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回 veryWed 部落格首頁 | 管理介面
最新文章
小心,不要讓寶寶摔到地上!

你有這樣的經驗嗎?視線才離開一會兒,寶寶轉眼就從俯臥變成仰臥,嚇了你一跳。這下你一定知道,再也不能將寶寶單獨一個人留在床上或沙發上了。
大約在3個月左右,寶寶就會出現「翻身」的動作,這可是一個重大的突破,初期只是簡單的側身翻轉,逐漸熟練,身體肌肉會更結實,翻身技巧也愈靈活,姿勢先從俯臥到仰臥,到5至7個月間,就會出現仰臥翻身到俯臥的能力。
由於寶寶開始喜歡翻動身體,很容易出現摔落地面的危險,所以要格外注意寶寶的安全。需要增設嬰兒床的護欄,或在床沿增加防護設備,例如:床緣以棉被阻隔、床沿地板鋪上軟墊,以確保寶寶的安全。護欄和床墊最好選擇泡棉的材質,因為其中有孔隙,可以讓寶寶翻身趴睡時,還能保持呼吸的順暢。
現在你不行再隨手將寶寶放在沙發或沒有護欄的床上了,當寶寶在嬰兒車或搖椅裡時,也要將安全帶扣好,以免寶寶滑動。現在你也可以在床上擺一些玩具,誘使寶寶去摸去抓,這樣可以練習翻身的動作。

 
 
  運用玩具,協助孩子練習翻身爬行  
 
  孩子進入四個月起,家長們會發現再也不能把孩子單獨一個人留在換尿布檯或沙發上了,因為孩子逐漸學會翻身,已經可以逐漸靈活的從側臥至仰臥、仰臥至側臥。這時期的孩子坐或臥時,頭部可以自如的轉動,俯臥時,雙臂伸直或以前臂支撐,可以將頭抬起至與床成直角。 

四到八個月的大動作發展歷程 
在第四或第五個月時,父母第一次看到孩子從俯臥的姿勢翻成仰臥時。五個月大的孩子喜歡抓著雙腳送至嘴裡吸吮,可以搖擺、翻滾、扭動身軀來移動身子。六個月大的孩子可以向各方向翻轉、滾、蠕行,這種像毛毛蟲似的蠕行,是爬的預備期,若把孩子放在地板上,他可以連翻帶滾地蠕行至另一頭。到了七個月,孩子俯臥時能以一手支持重量,抬起頭和胸,輕易翻身。八個月後,他可能會爬了,之後他坐或站著操作玩具的機會就多了。 

四大類玩具,吸引孩子伸展肢體 
1.爬行毯類玩具 
一般常見的爬行毯,毯上設計有許多種顏色鮮亮的圖案及活動,孩子趴在毯上,經觸摸、拍打,可以感受不同的觸覺及聽覺經驗,尤其毯子上端的鏡子,或可以躲到洞中的小白兔設計,都很吸引孩子。 

2.球類玩具 
有四種常見的球類玩具:(1)橡膠球滾得不遠,不小心碰到都會發出叫聲,而且容易抓握住。(2)布製的球內裝鈴噹,共同特性是輕、柔軟。(3)光滑、透明的球體容易滾動,適合肢體已很靈活的孩子使用。還有一種水晶球有不倒翁的設計,因此搖動時只在原處且會發出美妙的聲音。(4)充氣塑膠球的氣不能充得太足,孩子可以趴、躺、坐或靠在球上,做些小小的運動,小一點的球則可以握住或伸展四肢撥弄。另一種長形滾筒式的,滾動起來有聲音,孩子也很喜歡。 

3. 不倒翁性質的拍打類玩具 
這裡所謂的「拍打」玩具,是指玩具本身採用不倒翁的設計原理,孩子躺著或趴著時,只要手或身體不小心拍、打到,玩具就會自己搖晃不已而且發出聲音,孩子先是驚奇的看它搖晃,接著重覆不斷的操作它,就這樣拍拍、滾滾的,孩子不但伸展了四肢,也慢慢的學會控制身體的方向。

4.綜合體能架 
這類體能架是由可拆卸的架子和若干個環扣及可懸掛的抓握玩具組成,每個部份都可以獨自玩,拆下來可以當抓握玩具玩,掛起來可以用來伸展四肢,可以躺著玩,也可以坐著玩。 

親子同樂,陪孩子一起玩玩具 
吸引孩子伸展肢體的玩具很需要成人跟在旁邊玩。像爬行毯類玩具,孩子還不會爬時,父母可以讓孩子俯臥在上面,通常父母會坐在孩子的對面,先叫喚名字,如果孩子沒什麼表示,就會拿起毯上繫的玩具按壓出聲音吸引孩子伸手;若搆不著,把孩子拉近一點,讓他可以操作到。剛玩時,離玩具近一點,等孩子漸漸會移動身體時,再放遠點。 

表面不光滑的球或有不倒翁設計的拍打玩具較適合初期使用,開始玩時父母可以先輕輕的操作、示範,孩子對於悅耳的聲音和不停的晃動會覺得有趣;之後再拿近一點,讓孩子可以碰得到;坐在孩子的身邊鼓勵他或幫他攔下滾開的球,練習一陣子之後,他就變成高手;然後再換光滑的水晶球或塑膠球。而綜合體能架可以每次更換玩具懸吊的位置,以增加趣味性,當孩子翻滾到邊邊時,記得移動架子,以免孩子卡在橫桿下。 

和孩子共玩的過程中,當你親眼看到孩子第一次準確做出一些動作時,一切都將是值得的。 


本文節錄自:《學前教育雜誌 》 
寶寶開始出現「社會性微笑」了!

你有沒有發現?寶寶看到熟悉的人,笑得好燦爛,但如果是看到陌生人,表情就不太對勁,一副好緊張的模樣。寶寶現在可有個性的很!他的笑容只給熟識的人。
大約從四個月大的寶寶開始出現有選擇性的社會性微笑,他會對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反應,這時候的「笑」已具有社會意義,和3個月之前見人就笑是很不一樣的,他不再是「親疏不分」的小傢伙了。
所以,請常常保持愉悅的心情與他說話、對他微笑,讓他從中學習如何表達正向的情緒。多利用與他有肌膚或目光的接觸的機會,如:餵奶時可以注視他的眼睛,輕柔的和他說話,讓他體驗實際的人際互動。若寶寶對你笑,請回以更燦賴的笑容,寶寶將會因此受到鼓勵,往後就更喜歡對人微笑了。平時有客人來訪,讓寶寶有機會接近生人,請客人對孩子有一些回應,不過,記得不要勉強寶寶與陌生人太親近喔!

 
 
  寶寶的笑,有意義嗎?  
 
  「妹妹都已經四個月了,怎麼都不愛笑?需不需看醫生呢?」,「強強有點奇怪耶。前一秒玩得好好的,下一秒就突然變臉,想繼續逗他開心,他卻哭起來。這是怎麼回事啊?」 

嬰兒的情緒如同其他心智能力,是隨著時間逐漸發展出來的,而且每個嬰兒的發展時程不太一樣。一般來說,出生之後三個月,寶寶只有簡單的兩三種表情;通常可從他的表情,大略判斷他現在是對週遭事物產生興趣、驚恐,還是悲傷痛苦。 

此時,寶寶還不太會真的笑。當大人突然靠近不滿四個月的嬰兒,並發出奇怪的聲音來逗弄,他會大笑出來,但這並不是真正開心,而是面對強烈刺激的自主神經反應,寶寶或許正在暗示這樣的訊息太強烈了。如果重複給予這樣的刺激,可能就會引發哭泣抗議。 

父母最喜歡看見的,是寶寶眉毛放鬆、眼神明亮、臉頰上揚、表示喜悅情緒或友善的社交性笑容,這種笑容大約在寶寶四個月之後發展出來,和之前反射性的嘴角牽動不同。寶寶漸漸地,會發現微笑在與人互動中所代表的涵義,而主動自發地以微笑來回應別人,表達自己滿足的感受。 

九個月大的嬰兒,就已經很會笑了;他遇到不同的人或情境,會表現出不同的笑容,當然,最開心的笑,還是留給他最愛的人! 

如何讓寶寶有好心情 
寶寶的情緒是否被了解與接納,關係著將來探索環境的自信心以及適應環境的能力。寶寶需要一個平穩安定的環境;當他情緒不穩時,父母或照顧者沉穩的動作、溫柔低沉的聲音,給予擁抱和輕輕搖晃,並調整環境的溫溼度與光線,都有助維持情緒的平衡。 

除了避免過多物質環境的刺激,父母本身的情緒穩定度也有相當大的影響。寶寶的行為通常是照顧者的投影--如果父母容易緊張焦慮,寶寶很自然地會從表情和聲調當中受到感染而跟著焦躁起來;如果父母經常能夠平和喜悅地面對,寶寶也會學習到愉悅的情緒狀態。 

健康的情緒支持 
發展心理學家一致認為,若父母能迅速並適度地回應嬰兒的需求,他哭鬧的次數會減少,也能學會延後被滿足。因為需求被充分滿足的孩子,與父母之間建構安全的依附關係,他對父母的愛有信心,無論父母是否在身邊,他的心情都會比較穩定。 

如何迅速回應?不妨記錄寶寶的表情產生變化時,週遭環境產生什麼改變?當寶寶哭泣的時候,你正在做什麼?若是因為他不喜歡,你應該盡快帶寶寶離開這樣的情境,用平穩的動作聲調安撫。他是否扭動身體,緊閉雙眼哭鬧?或許這表示他的身體不舒服,先檢查有沒有任何異狀,例如包尿片處潮濕發癢、體溫升高或長牙導致牙齦發炎等,趕緊處理治療,不只換得寶寶的健康也喚回笑容! 
有智慧的父母,要學習觀察寶寶的表情、分析他的感受,觀察孩子的眼神、眉毛和嘴角的表情以及肢體動作的變化,才不會「表錯情」! 
小手的活動與大腦同步進行喔!

小寶寶的雙眼已能集中焦點觀看東西。清醒時,寶寶會端詳自己的雙手,玩上好一陣子,他看著自己手指的游動,來回不停的看著,並將雙手碰在一起,當它們纏在一起時,寶寶也會好玩的咯咯地笑,活像個正在思考的小哲學家
看手與玩手,是嬰兒最早期的玩耍項目,玩弄雙手,不僅代表著孩子雙手肌肉的成熟,對於嬰兒來說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它是一種自我引導的活動,透過玩弄的過程可以對於距離、外觀、體積大小都有更多的認知。
日後,當寶寶用雙手把玩玩具時,揮打玩具的重複動作更可以幫助嬰兒發展記憶能力,在大腦存留的印象也更深刻,這些都是日後學習重要的基礎,所以,請不要束縛寶寶的雙手自由,衣服袖子不要蓋到手背、也不要戴手套。

 
 
  小手傳達著寶寶的成長  
 
  手指比任何肢體都更能做複雜的動作,像是抓東西、投擲、畫圖、寫字、摺紙、使用工具等等。 

大腦中掌管各個手指自主而複雜活動的部位稱作「大腦運動區」,這裡掌管著憑自我意識操縱的活動,也稱為「自主運動區」。 

運動區的細胞,有的負責臉部肌肉、有的負責腳部活動,細胞所負責支配的活動部位都是固定的,其中支配手和手指的區域卻占運動區最大的部分,這是因為手和手指的動作與為數眾多的腦細胞有關,是全身運作中與腦部最有密切關係的部位。 

目前的大腦研究讓我們得以了解,寶寶手指的動作是隨著腦部同步發展,從「握」、「抓」等基本動作開始,漸漸習得靈活地使用拇指與食指來「拿起細小的東西」等高難度的動作。 

隨著腦部發展,手指動作越變越複雜 
出生後2個月的寶寶,像是企圖確認自己的身體般地,使用自己的嘴吸吮手指,他原本緊握的手掌已漸漸鬆開,也比較注意到自己的手。 

到了3-4個月,寶寶會將手伸向眼前的方向。到了這個時期,寶寶的視力也更加精確,大腦具備了整合的能力,因此出現可以隨心所欲的自主運動。 

當寶寶能憑自己的意識活動自己的手後,緊接著,就是試著抓東西。5-6個月大的寶寶,已經會拿起眼前的東西。但是仔細的觀察,便會發現寶寶先用靠近小指頭的手指抓東西,而後漸漸學會使用靠近拇指的手指拿東西。 

用手指物,進入學習語言的準備期 
當寶寶學會用拇指與其他手指將東西拿起來的時候,大概是在7-11個月大。這時他會靈活地活動手指,就連細小的東西也能靈巧地拿起來,這代表寶寶已經學會「拿東西」的行為。 

同時,寶寶也開始會「用手指示」及「用指頭指示」。一開始寶寶會先「用手指示」,那是用整隻手,指著一個方向;漸漸地再學會「用指頭指示」,即伸直手指具體地指著某個東西。 

當寶寶指示著種種的需求時,大人們應回應寶寶說:「你要玩玩具嗎?」、「喔!那是小狗狗喔!」等,告訴他所指東西的名稱。用手指示及用指頭指示,也可說是寶寶學習語言的準備期,在不斷重覆這樣的行為裡,寶寶將在腦中累積「做了這樣的動作,將會得到這樣的結果」的邏輯。 

而且,寶寶在學會「拿、捏」等更具體的操作能力後,更大大地增加他們的好奇心與追根究柢的精神。 

寶寶手部的活動與發展︰ 
只要仔細地觀察寶寶的手部動作,便會發現,其實是一個動作接續著另一個動作發展著。 

出生後0~1個月 
剛出生寶寶的拇指置於手掌內側,輕握著小手。如果我們把寶寶的小手打開,將我們的手指伸到寶寶的掌心,寶寶便會緊緊握住我們的手指。 

出生後2個月 
寶寶握拳的時候,會把拇指分開;並且開始吸吮手指。 

出生後3~4個月 
寶寶漸漸可以控制手部的動作,會將手往前伸,拿他面前的東西。如果讓寶寶拿玩具,他也可以拿一會兒。 

出生後5~6個月 
寶寶會用整隻手拿東西,但是仔細一看,可以發現寶寶是先用靠近小指頭的手指拿東西,再漸漸學會用拇指拿起整個東西。 

出生後7~8個月 
這時已學會用拇指與其他手指將東西拿起來。從此開起,寶寶也開始會做出以整隻手指著東西,也就是已經會「用手指示」。 

出生後9個月 
寶寶學會伸直食指,具體地指示著某個東西,也就是已經會「用指頭指示」;另外也開始會把食指伸向有興趣的東西。 

出生後10~14個月 
在這之前,寶寶拿東西都是「一把抓」;但從這個時期起,他開始會使用拇指與食指「捏拿」東西了。 

出生後12~14個月 
當寶寶開始會做出「捏拿」動作時,也開始會使用拇指與食指拿起彈珠般的小圓體。 

本文選自:「腦科學聰明育兒法~讓你了解不可思議的小腦袋」,小西行郎著‧吳宗珊譯
請耐心的照顧寶寶!

你有沒有發現?孩子幾乎每天都要崩潰式的大哭一場,不論我們怎麼抱他、哄他,都不能合寶寶的意,搞得我們常常神經錯亂。
這時期寶寶的愛哭,其實是沒有什麼好方法可以讓他安靜下來的,研究甚至指出:安慰式搖晃正在哭泣的嬰兒反而會鼓勵他哭得更久,反之,當寶寶安靜時,搖搖他可以加長安靜的時間,寶寶較不會焦慮不安。其實,寶寶的哭鬧是一種對外在環境的反應,哭過了也就好了,父母不要過份的擔憂。
除了哭以外,小寶寶也開始對周遭的人給予他的關切會做出反應,例如,喝奶喝到一半,就盯著妳的臉看,當旁邊有人時,也會慢慢的露出微笑、並擺動四肢想要「表演」一番。
因此,寶寶出生後就與照顧者產生很密切的關係,如果照顧者可以對小寶寶的需求給予細心照顧與適當回應,小寶寶很自然就會對人產生信任感、對環境產生安全感,反之,如果當寶寶哭了,卻沒人理會時,這樣「安全依附」便很難建立。通常,從安全依附中寶寶可以感受到溫暖、信任感,這也是未來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喔!

 
 
  寶寶哭了,一定要馬上抱抱!?  
 
  許多爸爸媽媽聽見小寶寶一哭,第一個反應就是把他抱起來,使出渾身解數地安慰他。這時,或許有些經驗豐富的長輩會說,就讓他哭一陣子,哭累了,寶寶就自然會停了;有的人會發出警告聲,寶寶哭了就抱他,這樣會寵壞他、加強他的無理行為。究竟寶寶一哭,就一定需要大人抱他嗎? 

哭聲是寶寶的需求訊號 
對剛出生的小寶寶而言,哭是最直接的訊息表達方式;而這個階段的寶寶,通常訊息很單純——就是有所需要——大多是生理上的飢餓、疼痛、不舒服等等,以及情緒上的安全感需求。因為寶寶通常是不會沒有理由亂哭的,所以如果您擔心,小寶寶一哭就抱他、哄他,會把小寶寶寵壞了,這倒是多慮了。對這麼小的寶寶來說,確實有很多基本需求需要大人的協助,他無法自己泡奶吃、無法自己換尿布、無法自己吃藥治肚子痛…。換句話說,此時寶寶各方面的發展,都還沒有足以獨立的能力,而哭,是他溝通的管道罷了。 

生理需求 
一般小寶寶的生理需求不外乎肚子餓了、口渴了、太熱或太冷、尿布髒了或是身體感到疼痛(例如:腹絞痛),父母親的抱抱並無法直接滿足寶寶的需求,因此,唯有先找出寶寶哭泣的原因,才能讓他停止哭泣。雖然父母天生就有能力能夠解讀與安撫寶寶的哭,不過,這確實還需要您保持足夠的敏感度和經歷一段時間的摸索和嘗試,才能漸漸辨別出各種哭聲可能的代表意義。 

安全感需求 
假設您已經滿足了寶寶的基本需求,但是他還是哭個不停,這個時候,寶寶就非常需要您溫暖的懷抱了!近來不少研究報告指出,人有與生俱來的無助感和害怕焦慮情緒,尤其是一個人獨處、或是感到自己不安全的時候。<剛剛進入這個世界的寶寶,對環境的種種刺激會感到相當陌生,常常很容易因為感到不知所措,緊張而哭泣。這時,爸爸媽媽熟悉的聲音和味道,便是寶寶最需要的安慰劑。許多專家都贊同,當小寶寶哭的時候,爸媽及時給予正面的回應,能夠讓寶寶慢慢建立對週遭環境的信心,並且從中建立對自己的認同感,至少,他不必擔心自己的爸媽不愛他。 

因此,當寶寶哭了,爸媽還是別吝於給他一個暖暖的擁抱或是拍撫吧!寶寶的確是很依賴您的。如果是晚間寶寶哭醒,而您還是希望寶寶能夠自己在搖籃裡睡著,也請在他身邊唱唱搖籃曲、和他輕聲說說話,或是一邊播放具有極佳安撫作用的古典音樂,一邊輕輕拍撫寶寶,這樣一來,相信他便能在爸媽安全感的溫柔擁抱下,慢慢進入甜甜的夢鄉了。
寶寶開始用眼睛學習了!

我們都知道,剛出生的嬰兒,由於眼球的水晶體尚未發育成熟,視覺不佳,是個超級大近視,只有成人視力的1/30,只看得到眼前18至25公分遠的地方。不過,從第六週開始,寶寶就可以開始有兩眼同時注視的固視能力,他會注視抱他的人,不過無法持久,一下子眼球就會渙散、失去協調。
所以,這段短短的清醒時間,是增強寶寶的學習力的絕佳時機,我們可以將寶寶的注意力集中在一個新奇、有趣的東西來,來維持他的清醒時間,如,一個移動的玩具、或掛在床頭隨著音樂旋轉的懸掛物、甚至放點柔和的管弦樂,都是不錯的刺激物。
小寶寶跟我們一樣,在一個有趣的環境裡,可以鼓勵孩子增加視覺、聽覺、觸覺各種感官經驗,這些經驗都會在嬰兒腦海留下印象,小腦袋會再將這些印象予以歸類,日後,都會成為他重要的學習能力喔!

 
 
  看我、聽我!--2個月感官知覺  
 
  聽見我了嗎? 
和一個月大的時候相較,寶寶這個時候顯得對聲音敏感多了。那些很強烈的聲響,對他而言,漸漸地沒有很大的吸引力,有時反而會嚇到他哩。媽媽的聲音仍舊寶寶的最愛,畢竟聽了將進一年的時間的聲音,可以給他相當多的熟悉和安全感。不過,如果您留意,也會發現寶寶對爸爸或是其他聲音的注意唷。這表示他已經逐漸分辨這些聲音似乎有些不同,也經驗到一點點聲音中所傳達的語言特質。有時,他會因為聲音太大聲,顯得焦躁不安哭起來,或是突然停下來,安靜諦聽。

看見我了嗎? 
大近視眼寶寶,視力會有改善嗎?別急,過了一個月,寶寶確實會慢慢對較多簡單圖形、或是色彩鮮豔的玩具越來越有興趣。這也是因為配合著寶寶肢體動作的發展,他會用手腳的揮動來表示興奮的心情,讓您知道他注意到這些不同的視覺效果。即使如此,寶寶仍然看不遠、也看不清楚。20-40公分對寶寶來說,依舊是最適當的視線距離。如果您和他對話、或是想要讓他看看您的臉部表情,恐怕還是要將您的身子趨近才行。 

身體的感覺 
雖然這個時候,寶寶對身體的概念還沒有建立起來,但是身體的碰觸感覺是很重要的。這是他用感覺認識世界的開始,也就是這個世界給予他最直接的刺激。輕拍、撫摸、前後搖搖,不論是擁抱的溫暖或是衣物的柔軟,都可以讓寶寶有所感受。 

爸媽可以做什麼? 
大部分醒著的時間,爸爸媽媽應該都是抱著小娃兒的。媽媽可以趁著寶寶喝奶時,讓寶寶專心看看媽咪歡喜美麗的面龐,同時也哼哼歌或說說話,給寶寶豐富且柔和的聲音刺激。在天花板上或娃娃床邊等寶寶視力可及之處,是另一個好方法。懸掛色彩鮮豔的物體或玩具,最好還會發出聲音,吸引寶寶的注意,訓練他視覺集中。 

當寶寶顯出不安或是疲倦的時候,家人輕輕的撫摸是很好的安撫良藥。別比寶寶還害羞囉,爸媽溫柔的肢體碰觸習慣,也可以從寶寶這麼小開始培養起唷。 
>>進一步瞭解3個月以後寶寶的視力發展