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母乳哺喂要當心缺鐵性貧血
秀傳醫療 秀傳醫院過敏氣喘中心主治醫師 楊樹文醫師
病例報告:
10月大的林小弟因咳嗽三天,這兩天睡不好,吃不好,因此被診所轉介到小兒過敏免疫學專科醫師的門診就診,經楊醫師的詳細理學檢查,診斷為細支氣管炎。在住院過程中,抽血發現血紅素只有8.6g/dL,MCV 67/fL, Ferritin 11.9 ng/mL。
最後確診為缺鐵性貧血。經過適當的治療,林小弟病情也逐漸改善了。
缺鐵性貧血是目前世界各國最常見的營養缺乏症之一,且是造成兒童貧血的主因。
缺鐵性貧血
因鐵質缺乏,造成血紅素的合成有缺陷,使得血液中紅血球內的血紅素減少,且於血液生化檢查中可發現血紅素(Hb)與平均紅血球容積(MCV)降低,及血清鐵蛋白(Ferritin)濃度的下降。
缺鐵性貧血的原因
造成缺鐵性貧血的原因可分為三大類。
第一大類:由於鐵質的攝取不足,易發生於早產兒或低出生體重的幼兒、純母乳哺餵,且極少副食品添加,特別是 6~24 個月嬰幼兒、生長期及偏食的孩童。
第二大類:鐵質吸收不良的情形,例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或慢性腹瀉患者。
第三大類:血液的流失,包括消化性潰瘍、腸胃道腫瘤、月經過多等疾病而導致缺鐵性貧血。
症狀:
輕度貧血:不會有明顯的症狀。大部分是小朋友生病時,特別是住院時,經由抽血診斷。
中度至重度缺鐵性貧血:疲倦、暈眩、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臉色蒼白,同時可能伴隨無痛性舌炎、口角炎、匙狀指甲等現象,導致運動耐力降低。
特別重要的提醒:
l 缺鐵性貧血,會導致心智發展明顯較差,包括語言能力差,運動協調與平衡不佳,注意力降低等。
l 醫學研究指出,缺鐵性貧血幼兒於五年或十年後,其認知能力與學習成就比較低。
要吃那些食物?
有些人排斥藥物,有些人建議吃健康食品,但食物方面,有幾點要提醒的:
l 人體對於動物性食物中的鐵質吸收率要比植物性食物高,含鐵質豐富之食物有紅肉、內臟類、動物血、蛋黃、綠色蔬菜、葡萄乾、全穀類等。
l 維生素C可提高鐵質吸收率。
l 茶葉與咖啡中之單寧酸鹽會妨礙鐵質的吸收。
結語:
- 1. 寶寶的進食,尤其是全母乳的寶寶,要當心缺鐵貧血,在一歲後,食物盡量多樣化,盡是不要有偏食的習慣,更不要節食(on diet)。
- 2. 鼓勵經常食用含鐵質豐富的食物,特別是綠色的蔬菜,大部分外食的家長更要多加注意,要多吃蛋黃、綠色蔬菜、葡萄乾、全穀類。
- 3. 一旦醫師疑似小朋友有缺鐵性貧血時,家長要配合醫師的檢查,針對病因進行治療並且在門診接受追蹤。
- 4. 對於貧血較嚴重的小朋友,食物中的鐵質補充是不夠的,醫師會開立口服鐵劑補充,治療時間約三至四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