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必買商品

 

 

 奶瓶(三小兩大)

 紗布衣or肚衣or前開襟包屁衣(共五件)

 兔裝(四件)

 嬰兒襪or腳套(四雙)

 奶粉(有些媽媽教室或藥局可索取試用罐)

 奶瓶刷

 奶嘴刷

 小兒耳溫槍

 拋棄式嬰兒紗巾(清潔口腔用)

 尿布

 紗布手帕

 

 p.s 澡盆如果家裡有大臉盆也可以用大臉盆
      消毒鍋可用電鍋代替
      不可使用-
山泉水或地下水以飲水機加熱者-幫嬰幼兒泡奶 (山泉水或地下水給嬰幼兒泡奶或飲用時,一定要煮沸!!有些飲水機無法煮滾)

 

 

非必買可參考:

http://verywed.com/vwblog/hawaiiholiday/article/90185

 是否漏針自我檢查方式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topic.php?bid=6&sID=3991347


一般來說點滴給藥方式有兩種:機器控制以及靠重力自然滴注。

如果是機器控制,當機器出現警示音時,可看面板上出現什麼字,
如果是亞培pump出現『Air in line』,表示管路裡面有小空氣,請護理人員來排空即可!如果出現『Occlusion』,表示管路被折到或壓到,或者是針頭移位,讓藥物滴注不順,這時一樣是請護理人員來協助處理。

但如果是非機器控制,就要請照顧者多多注意。可以注意的地方包含:
(1) 看點滴滴的順不順,如果不順,請先自行檢查管子是不是有被寶寶壓到或是折到,可以自行疑難排除。
(2) 如果確定管子都沒有折到,接著看寶寶打針附近的皮膚是不是有腫腫的;還有黏貼膠布的地方是不是有積水,如果有的話,就需要立刻請護理師來協助查看。
(3) 寶寶是否有焦躁不安。一開始漏針的時候寶寶不一定不舒服到大哭,但是因為漏針還是會不舒服,所以大部份的寶寶都會有難以安撫的情形,如果寶寶突然很難安撫,也可以檢查是否有漏針的情形。

機器控制看起來比較方便,因為有問題機器會叫,但是也是有缺點。

第一個是因為機器使用成本比較高,各護理站庫備有限,所以會優先使用在一定要嚴密控制流速的藥物上,例如心臟血管用藥。

第二個是『使用機器給藥,有時候即使針已經不在血管內,機器還是會不斷將藥送出,讓藥物淤積在皮下組織或是漏到衣服及床單上。不像重力給藥,針跑掉就會很難滴,反而容易早期發現漏針的問題。』

其實臨床護理人員都非常忙碌,而且寶寶常常會動來動去,也許前一分鐘針還在血管內,下一分鐘寶寶翻個身或稍微牽扯到針就外漏,所以最好的防範方式,就是照顧者能多多注意打針周圍的皮膚,真的有疑慮就請護理師查看。除非已經很明顯漏針護理師都不處理,不然將漏針的問題全部加諸在醫療人員身上其實真的太嚴格了。

 

30週起產檢時測血壓都偏高,高壓約14X,
但33週前產檢胎兒生長都很正常,
35週產檢時胎兒體重開始小標準一週,

 

37週當天去產檢,發現胎兒生長停滯,35~37週只增加不到兩百克,連醫生都被嚇到,告知只能再等一週...否則胎兒會有危險...

結果產檢回家當天半夜兩三點覺得有異狀醒來,就發現內褲有一點濕-約10cc,用石蕊試紙測為鹼性-是羊水,但醒來後都未再流出,因為有點突然所以只好埋頭一直收拾待產包到清晨@@

 

早上六點左右call計程車出發,老公騎機車去,約六點半到醫院。

 

 

 

掛急診轉待產室測宮縮,檢查羊水囊未破,護士不相信漏羊水,但個人在家已用石蕊試紙檢測過,所以肯定是羊水漏出,就將包好帶去的沾濕內褲交給護士檢查,護士才確認的確羊水漏出無誤,

已開兩指,無陣痛,羊水囊未破-所以判斷為高位漏水,血壓高壓達16X,當下簽名同意催生,

 

打電話給臍帶血業務-告知決定簽約,(對!因為37週隔天就待產...所以我已經人在待產室才打電話告知決定簽約@@) 
 

上午十點半在待產室吃早午餐,無陣痛,

臍帶血女業務飆車1小時到醫院!!!(她怕已經生了就來不及拿到這case 哈)完成簽約,
 

中午護理長破羊水囊、護士剔陰毛、灌腸、給予慢速催生點滴,陣痛不明顯,視力開始有些模糊,
 

過午依照醫生排程(因他當天須接生三產婦)-催生點滴被調整加速,沒多久陣痛開始加劇!!!

因提出呼吸開始有點困窘,醫院給予氧氣罩,

提出打自費無痛需求,但因護理長動作太慢
。。。針劑拿來了已經全開指,來不及打。。。

過一陣子護理長看到胎兒頭,被推入產房,

推離時氧氣罩被撤,但被撤就覺得呼吸有點窘,又在產房要求氧氣罩,
 

因為37週第一天就高位破水..產檯上醫生才叫護理長教我拉梅茲@@

我痛得魂都快飛了~怎麼可能聽進去...後來醫生放棄了...就用真空吸引器把寶寶吸出來,幸好他小小隻的-就算是吸出來頭也很正常~

下午約三點半寶寶平安出生,一出生就自己哭,
只有約2250克,晚期早產兒+低體重兒,但經檢側寶寶血糖OK,所以沒住保溫箱,很健康^^

 

年菜、宴客菜:

 

甘蔗雞、烤雞、燻雞、醉雞、白斬雞

烤鴨、燻鴨

燒鵝

燒肉

叉燒肉

臘肉炒蒜苗

鴨賞炒蒜苗

臘腸、香腸、肝腸

蜜汁火腿

豬腳凍

綑蹄

煙燻豬肋排

 

白切肉、黑白切

東坡肉

梅干扣肉

紅糟肉

客家鹹肉

紅燒肉

紅燒獅子頭

香菇鑲肉

滷牛腱

筍絲滷蹄膀

黑胡椒牛小排

黑胡椒羊小排

九層塔炒辣牛條

彩椒燴辣牛條

蔥爆牛柳

 

桔葉蒸粉腸

麻辣毛肚

夫妻肺片

五更腸旺

 

生魚片

燻花枝

燙魷魚

 

燙蝦子、醉蝦、紅糟蒜蝦

鮑魚沙拉

竹筍沙拉

魚子醬

烏魚子

涼拌海蜇

 

蔥薑蒸魚、蔥薑蒜蒸魚、樹子薑蒸魚、蔥蒜苗蒸魚

紅燒豆腐魚

豆酥鱈魚

 

蒜泥帶殼蟹腳

蘆筍)彩椒炒干貝

 

 

蠔油雙冬

蠔油芥藍

白果百合枸杞山藥蘆筍

金針菇枸杞香菇長年菜

羅漢齋(香菇.金針菇.素腰花.紅蘿蔔.素肉.麵筋.油豆腐.毛豆.蒟蒻絲)

九層塔猴頭菇

三杯杏鮑菇

 

魚皮豬肚肉羹湯

魚皮豬肚魷魚羮

蘋果雞湯、山藥淮山枸杞雞湯、人蔘雞湯、紅黑棗枸杞雞湯、雞酒、老菜脯雞湯、鳳梨苦瓜雞湯、罐頭螺淮山雞湯、仙草雞湯

葉豬肺湯、葉粉腸湯

 

炸響鈴

粥裡要加幾滴橄欖油。

 

一歲半以下吃粥、麵線;一歲半以上要吃軟飯,再逐漸轉換成乾飯。

 

我家比較常吃綜合軟飯-餐餐都有肉+魚+蛋+菜,比較營養:

蒸煮豬肉或雞肉+(蒸魚肉)+蒸蛋+綠色蔬菜(地瓜葉什麼的)+紅色蔬菜(南瓜、地瓜、紅蘿蔔之類);


地瓜白木耳(紅豆)湯/粥

火腿蕃茄雞肉泥通心捲麵(麵剪碎)(火腿少許)

蒸布丁(蛋液:奶水=1:1.7)

昆布小魚蛋黃花軟飯/粥

無刺虱目魚軟飯/粥

水煮蘋果綠花菜雞絞肉粥/軟飯

烤吐司條沾香蕉泥

碎青菜雞肉(或泥)麵線(麵剪段)

碎青江菜蛋黃花雞肉(或泥)軟飯/粥

鱸魚軟飯/粥
餛飩(可剪小點) 

奶水碎蔬菜雞肉/軟飯/粥(加馬鈴薯.紅蘿蔔.綠花菜)

鮭魚豆腐軟飯/粥

奶水火腿蔬菜通心捲麵(麵剪碎)(馬鈴薯.紅蘿蔔.綠花菜) (火腿少許)

 

蒸絞肉(雞.豬.牛)

蒸/煎 有鱗魚(淡水魚-無刺虱目魚、鯛魚片、吳郭魚、草魚、河鱸、香魚;小海魚-三角魚、白鯧、土魠、臭肚仔-象魚、石斑、紅甘;深海魚-鱈魚、鮭魚)

蒸蛋、炒蛋

蒸、炒、煎、湯豆腐

炒豆干

蒸地瓜/蒸地瓜泥拌熟絞肉

蒸馬鈴薯泥拌熟絞肉

蒸南瓜/蒸南瓜泥拌熟絞肉

蒸芋頭/蒸芋頭泥拌熟絞肉

 

奶水通心麵(加青花菜的頭末、細絞肉)

 

如果寶寶不是很容易拉肚子的話,煮蘿蔔湯、大頭菜湯、大黃瓜湯、冬瓜湯 撈起來切碎點給寶寶當菜

 

 

麵線

麵片-寶寶吃的時候剪一下

麵條-寶寶吃的時候剪一下

餛飩-寶寶吃的時候剪碎些

水餃-寶寶吃的時候剪碎些

捲心粉/通心麵

麵條

吐司

外省四方餅

自己桿薄麵餅

 

 

絞肉蒸蛋

寶寶肉燥軟飯/麵(自己打絞肉加一點點油、一點點醬油炒成寶寶肉燥)

 

便祕多喝水、多吃蔬菜、木瓜、黑棗泥地瓜、香蕉、火(紅)龍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