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回 veryWed 部落格首頁 | 管理介面
最新文章
親密接觸從出生開始

寶貝出生兩週了,看起來更漂亮了!常常忍不住想要親親他、摟摟她。
這時,小寶寶對觸覺最為敏感,不論是對撫摸、疼痛、溫度等刺激都會有感覺,也有明顯的反應。剛出生的嬰兒需要接受適當的外界刺激,才能增進腦部的發育,但新生兒的視覺功能尚不完整,父母親應該多給予聽覺、嗅覺及觸覺刺激,而“肌膚之親”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嬰兒可以藉由肌膚之親接觸到父母親的聲音、體味、肌膚,這樣的刺激不僅可促進大腦發育,更可以給予嬰兒安全感,進而穩定嬰兒的情緒。
很多長輩都擔心孩子抱多了,就會寵壞孩子。事實上,研究發現,當孩子的負向情緒得到必要的回應時,孩子的情緒都會變得較為穩定;所以,不必擔憂抱多了就會寵壞他,擁抱反而是有相當正向的功能。

 
 
  擁抱寶寶,可以促進大腦的成長  
 
  小寶貝出生了,您每天第一個念頭就是想把他抱在懷裡,永遠不分開。他也在您每天的擁抱中感受穩定安全,感受感官刺激,感受到爸媽無盡的愛,在緊緊相擁中,他開始了愛的人生。

觸覺是胎兒最早發育的感覺系統,七週左右的胎兒,口腔就會對外來的觸覺刺激有所反應,並能透過皮膚感覺周圍的環境;另一個較早成熟的系統則是專司平衡感的內耳系統,藉此接受母體搖動所傳來的刺激。

擁抱讓孩子彷彿回到子宮裡
出生後,新生兒在視覺和聽覺系統尚未成熟之前,靠觸覺認識外在的世界,靠平衡感認知身體的姿勢變化。所以,當媽媽輕輕地搖晃、撫抱他時,媽媽正給孩子此時最能感受到的兩樣刺激——觸摸和搖動。

許多研究顯示,媽媽擁抱初生嬰兒,是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第一步。嬰兒從媽媽的子宮初到人世,新的環境、新的生存條件,難免有不適的無助之感。把他擁入懷裡,讓他體驗溫暖的肌膚接觸,聆聽熟悉的心臟跳動,自然能減低他適應新世界的焦慮,感受到爸媽的歡迎。

擁抱的親子對話
很少有嬰兒不喜歡被大人抱,「抱」是肢體碰觸的感官觸覺需求,柔軟、舒適、溫暖的感覺,具有安撫、放鬆的功能;通常抱起哭泣的嬰兒,只要他不是肚子餓或生病,多半可以感覺到嬰兒的身體會從緊張逐漸放鬆。

擁抱也有促進生存的功能,早產兒的媽媽把孩子抱在懷裡,她的懷抱就如同「保溫觸覺袋」,提供幫助孩子順利成長的能量。心理學家曾研究印度恆河猴,發現幼猴對柔軟的偏好,雖然幼猴會到手中握有奶瓶的鐵絲母猴(用鐵絲做成的物體)處喝奶,但喝完隨即又會返回用毛巾包著的鐵絲母猴身邊磨蹭窩著,因為毛巾提供了舒適與慰藉。

其他型式的撫觸也可調控嬰兒的神經系統。觀察研究顯示,哺乳母鼠對幼鼠的舔觸會影響幼鼠的心跳、體溫、生理節奏、免疫系統與其他生理狀態;而人類母親在哺乳過程對嬰兒的撫摸,會無形中調控小嬰兒的神經系統、免疫系統及內分泌系統的功能。

在爸媽溫暖的包圍下向外探索
成長中的寶寶正透過統合各種感官知覺,如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等,所接收到的訊息,來勾勒出他對這個世界的印象。從不經意的反射動作、觸碰,到能夠有意識的尋求資源,寶寶漸漸學習到自己可以經由肢體動作及感官探索,對週遭環境做出更多自主的反應。

如果爸媽能夠提供足夠的溫暖保證,可以協助寶寶建立對人的信任與安全感,作為往後學習獨立的基石。他藉由感受體溫、氣味、力量、韻律,認識爸媽、認識自己、認識環境。


※本文選自:學前教育雜誌

恭喜你!加入媽媽這一行!

恭喜你!升格當媽咪了。
雖然生產過程非常辛苦,但是看到寶寶可愛的小臉,真覺得好甜蜜、好幸福喔!此後,這個小娃兒將跟你一起相處一輩子,日後,也將帶給你無比的感動與歡樂呢!
剛出生的寶寶,隨著響亮的哭聲、臍帶被剪斷,代表著新生兒從仰賴媽媽血液中氧氣來維持生命的寄生體,變成一個獨立生存的獨立個體。在頭一個星期之中,他不但得學著適應著子宮外的世界,且從醫院熱熱鬧鬧的育嬰室被抱回溫暖安靜的家時,小寶寶心理上也要再度調適。
新生兒照顧的難度,往往高於新手媽媽的預期,這一週,常是在挫敗與忙亂中度過,新生兒對於子宮外的生活也是出現許多的困難,也很容易出現一些照顧上的困難,列如:母乳的哺餵、日夜顛倒、哭鬧問題的處理…。
小寶寶的出生,雖然讓人覺得欣喜,但是,一旦面對孩子不停哭鬧的景況,有時真恨不得可以將小寶寶再塞進肚子裡!

 
 
  令人驚奇的小生命——認識你的新生寶寶  
 
  在懷頭胎的準媽媽幻想裡,她們的孩子應該長得就像電視廣告裡的寶寶,或嬰兒海報上已三、四個月大的胖娃娃一樣。等到看見孩子初出娘胎時的模樣,才知道相差十萬八千里。

初生兒長得什麼樣
媽媽初次看到的寶寶,可能皮膚是淡淡發紫、鬆鬆和皺皺的,還有手腳快要脫皮的樣子;寶寶身上,特別是背、肩膀、耳朵或額頭,有一層細細、黑黑的體毛。這些人猿老祖宗所遺留下來的體毛,最遲在寶寶滿四個月的時候會掉光,不再遮蓋嬰兒光滑、柔軟的皮膚。

嬰兒的頭部因為經過產道時的擠壓,通常呈長瓜型。不過不用擔心,在往後的一年半中,空氣的壓力會使它自然回復正常。

新生兒的外表看起來有點像拳擊手交戰數回的樣子:臉腫而發青、耳朵可能被反壓到臉頰上、鼻子被擠扁了,還可能偏到一邊、雙眼看起來浮腫;如果用了產鉗,太陽穴及雙頰會有暫時瘀傷。

寶寶第一次哭,非常重要
生產對嬰兒和媽媽來說,都是一場艱苦的戰爭,初生兒和媽媽得聯手打一場持續四至二十四小時的艱苦戰。寶寶好像被整得有些慘,剛出世,臍帶就被剪斷;為了讓他「哇」地一聲哭出來,屁股還得挨上一記。寶寶的第一次哭聲非常重要,它使寶寶的肺部充滿空氣,讓新生兒從仰賴母親血液中氧氣維持生命的寄生體,變成一個有自己循環系統的獨立個體;有時看不出來他是否在呼吸,有時又突然發出好像嗆到、噎到的聲音,而且常打噴嚏清理鼻腔,嚇壞了新媽媽;但有經驗的醫生卻視為萬分正常。

把握出生前幾天與寶寶互動
剛升格為母親,常有無數的疑慮。孩子是否正常?自己是否能夠成為稱職的母親?以後行動的自由要被限制了,能適應嗎?已經有孩子的母親擔心哥哥姐姐與小寶寶是不是能互相接受,融洽共處?甚至對與大孩子建立的母子關係即將失去平衡而悵惘不已;這些內心的衝突都是很自然的。臺灣的育嬰室通常有一位專屬大夫,一天查看新生兒一兩次,產婦不妨與這位小兒科大夫好好談談,尤其是頭胎的產婦,對建立信心很有幫助。

寶寶剛出生、在醫院的那幾天,你和寶寶盡量利用時間來互相認識吧!抱抱他,和他玩玩,跟他說說話,餵奶的時候眼睛看著他,你會發現,縱使他才這麼小,他哭的時候,如果你柔聲哄他或把手輕放到他身上,他會漸漸安靜下來,帶著滿懷的愛來欣賞他吧!如果他活動、掙扎得厲害,或許代表他是具有特立個性的壯寶寶,而不是故意要反抗你;如果他安安靜靜的,或許是在休息,而不是對你沒興趣。

生命的第一個星期並非全然混沌
這個大概重三點多公斤,長五十公分,每分鐘心跳一百二十下,呼吸三十三次的小東西,並不像看起來那麼脆弱與無助。從生命的第一分鐘開始,他就能呼吸、吸吮、吞嚥、排泄與發出需要幫助的訊號。最新的嬰兒研究顯示,從出生他就能看、聽、嚐、聞、感覺與轉頭的跡象來看,推翻了以前初生兒什麼都不知道的混沌說法。因此,從出娘胎開始,他的周遭環境以及與他接觸的人都對他有深遠的影響。

本文節錄自:《你的零歲孩子》,信誼基金出版社

2011-08-27 02:00AM

悠閒的星期六晚上,跟老公窩在床上看電視集"白色巨塔"

看到欲罷不能(唉!孕婦實在不能這麼晚睡{#emotions_dlg.emo1-6})

正在考慮是不是要吃宵夜,因為肚子很餓,而且覺得寶寶也想吃(一整個為吃找理由{#emotions_dlg.emo1-7})

但是為了健康著想,決定不吃,就在躺下睡不到半小時後,發覺有分泌物流出,

便起身想要擦拭乾淨,沒想到突然有大量的水流出......哇!我的天啊!破水了嗎????

離預產期還有1個多星期,下星期還想去參加朋友的訂婚,而且我的工作都還沒交接清楚..... 怎麼會{#emotions_dlg.emo1-9}

還傻傻的問老公是不是要去醫院,老公說:廢話!要不然咧!匆匆忙忙趕到醫院,

心想:已經破水了,應該不會被退貨吧!(當時一點痛的感覺都沒有)

手續辦完後 ,護士來內診,開1指了,發了簡訊給朋友跟同事,打電話通知媽媽之後,就躺在床上"待產"

"呆"在待產室時,不時聽到附近的待產婦發出尖叫聲和哭喊聲,還有寶寶出生時的哭聲.....

一直到早上約7點多,肚子都沒有很明顯的痛覺,還吃了老公買的麥當勞,自我解嘲對老公說:你看吧!不吃宵夜,

寶寶自己出來吃了,後來醫生來看我的情形(開2指),說:照我的情況來看有可能會到晚上才生的出來,所以幫我塞1/2催生藥

片,約莫8點多發現痛越來越密集,強度也越來越強,終於忍不住哀號了起來{#emotions_dlg.emo1-14},老公在旁邊一直喊加油,幫我按摩,

護士來時說:嗯!妳痛的很好!  哇咧!痛還有分好跟不好喔!!!!

當痛到最高點時,我的心裡一直在思考要不要生第2胎 ,如果生第2胎是不是考慮剖腹產還是打無痛......

(第1胎都還沒出來,就在想第2胎的事{#emotions_dlg.emo1-9})

終於在12點多時被推進產房,於12:26分生下想吃宵夜的小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