支持顯得相當重要,老公與親人都給予她許多力量,特別是老公的貼心,不讓自己拿重物,更盡量開車接送,這些溫暖的關懷都讓她更加有動力。

 

因材施教比任何事都重要
對於孩子的教養理念,朱芯儀與老公衛斯理有志一同,他們都認為孩子最重要的是因材施教,迪寶的個性與其他孩子相比之下,比較好動、活潑,她擔心若把孩子送去一般的幼稚園,可能會影響到其他文靜乖巧的孩子而讓老師或其他家長困擾,故與老公討論過後,將迪寶送至美語教育的幼稚園,透過國外較為開放的教育風氣,使迪寶有充分發揮的空間,結果迪寶非常喜愛這樣的教學環境,與老師同學相處都十分融洽,甚至週末還會吵著要去上課。

朱芯儀認為,雖然父母親都希望孩子能成龍、成鳳,但每個人的天賦不同,唯有依照孩子的個性來安排教育環境與學習項目,引導他往適合的方向前進,才能夠讓孩子的專長得以發揮,一味強迫學習只會揠苗助長。對芯儀來說,孩子不需要聰明,但希望可以找到自己的興趣與專長,更期望孩子能夠自我肯定、學會從挫折中爬起來,這些能力都比實質上的金錢還要來得珍貴,這也是芯儀與老公衛斯理最希望送給兩個孩子的禮物。

在她與老公衛斯理開明的教育方式下,迪寶成了相當有自己想法的孩子,除此,他還懂得謙虛與自省。朱芯儀談起迪寶大約在23歲左右起,很常在晚上睡前自我反省,不時就會跑來跟我懺悔說:「媽咪,我今天不乖,我做錯了!」此時芯儀與老公便會給迪寶一個大大的擁抱,並且安慰他,告訴他改進的方式。當然,伶牙俐齒的迪寶偶爾也會激怒她,「有一次我在拖地,迪寶把玩具丟得滿地都是,我只不過說:『寶貝,媽咪在拖地,快來把玩具收走,不然我就要拿去丟掉。』沒想到迪寶卻說:『那沒有關係,我來幫妳拖地,妳也把東西丟地上,我要拿去丟掉!』」這些話令她哭笑不得。老公衛斯理也補充,迪寶很常會對自己說:「爸爸好辛苦,我愛你!以後我要買禮物給你」,衛斯理笑著回:「所以日後你會買大房子給我住嗎?」迪寶便說:「那你要先買禮物給我,我以後也會買給你!」有時候在逛街時,看到爸爸、媽媽喜歡的東西,也會說:「這個好適合爸爸,爸爸穿起來一定很好看,以後我長大就要買給你!」迪寶真是個嘴巴很甜,時常把愛掛在嘴邊的孩子。

對於即將到來的四人家庭,朱芯儀與老公充滿著期待,相信在如此開明又充滿愛的家庭中,兩個孩子一定都能成為有自己想法且堅強、勇敢的人。

 

 

*更多內容請參考:【媽咪寶貝】201604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
*【媽咪寶貝】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
 


孩子為何輸不起?
提升受挫力7技巧


採訪撰文/許家寧
諮詢/可言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徐泰國
模特兒/溫柔媽咪怡親、可愛妹妹苡融

攝影/UNICO
參考書籍/誰讓孩子變成失控小惡魔(寶瓶文化出版)
 

 


「我們來和爸爸比賽,看誰先把飯吃光光。」諸如此類的對話充斥在許多家庭中,但您知道嗎?若過度讓孩子處在競爭的狀態中,可能激發起孩子無法收拾的好勝心,使他們開始迷失在輸不起、無法受挫的窘境中。

 

隨著寶貝的年紀越來越大,個性特質也會越來越明顯,因而有些家長注意到孩子與同儕相處不太順利,原因並非不願意分享、不懂得合作,而是因為基於太「好勝」,故選擇遠離同儕。

 

檢視好勝心從何而來
性格的形成與許多因素有關,舉凡父母的教育方式、環境影響等,或多或少都會左右孩子的個性,可言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徐泰國說:「父母經常鼓勵,孩子就會勇於嘗試。」由此可見,家長在孩子的個性形成演化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孩子為何好勝心如此之強?徐泰國心理師提出幾個可能的因子供參考。

家長過度讚美
我們都知道讚美的言語可以增加孩子自信心,適當的讚美也有助於親子關係,但若父母事事都讚美、不分青紅皂白,則可能適得其反。例如:父母可以在孩子完成一項成就時給予具體讚美,而不是一直無謂的告訴他「你好棒、好聰明,你是最厲害的!」,如此一來,孩子的自尊與自信心過高,在遇到挫折時,便無法接受「自己不是最棒的」這個結果。

特殊的個人特質
若您的孩子為獨生子女,更要在教養上謹慎,許多研究結果顯示,獨生子女的受挫力更低,這是由於父母處處忍讓、妥協的結果。當孩子與同儕一起進行遊戲時,同儕並不會給予相同程度的「禮遇」,因此,讓孩子感受挫折,使其選擇與年齡較大的團體互動。

另外,一般家庭中父母對「男女生」的教養態度也有差異,例如:希望女生能安於室、文靜、內向就好,但對男孩子卻會鼓勵他們競賽、期待他們嘗試,因而造就更多小男生好強、不服輸的心態。

未建立輸贏的正確觀念
許多家長都會用「比賽」的方式來「鼓勵」孩子,例如:和爸爸比賽誰吃飯較快、與兄弟姊妹比誰穿衣服快等,贏的那方經常得到鼓勵與獎賞,因而使孩子對輸贏意義的理解太過簡化,任何事情都覺得「無論如何贏了就是比較棒」、「輸了表示我做不好」。另一方面輸贏所帶來的內心感受,也是讓孩子執著自己表現的原因之一,像是孩子渴望贏得競賽後獲得他人的讚賞及重視,且不懂得處理輸掉競賽的失落感,覺得自己是輸家、能力差、很丟臉,因此,家長應該替孩子建立正確的輸贏觀念,讓孩子知道「輸贏」所代表的意義並非他們所認知的如此極端。

對自己的能力不理解
3
歲前的幼兒由於身體各方面發展尚未成熟,動作協調能力也還在發展,當孩子想練習自己吃飯,卻吃得亂七八糟而遭受父母責罵,一方面覺得自己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心理也倍感壓力,於是出現負面情緒。徐泰國心理師指出,明白自己能力在哪裡的孩子,擁有較佳的受挫力,例如:知道自己投球不可能像其他大哥哥般投得那麼高、遠,即使投球的拋物線不如預期,亦不會感到挫敗,但若不清楚自己能力的孩子,就會因為表現不如其他年紀較長的大哥哥們而覺得灰心。

 

陪伴孩子度過反應風暴
挫折帶給每個人的心情感受不太一樣,包括有些人在挫折的當下,選擇放棄或逃避;有些人在挫折後,會突然平靜而沒有感覺;有些人會痛哭、大聲咆哮;有些人會垂頭喪氣、不發一語;有些人的挫折回復力比較快,選擇繼續面對挑戰。

尊重隨之而來的情緒
當孩子受到挫折,即他們的需要不能被滿足時,可能會出現焦慮、憤怒等情緒,甚至伴隨行為或言語的攻擊,在這樣的狀況下,許多父母都會立刻出面安撫或協助處理他們的情緒與行為,但其實爸媽可以試著不要太快介入孩子受挫折的狀況,讓他們感受一下失敗的滋味。

另外,也常見家長安撫時,脫口而出與孩子背道而馳的觀點,例如:家長可能會說「不過是積木倒了,又不會怎麼樣,幹嘛這麼愛哭」或「玩具壞掉了,就別去玩、不要理它就好」,如此以大人的觀點來反映孩子的挫折,雖然本意是希望將他們拉出失敗的情境,但卻牴觸孩子的反應與意願,徐泰國心理師釐清:「受挫時出現的行為反應,對小朋友來說只是第一時間的直接情緒反應,很多小朋友其實是願意繼續嘗試。」因此,學習尊重孩子的挫折是父母應該學習的課題之一。

支持、安撫、同理
當失敗事件發生時,家長可能會依照不同事件而祭出不同的處理方式。然而,與其著墨於「使孩子失敗的事情是否太困難?」不如花些時間同理孩子的感受,如前文中提到,爸媽護子心切,在看到孩子受挫時,可能會以不適當的言語做為安慰的手段。舉例而言,孩子在公園和其他小朋友玩猜拳,贏的人可以先玩盪鞦韆,結果孩子猜輸,父母卻告訴他們:「沒關係,盪鞦韆又不好玩,以後我們都不要玩就好了!」如此一來,孩子不但沒有機會感受自己的情緒,而且當下次發生類似的事件,他們仍然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徐泰國心理師認為,讓孩子理解父母是明白自己的情緒很難過且為何而難過,當情緒被支持,會更有助於他們安然度過每次的挫折。

 

7Tips,培養孩子受挫力
爸媽或許仍對自己該採取何種應對方式感到茫然,為了讓孩子能夠放下得失心、學習當輸家,以下提供7個小祕訣供父母參考,將生活中每次的突發小事件,昇華成孩子的受挫力培養皿,並且持續鼓勵、陪伴孩子嘗試新事物。

Tip1:辨識壓力源
孩子為何輸不起?是否與父母或自己的期許所造成的壓力有關?抑或只是害怕成為輸家後的失落感襲來?抗壓性與受挫力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因此,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壓力是相當關鍵的事,帶領他們思考並說出壓力的來源,找出會影響自己情緒與行為的壓力,才能夠更一針見血的解決當下的情緒,找到紓解的方式及處理問題的策略。

Tip2:少比較、降低得失心
父母經常不知不覺在孩子面前進行比較,諸如「你看其他小朋友都會數110的英文」、「哥哥都能自己吃飯,你為什麼還要人家餵?」,其實孩子並非不能被比較,甚至在他們成長與學習的過程中,比較往往不請自來,但當父母經常不自覺談論起他人與孩子之間能力的差異時,就很容易讓孩子過度聚焦於這些高低比較的結果中,感到患得患失,甚至忽略自己的努力與能力,再加上父母的態度若未適當表達,會讓孩子產生錯誤的聯想,即使父母沒有要求孩子獲勝,若成功時大力讚賞、失敗時卻未給予鼓勵或安慰,甚至表現出可惜的模樣,便可能加重孩子的得失心。

Tip3:預防「多做多錯」
父母可能會發現有些孩子在面對挑戰時,會刻意將達成目標降低,好讓自己能輕易達標,不受挫折所苦。徐泰國心理師指出,很多家長會搶著替孩子處理周遭大小事,但這樣的結果不僅使其失去練習打理自己的機會,也缺乏體驗成功及失敗的經驗,長久下來,有些孩子會認為「反正我就是做不到」,出現故意將事情搞砸的行為,期許父母能接手去做,此行為會導致幼兒行事退縮、缺乏嘗試的勇氣,

並且失去自信。

Tip4:引導接受自然結果
有些家長注意到孩子缺乏輸家風度時,可能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只好過度模糊競爭失敗這件事情或不去戳破孩子輸的事實,以扯開話題或提供不適當的安慰(例如:買禮物給孩子,讓他們好過些)等方式來迴避難熬的時刻,但這樣的方式反而讓孩子在面對失敗時,缺乏處理、反省與糾正自己的機會。

事實上,失敗是很好的機會教育,家長應從小培養孩子承擔後果的能力,強調在過程中的付出,是否呈現積極努力、有無進步、是否享受樂趣等,如果一味順著孩子逃避失敗而總是放水,只會讓他們缺乏體會成為輸家的滋味。

Tip5:父母的合理期待
幼兒的言語表達行為尚不成熟,甚至有些孩子的發展比起年齡相仿的幼兒們來得慢些,若父母不理解或期待過高,對孩子來說,這樣的挫折是很無辜的。徐泰國心理師提醒,許多發展跟不上進度的孩子,通常在56歲後都能順利跟上其他孩子,多對孩子的情況做一些理解,才能給予合理的期待範圍,不必急著以比較或其他方式激勵,讓孩子感受多餘的挫折。

Tip6:體驗鎂光燈外的世界
多數孩子喜歡被注意、肯定、讚美,並盡可能展現自己好的那一面,若自己不完美的一面也被看見,會是什麼心情?尤其是現在少子化,每個孩子打從出生起,都是家裡的最大焦點,當他們不特別受注意時,該如何展現風度?家長可以試著試探孩子是否願意擔任不被注意的角色,例如:故事中的配角等,使孩子知道每個角色都有要詮釋的特色,即使自己不是主角或贏家,也能用正確的感受來接納。

Tip7:扮演輸家大學問
從好的角度來看,孩子在乎輸贏、好勝心強,其實某種程度上可以達到激勵自己的目的,但除了喜歡擔任贏家,也同時要具備輸得起的胸襟。家長平時除了多演練未來遇到挫折的情境與策略,也可以透過繪本故事或日常生活,讓孩子理解他人遇到挫敗時的感受及紓解方法,透過不同方式認知「輸贏」輪流發生在生活上是很正常的事,帶領孩子採取正確的態度看待成功、挫折、失敗等各種挑戰,從中獲取得以轉換成正向的力量,進而聰明因應。

 
 

 

徐泰國
學歷: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
經歷:真理大學諮商輔導組組長、真理大學諮商輔導組專任心理師、淡江大學學生學習發展組兼任輔導員、輔仁大學學生輔導中心實習心理師
現職:可言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宇宙光關懷輔導中心特約心理師、國立海洋大學諮商輔導組兼任心理師、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諮商輔導組兼任講師級專家、基隆市學生諮商中心兼任心理師、醒吾高中特約心理師

 

*更多內容請參考:【媽咪寶貝】201604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
*【媽咪寶貝】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


小紅疹71型腸病毒再現!
觀察病程預防重症




採訪撰文/陳萱蘋
諮詢/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兒科主治醫師莊佳韻
參考/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夏天還沒來,腸病毒就先來了!流感疫情才剛降溫,腸病毒已悄悄來報到。衛福部疾管署監控社區腸病毒疫情發現,近期已有零星腸病毒71型病例出現,因幼兒感染此型腸病毒後,併發重症風險高,提醒爸媽落實勤洗手、戴口罩的個人衛生習慣;倘若感染腸病毒,隨時觀察孩子病程,預防重症襲擊! 

 

每隔34年腸病毒71型大流行!
日前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指出,臺灣每隔34年就會有一次腸病毒71型大流行,前一次是4年前(2012年),目前3歲以下幼童體內均無抗體,且至今仍無腸病毒疫苗、特效藥。疾管署採檢南部地下水道的廢水,已有驗出腸病毒71型,顯示病毒正在擴散。綜合上述條件,研判今年極可能爆發腸病毒71型大流行!
 

 


臺灣是腸病毒的主要流行疫區
腸病毒感染是幼兒常見的疾病,而所謂的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包含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腸病毒等種類,每一個種類還可分為多種型別,總共有60多型。近年來,又陸續發現多種型別,病毒學家依據基因序列重新歸類,分成人類腸病毒ABCD型,其中被歸類於人類腸病毒A型的「腸病毒71型」最容易導致嚴重併發症。

值得注意的是,腸病毒主要流行於臺灣及東亞地區。​1998年腸病毒71型曾在臺灣大流行,造成405例重症及78人死亡的嚴重疫情。從那時候起,臺灣醫界對於腸病毒進行研究,因而發現腸病毒感染有一定特色,提醒一般民眾及醫療界重視感染情形。
 

衛生不佳與人潮密集是流行主因
為何會爆發腸病毒71型流行?可能與環境的清潔衛生及臺灣生活環境較為擁擠有關。莊佳韻醫師指出,公共衛生學家會利用調查下水道的腸病毒分布情形來預測下一年腸病毒可能流行的種類。這是因為對於環境衛生來說,下水道裡的人體排泄物,若沒有處理妥當,就較易造成大流行。

加上若個人忽略衛生習慣,像是洗手、戴口罩等清潔與消毒功夫,腸病毒的流行率就會大增,尤其是地狹人稠的臺灣,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非常緊密,更容易因為飛沫而傳染病毒,造成大流行。

此外,原本腸病毒的流行期是潮濕溫暖的49月,但受到氣候變遷影響,臺灣四季變化並不明顯,一年365天幾乎都有可能傳染腸病毒,像是3月雖然天氣較寒冷,但仍有零星腸病毒案例,而9月開學後也還是有一波腸病毒的流行,現在已經無法以季節判別腸病毒是否會流行了。

 

染腸病毒71型易併發重症
腸病毒共有數十種類型,為何大家最關注腸病毒71型呢?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兒科主治醫師莊佳韻解釋,歷經1998年腸病毒大流行後發現,在眾多腸病毒類型之中,腸病毒71型最容易導致嚴重的併發症,也就是腸病毒重症。

若感染了腸病毒71型,又引發了重症併發症,最擔心的就是腦膜炎、腦炎及最容易影響生命跡象的心肌炎與肢體麻痺症候群。莊佳韻醫師解釋,腸病毒不僅單純攻擊呼吸道,病毒引起的免疫反應很厲害,對於身體的其他器官(如:心臟、腦或中樞神經)都會有影響,這就是一般腸病毒重症的狀況。
 

3歲以下是重症高危險群
3歲以下的年幼寶寶因其免疫系統較弱,比起大孩子演變成腸病毒重症的機率較高,但這不是絕對的,並非45歲以上的大孩子完全不可能轉變成重症,只是機率沒有那麼高,爸比媽咪還是得加留意!

 

腸病毒症狀=發燒+嘴破
一般腸病毒感染後通常會伴隨著類似感冒的高燒不退症狀,而最典型的腸病毒症狀就是在口咽部出現潰瘍、水泡及破洞。莊佳韻醫師指出,由於黏膜受傷,原本能夠正常飲食的孩子,突然不想吃東西或是喝水,甚至連口水也吞下不去,這是在臨床上很常見的初步症狀,再配合發燒,就是「泡疹性咽峽炎」。
 

起紅疹是腸病毒71型特徵
倘若感染了腸病毒71型,不僅有發燒及喉嚨破洞的症狀,還會在手掌、腳掌或屁股肛門周圍冒出紅紅小小的疹子。莊佳韻醫師表示,這幾年還發現這種小紅疹子在孩子身上會感覺搔癢不適。

 

得了腸病毒的居家觀察功課
不像得了流感有克流感可以服用,目前腸病毒尚無可用的抗病毒藥物用,只能採症狀治療的支持療法減緩不適。也幸好絕大多數無併發症的輕症患者會自行痊癒,且藥物也不是重要角色,重要的是觀察孩子的病程進展及症狀改變。

目前臺灣政府規定,一個幼兒園班級內,若有超過兩個以上孩子感染腸病毒,必須強制停課一星期。莊佳韻醫師提醒,如果爸媽已請兒科醫師確認孩子可以自行休息,在居家觀察的這段期間,有3件事是爸媽應該要做的!
 

1.留意重症前兆
觀察孩子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性抽搐、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莊佳韻醫師指出,只要孩子出現上述任一重症前兆病徵,就必須立刻就醫,請醫師評估是否需要住院觀察,以掌握治療契機。

住院的目的在於頻繁監測孩子的血壓、心跳及其他生命跡象,以掌握病程進度。不過,有時候,即使已非常小心留意,有些孩子還是演變成重症,因此莊佳韻醫師提醒,若爸媽懷疑孩子感染腸病毒,就要及早就醫,讓醫師進行正確判斷──住院觀察或是回家吃藥。

小辭典肌躍性抽搐
當孩子平躺於床上睡覺時,突然好像觸電般短暫手腳抖動,若僅有12次可能還無大礙,但如果次數變多,一個晚上睡眠時間出現34次肌躍性抽搐,也是重症前兆症狀之一。

 

2.注意進食狀況
倘若孩子的症狀並無改變,爸媽就應該盡量讓孩子多喝水、吃流質食物,避免孩子因為喉嚨疼痛不喝水而脫水。莊佳韻醫師提醒,孩子的嘴巴已有破洞,如果還提供熱食給孩子吃,只會更加不適;這時候可以吃容易吞嚥的冰涼食物,像是平常想吃但不能吃的冰淇淋、布丁、養樂多等只要能夠吃得進去都盡量給予。

3.早晚測量體溫
每天早晚各測量一次體溫,以留意體溫變化。莊佳韻醫師表示,通常前三天最容易轉變成重症;如果前三天病程十分順利,之後的恢復狀況就很快。

 

預防腸病毒=勤洗手+戴口罩
人類是腸病毒的唯一傳染來源,主要是經由腸胃道(糞口、汙染的水或食物)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而病毒會從糞便釋出。因此,只要避免接觸飛沫或糞便等身體分泌物或排泄物,也就是勤洗手與戴口罩,就能降低感染腸病毒的機會。

外出返家後,先更換外套衣服,再以清潔液或肥皂清潔雙手,維持手部清潔;爸媽幫寶寶更換尿布後,一定要徹底洗淨雙手,以免沾染病毒。
 

自製漂白水消毒
提及消毒,爸媽可以能會想要以酒精來殺死腸病毒,然而酒精對於腸病毒起不了作用,必須使用漂白水才能殺死腸病毒。一般環境消毒,疾管署建議使用500ppm濃度的含氯漂白水;針對病童分泌物或排泄物之物品或表面,則建議使用1000ppm濃度之含氯漂白水。以泡製500ppm含氯漂白水為例,取市售家庭用漂白水5湯匙;再加入10公升的自來水中攪拌均勻即可。

 

結論
如果爸媽無法確定孩子狀況屬於輕微或嚴重,最好方法就是請專業兒科醫師進行判斷!莊佳韻醫師指出,腸病毒變成重症的速度有時候非常迅速,像是孩子高燒退了的隔天突然病情惡化也是有此可能,在這46天的感染期之中,爸媽需要特別注意孩子病程,若有疑慮最好再帶做第二次檢查才較安心!




 

莊佳韻
現職: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兒科主治醫師
學歷:臺灣大學臨床醫學所博士班
經歷:臺大醫院小兒部住院醫師、總醫師、臺大醫院小兒部感染科研修醫師、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臺灣兒科醫學會專科醫師、臺灣感染症醫學會專科醫師

 

*【育兒生活】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
*更多內容請參考:【育兒生活】201604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

孩子在公共場合吵鬧?爸媽有法寶寶貝拜託別再鬧了!


 

採訪撰文/林晴雯
諮詢/台北市萬華親子館副館長兼諮商心理師陳彥琪
攝影/2026兒童拍拍
梳化/小敏
模特兒/漂亮媽咪韋廷、可愛寶貝意媞
指導編輯/張玉櫻

 

 

行進的大眾運輸工具上、寧靜的餐廳或人來人往的百貨公司中,常常聽見有孩子大聲笑鬧、哭叫的聲音,以及父母們「噓!不要吵」、「你再哭我就….」等等斥責的話語,到底孩子在公共場合吵鬧時父母們該怎麼處理呢?

 

首先要了解孩子階段性的需求
台北市萬華親子館副館長兼諮商心理師陳彥琪表示,孩子在公共場合吵鬧、哭鬧,想必是爸媽們都經歷過的夢魘、頭痛不已的情境!尤其是5歲前的孩子,因語言能力還不夠成熟,當以下的需求沒有被滿足,孩子自然會透過哭鬧或「番」的方式來告訴父母。

生理需求
1
歲左右的孩子因為年紀小,生理上一不舒服就會放聲大哭,此時父母們可以觀察孩子的生理狀況,是不是沒有睡飽?是不是孩子餓了?還是尿布濕該換了?才會透過哭哭的方式來告訴父母──我不舒服。

心理需求
2
歲左右是俗稱的「麻煩2歲」(troubletwo),此時孩子慢慢有了自主意識,開始會有想表達自己意見的心理狀態;而3歲左右又有俗稱的「可怕的3歲」(terriblethree),此時孩子較為自我中心,沒辦法理解為什麼別人想的和他不一樣,例如當大家都在玩玩具,孩子也想玩,可能就會透過大聲哭、爭吵的方式表達需求。

社會需求
5
歲前的孩子因為還沒入學,並不清楚社會的規範及遊戲規則,在家中可以獨享自己的玩具;但在公共場合(如親子館、公園),孩子卻必須要排隊等著玩遊樂設施,並與其他人分享玩具,這是孩子沒有學習到的。若父母覺得理所當然,一開始就要求且強迫孩子,孩子會感到很委屈,所以只能用哭鬧的方式來表達不滿。

 

大家都在看我,爸媽一定會買玩具給我?!
諮商心理師陳彥琪也指出,孩子在公共場合吵鬧時,若旁邊有人在圍觀或注意,孩子也許會意識到,雖不見得會像大人一樣感受到羞愧、焦慮或緊張,但會從每次哭鬧的經驗中,漸漸感受到旁人的眼光,所以父母可以觀察孩子所了解到的意義是什麼?是不是這樣的經驗增強了孩子用哭鬧行為來表達?

1.孩子對父母施壓
孩子會想,當我開始哭鬧,很多人圍過來看時,爸媽就會壓力很大,會很快就答應我的要求,下次我就可以透過一樣的方法來獲得我想要的。

2.孩子在表達自己的主導權
爸爸媽媽對我的哭鬧束手無策,只要我一哭就拿我沒轍,所以孩子其實是透過哭鬧告訴父母:「我是這個場面的主導者,你只能聽我的。」

 

應對孩子吵鬧的5大須知
1.爸媽深呼吸,覺察自己的情緒幫助冷靜
在公共場合孩子吵鬧時,辛苦的父母們除了要安撫管教孩子外,還要面對外界不友善的眼光或耳語,雙重的負面情緒下,可能會對孩子有不當的管教,因此諮商心理師陳彥琪建議父母們,要讓自己平靜、穩定下來,首先須做的就是「覺察自己的情緒」。

有些內向型的父母在感受到旁人不愉快的眼光時,會覺得很羞愧;有些父母則是會「見笑轉生氣」,轉而惱羞成怒,覺得孩子怎麼能在公共場合讓自己丟臉,進而大聲斥責孩子或反而罵旁觀的人:「看什麼看,你們家沒有小孩嗎?」也可能當旁人制止自己的孩子,而孩子真的成功停止吵鬧時,父母會感受到被比較、沒有台階下的不舒服心理。

所以當父母先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及心理上的不舒服之後,其實就能較為冷靜的面對,讓自己喘口氣,深呼吸之後再好好處理。

2.了解孩子的地雷並提前預防
自己帶養的孩子,父母們大致都可以知道孩子的「地雷」在哪邊,可能在哪些狀況下會吵鬧,例如長途的火車,或者到百貨公司會吵著買某樣玩具。建議父母多累積幾次經驗後,每回出門前可以提前預防,例如和孩子約法三章,避免每一次都發生同樣哭鬧的惡性循環,孩子哭泣,父母自己心裡也不高興。

3.別再用大聲責罵來制止孩子的哭鬧
當孩子哭鬧時,父母首要想達到的一定是先停止孩子哭鬧的行為,因此常常在沒有說明的狀況下,用一些較強烈的方式來嚇阻孩子,例如大聲責罵,或打手心處罰,但孩子可能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也沒有真正了解:為什麼媽媽不讓我做這件事?為什麼這件事是不被允許的?而是只學習到:媽媽生氣了,所以我不可以做這件事。

4.父母的情緒不只在話語中
陳彥琪諮商心理師提到,有很多父母會反應:「有跟孩子溝通啊,但孩子還是每一次都犯同樣的錯,為什麼?」

其實是因為人的情緒除了說出來的話以外,也會表現在聲音、表情、行為舉止上,當父母以為自己在好好和孩子講道理時,孩子並沒有接收到文字訊息,而是只看到父母火冒三丈的臉孔、氣憤的比手畫腳,還有高亢的語調,孩子感受到的還是「爸媽生氣了」這件事,並感到恐懼、害怕。

5.報復性的教導方式萬萬不可
有些父母在孩子做了錯誤的行為後,常常會因為想讓孩子學習不能這麼做,而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孩子,試圖讓孩子理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但卻忽略了爸媽跟孩子都還卡在自己的情緒上,而不適合傳達這麼隱晦,又帶有負面情緒色彩的訊息;例如孩子捏人,父母也捏回去並說:「你看,這樣是不是很痛,那你是不是不能隨便捏人?」或者當有較大的孩子搶自己孩子的玩具,父母也去將玩具搶回來,藉此也讓孩子受到教訓──搶玩具的人是玩不到玩具的,但其實這都是錯誤的方法。

當孩子被捏時,孩子感受到的是不舒服、被懲罰,所以直接反應一定是大哭,當孩子的情緒一來,就無法理解父母所想表達的不能這麼做的邏輯;而藉著把玩具搶回來,來教導對方不能搶玩具,孩子學習到也只是「大的人會搶贏」這件事而已。

 

在吵鬧當下,穩定孩子4Tips
1.先穩定雙方的情緒,再溝通講道理
遇到孩子哭鬧的狀況時,父母必須先覺察並穩定自己的情緒,才有辦法試著去了解孩子的需求是什麼,再穩定孩子的情緒。以下24為穩定孩子情緒的方法。

2.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有時孩子哭鬧的原因點並不在事物的本身,而是父母的態度或是孩子本身的需求能否被看見,因此可將孩子的注意力從原本執著的事物,轉用替代性的東西來代替,例如孩子要離開親子館卻捨不得某樣玩具而想帶回家時,可用圖畫紙或貼紙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並安撫孩子,告訴他下次可以再來。

3.讓孩子宣洩
當孩子已經哭到聲嘶力竭、喘不過氣時,建議父母可找個安靜無人的角落,陪伴孩子將情緒宣洩完,再好好的安撫孩子。此時也記得避免說一些:「你看吧,這樣哭很累吧?」之類挑釁孩子的話語。

4.帶孩子離開現場
當孩子哭鬧的原因和現場的人事物有關,可先將孩子帶離現場,避免接觸後再引發哭鬧的情緒。

 

 

事後討論用「情境式」
結束一天的行程,晚上回到家洗完澡後,家長可用情境式的方法來和孩子討論今天所發生的事,例如:繪本、玩偶等等,用具體的角色來讓孩子了解較抽象的情緒。在進行討論時,若是直接跟孩子說:「你今天做了什麼,以後你不可以這麼做!」等等第一人稱的方式,很容易讓孩子感到不安全,孩子會想說是不是把拔馬麻又要罵我了?會因為害怕而否認「不是我、我沒有」,常常讓父母更生氣,覺得孩子硬不認錯。

陳彥琪諮商心理師建議,用繪本與玩偶等方式比直接告訴孩子更好的原因是,有第三人稱的角色在,孩子就不會覺得父母是要指責他而感到害怕,同時亦可訓練孩子站在一個宏觀的角度看事件,而不是一直受困在自己受委屈的角色裡頭。父母可以先營造一個類似的情境,例如:公園裡有好多動物,獅子也想玩球,大象也想玩球,獅子就把大象的球搶走,藉由這樣情境式的場景,孩子反而可以平和的去分析每個角色遭遇到的事情,並同理這些角色的情緒。若直接告訴孩子,你就是搶別人球的獅子,孩子就沒辦法體會到球被搶走的大象的委屈了。

當孩子都了解這些角色所遇到的狀況,父母也能和孩子進行後半部的討論,那獅子該怎麼辦?是不是要去道歉呢?大象該怎麼辦呢等等的問題,慢慢的讓孩子學習下次發生相同的狀況時可以怎麼做。

 

事前的演練與提醒也很重要唷!
除了事後和孩子討論外,父母事前也可先提醒孩子:今天要去哪?要做哪些事?如果遇到什麼事可以怎麼辦等等,讓孩子再次加深印象並學習。

而遇到孩子沒有碰過的事,或可能會害怕的事,例如看醫生、打針,建議家長可在家中真實的演練一遍,告訴孩子為什麼要去看醫生,在看醫生的時候可能醫生會做些什麼,讓孩子有個心理準備。非常重要的一點是,不要對孩子說謊!避免跟孩子說醫生叔叔只是看看、不會痛之類的話語,當孩子放心地走進診所卻有不好的經驗後,下一次再怎麼安撫,孩子都會對這件事情有陰影,所以請父母們在事前的演練中誠實的告訴孩子,並陪伴孩子一同面對新的事物。

 

能收服孩子的靜態法寶大推薦!
事先準備好

父母們最頭痛的煩惱之一,莫過於孩子在大眾運輸上吵鬧吧,以下推薦幾樣法寶,下一次的長途車程中就帶著這些吧!

*拼圖:便於攜帶,可漸漸提升難度。
*繪畫本:變化性高、訓練小肌肉發展。
*摺紙:增加孩子與父母的互動,增進感情。
*靜電貼紙冊:足夠的故事性,邊玩邊學。

放下手機吧!
也提醒您,重要的不是孩子想玩什麼靜態的活動,而是孩子想與您一起進行,所以放下您手中的手機,也收起孩子手上的平板,一同在車廂中享受親子時光吧。

靜電貼紙冊的玩法
父母可以建構一個故事,利用靜電貼紙冊中原本的角色與場景,發展出不同的故事內容,有一些小道理也能在這樣的機會中教給孩子唷。

 

 

陳彥琪
學歷: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畢業
經歷:財團法人利伯他玆教育基金會諮商心理師、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特約諮商心理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社工科社工員
現職:臺北市萬華親子館副館長兼諮商心理師、旭立心理諮商中心諮商心理師


 

 

*【育兒生活】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
*更多內容請參考:【育兒生活】201603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



阿沁&花花女兒是最美創作
1+12的幸福

 

採訪撰文/戴筠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
梳化/蔡琇惠
服裝造型/三曜設計,Lezis
服飾品牌/男:VivienneWestwoodAX女:MODA流行製造機、DUTION小孩:Infanlab,造型師提供

 

F.I.R.飛兒樂團的阿沁(黃漢青)去年和模特兒女友花花(李汶靜)成婚。曾創作無數膾炙人口情歌的他最新力作是可愛的女兒「小花苞」。想看音樂才子身兼新手老爸會擦出什麼火花?阿沁和花花又是如何譜出愛的協奏曲?本期封面人

物邀請沁花夫妻分享他們從婚前到婚後的愛情旅程,以及新手爸媽的甘苦談。

 

皮膚白皙、氣質沉穩的花苞毫不怕生,一到攝影棚就安靜坐在嬰兒車上等爸比媽咪梳化。阿沁笑說「我有空就會帶她去PlayGround(阿沁創辦的流行藝術學校)看練習生表演,她習慣人多的場地,不太會哭鬧,學校老師都很喜歡她。」拍攝當天花苞穿了一件粉色條紋罩衫,頭戴一頂米色小帽,讓人直呼卡哇伊。服裝設計系畢業的花花說以前念書時就幻想以後可以生個女兒為她打扮,花苞就是她的小小模特兒。平常會給花苞嘗試各種風格的衣服,最常穿的是浪漫的蓬裙,間接滿足自己的公主夢。

 

大小孩阿沁愛撒嬌和花花沒代溝
回想認識花花的過程,阿沁招認對她「一見鍾情」。當時TPI經紀公司剛成立,正招募新人,剛好花花來面試,兩人互換LINE、每天通話讓感情升溫。雖然年紀差了一輪,童心未泯的阿沁笑稱「我和她完全沒有代溝!」自嘲心智年齡只有18歲,和花花在一起就變成大小孩,甚至會纏著她撒嬌,反倒是花花比較成熟。交往初期,他工作忙碌,常兩岸三地到處跑,懂事貼心的花花不像其他年輕女孩會鬧情緒,給予他穩定的力量;加上兩人同屬基督徒,相同的宗教信仰加深他們對彼此的信任感,因此讓他萌生想婚的念頭。好巧不巧,交往1年多,花花傳來懷孕的消息,他說「那時經紀公司經營的不錯、樂團發展穩定,雙方家人關係也很好,我覺得這是上帝給我最好的timing,所以決定公證結婚。」
 

懷孕初期,花花因出血就醫,醫師說胎兒不太穩定,要她好好待在家中養胎,但當時她還有模特兒的工作,左右為難之際,阿沁霸氣說「把工作辭了吧,不用擔心,我來負責養家。」一肩扛起經濟重擔的阿沁,讓花花直呼「好man!」工作行程滿檔的他,在花花懷孕期間也堅持陪她產檢,做她最大的後盾。花花甜笑「他真的很有肩膀,給我好大的安全感。」生花苞那天,花花十分緊張,在上手術台麻醉前就開始發抖;在最慌亂無助時,陪在一旁的阿沁握住她的手開始輕聲哼唱他為花苞寫的歌《睡著了》,歌聲蓋過手術器具的聲音,讓花花得以平靜下來。產後恢復那幾天,阿沁一邊工作一邊照顧花花,晚上就睡在病床旁的小沙發上,讓花花既不捨又感動。

 

新手爸比超上手明年再拚一個娃
做為新手爸爸,阿沁自豪學習能力很強,雖然剛開始包尿布包了半天還黏錯地方,但經過23次練習,現在已經很得心應手,每天回家還會幫花苞洗澎澎。他得意地說「一個小孩還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明年計劃和花花再拚一個寶貝。乖巧的花苞很得人緣,一般寶寶第一次到攝影棚不免哭鬧,她卻可以連拍34個小時不吵不鬧,淡定性格令人嘖嘖稱奇。花花偷偷爆料,花苞小小年紀就很注重形象管理,出門表現出一副乖巧的模樣,聽到別人稱讚她就會露出得意表情,一回家馬上現出原形,對媽咪、爸比耍任性、撒嬌。她自認對花苞管教嚴格,平常和花苞說話儘量不用疊字,把她當大人溝通。「其實小孩什麼都懂,一鬧就哄反而會讓她坐大,我都和花苞講道理。比如她有時候吃飯吃到一半停下來不吃,我會說現在是吃飯時間,堅持要她把飯吃完。她咿咿叫一下就會自己默默把飯吃完。」如果花苞不停哭鬧怎麼辦?「我會和她說現在沒有什麼需要哭的事,為什麼要哭?久而久之她也逐漸了解,哭鬧的次數愈來愈少。」另外,她也會放手讓花苞自主學習,培養她的獨立性。最近花苞想拿湯匙吃飯,她便讓她自己吃,就算花苞吃得滿臉都是也不以為忤,認為這是學習的一部分。
 

花花婚前自稱是工作狂,婚後則化身女兒的御用攝影師兼大廚,不時在臉書分享小花苞的萌照和副食品食譜。研究副食品頗有心得的她把花苞養得頭好壯壯,讓許多媽咪都羨慕不已。問花花有什麼獨門秘方?她透露「用開水煮稀飯沒什麼味道,我都自己熬蔬菜高湯加進稀飯裏,這樣稀飯就會有蔬菜的甜味。另外我會在稀飯上加一些青菜和肉類補充營養,每天變化不同菜色,花苞吃得很開心。」由於花苞現在還是喝全母奶,奶量愈來愈少的花花也想出一個讓花苞接受配方奶的方法「我會用配方奶做副食品,比如用蛋黃加配方奶做成蒸蛋,或用水果泥加配方奶煮成燕麥粥,讓她慢慢習慣配方奶的味道。」她把對工作的動力用在製作副食品上,笑稱自己十分享受製作過程,看到花苞一天天長大也讓她很有成就感。

 

吃貨花苞第一句話是ㄉㄟㄉㄟ
珠圓玉潤的花苞被花花虧是個「十足的吃貨」,第一句說的話不是爸爸或媽媽,而是ㄉㄟㄉㄟ。什麼是ㄉㄟㄉㄟ呢?花花大笑說,ㄉㄟㄉㄟ就是ㄋㄟㄋㄟ的意思。她說,一開始花苞發出「ㄉㄟㄉㄟ」的聲音她還以為花苞在叫「爸爸」,結果ㄉㄟㄉㄟ指的是ㄋㄟㄋㄟ。因為她都會教花苞這是飯飯、這是ㄋㄟㄋㄟ。現在只要花花把奶掏出來,花苞就會瘋狂地叫ㄉㄟㄉㄟ然後衝過來喝奶。「我常拿玩具引誘她和我一起玩,但她都懶懶的敷衍我,但一拿出餅乾,她就立刻爬過來。」對食物執著的程度讓花花又好氣又好笑。除了對吃的東西會主動,花花說花苞其實平常很懶,不用動一根指頭,坐定位就有人拿東西給她,完全是個小公主。最近她讓花苞練習自己走,「我一直引導她,說走、走,試了好久她才走。」她為此還差點喜極而泣。

 

愛電音瘋律動變身小小HyunA
做為家庭唯一支柱,阿沁把照顧花苞的工作交給老婆,自己則是全力衝刺事業,為的就是讓妻女過更好的生活。身為音樂人的他在創辦流行藝術學校後多了教育家的身份。想不想培養女兒走演藝圈?他笑「學音樂很好,可以刺激創造力,至於未來要往哪個領域發展看她自己,我不會干涉。」話雖如此,因為花苞從娘胎就開始聽大量的音樂,包括阿沁寫的嘻哈、饒舌舞曲,出生後阿沁也常唱歌給她聽。耳濡目染之下,花苞對音樂的敏感度也特別高,每次聽到節奏感強烈的音樂就會開始搖頭晃腦、打拍子,跟著節拍律動,聽到高潮處還會伸出手跟著擺動。阿沁自豪「花苞很有藝術天分,以後應該可以走HyunA或子瑜的路線。」喜歡電音和快節奏的花苞還喜歡彈鋼琴,一彈就是23個小時,之前連續彈壞兩台小鋼琴,疼女兒的阿沁又幫她買一台。他說「希望花苞長大被人問到『為什麼鋼琴彈這麼好』的時候,可以說『我的第一台鋼琴是爸爸買給我的』。」曾在花花懷孕期間為女兒寫歌的他,打算在下張專輯為花苞量身打造一首歌,並考慮讓她初試啼聲。他笑說「花苞的臉書按讚數比我多,專輯收錄她的聲音應該會大賣!」

 

生活白癡阿沁被花花虧「水母」
去年11月才與花花補辦婚宴,同時升格當人夫與爸爸的阿沁直言「家裡只有老婆的時候是歸心似箭,有了孩子則是百米飛奔!」每天一下班就迫不及待衝回家抱花苞,對寶貝女兒疼入心坎裡。雖然阿沁疼女兒到幾近溺愛的程度,但花花說她不會吃女兒的醋,反而會叫阿沁多陪女兒。個性獨立的她家事一把抓,可說是標準的賢妻良母。阿沁下班喊累,她立馬化身泰式按摩師,踩在阿沁背上替他按摩。今年情人節,她別出心裁做了花朵造型蛋糕,一刀切下正好是愛心形狀,甜蜜指數百分百。對於私底下的阿沁,花花透露,容易忘東忘西的阿沁是個生活白癡「有次請他買鮮奶回家,結果他提一瓶豆漿回來,叫他買東西大概10次才會買對1次。」對老公少根筋的舉動,她偷偷說「我都會喊他水母,因為水母沒有腦,哈哈。」不過搞笑歸搞笑,花花坦言和阿沁組成家庭是她最大的幸福「他脾氣很好,從來不會對我生氣,也很願意為我、為家人改變。」原本不送禮物的阿沁,經過花花「愛的教育」後,情人節一口氣準備3個禮物,讓花花感動不已。她感性地說「從小就希望成立自己的家,感謝阿沁老師讓我圓夢。」
 

雙魚座的阿沁本性浪漫,先前在臉書po文「男人的4大堅持」被網友狂推。4大堅持包括對老婆忠誠、對家庭認真、對小孩負責、男人絕對不該對家人發脾氣或動怒;他特別在第4點下方附註「這是我個人任性堅持」。什麼讓他有感而發?他表示,有了信仰後,他對人生產生更多體悟,認為人生就是要享受每一刻、經營每一個moment,規劃好5年、10年、20年的事,並在每分鐘做好該做的事,不做會讓自己心虛、遺憾的事。也因如此,他創辦流行藝術學校,為的就是打破台灣教育既有框架,建立一個空間,讓大家可以自在玩音樂,不受拘束的去創作、發揮自己的才華,藉此讓音樂教育自然融入社會文化中,為台灣文創產業突破盲點。對於家人,他強調要不斷溝通,「一段關係的開始與結束,關鍵在是否願意和對方溝通。」面對家人不該隱藏自己真實的面貌,吵架也好、拌嘴也罷,總之,要學會敞開心胸告知對方自己的需求、想法,如此才能讓彼此關係更加鞏固。
 

有別於一般男人,阿沁在人前不吝表現他對妻女的愛,採訪中途還偷偷繞到花花後面唱起「我可以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妳一起慢慢變老...」甜蜜舉動閃瞎眾人。個性互補的兩人看得出來感情如膠似漆、默契十足,一家三口在一起散發的幸福光芒讓人感到溫暖不已。千年之戀有一句歌詞「穿越千年的哀愁,是你在盡頭等我。最美麗的感動,會值得用一生守候。」如同阿沁對妻女許下的誓言,祝福他們可以loveeachotherforever

 

給最愛的花苞
希望妳未來成為一個正直、善良的人,在人生路上碰到問題時,用堅定的信仰度過難關,爸爸媽媽都會陪在妳身邊支持妳。

 

 

*更多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201604月號。http://www.mababy.com/newkm/
*【嬰兒與母親】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