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繼續看Georg Jensen的年度項鍊吧。

 

2001年的半寶石,選的也是琥珀,不同於完全無晶花的95,01年的琥珀有或多或少的晶花;因為晶花是天然生成的,原則上應該找不到兩枚一樣的01年年度項鍊。
其實這樣的搭配是有道理的:95年的銀飾花俏,配上純色琥珀,既可突顯琥珀的亮麗、亦可襯托銀飾的精細;01年外環簡單乾淨,搭上不同晶花的琥珀,讓人一眼就墜入琥珀的多樣變化中。

這枚裏面滿是晶花,很有放煙火、普天同慶之感。
不曉得是不是因為琥珀顏色比較亮,或是因為95年項鍊的影響,我蠻愛琥珀的年度項鍊。

 

2002年柘榴石。花型設計其實很討喜,早期還有同樣花型做成的手鍊,當然索價不斐。
我很愛柘榴石的,所以一開始很愛這條項鍊,不過收集到酒紅色的94後,這枚就不再得寵了。

 

打斜比較看得出它的色澤。它是偏水紅色的。

 

從斜側面看,輕易比較出94年是較深的酒紅色。

 

2003年玫瑰石。這年度的寶石顏色很受歡迎,因為它是夢幻、淺淺的粉紅色。這條玫瑰石最好少曬陽光、也不要碰到水--它裏面有墊襯紙,碰水後寶石會顯得灰灰的。

 

2004年亞洲特別版--紫水晶。這年度的寶石是選用黑瑪瑙。跟灰鐵石一比,我還是喜歡灰鐵石。加上它出了紫水晶版,比較得我心。我有兩枚--一枚是由深至淺、一枚是由淺至深。這批的紫水晶幾乎都是有石紋,淺色看起來非常明顯,深色紫水晶接近黑色,看不出紫色的絢爛。

 

 

2005年紅玉瓍。不知道為什麼,紅玉瓍一向不是我的菜

 

2006橘色月光石。我對月光石沒有特別偏好,而且這截取的設計有點偷工減料之感。

 

2006亞洲版--珊瑚。

 

2007年柘榴石。跟94年一樣,屬於酒紅色澤的柘榴石。

 

這年的亞洲紀念版是青金石。這種半寶石也幾乎挑不出一模一樣的,還有什麼雲紋、浮金等講究。

 

2008年綠玉瓍。這枚其實已經蠻好看的,或許是因為我喜歡色彩繽紛的半寶石。

 

亞洲版是黃玉瓍。這枚有點貓眼,我拍不出來。

 

兩種都好看,兩條都很愛。

 

2007的胸針是棒針狀,那我不太會使用;
2008年是鑲了綠黃玉瓍、一般款胸針,這我就會用了。這樣的胸針如果不是年度款,一定動輒數萬,倘若是古典商品的項鍊墜,亦是驚人。相較之下,搭配年度項鍊一起生產的這款的價格,就可愛很多。

 

2009年也是紅玉瓍。

 

跟2005年的紅玉瓍相較,顏色差不多。

 

特別版是青金石。它的偏好其實是非常見人見智的。

 

2009全球版及亞洲特別版。

 

2010年,黑瑪瑙。黑瑪瑙跟灰鐵石一樣,長的都差不多,不會有很重大的不同,不太需要花心思挑寶石。

 

2010年亞洲紀念版--白瑪瑙。專櫃上的白瑪瑙有些較白、有些較透,要看各人喜好而定。白色較亮、剔透映色。

 

GJ與其它專櫃比起來,相對有一種北歐的冰冷,但有它一定的設計感;年度項鍊原本的用意便是個可讓初接觸者入門的敲門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