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的爭寵宣言
                                                                                                                                                                                                      

採訪撰文/許家寧

諮詢/可言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徐泰國

 

現代人孩子生得少,許多家庭只有一位千金或一位王子,但還是有不少爸比媽咪喜歡家中有「一對寶」的感覺,擁有兄弟姐妹的孩子,不但能相伴玩耍、長大後遇到困難也能互相扶持。不過當家中多出一名新成員,大寶心中難免有許多不平衡,若是父母未能及時將孩子的醋勁處理妥當,隨著年紀增長,手足間的爭吵也會越演越烈。

把爸比媽咪還給我!

看著家中寶貝獨自一人玩耍,只能對著故事書及玩偶自言自語,讓爸比媽咪萌生了「再生一胎與孩子作伴」的念頭,但並非所有兄弟姊妹都能如父母宿願和諧相處,在彼此培養出良好默契及情感之前,恐怕還得先經歷一場搶奪父母大戰呢!

父母的關愛爭奪戰

家中已育有2個孩子以上的爸比媽咪,是否曾遇過下列的狀況?二寶出生後,原本乖巧的大寶哭鬧頻率增加、甚至出現退化性的行為,例如要求吃奶嘴、包尿布等,讓父母煩惱不已,隨著年紀增長,手足間的感情不但無法融洽發展,還老是鬥嘴,頻繁的告狀大賽讓爸比媽咪傷透腦筋。

大寶的關注被剝奪

baby出生以前,大寶習慣性被當作唯一關注焦點,若爸比媽咪沒有替寶寶做好足夠的預備心,會讓大寶覺得關愛頓時被剝奪。以往擁有的地位及關懷消失,為了再次奪回眾人目光,大寶只好使出渾身解數,例如當大寶發現自己大哭大鬧時,媽媽會將弟弟妹妹放回嬰兒床,來到他身邊安撫,那麼諸如此類的退化行為,就會變成大寶的手段一再發生。

別種下不平衡的種子

許多父母認為,大寶的年紀較長,理應表現的懂事些,但忽略了隨著孩子的年紀越大,對事情的認知會產生自己的想法,因此在處理手足間的問題時,父母的態度很重要。

可言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徐泰國表示,大多數家長心中,都具有「大的要讓小的;小的要聽大的」的想法,但孩子還不懂得禮讓、分享的概念,若父母沒有替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僅用強迫、責罵的方式對待大寶,會讓大寶心中感覺不平衡,認為弟弟妹妹對自己造成威脅,在父母的勸阻下,手足間僅能維持短暫的表面和平,後續的爭執依然會不斷發生。

手心、手背都是肉

家中兩個寶貝發生爭執時,最難受的往往是父母,畢竟兩個寶貝都疼、都愛,到底有什麼方法,能夠讓手足間不再倒戈相向呢?

父母的言行是關鍵

孩子很多行為源自對父母的模仿,平時爸比媽咪在進行溝通時,孩子都睜大眼睛在一旁「觀摩」,為了不讓孩子學習負面的溝通方式,家長在進行事情的討論時,就應該避免激烈的爭執。

另外,當大寶或二寶其中一方犯錯時,爸比媽咪也要小心自己的處理方式,例如二寶喝水時灑了一地,媽咪一時情急就打了二寶的小手,那麼下次當媽咪不在場、二寶又犯同樣錯誤時,大寶就很有可能代替媽媽進行處罰的動作。

另外,爸比媽咪是否經常不自覺的對兩個孩子進行比較呢?舉例來說,大寶吃飯時表現較好,很快就把碗裡的份量吃光光,家長可能會想藉由誇獎大寶來激勵二寶,這種看似正向鼓勵的行為,卻可能讓不被誇獎的一方產生焦慮、擔心的情緒,手足之間的競爭比起同儕之間的競爭更為緊張,時時被拿來做比較的雙方,會放大任何一項競賽。

徐泰國心理師提醒,父母的遣詞用字要拿捏精準,當爸比媽咪在讚美某項行為時,要注意讚美背後的目的,是鼓勵孩子一起努力,做到良好的行為;使用諷刺、嘲笑的言詞,不但不會激起孩子想要上進的動力,還會使他們擔心爸媽是否會因此遠離自己。

讚美背後的目的,是鼓勵孩子一起努力

改變競爭方式

手足間存在著矛盾的情緒,不少孩子對自己的兄弟姊妹是又愛又恨,甚至會忍不住自行比較,誰吃飯比較快、誰搭建的城堡比較厲害、誰畫的圖比較好看,幾乎時時刻刻都在競爭。

徐泰國心理師建議,為了讓手足間增加彼此合作的機會,在恰當時機可以讓他們進行互助遊戲,例如一家人到公園時,要比賽丟飛盤,多數家長的做法為,爸爸和大寶一組、媽媽和二寶一組,諸如此類「一個大人帶領一個小孩」的分組方式,但父母疏忽了孩子不只把分組競賽當作遊戲,而會非常在意遊戲的結果,無形之中使手足間的緊張感蔓延。

徐泰國心理師表示,這樣的分組方式會使家中的比較、競爭在遊戲上又複製一次,加劇兩人的緊張感,因此下次進行遊戲分組時,試試父母一隊、孩子一隊,讓孩子學習如何協調、分工,且父母不妨稍微放水,讓孩子享受彼此合作得到勝利的快感。

Don’t 別踩不安3地雷

雖然很在意大寶心中的失落感,但小baby確實需較父母花費更多的心力照顧,面對大寶的心理需求與二寶的生理需求,父母該如何取捨,才能兼顧兩者、讓愛不打烊呢?

Don’t隔離大寶

有些家長在小baby剛出生時,為了全心全意照護新生兒,會將大寶委託家人照顧,例如請阿嬤或親近的姑姑代為照顧,甚至短暫的讓大寶住在親戚朋友家中,徐泰國心理師認為,雖然對父母來說,只是求短暫方便而讓大寶寄人籬下,出發點也許是關心,怕新生兒哭鬧干擾到大寶的睡眠等,但對孩子而言,這幾天就足以讓他腦中充滿無限想像「究竟家中的新成員是何方神聖?為何我需要被隔離開來?」

僅管在新成員加入時,父母會手忙腳亂,面對大寶的好奇及疑問也會感到疲累,但徐泰國心理師呼籲,讓大寶參與迎接弟弟妹妹的的過程,雖然父母會辛苦一陣子,但後續的狀況會比較良好。

Don’t把玩笑話掛嘴邊

多數媽咪在孕期就會替大寶做心理預告,引導大寶摸摸媽咪的肚子,並告訴他弟弟妹妹即將到來,但身旁的親朋友經常以此大做文章,例如叔叔、阿姨至家中探訪時,告知大寶:「弟弟妹妹出生以後,就會有人跟你搶玩具喔!爸爸媽媽都會愛他喔!怎麼辦,你要不要改當叔叔的小孩?」也許大人只是純粹覺得逗弄孩子、看大寶不知所措的反應很有趣,殊不知這些看似無傷大雅的玩笑話,會令孩子心中種下恐懼,孩子也會傻傻的當真,造成內心不安。

為了讓大寶能欣然接受新成員的到來,家中的長輩應該要一致性的給予大寶保證,即便弟弟妹妹出生了,我們還是一樣愛你。

Don’t一窩蜂圍著小baby

年紀小的寶寶需要花費較多的心思照護,父母可以先預告大寶:「有時候爸比媽咪忽略你,並不是不愛你,是我們太忙了,如果覺得被冷落,你要提醒我們喔!」

讓孩子對父母照顧二寶的情況有初步了解,當大寶反應需要被關注時,爸比媽咪可由其中一人繼續照護二寶;另一人盡快回應大寶的情感需求,而這照護與回應的角色,家長也可協調輪流,才不會讓孩子感覺自己只是被應付。

另外,父母也要提醒身邊的其他成人,勿一窩蜂圍繞著二寶,而是有默契的讓大寶帶領大家去認識自己的弟弟妹妹。

給大寶足夠的時間成長

徐泰國心理師指出,大寶對事情的看法及對情緒的感受、表現,都會隨著年紀增長而越來越豐富,父母應該給孩子足夠的時間成長,當大寶心中出現矛盾時,讓他們有適度情緒宣洩,更能解決問題。

替孩子建立心理預備度

準備迎接新成員時,大寶的心理預備度很重要,除了明白即將有弟弟妹妹與他分享父母的愛之外,還要提醒大寶原本屬於他的空間及物品,都可能會有人和他一起使用。徐泰國心理師分享,有一家人計畫要生二寶,父母在吃飯前都會禱告,祈求上帝賜予新成員,家中大寶起初不以為意,但日子一久,大寶也開始在自己的禱告詞中加入「祈求上帝賜給我們一個小天使」,讓父母好窩心。

當確定有了新baby時,爸比媽咪也可從媽媽手冊或超音波照片等資訊中,讓大寶了解新成員的狀況。

允許負面情緒的出現

無論是發生爭執或大寶感到被冷落時,爸比媽咪不必立刻要求孩子恢復穩定的情緒,讓寶寶稍微發洩情緒,孩子哭泣時,父母可在一旁替孩子擦眼淚,給予安慰,告訴大寶:「等你情緒平復,我們再來談談發生了什麼事。」

待孩子情緒穩定,再將事情的經過娓娓道來,若為了家中一時的寧靜,而禁止、斥責大寶的負面情緒,可能會使孩子日後留下陰影,甚至將父母對自己的態度轉移到二寶身上。

任何孩子都想獨佔父母

從孩子懂事以來,就能分辨自己與哪位照顧者的關係比較親密,若父母習慣性的偏袒某一方,無論是性別、年齡、表現,機伶的孩子都感覺得出來,徐泰國心理師呼籲,教養小孩時,家長經常會為了簡單分工,而分配父母一人負責照顧一個小孩,但分開管教會使教養原則、處罰標準不同,而造成手足間的競爭。

同時,孩子不會認為:「有爸爸疼我就好、媽媽讓給弟弟妹妹」,而是希望所有的關注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所以夫妻更應該聯合管教,面對手足競爭,也要注意勿以過度斥責的方式要求大寶、勿以嘲弄口氣揶揄二寶,才能讓手足關係得到最佳平衡。

 

 

 

徐泰國

學歷: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

經歷:真理大學諮商輔導組組長

現職:可言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臺灣科技大學兼任心理師、基隆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兼任心理師

 

 

*更多內容請參考:【媽咪寶貝】20147月號。http://www.mabab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