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完整版:http://www.wretch.cc/blog/ballade/12938841

說到義大利,大家直覺反應是義大利、咖啡、提拉米蘇、pizza…
但若說到…一半東方一半西方;一半土地一半海洋
在羅馬和拜占庭、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之間泰然自若的威尼斯
你第一直覺反應會是什麼呢?
金獅獎?面具節?華麗又誇張的裝扮?Gondola?


記得在道奇宮中庭的一隅,展示了一艘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貢多拉
這艘貢多拉船尾不僅有棚子,船頭還有大片的雕花
船頭到尾的漆黑,顛覆了我對色彩繽紛、奢華的印象
但其實…早期為了防水,才在船身塗上了黑色瀝青或柏油

隨著全球貿易所帶來鉅額財富,威尼斯既奢華又墮落
貴族們乘坐雕刻精美、裝飾著緞子和絲綢的貢多拉航行河上,以炫耀財富
後來鮮豔的漆工取代及華麗地毯取代陰暗的顏色
後來威尼斯政府為了抑制奢靡的風氣,頒佈禁令,下令一律採用黑色
貢多拉裝飾自此統一漆成黑色,統一大小尺寸,便於船隻交錯及進出碼頭

貢多拉現雖多轉作觀光用途,令人更難以想像的是…十四世紀中葉,黑死病肆虐,死人無數
黑漆漆的貢多拉也曾擔負載運死屍的任務



船首銅刻的圖形相當的特別
7條橫杠代表著總督的帽子與威尼斯的六個行政區
另一邊的橫杠則代表與聖馬可廣場遙遙相對的、呈月牙形的朱德卡島
船首的銅刻也讓我想起蘭嶼的拼板舟,在出航時才插上的公雞羽毛人像



兩頭高翹呈現月牙形的貢多拉,完全由手工製作,是威尼斯特有
製造一艘貢多拉約需一年的時間以及8種不同木材共280多塊木頭
(杉木、橡木、櫻桃木、胡桃木、櫸木、桃花心木、落葉松和石灰)
獨有的貢多拉製造業,曾是威尼斯造船業繁榮發達的縮影
現在造一艘貢多拉可是要價3~4萬歐元美艘

想坐上這充滿詩情畫意的船,可得付出不小的代價
在威尼斯搭貢多拉的價馬可是公訂的,不同時間也有不一樣的價錢
坐上一趟、短短的30~40分鐘得花上35歐,最貴可以到100歐價目表
但來到威尼斯的旅客一點也不心疼,因為…這很可能一生僅有一次的機會
就像去日本泡湯吃懷石料理、西班牙看鬥牛….等等
現在不坐,可能以後很難再有機會、甚至是沒機會坐



船兒沿著寬窄的河道緩緩的移動著
河道縱橫交錯、風格各異的橋樑相互串聯
一棟棟斑駁古意的威尼斯風格建築,依然保持著當時的面貌和風采存
兩旁的景色有如火車窗外的景象連綿不絕



住家靠窗與陽台的地方多擺設花朵
鮮艷的花朵從陽臺伸展出來,與水渠相應格外美麗

古老的水道中,細長的槳在平靜無波的水面也激不起漣漪
四周只剩船夫划槳水流動的聲音
坐在黑底襯金再加絲絨椅,想像著自己就像16世紀時的貴族
悠遊於威尼斯的懷抱,真的讓人宛如進入童話故事般
雖然船上穿著橫條紋的船伕沒有開口唱歌
大家靜靜地享受那獨有片刻的寧靜,忘記現實、融化在這獨特的魅力中



美景當前,依水而居的威尼斯人仍得面對日常生活的糟糕事
在沒有下水道系統的威尼斯,污水處理全靠潮汐漲退解決
故環繞四周的海水仍可以嗅到微微的腥臭味
還好那時是寒冷的冬天,可想而之夏天時的味道必定比現在來得更重



運河的水位靠潮汐調節,潮汐漲退,海水由三個缺口湧入這片沼澤地
在狹窄的運河中,不僅有船隻交會的時候,甚至得面對90角的大轉彎
一方面要平衡船身、施力讓船前進,同時注意附近的船隻以防擦撞
這些考過「駕照」或代代相傳的貢多拉船伕身經百戰、工夫一流
除了船槳外,偶爾也要動用萬能的雙腳幫忙,能夠順利讓船隻不互相碰撞

目前在威尼斯約有400名的貢多拉船伕
過去貢多拉船伕是世襲的工作,都為男性工作者
當地甚至傳說,古時候的船伕天生有蹼腳,能在水面上行走
這些穿著橫條紋制服,身為貢多拉推手的先生們
(不好意思…天冷,都穿了外套包了起來)
他們對城中曲折複雜、像蜘蛛網般密佈的水道嘹若指掌


在沒有車輛行走的威尼斯,遊人、居民進出靠船,搬家也靠船
想當然生活上所需的日常用品,也都靠船舶接運的方式
也難怪…威尼斯居民目前的生活成本
要比20公里以外莫利亞諾的生活費用高了兩倍,且仍持續上漲



遊船的過程中,除了橋與建築物外
看見最多的莫過於各式各樣、不是載客的船隻
這應該是挖河道淤泥用的挖土”船”吧!



一艘艘被纜繩牽繫在碼頭上的Gondola、隨浪潮上下擺動
蜿蜒的水巷千曲百折、縱橫交錯,漂浮在碧波上的浪漫
處處是一樣的水道,處處是一樣的房子,處處是一樣的拱橋
建造在水上的城市~構成了威尼斯古典而浪漫的城市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